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防暑知識講座黨建

防暑知識講座黨建

發布時間: 2022-08-05 05:58:20

㈠ 夏季防暑養生知識有哪些

少吃多餐: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們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吃辛辣食物:醫生認為,盡管大熱天里吃這些東西難以想像,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環,導致大量出汗,這些有助於降低體溫;

溫水沖澡:最好是用稍低於體溫的溫水沖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

多喝水:醫生建議少飲酒多喝水,因為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

避免劇烈運動:劇烈活動將激活身體能量,增加內部溫度;

使用冰袋:可重復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溫度的工具,裡面預充的液體有降溫效果;

選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絨毛枕頭,枕套最好是棉質的,合成纖維的枕套會積累熱量;

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夠降溫醒腦;

涼水沖手腕:每隔幾小時用自來水沖手腕5秒,因為手腕是動脈流過的地方,這樣可降低血液溫度。

㈡ 防暑的小竅門

1、盡可能多飲水。夏天炎熱高溫,身體水分丟失速度快,數量多,盡可能的多飲水來補充體內水份丟失,避免中暑。一般情況下,人均飲水量需要達到每天1500ml-1700ml,在炎熱的天氣下,建議飲水量應在2000ml以上,甚至更多。

2、飲食中主食以粗加工的糧谷類食物為主,配以蔬菜和水果。充足的粗雜糧不僅可以補充普通主食提供的基本能量,而且還可以補充豐富的微量元素,蔬菜水果中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也可以補充因天氣炎熱而出現的體內微量元素丟失的情況。同時,蔬果中的水分含量要比肉類豐富,因此消化吸收也更容易。

3、豐富飲品種類。除了基本的水之外,自己在家可製作綠豆湯,綠豆湯清爽可口,尤其是煮完之後放到冰箱中冰鎮,解暑效果更佳。除了綠豆湯之外,還可以在劇烈的戶外活動過後,補充一些淡鹽水,可以平衡身體電解質,達到防暑避暑作用。

(2)防暑知識講座黨建擴展閱讀:

防暑降溫注意事項

1、降溫不宜過快 大汗淋漓時,到風扇前揭開衣服猛吹,實現「快速降溫」,是不少人認為爽心的做法。殊不知,這種「快速冷卻」的方式,常常會「快活一時,難受幾天」,甚至引起各種疾病。

2、洗冷水澡 冷水浴解暑看似合理,其實不然。突然遇冷會使血管迅速收縮,「涼爽」反而無法進入體內,甚至會導致機體免疫系統失調,用溫水沖澡比冷水浴解暑效果更好。

3、空調溫度過低 醫療氣象學家通過試驗發現,應該不斷調節居室溫度,從而逐漸適應溫度的較大變化。正確的做法是:居室的溫度應在26℃—29℃之間,才對身體健康有利。

4、不塗防曬霜 紫外線可穿過雲層,曬傷皮膚,讓人感到灼熱,即使陰天也應塗抹防曬指數至少為30的防曬霜。

㈢ 防暑降溫小常識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要解暑降溫,預防高溫中暑,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合理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夏天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佳。外出時最好穿棉、麻類的淺色長袖衣服,少穿化纖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有些人喜歡脫光上衣做事,實際上不但不涼快,反而會因紫外線照射曬傷。夏天中暑常常是體液和體鈉丟失過多引起的,應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以上的水,最好是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以下提供一些防暑降溫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試。

最佳的飲料:
白開水——中醫稱白開水是「百葯之王」。喝白開水應選擇沸騰後自然冷卻的新鮮涼開水(20℃至25℃),這種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鹽可以補充體鈉的丟失。

茶水——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茶葉含鉀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溫度適宜的茶水既解渴又解乏,亦是夏季首選飲品。

菊花茶——中醫稱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本草綱目》說菊花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能。菊花茶能夠降溫醒腦,清熱疏風;

最佳的蔬果:

苦瓜——中醫稱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後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慾大增,清熱防暑,因此,夏天食苦瓜是最佳的選擇。用鮮苦瓜搗汁或煮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濕熱痢疾,皆為輔助食療佳品。苦瓜泡製的涼茶,飲後消暑怡神。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驗之談。

番茄——中醫稱番茄甘酸、微寒、入肝、脾、腎經脈,其功效可養顏美容、消除疲勞、增進食慾、提高對蛋白質的消化、減少胃脹食積。夏令多喝用番茄煮的湯。既可獲得養料,又能補足水分,一舉兩得。

綠豆——中醫稱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綠豆對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顯作用,用綠豆煮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惟一不足之處是綠豆性太涼,體虛者不宜食用。

最佳的肉食:

鴨肉——中醫稱鴨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陰養胃、清肺補血、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血暈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本草綱目》稱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鴨肉不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疾療病。

最佳調味品:

食醋——中醫稱醋味酸微苦,性溫,有散淤、止血、解毒、殺蟲等功效。酷熱出汗多,多吃點醋,能幫助消化和吸收,促進食慾。同時吃點醋有助於解除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但感冒發燒就不宜喝醋,因為醋有收斂作用。

最佳的葯物:

仁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兒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陳皮等。具有清熱解暑、避穢止嘔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葯。主要用於因高溫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葯能促進腸道管蠕動,緩解腸痙攣。中暑、急性胃腸炎、咳嗽痰多者服用為宜。

藿香正氣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蒼術、陳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適用於夏季因天氣變化、室內空調過低等原因引起的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頭痛昏重、脘腹脹痛等症。即是說,藿香正氣水可用於治療夏季感冒、腸胃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十滴水——主要成分是樟腦、大黃、乾薑、桂皮、辣椒、小茴香、薄荷油或桉葉油。用於治療中暑所致頭暈惡心,腹痛及胃腸不適等征,特別是夏季旅遊常備的良葯。

清涼油——主要成分是薄荷腦、薄荷油、樟腦油、樟腦、桉油、丁香油、桂皮油等。具有清涼散熱,醒腦提神,止癢止痛。用於傷暑引起的頭痛,暈車,蚊蟲叮咬等,亦是夏季旅遊常備的良葯。炎炎夏日,酷暑難耐。要解暑降溫,預防高溫中暑,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合理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夏天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佳。外出時最好穿棉、麻類的淺色長袖衣服,少穿化纖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有些人喜歡脫光上衣做事,實際上不但不涼快,反而會因紫外線照射曬傷。夏天中暑常常是體液和體鈉丟失過多引起的,應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以上的水,最好是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以下提供一些防暑降溫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試。

最佳的飲料:
白開水——中醫稱白開水是「百葯之王」。喝白開水應選擇沸騰後自然冷卻的新鮮涼開水(20℃至25℃),這種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鹽可以補充體鈉的丟失。

茶水——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茶葉含鉀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溫度適宜的茶水既解渴又解乏,亦是夏季首選飲品。

菊花茶——中醫稱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本草綱目》說菊花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能。菊花茶能夠降溫醒腦,清熱疏風;

最佳的蔬果:

苦瓜——中醫稱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後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慾大增,清熱防暑,因此,夏天食苦瓜是最佳的選擇。用鮮苦瓜搗汁或煮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濕熱痢疾,皆為輔助食療佳品。苦瓜泡製的涼茶,飲後消暑怡神。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驗之談。

番茄——中醫稱番茄甘酸、微寒、入肝、脾、腎經脈,其功效可養顏美容、消除疲勞、增進食慾、提高對蛋白質的消化、減少胃脹食積。夏令多喝用番茄煮的湯。既可獲得養料,又能補足水分,一舉兩得。

綠豆——中醫稱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綠豆對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顯作用,用綠豆煮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惟一不足之處是綠豆性太涼,體虛者不宜食用。

最佳的肉食:

鴨肉——中醫稱鴨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陰養胃、清肺補血、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血暈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本草綱目》稱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鴨肉不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疾療病。

最佳調味品:

食醋——中醫稱醋味酸微苦,性溫,有散淤、止血、解毒、殺蟲等功效。酷熱出汗多,多吃點醋,能幫助消化和吸收,促進食慾。同時吃點醋有助於解除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但感冒發燒就不宜喝醋,因為醋有收斂作用。

最佳的葯物:

仁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兒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陳皮等。具有清熱解暑、避穢止嘔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葯。主要用於因高溫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葯能促進腸道管蠕動,緩解腸痙攣。中暑、急性胃腸炎、咳嗽痰多者服用為宜。

藿香正氣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蒼術、陳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適用於夏季因天氣變化、室內空調過低等原因引起的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頭痛昏重、脘腹脹痛等症。即是說,藿香正氣水可用於治療夏季感冒、腸胃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十滴水——主要成分是樟腦、大黃、乾薑、桂皮、辣椒、小茴香、薄荷油或桉葉油。用於治療中暑所致頭暈惡心,腹痛及胃腸不適等征,特別是夏季旅遊常備的良葯。

清涼油——主要成分是薄荷腦、薄荷油、樟腦油、樟腦、桉油、丁香油、桂皮油等。具有清涼散熱,醒腦提神,止癢止痛。用於傷暑引起的頭痛,暈車,蚊蟲叮咬等,亦是夏季旅遊常備的

㈣ 夏季高溫天氣作業,如何做好防暑工作

近年來,環境保護工、建築工等野外作業者在高溫下中暑死亡的事件頻繁發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隨著今年盛夏酷暑的臨近,整理我國消暑的法律、法規及技術標准,普及職業中暑保護的知識,提高全社會對勞動者職業健康的認識。

高溫天氣是什麼?高溫天氣是指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公開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

為了預防高溫作業帶來的危險,各部門要加強對工人高溫中暑的訓練教育。為了提高安全訓練的效果,可以引進多媒體安全教育工具箱等工具,使員工對高溫作業的危害和防禦措施有更深的了解。這樣可以針對施工注意事項,有趣地講課。讓服務員以休息娛樂狀態自動獲得施工所需的各種安全知識。

㈤ 高溫天氣 如何防中暑

那麼夏季我們應該如何防暑降溫呢?
以下介紹一些高溫防暑降溫知識,供大家參考。
1、時刻關注天氣預報,注意氣溫的變化。如果是持續高溫的天氣,一定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備。

2、合理的開門窗。
很多人認為夏天的時候溫度高,就應該把所有的門窗都打開這樣才能降溫,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比如說白天,室外的溫度要比室內的溫度本身就要高很多了,而此時如果把家裡的門窗打開的話,則會讓外面的熱氣襲來,不利於降溫,因此如果可以選擇早晚開窗戶的話,不僅有助於空氣流通,有助於把屋內的熱去「趕走」而且還能讓外面的涼爽的空氣進來,因此日常在白天,由其是太陽太的時候,最好不要打開窗戶,拉好窗簾,這樣更有助於降溫。

3、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時~15時,應盡量避開這段時間外出,非出去不可,應在皮膚上塗些防曬護膚品,夏季衣著以淺色為好。
4、對於在室外工作的人員來講,在高達35度以上氣溫的環境下工作一定要注意適當的休息,減輕勞動強度,一定要多喝水,最好早晨喝一些淡鹽水,這樣可以補充因為高溫出汗多丟失的鹽,適當找陰涼處避暑,在中午時分太陽最強烈的時刻不工作,避開高溫。
5、不宜過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發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於火上澆油。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
6、飲食不宜過於清淡。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吃雞、鴨、瘦肉、魚類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的代謝需要。
7、多食用一些防暑降溫的水果,可以多吃一些西瓜、哈密瓜等。
8、及時補充水分但應少喝飲料。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因此,夏季應多喝白開水或淡鹽(糖)開水。可以多喝一些可以防暑的綠豆粥,菊花茶。
9、口渴後不宜狂飲。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開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如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10、忌受熱後「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11、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既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在24度以下。
12、綠化。如果可以在居住的庭院種上些植物的話,不僅具有很高的欣賞的價值,而且還可使空氣變得更清新,由其是一些如牽牛花,葡萄之類的植物,更有使溫度下降的功效哦。
13、夏季,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每隔幾小時用自來水沖洗手腕等部位,可物理降溫。睡前,用略低於體溫的溫水沖澡,保持身體清潔、舒爽,有助於睡眠。
14、進入夏季後,我們最好養成午間小睡的習慣,一般半個小時左右為宜。中午睡眠時間過長或過短,都會造成腦內血流量減少,不利於新陳代謝,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或更加睏倦。同時,我們的生活起居要規律,不要經常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方法。睡眠時,我們不要躺在空調出風口下,也不要電風扇直吹,以免著涼。
15、夏季作業時,我們要加強防曬,塗抹防曬霜,並戴上草帽、太陽鏡。室外作業後,切忌「快速冷卻」,更不能沖冷水澡,避免出現熱傷風等問題。我們還要備好藿香正氣口服液、清涼油、風油精等防暑降溫用品。

㈥ 如何防暑

炎炎夏日如何防暑

近幾日,酷熱的天氣炙烤著三晉大地,省城各大醫院因中暑而前來就診的人絡繹不絕。為此,本版特將如何防暑降溫的小知識奉獻給大家,但願它能為你提供一份清涼、一份舒適。

8種人易中暑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體素質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中暑問題,所以在炎熱的天氣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老年人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肌體散熱不暢。

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如果逗留在通風不良、溫度較高的室內,就容易中暑。

嬰幼兒的各系統發育不夠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較多,對散熱不利。

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所以容易中暑。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但病人的自覺症狀卻出現得較晚,易引起中暑。

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為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讓機體產熱加速。炎症還能使機體釋放出一些物質,使血管痙攣收縮,更不利於散熱而容易中暑。

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使血壓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他們還容易反復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而中暑。

服用抗組織胺葯、抗膽鹼葯、安眠葯等的人也會產生血管收縮,使體溫調節中樞發生障礙,容易中暑。

多喝淡鹽水午後少外出

夏日發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其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過長,生活環境惡劣,房間悶熱不通風,營養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此外,年老體弱、孕婦、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極易發生中暑。因此,一旦出現頭昏眼花、乏力、口乾、惡心嘔吐、發燒、驚厥、抽搐、無汗、呼吸困難等症狀,應馬上在陰涼通風處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濕敷,隨後立即到醫院就診,如治療不及時,容易引起合並症,甚至死亡。

要預防中暑的發生,除了盡量避免在日照最強烈的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外出,還應該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①保持室內通風,降低室溫,室內起碼要有電扇通風、降溫;②高溫下工作時間不宜過久,每天盡量不要超過8小時;③降低勞動強度,備好防暑降溫飲料,盡量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④保證充足睡眠,多吃些營養豐富的水果和蔬菜。⑤盡量穿透氣、散熱的棉質衣服。

夏季良飲是熱茶

盛夏酷暑,飲何種飲料為好?中醫認為,惟熱茶莫屬。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溶在熱茶中的咖啡鹼、可可鹼、茶鹼和芳香物質,可興奮大腦神經,有利於對體溫中樞進行調控,並能強心利尿,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腎臟血流量,加快代謝,使體內多餘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喝熱茶可促進血液流向體表,汗孔洞開,汗腺舒張,促進汗液排出,散發熱量。有人測定,喝熱茶9分鍾後可使皮膚溫度降低1℃-2℃,降溫可維持15分鍾以上。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乾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類、氨基酸及多種芳香物質可刺激口腔黏膜,促進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在炎夏易發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維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護心血管健康,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並能保護造血功能,升高白細胞,增強抗病能力,因而飲茶對強身防中暑極有裨益。

但飲茶要講科學,飲茶不可過量,茶水以清淡適中為宜,慢慢品味。

豆漿解暑又降火

夏天出汗多,能量消耗大,人們一般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消瘦,一方面要消暑,另一方面營養的補充也十分重要。但夏季營養流失太快,不容易吸收;而且進補容易上火,因此夏天進補要以均衡營養、降溫去火為前提,不宜進食燥性補品。你可知道,小小一杯豆漿不但能達到進補的目的,同時還有消暑功效。

中醫認為:豆漿性平味甘,有生津潤燥之效,「瀉胃火,治內熱」、「利水下氣,制諸風熱」。眾所周知,綠豆有降暑功效。以黃豆和綠豆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飲」,更具清熱解暑、潤喉止渴之效。同時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養分,經常飲用能均衡人體營養,調整內分泌,對降低膽固醇、減輕動脈硬化、高血壓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幫助。

下面再介紹一種豆漿:百合蓮子漿。

用料:百合10克、蓮子肉10克、銀耳10克;綠豆45克、冰糖或蜂蜜適量。

製法:將百合乾和蓮子肉用溫水浸泡至發軟;將銀耳用水發開,洗凈摘成小朵;將綠豆浸泡充分,與百合、蓮子、銀耳清洗干凈,一起放入豆漿機網罩內,杯體內注入適量清水,機器安裝到位。啟動機器,十幾分鍾後,紅棗蓮子豆漿就做好了。可根據個人喜好趁熱往杯體內調入白糖或蜂蜜攪勻即成。

特殊人群防暑套

路酷暑來臨,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嬰幼兒、孕婦、老弱者,在高溫環境里一不留神就會中暑,搶救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因此,在高溫天氣下,這些特殊人群更應採取措施防中暑。

嬰幼兒:應穿薄的棉質單衣,如果流汗要馬上擦乾,盡量不用電扇或冷氣。外出戲水前應選擇不含香精、防曬系數低於15的防曬乳液外擦。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室溫不低於25℃。冷氣房內最好放一盆水,以免乾燥。

孕婦:衣著應涼爽寬大,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製品;經常用溫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為過於貪涼而導致感冒發生,此外要保證睡眠。

老弱者:保證每天不低於7小時的睡眠,調整飲食保護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於天熱汗多,因此補水顯得很重要,每天要補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一旦有中暑發生,首先要搬離高溫環境。用40%濃度的酒精或溫水擦拭全身,並在額頭、腋窩和腹股溝等血管淺表處放置冰袋。若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病情較重者,應及時送醫院搶救。

家中應備些中葯

藿香正氣液(水、丸、膠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濕和中之效。臨床凡有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表現為感冒、嘔吐、腹瀉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主要用於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腸不適等。在長途旅行、高溫環境下工作時,可用此葯預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於因高溫引起的中暑頭痛、急性胃腸炎(嘔吐、腹痛、腹瀉)、夏季感冒與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開竅、調和胃腸之功效,多用於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蘇醒後即可停葯。孕婦忌用。

另外,夏桑菊顆粒、下火王顆粒、抗病毒顆粒以及用菊花、金銀花等沸水沖泡代茶飲,對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中暑外治三法

刺血療法取穴部位:十宣、曲澤、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後,以三棱針點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對輕症中暑,刺血後擠出數滴血,片刻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擠出紫黑血液0.5-1毫升,並給予清涼飲料,針後約10分鍾患者神志即可清醒,繼而熱退汗出,諸症消失。

穴位按摩療法輕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內關五穴,以單手拇指或雙手指順該穴經絡走向,由輕至重在該穴位上掐壓,緩慢疏推和點按穴位,反復進行3-5分鍾,以局部產生酸、麻、痛、脹感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陽陵泉、少沖五穴,以點掐、按壓為主,每穴點掐、按壓3-5分鍾。經上述治療後,若條件許可,給予清涼含鹽飲料,或以銀針針刺以上穴位,有增強療效的作用。

擦葯療法取食鹽一把,揉擦兩手腕、雙足心、兩脅、前後心等8處,擦出許多紅點後,患者即覺輕松而愈,適用於先兆中暑或輕度中暑。

科學用「兩水」

入夏後,藿香正氣水與十滴水幾乎都成了家庭中必備的防暑應急葯品,如果兩種葯冒然替用,必將引起不良後果。

藿香正氣水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頭痛昏重、脘腹脹痛、嘔吐腹瀉等症。中醫認為,夏季雖然氣候炎熱,但因天氣驟然變化而防禦不及時或因室內空調溫度過低等原因,均會受風寒之邪引發疾病。而內傷濕滯,則是指人體因受暑濕之邪而引起的脘腹脹痛、惡心嘔吐、腸鳴腹瀉等症狀。夏季陰雨天氣較多,是一年中濕氣最盛的季節,當濕氣侵犯人體脾胃時,則影響脾胃的功能而引發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藿香正氣水可用於夏季感冒、腸胃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臨床表現有惡寒發熱、胸膈滿悶、惡心嘔吐、腸鳴腹瀉者可以服用。

十滴水有健胃、驅風的功效,主治因中暑所致的頭暈惡心,胃腸不適,腹痛等症。中醫認為,當暑熱之邪侵入人體後,上蒸清竅故有頭暈或頭痛症狀。如果暑熱兼濕,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惡心、胃腸不適、腹痛等症狀,可急服十滴水。十滴水用於治療中暑,屬於暫短的急性疾病,病程僅數十分鍾或數小時,故在發病時服用2-5毫升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

總之,藿香正氣水主要擅長治療夏季風寒濕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腸炎等疾病,治療范圍較廣泛,既可治療夏秋的各種感冒及胃腸炎等,亦可用於中暑而引起的胃腸不適。而十滴水僅用於中暑症,即暑熱引起的頭暈昏迷、胃腸不適等。一葯主治風寒濕之邪所致疾病,一葯主治暑熱濕之邪所致疾病,兩者的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因此應對症選用。

㈦ 夏季養生的防暑知識

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攝氏度定義為「高溫日」,連續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高溫」。氣溫過高,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郁悶、食慾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天氣熱,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特別是午後高溫時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採取防曬措施:穿淺色或素色的服裝,帶遮陽帽、草帽或打遮陽傘;多喝水,特別是鹽開水,隨身攜帶防暑葯物,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等。在高溫作業場所,企業要採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加強對工人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合理調配工人的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室外作業,減輕勞動強度。還可以在飲食上加以調節,喝些綠豆湯,用蓮子、薄荷、荷葉與粳米、冰糖煮粥不僅香甜爽口,還是極好的清熱解暑良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
一旦發生中暑,應將病人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躺下休息,給病人解開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頭上和頸部,然後送往附近的醫院治療。 盛夏酷暑,高溫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甚至惡心、嘔吐等症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備一些防暑葯物是很有必要的,這些葯物有:
仁丹:能清暑祛濕。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漲、胸中郁悶、腹痛腹瀉,也可用於暈車暈船、水土不服。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適於中暑所致的頭昏、惡心嘔吐、胸悶腹瀉等症。
藿香正氣水:能清暑解表。適於暑天因受寒所致的頭昏、腹痛、嘔吐、腹瀉突出者。
清涼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療暑熱引起的頭昏頭痛,或因貪涼引起的腹瀉。
無極丹:能清熱祛暑、鎮靜止吐。
避瘟散:為防暑解熱良葯。能祛暑化濁、芳香開竅、止痛。
金銀花:具有祛暑清熱、解毒止痢等功效。可開水泡代茶飲。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荷葉:適宜中暑所致的心煩胸悶、頭昏頭痛者。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預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體狀況、環境、飲食和常備一些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葯品外,多喝防暑降溫飲料也是預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紹幾種降溫飲品:1.山楂湯。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2.冰鎮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
3.綠豆酸梅湯。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4.金銀花(或菊花)湯。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後即可飲用。
5.西瓜翠衣湯。西瓜洗凈後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加適量白糖,涼後飲用。
6.椰汁銀耳羹。銀耳30克洗凈後用溫水發開,除去硬皮,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煮沸即成。 1、少吃多餐: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們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醫生認為,盡管大熱天里吃這些東西難以想像,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環,導致大量出汗,這些有助於降低體溫;
3、溫水沖澡:最好是用稍低於體溫的溫水沖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
4、多喝水:醫生建議少飲酒多喝水,因為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
5、避免劇烈運動:劇烈活動將激活身體能量,增加內部溫度;
6、使用冰袋:可重復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溫度的工具,裡面預充的液體有降溫效果;
7、選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絨毛枕頭,枕套最好是棉質的,合成纖維的枕套會積累熱量;
8、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夠降溫醒腦;
9、涼水沖手腕:每隔幾小時用自來水沖手腕5秒,因為手腕是動脈流過的地方,這樣可降低血液溫度。

㈧ 夏天防暑小知識

夏天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佳。外出時最好穿棉、麻類的淺色長袖衣服,少穿化纖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有些人喜歡脫光上衣做事,實際上不但不涼快,反而會因紫外線照射曬傷。夏天中暑常常是體液和體鈉丟失過多引起的,應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以上的水,最好是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以下提供一些防暑降溫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試。

最佳的飲料:
白開水——中醫稱白開水是「百葯之王」。喝白開水應選擇沸騰後自然冷卻的新鮮涼開水(20℃至25℃),這種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鹽可以補充體鈉的丟失。

茶水——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茶葉含鉀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溫度適宜的茶水既解渴又解乏,亦是夏季首選飲品。

菊花茶——中醫稱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本草綱目》說菊花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能。菊花茶能夠降溫醒腦,清熱疏風;

最佳的蔬果:

苦瓜——中醫稱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後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慾大增,清熱防暑,因此,夏天食苦瓜是最佳的選擇。用鮮苦瓜搗汁或煮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濕熱痢疾,皆為輔助食療佳品。苦瓜泡製的涼茶,飲後消暑怡神。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驗之談。

番茄——中醫稱番茄甘酸、微寒、入肝、脾、腎經脈,其功效可養顏美容、消除疲勞、增進食慾、提高對蛋白質的消化、減少胃脹食積。夏令多喝用番茄煮的湯。既可獲得養料,又能補足水分,一舉兩得。

綠豆——中醫稱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綠豆對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顯作用,用綠豆煮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惟一不足之處是綠豆性太涼,體虛者不宜食用。

最佳的肉食:

鴨肉——中醫稱鴨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陰養胃、清肺補血、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血暈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本草綱目》稱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鴨肉不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疾療病。

最佳調味品:

食醋——中醫稱醋味酸微苦,性溫,有散淤、止血、解毒、殺蟲等功效。酷熱出汗多,多吃點醋,能幫助消化和吸收,促進食慾。同時吃點醋有助於解除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但感冒發燒就不宜喝醋,因為醋有收斂作用。

最佳的葯物:

仁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兒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陳皮等。具有清熱解暑、避穢止嘔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葯。主要用於因高溫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葯能促進腸道管蠕動,緩解腸痙攣。中暑、急性胃腸炎、咳嗽痰多者服用為宜。

藿香正氣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蒼術、陳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適用於夏季因天氣變化、室內空調過低等原因引起的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頭痛昏重、脘腹脹痛等症。即是說,藿香正氣水可用於治療夏季感冒、腸胃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十滴水——主要成分是樟腦、大黃、乾薑、桂皮、辣椒、小茴香、薄荷油或桉葉油。用於治療中暑所致頭暈惡心,腹痛及胃腸不適等征,特別是夏季旅遊常備的良葯。

清涼油——主要成分是薄荷腦、薄荷油、樟腦油、樟腦、桉油、丁香油、桂皮油等。具有清涼散熱,醒腦提神,止癢止痛。用於傷暑引起的頭痛,暈車,蚊蟲叮咬等,亦是夏季旅遊常備的良葯。炎炎夏日,酷暑難耐。要解暑降溫,預防高溫中暑,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合理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夏天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佳。外出時最好穿棉、麻類的淺色長袖衣服,少穿化纖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有些人喜歡脫光上衣做事,實際上不但不涼快,反而會因紫外線照射曬傷。夏天中暑常常是體液和體鈉丟失過多引起的,應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以上的水,最好是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以下提供一些防暑降溫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試。

最佳的飲料:
白開水——中醫稱白開水是「百葯之王」。喝白開水應選擇沸騰後自然冷卻的新鮮涼開水(20℃至25℃),這種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鹽可以補充體鈉的丟失。

茶水——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茶葉含鉀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溫度適宜的茶水既解渴又解乏,亦是夏季首選飲品。

菊花茶——中醫稱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本草綱目》說菊花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能。菊花茶能夠降溫醒腦,清熱疏風;

最佳的蔬果:

苦瓜——中醫稱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後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慾大增,清熱防暑,因此,夏天食苦瓜是最佳的選擇。用鮮苦瓜搗汁或煮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濕熱痢疾,皆為輔助食療佳品。苦瓜泡製的涼茶,飲後消暑怡神。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驗之談。

番茄——中醫稱番茄甘酸、微寒、入肝、脾、腎經脈,其功效可養顏美容、消除疲勞、增進食慾、提高對蛋白質的消化、減少胃脹食積。夏令多喝用番茄煮的湯。既可獲得養料,又能補足水分,一舉兩得。

綠豆——中醫稱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綠豆對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顯作用,用綠豆煮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惟一不足之處是綠豆性太涼,體虛者不宜食用。

最佳的肉食:

鴨肉——中醫稱鴨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陰養胃、清肺補血、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血暈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本草綱目》稱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鴨肉不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疾療病。

最佳調味品:

食醋——中醫稱醋味酸微苦,性溫,有散淤、止血、解毒、殺蟲等功效。酷熱出汗多,多吃點醋,能幫助消化和吸收,促進食慾。同時吃點醋有助於解除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但感冒發燒就不宜喝醋,因為醋有收斂作用。

最佳的葯物:

仁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兒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陳皮等。具有清熱解暑、避穢止嘔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葯。主要用於因高溫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葯能促進腸道管蠕動,緩解腸痙攣。中暑、急性胃腸炎、咳嗽痰多者服用為宜。

藿香正氣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蒼術、陳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適用於夏季因天氣變化、室內空調過低等原因引起的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頭痛昏重、脘腹脹痛等症。即是說,藿香正氣水可用於治療夏季感冒、腸胃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十滴水——主要成分是樟腦、大黃、乾薑、桂皮、辣椒、小茴香、薄荷油或桉葉油。用於治療中暑所致頭暈惡心,腹痛及胃腸不適等征,特別是夏季旅遊常備的良葯。

清涼油——主要成分是薄荷腦、薄荷油、樟腦油、樟腦、桉油、丁香油、桂皮油等。具有清涼散熱,醒腦提神,止癢止痛。用於傷暑引起的頭痛,暈車,蚊蟲叮咬等,亦是夏季旅遊常備的

㈨ 防暑降溫工作方案 防暑降溫實施方案 防暑降溫措施條例

1、目的:進入盛夏季節,日照強度高,高溫天氣持續,為切實做好夏季施工現場防暑降溫工作,保障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不斷地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特製訂本措施。

2、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於湖北電建二公司西塞山二期項目部。

3、具體規定:
3.1 認真落實防暑降溫責任制。有關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抓好建築工地防暑降溫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對一線施工人員生命和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對防暑降溫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落實責任制,制定應急預案,狠抓防範措施落實,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的工人中暑和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3.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要密切關注有關高溫天氣的氣象預報,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攝氏度定義為「高溫日」,連續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高溫」。嚴格實行「抓兩頭、歇中間」的避高溫措施,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減輕勞動強度,嚴格控制室外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作業,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則上,氣溫超過37℃,嚴禁11:00至15:00進行室外作業。
3.3 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在夏季根據施工的工藝過程,盡可能調整勞動組織,採取勤倒班的方式,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加強現場巡查,加大防暑降溫知識和中暑急救知識宣傳,提高全員安全防範意識。
3.4 保證現場飲水供應充足。現場應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用水、飲料、茶及各種湯類等,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事件。
3.5落實防暑降溫物品。要切實關心在高溫天氣下堅持施工的廣大一線施工人員,加強對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要求施工人員隨身攜帶防暑葯物,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等,落實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溫物品。
3.6 積極改善建築工地生產生活環境。要認真落實建築施工現場管理規定,積極採取措施,加強通風降溫,確保施工人員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等臨時設施滿足防暑降溫需要,並為施工人員提供清涼飲料和常用防暑葯品。建築工地施工現場的宿舍和食堂必須安裝電扇,有條件的單位,應在宿舍安裝空調。
3.7 切實做好衛生防疫工作。要切實做好施工現場及生活區的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飲用水、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避免食品變質引發中毒事件;加強對夏季易發疾病的監控,現場作業人員發生法定傳染病、食物中毒時,應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3.8 做好夏季防火工作。針對夏季炎熱、天氣乾燥,火災事故易於發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預防火災措施,對配電房、倉庫、油漆房等易燃場所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同時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

4、附則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解釋權屬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注意一: 露天作業謹防中暑
注意二: 空調開足謹防另類中暑
注意三: 細菌滋生謹防食物中毒
注意四: 狂喝猛灌謹防水中毒
注意五: 貪圖涼爽謹防急降溫
注意六: 脾氣異常謹防情緒「中暑」
注意八: 空氣潮濕謹防觸電
注意七:高溫炙烤謹防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