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如何再創造數學知識
擴展閱讀
塔吊基礎如何檢查 2025-01-12 01:48:50

如何再創造數學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8-04 22:17:53

1. 數學課堂如何創新

從觀察中引發學生創新

觀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這是因為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始於感知,有了充分的感知才能形成豐富的表象,展開聯想,有所感悟,獲取知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設讓學生觀察的條件,引導學生仔細地進行觀察,從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為什麼把車輪設計成圓形的這一問題時,用動畫模擬小猴駕駛汽車的車輪分別是方的、橢圓的和圓的三種情況,並配上音樂效果,讓學生注意觀察,教師及時進行誘導,要求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來選擇乘坐哪輛車舒服?哪輛車不舒服?為什麼?由於創設了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情景體驗,學生對這個問題就很容易理解,也為學生發展創新思維奠定了良好基礎。

從質疑中激勵學生創新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事實上,愛提問題的學生就是善於積極思考、富有創見的學生,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保護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從無疑到有疑再到無疑,是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疑」是思維的開端、創新的基礎。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有的學生提出三角形的內角和一定是180度嗎?這時教師不急於給學生解答,而是引導學生分組合作,共同研究。通過在不同的物體上畫三角形,度量內角和不是180度,球越大三角形的內角和也就越大。正是在這種質疑問難、自由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提出了獨到的富有創新精神的見解。

從實驗中啟發學生創新

實驗是小學數學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基礎、重要內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是小學生體驗探究新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橋梁和紐帶。

例如:在教學「用圓規作圓」這一知識時,教師要求學生首先掌握在紙上畫圓的方法。接著提問:你能在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嗎?學生積極思考,一邊討論,一邊模擬,在學生積極的反饋之後,用計算機呈現動畫:一個同學在操場上打樁、拉線、繞圈,畫出一個很大的圓。接著,教師適時誘導學生:想一想還有沒有其它的更好的方法?請同學們課後實際試一試。通過技能練習,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用於實際,從而獲得更為穩定的知識結構。

2.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

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當前教學改革的焦點和核心。現代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而數學課堂是對學生實施創新學習的最主要的途徑。那麼,怎樣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結合個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 創設輕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羅傑斯說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導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導致學習自由的學習環境。只有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生才會敢想、敢說、敢做、樂於發表自已的見解,勇於大膽創新。那麼,這就要我們教師必須轉變角色,真正由權威的講授者變為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好朋友和引導者。要把微笑帶入課堂,把鼓勵送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學生戒備心理。學生往往樂此不疲並且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性,這是數學課堂學習中特別需要的,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所在。
例如教學「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徵」時,教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只要你能說出一個數。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於強烈的好奇心,學生都搶著說出較大的數,力求難住教師,當教師都准確迅速地判斷出來後,學生的好奇心就轉化成了求知慾,紛紛問教師:「為什麼你能判斷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奧妙,從而主動地學習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徵。由於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還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數是不是也有特徵呢」的問題,學生創新的意識得到了培養。
二、 突出主題性教學、激發學生探索創新
創新總是和自主聯系在一起的。作為教師,必須樹立「課堂是屬於學生」的觀念,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師決不越俎代皰,凡是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教師決不暗示,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喜悅,克服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主宰課堂的現象,提倡學生爭辯與討論,提倡標新立異,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活動和探索的天地,從而點燃學生心中創新的火花。真正落實讓學生自己學習、自主探索、自主發展、自主創新。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我提出在長6米、寬4米的房間里鋪地毯,商店有寬1米、2米、4米三種型號讓學生自由選擇。有的說「買1米拿起來方便」;有的說「買4米的鋪起來美觀大方沒有介面」;還有的說「選擇2米,這樣又方便又省錢,床底下可以不用鋪」。
在教學過程中,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處於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學生質疑問難,無拘無束的思考,創新意識的苞芽得到了保護,將逐步形成敢於創新的意識。
三、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古人雲:「學貴有疑,學則有疑。」有了「疑」,才會去探其究竟,才會獲得新知。可以說,生疑是創新的開始,解疑是創新的過程,答疑則是創新的成果。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注重質疑精神和質疑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辦」敢於向權威挑戰,敢幹提出難倒教師和同學的問題。並且教師要在課堂上多給學生創設問的情景,多提供問的機會,把提問權更多地從教師手裡轉讓給學生,使學生養成「善於發現問題,敢幹提出問題,勇於爭辯問題」的好習慣。因為,只有「疑」才有「思」才能迸出創新的火花,使思想上出現新維度。同時,對於愛問「為什麼」,愛提怪問題的學生,教師不能潑冷水,打擊自尊心,面積應善加引導,保護其質疑的熱情。另外,教師要講究質疑的方式,做到學生自己能釋疑的,絕不相幫,對於學生自己有潛心釋疑的,要組織他們積極討論、爭辯、翻書查找資料等等,想方設法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要善於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來完成。
如分數的分母為什麼不能為零,為什麼異分母分數加減時要先通分等,問題一提出,同學們探知興趣濃厚,思維活躍,發言就更加積極。同學們的主動性發揮了,好學、善學、樂學的勁頭也就更足了。因此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質疑。質疑是思維的開端、創新的基礎。
四、 精心設計開放性練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數學習題好比磨刀石,使學生的思維越磨越鋒利。」數學教學中常見的「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一題多變」等開放性練習,是訓練學生求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好材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表現個性,激勵創新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發現和解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例如,在教學圓錐體的體積計算後,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利用尺子、線繩和一個盛滿水的長方形形狀的容器,來求圓錐體模型的體積。學生們進行了熱烈地討論,最後制定出各種求這個圓錐體體積的方案。這樣的問題,不是單純的模仿例題,機械地套用公式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綜合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地去解決。只要經常進行這樣的練習,必將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總之,時代呼喚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需要教育的培養。而學校課堂又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教給學生創新方法的主陣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根本,大膽改革課堂教學,適時適度地引導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為新世紀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時代新人。

3. 淺談如何做數學,學數學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可能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與困惑:某種類型的問題曾經對學生講過,甚至講過不止一次,但到考試再出現類似的問題時,有的學生還是做不出來,正確率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到講評試卷時,便責怪學生上課時沒有認真聽講,於是把此類問題再講一遍,並提醒學生這一次一定要認真對待。本以為這次學生一定理解並掌握了,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並「發狠」說此類問題以後再也不講了。可是結果事與願違。似乎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面對這種怪圈,表現出來的是無奈和無助……
這迫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活動:每次都是我講學生聽,有的學生並沒有完全聽明白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聽明白了,但沒有動手做一遍,時間一長就忘了。就象游泳教練在岸上教學員游泳一樣,游泳的動作和姿勢教得再好,不到游泳池裡去游,不喝幾口游泳池裡的水,是學不會游泳的。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到教師的課堂上真正實施起來卻是那末困難……
隨著學習新課改理念的逐步深入,我越來越意識到數學是做出來的,只有讓學生做數學才能學好數學。數學發展史告訴我們,每一個重要數學概念的形成和發展,其中都蘊涵著豐富的經歷:如無理數的發現,勾股定理的證明,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建立等,無不充滿著人類探索的情意,其中既需要人們依賴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觀察、實踐、歸納,猜想等理性思考過程,也需要人們對真理不懈追求的勇氣。也就是說,在形式化的數學這一「冰冷的美麗」裡面,蘊涵著人類「火熱的思考」,在它的形成過程中蘊涵著豐富的生活意義。那末,在數學教學中,應如何引導學生做數學學數學呢?
一、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將學生帶入問題中
問題是數學活動的心臟。將數學定義定理,公式等形成過程轉化為富有生活意義的問題,形成問題情境,從而把學生帶入問題中,在問題的探究中做數學,學數學。因此教學中,應盡可能把知識的發生過程轉化為一系列帶有探究性的問題,真正使有關材料成為學生的思考對象,使數學學習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
二、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的再創造
荷蘭著名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教學原則之一是數學的「再創造」。他認為,對學生和數學家應同樣看待,讓他們擁有同樣的權利,那就是通過再創造來學習數學,而不是因襲和仿效。「再創造」理論認為,教師不必把各種概念,法則,性質,公理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象數學家當時發現這些性質一樣,創造適合的條件,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己發現數學知識的來攏去脈。
例如:過去我們講平行四邊形時,先演示一些平行四邊形的圖形,學生也能掌握什麼是平行四邊形,這就象告訴兒童什麼是椅子,桌子一樣的一種抽象化,並沒有什麼神秘。但是現在通常的過程卻是教師給出平行四邊形的一個形式定義,於是又一個層次被跳過,學生又被剝奪了創造定義的機會,甚至還有更糟的,因為這個階段,學生根本不可能理解形式定義,更無法理解形式定義的目的和意義。如果允許一個學生重新創造幾何,他會怎麼做呢?給他一些平行四邊形,他會發現許多共性:如:對邊平行,對角相等,鄰角互補,對角線互相平分及平行四邊形能平面鑲嵌等……接著他會發現,由一個性質還可導出其他性質等。也許不同的學生會選擇不同的基本性質。由此,學生就抓住了形式定義的基本含義,它的相對性等……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學會了定義這種數學活動,而不是將定義強加於他。
我在講平行四邊形性質這節內容時,先讓學生自製了平行四邊形的模型。課堂上分組交流:先量一量對邊再量一量對角,看有什麼關系?也許是受傳統思想束縛太深,學生量完後,異口同聲回答:「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對角相等。」我告訴大家,這種測量其實失去了意義。你量出來的邊角真的絲毫不差相等嗎?這時學生又反思自己測量過程,把真實的測量結果說了出來。一位學生量得:一組對邊分別是10.8cm,10.7cm另一組對邊分別是5.3cm,5.4cm。同學們都知道,這種誤差是由測量工具造成的,是允許的。那麼我們猜一猜,平行四邊形對邊有什麼性質呢?同學們回答:相等。那麼讓我們試著證一證。通過這樣的操作,學生不僅進行了平行四邊形性質的再創造過程,更進一步理解了測量——猜想——證明之間的關系。我風趣地說:「這節課人人都當了一回數學家!」在做中學是弗萊登塔爾的主要教育思想,新課標中加強了這方面的要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誰給學生提供在做中學的機會多,條件多,誰就提高了學生再創造數學的能力。「我聽說了,就忘了,我看見了,就領會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這句名言突出了做的重要性。
三、開展主動有效的數學交流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主要表現為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而不是復制與強化,成功有效的數學交流是建立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之上的,數學交流這種特徵在學生自發的探討中表現得非常明顯。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如果只聽老師講,不去看書,只能,記得所聽內容的15%,如果只看書,而不聽講,只能記得所看內容的25%,如果看了又聽就可記得所學內容的65%。在數學教學中,應努力利用一切機會,讓學生動手實踐,動手做數學,在做中學。讓學生經歷探索研究的過程,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

4. 如何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數學

怎樣讓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而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哪些聯系。「數學來源於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收集資料、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就在生活中,獲得探索數學的體驗,提高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生活問題數學化。
一、引導深入生活,感受數學知識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引出數學知識,讓學生感到自然、親切、易懂。
例如: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鳥兒在飛來飛去,突然天陰了下來,鳥兒也飛走了,這一變化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時老師立刻拋出問題:「天陰了,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學生就會很自覺地聯系他們已有的經驗,回答這個問題。學生說:「可能會下雨」,「可能會打雷、電閃」,「可能會刮風」,「可能會一直陰著天,不再有變化」,「可能一會兒天又晴了」,「還可能會下雪」……老師接著邊說邊演示:「同學剛才所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其中有些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會很小如下雪……」「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過這一創設情境的導入,使學生對「可能性」這一含義有了初步的感覺。學習「可能性」,關鍵是要了解事物發生是不確定性,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讓學生聯系自然界中的天氣變化現象,為「可能性」的概念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挖掘現實生活素材,鞏固新知
數學知識需要得以鞏固,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並熟練應用。在教學中,如果能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於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逐步培養。
例如, 在學習了米、厘米以及如何測量之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加深對米、厘米的理解。如測量桌子的長度,測量床的長度,測量教室門和窗戶的寬度,測量身高等等。通過這些動手實踐活動,有效得達成了理解、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同時,學生獲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識性數據。特別是學生通過對自己身體長度的測量,感覺自己正在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測量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生活中用。
例如:教學「線段」時可設計這樣的一個問題:將彎曲的道路改道,怎樣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學生在已經掌握公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基礎上,教師經過引導便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
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不僅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學會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原來就來自我們身邊的現實世界,是認識和解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問題的有力武器;同時也獲得進行數學探究的切身體驗和能力。
三、開展生活實踐,讓學生體驗研究的樂趣
弗來登塔爾認為: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再創造。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東西灌輸給學生。課堂上我們可以根據農村小學地方實際,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的特點來組織教學。讓課堂變成社會生活的舞台,學生們在充滿新奇的課堂中大膽地進行著創新性的思維活動。因此,每一次學完新課後,我就編一些實際應用的題目,讓學生練習,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後,我讓學生回到家裡去計算一下水缸(長方體的)、木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積,並進行比較。教學簡單的統計後,問學生統計表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能解決哪些問題?並讓學生製作一張本校各年級人數的統計表,使他們知道課本例題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做到學以致用。
1.課堂中人人動手,品嘗數學的精彩
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農村教學中的資源優勢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的實際操作緊密聯系起來,靈活處理教材,根據實際需要對原材料進行優化組合。讓學生人人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動口交流,尋找規律和方法,實現知識的再創造,在探索交流中品嘗數學的精彩。
2、校園中人人參與,感悟數學的魅力
小學生愛玩、愛動手,教學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學常規,利用生活特有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校園中人人參與,利用情景再現的方法,變抽象為具體,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易於接受,然後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感悟,使學生學習思維處於積極主動狀態,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感受數學的魅力。
例如:在相遇問題應用題教學時,我把學生帶到校園中,採用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和情景再現的方法,讓每個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人人「登台」表演,把各種相關的抽象的數學術語具體化,使學生迅速理解了「相向」、「相背」、「同向」「相遇」、「速度和」等概念,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解決了數學問題,獲得新知。
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之餘設計出貼近生活的實踐活動、數學游戲等,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習方式,從而也更豐富了教師的教學資源。
總之,數學教學要與生活緊密聯系,教師要善於應用生活中的素材,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問題情境來幫助學生學習,鼓勵學生善於去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養成運用數學的思想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並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做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再應用到生活中去。

5. 如何培養數學創新思維能力

1、用「求異」的思維去看待和思考事物

也就是,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多去有意識的關注客觀事物的不同性與特殊性。不拘泥於常規,不輕信權威,以懷疑和批判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和現象。

2、有意識從常規思維的反方向去思考問題

如果把傳統觀念、常規經驗、權威言論當作金科玉律,常常會阻礙我們創新思維活動的展開。因此,面對新的問題或長期解決不了的問題,不要習慣於沿著前輩或自己長久形成的、固有的思路去思考問題,而應從相反的方向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3、用發散性的思維看待和分析問題

發散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其過程是從某一點出發,任意發散,既無一定方向,也無一定范圍。

發散性思維能夠產生眾多的可供選擇的方案、辦法及建議,能提出一些獨出心裁、出乎意料的見解,使一些似乎無法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

4、主動地、有效地運用聯想

聯想是在創新思考時經常使用的方法,也比較容易見到成效。我們常說的「由此及彼、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是聯想中的「經驗聯想」。

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這是人們能夠採用聯想的客觀基礎,因此聯想的最主要方法是積極尋找事物之間的關系,主動的、積極地、有意識的去思考他們之間聯系。

5、學會整合,宏觀的去看待

我們很多人擅長的是「就事論事」,或者說看到什麼就是什麼,思維往往會被局限在某個片區內。整合就是把對事物各個側面、部分和屬性的認識統一為一個整體,從而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一種思維方法。

6. 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方法

「瓜傻式」教學法----將數學那種嚴密的邏輯演繹過程還原為生動活潑的知識生成過程。通過讓學生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感知知識的的產生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過程,這種方法,可以極大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和創作欲。使枯燥干澀的數學概念演繹變得生動起來。

方法/步驟
自主探索式學習----重點在於學生親自體驗學習過程 , 其價值與其說是學生發現 結論 , 不如說更看重學生的探索過程。自主探索式學習重視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 驗 , 通過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 「 再創造 」 有關數學問題口在這個過程中 , 學生不僅獲得了必要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 還對數學 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所了解 , 特別是體驗和學習數學的思考方法和數學的價值。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被採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組合作學習效益高的較少 , 有的只是流於形式。有的研究者認為 , 小組學習有獨立型、競爭型、依賴型、依存 型等幾種類型。目前我們用得較多的是學生獨立學習後相互交流 , 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一一相互依存地來研究或者共同解決一個問題還太少。「實踐活動」的教學方法----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掘學生潛能,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知識。……無論是「優選」還是「創新」,一般都應注意以下四點:一是教學方法的選用或創新必須符合教學規律和原則;二是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特點,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三是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變化特徵和教師本身的教學風格;四是必須符合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所規定的教學時間。另外,在指導思想上,教師應注意用辯證的觀點來審視各種教學方法。正所謂「教無定法」。
常用的教學方法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整個教學領域的深入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廣大的小學數學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一方面對我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完善與改造,一方面積極地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使我國新的教學方法,如雨後春筍,競相涌現。一、小學數學新教學方法介紹(一)發現法發現法是由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50年代至60年代初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1、發現法的基本含義及特點發現法是指教師不直接把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根據教師和教科書提供的課題與材料,積極主動地思考,獨立地發現相應的問題和法則的一種教學方法。發現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較,有以下幾個特點:(1)發現法強調學生是發現者,讓學生自己去獨立發現、去認識,自己求出問題的答案,而不是教師把現成的結論提供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被動的吸收者。(2)發現法強調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作用。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他們對所學課程具有內在的興趣。發現法符合兒童好玩、好動、好問和喜歡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遇到新奇、復雜的問題,他們就會積極地去探索。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利用新奇、疑難和矛盾等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主動地去探究和解決問題,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法僅利用外來刺激促發學生學習的做法。(3)發現法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潛在的、間接的。由於該法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教師提供的各種學習材料、直觀教具等,自己去觀察,用頭腦去分析、綜合、判斷、推理,親自去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潛在的、間接的。2、發現法的主要優點及其局限性發現法有如下幾個主要優點。(1)可以使學生學習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增強學習的信心。(2)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發現法經常練習怎樣解決問題,所以能使學生學會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樂於創造發明的態度。(3)運用發現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智慧,發揮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4)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鞏固。在發現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就已有的知識結構進行內部改組,這種改組,可以使已有的知識結構與要學習的新知識更好的聯系起來,這種系統化和結構化的知識,就更加有助於學生的理解、鞏固和應用。發現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就教學效率而言,使用發現法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因為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再發現的過程,一切真理都要學生自己去獲得,或者重新發現,而不是由教師簡單地告訴學生,因此,教學過程必然經歷一個較長時間的摸索過程。(2)就教學內容而言,它的適應是有一定范圍的。發現法比較適用於具有嚴格邏輯的數、理、化等學科,對於人文學科是不太適用的。就適用的學科而言,也是只適用於概念和前後有聯系的概括性知識的教學,如求平均數、運算定律等。而概念的名稱、符號、表示法等,仍需要由教師來講解。(3)就教學的對象而言,它更適用於中、高年級的學生。因為發現學習必須以一定的基礎知識和經驗為發現的前提條件,因此,年級越高的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也就會越強。所以,並非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都有必要和可能採用發現法教學。3、發現法教學舉例(一位數除兩位數的教學)給出一道題如39÷3。學生可先拿39個物品,每3個一份,把它們分成13份。做幾個這樣的題目後,可以讓他們把物品10個組成一組。例如,給出這樣一道題:「哈利買了4條糖果,每條有10塊。他吃了1塊,把剩下的每3塊包成一包,分給同學們,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解法:(1)每3個分成一堆,然後數出分得的堆數。(2)從3個10中各先拿出1個,剩下的每9個分給3個同學,再把其餘的也每3個分成一堆。9+9+9+3+3+3+3=39(塊)↓↓↓↓↓↓↓3+3+3+1+1+1+1=13(人)(3)與(2)相似,但他們看出有4個9。9+9+9+9+3=39(塊)↓↓↓↓↓3+3+3+3+1=13(人)(4)他們看出3個10正好分給10個人,剩下的每3個分成一組。30+3+3+3=39(塊)↓ ↓↓↓10+1+1+1=13(人)(5)與(4)相似,但他們看出剩下的9正好分給3個人。30+9=39(塊)↓ ↓10+3=13(人)在學生得出解法之後,全班進行討論。教師對不同的演算法不給出評價。再出一道題,許多學生會選用比他第一次用的更為簡便的方法。教師進一步提出引導性問題,促使學生找出更為有效的計算方法,形成一般的豎式計算。(二)嘗試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是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中一種影響比較大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方法。嘗試教學法是由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邱學華老師最早設計和提出的,經過在一些地區和全國逐步推廣,到現在已有十多年的時間,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甚至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1、嘗試教學法的基本內容什麼是嘗試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不是先由教師講,而是讓學生在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程序分為五個步驟: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嘗試教學法與普通的教學方法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改變教學過程中「先講後練」的方式,以「先練後講」的方式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嘗試教學法產生的背景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教學改革已經走上了正軌,國內有許多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同時,也有許多國外的教學改革的經驗大量地介紹進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根據我國的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和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既符合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又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的教學方法。邱學華老師多年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在「文革」前後進行了多項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方面的調查與實驗,深感研究一種新的小學數學教學法的必要性。因此,他在分析和對比國內外教學改革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嘗試教學法的設想。他借鑒了中國古代的「啟發式教學」原理、發現法和自學輔導法教學的思路,綜合地分析和研究這些教學法的長處與不足,試圖形成一種獨特的,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