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社區防癌知識講座視頻
擴展閱讀
大雁是什麼歌詞 2024-11-03 00:19:26

社區防癌知識講座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7-30 13:13:41

㈠ 吃什麼東西有助於防癌啊

揭秘:人為什麼會得癌症

每年,癌症在全球致死700萬人,我國也有100萬人因此失去生命。為了降伏這一絕症,科學家們付出了極大努力。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是沒找到攻克癌症的辦法。癌症是什麼?它從哪裡來,又是怎麼害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衛生組織癌症部顧問孫燕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題一:癌症如何拖垮人體

首先,孫燕院士指出,癌症,也叫惡性腫瘤,相對的有良性腫瘤。腫瘤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腫塊。良性腫瘤容易清除干凈,一般不轉移、不復發,對器官、組織只有擠壓和阻塞作用。但惡性腫瘤還可以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壞死出血合並感染,患者最終可能由於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孫院士告訴記者,癌症病變的基本單位是癌細胞。人體細胞老化死亡後會有新生細胞取代它,以維持機體功能。可見,人體絕大部分細胞都可以增生,但這種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細胞的增生則是無止境的,這使患者體內的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同時,癌細胞還能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症狀。如果發現和治療不及時,它還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し敝常�詈蟮賈氯頌逑�蕁⑽櫱Α⑵堆�⑹秤�徽瘛⒎⑷燃霸嗥鞴δ蓯芩鸕取?

人體幾乎每個部位都可能遭受癌症侵害。本來,人體這個生物機器運行得天衣無縫,然而癌症改變了這種情形,它的任務就是破壞。如果繼續下去,就將拖垮人體。但是,腫瘤不像病毒,不是體外入侵者,它的成分和正常組織一樣,因此機體無法對它進行識別免疫。

問題二:癌細胞由何而來

孫院士給記者打了個比方:人體其實是由一個個細胞組成的社區。每個細胞照章行事,知道何時該生長分裂,也知道怎樣和別的細胞結合,形成組織和器官。而構建不同組織的「圖紙」,就是基因。

很多人說,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只不過沒發展起來。從醫學上講,如果能查出癌細胞,就可以診斷這個人患癌症了。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現在醫學家認為:人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絕對不是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

原癌基因主管細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長需要它。為了「管束」它,人體里還有抑癌基因。平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維持著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會變大,而抑癌基因卻變得弱校因此,致癌因素是啟動癌細胞生長的「鑰匙」,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某些化學物質等。多把「鑰匙」一起用,才能啟動「癌症程序」;「鑰匙」越多,啟動機會越大。

我們還無法破解所有「鑰匙」,因此還無法攻克癌症。

孫院士指出,腫瘤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叛變」細胞脫離正軌,自行設定增殖速度,累積到10億個以上我們才會察覺。癌細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時間計算,1個變2個,2個變4個,以此類推。比如,胃癌、腸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時間平均是33天;乳腺癌倍增時間是40多天。由於癌細胞不斷倍增,癌症越往晚期進展得越快。

問題三:癌症怎麼轉移

「癌細胞是非常『貪婪』的。」孫院士說,它會跑到它可能到達的任何地方,而路徑主要有3條:淋巴轉移一般最早,因此進行腫瘤切除時,要進行淋巴結清掃;放療除了照射原發腫瘤病灶外,還要照射周圍淋巴結。淋巴系統遍布周身,是癌細胞轉移的理想及首選通道。淋巴轉移往往由近及遠,如乳腺癌首先轉移到同側腋窩淋巴結,之後轉移到鎖骨上、下淋巴結,甚至對側腋窩淋巴結。直接侵入血管或經淋巴管進入血管的癌細胞,會隨血流到達其他部位如肺、腦、肝和骨等,這就是血行轉移。胃腸道癌常轉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腎癌、骨肉瘤等常轉移到肺,肺癌易轉移至腦,前列腺癌易轉移到骨。化療就是為了避免癌細胞通過血行轉移,而用葯「沿途」消滅癌細胞。

還有一種轉移比較少,就是種植轉移。癌細胞如果從腫瘤表面脫落,「掉」在胸腔、腹腔和腦脊髓腔等處,就會「生根發芽」。發生地一般在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腸膀胱窩、顱底等處。

最後,孫院士告訴記者,平常人們總愛說什麼東西致癌,其實,我們還不能說只要不吃什麼就不會得癌,或者接觸什麼就會得癌。現在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因素是誘發癌症的必然因素。戰勝癌症最重要的是早發現,早期癌症大都可以治癒。為此,我們一是要定期體檢,二是不舒服就要看玻一些症狀可能與癌症有關,不要感覺到痛了才去看醫生。

預防癌症四點事項
第一,不要抽煙,或者戒煙。抽煙的人有一半會死於與抽煙相關的疾病,其中很多是癌症。在美國,90%的肺癌是直接由抽煙引起的,另外有3%是因為吸入二手煙造成的。Ferri說:「不知道人們為什麼要每天花三五美元來幫助自己折壽8到12年。」
第二,關注你吃的東西。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人們應該每天至少吃五種不同的蔬菜和水果,這是幫助抗癌的有效辦法。《營養與癌症》雜志也公布說,很少吃水果和蔬菜的人患癌的可能性比吃水果蔬菜比較多的人高一倍。美國癌症協會也建議:選擇全麥粉而不是精麥粉,限制紅肉食用量,特別要少吃處理過的和高脂肪的肉類,限制酒精飲料,等等。
第三,多做運動。中度運動是科學家推薦的運動方式。據研究,每天散步一小時可以把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降低46%。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人們每天至少做60分鍾中度或稍強烈的運動,每周運動五次以上。Ferri補充說,過度肥胖也會增加患癌症的可能。
第四,了解家族病史。家族病史是致命癌症的最大誘因,遺傳可能導致基因中有致癌因素。如果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過癌症,那麼你可能需要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就做定期檢查。
但無論如何,人們不應該害怕,而應採取積極的態度預防癌症。

預防癌症的食物

1)牛奶和酸奶 牛奶含鈣和維生素D,在腸道內能與致癌物質相結合,清除其有害作用。酸奶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2)蜂蜜和蜂乳 蜂蜜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造血功能和組織修復作用。近年來發現蜂乳含有特殊的蜂乳酸,對防治惡性腫瘤有效。

3)茶 含兒茶素,能清除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放療病人經常飲茶有益康復。茶還可以防齲齒。

4)花粉食品 效是提高智力,促進發育,補血,增加耐力,延緩衰老,具有激素樣作用,增強抗病能力等。

5)蔬菜 新鮮蔬菜如胡蘿卜、蘿卜、瓠果、茄子、甘藍等,含有干擾素誘導物,能刺激細胞產生干擾素。這種物質可以增強病人對疾病和癌瘤的抵抗力。但它易受加熱的影響而被破壞,因此以上。食物以生吃為好。許多研究都證實大蒜具有防癌抗癌能力,大蒜中的脂溶性揮發性油能激活巨噬細胞,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還含有一種含硫化合物,也具有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蔥頭也能抗癌,可能是含有谷胱甘肽以及多種維生素的緣故。對淋巴瘤、膀胱癌、肺癌和皮膚癌等均有防禦作用。

6)海產品 可用作惡性腫瘤病人的治療食品。海藻類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物質和海藻酸鈉。海藻酸鈉能與放射性鍶結合後排出體外。常吃海帶、紫菜等食品對身體有益。鯊魚的軟骨能抑制腫瘤生長,魚翅有抑制腫瘤向周圍浸潤的能力。魚類中含有豐富的硒、鋅、鈣、碘等無機鹽類,對抗癌也是有益的。

7)真菌食品 中含有多糖物質和干擾素誘導劑,能抑制腫瘤。香菇對胃癌、食道癌、肺癌、宮頸癌有一定的療效。金針菇也具有同樣的功效,對腫瘤有抑製作用。猴頭菇對胃癌有療效,可延長病人的生存期,提高免疫力。銀耳對癌瘤有抑製作用。近年發現茯苓中90%的B茯苓聚糖可增強免疫功能,有抗癌瘤的作用。

8)果品 杏仁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抑制細胞癌變。它對口腔乾燥等症狀有緩解作用,但對口:腔有炎症、潰瘍以及鼻出血的病人不宜食用。烏梅也有抗癌作用,棗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無花果的提取物可治療胃癌、咽喉癌、宮頸癌、膀胱癌等。蘋果中含有果膠多,可與放射性元素結合,促使其排出。木瓜能阻止癌瘤擴散、發展。

9)其他 山芋中提取類固醇物質能抑制乳腺癌的發展。玉米粉能抑制腫瘤生長,減輕抗癌葯物的副作用。薏苡仁中的多糖體和薏苡脂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及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

預防癌症,如何飲食

(1)食品多樣化:食譜廣不僅可滿足機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而且還能抑制有害致癌物質。

(2) 喝含酒精的飲料一定要適量:喝酒多有損健康,口腔、咽喉、食管和肝臟的癌與喝酒過量有關。喝酒多,同時又抽煙的患癌症的危險性更大。

(3)避免過多膽固醇的攝入:低脂肪飲食可以減少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危險性。

(4)食用含有足夠澱粉和纖維素的食物:應該多吃水果、蔬菜、干豆、全谷類食品、豆類及其製品。以增加澱粉和纖維素的攝入量,這樣可降低結腸癌和直腸癌。

(5)保持營養的均衡,維持理想體重。避免吃過多的糖。

飲食預防癌症14法
癌症是當前人類健康的最大敵人,每年全世界約有600萬人被癌症奪去生命,其中我國約130萬人死於癌症。但是,癌症也是可以控制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癌症的基礎、臨床以及癌症預防等方面研究,總結了全世界在癌症領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具有廣泛科學依據的從膳食和健康方面預防癌症的14條建議。現摘錄如下:
建議一:合理安排飲食。在每天的飲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類和豆類應佔2/3以上。
建議二:控制體重,避免過輕或過重。在成年後體重增幅不應超過5千克。用體質數(BMI)公式來衡量。(見公式)
體重(千克)
BMI=——————————————
身高(米)×身高(米)

BMI小於20,體重不足;BMI為20~25,理想體重;BMI為25~30,輕微超重;BMI大於30,嚴重超重。
建議三:堅持體育鍛煉。如果工作時很少活動或僅有輕度活動,每天應有約1小時的快走或類似的運動量。每星期至少還要進行1小時出汗的劇烈活動。
建議四:多吃蔬菜、水果。每天應吃400~800克果蔬,綠葉蔬菜、胡蘿卜、土豆和柑橘類水果防癌作用最強。每天要吃五種以上果蔬,且常年堅持,才有持續防癌作用。
建議五:每天吃600~800克各種穀物、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越少的食物越好。少吃精製糖。
建議六:不提倡飲酒。即使要飲,男性一天也不應超過兩杯,女性一天不應超過一杯。
建議七:每天吃紅肉(即牛、羊、豬肉)不應超過90克。最好是吃魚和家禽以替代紅肉。
建議八:少吃高脂食物,特別是動物性脂肪。選擇恰當的植物油並節制用量。
建議九:少吃鹽,少吃腌制食物。鹽的每日消耗量應少於6克(約一茶匙)。
建議十:不要食用在常溫下存放時間過長、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建議十一:用冷藏或其它適宜的方法保存易腐爛的食物。
建議十二:食品中的添加劑、污染物及殘留物的水平低於國家規定的限量即是安全的,但亂用或使用不當可能影響健康。
建議十三:不吃燒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和肉或腌肉,熏肉只能偶爾食用。
建議十四:對於飲食基本遵循以上建議的人來說,一般不必食用營養補充劑,營養補充劑對減少癌症的危險可能沒什麼幫助。
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1、楊秉輝 教授 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副會長(左圖)

2、李嵐 電影演員(右圖)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里是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預防癌症方面的問題。首先來看一組數據:今後20年全球癌症新患者將由目前每年1000萬增加到5000萬,因癌症死亡人數將由每年600萬增至1000萬。這是一組很沉重的數據,今天我們將要談到的就是如何預防癌症的話題。

主持人:癌症可以預防嗎?首先我們來看一個調查短片:

群眾甲:我覺得癌症沒法預防,因為如果能夠預防就不會有這么多人得癌症了。

群眾乙:我覺得癌症不是傳染病,不能夠預防。

群眾丙:我覺得現在科技發展得這么快,癌症應該是可以預防的,但是到底怎樣預防我說不清楚。

楊秉輝:前面有位群眾說起傳染病的防治的時候我就想說說種痘防治天花,普及了這種防治方法後現在全世界已經消滅天花了,很多人就在想如果也能夠用類似於種痘的方法來預防癌症就好了,可惜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方法來進行預防,將來即使有了預防方法可能也不能夠解決全面的問題。因為癌症的病因很多而且很大量的跟我們的生活行為密切相關,因此要預防癌症恐怕就不是打所謂的預防針就能夠解決的,而是要改變我們的生活行為,這一點非常重要。

主持人:生活方式和癌症之間到底有怎樣的聯系?

楊秉輝:腫瘤學界已經注意到了很有癌症的發生原因,包括遺傳、職業等,但是大多數的癌症(80%)的病因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行為當中,也就提出了一個所謂的「生活方式癌」這樣一個概念,實際上就是在警世人民大眾要注意生活方式。

主持人:您所理解的生活方式問題具體都有哪些?

李嵐:我覺得首先應該是抽煙就是一種不良的生活方式。

楊秉輝:抽煙和癌症的關系絕對是很密切的,我們有研究表明抽煙的人發生肺癌的可能性要比不抽煙的人高8-12倍。香煙裡面的有害物質大概在600種以上,其中已經證實肯定有致癌作用的物質就有40種左右,抽煙不僅可能導致肺癌還有可能影響到喉部、食管、膀胱等。

主持人:有沒有一些能夠說明抽煙危害的具體數據呢?

楊秉輝:全世界很多國家包括中國肺癌的發病率是在不斷增長的,但是今年年初美國癌症研究所發布的美國肺癌發病率報告是很值得關注的,美國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以前肺癌也是在不斷增加,但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肺癌的發病率就趨於平緩了,但是從1996年開始肺癌發病率每年以0.4個百分點在下降。另外前年歐洲方面也提出了他們的肺癌發生率也開始下降了。那麼是什麼原因呢?據他們自己所說這是因為與控煙為代表的生活行為的改善密切相關,美國在上個世紀60年代煙民很多,抽煙的人大約佔到了人口總數的46%,經過30年的努力吸煙人數百分比就降到了24%,所以他們的肺癌發病率也就下降了。我真希望我國的控煙工作也能夠做得如此出色。

在癌症的諸多病因中

飲食因素佔35%

煙草佔30%

飲酒佔3%

性與生育佔7%

食品添加劑佔1%

葯品佔1%

其他

李嵐:我想問問平時經常吃油炸的東西有沒有可能致癌?

楊秉輝:過多的油膩的飲食不僅會導致動脈硬化、冠心病,另外還與癌症有關系,特別肯定的是與腸癌有關。20年前上海的大腸癌發生率在各種癌症的發生率排位是在第6位,而隨著這20年生活水平的提高,買油也不需要油票了,食物中油的含量明顯增加,這樣大腸癌的發生率上升到了第4位。有人認為高脂肪的膳食還會促發乳腺癌,國外有研究表明高脂肪飲食可能與前列腺癌、胰腺癌有關系。

李嵐:平時做菜肯定是要放油的,到底吃什麼油更好?

楊秉輝:過去很多人都認為動物油(葷油)應該少吃,但是從防癌的角度上來說植物油也要控制。南方有些清淡的菜比如蒸菜、煲湯等都是很利於健康的。

李嵐:我曾竟在雜志上看到過吃土豆、地瓜等可以防癌的文章,是這樣嗎?

楊秉輝: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類似於土豆、地瓜這樣的食品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纖維素基本上是不被人體消化吸收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腸道里可能有害的物質及時排出。因此我們提倡飲食不要吃得太精緻,應該吃得粗糙一些,不僅從營養角度還是從防癌的角度,特別是預防腸癌有很多好處。

主持人:有沒有數據表明改變飲食習慣有助於健康?

楊秉輝:我們提倡的是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有益於健康,另外還有益於防癌。

沒人每天的蔬菜攝入量

從150克增至400克

肺癌的危險性可降低50%

從100克增至350克

患胃癌的危險性可降低60%

從50克增至300克

患胃癌的危險性則可減低50%

改變膳食可以預防

50%的乳腺癌

75%的胃癌

75%的結腸癌

李嵐: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平時吃餃子的時候習慣吃剛從鍋里撈出來的,覺得這樣吃很舒服,這樣對嗎?

楊秉輝:這樣的吃法是不對的,吃太燙的東西容易損害食管的粘膜,經常吃燙的食物容易使食管產生慢性炎症,很多腫瘤學專家的研究都表明癌症實際上就是在慢性炎症的基礎上發展來的。

主持人:北方人喜歡吃腌酸菜,另外還有吃四川泡菜等食物與癌症有關系嗎?

楊秉輝:酸菜、腌菜和泡菜裡面含有一種叫做亞硝酸鹽的物質,亞硝酸鹽在人體遇到蛋白質分解的氨就可以結合成為亞硝氨,這肯定是形成食管癌的重要因素。建議大家要少吃一些酸菜、腌菜和泡菜。

主持人:說完食物再來談談平時我們飲用的比如飲酒會致癌嗎?

楊秉輝:實際上酒精並不是致癌物質,但是酒精有促癌的作用,我曾經做過這樣的研究,通過調查肝炎患者發現得過肝炎不再喝酒的人發生肝癌的可能性小,而得過肝炎後喝酒的人比不喝酒的發生肝癌的可能性高兩倍。

李嵐:有人說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是有癌細胞的,只不過有的人表現出來了,而有的人沒有表現出來,這種說法對嗎?

楊秉輝:不對,醫學上的定義是只要查出有癌細胞就可以確診為癌症。但是人體都有原癌基因,在致癌物質的促進下會爆發然後產生癌症。

主持人:湖南易先生 37歲 我是乙肝小三陽患者,最近總感到肝部疼痛,請問長期這樣會不會得肝癌?

楊秉輝:乙肝小三陽的人肯定比沒有乙肝小三陽的人得肝癌的危險因素更高。

主持人:北京魯女士 40歲 我得胃病4、5年,飯前飯後都有胃疼的感覺,請問胃病繼續惡化會不會致癌?

楊秉輝:臨床上有一個現象就是十二指腸潰瘍幾乎和癌症沒有什麼關系,但是胃潰瘍老是不好還是有發展為癌症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http://www.cctv.com/lm/560/31/86053.html

㈡ 癌症一旦發現多為晚期,怎麼做才能預防癌症呢

由於癌症的高致死率,對癌症的「癌症顏色變化」普遍存在,導致了兩種極端的人。一是缺乏健康管理知識,多年沒有體檢的人。一個是整天憂心忡忡,首先擔心癌症會怎麼樣,做任何癌症檢查項目,為防患於未然。到底要做什麼抗癌檢查來預防癌症?

㈢ 加強運動可以預防癌症嗎

保持身材、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運動對人體的好處不用多說。「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也說過步行是人類最好的葯物。隨著年齡的增加,各種慢性病、癌症的患病人群越來越多。那麼運動是否像「傳言」一樣有著諸多好處,能夠改善心肺功能、幫助預防疾病甚至是癌症呢?

近日,《Nature reviews | Immunology》期刊上就發布了一篇有趣的文章,來自英國伯明翰大學炎症與老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們詳細解釋分析了運動與免疫、疾病的關系。

未來,運動或將成為一種治療手段

運動可以作為一種提高免疫力的輔助治療手段。早在先前就有發現具有運動習慣的老年人擁有更好的疫苗接種效果。癌症患者由於接受治療導致身體虛弱,無法進行長期的運動。但是研究人員發現,只要在接受結腸癌手術前24天堅持進行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就可以有效的提高術後身體功能的恢復。

免疫治療是通過激活或刺激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來攻擊癌症,如果患者的免疫細胞功能不佳也會影響後續的治療效果。而研究發現,只要在提取T細胞前進行運動,就可以暫時提高免疫細胞的能力。

未來,運動是否會像處方葯一樣按照劑量和強度進行疾病治療呢?我們拭目以待。

㈣ 網紅阿健抗癌一年骨瘦如柴,他究竟患上了什麼癌症

網紅阿建在經過一年時間的抗癌以後,還是遺憾去世。雖然醫療技術已經逐漸發達,但是還是有很多醫學技術無法治癒的病症,比如阿健患上的直腸癌,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

在他發布最後一條視頻之前,已經連續幾個月沒有更新過視頻了。網友以為他抵抗不過病魔,已經遭遇了不幸。但是因為意志力頑強,他還是堅強的生活著,可是治療癌症,就彷彿一個無底洞一樣,病魔更不是只靠意志力就可以戰勝的。發布最後一條視頻一個星期後,阿健的哥哥用阿健的社交賬號發布了阿健去世的消息。並且曝光了靈堂的照片,阿健的女兒沒了母親,而阿健的父母要承擔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

在阿健一條又一條更新的視頻當中,我們能夠清除的看到他的變化。原本健壯的身體,被一點一點的掏空,他一天天變得消瘦。最讓人痛苦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死亡的過程,他從對治療充滿希望,到後來一心求死。看到這樣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消逝,總是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觸動。

㈤ 什麼是癌症

癌症的原因是一個廣為人所關注的問題,自從人類開始認識癌症以來,已經有多種假說試圖揭示癌症的本質,例如最早定義癌症的古希臘醫生希普科倫特就認為癌症像所有其他疾病一樣,是體液失衡的結果,是「黑膽汁憂鬱症」的附屬物。此後,醫學家們提出了很多其他用以替代這種解釋的理論(如體細胞突變、糖酵解作用加劇等等)。但是只有在生物學研究進入分子水平以後,我們對癌症才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概念

我們言說癌症,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是癌症?即使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經歷了上千年的時間。首先對癌症作出描述的是古埃及人,醫學史家們確信他們在莎草紙上的記錄中已經有關於良惡性腫瘤的內容。今天英語中carcinoma一詞則來自希臘文karkinos,意指「新生物」。在顯微鏡進入生物學視野和細胞學說奠定之前,人們通常不能把癌症和具有某些共同表現的其他疾病區別開來。在魏爾嘯創立細胞病理學後,一代又一代病理學家對癌症作了大量的觀察,總結出了癌症的病理學表現規律,成為今天臨床醫生判斷的金標准。

首先,「癌症」這個名詞在一般意義上可以指代一切惡性腫瘤,但在病理學中卻有較為狹窄的所指——是來源於上皮組織(大多數是被覆於機體體腔表面的組織,也有構成器官的主要部分的如肝臟等)所有惡性腫瘤的總稱,而對其他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我們通常稱為「肉瘤」(如骨肉瘤、橫紋肌肉瘤等等),此外,還有其他一些惡性腫瘤由於約定俗成的原因不依從這些命名法則,比如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被稱為白血病,一種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被稱為Hodgkin病。為方便起見,本文就用「癌症」這個詞來指代惡性腫瘤。總的來說,所有癌症來源於我們機體的自身細胞,是由這些細胞異常增生所形成的一些新生物,和正常組織增生所不同的,是這種增生完全不受機體的調控,所產生的新生組織也不具有正常組織的功能,它最主要活動就是不停的消耗機體的資源,擠占空間並越來越快速的分裂增殖。我們已經知道,由於可供機體利用的資源和空間都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在必要的情況時(比如創傷、維護日常活動中損耗的細胞),特定部位的細胞才會在一些信號的作用下分裂增生以滿足功能的需要。這些生長信號通常來自其他細胞,並由一系列傳導機制傳入靶細胞內部,最終通過改變這些細胞的基因表達而使其進入分裂周期。所以,對細胞是如何走向癌變的問題的解答,必須也只有通過研究它們基因行為的變化才能夠得到。最早發現癌症可能與遺傳有關的證據來自於流行病學,早期的調查發現,在上一輩或同胞親屬中有癌症患者的人中,癌症的發病率較沒有這種家族歷史的人更高一些。此後,更在一些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的的家族中發現,其後代成員中有大得多的發生同類腫瘤的機會,這進一步提示,至少有一些腫瘤是與遺傳直接相關的。但是,同樣是流行病學的調查提出,環境因素似乎也與癌症息息相關,其中可能最早也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1775年由英國外科醫生P.波特所提出的關於煙囪內含物與陰囊癌關系的報道,他指出,在後來發生陰囊癌的男孩中,多數都曾當過掃煙囪工人。這之後,其他一些物質也被發現與多種癌症有相當的聯系,因此,在遺傳和環境有害物到底誰是癌症的元兇這一問題上曾經發生相當大的爭論。進入20世紀後,另一種新的可能機制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中,這就是病毒。1911年P.魯斯(Peyton.Rous)在雞纖維肉瘤組織中發現了一種病毒,它在培養基中可以使成纖維細胞發生類似惡性變的轉化,在轉染正常雞後也能夠導致腫瘤發生。因此,魯斯提出,病毒有可能也是人類腫瘤的原因。這樣,在可能的嫌疑犯名單上又多了一個懷疑對象,腫瘤學家們根據個人的學術背景和愛好在這三種理論中各持一端,陷入一場似乎永遠也無法結束的冗長爭論。

20世紀50年代DNA雙螺旋模型的建立使生命科學進入了分子生物學時代,幾乎所有生物學科都受到這一劃時代發現的影響,癌症研究也不例外。1958年,兩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闡明了魯斯肉瘤病毒屬於逆轉錄病毒,並進一步發現,之所以病毒能引發癌症,是由於病毒基因中的片段進入被感染者基因組中,這種整和最終導致被感染者自身基因行為發生改變而出現細胞癌變。因此,他們將這種可以引發癌症的病毒基因片段稱為「病毒癌基因」(v-onc),又由於這種基因引起的是雞纖維肉瘤,所以它又被命名為「病毒肉瘤基因」(v-src)。這一結論證實了魯斯關於病毒可能是癌症原因的假說,為此,1966年,諾貝爾基金會將當年的生物醫學獎金授予魯斯。但是,後來的研究並沒有更多的支持此類逆轉錄病毒直接感染導致的腫瘤,所以直到70年代後期,關於病毒癌基因和癌症之間關系的論斷還被很多人視為一個不成熟的假說。

到1976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畢曉普(Bishop,J.M)和瓦爾穆斯(Varmus,H.E)在禽類的不同正常細胞中發現了與v-src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基因,他們因此猜測這些基因可能也與癌症有關,並推測或許在更多動物基因中也存在這類片段。進一步的研究證實了他們的推測,這類基因廣泛存在於從魚到人的幾乎所有脊椎動物細胞中,並且具有相當的相似性。所以,他們把這類基因稱為「細胞癌基因」(c-onc)。這些基因存在的廣泛性和相似性足以說明它們原本就是生物基因組中的正常組成部分,而病毒癌基因的作用在於進入細胞後激活或改變這些細胞癌基因,最終導致癌症的發生。嗣後,又有20餘鍾類似基因被發現,並由此奠定癌症作為一種與遺傳密切相關的疾病的解釋過程。畢曉普和瓦爾穆斯也因為對癌症發生機制的貢獻而榮膺1989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

在剛剛提出癌症的分子生物學解釋的日子裡,很多人同樣報著懷疑的態度,其中可能最讓人感到不解的問題就是:既然c-onc是一類如此「有害」的基因,那為什麼沒有在漫長的進化之路上被自然選擇所拋棄?隨著對細胞信號和細胞周期的認識的加深,這個問題得到了回答。原來原癌基因所編碼的產物多數都是一些在胚胎期為生長發育所必需的蛋白質,例如前面提到的src基因就編碼一類為生長信號所必需的蛋白酶,這種蛋白酶廣泛存在於各種活細胞中,為生命活動所不可或缺。但是,在成年動物中,這類基因的表達受到嚴格控制,其活性一般很低。這種控制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專門基因產物所控制,這就是後來發現的「抑癌基因」。早在70年代原癌基因得到確認之前,人們就已經在細胞實驗和流行病調查中發現,存在一些能夠抑制細胞轉化的基因表型(表型是遺傳學術語,指在多種可能的基因型中表現出某一特定基因型特點的生物)。1969年的一個實驗更肯定的表明,存在某種可以抑制癌症的基因,在這個實驗中,哈里斯(Harris)將正常細胞與腫瘤細胞進行融合,結果發現,融合產生的雜交細胞不在表現出腫瘤細胞的特徵。進而通過遺傳學方法,研究人員確定了該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當這個基因被去除後,融合細胞又重新表現出腫瘤細胞的特點。上世紀的最後10年中,已經有10餘個類似基因被發現,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p53基因了。這類基因的正常功能就是對抗原癌基因的作用,抑制細胞分裂。這些基因功能的喪失理所當然的導致細胞不受限制的增長和癌症的發生。

進化過程中,機體還在其他環節上獲得了一些保護性機制以避免細胞癌變,這些機制中最為人注意的或許要算細胞凋亡(apoptosis)了。這也就是所謂「細胞自殺」的機制,本質上,這並非「防癌專用」的機制,在發育、創傷修復等生理過程中,凋亡現象也普遍存在,通過凋亡,機體去除了不必要的細胞增生,保證了對資源和空間的最大優化。凋亡過程由基因控制,當一些表明細胞可能發生異常增生的信號傳入後,這些基因被活化,並指導合成一些具有特異性的蛋白酶,它們通過水解為細胞生存所必需的結構(如細胞自身的蛋白質骨架、各種膜性結構等)使細胞死亡。另一個防禦機制來源於對細胞分裂次數的限制,這就是端粒的作用。它位於染色體的末端,具有維持染色體穩定的功能,當細胞周期中每進行進行一次染色體復制時,端粒就會縮短一點,直到最後縮短到一個對其功能來說已經無法維持的長度時,細胞就進入最終死亡的衰老時期。因此,在端粒的這種調節功能能夠正常發揮的情況下,即使出現不恰當的細胞生長,也不會導致癌症。但是,如果細胞發展出能夠避免端粒縮短的機制,則勢必能夠逃脫這種對其生命極限的控制--癌細胞也的確如此而行,它們通過產生端粒酶作到了這一點。端粒酶在分裂中代替了通常會被縮短的端粒而使後者的完整性得到維持,癌細胞因而成為永生的細胞。

到20世紀的最後幾年中,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統一和明晰的理論來概括癌症發生的機制。總起來說,癌症的發生是一個多階段逐步演變的過程,細胞通過一系列進行性的改變而向惡性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常積累多種基因改變,其中既有原癌基因的激活和高表達的發生,也有抑癌基因和凋亡基因的失活,還涉及大量細胞周期調節基因功能的改變。這一過程可以由於先天遺傳的缺陷而較早發生(即源於遺傳種系細胞的癌症),也可由於後天的各種環境因素作用導致體細胞基因突變而在生命的較晚時期發生(此類通常更為多見)。因此,將癌症的發生人為劃分為啟動期、促進期和發展期。由於需要積累的突變涉及很多基因,因此,這個癌症進展的過程一般長達數年到數十年。

通過上述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癌症的本質實際上已經被歸結為各種原因引起的基因結構和功能的異常,各種環境和外源性因素的影響最終會體現為基因的改變,這一理論框架已經成為今日腫瘤研究中廣為接受的研究基礎和開發新的治療葯物和方法的著眼點。

人為什麼會得癌症

每年,癌症在全球致死700萬人,我國也有100萬人因此失去生命。為了降伏這一絕症,科學家們付出了極大努力。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是沒找到攻克癌症的辦法。癌症是什麼?它從哪裡來,又是怎麼害人的?

癌症如何拖垮人體

癌症,也叫惡性腫瘤,相對的有良性腫瘤。腫瘤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腫塊。良性腫瘤容易清除干凈,一般不轉移、不復發,對器官、組織只有擠壓和阻塞作用。但惡性腫瘤還可以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壞死出血合並感染,患者最終可能由於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癌症病變的基本單位是癌細胞。人體細胞老化死亡後會有新生細胞取代它,以維持機體功能。可見,人體絕大部分細胞都可以增生,但這種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細胞的增生則是無止境的,這使患者體內的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同時,癌細胞還能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症狀。如果發現和治療不及時,它還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最後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慾不振、發熱及臟器功能受損等。

人體幾乎每個部位都可能遭受癌症侵害。本來,人體這個生物機器運行得天衣無縫,然而癌症改變了這種情形,它的任務就是破壞。如果繼續下去,就將拖垮人體。但是,腫瘤不像病毒,不是體外入侵者,它的成分和正常組織一樣,因此機體無法對它進行識別免疫。

癌細胞由何而來

人體其實是由一個個細胞組成的社區。每個細胞照章行事,知道何時該生長分裂,也知道怎樣和別的細胞結合,形成組織和器官。而構建不同組織的「圖紙」,就是基因。

很多人說,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只不過沒發展起來。從醫學上講,如果能查出癌細胞,就可以診斷這個人患癌症了。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現在醫學家認為:人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絕對不是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

原癌基因主管細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長需要它。為了「管束」它,人體里還有抑癌基因。平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維持著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會變大,而抑癌基因卻變得弱校因此,致癌因素是啟動癌細胞生長的「鑰匙」,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某些化學物質等。多把「鑰匙」一起用,才能啟動「癌症程序」;「鑰匙」越多,啟動機會越大。

我們還無法破解所有「鑰匙」,因此還無法攻克癌症。

腫瘤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叛變」細胞脫離正軌,自行設定增殖速度,累積到10億個以上我們才會察覺。癌細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時間計算,1個變2個,2個變4個,以此類推。比如,胃癌、腸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時間平均是33天;乳腺癌倍增時間是40多天。由於癌細胞不斷倍增,癌症越往晚期進展得越快。

癌症怎麼轉移

癌細胞是非常「貪婪」的,它會跑到它可能到達的任何地方,而路徑主要有3條:淋巴轉移一般最早,因此進行腫瘤切除時,要進行淋巴結清掃;放療除了照射原發腫瘤病灶外,還要照射周圍淋巴結。淋巴系統遍布周身,是癌細胞轉移的理想及首選通道。淋巴轉移往往由近及遠,如乳腺癌首先轉移到同側腋窩淋巴結,之後轉移到鎖骨上、下淋巴結,甚至對側腋窩淋巴結。直接侵入血管或經淋巴管進入血管的癌細胞,會隨血流到達其他部位如肺、腦、肝和骨等,這就是血行轉移。胃腸道癌常轉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腎癌、骨肉瘤等常轉移到肺,肺癌易轉移至腦,前列腺癌易轉移到骨。化療就是為了避免癌細胞通過血行轉移,而用葯「沿途」消滅癌細胞。

還有一種轉移比較少,就是種植轉移。癌細胞如果從腫瘤表面脫落,「掉」在胸腔、腹腔和腦脊髓腔等處,就會「生根發芽」。發生地一般在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腸膀胱窩、顱底等處。

平常人們總愛說什麼東西致癌,其實,我們還不能說只要不吃什麼就不會得癌,或者接觸什麼就會得癌。現在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因素是誘發癌症的必然因素。戰勝癌症最重要的是早發現,早期癌症大都可以治癒。為此,我們一是要定期體檢,二是不舒服就要看一些症狀可能與癌症有關,不要感覺到痛了才去看醫生。

預防癌症四點事項

第一,不要抽煙,或者戒煙。抽煙的人有一半會死於與抽煙相關的疾病,其中很多是癌症。在美國,90%的肺癌是直接由抽煙引起的,另外有3%是因為吸入二手煙造成的。Ferri說:「不知道人們為什麼要每天花三五美元來幫助自己折壽8到12年。」

第二,關注你吃的東西。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人們應該每天至少吃五種不同的蔬菜和水果,這是幫助抗癌的有效辦法。《營養與癌症》雜志也公布說,很少吃水果和蔬菜的人患癌的可能性比吃水果蔬菜比較多的人高一倍。美國癌症協會也建議:選擇全麥粉而不是精麥粉,限制紅肉食用量,特別要少吃處理過的和高脂肪的肉類,限制酒精飲料,等等。

第三,多做運動。中度運動是科學家推薦的運動方式。據研究,每天散步一小時可以把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降低46%。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人們每天至少做60分鍾中度或稍強烈的運動,每周運動五次以上。Ferri補充說,過度肥胖也會增加患癌症的可能。

第四,了解家族病史。家族病史是致命癌症的最大誘因,遺傳可能導致基因中有致癌因素。如果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過癌症,那麼你可能需要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就做定期檢查。

但無論如何,人們不應該害怕,而應採取積極的態度預防癌症。

預防癌症的食物

1)牛奶和酸奶 牛奶含鈣和維生素D,在腸道內能與致癌物質相結合,清除其有害作用。酸奶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2)蜂蜜和蜂乳 蜂蜜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造血功能和組織修復作用。近年來發現蜂乳含有特殊的蜂乳酸,對防治惡性腫瘤有效。

3)茶含兒茶素,能清除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放療病人經常飲茶有益康復。茶還可以防齲齒。

4)花粉食品 效是提高智力,促進發育,補血,增加耐力,延緩衰老,具有激素樣作用,增強抗病能力等。

5)蔬菜 新鮮蔬菜如胡蘿卜、蘿卜、瓠果、茄子、甘藍等,含有干擾素誘導物,能刺激細胞產生干擾素。這種物質可以增強病人對疾病和癌瘤的抵抗力。但它易受加熱的影響而被破壞,因此以上。食物以生吃為好。許多研究都證實大蒜具有防癌抗癌能力,大蒜中的脂溶性揮發性油能激活巨噬細胞,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還含有一種含硫化合物,也具有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蔥頭也能抗癌,可能是含有谷胱甘肽以及多種維生素的緣故。對淋巴瘤、膀胱癌、肺癌和皮膚癌等均有防禦作用。

6)海產品 可用作惡性腫瘤病人的治療食品。海藻類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物質和海藻酸鈉。海藻酸鈉能與放射性鍶結合後排出體外。常吃海帶、紫菜等食品對身體有益。鯊魚的軟骨能抑制腫瘤生長,魚翅有抑制腫瘤向周圍浸潤的能力。魚類中含有豐富的硒、鋅、鈣、碘等無機鹽類,對抗癌也是有益的。

7)真菌食品 中含有多糖物質和干擾素誘導劑,能抑制腫瘤。香菇對胃癌、食道癌、肺癌、宮頸癌有一定的療效。金針菇也具有同樣的功效,對腫瘤有抑製作用。猴頭菇對胃癌有療效,可延長病人的生存期,提高免疫力。銀耳對癌瘤有抑製作用。近年發現茯苓中90%的B茯苓聚糖可增強免疫功能,有抗癌瘤的作用。

8)果品 杏仁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抑制細胞癌變。它對口腔乾燥等症狀有緩解作用,但對口:腔有炎症、潰瘍以及鼻出血的病人不宜食用。烏梅也有抗癌作用,棗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無花果的提取物可治療胃癌、咽喉癌、宮頸癌、膀胱癌等。蘋果中含有果膠多,可與放射性元素結合,促使其排出。木瓜能阻止癌瘤擴散、發展。

9)其他 山芋中提取類固醇物質能抑制乳腺癌的發展。玉米粉能抑制腫瘤生長,減輕抗癌葯物的副作用。薏苡仁中的多糖體和薏苡脂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及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

預防癌症,如何飲食

(1)食品多樣化:食譜廣不僅可滿足機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而且還能抑制有害致癌物質。

(2) 喝含酒精的飲料一定要適量:喝酒多有損健康,口腔、咽喉、食管和肝臟的癌與喝酒過量有關。喝酒多,同時又抽煙的患癌症的危險性更大。

(3)避免過多膽固醇的攝入:低脂肪飲食可以減少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危險性。

(4)食用含有足夠澱粉和纖維素的食物:應該多吃水果、蔬菜、干豆、全谷類食品、豆類及其製品。以增加澱粉和纖維素的攝入量,這樣可降低結腸癌和直腸癌。

(5)保持營養的均衡,維持理想體重。避免吃過多的糖。

飲食預防癌症14法

癌症是當前人類健康的最大敵人,每年全世界約有600萬人被癌症奪去生命,其中我國約130萬人死於癌症。但是,癌症也是可以控制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癌症的基礎、臨床以及癌症預防等方面研究,總結了全世界在癌症領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具有廣泛科學依據的從膳食和健康方面預防癌症的14條建議。現摘錄如下:

建議一:合理安排飲食。在每天的飲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類和豆類應佔2/3以上。

建議二:控制體重,避免過輕或過重。在成年後體重增幅不應超過5千克。用體質數(BMI)公式來衡量。(見公式)

體重(千克)

BMI=——————————————

身高(米)×身高(米)

BMI小於20,體重不足;BMI為20~25,理想體重;BMI為25~30,輕微超重;BMI大於30,嚴重超重。

建議三:堅持體育鍛煉。如果工作時很少活動或僅有輕度活動,每天應有約1小時的快走或類似的運動量。每星期至少還要進行1小時出汗的劇烈活動。

建議四:多吃蔬菜、水果。每天應吃400~800克果蔬,綠葉蔬菜、胡蘿卜、土豆和柑橘類水果防癌作用最強。每天要吃五種以上果蔬,且常年堅持,才有持續防癌作用。

建議五:每天吃600~800克各種穀物、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越少的食物越好。少吃精製糖。

建議六:不提倡飲酒。即使要飲,男性一天也不應超過兩杯,女性一天不應超過一杯。

建議七:每天吃紅肉(即牛、羊、豬肉)不應超過90克。最好是吃魚和家禽以替代紅肉。

建議八:少吃高脂食物,特別是動物性脂肪。選擇恰當的植物油並節制用量。

建議九:少吃鹽,少吃腌制食物。鹽的每日消耗量應少於6克(約一茶匙)。

建議十:不要食用在常溫下存放時間過長、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建議十一:用冷藏或其它適宜的方法保存易腐爛的食物。

建議十二:食品中的添加劑、污染物及殘留物的水平低於國家規定的限量即是安全的,但亂用或使用不當可能影響健康。

建議十三:不吃燒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和肉或腌肉,熏肉只能偶爾食用。

建議十四:對於飲食基本遵循以上建議的人來說,一般不必食用營養補充劑,營養補充劑對減少癌症的危險可能沒什麼幫助

㈥ 如何預防癌症

預防癌症四點事項
第一,不要抽煙,或者戒煙。抽煙的人有一半會死於與抽煙相關的疾病,其中很多是癌症。在美國,90%的肺癌是直接由抽煙引起的,另外有3%是因為吸入二手煙造成的。Ferri說:「不知道人們為什麼要每天花三五美元來幫助自己折壽8到12年。」
第二,關注你吃的東西。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人們應該每天至少吃五種不同的蔬菜和水果,這是幫助抗癌的有效辦法。《營養與癌症》雜志也公布說,很少吃水果和蔬菜的人患癌的可能性比吃水果蔬菜比較多的人高一倍。美國癌症協會也建議:選擇全麥粉而不是精麥粉,限制紅肉食用量,特別要少吃處理過的和高脂肪的肉類,限制酒精飲料,等等。
第三,多做運動。中度運動是科學家推薦的運動方式。據研究,每天散步一小時可以把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降低46%。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人們每天至少做60分鍾中度或稍強烈的運動,每周運動五次以上。Ferri補充說,過度肥胖也會增加患癌症的可能。
第四,了解家族病史。家族病史是致命癌症的最大誘因,遺傳可能導致基因中有致癌因素。如果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過癌症,那麼你可能需要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就做定期檢查。
但無論如何,人們不應該害怕,而應採取積極的態度預防癌症。

預防癌症的食物

1)牛奶和酸奶 牛奶含鈣和維生素D,在腸道內能與致癌物質相結合,清除其有害作用。酸奶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2)蜂蜜和蜂乳 蜂蜜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造血功能和組織修復作用。近年來發現蜂乳含有特殊的蜂乳酸,對防治惡性腫瘤有效。

3)茶 含兒茶素,能清除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放療病人經常飲茶有益康復。茶還可以防齲齒。

4)花粉食品 效是提高智力,促進發育,補血,增加耐力,延緩衰老,具有激素樣作用,增強抗病能力等。

5)蔬菜 新鮮蔬菜如胡蘿卜、蘿卜、瓠果、茄子、甘藍等,含有干擾素誘導物,能刺激細胞產生干擾素。這種物質可以增強病人對疾病和癌瘤的抵抗力。但它易受加熱的影響而被破壞,因此以上。食物以生吃為好。許多研究都證實大蒜具有防癌抗癌能力,大蒜中的脂溶性揮發性油能激活巨噬細胞,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還含有一種含硫化合物,也具有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蔥頭也能抗癌,可能是含有谷胱甘肽以及多種維生素的緣故。對淋巴瘤、膀胱癌、肺癌和皮膚癌等均有防禦作用。

6)海產品 可用作惡性腫瘤病人的治療食品。海藻類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物質和海藻酸鈉。海藻酸鈉能與放射性鍶結合後排出體外。常吃海帶、紫菜等食品對身體有益。鯊魚的軟骨能抑制腫瘤生長,魚翅有抑制腫瘤向周圍浸潤的能力。魚類中含有豐富的硒、鋅、鈣、碘等無機鹽類,對抗癌也是有益的。

7)真菌食品 中含有多糖物質和干擾素誘導劑,能抑制腫瘤。香菇對胃癌、食道癌、肺癌、宮頸癌有一定的療效。金針菇也具有同樣的功效,對腫瘤有抑製作用。猴頭菇對胃癌有療效,可延長病人的生存期,提高免疫力。銀耳對癌瘤有抑製作用。近年發現茯苓中90%的B茯苓聚糖可增強免疫功能,有抗癌瘤的作用。

8)果品 杏仁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抑制細胞癌變。它對口腔乾燥等症狀有緩解作用,但對口:腔有炎症、潰瘍以及鼻出血的病人不宜食用。烏梅也有抗癌作用,棗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無花果的提取物可治療胃癌、咽喉癌、宮頸癌、膀胱癌等。蘋果中含有果膠多,可與放射性元素結合,促使其排出。木瓜能阻止癌瘤擴散、發展。

9)其他 山芋中提取類固醇物質能抑制乳腺癌的發展。玉米粉能抑制腫瘤生長,減輕抗癌葯物的副作用。薏苡仁中的多糖體和薏苡脂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及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

預防癌症,如何飲食

(1)食品多樣化:食譜廣不僅可滿足機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而且還能抑制有害致癌物質。

(2) 喝含酒精的飲料一定要適量:喝酒多有損健康,口腔、咽喉、食管和肝臟的癌與喝酒過量有關。喝酒多,同時又抽煙的患癌症的危險性更大。

(3)避免過多膽固醇的攝入:低脂肪飲食可以減少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危險性。

(4)食用含有足夠澱粉和纖維素的食物:應該多吃水果、蔬菜、干豆、全谷類食品、豆類及其製品。以增加澱粉和纖維素的攝入量,這樣可降低結腸癌和直腸癌。

(5)保持營養的均衡,維持理想體重。避免吃過多的糖。

飲食預防癌症14法
癌症是當前人類健康的最大敵人,每年全世界約有600萬人被癌症奪去生命,其中我國約130萬人死於癌症。但是,癌症也是可以控制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癌症的基礎、臨床以及癌症預防等方面研究,總結了全世界在癌症領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具有廣泛科學依據的從膳食和健康方面預防癌症的14條建議。現摘錄如下:
建議一:合理安排飲食。在每天的飲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類和豆類應佔2/3以上。
建議二:控制體重,避免過輕或過重。在成年後體重增幅不應超過5千克。用體質數(BMI)公式來衡量。(見公式)
體重(千克)
BMI=——————————————
身高(米)×身高(米)

BMI小於20,體重不足;BMI為20~25,理想體重;BMI為25~30,輕微超重;BMI大於30,嚴重超重。
建議三:堅持體育鍛煉。如果工作時很少活動或僅有輕度活動,每天應有約1小時的快走或類似的運動量。每星期至少還要進行1小時出汗的劇烈活動。
建議四:多吃蔬菜、水果。每天應吃400~800克果蔬,綠葉蔬菜、胡蘿卜、土豆和柑橘類水果防癌作用最強。每天要吃五種以上果蔬,且常年堅持,才有持續防癌作用。
建議五:每天吃600~800克各種穀物、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越少的食物越好。少吃精製糖。
建議六:不提倡飲酒。即使要飲,男性一天也不應超過兩杯,女性一天不應超過一杯。
建議七:每天吃紅肉(即牛、羊、豬肉)不應超過90克。最好是吃魚和家禽以替代紅肉。
建議八:少吃高脂食物,特別是動物性脂肪。選擇恰當的植物油並節制用量。
建議九:少吃鹽,少吃腌制食物。鹽的每日消耗量應少於6克(約一茶匙)。
建議十:不要食用在常溫下存放時間過長、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建議十一:用冷藏或其它適宜的方法保存易腐爛的食物。
建議十二:食品中的添加劑、污染物及殘留物的水平低於國家規定的限量即是安全的,但亂用或使用不當可能影響健康。
建議十三:不吃燒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和肉或腌肉,熏肉只能偶爾食用。
建議十四:對於飲食基本遵循以上建議的人來說,一般不必食用營養補充劑,營養補充劑對減少癌症的危險可能沒什麼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