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禽流感小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會電腦基礎編程能做什麼 2025-01-12 03:27:17
逃課如何教育孩子 2025-01-12 03:08:03

禽流感小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8-04 15:09:12

① 禽流感有什麼症狀正確認識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後,起病很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但是禽流感嚴重的患者還有可能引起其他疾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禽流感症狀的一些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
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還可能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會導致死亡。
【常見症狀】
1、輕度直至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和大量流淚。
2、頭部和臉部水腫,神經紊亂和腹瀉。
這些症狀中的任何一種都可能單獨或以不同的組合出現。有時疾病暴發很迅速,在沒有明顯症狀時就已發現雞死亡。
【臨床表現】
1、潛伏期 一般為1~3天,通常在7天以內。
2、臨床症狀急性起病,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
1主要為發熱,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熱程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和全身不適。
2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可出現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全血細胞減少、腎功能衰竭、敗血症、胸腔積液、休克及Reye綜合征等多種並發症。
3、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實變體征等。

② 禽流感的防治知識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識》。全文如下:

一、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性疾病,容易在鳥類(尤其是雞)之間引起流行,過去在民間稱作雞瘟。禽類感染後死亡率很高。

二、什麼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亞毒株(以H5N1和H7N7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類中傳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斷進化的,其寄生的動物(又叫宿主)范圍會不斷擴大,可感染虎、家貓等哺乳動物,正常家鴨攜帶並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豬體內更常被檢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類。1997年,在我國的香港地區,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導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證實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截止到2005年11月為止,發現H5N1病毒的流行地區有:柬埔寨、中國內地、台灣、香港、印尼、日本、寮國、馬來西亞、韓國、泰國、越南、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土耳其、羅馬尼亞、希臘等國。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的按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控制措施的乙類傳染病。

三、人是怎樣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人類直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

四、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現?

人類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後,起病很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還可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可導致死亡。

五、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關鍵是什麼?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 「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

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葯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

六、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該病非常重要。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2、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傢具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3、注意飲食衛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

4、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公眾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下1分鍾即可滅活。對乾燥、紫外線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葯都很敏感。

6、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症狀,應戴上口罩,盡快就診,並切記告訴醫生發病前有無外游或與禽類接觸史。

7、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

③ 禽流感的小知識

禽流感防治小知識

人流感與禽流感的異同

人流感病毒A型病毒:它是在野馬以及家禽、豬、鯨、馬和海豹體內發現的最危險和最普遍的病毒。

A型病毒的子型根據病毒表面的H和N兩種蛋白質確定。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經氨酸苷酶。現在有15種不同的H子型病毒和9種N子型病毒。

這些病毒每隔兩三年出現一次小突變。這個過程稱為「抗原飄移」。同時,這些病毒也可能與其它病毒交換基因,這個過程稱為「抗原移型」。這種情況一般通過血凝素氨基酸的小變化出現,典型的途徑是豬,它身上可能有禽類病毒和人類病毒。

抗原移型十分罕見,但是它可能產生一種致命的新子型病毒,任何人對此都沒有免疫力。

B型病毒:這些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間傳播。

C型病毒:這是最無害的病毒,會引起輕微的呼吸道疾病,但是不會引起流行病。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傳染性禽類疾病,於100多年前在義大利首次發現。據認為,所有禽類都容易感染這種病毒,但是一些物種的抵抗力大於另一些物種。

禽流感病毒有15個子型,其中兩個子型(H5和H7)對家禽最有致命性。這兩個子型也傳染給人。

目前在亞洲部分地區流行的H5N1病毒於1997年在香港第一次跨越物種障礙傳染到人身上,18名患者中有6名死亡。

2003年,荷蘭發生H7N7禽流感,造成一名獸醫死亡,83人染上結膜炎和其他輕度疾病。

第三個子型H9N2病毒是1999年至2003年在香港3名幼童身上發現的,但是所有3名幼童都是輕微病例。

高致病性禽流感為何多發生於冬春季節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無特定臨床症狀,在短時間內可見食慾廢絕、體溫驟升、精神高度沉鬱,伴隨著大批死亡。雞新城疫病毒感染與禽流感有明顯的區別。它們的病毒種類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見典型臨床症狀:潛伏期較長,有呼吸道症狀,下痢,食慾減退,精神萎頓,後期出現神經症狀。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多發。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時間縮短。另外,夏秋時節光照強度相對更高,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

第二,夏秋時節禽舍通風強度遠遠高於冬春季,良好的通風可以大大減少雞舍環境中病毒的數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雞體內的機會和數量就明顯減少,感染幾率下降。同時良好的通風也減少了不良氣體對雞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對維持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禽流感我們怎樣防護

【重點防護人群】

家禽飼養者:為了預防禽流感,飼養禽類動物的專職人員在與禽類接觸時,最好戴口罩、穿工作服。工作服要勤清洗、勤消毒。處理禽類糞便時應戴手套,接觸污物後應洗手。禽流感病毒對乾燥、紫外線照射及汞、氯等常用消毒液很敏感。常用消毒葯,如福爾馬林、漂白粉、碘制劑等都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在疫區及周邊地區,可選擇上述1~2種消毒葯對禽類籠舍進行消毒。

12歲以下兒童: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和泰國衛生部根據泰國出現的禽流感患者的情況進行分析後認為,12歲以下兒童為重點防護人群,家長應提醒孩子不要觸摸或摟抱禽類動物。

【一般人群】
在發現疫情的地區,人們應盡量避免接觸、觸摸活的雞、鴨、鵝等家禽和鳥類;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如有空調設備,應經常清洗隔塵網;保持室內清潔,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

注意個人衛生,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加強體育鍛煉,避免過度勞累,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下述情形不會患禽流感】

穿用羽絨製品這是因為羽絨製品通常經過消毒、高溫等多個物理、化學環節處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穿羽絨服、蓋鴨絨被以及接觸相關製品,不會感染禽流感病毒。

吃煮熟煮透的禽類肉蛋由於禽流感病毒不耐熱,被加熱到100℃時,1分鍾即可滅活;加熱到56℃、持續30分鍾或加熱到60℃、持續10分鍾時,也會喪失活性。因此,吃禽肉和蛋類時只要完全煮熟煎透,就不會感染禽流感病毒。

目前,我國各地檢疫部門已採取緊急防範措施,所以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正規市場上經過檢疫的家禽。但如果食用未經檢疫或來自疫情暴發區的家禽,則不排除染病的可能。

高致病性禽流感潛伏期從數小時到數天最長21天

據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辦公室介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潛伏期從數小時到數天,最長時間可達21天。禽流感的傳播途徑有病禽與健康禽直接接觸和病毒污染物間接接觸兩種。

潛伏期的長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數量、禽體的抵抗力、日齡大小和品種,飼養管理情況、營養狀況、環境衛生及有否應激條件的影響,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潛伏期短,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潛伏期內有傳染的可能。

禽流感病毒存在於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體臟器組織中。因此病毒可隨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糞便排出體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糞便、死禽屍體污染的任何物體,如飼料、飲水、雞舍、空氣、籠具、飼養管理用具,運輸車輛、昆蟲以及各種攜帶病毒的鳥類等均可機械性傳播。健康禽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發病。

④ 有關禽流感的知識

禽流感,全名鳥禽類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通常只感染鳥類,少見情況會感染豬。禽流感病毒高度針對特定物種,但在罕有情況下會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應用學科:免疫學(一級學科);畜牧免疫(二級學科)

⑤ 預防禽流感的小知識

近日,中國內地已發現7例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這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目前上海已有兩人死亡;安徽的1例病人病情危重,仍在救治中;最新通報的4個病例全部來自於江蘇,也正在救治中。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這是國內外首次發現人感染病例,目前未發現7例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衛生應急辦公室提醒公眾,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尤其是出現高熱、呼吸困難者,應及時就醫。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遮掩口鼻等個人衛生習慣。同時應避免接觸和食用病(死)禽、畜。
3月30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專家,根據病例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診斷上海和安徽3名患者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其中2人搶救無效死亡,1人病情危重,這是國內外首次發現人感染病例。4月2日,江蘇又最新通報了4個病例,都是病情危重,正在救治中。目前,上海、安徽、江蘇三省市衛生部門正落實患者臨床救治、密切接觸者追蹤和醫學觀察、疫情監測等應急處置措施。北京、廣東、湖南、重慶、海南等地對外發布消息稱,尚未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目前,中國內地已發現7例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專家表示,上海、安徽確診的3個病例中,兩人曾有禽類接觸史,一人沒有。因此H7N9病毒具體的感染來源還不清楚。目前,未發現3例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中國疾控中心稱,根據目前有限證據推測,公眾感染該病毒的風險較低。
衛生應急辦公室表示,目前國內外尚無針對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由於目前只發現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確診病例,對該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資料十分有限,專家正在對該病毒的毒力和人際傳播的能力作進一步判斷,該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輕型病例或其他臨床表現尚不清楚。
未發現全國流感異常升高
專家介紹,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特徵可分為HxNx共135種亞型,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一種,既往僅在禽間發現,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
據中國疾控中心報告,未發現近期全國流感活動水平異常升高。專家認為,根據目前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結果,未提示該病毒具有較強的人傳人能力。
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通常只感染鳥類,少見情況會感染豬。禽流感病毒高度針對特定物種,但在罕有情況下會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自從1997年在香港發現人類也會感染禽流感之後,此病症引起全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關注。
既往確認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狀表現各不相同,可以表現為呼吸道症狀、結膜炎、甚至死亡。
H5N1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傳染給人,其中H5為高致病性,H5N1為衛生部新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報告的法定傳染病,又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如何傳播?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人類直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目前還沒有發現人感染的隱性帶毒者,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一般認為任何年齡對人禽流感均具有易感性,但12歲以下兒童發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與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觸人員為高危人群。
禽流感患者有哪些症狀?
人類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後,起病很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還可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可導致死亡。
常用消毒劑、高溫、陽光均可將禽流感病毒滅活
禽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均敏感,常用消毒劑容易將其滅活,如氧化劑、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鈉、鹵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劑)等都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
禽流感病毒對熱也比較敏感,禽流感病毒在65°C加熱30分鍾或煮沸狀態下2分鍾以上可滅活。但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有甘油保護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在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個月。
禽流感病毒在陽光直射下也會失去活性。病毒在直射陽光下40~48小時即可滅活,如果用紫外線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壞其傳染性。平時衣物多曬太陽,也是預防禽流感的最簡單有效方法。
人感染禽流感及時就醫是否可得到有效治療?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
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葯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
基因序列分析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抗流感病毒葯物敏感。根據其他型別流感抗病毒治療的經驗,發病後早期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抗流感病毒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對人類新發現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異性治療手段仍需觀察研究。
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專家提醒,預防人禽流感應做到「六項注意」:
1、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勤洗手;要有均衡的飲食,注意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2、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傢具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3、注意飲食衛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煮透,食用雞蛋時蛋殼應用流水清洗,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雞蛋,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
4、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應盡量在正規的市場購買經過檢疫的禽類產品;勤洗手,遠離家禽的分泌物,接觸過禽鳥或禽鳥糞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學校及幼兒園應採取措施,教導兒童不要喂飼野鴿或其他雀鳥;外出旅途中,盡量避免接觸禽鳥,如不要前往觀鳥園、農場、街市或公園活動,不要喂飼白鴿或野鳥等。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下2分鍾即可滅活。對乾燥、紫外線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葯都很敏感。
6、不要輕視感冒。禽流感的病症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並發症,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若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並務必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與病禽類接觸等情況,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

⑥ 怎樣預防禽流感

如何防治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本病的關鍵: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場所;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傢具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特別是上下班坐公交的時候,公交上的人多,而且空氣也不流通,所以回家之後一定要清潔自己的手、臉!
發現傳染病及時報告是每個市民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公眾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
如果所在區域已發現疫情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避免接觸染病的禽類,如雞、鴨;避免與禽流感患者接觸;對雞肉等食物應徹底煮熟,避免食用活的或未經煮熟的雞鴨,特別是煎雞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黃不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
及時而徹底的疫區環境消毒:禽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熱及紫外線均敏感,56℃加熱30分鍾,60℃加熱10分鍾,70℃加熱數分鍾,陽光直射40-48小時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葯均可使該病毒滅活。
在疫區的人員要戴口罩、經常洗手;不要用沒洗過的手接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標准洗手方法1.掌心對掌心搓擦2.手指交錯掌心對手背搓擦3.手指交錯掌心對掌心搓擦4.兩手互握互搓指背5.拇指在掌中轉動搓擦6.指尖在掌心中搓擦•手消毒的方法•手消毒可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異丙醇類、洗必泰-醇、新潔爾滅-醇、75%酒精等消毒劑)揉搓作用1~3分鍾。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葯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
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
怎樣增強免疫力
高質量的睡眠高質量的睡眠可促進人體產生多一些睡眠因子,睡眠因子可促進白血球增多,同時加強肝臟的解毒能力,從而可以消滅侵入人體的細菌和病毒,因此,高質量的睡眠可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助於秋季養生。
樂觀的情緒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都很大,這種壓力會使人體產生一種抑制因子,這種抑制因子會直接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正常工作,所以人們要學會調節情緒,在輕鬆快樂中工作和學習,利用這種樂觀情緒提高免疫力。
限制酒量過量的飲用酒會直接危害到肝臟和脾臟,當血液中的酒精度過高時,定會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建議大家少喝酒,即便是葡萄酒,每天1杯即可。
適量運動研究表明,運動不僅可以使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強,而且還會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從而增強免疫力,運動也不一定要做一些特別劇烈的活動,例如爬樓梯、餐後散步也是不錯的。
多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影響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力,因此,建議大家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學會利用益生菌益生菌是一類微生態制劑,對提高免疫力效果還不錯呢,例如常見的腸道雙歧桿菌可刺激身體內的淋巴細胞分裂增殖,產生多種抗體,加強人體免疫力,同時還可消除各種外來的致病微生物。
維持體溫在36.5度以上研究表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就會下降30%,特別秋冬,感冒的人很多,正式因為溫度下降,人體變冷,從而引起各種異常病症,所以,維持正常的體溫是秋季養生的重要前提。
保證營養均衡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最重要的莫過於吃得健康,很多人吃東西,只考慮好不好吃、吃不吃的飽,卻很少人能靜下來想一想這種飲食搭配合不合理?專家這里提醒大家,每餐飯都要保證能吃一些蔬菜水果,保證飲食多樣化,不要固定的吃一些書屋,早晨營養偏廢。
防病知識鏈接
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性疾病,容易在鳥類(尤其是雞)之間引起流行,過去在民間稱作雞瘟。禽類感染後死亡率很高。
什麼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亞毒株(以H5N1和H7N7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類中傳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斷進化的,其寄生的動物(又叫宿主)范圍會不斷擴大,可感染虎、家貓等哺乳動物,正常家鴨攜帶並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豬體內更常被檢出。
人是怎樣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人類直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現?
人類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後,起病很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還可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可導致死亡。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與家禽的年齡、性別、品種有關嗎?許多家禽如雞、火雞、珍珠雞、鵪鶉、鴨、鵝等都可感染發病,但以雞、火雞、鴨和鵝多見,以火雞和雞最為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鴨和鵝等水禽的易感性較低,但可帶毒或隱性感染,有時也會有大量死亡。各種日齡的雞和火雞都可感染發病死亡,而對於水禽如雛鴨、雛鵝其死亡率較高。尚未發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與家禽性別有關。
高致病性禽流感會經蛋傳播嗎?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間的傳播主要依靠水平傳播,如空氣、糞便、飼料和飲水等;而垂直傳播的證據很少。但通過實驗表明,實驗感染雞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傳播的可能性。不能用污染雞群的種蛋作孵化用。
為什麼高致病性禽流感多發生於冬春季節?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多發。主要原因是:第一、流感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時間縮短。另外,夏秋時節光照強度相對更高,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第二、夏秋時節禽舍通風強度遠遠高於冬春季,良好的通風可以大大減少雞舍環境中病毒的數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雞體內的機會和數量就明顯減少,感染幾率下降。同時良好的通風也減少了不良氣體對雞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對維持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義。

⑦ 禽流感的有關知識

禽流感(Bird Flu或Avian Influenza)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也能感染人類,人感染後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
器衰竭導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約為33%。此病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區域間的人員和車輛往來是傳播本病的重要途徑。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它是一種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也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被國際獸疫局定為甲類傳染病,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按病原體類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類。非致病性禽流感不會引起明顯症狀,僅使染病的禽鳥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類出現輕度呼吸道症狀,食量減少,產蛋量下降,出現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為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約是60%,家禽雞感染的死亡率幾乎是100%,無一倖免。
禽流感的症狀依感染禽類的品種、年齡、性別、並發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環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現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統或神經系統的異常。
常見症狀有:病雞精神沉鬱,飼料消耗量減少,消瘦;母雞的就巢性增強,產蛋量下降;輕度直至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和大量流淚;頭部和臉部水腫,神經紊亂和腹瀉。
這些症狀中的任何一種都可能單獨或以不同的組合出現。有時疾病暴發很迅速,在沒有明顯症狀時就已發現雞死亡。
另外,禽流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差異很大,取決於禽類種別和毒株以及年齡、環境和並發感染等,通常情況為高發病率和低死亡率。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
禽流感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其長短與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劑量、感染途徑和被感染禽的品種有關。
禽流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差異很大,取決於禽類種別和毒株以及年齡、環境和並發感染等,通常情況為
高發病率和低死亡率。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
最早的人禽流感病例出現在1997年的香港。那次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導致12人發病,其中6人死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到目前為止全球共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國從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
禽流感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其長短與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劑量、感染途徑和被感染禽的品種有關。
羽絨製品是否傳播禽流感?
羽絨製品通常會經過消毒、高溫等多個物理和化學處理過程,傳播病毒的幾率應當很小。
它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
流感病毒有三個抗原性不同的型,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是A型。A型流感病毒也見於人、馬、豬,偶可見於水貂、海豹和鯨等其他哺乳動物及多種禽類。
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很小,主要是由於三個方面的因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對人類的
侵襲。首先,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體細胞識別並結合;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傳播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組必須含有幾個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而禽流感病毒沒有;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於含鹼性氨基酸數目較多,使其在人體內的復制比較困難。
禽流感病毒是囊膜病毒,對去污劑等脂溶劑比較敏感。福爾馬林、β丙內酯、氧化劑、稀酸、乙醚、脫氧膽酸鈉、羥胺、十二烷基硫酸鈉和銨離子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禽流感病毒沒有超常的穩定性,因此對病毒本身的滅活並不困難。病毒可在加熱、極端的pH、非等滲和乾燥的條件下失活。
在野外條件下,禽流感病毒常從病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糞便中排出,病毒受到這些有機物的保護極大地增加了抗滅活能力。此外,禽流感病毒可以在自然環境中,特別是涼爽和潮濕的條件下存活很長時間。糞便中病毒的傳染性在4℃條件下可以保持長達30~50天,20℃時為7天。
禽流感病毒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存活較長時間。有研究提示,它在糞便中能夠存活105天,在羽毛中能存活18天。
(一)加強禽類疾病的監測,一旦發現禽流感疫情,動物防疫部門立即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養殖和處理的所有相關人員做好防護工作。
(二)加強對密切接觸禽類人員的監測。當這些人員中出現流感樣症狀時,應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採集病人標本並送至指定實驗室檢測,以進一步明確病原,同時應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三)接觸人禽流感患者應戴口罩、戴手套、穿隔離衣。接觸後應洗手。
(四)要加強檢測標本和實驗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嚴格執行操作規范,防止醫院感染和實驗室的感染及傳播。
(五)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類及蛋類等食品;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六)養成早晚洗鼻的良好衛生習慣,保持呼吸道健康,增強呼吸道抵抗力。
(七)葯物預防對密切接觸者必要時可試用抗流感病毒葯物或按中醫葯辨證施防。
(八)別去疫區旅遊。
(九) 重視高溫殺毒。
禽類防治: 1免疫接種 嚴格認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別是在禽流感的高發季節每隔3~4個月要進行一次H5N1RE-5+RE-4和H9的免疫,這兩種禽流感疫苗的防疫要間隔10天進行。
2切實搞好飼養管理
採取封閉式飼養,嚴防野鳥從門、窗進入禽舍;防止水源和飼料被野禽糞便污染;定期對禽舍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加強帶雞消毒,定期消滅養禽場內的有害昆蟲及鼠類;死亡禽類必須焚燒或深埋。
作好禽類飼養管理,提高禽只的抵抗力,盡量減少應激因素的發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節的變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及時清理糞便,還可定期在雞舍使用中葯蒼術、丁香酚、艾葉、茵陳、青蒿、紅花等,熏蒸雞舍,減少不良氣體的刺激,從而達到減少呼吸道病和腸道病的發病率。
3對於出現死亡和產蛋率下降的雞群可及時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葯配合敏感的抗菌葯物用於治療腸炎和輸卵管炎,如並發呼吸道症狀,再配合多西環素或泰樂菌素等,出現產蛋率下降時飼料中添加維生素B12、亞硒酸鈉維生素E等。
人禽流感的預後與感染的病毒亞型有關,感染H9N2、H7N7者,大多預後良好;而感染H5N1者預後較差,據目前醫學資料報告,病死率約為30%。
影響預後的因素除與感染的病毒亞型有關外,還與患者年齡,是否有基礎性疾病,治療是否及時,以及是否發生並發症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