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生態文明建設知識講座通知
擴展閱讀
外國基礎教育怎麼樣 2025-01-13 09:50:10
建築基礎佔主體預算多少 2025-01-13 09:48:39
英語8上第5單元知識點 2025-01-13 09:29:03

生態文明建設知識講座通知

發布時間: 2022-07-30 20:51:06

㈠ 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一)我們應該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監督、管理、宣傳,對一切破壞生態文明的行為采 取相應的處罰措施,並對他們進行教育和指導,這就要求我們的相應政 府部門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工作,執法必嚴,不要徇私枉法,多徵求下 面的意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實事求是的處理問 題,政府部門領導及下屬也需要定時的做出工作總結,除此之外政府部 門應該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邀請相關專家給我們的相關部門做一 些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講座,爭取能夠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普及到每 個角落,使人民迅速的形成一種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

(二)然而隨著 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措施的不斷完善,我們更加的能夠發現城市和農村在 這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我們的政府應該逐步的加大對農村生態文 明建設的投入,使生態文明建設體制在農村也建立起來,因為創建農村 生態文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黨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的重大 舉措,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農村中的具體體現。隨著工業發 展由城市向農村轉變,農村的生態破壞也逐步的加劇,以前美麗的鄉村 也已經在逐步的轉變,所以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迫在眉睫。這就要求 我們的政府採取相應的措施,首先我們在農村的投入得加大,比如我們 可以定時的在農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積極引導農民群眾採取更加積極 的生產方式,要進一步完善農村的文化設施,健全農村公共文化系統。 我們需要堅持不懈的進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使現代文明觀念和生產方 式在農村更快的形成。另外我們需要在農村設立相應的基礎設施,比如 我們可以在農村設立垃圾桶和垃圾場,定期的對它進行處理,隨之而來 也就會出現鄉村整潔的現象,另外我們的政府在從外地招商引資的時候 也不能只顧著眼前給我們帶來的收益,我們需要考慮可持續發展。

(三) 國家在生態研究上的經費投入需要加大,這樣可以使我們的實驗儀器更 加的先進,促使我們的研究者研發出各種新型的環保材料 ,雖然現在 的一些「白色垃圾」的替換材料在不斷的出爐,但是筆者認為這些替換品 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因為在普通群眾看來這些東西的消費還是有點偏 高,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因此他們在選擇的時候可能還是會選擇那些 欠環保材料。在我們還沒研究出更加完善的材料出來的時候,筆者認為 我們需要自覺的回收再利用東西,給我們的地球減輕壓力。

㈡ 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美麗中國,簡要概括講座的內容

如今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但是環境卻變得越來越差,霧霾天氣最常見,也威脅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由此可見,建設生態文明至關重要,那麼如何建設生態文明呢?
工具/原料
科學 落地
方法/步驟
7/7 分步閱讀
建設生態文明,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生態觀念。不管我們是直接決策人還是直接執行人,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很重要,這關繫到我們能否做好生態文明建設,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2/7
建設生態文明第二點就是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入手,從原來的粗放型向現在的精細化轉變,從傳統的思維向現代化的思維轉變等等,很多行業和領域都需要轉變發展方式。

3/7
建設生態文明第三點,倡導勤儉節約,倡導節能環保,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業生產中,都應該做到節能環保,從每一個點滴小事做起,從每一個生產工序開始。

4/7
建設生態文明第四點,保護好生態環境。這里的生態環境要保護好,不光是說我們周遭的環境,還包括我們身邊的野生動植物等,都需要我們的保護,環保意識人人都應該有,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

5/7
建設生態文明第五點,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比如人口與經濟的關系,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等,作為領導者或是執行者都要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只有各個方面均衡發展,才可以建設好生態文明。

6/7
建設生態文明第六點,就是做具有循環性的經濟產業。我們的社會資源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能夠做到經濟循環,對於整個的生態環境與生態資源都具有非常大的影響。

展開長圖
7/7
建設生態文明第七點,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完善的生態環保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尤其現代這個社會,不給大家設定限制的話,人人都不會遵守,何況是和大家都息息相關的生態文明建設呢。

注意事項
生態文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時間的積累。
生態文明建設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所以我們要從自身做起。

㈢ 環保徵文 主題: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科學教育

開陽縣發揮遠程教育網路平台功能服務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開陽縣在開展遠程教育的過程中,緊緊圍繞「讓幹部經常受教育,使農民長期得實惠」這一宗旨,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通俗易懂、形象直觀等優勢,整合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和人文優勢資源,樹立「綠色是根、生態是本」的理念,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全方位建設生態文明縣,促進「和諧開陽」科學發展。

強化宣傳學習 提高黨員群眾素質

為實現 「一個遠程教育站點就是一個學習宣傳陣地」的目標。我縣通過遠程教育網路積極為廣大農村黨員幹部群眾搭建了解、關心、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平台,及時宣傳黨中央、省委、市委及縣委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重要部署,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加深農村黨員幹部群眾對生態文明的理解和認識,為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營造舒適和諧的社會環境。

在學習內容上我縣以貫徹學習黨的十七大、省第十次黨代會、市委八屆四次全會和縣委十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的有關精神為重點,把「生態文明建設」的有關精神列入各階段的教學計劃,刻錄下發《環境保護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有關綠色生態種養殖技術等光碟,提高黨員幹部及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科學等方面的認識。截止目前,全縣運用遠程教育平台共開展「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學習培訓1030餘場次,集中討論300餘場次。

全縣上下結合實際,緊緊圍繞「緊扣發展、強化執行」這一主題,通過播放光碟、集中學習等形式,加大培訓工作力度,實施「素質提升」工程。使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深刻領會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科學內涵和本質要求。禾豐鄉、南龍鄉積極邀請有關專家或「雙千」幹部,為村黨員講解十七大精神、生態文明縣建設、科學發展觀等內容,切實提高了農村黨員幹部對黨的方針、政策的認識和理解。今年以來,全縣運用遠程教育平台集中培訓縣級領導幹部共310餘人次,鄉(鎮)、科局幹部1400餘人次,培訓村級後備幹部共280餘人次,培訓農村黨員幹部15萬餘人次,集中培訓農村入黨積極分子700餘人,有478人通過考察發展成為農村黨員。

通過培訓,提高了廣大農村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了黨員的黨性修養,廣大農村黨員幹部綜合素質在學習中得到提升,為基層黨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為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奠定了良好的「素質」基礎。

統籌城鄉協作 加大社會監督

縣委把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作為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切實加強領導,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組織部長和分管教育、農業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由縣發改委、財政、教育、農業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縣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遠程教育辦公室牽頭抓總,統籌協調,各鄉鎮黨委具體抓落實,各有關部門分工協作,共建共享,使遠程教育工作緊緊地將相關職能部門聯系在一起,形成了各部門之間密切配合、上下聯動、齊心協力抓好「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工作格局。2007年初,縣遠教辦和縣科協在得知雙流鎮三合村牛糞即將成為污染,奶農正為此事大傷腦筋之際,多方查閱資料,引進技術,在縣科技局、縣環保局、縣農業局等相關單位的協助下,建立了利用牛糞種植雙孢蘑菇的示範基地並取得試驗成功。村民班永雄在試種中,僅半年時間就獲得純收入5000餘元。該項目的實施,既變廢為寶,促進了農村循環經濟的協調發展,又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

為增強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和企業管理人員對循環經濟及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知識的深入了解,促進我縣循環經濟及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我縣於7月21日邀請了清華大學、華西工業建築設計院和貴州大學的3位知名教授和專家到我縣開展「循環經濟及生態文明建設」系列講座,縣遠教辦還將講座的內容拍攝製作成教學課件,並刻錄下發到各鄉鎮遠程教育站點組織收看。同時,還將縣委「關於建設生態文明縣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在電視、報刊、遠程教育網路平台等媒體廣泛徵求意見,在全縣引起了強烈反響,各類信件和電子郵件紛至沓來,來自方方面面的群眾通過打電話、發郵件等方式踴躍參與意見,為我縣建設生態文明縣獻計獻策。家住畜牧中心宿舍的王先生說,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對建設生態文明縣城很重要。建議加快對縣城污水、垃圾集中處理的建設,讓我縣盡快成為國家級文明衛生城市。另外,現在縣城規模擴大了,但縣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公交車營運,廣大市民出行很不方便,希望交通部門進一步完善縣城的公交運輸。市民張先生說,實施「病有所醫」工程非常好,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建議政府盡快完善城鎮職工的醫療保險,結合實際擴大參保面,解決好企業無力參保、下崗職工無處參保的問題。市民羅先生建議,不應一味擴展城區規劃面積,要保住縣城周圍的森林和植被,把縣城建設成為一個綠色家園……

強化科技創新 促進生態文明

根據遠程教育自身優勢,我縣以加強農村黨員幹部及群眾科技知識培訓為突破口,在全縣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和重視生態、保護環境的生態理念,使農村黨員幹部及群眾成為生態科技創新的先鋒與主力軍,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全面服務。

結合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直接面對基層、面大域廣的優勢,我縣把黨的建設生態文明的方針政策和健康向上的節目送到各基層站點,不斷增強基層黨員幹部群眾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南江鄉為加快峽谷風光與特色農家樂旅遊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遠程教育平台開展「農家樂」菜餚烹飪、旅遊接待與餐廳服務、特色旅遊產品開發等一系列與旅遊相關的各類專題培訓,「農家樂」業主和群眾通過遠程教育的形式學到了新的知識和經驗,使「農家樂」的菜餚烹飪水平、服務質量和接待能力明顯提高,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了集「生態旅遊、農業觀光、體驗農家生活」為一體的新興產業鏈,為樹立「綠色生態」旅遊品牌奠定了基礎,有效地促進了我縣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切實有效地增加了農民收入。

結合《貴陽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家家參與倡議書》和《中共開陽縣委關於建設生態文明縣的意見》,組織全縣農村黨員幹部和農民群眾進行「貴陽市為什麼要建設生態文明城市?」、「開陽縣生態發展現狀如何?」、「怎樣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等大討論,深刻領會上級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精神實質,進一步提高認識,理清發展思路,用「知行合一、協力爭先」的精神,喚醒廣大人民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增強對開陽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雙流鎮三合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嚴文富在村遠程教育播放點組織學習討論時興奮的說:「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是建設適宜居住、適宜創業,符合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我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在搞好生態建設的基礎上,認真抓好奶牛養殖、雙孢蘑菇基地建設和沼氣池建設等工作,在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又促進農村生態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做出更大貢獻。」

㈣ 如何運用可持續發展理論指導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一、環境危機呼喚生態文明建設
科技進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文明開化程度日漸提高。「技術已給我們的生活與時代帶來根本性的變化,它在各個領域的挺進已日益地改變、修正和更換著我們的環境,我們的面前呈現出一個可供行為與選擇的迥然不同的世界」。[①]18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使這個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工業化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給人類帶來無限的幸福與憧憬。但是,伴隨工業化生產方式而來的不僅僅是福音,環境惡化與資源短缺已使超常發展和消費巨增的人類面臨著生存挑戰:按傳統生產方式和人類無節制的消費方式,地球提供給人類的資源能維持多久?「狹小」的自然空間還能容納多少人類生產生活所產生的垃圾、廢物、廢氣?有限的地球最終能夠承載多少日益龐大的人群?我國的環境資源危機也是與工業化相伴而生的。近代中國為實現民族的平等和國家的發展,進入了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期,百年動盪,內憂外患。直到中國共產黨執政,中華民族才開始了一場艱難的工業化運動。20世紀50年代以前,我國的工業化剛剛起步,工業基礎薄弱,環境污染問題尚不突出。50年代後,隨著工業化的大規模展開,重工業的迅猛發展,環境問題初見端倪,但這時候污染范圍仍局限於城市地區,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較為有限。到了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高速發展,工業化進程的突飛猛進,我國的國內資源已難以支撐傳統工業文明的持續增長和當前這種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產方式的持續擴張,環境危機已經呈現。其中,人與自然之間的危機主要表現在: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等等;受人與自然環境道德關系影響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危機表現在:代內不平等(當代人在利用自然和環境、滿足自身利益上的機會不平等。代內不平等主要反映在南北問題或者同一國家內部不同地區的不平衡上)、代際不平等(我們現在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如果超過其再生速度,就破壞了其再生性,我們的後代就不能再開發利用)。
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把經濟利益作為追求的首要目標。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人們競相開發「免費」或者「低廉」的自然資源, 降低甚至規避環境成本,由此引發了環境危機。如,在青海,人們為了獲取土地上所剩無幾的「發菜」,幾乎將方圓數百公里的植被全部毀掉;在內蒙古,由於山羊絨的高價和暢銷能夠給生產者帶來高額利潤,大片的草場被養殖的山羊破壞殆盡。正如馬克思所言,「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可以說,某種野生動植物被人們發現有利可圖之日,便是其瀕臨消亡之時。一些落後或邊遠地區為盡快脫貧致富,不惜一切手段開采本地的自然資源。例如:長江上游川西北地區的居民濫伐森林,直接引發1998年那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世紀90年代初在寧夏草原上,當地群眾瘋狂挖采尚未成熟的沙淇、甘草,致使幾十萬畝草原沙漠化。[②]這種為了經濟利益而破壞環境的例子不勝枚舉,造成的環境危機是不可估量的,有時是無法挽回的。人們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所造成的環境破壞,是只顧及眼前利益、本位利益,而不顧及社會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不符合現代環境道德要求的。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給人類帶來了幸福的生活,但在享受現代科技改造自然和發展經濟所獲得的好處的同時,也品嘗到了其所帶來的負效應。
總之,我們正面臨著一場新的環境資源危機,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的矛盾需要及時緩解,人類需要文明的轉型。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進一步升華。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人類曾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這些傳統文明的一個突出特徵是以人類中心主義為價值取向,其實質是「反自然」的。工業文明時代,奉行的是「物質消費至上,享樂至上」的價值觀。人類憑借科技的進步,採取各種手段不斷向自然大肆索取財富,忘卻了對自然的愛護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導致了當今全球性的環境危機。[③]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繼承和批判工業文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一種可持續的道德文明。它強調人類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產成果的生活權力的同時,也應當與自然保持一種和諧的關系,而不應當憑藉手中的技術和投資,採取耗竭資源、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的方式;強調人類在追求今世發展與消費的時候,應承認並努力做到使後代人與自己的機會平等,不允許當代人一味片面地、自私地追求自己今世的發展與消費,而毫不留情地剝奪後代人本應享有的同等生活、消費和發展的機會。
二、生態文明建設中環境道德的內容和作用
環境道德(也叫生態道德),即人與自然環境間的行為規范。《中國21世紀議程》將我國公民的生態道德界定為:1、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環境不受污染和破壞,從而能夠過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權利,並承擔有保護子孫後代滿足其生存需要的責任。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種享有其棲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壞,從而能夠維持生存的權利,人類承擔有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3、每個人都有義務關心他人和其它生命,破壞、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種生存權利的行為是違背人類責任的行為,要禁止這種不道德的行為。
環境道德的思想和理念。基於生態文明的環境道德強調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反對人類中心主義關於人擁有對自然的絕對的單向權力、人是宇宙之靈、太陽為人而生、星斗為人所亮、自然為人而存、人是自然的主人、人類要征服自然等觀點;反對認為自然是無價、無主、無限的觀點;反對對自然資源進行「竭澤而漁」式的索取和掠奪。環境道德主張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明確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類對自然做了什麼就是對自己做了什麼,人對自然具有義務。在生態文明下,人類與自然要共同邁向未來,既不是人類統治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統治人類,而是在不斷滿足人類長遠利益的前提下,兩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滲透。人類在尊重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合理地開發自然,把人類的活動控制在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范圍內,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積極能動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④]
環境道德的生產觀。人們在從事生產、經濟活動時,要在追求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兼得的前提下實現生產、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要改變傳統的「原料—產品—廢品」的生產模式為「原料—產品—剩餘物—產品」 的生態模式,即循環經濟模式。循環經濟是追求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的先進經濟模式,是實現經濟增長、社會發展與自然資源有機整合的基礎,是一種與環境和諧共生、環境友好的經濟模式,它是世界各國環境保護必然的選擇。另外,要加強生產領域的倫理約束。首先,要使企業在保護環境方面發揮重要的主導作用,特別是在推行運用環保技術方面發揮示範作用。近年來,在環境污染日漸嚴重的情況下,生態生產技術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發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生態生產技術在我國企業生產中的應用還不充分,這就要求企業界能夠克服生態上的短視,使不斷進步的生態技術能夠發揮真正的效力,有用武之地。其次,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以研發「綠色產品」為主導方向。企業生產綠色產品既會體現出企業對社會的責任感,推動「綠色市場」的發育,同時也有助於推動環保宣傳教育,提高整個社會的生態意識。第三,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企業應勇於承擔治理環境的責任,不能推諉,更不能採取轉嫁生態危機的不道德的行為。
環境道德的消費觀。1994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可持續消費的政策因素》中提出,可持續消費是「提供服務以及相關產品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使自然資源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減少,使服務或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廢物和污染最少,從而不危及後代的需求。」可持續消費要求引導人們選擇合理的生活方式。人類的生活方式通常是指滿足自己多種需求的基本樣式。隨著技術文明時代的到來,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評判也往往是通過「以個體對實物的佔有量的多少和個體對實物的需求量的滿足程度評判生活質量的高低」。[⑤]這種評判導致社會出現非人道化的消費時尚,即表現為片面地強調物質消費。因此,人們應轉變消費模式和觀念,提倡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是「一種以『自然、和諧、健康』為宗旨的有益於人類健康和社會環境的一種消費形式」。[⑥]具體說來,表現為三個方面:其一,消費文明化。應該使消費行為成為個人發展完善的一種手段和條件,不能將其轉化為生活的目的,要摒棄「消費至上」的價值觀念。其二,消費無害化。要求對人的整個消費活動的諸多環節——從產品的設計生產、包裝出售到被人以不同的方式消費掉,都應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破壞或將污染、破壞降到最低限度。其三,消費適量化。也就是指建立一種科學合理的消費結構,選擇正確的消費方式,在使人們的消費規模保持適當增長幅度的同時,提倡消費適量化。
環境道德教育是為維護人類生存和經濟持續發展所進行的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行為規范教育,是客觀的環境道德原則和規范轉化為人們個人環境道德品質的基礎,是培養人們良好環境道德素質不可缺少的重要實踐活動。《21世紀議程》指出,「教育是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的能力的關鍵。教育對於改變人們的態度是不可缺少的,對於培養環境意識和道德意識、對於培養符合可持續發展和公眾有效參與決策的價值觀與態度、技術和行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人們的環境道德素質和意識,才能對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邁向生態文明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環境道德教育的現狀與存在問題
環境問題不僅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直接導致了復雜的倫理惡果。恢復這些被環境危機破壞的倫理關系需要大力開展環境教育,特別是其中的環境道德教育。傳統的道德教育僅僅教化人們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及社會關系,並沒有對人類指向自然實體,直接作用於生態環境的行為加以倫理評價。環境道德教育所確定的道德教育目的和原理與此不同,它教導人們,不僅人對人的社會行為而且人對環境的自然行為均要受到倫理評價,不僅要正確處理人與人、個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而且還要恰當地對待人與自然的交往行為、利益關系,擺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⑦]近年來,環境道德成為環境倫理學領域內受到廣泛關注的問題。但是,對環境道德教育的研究並不多,環境道德教育的實踐也比較薄弱或缺乏。在領導層,對於環境道德教育口頭上重視,行動上忽視。不少領導幹部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往往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報告中,在實際工作中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較少。在各類學校,專門的環境道德教育幾乎沒有,只是在相關課程的教學中,有時提到一些支離破碎的環境道德觀念。在媒體的宣傳上,雖然有一些環境道德的提倡,但力度也不夠,知識也不全面。受這種大環境的影響,家庭的環境道德教育更是付之闕如。環境道德教育的這種現狀引起的結果是:我國公眾環境道德總體水平不高。雖然近年來隨著環境危機的日益嚴重,公眾對環境保護的意義、環境污染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也掌握了一些環保科學知識,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環境道德規范,但還不盡如人意;另外,雖然許多公眾確立了較為明確的環境道德觀念,但環境保護的參與意識較為薄弱,對自己行為的作用以及應當承擔的責任沒有充分認識。
環境道德教育在我國是一門很不成熟的學科,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公眾對環境問題認識不足,影響了環境道德教育的開展;缺乏系統的環境道德知識教材,各界無法進行完整的環境道德教育;師資匱乏,師資的培養還沒有到日程上來;社會未能將環境道德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中提高未來公民素質的重要措施來實施,未能真正認識到環境教育廣泛而深刻的德育內涵。
四、環境道德教育的實施途徑
按照環境道德教育形成和發展的規律,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開展環境道德教育,使社會各階層逐步樹立環境道德意識,養成環境道德習慣,從而自覺履行環境道德義務。
(一)教育的內容。
普及生態環境知識和環境法律知識。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自然的支持。人們應熱愛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只有掌握了自然規律,才有可能正確利用規律,滿足人類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只有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知識、環境法律知識,具有環境道德意識,才能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才能產生保護大自然的摯著追求,才能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因此,系統傳授生態環境知識、環境法律及環境道德知識就成了環境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務。
灌輸新的環境道德價值觀。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傳統價值觀的內涵。首先要向人們揭示自然的內在價值,使人們能夠將自然視為人類的夥伴,並產生一種保護自然、尊重自然的態度,產生對自然的親近感情和關懷。其次引導當代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自覺維護下一代的發展權利,學會正確處理當代人之間、當代人與子孫後代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利益關系,從而在平等的基礎上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引導人們樹立合理的利益觀。利益是人們行為的驅動力。道德與利益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正確對待利益問題是一切道德的出發點。環境道德作為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於生態環境利益關系的規范,其基本原則就是生態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高於一切,要注重自然界各個要素的互利共生、協調發展。環境道德將我們置於一種挑戰性的困境中,因為它們可能會要求我們拋棄一些物質理想,即我們的生活應達到一定的水準以及為了維持這種水準應該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因此,我們在發展經濟,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不能忽視生態利益,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人類應重新規范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態優先的原則重新定位一些產業。
提倡適度消費和綠色消費觀念。人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必須考慮它們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須給它以喘息的機會,讓其能夠休養生息。我們應大力宣傳和引導人們購買那些生產使用中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產品,培育綠色消費的情感和市場,從根本上杜絕一次性的消費。總之,我們強調:「自然界能夠提供人類生存的資源,而人類消費過的東西又能夠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為自然界發育的有益養分,然後再以更多的財富回報人類。這樣就形成了社會—人類—自然的良性循環」,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類可持續的發展。
(二)教育的途徑。
社會環境教育。在社會教育中,應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社會宣傳教育格局。首先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認識,強化他們對環境道德的重視。各級領導層是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社會經濟重大事項的決策者,在環境道德建設中起著決策作用。領導者的環保意識和環境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和廣大民眾。因此,抓好領導者的環境道德教育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應利用黨校和行政學院等各種領導幹部培訓班開設環境教育講座,提高領導者的環保意識和環境道德水平,進而激發領導者帶頭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性。[⑧]同時,也要在群眾中進行環境保護、環境科學和環境道德的普及宣傳教育,使環境道德教育成為全體公眾的必修課,讓全社會都重視和行動起來,共同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充分利用環保部門和宣傳媒體普及生態、環境科學知識。環保部門以公開環境情況的數據、案例等,引起社會對環境問題的廣泛關注,以科普講座、板報宣傳、影像教育等方式進行輿論宣傳,加強環境道德的宣傳教育,深化全社會環境道德意識。
學校環境教育。學校是教育和培養國家建設者和管理者的專門場所,對於學生環境道德素質的塑造,它們有著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培養學生的環境道德觀念,是提高全民族環境道德觀念的關鍵。因此,有必要根據各類學校的教育特點,進行環境道德教育。學校應將環境道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開設相關的必修課或選修課,以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意識。對他們進行廣泛深入的環境保護和環境道德教育,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長期的戰略任務。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終身教育中是處於起點位置的。在對人的教育中,家庭教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擔社會責任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家庭教育應包括環境道德教育,引導孩子從小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遵守行為規范,培養良好的環境道德素養。在家庭環境教育中,可以將環境道德教育內容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方式傳授給孩子。也可以通過各種切實可行的實踐活動來進行環境道德教育。如,可以參加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植樹節」、「愛鳥周」等宣傳活動,從小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環境道德意識,了解一定的環保知識。
環境道德教育,是一項涉及面廣的任務,宣傳、教育、新聞、出版、文藝等部門應協調配合,把這項教育活動深入開展、抓緊抓實,使環境道德深入人心。形成一個人人關愛保護環境,領導者帶頭做起,企業家從本企業做起,公民從身邊做起,學生從小事做起的良好社會風氣,努力創造人和自然協調與和諧、優美的生態環境。

㈤ 如何建設校園生態文明

(一)「綠色校園」建設 1、制定和實施綠色生態校園規劃方案。
(1)高標准、高起點對學院生態綠化進行規劃,充分反映出學院的辦學、人文、時代等特色;
(2)在校園綠化建設中注重喬灌草相結合、地面綠化、牆體綠化與屋頂綠化相結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採用多樹種、多規格、多層次、多形式、多功能地建設植被覆蓋優秀的、景觀種類豐富的、功能設施齊全的省級示範高職校園環境。
2、啟動「生態科技館」建設。
3、啟動「樹木園」建設。根據校園生態規劃,依據各樹種的生態習性,各類樹種分科屬,實行大混植小聚植,到2012年使我院校園保持樹種1000種樹種以上,引進國家一級、國家二級保護樹種60種以上,主要植於學院行政樓前及教工宿舍區,同時,使校園中的草本植物種類達到300種以上,實行綠色認養機制,由優秀的畢業生或畢業班負責認養或種植一顆大樹或一塊草地,人人參與,促進學院綠化建設;對主要植物進行掛牌、命名。
4、推進全院師生植綠護綠活動常態化。將全院813畝土地依目前各分院在校人數及勞動力情況分為七塊,各分院負責人為本分院綠化區域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本分院師生對所屬綠地進行植樹造林、撫育管理等綠化活動。
5、加強生態環境類專業群和綠色生態類公共課程建設。
① 以綠色生態理念重新審視現有專業,開發新的專業;
② 以綠色生態類公共課程貫穿於生態文明教育理念中。
6、加強綠色生態課題研究。每年院級課題中設置一定數量的綠色生態類課題,向校外組織申報一批相關課題。
(二)「文化校園」建設
1、校園人文內涵標志的設置與命名。
(1)完成對校園內所有道路、廣場的命名和標牌設立;
(2)增補道路、樓宇、綠化等功能區的路標指示說明、環保標語牌和宣傳警示牌;
(3) 製作校訓、學風、教風、學院精神告示牌及增設名言警句、標語,弘揚校園特色文化。
2、以「生態文明校園」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
(1)將生態文明意識融入高職教育活動。開設與生態、環境有關的選修課程和講座並系列化、常態化、長期化,使屆屆學生均能系統地接受生態文明教育理念;
(2)成立多個相關學生社團,定期開展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系列社團活動;
(3)開展「愛我校園」為主題的徵文活動、「創建和諧生態文明新校園」歌詠賽會、「生態文明」主題的班級宣傳板報活動、以「綠化」為內容的主題班會、團(隊)日、植紀念樹、造紀念林等活動。
3、每年植樹節和世界環保日均舉行大型活動,使之成為學院的傳統節日。
(1)在每年3月12日的植樹節中,要有畢業班認養樹、重大活動或節日植紀念樹、班級或部門分片包干看護樹、綠化施肥、助草等活動,讓植樹節的活動更加豐富;
(2)每年6月5日的世界環境保護日,按一定的主題,由學校出面組織、環境分院具體承辦的形式圍繞這個主題開展相應活動,重點宣傳環保日,倡導環保意識,節能意識,低碳經濟意識,環境愛護意識。
4、每年定期開展林業與綠化知識競賽和環保知識競賽,使之成為傳統競賽項目。通過競賽了解林業、了解林業政策、養成愛護環境、珍惜環境、美化環境。
(三)「生態文明」建設
1、開展安全文明行為規范活動,建設安全文明校園。
(1) 愛護學校財物,關心愛護校園內的任何財產和物品,不準擅自挪動、拆卸、損壞或丟棄;
(2)加強安全意識,學生不得在宿舍留宿外來人員;離開辦公室、寢室及時鎖門,注意防盜;嚴禁在宿舍內烹煮食物、焚燒紙張、點蠟燭,違章用電,防止火災發生;
(3)宣揚禁煙禁酒,建立清新的無煙校園和無酗酒校園。學院制訂並推行無煙無酗酒校園措施,全面禁止校園范圍內吸煙酗酒,禁止任何香煙和酒品廣告在校擺放,不接受煙草、酒品商的贊助;擺放禁煙禁酒標志於校園顯眼處;
(4)嚴禁校園不文明戀愛行為,男女同學文明交往,形成自重、自律、自愛的良好校園精神風貌;
(5)杜絕網路中的腐朽文化,實施綠色上網工程,校園網路建設在滿足教學、行政、學習等主流網路應用需求的基礎上,應將「生態文明」理念植入網路建設中。
2、開展養成教育,倡導閱讀立志,打造書香校園。
3、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及和諧工作關系,建設和諧校園。
(1)繼續加強教師對貧困生的幫扶支持,為家庭困難同學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同時,學院設立貧困資助中心,支持幫扶貧困生,鼓勵幫助困難同學完成學業;
(2)建立網路信息收集、交流和反饋平台、完善院長信箱和投訴信箱專人處理等制度,形成上傳下達暢通機制,促進和諧師生交流;
(3)實行每個黨員和中層以上領導幹部擔任班級政治輔導員,鞏固和加強學生思想工作,實現黨建進公寓,黨員示範崗設到學生公寓,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4)設立「青年教工論壇」,每年定期召開論壇會,予全院教職工提供平台為學院發展獻計獻策,認真研究和解決教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關心年輕教職員工的成長問題,完善教師培訓制度,不斷提高教職員工的工作熱情,創建和諧工作關系。
4、實施節能環保措施,建設節能環保型校園。
(1)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如太陽能)和應用節能裝置(如更換節水龍頭等),禁止使用塑料袋等白色污染,增加綠色環保材料的宣傳與使用;
(2)開展校園污水處理和循環利用研究與實踐,成熟後向周邊輻射推廣;
(3) 設立分類垃圾桶,分類回收垃圾,開展回收廢舊電池等活動;
(4)節約水電,禁止使用高耗能電器。
5、建設綠色生活區,倡導文明衛生寢室。
(1)講究宿舍衛生,不隨地吐痰,不向樓道內、窗外和陽台外潑水、亂丟果殼、紙屑、餅子等雜物;不準將飯菜帶入宿舍用膳;寢室長安排好值日表,值日生要認真做好室內清潔衛生工作,每天定時清除垃圾;每周安排一次大掃除;
(2) 美化宿舍環境,宿舍布置力求美觀大方,格調高雅清新;宿舍內生活用品按規定擺放,做到被褥疊放統一,洗漱用具擺放統一,卧具使用更換統一和衣物鞋子放置統一;嚴禁在宿舍樓道和室內亂張貼,公共場所不得堆放雜物;
(3) 愛護宿舍設施,不準擅自搬出和調換宿舍內任何設施,不得私自拆修、變動宿舍內的一切設施;學生要愛護宿舍的門窗、玻璃、傢具以及水電等設施;
(4)保持宿舍區安靜,不大聲喧嘩、不參與對他人學習和休息有影響的活動,宿舍內不準打球、踢球,嚴禁打麻將、賭博、酗酒、起鬨鬧事和摔瓶子,自覺服從並積極配合紀律和衛生檢查工作。

㈥ 十八大中提出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任務和要求是什麼

1、十八大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2、十八大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任務

(1)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2)全面促進資源節約。

(3)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

(4)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3、十八大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6)生態文明建設知識講座通知擴展閱讀:

十八大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措施如下:

1、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方面

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

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

2、生態文明制度方面

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

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3、國土方面

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4、資源節約方面

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十八大報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㈦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主要包括決策制度、評價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內容。

1、生態文明決策制度。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全局高度通盤考慮,搞好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要針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和突出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

並要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協調解決跨部門跨地區的重大事項,把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全面貫穿和深刻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2、生態文明評價制度。

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

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生態文化、生態人居等內容作為重點納入到目標體系中。

探索建立有利於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探索建立體現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價值的資源環境統計制度,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3、生態文明管理制度。

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落實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節約集約使用制度。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所有者職責。

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統一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實行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推進行業性和區域性特徵污染物總量控制,使污染減排與行業優化調整、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緊密銜接。

完善環境標准體系,實施更加嚴格的排放標准和環境質量標准。

著力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使這些地區環境質量率先改善。

依法依規強化環境影響評價,開展政策環評、戰略環評、規劃環評,建立健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聯動機制。

按照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建立開發與保護地區之間、上下游地區之間、生態受益與生態保護地區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設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對野生動植物、生物物種、生物安全、外來物種、遺傳資源等生物多樣性進行統一監管。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實行以獎促保,把良好的生態系統盡可能保護起來、休養生息,優先保護水質良好的湖泊。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促進生態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

繼續深化綠色信貸、綠色貿易政策,全面推行企業環境行為評級。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部門銜接,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高環境風險行業全面推行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擴大環境信息公開范圍,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健全聽證制度,對涉及群眾利益的規劃、決策和項目,充分聽取群眾意見。鼓勵公眾檢舉揭發環境違法行為。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培育和引導環保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4、生態文明考核制度。

將反映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環境保護成效的指標納入地方領導幹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大幅提高生態環境指標考核權重。在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主要考核生態環保指標。嚴格領導幹部責任追究,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生態文明建設知識講座通知擴展閱讀: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積極推進。

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㈧ 求一篇「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徵文

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為周圍環境的惡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類環境的構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的話,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對我們作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的衛士。

在剛過去的一年中,我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植樹活動,帶領我們初一(6)中隊的班幹部創立了「綠色天使」植綠護綠小組,鼓勵隊員們在校園里認養了一棵小樹苗,利用課余時間給它梳妝打扮,為它長成參天大樹打下了基礎。在學校組織的「讓地球充滿生機」的簽字活動中,我鄭重地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並寫下了自己對環保的決心和期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我積極參加學校在世界環境日舉行的有獎徵稿,認真查閱、收集各類資料,進行社會調查,撰寫有關環境治理設想方面的文章,我經常去參加學校組織的環保講座,觀看環保方面的錄相帶,積極參預環保知識問答調查活動,認真填寫每一項提問。我參與了「紅領巾植綠護綠隊」的網站建設,在上面發布大量的環保圖片和環保知識,以及關於環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識,我國在環保方面發展動向、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情況;每個月我都利用網路、報紙,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專題和板塊「環保資訊」來告訴大家;還定期製作一些宣傳板來宣傳環保知識和生活中的環保常識。提高了大家的環保意識;號召同學們從不同的方面來關愛自己的家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周圍的環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積極動員身邊的人一起來依法保護和建設人類共有的同樣也是僅有的家園,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我還和同學們共同發起「養一盆花,認養一棵樹、愛惜每一片綠地,讓我們周圍充滿綠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飯盒和一次性筷子,讓我們遠離白色污染」的倡議。讓我們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籃子,讓我們共同走向美好的綠色的明天,走向輝煌、燦爛的未來!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它威脅著生態平衡,危害著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堅信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在溫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天空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黃色星期天

天賢粱粕厴賢粱粕V灰繅淮擔嗣俏藪Χ恪U餼褪巧吵頸?nbsp;
就在4月7日也就是星期天的早晨,一拉開窗簾不禁讓我大吃一驚。我看到外面的天空已不在像以前那樣蔚藍,陽光已不在像以前那樣明媚。遠處的那些高樓大廈像海市蜃樓一樣隱隱約約。在沙塵暴的影響下,樓內的人都點著燈為自己照明。天和地的界限已不那麼清晰,而是渾黃一體。大街上的人們都全副武裝,包著頭巾捂著嘴。生怕沙土進到自己的呼吸道里。一走出家門,一股沙土的氣味撲面而來,一陣風吹過,臉上就會感到大大小小的沙粒打在你的臉上,頓時我那干凈的臉像塗上了一層土黃色的釉彩,把我的臉打扮成了土著人的臉色。我低頭一看,大地也穿上了一層土黃色的衣裳。過了一會,又下起雪來。許多人都高興起來,他們認為雪花是潔白美麗的。但他們錯了,今天的雪花像炸彈一樣,落在人們的身上,炸出了一朵朵「黃花」。弄得人們狼狽不堪。我也被「炸」的像小泥猴似的。
今天的情景,使人們再一次看到了破壞環境所帶來的惡果。在一次次災難的提醒下,人們已經認識到遵循自然規律,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已刻不容緩。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經過全人類不斷努力,植樹造林,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災難的發生頻率會逐漸減少。地球那副美麗的面孔又會重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我熱愛地球,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愛她的青山綠水,愛她的碧草藍天……
在四野飄香的花叢中,我和蝶兒一起嬉戲、歡笑;在鬱郁蔥蔥的森林裡,我與小鳥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邁著輕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霧靄繚繞著、白紗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吮吸著花草的芳香, 欣享著陽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這如痴如醉的夢幻里;夜晚,我坐在稻穀飄香的農家小院里,仰望著璀璨的星空,聆聽著蟬鳴嘹響,蛙聲如潮,彷彿置身於一個童話般的王國。春天,我坐在牛背上,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聽那牧歌婉轉,牧笛悠揚。 夏天,我坐在小船上,任雙槳拍打著那碧綠的湖水, 看海鷗輕盈地掠過遼闊的湖面;秋天,我站在樹下,凝神矚望著那金黃的葉子一片片地落下;冬天,我站在窗前,欣賞著如絮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飛舞。在這如詩如畫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
曾幾何時,人們亂砍亂伐,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沙丘吞噬了萬頃良田,洪水沖毀了可愛的家園,大自然的報復讓人類尷尬啞然。梅水溪曾經說過,沒有自然,便沒有人 類,這是世界一大樸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人類瀕於困境。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人不給自然留面子,自然當然也不會給人留後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塵暴,其實,這就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示。
曾幾何時,人們亂捕亂殺,使人類的朋友慘遭塗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就是對捕殺動物後果的最真實的寫照。從大學生的傷熊事件到愚人們的瘋狂捕獵,人類是否也將要把槍口對准自己?切記,保護動物就等於保護我們自己。
曾幾何時,戰爭的爆發,使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滿目瘡痍。炮火對植被的破壞,核輻射對生命的摧殘,盡管廣島、長崎上空的蘑菇雲已經散去了半個多世紀,可那裡依然還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見,和平是全人類綠色環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像,我們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這個世界將會是一幅怎樣的慘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塵沙彌漫,人類將在魔鬼般的尖叫聲中化成堆堆白骨。到那時我們只能說,人類曾經屬於過地球,但地球將永遠不會再屬於人類了。
顧炎武曾經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保護環境與維護生態平衡的歷史重任要落到我們跨世紀一代的肩上。讓我們都來關愛自然,熱愛地球吧,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地鑄起一道綠色環保的大堤,捍衛資源、捍衛環境、捍衛地球、捍衛我們美好的家園吧!
岐江情

岐江河--我的母親河,由北而南,蜿蜒流淌。我在她懷里成長。她孕育了我童年的歡樂。我的金色的童年的歡樂時光,都和岐江河一起度過的。
記得我只有豆丁般大的時候,數不清的早晨,看著那朝暉在河上跳躍,把那清澈的河水映得通紅,像是給岐江河披上了紅紗巾,周圍鬱郁蔥蔥的榕樹也穿上了朝陽的錦衣。三五成群的男女老少,沿河漫步,盡情呼吸清新的空氣,欣賞小鳥清風奏出的晨曲。
每逢端午節的時候,精彩絕倫的龍舟賽便在江上舉行。人們接踵而至,爭先恐後地聚集到江邊看熱鬧,一條條龍舟整齊地排開在江面,船上的每一個有著古銅色肌膚的大漢都使出渾身的力量。每一聲禮炮後,龍舟齊頭並進,掀起一江浪濤。江邊的人們有的急得直跺腳,有的高聲喝彩,有的像長頸鹿一樣把脖子伸得老長……江里的龍舟在一片鑼鼓聲中耕波犁浪,勇往直前……
我童年的幸福,都沉浸在岐江河那清澈的碧波里。只要清風一吹,一切美好的回憶都從盪漾的碧波里旋出來了。如今當我獨自一人去問候岐江河時,它已面目全非了:污濁的河水夾雜著許多垃圾在晃動,偶爾還有一兩條死魚浮上來,散發出醺心的腐臭。綠色,沒有了,鳥聲,聽不見了。河邊堆積了大堆垃圾,往日清新芬芳的和風也變得腥臭苦澀了。我傷心地向岐江河呼喊:"你昔日的豐姿到哪去了?"可它只用波浪拍打著河岸,像垂危的病人,呻吟著,傷心地向人們哭訴:"清救救我吧!"
也許是因為它過去的美,也許是因為它現在的丑,也許是時代的要求吧,岐江河發出的求救終天得到了回應。市政府十分重視岐江河的整治,組織人力物力拆掉岐江河兩岸參差不齊的破舊建築,在河岸上植起了綠樹紅花,禁止人們往江上倒垃圾,禁止往江里排放污水,岐江河開始恢復了生機,重現了昔日美麗的倩影。我想:假以時日,岐江河--我的母親河,她將比以前更愛護我們的家園

我們生命的搖籃是地球母親。地球母親的身上有高山、大海,有高原、平原。最可貴的是它有生命,我們人類就生活在地球上,我們就是地球的主人.
地球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園,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地球母親可以供給我們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地球母親用它甘美的乳汁哺育著它的兒女,我們在地球母親溫暖的懷抱里幸福地成長。我們為什麼能幸福地生活在地球上呢?因為地球母親可以供給我們充足的氧氣,可以供給我們充足的水分,充足的食品......她是一位關心兒女,愛護兒女的好母親。
然而我們人類是怎樣對待地球母親的呢?我們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或者說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就不顧地球母親的身體,工廠亂排放污水,煙囪冒著濃濃黑煙,亂砍伐森林樹木,亂浪費資源等等。破壞了地球周圍的大氧層,清澈的河水變得混濁,茂密的森林變得狼狽不堪,蔚藍的天空變得灰暗,碧綠的青山變得光禿,泥石流、森林火災、動物絕跡、水源嚴重缺乏,一連串的災害接踵而來,已使我們的地球母親難以承受。而我們面臨的確是地球毀滅的現實。啊!實在太可怕了,到那時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將如何生存?
我們已經看到了嚴重的後果,我們能任其毀滅嗎?不能!我們人類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為我們的地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現在我們已經開始保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我們的地球了,比如,我們建起了水力、風力發電站,開始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森林,保護水源,節約用水,開始綠化、美化我們的地球了,這是可喜的,這樣可以延長我們地球母親的壽命,使她越來越年輕,身體越來越壯。在地球毀滅的前一夜,我們應該做什麼呢?我們要來保護、愛護地球,要來綠化、美化地球,使我們的地球母親永遠年輕。
我再來問個問題小朋友,地球到底會不會毀滅呢?這就要看我們怎掩蓋胡她了,如果我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她的話,相信她會永遠年輕的。
還我青山綠水

我是赫赫有名的晉江。我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幾十萬子孫後代的身上。如今,我的工業越來越發達,兒孫們的生活也越來越紅火,可我卻今非昔比,千瘡百孔,醜陋不堪,再也找不到幾處凈空、凈土、凈水了。
我在思索,在尋找,發現原來是因為許多富起來的兒孫不能善待我。你看:如林而立的煙囪口上嗆人的濃煙滾滾升騰,籠罩住我的頭;穿梭不息的車輛噴出的廢氣,無時無刻地向我撲來,熏得我的臉發黑;兒孫們的生活垃圾,工廠排出的廢液,大部分滲入我的肌膚,流進我的血液,侵害我的軀體……
無奈中的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發出呻吟。有一天,一群快樂的紅領巾唱著歌,扛著農具和樹苗,來到我的身邊。我認識他們--那些傷害我的人的後代。我有點兒害怕:他們要干什麼?我正在憂慮著,那群紅領巾已經開始行動--植樹!我欣喜若狂,深情地注視著他們:挖坑、培土、提水、澆水……他們幹得可積極啦!挖坑的肩上搭著一條濕毛巾,鏟子緊握手中,用勁往土裡一插,再使把勁兒用腳一蹬,往後一仰,舀湯似地將土挖起來,往身後一」潑」,土落了下來。反復幾次後,一個坑就挖好了。放樹苗的小心翼翼地將樹苗放入坑內,扶正,讓挖坑的培上土,再讓提水的澆上水。只見他們個個臉上掛著汗珠,欣慰地笑了。多乖的孩子呀!霎時間,委屈、痛苦化為烏有。我忙托風婆婆為他們拂去臉上的汗珠。他們幫我做新衣裳,我能不高興嗎?他們還在我這兒撒下了花的種子,不久的我將穿上一件五彩繽紛的花裙子!我能不激動嗎?
你不知道吧?這群紅領巾還幫我清理了垃圾,從樹上取下了一個個塑料袋,並告誡人們少用「白色污染」。在紅領巾的帶動下,那些缺德的公民也漸漸地正直起來了。以前垃圾箱旁蚊蠅亂飛的情景消失了,街道兩旁的樹灰塵不見了。我的生活亮麗斑瀾了!
我陶醉了:滿山蒼翠,一水碧波,芳草茵茵,鳥語花香……這才是原來的我呀!感謝孩子們還我青山綠水,還我多姿風采,我將賜予子孫們無盡的寶藏和永恆的幸福……

共築校園和諧的藍天(演講稿)
和諧,多麼美好的一個詞語,多麼美好的意境。請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和諧吧:春風是和諧的,她使堅冰融化,萬物復甦,把人們帶到美好的季節;春雨是和諧的,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古往今來,和諧思想綿綿不絕。從孔子提倡的「禮之用,和為貴」「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論斷;從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為描繪的「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社會狀態,從孫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澤東「環球同此涼熱」的追求,悠悠中華幾千年,歷代思想家、政治家,無不推崇團結互助的理念,和諧社會始終是人們最崇高的理想。 和諧就是融洽和睦、協調發展。和諧社會應該是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社會。但現實生活中,由於許多同學、思想覺悟、價值觀念、利益追求、興趣愛好的差別,有些人的行為方式不利於團結互助,甚至一些損人利己現象也時有發生;還有的同學喜歡搞小自由主義,當面不說,背後亂說,班級不說,校外亂議論,導致同學與同學之間互相猜疑,引起同學之間不和睦;甚至有的同學把社會上一些:惟利是圖,損人利己,愛佔便宜;甚至於爾虞我詐、坑蒙拐騙的行為,也或多或少的帶到了校園,這樣不僅可恥,簡直可以說是道德的囚犯。胡總書記把「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作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內容提出來,豐富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容,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校園文化,我們中學生在這個富有感召力的今天,我們應該做的是;同學之間要和諧,要團結友愛互助;校園要和諧,構築一個團結友愛、文明向上的和諧校園。 歷史經驗一再告訴我們:有沒有團結互助的道德風尚,是判斷一個群體是否健康、一個社會是否和諧的重要標志之一。繼承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弘揚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美德。 是啊!我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講「仁愛」、行「友善」、重「人和」的傳統美德。我們新一代的中學生應該傳承這些傳統美德、今天要為構建一個和諧的校園努力,明天我們要為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而付出,這是歷史付與給我們的重任!這是時代付與給我們的使命!

環保,從身邊小事做起...
最近,北京一群中學生給朱鎔基總理寫了一封提倡環境保護的信,引起了總理的高度重視。朱總理在同學來信上批示說,初二學生如此關心環保,實令我等長輩慚愧。……捫心自問,我們每一位又何嘗不應該對此深刻反省呢?

環境保護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新問題,我國政府也早就提出了明確的治理目標。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普通人,雖然不可能都直接從事環保工作,但我們完全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當看到洗手間的水龍頭在滴水時,是不是能夠舉手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後能否分類收藏處理而不是隨手扔掉呢?當購物時能否自覺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雖然都很不起眼,但卻體現我們究竟具備了多少環保意識。

筆者知道有一位老太太,她每次上街買菜都要自帶一個小布袋,每次上餐館吃飯都要自帶一個小鋼勺。看起來很平常,但能夠像這位老同志那樣,長年自覺堅持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確實不容易。這不但要有堅定的環保信念,還需要有良好的習慣。無可置疑,環境意識與人們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在大學校園里我們最容易找到環境保護的支持者。但是,我們同樣也能夠經常在大學的食堂垃圾桶里發現大量的剩飯剩菜。筆者還聽說有這么一位大學生,他熱心環保事業,曾積極奔赴雲南邊陲保護金絲猴,但他卻可以數次忘了關掉水房裡嘩嘩流的水龍頭。這提醒我們,全面的環境保護和全民族環保意識的普及與提高,決非輕而易舉;環境保護不僅僅包括動物、森林的保護、防止大氣和水的污染這樣一些「大事」,也包括我們周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各種小事。

人類對環境的保護,歸根結底是基於保護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資源,保護我們生存發展的最起碼條件。當工業文明進入20世紀後,它對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對資源的使用走向了濫用,這引起了人們越來越高度的警惕。各國政府為了保護環境,採取了許多措施,環境保護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並且成為人類社會的共識。今天,提起環境保護,幾乎沒有什麼人會公開反對,但是真正做到自覺長久地保護環境,保護資源,還有許多工作在等待著我們去做。我認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樹立起環保意識,具體地說就是樹立資源意識,生存意識。要讓大家都認識到,保護環境與資源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不僅是關乎子孫後代的千秋大業,而且已經直接關繫到人類社會今天的生存!不能抱著環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別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對保護環境有任何鬆懈和怕麻煩的思想。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固然負有重要的責任,而每個單位,每個企業,每個人對此更是承擔了更為直接、更為具體的責任。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為社會、也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在這一點上,北京的中學生們已經為我們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難道我們還有什麼需要猶豫的嗎?

㈨ 為什麼要進行生態文明建設

給你篇文章做參考!核心提示:一提到生態文明建設,大家會想起一首歌曲「請到天涯海角來,這里四季春常在……」這首人們熟悉的優美歌曲,唱出了人們對海南優美環境的贊嘆。從2000年9月開始,海南省推動以「建設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為主題的文明生態村

一提到生態文明建設,大家會想起一首歌曲「請到天涯海角來,這里四季春常在……」這首人們熟悉的優美歌曲,唱出了人們對海南優美環境的贊嘆。從2000年9月開始,海南省推動以「建設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為主題的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截至2008年4月,共建成文明生態村7774個,佔全省自然村總數的33.4%。當地農村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民收入增加,文明程度提高,瓊島處處盛開生態文明之花。海南省抓住良好的生態環境這一發展的突出優勢和長期依託,堅持生態立省,把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 黨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確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提了出來,強調要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反映了黨和政府對於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重視,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分享生態文明的迫切願望,必將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影響。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生態問題是人類社會必須高度關注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建設生態文明關繫到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既影響著發展的全局,也決定著發展的可持續;建設生態文明關繫到人類的命運,既影響著人類的現在,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過程中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總和。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輝煌的中華文明與長江、黃河流域的生態狀況息息相關,而印度河流域的宜居環境則塑造了古印度文明。人們也不會忘記,曾經盛極一時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等等所經歷的由繁榮走向衰敗的悲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地區人與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銳,導致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使得文明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前車之鑒,要時刻牢記。當代世界的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初期和中期階段,無不走過一條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今的倫敦環境優美,但它曾經被人們稱為「霧都」。19世紀50年代,倫敦是一個被各種工廠包圍的城市,煙塵籠罩在城市的上空,工業污染嚴重,集中體現了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特徵。長期以來,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在人類物質生產取得巨大發展的同時,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消費為特徵的工業文明,對地球資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圍,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對自身與自然關系的反思和認識日益深刻。1972年,聯合國發表《人類環境宣言》鄭重宣示,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的同時,也承擔著維護自然的義務。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綱領性文件先後問世,標志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理念逐步成為世界共識。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是當代中國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在經過了近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後,13億中國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的生態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一方面,我國人均資源緊張,人均耕地、淡水、森林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資源的人均擁有量也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我國沙化土地面積為173.9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總面積已達3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7.1%;平均每年農田受旱面積近4億畝,受澇耕地面積1.5億畝,損失糧食100億公斤左右。另一方面,由於長期實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我國承受著傳統發展模式給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在大多數經濟指標基本完成的情況下,「十五」計劃規定的環境指標沒有如期完成。要完成「十一五」期間將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等涉及資源環境的規劃指標,任務十分艱巨。歷史與現實都警示我們,必須超越傳統工業文明的發展模式,擺脫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給老百姓一個美好的生活家園,讓天更藍、水更清,給子孫後代留下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面向未來的必然選擇2007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同時,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禁令一出,牽動人心。曾幾何時,塑料袋以其方便廉價的特點,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它也越來越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是繼續依賴塑料袋的便利性而無視其危害,還是鄭重地為環保作出新的抉擇?「禁塑令」的實施充分展示了我國政府在保護環境問題上的堅定立場和決心,也有助於進一步在全社會樹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觀。確立建設生態文明新目標,是我們黨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偉大進程中取得的新認識、樹立的新理念、形成的新任務。從黨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們把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體內容,黨的十六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我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與和諧發展理念的又一次升華,標志著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作出的新貢獻。建設生態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在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解決好「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問題。如果不改變傳統發展思維和模式,繼續沿襲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走先污染後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發展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就難以實現。當前,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資源供應不足、能源嚴重緊缺、環境壓力加大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性制約因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已經成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我們要走出一條投入少、產出多、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小、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科學發展觀強調把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內在地統一起來,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建設生態文明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是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落腳點和最終結果。同時,生態文明的實質是科學發展。「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金山銀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沒有文明的生態,生產力的發展不可能持續;建設生態文明正是為了更好地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正確處理快速發展和持續發展的關系,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的發展道路,建設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生態文明,在生機盎然的綠水青山中持續地追求並享有幸福,才能夠真正擁有沉甸甸的「金山銀山」。建設生態文明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和保障。生態文明是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環境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成果的總和,是人與自然交流融通的狀態。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機。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態建設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全社會的共識與行動在五年累計降低供電煤耗22.4克/千瓦時,實現節約標准煤385萬噸,節約用電24.3億千瓦時,節約燃油38.5萬噸,直接實現節能價值33.5億元的同時,五年內規模翻了一番,裝機容量達到6302萬千瓦,效益翻兩番,主營業務收入720億元,實現利潤42億元。這是中國華電集團通過科學發展,在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中交出的一份驕人答卷。華電集團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節能減排、加快清潔發展的成績說明,只有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才能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我們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建設生態文明,觀念要先行。要使生態文明觀深入人心,在全體公民中強化我國人口多、人均資源少、環境形勢嚴峻的國情意識;強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效益意識;強化經濟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人文指標全面發展的政績意識;強化環境就是資源、環境就是資本,破壞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環保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了解國情、珍愛環境、保護生態、崇尚自然、節約資源、造福後代的共識,使生態文明觀念成為13億中國人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自覺行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鍵。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統一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上來,樹立保住綠水青山也是政績的理念,把產業結構調整與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逐步改變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達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堅定不移地抓好節能減排工作是核心。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好」是基礎,「好」的體現之一是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做到節能減排。要讓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成為兩根「高壓線」,加快利用先進技術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堅決淘汰落後的生產力,堅定不移地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行嚴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標要出硬招數,不動真格的換不來藍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護耕地一樣,實行嚴格的環境資源保護制度,嚴肅法律制度、環境標准、執法紀律、執法手段,建立健全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將能耗降低和污染減排完成情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實行政績督察制和行政問責制,對那些我行我素、無視法紀、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人要堅決懲處,杜絕一切環境違法行為,絕不允許「少數人發財、人民群眾受害、全社會買單」的情況再出現。建設生態文明是全社會共同的理念,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當建設生態文明成為我們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時,青山不老,綠水長流,人與自然共和諧的美景就一定能夠實現。

㈩ 共建生態文明的文章急急jijiji

一、貫徹通知精神情況

(一)轉發中動協通知,部署開展教育活動

為認真貫徹中動協秘字[2008]67號文件精神,廣泛深入開展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協會於8月28日轉發了中動協通知,通知要求各地一要加強領導,認真組織,把未成年生態道德教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好主題實踐活動,努力提高青少年生態文明意識;二、活動內容要豐富,做到內容新、花樣多、效果好;三要廣泛開展宣傳。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採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活動,真正達到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效果;四要求各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要積極組織參與主題實踐活動;五要認真做好總結等。

(二)認真組織、精心安排,有計劃、分階段開展活動。

(1)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於8月30日在福州市華林御景社區愛心屋開展「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活動。參加活動的有環境學專家林依光、黃勤博士、自然之友福州小組工作人員、福建電視台環境報道欄目記者、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志願者俱樂部陳文傑、福建省綠家園「綠色愛心屋」志願者於景紅、福州市十一中學生志願者代表、福建省長樂市實驗小學志願者代表等50多人。活動的主題內容是:小手拉大手青少年生態文明道德教育。倡導節約一滴水、一張紙,不用一次性筷子;做到不吃野生動物、不採野生植物、不捕鳥、不抓蛙、不打蛇等愛護家鄉一草一木、關愛生命、保護野生動植物,樹立綠色理念,講究綠色文明生活方式。通過小手拉大手,宣傳環境保護重要意義,不僅教育小學生從小養成關愛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良好習慣,對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民眾參與,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服務社會,服務綠色海西,為海西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微薄的力量,具有很大推動作用。

(三)開展「與孩子共享自然」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活動。

由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福州電視台少兒頻道主辦、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觀鳥分會承辦的「與孩子共享自然」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活動於9月6日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博物館舉行,參加這次會議的有福州市民及孩子50多名,會場懸掛「倡導綠色生活 共建生態文明」巨大橫幅,展出各類野生鳥類圖片40餘幅,省觀鳥分會會長楊金做了保護野生鳥類基本知識講座,就保護鳥類與生態環境密切關系等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會後參觀了鳥類圖片展,同時,孩子們在觀鳥分會志願者的帶領下,在福州森林公園進行了生動有趣的野外觀鳥活動,使他們了解生活在福州城區的各種鳥類、種類及生活習性。通過舉辦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未成年人自然科學素養,增強環境保護理念,而且對培養良好的生態道德意識很有意義。

二、今後工作打算

為認真貫徹通知精神,廣泛深入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今年四季度計劃開展如下工作:

(一)舉行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主題活動啟動大會

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擬定10月13日在福州市台江實驗小學舉辦「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啟動會,參加大會的有台實小師生1200多人,另外邀請市內及外縣小學生代表100多人參加。主要內容為:節約一滴水、一張紙,不用一次性筷子,做到不吃野生動物、不採野生植物、不捕鳥、不抓蛙、不打蛇等愛護家鄉一草一木關愛生命、保護野生動植物活動。會上,領導動員講話,小學生代表發言並發給全市及全省的倡議書,並舉行舞蹈、唱歌、詩朗誦等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觀看鳥類圖片展,同時選派林業生態專家進校園開展保護野生鳥類及動植物和保護生態環境等科普知識講座等。

(二)開展全省小學生徵文比賽

為配合主題實踐宣傳活動,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福建省小學生周報聯合舉辦全省小學生徵文比賽。主題為「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內容為節約一滴水、一張紙,不用一次性筷子,做到不吃野生動物、不採野生植物、不捕鳥、不抓蛙、不打蛇等愛護家鄉一草一木關愛生命、保護野生動植物活動。擬評選小學生優秀作文一等獎3-5篇,二等獎10-15篇,三等獎20-25篇。對獲獎者發給證書和獎品。通過徵文,進一步提高小學生保護野生動植物意識,使他們從小養成熱愛鳥類及野生動植物習慣,為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打好基礎。

(三)舉辦鳥類攝影展

擬定10月28日~31日在長樂市博物館舉辦全省鳥類圖片展,現場展出各類鳥類圖片300餘幅,組織長樂市中小學生及城市社區居民和機關幹部等分批前往參觀,以提高他們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為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營造更為濃厚的社會氛圍。

(四)組織高校學生進校園開展活動

今年10月份是福建省第十八屆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宣傳月期間,擬組織福建師大生命科學學院、福建農林大學動科學院、福建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學生,分別到1-2個小學校開展宣傳活動,通過講解保護野生動植物基本知識,參觀鳥類圖片展,散發宣傳傳單及互動游戲等,對小學生進行生態道德教育。

(五)印刷野生動植物保護科普讀物

為加強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協會擬於下半年印製一批野生鳥類、動植物和濕地保護科普宣傳讀物,供中小學生業余教育之用。堅持以各自然保護區及協會等部門授牌的野生動植物保護科普宣傳單位為基地開展主題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