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的幼兒園營養膳食應該怎麼搭配
碳水化合物上幼兒園以後,孩子每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推薦的熱能攝入量應占總熱能的50%~60%,穀物和大部分水果當中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另外,存在於目前幼兒飲食中的問題還包括兒童過量地攝入「三高」食物、飲食西化,從而引起了兒童肥胖。大多數兒童喜好糖果和甜飲料,這不僅會影響其食慾導致營養素攝入不全面,而且還會使患齲齒的幾率大大提高。因此,為保證學齡前兒童的營養膳食,幼兒園應該建立科學的營養膳食管理模式,加強膳食工作者平衡營養膳食理論的輔導,定期更換食譜。同時,家庭也必須適當了解幼兒園為孩子提供的飲食狀況,用以搭配理想的家庭食譜補充孩子需要的營養元素。
2. 怎樣培養幼兒健康的飲食行為
一、幼兒飲食行為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存在的問題
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幼兒,對營養的需求非常廣泛。合理的營養結構是保障幼兒身體、智力發育的重要條件之一。現代家庭的生活條件優越,理應不存在營養問題。但在實際上,我們卻看到幼兒在飲食行為中就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如挑食、偏食、暴飲暴食、不定時定量吃飯等。幼兒的飲食絮亂狀況已成為幼兒發育不良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與家長和幼兒園教師對幼兒飲食行為指導不當或管教不當有直接的關聯。
2.形成的原因
(1)家庭方面。由於對幼兒良好飲食習慣與幼兒身心健康發育的關系缺乏認知,許多家長認為他們那一代沒有條件,現在條件好了就應該盡量滿足孩子在生活上的要求,加之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個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愉快的童年和健康的身體,為此,家長們對於孩子在飲食方面提出的各種要求總是百依百順,百般遷就和滿足,吃飯時孩子不願吃的菜就放在自己面前,孩子可以一口不吃。有的家長互相攀比,總覺得在吃上不能委屈了孩子,因此很多孩子就會要求去吃「德克士」、「麥當勞」等洋快餐,等到了該吃正餐的時候也不吃,這時家長也採取了縱容的態度,認為孩子現在不想吃就算了,等他想吃的時候再弄給他吃。這種一味遷就和縱容的態度成為了幼兒不良飲食習慣養成的「溫床」,助長了幼兒不良飲食習慣的形成。
家長不良飲食習慣對幼兒飲食習慣形成的影響。有的父母自己挑食、偏食,不避諱孩子。常言道「身教重於言教」,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無形中也會學著不吃這不吃那,久而久之,也將形成挑食偏食的惡習。
(2)幼兒園方面 。一些幼兒園,尤其是私立幼兒園為了減少開支,聘請的保教人員大多數都是社會上的一些待業人員,學歷也較低。她們沒有經過幼教專業的培訓,缺乏相關的保育知識,素質較低。在幼兒出現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時,或採取縱容的態度或強硬的態度,並沒有真正關注幼兒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二、培養幼兒良好飲食習慣的途徑
幼兒時期,是一生中身體發育最顯著的時期,如果這個時期不抓緊教育,掉以輕心,放任自流,幼兒不良飲食習慣必將對其身心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幼兒不良飲食習慣是長期形成的,矯正不良的飲食習慣也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矯正幼兒不良的飲食習慣還必須以家庭和幼兒園相互配合為基礎,針對幼兒心理發展特點,採取有效的教育手段來進行。
1.家庭方面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搖籃,三歲前幼兒的生活環境以家庭為主,所接受的教育主要也來自家庭。在對幼兒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處於重要地位,起著主導作用,家長的教育素質如何,直接關繫到家庭教育的效果和質量,決定家庭教育的優劣或成敗,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孩子的發展能力取決於父母的發展。」因此,父母必須實施有效的教育手段,促成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形成。
2.幼兒園方面
幼兒園教育是矯正幼兒不良飲食習慣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幼兒園必須實行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除了對幼兒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播外,還要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1)合理安排幼兒的一日生活。在教育教學中,控制幼兒運動量,避免大量出汗,過度疲勞,造成幼兒暴飲暴食或不想吃飯的情況出現;要教育幼兒定時飲水、進餐,制止幼兒從家中帶零食來吃;餐前做好充分准備,進行餐前教育,穩定幼兒的情緒,間接地激發了幼兒的食慾;此外,教師對飲食過少的幼兒要進行多方面的觀察和分析,及時消除幼兒的不正確想法。
(2)營造適宜的環境,創設良好的進餐氛圍,引導幼兒愉快進餐。幼兒園是對幼兒實施有目的、有計劃教育的場所,飲食教育也是如此。良好的環境,對幼兒的行為能產生積極的影響。幼兒進餐是否有食慾與情緒的好壞緊密相關。經常保持進餐是愉快的情緒,有利於增進幼兒食慾。因此,在幼兒進餐時,要努力創造輕松和諧愉快的氣氛。
(3)因材施教,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由於每個幼兒生活的環境、身體狀況、家庭教育的不同,他們對食物的偏好也會不同。教師應該要善於觀察幼兒的飲食習慣,進餐多少,掌握每個幼兒的情況,並針對具體的情況來進行單獨指導,採取不同的方法做到因人而異。
(4)開展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首先,教師應該利用多種渠道,如家長會、家長園地、家園聯系冊、家長開放日等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表現,了解教師的教育行為、教育方法,提高家長主動配合的積極性。其次,邀請家長參加親子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來對幼兒的飲食習慣進行培養,同時使家長有更多的機會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意識到在幼兒的教育中他們和教師是合作夥伴,而不是一個旁觀者,促進家園合作,共同培育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5)幼兒園在招聘保教人員時要有所選擇,不要濫竽充數。要定期對其進行培訓,不斷地提高幼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3. 幼兒園小朋友飲食方面要注意些什麼
1.營養齊全、搭配合理
幼兒膳食應包括上述五類食物。在比例上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重量比接近1:1;4—1:1:5,所佔能量比分別為12%—15%、25%—35%、50%—60%。動物蛋白(或加豆類)應占總蛋出的1/2。平均每人每天各類食物的參考量為糧谷類100—150g,鮮牛奶不低於350m1或全脂奶粉40—50g,魚、肉、禽、蛋類或豆製品(以干豆計)100—130g,蔬菜、水果類150—250g,植物油20g,糖0—20g。此外應注意在各類食物中,不同的食物輪流使用,使膳食多樣化,從而發揮出各類食物營養成分的互補作用,達到均衡營養的目的。 』
2.合理加工與烹凋
幼兒的食物應單獨製作,質地應細、軟、碎、爛,避免刺激性強和油膩的食物。食物烹調時還應具有較好的色、香、味、形,並經常更換烹調方法,以刺激小兒胃酸的分泌,促進食慾。加工點調也應盡里減少營養素的損失,如淘米次數及用水量不宜過多、應避免吃撈米飯。以減少B族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損失。蔬菜應整棵清洗、焯水(飛水)後切,以減少維生素C的丟失和破壞。
3. 合理安排進餐
幼兒的胃容量相對較小、且肝儲備的糖原不多,加上幼兒活潑好動,容易飢餓,故幼兒每天進餐的次數要相應增加:在1—2歲每天可進餐5—6次,2—3歲時可進餐4—5次,每餐間相隔3—3.5小時。一般可安排早、中、晚三餐,午點和晚點兩點。
4.營造幽靜、舒適的進餐環境
安靜、舒適、秩序良好的進餐環境,可使小兒專心進食。環境嘈雜、尤其是吃飯時看電視,會轉移幼兒的注意力,並使其情緒興奮或緊張,從而抑制食物中樞,影響食慾與消化。另外,在就餐時或就餐前不應責備或打罵幼兒,發怒時,消化液分泌減少降低食慾。進餐時,應有固定的場所,並有適於幼兒身體特點的桌椅和餐具。
5. 注意飲食衛生
幼兒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因此對幼兒的飲食衛生應特別注意。餐前、便後要洗手;不吃不潔的食物,少吃生冷的食物;瓜果應洗凈才吃,動物性食品應徹底煮熟煮透。從小培養小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4. 幼兒園兒童膳食營養搭配注意事項
1.保證鈣質的充足供應 春天是孩子長個兒的好季節,孩子長高主要是骨骼發育的結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鈣,因此,春季應供給孩子充足的鈣。孩子每天需要的鈣量是700-800毫克,適宜的供給量是每日不少於1000毫克。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芝麻、黃花菜、蘿卜、胡蘿卜、海帶、芥菜、田螺、蝦皮等。再就是排骨湯或骨頭湯,這些湯不僅含鈣豐富,而且有助於身體對鈣的吸收。我園將繼續用大骨湯來烹制菜餚,並每周一次,以保證孩子對於鈣的吸收。
2.多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作用是提高腦神經的靈敏程度,使腦對刺激的反應靈活,還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對孩子的腦和身體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春季多風,氣候乾燥,易引發出血症,維生素c對防止出血有很好的作用,必須及時供給。我園將盡量多讓孩子吃些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蘋果、西紅柿、蘿卜等。
3.合理搭配粗、雜糧 粗糧、雜糧首先是能給人體補充礦物質,保證微量元素的供應,如鐵、鋅、錳、銅、鈣、磷等,其次是纖維素和各種維生素,再次是具有特殊結構的有機化合物,如芳香物質、氨基酸等。而且食物的多樣化對促進食慾、引發孩子胃口和增強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很有幫助。我園將繼續保持孩子主食的粗雜糧的搭配。運用各種雜糧的天然色澤及香味,進行合理搭配,做出各種孩子愛吃的麵食。
4.多吃含自然糖分的食物 春季由於氣候轉暖和晝長夜短,使孩子的代謝機能旺盛,戶外活動時間也大為加長,熱量和營養物質的消耗就會相對加大,使孩子經常感到飢餓。因此,我園對食譜中的間點也做了相應的調整,所用間點將以自製為主,以外購為輔。
5.精工巧做,花色多變 為了滿足幼兒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我們不僅供給營養豐富的食物,還考慮到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由於幼兒的胃容量小,消化液量也較少,單調的食物容易產生厭食和偏食。但是幼兒好奇心大,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我們在製作膳食時特別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及食物的外觀形象,並經常調換花色品種,做到粗糧細作,細糧巧作,以促進幼兒良好的食慾。例如煮大米粥加入大黃米、蕃薯、花生等;麵食品種基本做到兩周不重樣,例如糖包中分別加入葡萄乾、黑芝麻、瓜子仁等、每周一次包子,但是每周的餡料都有所不同;就是面條也做成炸醬面、肉絲面、炒麵、湯面等多種款式。在食物的選擇和製作上,我們也努力適應幼兒的消化能力和進食心理,防止食物過酸、過咸、油膩。
6.營造良好的進食氛圍,增進孩子的食慾 孩子進餐時的環境氛圍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食慾,餐前營養介紹,老師向小朋友們講解著今天的飯菜,既讓孩子們有一個愉悅的進食心境,又增長了孩子的知識。
5. 幼兒園科學合理的膳食
一、為幼兒提供安全合理的食物
在物質豐富的時代,適合幼兒吃的食物琳琅滿目,那該怎樣為幼兒提供安全合理的食物呢?
首先,購買食物要安全。要挑些沒有農葯殘留,沒有污染的新鮮的順應時節的蔬菜,以及蛋類、肉類等。食物除了水果外,少吃生,多為熟食。熟食不選添加劑或破壞營養成分的食物,少喝飲料,多喝牛奶、豆漿等有營養的食物。
其次,烹調方式要科學。烹飪技術欠缺,菜煮得沒味,葷素搭配不好,就會降低孩子食慾。菜切得不夠細,孩子難以咀嚼。因此,在質量上要提高烹飪技術。一是廚工要根據幼兒菜譜購回的肉菜,把它們泡洗干凈在保證營養基礎上切碎。二是廚工要提升自身技術在確保營養時做到色、香、味、美俱全,讓孩子懷有看到都想吃的感覺,增強孩子食慾。同時,還要把握好孩子飲食的關鍵期。把孩子不喜歡吃的東西,想辦法放在他喜歡吃的東西里,或做成孩子喜歡的形狀等,讓孩子慢慢習慣食物的軟硬、色澤和味道的感覺,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最後,分配餐點要合理。幼兒一日三餐和成年人的時間是一樣,只是他的飯菜做工更精細。但每位幼兒的情況不一,有些胃口大好,有些胃口小差,每天晨檢或每次分餐時,要了解每位幼兒當天身體狀況、情緒和胃口等情況特點,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按時給他們分飯菜的量,如果胃口大的孩子吃完了,想多吃還可給需要的孩子添飯菜。胃口小的孩子吃完就好了。如:小班琪琪,女,從小由外婆照顧,在家一般都是外婆喂飯,很挑食,咀嚼慢,吃不上飯,就喝牛奶。在園都是挑食,飯量少,剛開始半小時還剩下大半碗飯,要餵食;後來,我們改變策略,根據她的飯量少,給她份小碗飯,鼓勵她自己吃,一個月後她學著自己慢吃,半小時基本吃完一小碗。除了正餐外,上下午各可一次加餐,孩子生長快,活動量大,加餐也是必要的。加餐的東西主要是牛奶、酸奶、水果、餅干之類,不宜讓孩子吃得太多太飽。
二、為幼兒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
這環節很多家長和保教人員易忽視,操作方法不科學,從而造成很多問題兒童。因此,我們要加強引導的力度。
首先,要為孩子營造一個愉悅的用餐氛圍。幼兒的情緒好壞會影響幼兒的用餐質量。要了解孩子這一特點,組織孩子用餐時,應注意:一是在用餐前不宜批評孩子;二是做好餐前引導孩子認識飯菜,並提高孩子的胃口或食慾;三是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性格及習慣,正面引導孩子用餐;四是在用餐期間,播放一些輕松的音樂,營造一個舒適的進餐氛圍。
其次,要堅持為孩子建立用餐常規。孩子很貪玩,玩著玩著就不想用餐了,成人要注意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當孩子在用餐時跑去玩,要學著把他從玩兒中引回來,如果孩子不聽,寧可讓他餓一餓,也不要追著喂。如:中班雯雯,女,在用餐時不集中,一會玩手指,一會玩勺子,老師提醒她,她就拿起勺子吃一口,時間到點還剩下大半碗飯。後來老師時刻提醒、教育、鼓勵她,一個月後基本能正常吃完一碗飯。幼兒用餐時間一般是在30分鍾內,如果用餐時間已過了30分鍾,他還不好好吃,就可把飯菜收起來,當作他吃完了這餐飯。幾次下來,他就知道了成人的原則,也就能在每次吃飯時,認真吃,不會到處亂跑了。
最後,要建立科學進餐方式進程。幼兒具有個體差異性,有的吃得快點,有的吃得慢點。幼兒也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減低用餐速度。因此,要學會做些調整,每次進餐時根據不同情況的幼兒分先後進餐,一般先供給用餐慢的幼兒,減少干擾,使幼兒安心地吃完自己那一份餐點。
6. 幼兒園膳食營養建議
1.要注意調配花樣,在制定食譜時根據幼兒的生理特點,利用食物種類的多樣化把食物的五大類----谷類、動物性食物(蛋、奶、肉等)、大豆及製品、蔬菜和水果、純熱能食物充分結合起來並合理的安排在每餐當中。
2.依據干濕搭配、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咸甜搭配、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搭配的原則制定食譜,並杜絕禁忌菜之間的搭配。
3.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以谷類為主,動物性食品為輔。不得使用除酵母以外的添加劑食品,不得購買熟食。不允許采購四季豆、亞硝酸鹽、黃花菜、土豆、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等。
4.根據季節調整幼兒的飲食,盡量進食時令蔬菜。
5.炊事員嚴格按照洗、切、製作、配餐等程序製作膳食,注意科學烹調,注重保存營養素,特別防止維生素的損失。
6.每天供給幼兒的食品要生熟留樣備查,留樣必須做到冷藏保存48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於100g。
7.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營養教育
1組織專門的營養教育集體活動
幼兒園中實施營養教育也可通過教師組織專門的營養教育集體活動來進行。教師組織的營養教育集體活動可讓幼兒明確地了解營養對人體的作用。並能系統地了解一些營養素的組成部分。教師組織營養教育活動是可從以下及個方面著手:
1.1提高幼兒營養知識水平
營養知識的了解是飲食態度形成和行為習慣養成的基礎。幼兒需懂得一些有關營養方面的簡單的、基本的知識。
1.2培養幼兒熱愛生命和健康,喜歡吃多種食物的健康飲食信念與態度
所謂信念與態度是指個體對人、對事『所採取的一種具有持久性而又一致性的行為傾向,故能對個體的行為起直接的干預作用。其中信念的確立是態度形成和轉變的基礎,而信念確立以後,如果沒有堅決轉變態度的前提,實現行為轉變的目標照樣會招致失敗,可見信念與態度對行為轉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2在各個領域中滲透營養教育
幼兒園中的五大領域活動幼兒園五大領域主題活動課程》由一些幼教專家和一線幼兒園資深教師共同編寫,是根據教育部最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教育觀、現代課程思想和北京十一五課題研究成果,以科學性、指導性、實用性為原則而構建,將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有機整合,相互滲透。
3在日常生活中滲透營養教育
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日常常規教育時,要特別重視兒童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和訓練,及時糾正其不良習慣。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都幼兒進行營養教育是應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時機
3.1幼兒入園吃早點時
教師在這時應該教育幼兒吃東西應該注意飲食衛生。喝東西要慢以及剛吃完東西不能亂跑亂跳。
3.2在等待午餐時
教師可教育幼兒不能挑食偏食及促進幼兒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如教師可組織幼兒討論討論吃飯時能不能講話。邊將邊吃飯會有什麼害處。
在餐前等待的時候還可每天請幼兒當營養播報員,每天講一則小小的營養貼士。這不僅可使幼兒也成為營養教育活動主體,還能激發幼兒更高的學習興趣。
3.3飯後時
對於進食較快的幼兒應要求他們安靜地休息,等待午睡。可到各個區域中安靜地活動,不影響其他幼兒為好。
4在區域活動中實施營養教育
幼兒園中每個班級都有相對固定的活動區,而且幼兒進入活動區的次數相對較多。每次進入活動區的人不一樣。因此在活動區投放一些關於營養方面的材料可促進幼兒對食物或營養的認識。及一些飲食衛生,習慣的養成。
(1)在閱讀區可投放一些正確的飲食衛生和飲食習慣的書籍。
(2)在操作區可投放如胡蘿卜等的蔬菜可讓幼兒對其進行去皮等,或一些可以剝皮剝殼的蔬菜。
(3)在美工區可投放一些材料讓幼兒製作或者繪畫蔬菜等等。
5組織專門的營養教育講座。提高教師自身的營養知識水平
教師是營養教育的執行者,更應是幼兒愉快進餐的引導者。只有教師自身的知識提高了,才能更好的指導幼兒愉快地進餐和教育幼兒更好的營養的吃。
6家園共同進行營養教育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園生活的主要場所。幼兒園營養教育不僅包括幼兒園要對幼兒進行營養教育,與此同時也要向家長進行營養教育。在家庭中父母是幼兒的監護人,也是與幼兒關系最為密切的人。幼兒每天都和父母生活子一起,因此父母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7幼兒園制定合理的營養膳食
7.1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食譜應該遵循的原則
(1)供給高質量蛋白質。多給動物性食品或豆類製品,食物要多樣化,邀功給新鮮蔬菜、水果,各類營養素要滿足需要。
(2)其熱量可分配為:早點10%-15%,午餐40%,點心又為10%-15%。
(3)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糧食為主,注意避免多食純糖。
(4)食物的烹調方法上應使食物要易於消化。
(5)膳食感官性狀要良好,色香味俱佳,並隨時變換花樣,以提高幼兒的進食興趣,增加食慾。
7.2幼兒園進行營養教育的誤區
(1)營養教育並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任務:有許多幼兒園認為幼兒園要對幼兒實施營養教育就是她們自己一方面的事。
(2)良好的飲食習慣並不是每次進餐時教師都有強調安靜吃:根據中國的本土文化看,中國人習慣在吃飯時交談。雖然這樣不利於我們進餐,但是在幼兒園中教師可讓幼兒在不影響他人進餐的情況下小聲的交談。以營造一種寬松的心理環境。
(3)幼兒園中實施營養教育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有的幼兒園因為想證明自己幼兒園吃的好、吃得有營養便向家長收取高額的伙食費。
希望能給予您幫助,望採納!祝您生活愉快!
8. 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不挑食,偏食,蔬菜水果肉蛋營養均衡;不隨意剩飯,剩菜,按需取用;喜歡喝白開水,少喝飲料,甜水;吃飯細嚼慢咽,不邊吃邊玩。
9. 幼兒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方法有哪些
以下各種方法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定時定量定點吃飯
對每人來講,一日三餐定時,就能夠形成固定的飲食規律。對孩子按時定量吃飯,使兩餐間隔時間在4-6小時,這正是腸胃對食物有效的消化,吸收和胃排空的時間,保證充分足夠地消化吸收營養和保持旺盛的食慾。
根據孩子的食量給予適量的飯菜,並堅持要求他們頓頓吃完。千萬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吃多,更不能依著孩子愛吃多少就吃多少,一頓飽一頓飢,然後用零食填補,這會影響下一頓的食慾。同時會養成任性浪費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