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漢字有關的小知識
擴展閱讀
經典閱讀包怎麼退訂 2025-01-13 15:04:46
同學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2025-01-13 14:34:53

漢字有關的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7-30 00:41:24

① 有什麼關於漢字的知識

漢字
造字原理:六書是漢字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禮中就有提到了六書,只是沒有說明具體內容。到了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詳細闡述了「六書」這個漢字構造原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象形:這種造字法是依照物體的外貌特徵來描繪出來,所謂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個字,最早就是描繪日、月、山、水之圖案,後來逐漸演化變成現在的造型。
指事:這是指表現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謂「各指其事以為之」是也。如卜在其上寫作「上」,人在其下寫作「下」。

形聲:此乃文字內以特定形狀(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這個字也可為一個字根,結合不同的屬性字根,可合成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樣的發音(也有的只有聲母一樣),表達不同的事物。但形聲字,也因古今語言音韻變遷,不少古代同類形聲字在今天的官話已無共同音素了。

會意:這個造字法,是將兩個字根組合起來,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組起來,就是日光加月光變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過去所言;有信,就是這個人都很遵守自己說過的話。

轉註:這是用於兩個字互為注釋,彼此同義而不同形,漢代許慎解釋道:「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這怎麼說呢?此二字,古時「考」可作「長壽」講,「老」、「考」相通,意義一致,即所謂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詩經的《大雅•棫樸》亦雲:「周王壽考。」。蘇軾的《屈原塔詩》也有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一語。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別注意的是,後代的文字學家針對許慎的前述的定義也作了大量的解釋。其中包括「形轉說、聲轉說、義轉說」三類,只是這三種說法有人認為不夠全面,當代古文字家林沄先生也有解釋說「轉注」就是一個形體(字根)記錄兩個讀音和意義完全不同的兩個詞。例如「帚和婦」與甲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

假借:這法簡言之,借用一字,去表達別的事物。一般來說,是有一個無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個發音接近或是屬性近似的字根,來表達這個新事物。例如:「又」,本來是指右手(最早可見於甲骨文),但後來被假借當作「也是」的意思。聞,本意是用耳朵聽東西的意思。例如《大學‧第七章》中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但後來被假借成嗅覺的動詞(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錯用)。

總結以上六書,前兩項,「造字法」也;中兩項,「組字法」也;後兩項,「用字法」也。這六個原理,是古代文字學學者歸納出來的字學理論。其所含漢字構成法則,是長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個人獨創的。

漢字的結構:漢字由一個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維方式(歐語系是一維文字)在特定的空間、配置在一個正方塊內而組成,因此有方塊字的別稱,從結構上來看,漢字有以下特色:

單一字內就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在表達同樣的事物時,可比表音文字用更短的篇幅表達同樣的訊息,所以漢字的閱讀效率很高。
一個漢字乃由四百多個表意象形字母為基本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等,像積木一樣組合而成。
一個未知文字的含意,可拆字,從組成字根以及空間的配置推斷出其字義。當時代演進出現新事物難以詞的方式來表達時,也能以字根組合原則,合成出新字來用,例如中文的鈾字,就是近代為了表現一種新發現的化學元素而新造的字。
漢字組成的字根空間配置對字義有影響:如同樣是「心跟亡」的合體,左右排是「忙」,上下排是「忘」,排列不同,導致不同含義;文字右邊有「乂」這個字的部件,這表示右手(手的左偏旁表示左手)持某物對左邊字根作某事(金文、甲骨文考古的發現),如果右手上面拿東西就變成「攵」,有這個字根的,幾乎都是攻擊性或是用暴力達成某件事,例如攻、敗、敲、收、散、政、牧、敕等等。

字形(漢字書法):「國」這個字的筆畫漢字有各種不同的書寫方式,即有不同的字體;不同的字體,漢字的字形不一樣。

規整的字體(如楷書、宋體、隸書、篆書等)書寫下的漢字是一種方塊字,每個字占據同樣的空間。漢字包括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體字由基礎部件組合構成,佔了漢字的90%以上。合體字的常見組合方式有:上下結構,如「笑」、「尖」;左右結構,如「詞」、「科」;半包圍結構,如「同」、「趨」;全包圍結構,如「團」、「回」;復合結構,如「贏」、「斑」等。漢字的基礎部件包括獨體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漢字的最小構成單位是筆畫。

書寫漢字時,筆畫的走向和出現的先後次序,即「筆順」,是比較固定的。基本規則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不同書寫體漢字的筆順可能有所差異。

讀音:漢字是多種方言的共同書寫體系,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中國大陸現今以普通話作為標准讀音,普通話的音節由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及聲調確定,實際用到1300多個音節。由於漢字數目龐大,因而有明顯的同音字現象;同時還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稱為多音字。這一情況在各種漢語中是普遍存在的。

漢字雖然以表意為主,但並非沒有表音成分,最常見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來詞的音譯,比如沙發。此外,還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詞,如(一命)「嗚呼」、「哈哈」大笑等。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別是該國國內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國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底線,比如「Bush」絕不能音譯成「不死」。

由於漢字本身不表音,自漢朝到20世紀漢字在數量上、寫法上雖有變遷,但無法看出發音的變化。必須進行專門的研究才能推測它們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發音。有學者經研究認為:漢朝之前,一個漢字發音為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類似今日的韓、日語。詳見上古漢語。

漢字在日語中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之分,往往一個字有很多讀法,原因來自中國不同時期傳入日本的發音。

在朝鮮語中則大致為一字一音,沒有訓讀。

除了日本以外,其他漢字使用國也有使用了一些多音節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侖)、「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陸地區由於官方廢除已基本不使用,台灣仍在使用,一般人也明了其意思。

注音: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來注音,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採用這種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讀若准」。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如「女為說己者容」中,使用「說者曰悅」來進行注音。

以上兩種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沒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過於冷僻,這就難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襪音韈」等。

魏晉時期發展出了反切法,據傳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響。漢字的發音可以通過反切法進行標注,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拼來注音,使得所有漢字發音都有可能組合出來。如「練,朗甸切」,即「練」的發音是「朗」的聲母與「甸」的韻母及聲調所拼成。

近代以來,又發展出了漢字形式的注音符號(俗稱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號仍是台灣教學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國大陸最為廣泛使用的是漢語拼音。

由於漢字以本身表義為主,注音方面較為薄弱。這個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獻,不至於產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樣,用字措辭太懸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斷古代聲韻的難度。例如「龐」從「龍」而得聲,但今日北京話前者讀「páng」,後者為「lóng」。如何解釋這樣的差異,就是音韻學所探討的課題。

漢字與詞語:漢字是漢文組成的最小單位。

語素是漢文表意的最小單位,類比於英語的「詞彙」和「片語」的總稱。絕大多數漢字可以獨立構成語素,比如「我」,類比於英語中的單一字母構成的詞彙,比如「I」。現經白話文大多數詞語都是由兩個以上的漢字構成的,不過,和英語中「詞彙」和「字母」的關系不同,語素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個漢字獨立構成語素時的意思有相關性,因此相當程度上簡化了記憶。

詞語包括語素和若干個語素形成的短語。

漢字的高效率,體現在幾百個基本象形字,可以合成表示天上地下的各種事物的上萬漢字;幾千個常用字,又可以輕松組合出數十萬詞語。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准確掌握這數十萬詞語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種負擔。漢語常用詞彙約為幾萬條,總詞彙量約有百萬條,雖然從數量上來說顯得有些令人望而卻步,但由於大多數漢字構詞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並非遙不可及。因此,僅就詞彙而言,其學習難度並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樣數量外文詞彙的記憶強度則要大得多。

而從古文的角度來看,用字本義,比起五四白話文運動以降過度依賴詞語,會來的精確且有效率,例如朱邦復先生就提暢精確使用漢字的復古作為。

漢字的數量: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日常所使用的漢字約為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時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也有6萬多的說法),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規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此外,繼第一批簡化字後,還有一批「二簡字」,已被廢除,但仍有少數字在社會上流行。

漢字數量的首次統計是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進行的,共收錄9353字。其後,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此後收字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類篇》,收字31319個;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日本的《大漢和字典》收字48902個,另有附錄1062個;台灣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個;《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20世紀已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中華字海》,收字85000個。

在漢字計算機編碼標准中,目前最大的漢字編碼是台灣的國家標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錄可考證之繁簡、日、韓語漢字共76,067個,但並不普及,只有在戶政系統等少數環境使用。台港民間通用的大五碼收錄繁體漢字13053個。GB18030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最新的內碼字集,GBK收錄簡體、繁體及日語、韓語漢字20912個,而早期的GB2312收錄簡體漢字6763個。而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則收錄漢字20902個,另有兩個擴展區,總數亦高達七萬多字。

初期的漢字系統字數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較大歧義。為完善表述的明確性,漢字經歷了逐步復雜、字數大量增加的階段。漢字數量的過度增加又引發了漢字學習的困難,單一漢字能表示的意義有限,於是有許多單一的漢語意義是用漢語詞語表示,例如常見的雙字詞。目前漢語書寫的發展多朝向造新詞而非造新字。

漢字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系統,並仍然或曾經在日語和朝鮮語、越南語中使用。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擁有4500年以上的歷史。狹義地說,它是漢族的文字;廣義地言,它是漢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漢字是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漢字書寫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漢字作為共同書寫體系,因而漢字在歷史上對中華文明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並成為東南亞文化圈形成的內在紐帶。在漢字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大量詩詞、對聯等文化,並形成了獨特的漢字書法藝術。

一個漢字一般具有多種含義,也具有很強的組詞能力,且很多漢字可獨立成詞。這導致了漢字極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蓋98%以上的書面表達方式。加之漢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漢字的閱讀效率很高。漢字具備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來,同樣內容的中文表達比其他任何字母語言的文字都短。

目前的漢字體系分為繁體字和簡體字,前者用於台灣、香港、澳門和北美的華人圈中,後者用於中國大陸和新加坡以及東南亞的華人社區。通常說來,兩種漢字書寫系統雖然有差異,常用漢字的個體差異不到25%。

由於漢字書寫復雜,「漢字落後論」的說法存在了很長時間,認為漢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頸,並有「漢字拉丁化」甚至廢除漢字的推動行為。現在一般認為漢字也有突出優點,初始學習難度雖大,但掌握常用字後不存在類似海量英文單詞的繼續學習問題,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調動人腦的學習能力。在計算機輸入問題基本解決後,「漢字落後論」及「漢字拉丁化」已實際上逐漸被大多數人拋棄。

目前漢字系統已經基本穩定,但漢字的規范化、生僻字的自然消亡仍在繼續進行。

漢字編碼系統:為進行信息交換,各漢字使用地區都制訂了一系列漢字字元集標准。

② 關於漢字的知識有哪些

1、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漢字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仍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的官方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創制漢字。在非漢語體系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漢字表》,韓國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礎漢字》,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朝鮮、蒙古等國,現今已廢棄漢字。

2、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歷來各家有不同主張,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契說、倉頡造字說、刻劃說和圖畫說。

3、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數千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記事性圖畫和刻符,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里的一個詞或一個語素,這就形成了音、形、義統一的特點。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所以又叫方塊字。如「車」「上」「明」等,「車」「上」「明」用字的形體來直接表達語言里的詞義;「問」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門」表音,「口」表意。

4、漢字的造字法是古人根據漢字的結構和造字規律,歸納總結出來的造字方法。漢字造字法有六種,又稱「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假借和轉注。「六書」最早出現在《周禮》,只是沒有說明具體內容。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對「六書」的進行了完善,近現代的學者在《說文解字》基礎上進行了很多改進,有三書說、四書說等,但「六書」依然是目前被廣泛認可的造字法。

5、漢字是漢語的書寫文字,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中國大陸現今以普通話作為標准讀音,普通話的音節由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及聲調確定,實際用到1300多個音節。由於漢字數目龐大,因而有明顯的同音字現象;同時還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稱為多音字。這一情況在漢語各種方言中是普遍存在的。

③ 有關漢字的知識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它已有三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它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是表意性質的音節文字,現代常用的文字有四千個到八千個,大多數是形聲字。現代漢字的字體都是經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等演變而來的。
在長久的實踐中,人類不僅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還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文化依靠文字得以保存至今。作為記錄、保存、傳播知識的工具——文字,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了不可埋沒的貢獻。
具體的內容可以看一下參考資料。

④ 找一些關於漢字的知識,

漢字造字的基本方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漢字的字音因為地域、歷史的原因,有各地的方言,但最終都接受普通話字音的規范;
漢字的字形在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以後,隸書階段進入基本規范,我們今天的正楷字直接源於隸書.
漢字的字義有基本義、引申義、假借義.

⑤ 關於字的知識都有哪些呀大家

漢字誕生並流傳至今,每個字背後都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千百年來的風俗禮儀、倫理道德、哲學思考、審美意識等等,都隱藏在一個個的漢字演變過程中,值得我們去探尋,去思考。
以漢字誕生背後有趣的冷知識和真歷史作為漢字學習的切入點,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記憶更加深刻,也在識字過程中了解到我們的傳統文化和歷史典故,可謂是一舉多得。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漢字誕生的背後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1.關於「虹」的冷知識——
你知道嗎?美麗的彩虹在古人眼裡竟是災禍預兆!
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彩虹的說法:如果彩虹出現在東邊,表示天空即將放晴;如果彩虹出現在西邊,表示隔天將會繼續下雨,等等。然而在古代,人們並不把彩虹當成美麗的自然現象,而是視為天氣變化前的預兆,還是種凶兆。古字
把彩虹畫成雙頭蛇,因為古人把彩虹看成是一條出現在天空中的雙頭蛇,這條雙頭蛇蛇頭朝下就像是在喝地面上的水,並且會將水喝乾,所以謠傳只要有彩虹出現,不久之後必會有旱象發生。

字義說明 彩虹;許慎強調,虹是雨後天空出現的七色圓弧,形狀像是一條長蟲,由蟲與工組合而成。
字形說明 采仰視角度,取彩虹橫跨空中之形造字。最初是畫一條雙頭蛇,蛇頭朝下,中間為長弧形的蛇身(圖1);演變至今,字形結構已改變:圖1 →圖2。
常用詞彙 氣貫長虹
2.關於「力」的真歷史——
你知道嗎?力原是古代農具「耒」的模樣
在我國西南地區發現了商代晚期的農具耜;耜是古時人們用來翻土的農具,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在牛犁出現之前,耒耜為人力整田的主要農具,也因此耒耜成為古時農具的代名詞。耒耜的發明同時開創了中國的農耕文化,而力的古字
畫的就是古代農具耒的形狀,上邊有長柄,下端彎曲分開的部分是耒頭。

字義說明 力氣;許慎認為力是人身體筋脈的樣子,而後世文字研究學者則認為力應當是一種農用工具,作者亦將力視為農用工具。與力有關的字, 有功、助、努、動、勞等。
說文解字 「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災。凡力之屬皆從力。」
字形說明 采直視角度,取力之形造字。最初畫出上半部的木桿,下半部為翻土器(圖1、圖2);演變至今,字形線條結構改變:圖1、圖2 →圖3。
常用詞彙 力不從心 力爭上游 力排眾議
3.關於「道路」的真歷史——
「道」對「路」說:我們不一樣~
在古代,道與路是有差別的,路是由人不斷重復走動後自然形成,道則是經由人工刻意修建而成。
若要細究道與路的不同,必須從秦始皇說起。秦始皇時期,曾大力修築馳道與推行車同軌,因為古時到處都是泥巴路面,每當下過雨後,大大小小不同車軌的馬車軋過泥巴路面,等到泥土幹了就變成又干又硬、凹凸不平的路,不僅人難以行走,就連馬兒也很難在上面賓士。因此,秦始皇就以國都咸陽為中心向四周修建馳道,一是為了方便他可以到各地巡視,二是發生戰爭時便於快速補給軍備與糧食。秦始皇當時修築的馳道有一定的標准,必須寬五十步,寬度統一才方便馬車的行駛與軍隊的行走。這就是所謂的道。古字道有兩種表示:一種是
,表示一個眼睛在道路上,隱含領導的意味;另一種是
,表示人在道路上行走。

字義說明 路;許慎解釋,道是指人所行走的通路,由辵與首組合而成。現今辵以辶表示。
說文解字 「所行道也,從辵,從首。一達謂之道。」
字形說明 取人在道路上之象造字。
道的表現方式有許多種:第一種,畫出外圍的道路形狀,而裡面是
眼睛的形狀(圖1),表示引導的意思;第二種,畫出外圍道路的
形狀,人位於道路中間之形(圖2),表示人所走的通路。演變至
今,字形結構改變:圖1、圖2、圖3 →圖4,屬半包圍結構。
常用詞彙 康莊大道 志同道合 任重道遠

字義說明 馬路、道路,供人或交通工具通行的通道;許慎解釋,路是由足與
各組合而成。
說文解字 「道也,從足,從各。臣鉉等曰:『言道路人各有適也。』」
字形說明 取足、步與口之形造字。
左邊是腿,右上部是腳印,右下部則是一個口(圖1);演變至今,
字形線條結構略有改變:圖1、圖2 →圖3,屬左右結構。
常用詞彙 窮途末路 冤家路窄 走投無路 路遙知馬力
4.關於「朋」的冷知識——
誰說朋友不能談錢,朋就是一串小錢錢
在古代,貝幣是以朋為計算單位,朋的古字
像架子上掛著貝殼的樣子,所以古代才會將十個貝幣稱為一朋。後來延伸為朋友的意思,所謂「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在古代,朋與友其實是兩種不同層次的關系。「同門曰朋」是指與自己在一起學習的人,類似同學的關系;「同志曰友」則指因有相同興趣或想法而在一起的人。

字義說明 朋友;古代貨幣單位,十個貝殼(或二十個貝殼)為一朋;許慎將朋字視
為古字的鳳來解釋。與朋有關的字,有崩、棚、綳、鵬、堋等。
說文解字 「古字鳳,象形。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為朋黨字。」
字形說明 采直視角度,取棚架上掛了貝殼之形造字。
畫出兩串貝殼(圖1、圖2);演變至今,字形線條結構改變:圖1、圖2 →圖3,屬左右結構。
常用詞彙 高朋滿座 朋比為奸
5.關於「取」的真歷史——
你知道嗎?割耳朵也是古代計軍功的方式之一
遠古時期部落族群間常有戰爭,勝利的一方可以獲得更多糧食或土地,而戰敗的士兵成為戰俘後,往往過著悲慘的奴隸生活。因此,各個部落為求戰勝便製造出許多精密的武器,或者發展出各種戰術與獎勵方式。戰國時期的商鞅為激勵將士全力奮戰,制定了一種獎勵制度——首級制。只要將士在戰場上砍下敵人的頭顱,帶回後即可獲得獎賞;提回的敵人首級愈多,獎賞也愈多。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將士們無不奮勇殺敵。除了首級制之外,有些是以割取敵人耳朵的數量來統計殺敵的多寡。取的古字
左邊是一隻耳朵,右邊是一隻手,就像是手提著耳朵的樣子。

字義說明 拿取;許慎解釋,取有割下左耳之意,引申為捕取的意思,由又與耳組合而成。
說文解字 「捕取也,從又,從耳。」
字形說明 采直視角度,取耳朵與手之形造字。一隻手拿著一隻耳朵(圖1、圖2);演變至今,字形線條結構改變:圖1、圖2、圖3 →圖4,屬左右結構。
常用詞彙 分文不取 斷章取義 嘩眾取寵
6.關於「民」的真歷史——
你知道嗎?民在古代最初是指奴隸或戰俘
在古代,戰俘成為奴隸後是沒有人身自由的,每天被嚴密地監控,必須做許多苦役。在勞役中犯錯或是想逃跑,便會被刺瞎一隻眼睛以示懲戒;奴隸瞎了一隻眼睛後行動不便也不容易逃跑,控制奴隸行動的目的就達到了。古代社會有貴族階級與平民階級之分,貴族享受所有的特權,一般平民百姓沒什麼人權可言,更常常被貴族們視為奴僕或奴隸。他們一旦犯錯,就會被施以責罰。民的古字畫眼睛被一尖銳物插入的樣子,所以民這個字最初是表示奴隸的意思。

字義說明 民眾,民最初是指奴隸或戰俘;許慎解釋,眾人懵懵無知的樣子,也有學者認為古代將戰俘眼睛刺瞎以為奴隸,民字像奴隸之形。與民有關的字,有眠、氓、泯、岷等。
說文解字 「眾萌(註:同氓)也,從古文之象。凡民之屬皆從民。」
字形說明 采直視角度,取眼睛插入一尖銳物之形造字。
畫一尖銳物插入眼睛中(圖1);演變至今,字形線條結構改變:圖1、圖2、圖3 →圖4。
常用詞彙 民不聊生 仁民愛物 市井小民
7.關於「閂」的冷知識——
你知道嗎?門閂也曾作為古代武舉科考的項目之一
古代城門或宮門都有嚴謹的門禁,幾點開門、幾點關門都有規定,只要時間一到就要關門禁止進出;而守門人關門時除了將兩扇門板閉合起來,最重要的便是架上一道橫木,專門用來關門的橫木稱為門閂,閂的古字即畫門上有一橫木可將門緊閉。由於城門或宮門的門閂既重且長,開關門時必須好幾個人一起出力,才能抬得起門閂;唐代武則天時期,門閂還有一種特別的功用,即是作為武舉科考的項目之一——翹關,武舉考生必須抬得起門閂才有機會入選,其實翹關就類似現今的舉重。用雙手將門閂舉起,古人就以此動作造了開這個字,開的古字就是畫雙手准備將橫木向上抬起的樣子。

字義說明 門閂。
說文解字 無。
字形說明 采直視角度,取門上有一橫木之形造字。
畫出門內有一橫木可使門推不開(圖1);演變至今,字形線條結
構略有改變:圖1 →圖2。
8.關於「繩索」的冷知識——
你知道嗎?小繩索也有大用途
對古人而言,繩索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可拿來協助記錄事情,甚至用來治理國家大小事。尤其在文字尚未發明前,原始部落領導者就是利用繩子來記錄管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許慎《說文解字》序中就曾提到古人結繩記事:「事大結其繩大,事小結其繩小。」遇到重要的事情會用粗大的繩索打個大結,小一點的事則用細小的繩子打個小結,可見文字發明前古人對繩索的依賴度很高。
繩索最初的概念與來源其實很簡單,就是隨手摺取野外路邊的草莖或藤蔓作為繩索使用,所以索的古字上半部是草葉的形狀,下半部是草莖纏繞的樣子。簡而言之,索這個字的原始形象便是將草莖藤蔓相互扭捲起來,成為一條長長的線。

字義說明 繩索;許慎解釋,將草木莖葉編織成繩索。
字形說明 采直視角度,取草木編繩之形造字。
上面是草木,下面是編織的繩子(圖1、圖2);上半部草木形象
改為「十」,下半部仍是繩線(圖3);演變至今,字形線條結構改
變:圖1、圖2、圖3 →圖4。
常用詞彙 離群索居 不假思索 按圖索驥
9.關於「棄」的冷知識——
你知道嗎?周朝始祖後稷原來是棄嬰
周朝的始祖後稷名「棄」,他有一段神話般的身世傳說。據說棄的母親有一天在郊外踩到一個大腳印,過了不久就懷孕了,後來順利生下一個男嬰,但這嬰兒卻被認為不祥,於是棄的母親就直接將他丟棄野外。原以為這嬰兒會被路過的野獸吃掉或踩踏而亡,結果卻反而吸引了許多動物自動圍在他的身邊保護他。之後棄的母親又把他放置在冰凍的河面上,沒想到又有大鳥飛來,用羽毛覆蓋保護棄。種種跡象顯示,棄是個很特別的嬰兒,可能受到神靈的保佑。由於三番五次將他丟棄在野外,所以給這孩子起名為「棄」。棄的古字
就像一雙手捧著竹箕,箕中有個孩子,准備將箕中孩子丟棄的樣子。

字義說明 放棄;許慎解釋,將小孩丟棄的意思。
字形說明 采直視角度,取手持箕丟孩子之形造字。
雙手持箕,箕中有孩子,像欲將孩子丟棄的樣子(圖1);代表孩子,下面是頭,上面是身(圖2);中間箕的形象改變,下半部是一雙手,上半部是一孩子(圖3);演變至今,字形線條結構改變:圖1、圖2、圖3 →圖4。
常用詞彙 前功盡棄 不離不棄 自暴自棄
10.關於「它」的冷知識——
你知道嗎?「無它」也是問候語
中國人見面時的問候語,反映出不同時代人民的生活狀況,像老一輩人碰面時,總習慣相互問候「吃過飯了嗎?」或「吃飽沒?」簡單一句問候語顯見在物質缺乏的時代,有飯吃或者能吃飽,才是大家最關心的事。若將時間向前推到遠古時期,我們會發現當時人們的問候語是「無它?」這透露出古代一種懼蛇的心態,它是指蛇,它的古字
畫出蛇頭、蛇身與蛇尾的形狀,意思是問有沒有蛇。「它」左邊加上一個「蟲」即成了「蛇」字,蛇的古字
畫出兩條蛇的樣子,表示蛇很多。遠古時代遍地荒煙蔓草,蛇容易藏身其中,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容易被蛇攻擊,輕者遭受皮肉傷,重則危及生命,以致古代先民對蛇充滿恐懼,所以見面時會互相提醒附近有蛇出沒。

字義說明 代名詞,稱人以外的事物;蛇的字源;許慎解釋,一種身體彎曲且
長的蟲,上古時代,草叢里易躲藏蛇群,人們出門時會相互提醒、
詢問是否有蛇出沒。
字形說明 取蛇之形造字。
上半部是人的腳部形狀,下半部代表一條蛇,蛇攻擊人的腳部(圖
1);畫出蛇頭、蛇身與蛇尾(圖2、圖3);演變至今,字形線條
改變:圖1、圖2、圖3、圖4 →圖5。
11.關於「鼓」的冷知識——
你知道嗎?鼓是黃帝部落取勝的秘密法寶
遠古時期的中國存在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部落,之所以能將分散的部落整合成統一的國家,是經歷了數不清的戰爭。司馬遷《史記》記錄了黃帝與蚩尤兩大部落間的戰爭,雙方對峙多年,黃帝部落最後是通過造「鼓」才擊敗了蚩尤。
古籍記載,黃帝與蚩尤曾經激戰了九次,黃帝一直無法戰勝,後來受到天神的啟示,造了一種鼓,名為夔牛鼓,它是用夔龍的皮打造而成。黃帝一共造了八十面鼓,鼓聲可以震至五百里之外,黃帝就是靠著鼓聲壯大了軍威,才順利擊敗蚩尤一統中原成為共主。「鼓」是由「壴」與「支」組合而成。左側即壴,最上面是鼓的裝飾物,又稱為羽葆與華蓋,中間則是鼓面,最下面是鼓的立架。右側表示一隻手拿著木槌,線條直線化後就成了「支」這個字。整個鼓字就像是手拿木槌敲擊鼓面的樣子。擊鼓時會發出彭彭的聲音,彭的古字,右邊三條斜線就像鼓振動時產生的聲波。

字義說明 打擊樂器;許慎解釋,春天萬物破皮甲而出時,擊鼓為之慶祝。《周禮》將鼓分為六種:雷鼓有八個鼓面;靈鼓有六個鼓面;路鼓有四個鼓面;鼖鼓、皋鼓、晉鼓均只有兩個鼓面。
字形說明 取鼓、手與木槌之形造字。
左邊是一個鼓形,右下為手,右上為木槌,像手持木槌敲擊鼓(圖1);左邊是上下兩個鼓,右邊仍是手持木槌的樣子(圖2);中間圓弧形的鼓身,下方有兩條立腳,上方是鼓的裝飾(圖3);演變至今,鼓形略有差異,但仍保留手持木槌擊鼓的樣子:圖1、圖2、圖3 →圖4。
常用詞彙 一鼓作氣 鑼鼓喧

⑥ 找一些關於漢字的知識,簡單點。

漢字造字的基本方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漢字的字音因為地域、歷史的原因,有各地的方言,但最終都接受普通話字音的規范;
漢字的字形在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以後,隸書階段進入基本規范,我們今天的正楷字直接源於隸書。
漢字的字義有基本義、引申義、假借義。

⑦ 漢字的知識

關於漢字的知識
一 歷史

甲骨文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之一。其中,古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已經失傳,僅有中國的漢字沿用至今。

傳說中,漢字起源於倉頡造字。黃帝的史官倉頡根據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了漢字,造字時天地震驚——「而天雨粟,鬼夜哭」。從歷史角度來看,復雜的漢字系統不可能由一個人發明,倉頡更可能在漢字的搜集、整理、統一上做出了突出貢獻,所以《荀子·解蔽》中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

有觀點認為《周易》中的八卦對漢字形成有較大影響,但支持者甚少。

二 原始文字

文字發明前的口頭知識在傳播和積累中有明顯缺點,原始人類使用了結繩、刻契、圖畫的方法輔助記事,後來用特徵圖形來簡化、取代圖畫。當圖形符號簡化到一定程度,並形成與語言的特定對應時,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楊家灣大溪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種符號中,部分特徵與甲骨文有較大類似之處。這一發現將原始漢字的形成過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東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號,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幾何符號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階段的表現。

但是,商朝以後的漢字和這些幾何符號是否一脈相承?這個問題還在爭議中。許多學者提出,這些符號不一定是漢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絕對肯定是文字元號。

三 從象形到表意

泰山封山刻石,相傳為李斯所書從甲骨文到小篆,漢字經歷了從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發展過程,字形逐步脫離事物的具體形象。這一時期的漢字稱為古文字。

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在已發現的4500多甲骨文單字中,目前已能認出近2000字。與甲骨文同期,青銅器上鑄造的文字稱為金文或鍾鼎文,西周時期的《散氏盤》、《毛公鼎》具備很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李斯在大篆和六國古文的基礎上,進行規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為秦朝的標准書寫字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小篆呈長方形,筆畫圓潤流暢。

小篆解決了各國文字間出現大量異體字的情況,「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文字的統一有力促進了民族間文化傳播,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和中國的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世界文字史所罕見。

漢字的發展經歷了許多不同的演變。初期漢字系統的字數不足,大量事物以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