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心律失常知識講座總結
擴展閱讀
青春禁止令是什麼動漫 2025-01-13 13:14:40

心律失常知識講座總結

發布時間: 2022-07-30 08:58:39

1. 什麼是心律失常,它的表現症狀有哪些

一、心律失常的血流動力學改變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於心律失常的性質、類型、心功能及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的程度,如輕度的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偶發的房性期前收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甚小,故無明顯的臨床表現。較嚴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竇綜合征、快速心房顫動、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等,可引起心悸、胸悶、頭暈、低血壓、出汗,嚴重者可出現暈厥、阿-斯綜合征,甚至猝死。由於心律失常的類型不同,臨床表現各異。 二、心律失常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1)預防誘發因素 一旦確診後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郁,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葯更簡便、安全、有效。 (2)穩定的情緒 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鬆,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如發現出現心律失常的臨床症狀,應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積極治療,防止拖延病情,造成嚴重的後果和不可逆的並發症。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徵象或稱前驅症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可防患於未然。 有些病人對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療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當發生時用以往的經驗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後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惡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馬上轉復。 (4)合理用葯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葯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願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葯、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葯,並注意觀察用葯後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葯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盡量少用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檢查身體定期復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葯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葯後應定期復診及觀察用葯效果和調整用葯劑量。 (6)生活要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保持標准體重。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煙。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 (7)積極預防和治療引起心律失常的基礎疾病,控制患病的各種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控制和預防風濕活動,禁煙限酒,避免受涼、細菌感染等。 在這里祝你健康快樂!

2. 如何預防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種會嚴重損害到我們的心臟健康的疾病,我們可以通過關注氣候變化、適量運動、勞逸結合、保持標準的體重、生活規律以及舒適的居住環境等方式來達到預防心律失常的效果,我們一定要全方位的做好心律失常的預防工作。

心律失常這種病症的發生會導致我們出現心悸的症狀,還會影響到冠狀動脈以及腦動脈等組織的正常供血,嚴重損害到我們體內多個臟器的健康,甚至還有可能危及到我們的生命安全,因此我們一定要重點防治心律失常,及時針對心律失常做好一些有效的預防工作,避免被心律失常所困擾。

以下是幾種需要我們牢記的預防心律失常的方法的介紹:

1、保證生活的規律是幫助我們預防心律失常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規律生活的方式來保證充足的睡眠,這對於維護我們的心臟健康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2、舒適的居住環境也可以達到預防心律失常的效果。避免生活在過於喧鬧的環境之中,在所居住的環境中可以適量種植一些花草,通過種植花草的方式來頤養自己的性情。

3、勞逸結合也可以預防心律失常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身心過度勞累的情況發生,及時通過科學的方式來放鬆自己的身體以及心理。

4、適量的體育運動鍛煉對於心律失常的預防有著重要的作用,每一個人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一些安全的鍛煉方式,適度鍛煉有益身心健康。

5、為了能夠達到預防心律失常的效果,我們還要注意保持標準的體重,避免身體過於肥胖的情況發生,因為過度肥胖會導致心臟的負荷加重,對心臟健康造成一定的損害。

6、及時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添加衣物也可以幫助我們預防心律失常,季節的變化很有可能誘發心律失常的發生,我們一定要提前做好相關的防護工作。

可以預防心律失常的方式非常多樣,按照心律失常的病情由來我們可以將其分為遺傳性心律失常和後天獲得性心律失常,而引發心律失常的病因比較復雜多樣,我們在對心律失常進行治療之前最好是先找到確切的病因,根據病因來採用對因治療的方式應對處理心律失常。

3. 心律失常如何進行護理

1、心律失常患者應預防誘發因素
吸煙、飲茶或咖啡、飲酒、體力活動、情緒激動、焦慮、憂郁及失眠均可誘發竇性心動過速、早搏、房顫等疾病,避免這些誘因有助於減少心律失常發作。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葯更簡便、安全、有效,尤其是對一些無器質性疾病的早搏,一旦確診早搏後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郁,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2、心律失常患者應保持穩定情緒
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鬆,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
3、心律失常患者應自我監測
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徵象或稱前驅症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口服安定片或其它抗心律失常葯可防患於未然。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後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惡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終止心律失常的作用
4、心律失常患者應合理用葯
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葯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願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葯、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葯,並注意觀察用葯後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葯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盡量少用葯,做到合理配伍。
5、心律失常患者應定期檢查
定期復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葯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葯後應定期復診及觀察用葯效果和調整用葯劑量。
6、心律失常患者應生活規律
定期復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葯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葯後應定期復診及觀察用葯效果和調整用葯劑量。

4. 心率失常是怎麼回事

心律失常是一個臨床上很常見的病,心率起源部位、心博頻率表和節律以及沖動傳導中的任何一項出現異常都叫心律失常。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的心臟會按照一定的節律和頻率進行規律性的運動,當心臟跳動失去原有的規律的時候,則被稱之為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這個現象很常見於各種的器質性心臟病,比較常見的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肌病以及心肌炎等,這些疾病都是非常嚴重的,所以發現自己有心律失常的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的就醫檢查進行治療。

2、酸鹼平衡失調

當體內的電解質或者是酸鹼平衡失調的時候,也可能會引起心律失常的現象出現。一些嚴重的低鉀患者會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導致心室顫動;嚴重的酸中毒會直接的抑制心肌,從而導致心肌收縮無力,並且會讓身體對於兒茶酚胺的反應性降低,導致心臟驟停。

5.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由於竇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於竇房結以外,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它可單獨發病亦可與心血管病伴發。可突然發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續累及心臟而衰竭。
臨床表現
心律失常的血流動力學改變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於心律失常的性質,類型,心功能及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的程度,如輕度的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偶發的房性期前收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甚小,故無明顯的臨床表現,較嚴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竇綜合征,快速心房顫動,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等,可引起心悸,胸悶,頭暈,低血壓,出汗,嚴重者可出現暈厥,阿-斯綜合征,甚至猝死,由於心律失常的類型不同,臨床表現各異,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各種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偶發房性期前收縮可使冠狀動脈血流量減低5%,偶發室性期前收縮降低12%,頻發性的室性期前收縮可降低25%,房性心動過速時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35%,快速型房顫則可降低40%,室性心動過速時冠狀動脈血流量減低60%,心室顫動時冠狀動脈血流量可能為零。
冠狀動脈正常的人,各種心律失常雖然可以引起冠狀動脈血流降低,但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對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種心律失常都可以誘發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現為心絞痛,氣短,周圍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腦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不同的心律失常對腦血流量的影響也不同,頻發性房性與室性期前收縮,腦血流量各自下降8%與12%,室上性心動過速下降14%~23%,當心室率極快時甚至達40%,室性心動過速時可達40%~75%。
腦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動力學的障礙不致造成嚴重後果,倘若腦血管發生病變時,則足以導致腦供血不足,其表現為頭暈,乏力,視物模糊,暫時性全盲,甚至於失語,癱瘓,抽搐,昏迷等一過性或永久性的腦損害。
3.腎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心律失常發生後,腎血流量也發生不同的減少,頻發房性期前收縮可使腎血流量降低8%,而頻發室性期前收縮使腎血流量減少10%;房性心動過速時腎血流量降低18%;快速型心房纖顫和心房撲動可降低20%;室性心動過速則可減低60%,臨床表現有少尿,蛋白尿,氮質血症等。
4.腸系膜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快速心律失常時,血流量降低34%,系膜動脈痙攣,可產生胃腸道缺血的臨床表現,如腹脹,腹痛,腹瀉,甚至發生出血,潰瘍或麻痹。
5.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主要為咳嗽,呼吸困難,倦怠,乏力等。
病因治療
病因治療包括糾正心臟病理改變、調整異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脈動態狹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經張力改變等),以及去除導致心律失常發作的其他誘因(如電解質失調、葯物不良副作用等)。
2.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緩慢心律失常一般選用增強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傳導的葯物,如擬交感神經葯(異丙腎上腺素等)、迷走神經抑制葯物(阿托品)或鹼化劑(碳酸氫鈉)。治療快速心律失常則選用減慢傳導和延長不應期的葯物,如迷走神經興奮劑(新斯的明、洋地黃制劑)、擬交感神經葯(甲氧明、苯福林)間接興奮迷走神經或抗心律失常葯物。
3.非葯物治療
包括機械方法興奮迷走神經,心臟起搏器,電復律,電除顫,電消融,射頻消融和冷凍或激光消融以及手術治療。反射性興奮迷走神經的方法有壓迫眼球、按摩頸動脈竇、捏鼻用力呼氣和屏住氣等。心臟起搏器多用於治療緩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電流按預定頻率有規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維持心臟活動;亦用於治療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顫動,通過程序控制的單個或連續快速電刺激中止折返形成。直流電復律和電除顫分別用於終止異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發作和心室顫動,用高壓直流電短暫經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於心臟,使正常和異常起搏點同時除極,恢復竇房結的最高起搏點。為了保證安全,利用患者心電圖上的R波觸發放電,避免易惹期除極發生心室顫動的可能,稱為同步直流電復律,適用於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室性和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轉復。治療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時則用非同步直流電除顫。電除顫和電復律療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終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療方法,但並無預防發作的作用。
晚近對嚴重而頑固的異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反復發作的持續室性心動過速伴顯著循環障礙、心源性猝死復甦存活者或預激綜合征合並心室率極快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主張經臨床電生理測試程序刺激誘發心律失常後,靜脈內或口服抗心律失常葯,根據葯物抑制誘發心律失常的作用,判斷其療效而制定治療方案。葯物治療無效者,結合臨床電生理對心律失常折返途徑的定位,考慮經靜脈導管電灼、射頻、冷凍、激光或選擇性酒精注入折返徑路所在區心肌的冠脈供血分支或手術等切斷折返途徑的治療。
6預防
1.預防誘因
一旦確診後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抑鬱,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誘因,比單純用葯更簡便、安全、有效。
2.穩定情緒
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鬆,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
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查到時,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徵象或稱前驅症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可防患於未然。
4.合理用葯
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葯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願意接受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葯、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葯,並注意觀察用葯後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葯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盡量少用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體檢
定期復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能、甲狀腺功能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葯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葯後應定期復診及觀察用葯效果和調整用葯劑量。
6.生活規律
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煙。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

6. 心律不齊的症狀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根據你的陳述,考慮為「心律失常」的問題。
正常的心律頻率為60--100次/分鍾(成人),比較規則。在心臟搏動之前,先有沖動的產生與傳導,心臟內的激動起源或者激動傳導不正常,引起整個或部分心臟的活動變得過快、過慢或不規則,或者各部分的激動順序發生紊亂,引起心臟跳動的速率或節律發生改變,就叫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有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過早搏動,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心臟傳導失常等,臨床表現為心悸、胸悶、畏寒、浮腫、喘促等。
1)發病原因
常見出現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有:
1. 正常心臟:疲勞、喝濃茶、煙酒剌激、情緒激動及冷飲等,常可出現心律失常。
2. 器質性心臟病:如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後遺症,以及可以引起一過性心律失常的風濕性心肌炎、白喉及流感等急性感染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等。
3. 葯物作用:如洋地黃、奎尼丁、銻劑、氯化喹啉、滅蟲寧、安眠葯中毒等均可引起嚴重心律失常。
4. 嚴重電解質與酸鹼平衡失調:如嚴重高血壓、低血鈣,可使心肌收縮力減弱,產生室內傳導阻滯而導致心臟驟停。嚴重低血鉀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導致心室顫動。嚴重酸中毒可直接抑制心肌而使收縮無力,並對兒茶酚胺的反應性降低,導致心臟驟停。
5. 代謝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引起心動過速或心房纖維性顫動。
……
5)飲食宜忌
心律失常患者安排好日常的飲食,對疾病的康復起重要作用。心律失常常由冠心病、高心病、風心病、心肌病等多種原因引起。在飲食中應避免促使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情發展及加重的食品,同時還應限制熱量供給,降低肥胖者的體重,減輕心臟負擔。
1. 限制熱量供給。一般每日每公斤體重25--35卡,身體肥胖者可按下限供給。
2. 限制蛋白質供給,一般按每日每公斤體重1--1.5克供給,出現心衰及血壓高時,蛋白質應控制在每日每公斤體重1克以內。
3. 限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動物油、肌肉、蛋黃、螃蟹、魚子等。
4. 應供給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的食物,以維持心肌的營養和脂類代謝。應多食用新鮮蔬菜及水果,以供給維生素及無機鹽,同時還可防止大便乾燥。
5. 禁用刺激心臟及血管的物質,如煙酒、濃茶、咖啡及辛辣調味品。慎食脹氣的食物,如生蘿卜、生黃瓜、圓白菜、韭菜、洋蔥等,以免胃腸脹氣,影響心臟活動。
6. 限制鹽及水的攝入。尤其對有水腫的患者,更應嚴格控制。有水腫和心力衰竭者,飲食中不得加鹽和醬油。
7. 應少食多餐,避免過飢過飽,尤其飲食過飽會加重心臟負擔,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
6)飲食療法
用食物治療心律失常(中醫謂心悸),最早見於《靈樞·五味篇》,其曰:「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其中「薤」即薤白,現代醫學已證明是治療冠心病的有效葯物。一記載可能是我國古代醫葯文獻中應用中草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最早記載,比英國人布倫頓發現亞硝酸戊酯治療心絞痛要早1800年以上。
1. 中醫認為:
① 麥,甘潤養心,食之可養心安神,減少或治療心悸症狀。羊肉為性溫味甘,血肉有情之品,有養血補心,治療心悸作用。《傷寒論》用當歸生薑羊肉湯治產後貧血,有補血養心之效。
② 杏為果類,性味酸溫,食之有補心氣作用。古人用治心悸,也可能取其酸斂心氣作用。
③ 薤白:味甘辛,性溫。食、葯均宜,有理氣通陽寬胸作用,為常用治冠心病葯物。
2. 傳統上用治心律失常(心悸),具有養心安神作用的食物還有:
① 元肉:味甘性溫,養心安神,補益心氣。
② 蓮子:味甘性溫,健脾安神。
③ 百合:味甘淡,潤肺養心安神。
④ 羊心、豬心、雞心等,同氣相求,以臟補臟,具有養心安神功效,多配硃砂蒸服。
⑤ 馬鹿、梅花鹿護心血,為被獵殺的鹿死後剖胸,凝固於心及胸腔之血,取出曬、晾乾後,研末,蒸豬心服,具有養血安神寧心之作用。對於治療心悸效果較好。唯近十幾年來鹿的減少和國家禁獵野鹿,故馬鹿護心血十分珍貴和難得,僅能在人工飼養的梅花鹿病、殘或衰老宰殺時取得少許而已。
……
10)注意事項
1. 正確對待,心胸開闊:心律失常患者要做到心胸開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不要因為患了心律失常而憂心忡忡。盡管心律失常是一種病態,但除了嚴重的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的患者能夠同健康人一樣地生活、學習和工作。早發現,早治療,心律失常並非不能控制。
2. 積極治療原發病,按時服葯。
3. 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心律失常患者宜適當地做些鍛煉,如養魚、種花、散步、練太極拳、保健操、練氣功等。只有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極差的病人才應長期休息。
4. 隨季節、氣候變化調節生活起居。在氣候變化大、季節交替的時候要採取措施,預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5. 注意安排合理飲食,戒煙,少飲酒。
6. 養成良好的大便習慣,不要因為便秘而發生意外。
7. 定期到醫院檢查,復查有關項目,合理調整用葯。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葯,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7. 心率不齊是怎麼回事應該怎樣鍛煉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頻率與節律以及沖動傳導等任一項異常。「心律紊亂」或「心律不齊」等詞的含義偏重於表示節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節律又包括頻率的異常,更為確切和恰當。預防保健完全預防心律失常發生有時非常困難,但可以採取適當措施,減少發生率: 1、預防誘發因素:一旦確診後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郁,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葯更簡便、安全、有效。 2、穩定的情緒: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鬆,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徵象或稱前驅症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可防患於未然。 有些病人對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療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當發生時用以往的經驗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後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惡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馬上轉復。 4、合理用葯: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葯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願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葯、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葯,並注意觀察用葯後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葯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盡量少用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檢查身體:定期復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葯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葯後應定期復診及觀察用葯效果和調整用葯劑量。 6、生活要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煙。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 五招緩解心動過速 心動過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跑步、飲酒、重體力勞動及情緒激動時心律加快為生理性心動過速;若高熱、貧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動過速,稱病理性心動過速,又可分為竇性心動過速和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兩種。無心臟病者一般無重大影響,但發作時間長,每分鍾心率在200次以上時,因血壓下降,病人發生眼前發黑、頭暈、乏力和惡心嘔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冠心病病人出現心動過速,往往會誘發心絞痛。 突發心動過速時,千萬不要過分緊張,因為緊張情緒往往會使症狀加重。你不妨試用以下幾種方法來緩解症狀。 1、呼吸憋氣法:囑深吸氣後憋住氣,直至不能堅持屏氣為止,然後用力作呼氣動作。 2、刺激咽喉法:用手指或壓舌板刺激咽喉部,引起惡心、嘔吐,可起到終止發作的作用。 3、壓迫眼球法:閉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壓迫眼球上部,先壓右眼。同時搭脈搏數心率,一旦心動過速停止,立即停止壓迫,切勿用力過大。 4、壓迫頸動脈竇法:患者處於平卧位,家屬幫助壓迫一側頸動脈竇(在甲狀腺軟骨水平,頸動脈搏動處壓向頸椎),每次10~20秒,無效時換另一側。壓迫時動作宜輕巧,不宜用力過猛,同時應摸脈搏以監測心率。 5、潛水反射法:可強烈興奮迷走神經,對小嬰兒更有效。方法是用5℃左右的冰水浸濕毛巾或冰水袋敷整個面部,每次10~15秒,一次無效時可每隔3~5分鍾再試1次。

8. 心律失常怎麼辦

正常的心律頻率為60-100次/分鍾(成人),比較規則。在心臟搏動之前,先有沖動的產生與傳導,心臟內的激動起源或者激動傳導不正常,引起整個或部分心臟的活動變得過快、過慢或不規則,或者各部分的激動順序發生紊亂,引起心臟跳動的速率或節律發生改變,就叫心律失常。臨床表現是一種突然發生的規律或不規律的心悸、胸痛、眩暈、心前區不適感、憋悶、氣急、手足發涼和暈厥,甚至神志不清。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可無症狀,僅有心電圖改變。

心律失常的預防

完全預防心律失常發生有時非常困難,但可以採取適當措施,減少發生率。

(1)預防誘發因素 一旦確診後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郁,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葯更簡便、安全、有效。

(2)穩定的情緒 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鬆,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徵象或稱前驅症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可防患於未然。
有些病人對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療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當發生時用以往的經驗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後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惡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馬上轉復。

(4)合理用葯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葯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願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葯、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葯,並注意觀察用葯後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葯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盡量少用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檢查身體定期復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葯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葯後應定期復診及觀察用葯效果和調整用葯劑量。

(6)生活要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煙。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

聯合應用抗心律失常葯物應注意以下幾點:

(1)以達到療效高、副作用少為目的。

(2)最好不聯合用同類抗心律失常葯物。

(3)Q-T間期延長,在選用有可能進一步延長Q-T間期的葯物時更需慎重。

(4)最好避免與可能增加其不良反應的葯物合用。

(5)β-受體阻滯劑不可與異搏定合用。

(6)能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葯物聯用時,應十分慎重,且宜加強監護。

9. 什麼是心律不齊應該怎麼調整能正常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體檢檢查心電圖時,常常會得到「竇性心律不齊」的診斷。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心律不齊」,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雖然沒有任何症狀,但也要四處求醫,找專家,想趕快治好「病」。但醫生往往又說:「不用治。」這些人心裡又打鼓了,是不是什麼疑難雜症,治不好了。 其實,「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竇性心律不齊」以兒童、青少年最常見,成年人也不少見。 正常人的心臟跳動是由一個稱為「竇房結」的高級司令部指揮。竇房結發出信號刺激心臟跳動,這種來自竇房結信號引起的心臟跳動,就稱為正常的「竇性心律」,頻率每分鍾約為60—100次。每分鍾心跳的次數,即心率就是由此而來。但這個頻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甚至呼吸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心跳節律是規律整齊的,如果心臟跳動不整齊,我們稱其為心律失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竇性心律不齊」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是由於來自竇房結的信號並不完全規整所致。但是,這種「心律失常」大多數屬於「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的特點是隨呼吸的變化而變換,吸氣時心率可增加數跳,呼氣時又可減慢數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於一個呼吸周期,屏氣時心律轉為規則。這種隨呼吸變化的「竇性心律不齊」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擔心,也不用治療。 因此,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減速跟呼吸之間有沒有關系。只要沒有任何其他症狀,就不需要治療,完全可以從事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現在不少醫生也注意到「竇性心律不齊」給人帶來的恐慌,於是在診斷時會寫作「竇性心律」。 此外,精神緊張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竇性心律不齊」,這種情況也不需要治療。 竇性心律不齊 竇房結發出的激動不規則,心動周期顯著快慢不均,稱為竇性心律不齊。臨床上,竇性心律不齊分以下幾種類型: (1)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 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是竇性心律不齊中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生於兒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較少見。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發生機理是由於在呼吸過程中,體內迷走神經與交感神經的張力發生變化,使竇房結自律性也因之發生周期性、規律性改變。吸氣時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氣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心率變慢。心率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於一個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時心律轉為規整。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恆定。 ②心率的快慢隨呼吸變化而變化,吸氣時心率增快,呼氣時心率減慢,其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於一個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個導聯中,R-R間距或P-P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 R間期大於0.12秒。 (2)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 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較少見,具體原因還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與生氣、情緒不穩定、或使用某些葯物(如洋地黃,嗎啡等)有關。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較恆定。 ②P波頻率變化與呼吸無關,心率有時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導聯中,P-P間距或R R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 R間期大於0.12秒。 (3)竇房結內遊走性節律: 激動的發生點在竇房結內移動,因此,心電圖上的P波形態、大小與方向逐漸發生變化,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是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 ②P波形態、大小變化不一致。 ③P R間期發生長短變化,但都已超過0.12秒。 (4)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 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是由於心室收縮排血異常致竇房結血液供應不均勻,從而造成竇房結的自律性發生改變。 (5)異位心律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異位激動,尤其是發自心房的異位激動,有時可使竇房結的激動提早發生,繼之竇房結受抑制,因而發生一過性異位激動所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症狀。 希望不要過於劇烈運動

10. 心律失常是什麼引起的,怎麼預防

1、預防誘發因素:一旦確診後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郁,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葯更簡便、安全、有效。
2、保持穩定的情緒: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鬆,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徵象或稱前驅症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可防患於未然。
有些病人對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療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當發生時用以往的經驗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後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惡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馬上轉復。
4、合理用葯: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葯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願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葯、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葯,並注意觀察用葯後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葯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盡量少用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檢查身體:定期復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葯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葯後應定期復診及觀察用葯效果和調整用葯劑量。
6、生活要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煙。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