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宇宙的科普知識
夏日夜空,繁星閃爍,不禁使人陷入對宇宙的遐想之中。20世紀10~20年代,天文學家發現遠星系光譜線的頻率隨著它離我們距離的遠近而有規律地變比,即譜線紅移。1929年哈勃總結出譜線紅移的規律是:對遙遠星系,紅移量與星系離我們的距離成正比,比例系數H叫哈勃常數,這紅移叫宇宙學紅移。此後,在紅外及整個電磁波波段都觀測到了這個規律。它被解釋為是由星系系統地向遠離我們的方向運動時的多普勒效應產主的。這就像火車遠離我們行駛時汽笛的聲調(即頻率)比靜止不動時的聲調更低一樣,由此得出星系都在做遠離我們的運動,離我們越遠運動速度越快的結論。這就好像是摻有葡萄乾的麵包在烤箱中膨脹起來一樣。這個模型叫宇宙膨脹模型或大爆炸模型。近年來在宇宙膨脹的基礎上又提出了爆脹宇宙等多種改進模型。
從宇宙膨脹的觀點出發,利用哈勃公式反推到過去宇宙中所有天體應該聚集於一點,由於某種原因在它內部產生了"大爆炸"。誕生了現在的宇宙,從而得出了時間是有開端,空間是有限的結論。宇宙從大爆炸到現在究竟經過了多少時間,即宇宙的年齡是多少,這取決於哈勃常數H的大小。最初哈勃常數僅500(公里/秒/百萬秒差距),這樣算出的宇宙年齡比地球的45億年的年齡小很多。以後改為50~100之間。若取100,宇宙的年齡只有100億年,而銀河系的球狀星團的年齡是150億年,矛盾很大。若取50,宇宙年齡為200億年,矛盾不那麼明顯,因此被大爆炸宇宙論者所贊同,但在觀測上,這個數值有些勉強。究竟是多少,一直沒有定論。近年來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的結果傾向於取80。這樣算出的年齡為120億年,矛盾還很明顯。宇宙將來是一直膨脹下去還是又收縮回來,這要取決於宇宙的平均密度。而宇宙平均密度究竟是多少目前還不能確定,因為觀測的距離越遠,平均密度越小,下限有沒有還不能確定。1965年發現了宇宙空間的2.7K微波背景輻射,被大爆炸論者解釋為大爆炸時期的光經過上百億年後的遺跡,是大爆炸宇宙的一大證據,但這種解釋並不是唯一的,因為宇宙空間中充滿介質,2.7K微波背景輻射具有黑體輻射的性質,可以解釋為宇宙空間中介質發出的溫度是2.7K的熱輻射。
仔細分析起來,問題可能出在將光譜線的紅移都解釋為星系運動的多普勒效應上。過去,人們曾用多普勒效應解釋了銀河系內恆星的光譜線移動,從而成功地確定了星系內存在自轉現象。但現在天文觀測中卻發現一些紅移現象,若用運動的多普勒效應解釋就存在許多困難,這促使人們考慮到必然還有其他機制能產生紅移.
② 小學生天文科普知識有哪些
小學生天文科普知識有:
一、打雷是怎麼回事?
這是陰電和陽電碰到一起發生的自然現象。下雨時,天上的雲有的帶陽電,有的帶陰電,兩種雲碰到一起時,就會放電,發出很亮很亮的閃電,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很快受熱,膨脹,並且發出很大的聲音,這就是雷聲。
二、流星雨是怎麼回事?
宇宙中有許多小天體按著自己的軌道和速度飛行。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體撞碎了。但它們繼續向前飛行。當它們的軌道和地球軌道碰到一起時,像雨點一樣落到了地面,這種現象就叫流星雨。
三、藍天有多高?
「藍天」其實是地球的大氣層。大氣層是包圍著地球的空氣,根據空氣密度的不同分為5層,總共有2000-3000公里厚。但絕大部分空氣都集中在從地面到15公里高以下的地方,越往高處空氣越稀薄。大氣層有多厚,藍天就應該有多高。
四、太陽系裡有哪些天體?
太陽系中有9大行星。從離太陽的距離從小到大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另外,太陽系裡還有許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編號的小行星有2958顆。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五、怎樣找北極星?
在天空中很容易找到北極星:先找到大熊星,再找到北斗七星。從勺頭邊上的那兩顆指極星引出一條直線,它延長過去正好通過北極星。北極星到勺頭的距離,正好是兩顆指極星間距離的5倍。也可以通過「仙後座」找北極星。
六、為什麼日落時天空是紅的?
因為日落時陽光在大氣層中走的路程特別遠。除了紅色光外,其他幾種顏色的光傳播不了那麼遠,還沒到我們眼睛之前就都散失掉了。只有紅色光線跑得最遠,能傳到我們眼睛裡,所以我們看到日落時的天空的顏色就成了紅色的。
七、我們能看到多少顆星星?
用我們的肉眼從地球上能看到7000顆星,但是因為地球是圓的,不論我們站在地球上的什麼地方,都只能看到半邊天空,而且靠近地平線的星星又看不清楚,所以我們用肉眼實際上只能看到大約3000顆星。
③ 幼兒園學歌曲 游太空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飛行器、宇航服等有關太空的知識。 2.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設計創作能力。 3.讓學生在設計創作飛行器遨遊太空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太空、嚮往未來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繪畫或製作出一幅太空遨遊圖。 難點:有創意地進行飛行器的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准備 (學生)收集有關太空知識的圖片資料,准備記號筆、蠟筆水彩畫的作畫工具 (教師)課件、范作、把教室布置成類似太空的環境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1)學生談談在「太空」的感受。 (2)結合學生回答,教師講述有關太空的科普知識(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進行太空遨遊模擬實驗),並提問:看了錄像你了解到哪些太空知識? (3)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太空的資料。 (4)針對學生交流的內容,教師小結。 2.暢述想法。 (1)學生談談: ①怎樣把教室設計成太空艙,成為一艘宇宙飛船? ②如果想要去太空遨遊,需要哪些必備工具? ③遨遊太空需要注意些什麼? (2)出示宇宙飛船的模型或作品,幫助學生了解宇宙飛船的構成。 3.動手創作。 (1)明確主題:我駕神舟游太空。 (2)教師建議:設計時要有自己的獨創性;注意飛船和宇航服等的形狀和色彩;注意飛船內外的環境。 (3)教師巡迴指導,學生動手創作。 4.評價作業。 (1)學生介紹作品。 (2)學生自評、互評各自的優點與不足。 5.課外拓展。 (1)繼續收集有關太空的資料。 (2)寫寫創作的體會或有關遨遊太空的故事。 第二課時 課前准備 (學生) 准備手工材料,課前分好合作小組 (教師) 課件、范作等 教學過程 1.總結作業。 表揚優秀作業。(從創意、科學意識、情感投入等方面評議。) 2.欣賞思考。 (1)欣賞相關的手工製作作品。 (2)思考:這些作品使用了什麼工具材料(注意材料的質感?) (3)師生共同小結,理出創作思路。 3.分組創作。 (1)學生分成4人一小組,並在組內商討創作方案。 (2)交流創作意圖,各組匯報創作計劃。 (3)建議:可以用各種紙張及瓶子、紙盒等材料進行製作。(組員可以為自己的作品編一個故事。) (4)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4.作業講評。 (1)學生分組上台介紹自己的作品並自評。 (2)各組互評。 5.課外拓展。 (1)閱讀有關太空的書籍。 (2)講有關太空的故事給好朋友或父母聽。 (3)將手工作品布置教室。
④ 關於太空的科學知識
1、太空是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大氣層空間以外的整個空間。物理學家將大氣分為5層:對流層(海平面至9千米)、平流層(9~45千米)、中間層(45~80千米)、熱成層(電離層,80~400千米)和外大氣層(電離層,400千米以上)。
2、地球上空的大氣約有3/4在對流層內,97%在平流層以下,平流層的外緣是航空器依靠空氣支持而飛行的最高限度。
3、太空站又稱為「空間站」、「軌道站」或「航天站」,是可供多名宇航員巡航、長期工作和居住的載人航天器。在太空站運行期間,宇航員的替換和物資設備的補充可以由載人飛船或太空梭運送,物資設備也可由無人航天器運送。
4、宇宙是有層次結構的、不斷膨脹、物質形態多樣的、不斷運動發展的天體系統。
5、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都圍繞中心天體太陽運轉,構成太陽系。
6、太陽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統。約25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和星際物質構成更巨大的天體系統——銀河系。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一個旋臂中,距銀心約2.6萬光年。
7、銀河系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常簡稱星系。目前觀測到1000億個星系,科學家估計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個星系。
8、星系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團,叫星系團。平均而言,每個星系團約有百餘個星系,直徑達上千萬光年。現已發現上萬個星系團。包括銀河系在內約40個星系構成的一個小星系團叫本星系群。
9、若干星系團集聚在一起構成的更高一層次的天體系統叫超星系團。超星系團往往具有扁長的外形,其長徑可達數億光年。通常超星系團內只含有幾個星系團,只有少數超星系團擁有幾十個星系團。
(4)科普知識宇宙幼兒園擴展閱讀:
1、外太空最冷之處:回力棒星雲或許是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溫度僅有零下272攝氏度。回力棒星雲距離地球5000光年。
2、外太空最熱的行星:開普勒70b是最熱的系外行星,溫度可能高達7000攝氏度,其軌道也非常接近其恆星,比水星到太陽之間的距離還短。
3、外太空最冷的行星:OGLE-BLG-390L是迄今發現最寒冷的行星,其質量是地球的5倍,被認為是一顆岩石行星,它也是距離地球最遙遠的行星之一,距離地球大約28000光年。它表面溫度僅為零下220℃,低於液氮的沸點,接近於絕對零度(-273.15℃)。
4、外太空最大恆星:盾牌座UY是目前已知最大星體,是一顆位於盾牌座的紅色特超巨星。半徑是1708倍太陽半徑,也就意味著1708個太陽排成一排。它距離地球約9500光年。
5、外太空中旋轉最快的恆星:VFTS 102是迄今最快旋轉的超大質量恆星,該恆星赤道區域環繞軸心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高速旋轉,由於離心力作用,如此之高的自轉速率幾乎將這顆恆星撕裂。它非常熾熱,是一顆高度發光恆星,是太陽亮度的10萬倍,位於大麥哲倫星雲中的蜘蛛星雲。
6、外太空最小的物質尺寸:已知宇宙中最小的粒子是誇克。
7、外太空中最快的信息傳遞速度:光速,提示愛因斯坦的速度極限理論無懈可擊。量子糾纏技術是安全的傳輸信息的加密技術,與超光速無關。
⑤ 幼兒園大班宇宙有多大神秘的宇宙世界
設計背景 告訴孩子們,我們在地球上生活,宇宙中除了地球還有其它鄰居(星球)。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顏色的小飛船,去星際旅行。從而開展《宇宙的奧秘》這個活動主題。讓孩子知道除了太陽、月亮還有其他星星。最後延伸出要做環保,愛護地球。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不同顏色的分辨去區分不同的星球;以及相對太陽從近到遠排列的位置。 2.能大膽、主見的表達出自己喜歡哪個星球,想去哪個星球玩。 3.孩子們動手用粉筆將飛船和想去旅行的星球連線。 重點難點 1.幼兒認識「地球」在宇宙是一顆星球的概念。 2.幼兒能記住行星的名字,哪個星離太陽最近。 活動准備 1.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月球的圖片,以顏色區分為主。 2.一隻紙制的飛船模型玩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 1、讓小朋友知道自己生活在「地球」上的一概念,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星球,有比地球大的,也有比地球小的。看圖上不同顏色來辨別星球並叫出名字。 2、帶出一架小飛船,讓小朋友「乘飛船」想好准備要去旅行的星球。 二、基本環節 通過探索活動,引導讓幼兒學會運用辨別顏色的方法來分析物體特點。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表達出看到的每個星球的顏色、相對地球大小、基本特點。 2、一起談論各「星球」相對太陽排列順序;哪顆星離太陽最近,地球位於哪裡? 三、結束環節 乘「小飛船」去星球旅行(給幼兒粉筆將飛船與想去的星球連線) 1、 老師引導幼兒回顧一開始說的:「讓小朋友『乘飛船』想好准備要去旅行的星球」這個問題,讓幼兒自由發揮並動手參與課堂活動。 2、 提問幼兒回答想和誰一起去。 教師小結:宇宙是很浩瀚的,充滿奧秘。一下子讓小朋友了解是很抽象的,像太陽、地球、月球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看得見的東西,但又無法「拿出來」給小朋友看,希望通過課堂游戲互動將此類物體由抽象轉化成一個概念,令小朋友有一個好的初步認識。 四、活動延伸 告訴小朋友,宇宙很大,有好多星星,就像我們今天上課所說的內容,但是像地球那樣能有美麗的花,漂亮的蝴蝶,高高的樹木,涓涓的溪水卻只有「地球」。從現在開始就要愛護一花一樹,珍惜每一滴水,拒絕使用「白色垃圾」等等來環保地球。 教學反思 1、反思備課:大班幼兒的年齡段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自我表達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個性特徵、思想有了較明顯的表現,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的活動內容和教學理論對大班的幼兒起到一個啟蒙引導,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啟蒙」既簡單明了又向良性發展。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抽象的事物轉成概念,讓班上的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並能以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得到幼兒的接納,也讓幼兒有了情感發揮的自由空間。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畢竟教學活動的內容都是一些「看得見,卻拿不上來」的物體。二維空間的教材,可能給幼兒思維發展帶來一定限制。還需要在教育內容及其發展線索上改進。 (3)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教學活動中,定會存在個別的幼兒對教師的教學活動不能清楚的理解,比如教師表示贊同時伸出手與幼兒擊掌,幼兒反應不過來。這時教師要在活動參與內容上多進行解釋和示範。用鼓勵方式多與該幼兒互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整個主題活動語言連貫,主要引導幼兒自主參與,在玩樂中學習知識;在互動中是讓幼兒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蒙發對宇宙的興趣,更加完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 4、如果重新上這節課:在教材上把圖片換成玩具實體,並懸空按天體位置來擺放。多維空間的實物教學會讓幼兒更感興趣、更加容易接受。
⑥ 宇宙科學小知識
1、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為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可觀測的宇宙年齡大約為138.2億年。
2、根據可反映星系發展狀態的序列號對星系進行了分類,可以粗略地將星系劃分出橢圓星系、透鏡星系、漩渦星系、棒旋星系和不規則星系等五種。
5、聲熱光磁電力運動為核心的事物體系在宇宙結構層所起的關建作用,顯示以空間,星分子原子粒子,聲熱光磁電力運動為體系的產物是形成宇宙物質和時空存在的基本要素。
⑦ 宇宙科普小知識文段(200字左右)如太陽,月亮,火星.
宇宙是一切空間、物質、能量的總稱。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屬於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它的恆星是太陽,只有一個衛星是月球。人類已經登上月球,探測器也已登錄火星,太陽系在我們眼中已經不再那麼神秘。太陽系是螺旋狀星系銀河系的一部分,處於銀河系的旋臂上。宇宙中除了銀河系的星系我們稱之為河外星系,數量大約有千億個以上。地球創造了生命,這真是一個神奇的事,或許在宇宙中我們不是獨一無二的智慧生命,但我們一定要愛護自己的家園——地球。
⑧ 關於太空的科學小知識
1、我們的太陽系的所有行星中,只有金星和水星是沒有衛星的。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一共有176顆已確認的衛星環繞著它們的主行星,而且有一些衛星比水星的個兒頭還要大。
2、如果一顆恆星太靠近黑洞,會被黑洞撕裂。
在20年的時間中,一支天文學家團隊一直在觀測銀河中央一顆圍繞黑洞運行的恆星。
目前恆星距離黑洞的位置近的足以出現「引力紅移」,也就是說隨著黑洞的引力逐漸增強,該恆星的光線會失去能量。
3、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是金星。
很多人會覺得應該是水星,因為它距離太陽最近。
但是金星的大氣層中大量的氣體造成了「溫室效應」,導致金星表面的恆定溫度高達462攝氏度。
4、太陽系有46億歲了。
准確的來講,太陽系的歲數是45.71億歲。
科學家預測大約50億年後,我們的太陽會擴張成一個紅巨星。大約75億年後,其擴大的表面就會吞噬掉地球。
5、土星較小的一顆衛星——土衛二反射了90%的太陽光。
由於其表面被冰覆蓋,因此很少能吸收陽光,基本上反射走了。土衛二的表面溫度可以達到零下201攝氏度。
6、已經發現的最高山峰是火星上的奧林匹斯山。
它的頂峰有25公里高,是珠穆朗瑪峰的近3倍高。而且它不僅高,而且面積還有30萬平方公里——這跟亞利桑那州一般大了。
7、M51渦狀星系是我們發現的第一個旋渦狀的天體。
渦狀星系龐大螺旋的旋臂是由細長排列的恆星和氣體構成的,還灑滿了大量的宇宙塵埃。
這些旋臂的作用就像是製造恆星的工廠,壓縮氫氣並製造出一群新的恆星。
8、一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進的距離。
光1秒鍾能移動30萬公里,因此1光年大約相當於5,903,026,326,255英里(9,460,730,472,581公里)。
9、銀河系的寬度達到105700光年。
我們乘坐現代太空船需要花費4.5億年的時間才能到達銀河系的中心。
10、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還多。
太陽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09倍,填滿太陽大約要用到130萬個地球。
事實上太陽的質量巨大無比,佔了全部太陽系質量的99.85%。
11、宇航員留在月球表面上的鞋印不會消失,因為月球上沒有風。
等等,如果月球上沒有風,那旗子是怎麼飄起來的?事實上旗子並不是被風吹起來的。
你看到的褶皺是因為宇航員費盡力氣想把一根難搞的水平伸縮拉桿從旗子的上邊緣中拔出來導致的。
12、由於引力較小,在地球上體重220磅的人在火星上只有84磅重。
當要把機器人送往火星表面時,科學家就會考慮到這一點,他們會為機器人安裝更多的設備並且會用更耐用的材料打造機器人。
13、木星已知的衛星多達79個。
木星是太陽系中衛星最多的行星,而且也有著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
這顆最大的衛星被稱為木衛三(Ganymede),直徑5262公里——比水星還要大,而且只用雙筒望遠鏡就能觀測到。
14、火星的一天有24小時39分35秒長。
因此你可能會覺得火星的一年要比地球短?錯!
由於火星圍繞太陽公轉的速度比地球要慢,因此火星上的1年有687天。
15、NASA的月球隕坑觀測與遙感衛星(LCROSS)發現了月球上存在水的證據。
盡管就目前條件來看,月球的表面不可能存在水,但是科學家相信月球兩極寒冷的永不見光的隕坑中存在有水凍結成的冰。
⑨ 小學生太空科普小知識有哪些
1、太空是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大氣層空間以外的整個空間。物理學家將大氣分為5層:對流層(海平面至9千米)、平流層(9~45千米)、中間層(45~80千米)、熱成層(電離層,80~400千米)和外大氣層(電離層,400千米以上)。
2、地球上空的大氣約有3/4在對流層內,97%在平流層以下,平流層的外緣是航空器依靠空氣支持而飛行的最高限度。
3、太空站又稱為「空間站」、「軌道站」或「航天站」,是可供多名宇航員巡航、長期工作和居住的載人航天器。在太空站運行期間,宇航員的替換和物資設備的補充可以由載人飛船或太空梭運送,物資設備也可由無人航天器運送。
4、宇宙是有層次結構的、不斷膨脹、物質形態多樣的、不斷運動發展的天體系統。
5、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都圍繞中心天體太陽運轉,構成太陽系。
6、太陽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統。約25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和星際物質構成更巨大的天體系統——銀河系。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一個旋臂中,距銀心約2.6萬光年。
7、銀河系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常簡稱星系。目前觀測到1000億個星系,科學家估計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個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