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農村執政基礎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兒童術後吃什麼排便 2024-11-05 20:58:37

農村執政基礎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7-26 09:27:53

1. 如何當好農村基層幹部

近年來,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農村黨員幹部帶頭致富、帶領農民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穩步推進,齊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是應當清醒地看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基層黨組織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同新形勢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是:相當一部分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整體功能不強,共同致富的理念較差,缺乏利用市場經濟帶領農民致富的本領;年富力強的基層幹部和青年黨員普遍偏少;隨著二、三產業的迅速發展,各種形式的新經濟組織大量出現,外出流動的黨員越來越多,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和工作內容、工作方式亟待調整和改進;有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對黨建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把經濟工作作為「硬任務」,把黨建工作看成「軟指標」,存在「談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一部分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甚至處於癱瘓狀態;農村稅費改革以來,在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也給基層政權運轉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出現了農村基層幹部難選、難當、難留的「三難」問題,興辦農村公益事業也出現了一定困難,等等。這些問題如果不引起重視並認真加以解決,不僅難以完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任務,而且將嚴重削弱甚至動搖黨在農村的工作基礎。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談一些個人的認識。

第一,提高領導發展的能力。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離開了發展,一切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尤其是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的西部地區,加快農村發展的要求更加緊迫、任務更加艱巨。加快農村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加強和改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充分發揮其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提高其領導發展的能力,使其真正成為發展農村經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火車頭和排頭兵。安順市委市政府著力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四有」工程,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抓基層黨組織「有型化」建設,使黨支部活動有陣地,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二是抓隊伍穩定,使村幹部工作有報酬,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三是抓工作保障,使組織運轉有經費,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四是抓教學平台,用遠程教育提升幹部群眾素質,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在抓村黨支部「有型化」建設過程中,做到了經費投入多元化、制度建設規范化、督促檢查經常化、活動開展正常化、發揮作用最大化。在抓隊伍穩定方面,全市統一解決提高了村幹部報酬、村公用經費等問題,調動了村幹部的積極性,增強了黨組織的吸引力。使村幹部報酬從不定到固定,增強了村幹部的責任感;從報酬相同到不同,增強了村幹部的緊迫感;使村幹部從怕當到爭當,增強了村幹部的榮譽感。在著力解決村幹部報酬的同時,市委市政府還將解決村級組織工作經費作為轉移支付資金重點來安排,切實保證了基層黨組織的正常運轉,實現了辦公經費由無到有,集體經濟由弱到強,村級班子由「軟」到「硬」的轉變。遠程教育已經成為安順市農村黨員幹部群眾更新觀念、拓展視野,掌握致富技術和市場信息的重要途徑,成為安順市提高基層黨員幹部綜合素質和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手段。同時,安順市在此基礎上還落實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旨在幫助提高村級組織的整體素質。

實踐證明,大力實施「四有」工程,農村基層幹部的責權利進一步明確,促使農村基層幹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務上,有利於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有利於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戰鬥力和創造力,有利於充分調動農村基層幹部的積極性,有利於加強和改進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第二,選好配強支部一班人。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組織者、實踐者。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而要使廣大農民真正參與到新農村建設當中來,就需要有一個團結務實、廉潔奉公、開拓創新的村級領導班子來帶領。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最直接的組織者,農村基層幹部是最基礎的落實群體。因此,要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選准配強村級領導班子作為農村各項工作的龍頭。通過強化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提高村幹部的素質和能力,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實踐證明,建設一個好班子,特別是選好一個好書記,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關鍵。因此,要創新選人用人機制,把黨性強、作風正、懂經濟、會管理、能經營、受擁護的人選為黨支部書記。按照「抓好一把手、帶好一班人、建好一支隊伍」的工作要求,把村黨支部班子建設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教育、管理和培養,努力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整體素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黨員幹部隊伍,使我們的每一個農村基層黨員都能夠成為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雙帶」能手,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使村級黨組織成為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堅強領導核心,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如何當好一個基層幹部?這個題目,恐怕是每位農村幹部都曾經思考過的問題,也是最廣大基層幹部長期實踐、不斷創新著的一個話題。筆者的感悟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學習要緊,不斷增強信心感。宋平同志曾說過:「學習上的懶惰與無序,將造成政治上的淡漠與進取精神的喪失。」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工業化大潮中,要當好一名農村基層幹部,首要的就是不斷抓自身學習,要用「無時不學、無處不學、無事不學」的學習精神和學習習慣,讀國事、讀理論、讀現實、讀社會、讀政治,當然不能只讀名詞、讀術語、讀有字的書,更要讀趨勢、讀規律、讀無字的書。要通過不斷擴大知識的流量與增量,更新、過濾、整合、放大知識對基層工作的貢獻率,增強自己對基層工作的信心感。

二是心態要好,不斷增強歸宿感。我們正處於一個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讓我們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與考驗。作為一名基層幹部,面對各種各樣的挫折與困難,保持好的心態尤其重要。這個好的心態,就是要能靜得下心來、守得住孤單、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頂得住壓力,惟其如此,才能不斷增強對基層工作的歸宿感。

三是定位要准,不斷增強真誠感。要當好一個基層幹部,擺正位置是個關鍵。雖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個人成長軌跡,農村基層工作只是一個人生驛站,但既然當了一名農村基層幹部,就要始終把為群眾服好務當作自己的最高目標。要做到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服務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要始終站在解決好群眾所需、所想、所盼事情的角度去謀事想事。在實踐鍛煉與復雜局面的磨練中,不斷增強對農村工作的真誠感。

四是作風要實,不斷增強責任感。現在有一種觀點,說的是「上等人謀勢,中等人謀人,下等人謀事」。筆者以為,一名農村基層幹部,要特別注意克服這種短期行為與短視眼光,要把農村工作作為自己的人生事業來做,要始終保持踏實誠實務實求實的工作作風,不斷增強對基層工作的責任感。

五是工作要新,不斷增強創造力。在這個充滿創造的世界,在這個呼喚創新的時代,當一名基層幹部,除了扎實、務實地開展工作,還必須不斷創新,適時求新。只有不斷地拓展思維、拓寬視野,創造性開展好工作,才能真正當好一名基層幹部。

必須充分認識到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新形勢下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一些問題。
一是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隊伍總體素質與農村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加快發展農村經濟,需要基層黨組織強化領導和服務的作用,而部分農村基層幹部文化素質偏低,黨員隊伍老化,許多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不夠,缺乏開拓創新意識,普遍感到老辦法不好用、硬辦法不管用、軟辦法不頂用、新辦法不會用。同時,後備隊伍比較缺乏,個別地方只注重發展經濟,放鬆了黨員隊伍建設,對入黨積極分子培養不夠,在黨員發展工作上積極性不高。
二是農村黨員隊伍思想狀況與黨的先進性要求不相適應。面對市場經濟的深層次發展,農村黨員的理想信念、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發生了深刻變化。少數農村基層黨組織忽視了黨員思想建設,有的黨員觀念退化,在群眾中起不到先鋒模範作用;有的不能正確認識和看待社會茅盾,把社會上一些現象擴大化,把表面現象的東西看成本質的東西,在群眾中沒有起到積極的正面引導作用。
三是農村集體經濟薄弱與農民思發展、想發展的要求不適應。由於鎮雄縣經濟貧困落後,多數行政村是集體經濟「空殼村」,黨總支缺乏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必要的物質條件,修橋、鋪路、改水等社會公益事業無力去辦,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不高。
四是農村黨組織設置與經濟濟發展要求不相適應。農村基層黨小組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最小單元,長期以來,其設置多數是以地域來劃分,但隨著經濟發展,農村黨員流動量增大,傳統黨小組設置的弊端日顯突出。首先是活動難組織,因為人員流動性大,在活動時間上很難求得一致。其次是任務難完成,許多年輕黨員外出務工或經商,不少支部為了便於開展工作總是選拔那些相對閑一點的黨員擔任小組長,這些黨員往往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開拓意識,導致黨小組工作缺乏生機和活力。另外是作用難發揮,黨小組內黨員之間由於行業不同,不利於黨員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五是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不相適應。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勞動方式、觀念形式和農村管理方式等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增加了農民組織管理的難度,有些農村長期不開村民大會,黨的方針政策不能及時傳達貫徹到群眾中去,思想教育工作大為弱化,致使部分農民政策觀念淡薄,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利已主義抬頭,對已有利的事搶著干,對已無利的事不願干。甚至在個別地區,舊的思潮死灰復燃,宗族觀念、家族勢力抬頭,賭博和封建迷信、非法宗教勢力、各種黑惡勢力橫行鄉里,影響群眾安居樂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相適應。
為此,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應重點思考以下問題。
第一, 加強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建設一個好班子,關鍵是有一個好帶頭人,要在選准用好村黨總支書記上下功夫,拓寬選拔范圍,採取適當形式,通過各種途徑選拔優秀人才擔任村黨總支書記。要著力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農村黨員隊伍,對那一些理想信念不堅定、組織觀念淡漠、起不到模範帶頭作用甚至是有損黨的形象的黨員,應放開出口,實行勸退。同時應把那些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能夠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先進分子及時吸收到黨內來。當前農村除了注意把高中畢業生、退伍軍人中的先進分子吸收到農村黨組織中來,還應重點將能夠熱心為群眾辦實事的私營企業主、農民經濟人、種養大戶中的先進分子吸收到農村黨組織中來,不斷增強基層組織活力。
第二, 始終保持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先進性是我們黨獲得執政地位的基本條件,也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基礎和第一要素。團結帶領農民群眾致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內在要求,也是先進性的具體體現。為此,基層黨組織要認真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始終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發展意識和大局意識,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各種矛盾的能力,使農村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先進性在新農村建設中得到充分體現。
第三, 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動農村經濟的大發展。 實踐驗證,每一次思想上的飛躍都會帶來工作上的飛躍。因此,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應從思想建設入手,把「雲嶺先鋒」、黨的先進性教育與村支部建設結合起來,扎扎實實抓好思想解放工作,努力做到「四要」:一要敢於否定陳舊的東西,從傳統思維束縛中解放出來,以開拓的精神,全新的姿態開展工作;二要敢於否定自我,從自我滿足中解放出來,確立更新的目標,尋求更快的發展,實現越位奮進;三要敢於否定成功的經驗,從「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傳統工作方式中走出來,走高效快速、全面協調發展的路子;四要敢於否定常規方法,從傳統的常態運作方式中解放出來,在尊重客觀規律與打破常規的統一上實現經濟社會事業快速發展。
第四, 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的管理和監督。農村基層幹部與群眾直接打交道,他們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到黨的形象和黨群關系,加強對農村基層黨員幹部的管理和監督顯得更為重要。當前應根據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農村基層幹部監督管管理制度,定期組織開展黨員「三評」活動,及時全面了解農村黨員和基層幹部的德能勤績情況,不斷提高幹部自我約束的能力。同時要從增強村級工作的透明度入手,抓好村「兩委」跟蹤管理,加強村級制度建設,建立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和民主議事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使村級幹部的工作有章可循,規范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程序和辦法。通過這些措施,增強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自覺性,保證群眾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第五,為農村黨員設崗定責,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根據農村黨員實際和農村工作特點,明確黨員崗位,制定工作職責,黨員適合做什麼,就相應安排做什麼,如民間糾紛義務調解員,計劃生育義務宣傳員,農業科技義務指導員等。通過為農村黨員設崗定責,建立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黨員示範崗等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使廣大黨員成為團結群眾的模範,生產管理的典型,發家致富的能手,政治學習的榜樣,遵紀守法的標兵。另一方面,要建立農村黨員養老保險制度,採取財政撥一點,機關黨員捐一點,社會贊助一點,縣管黨費提一點等辦法,建立完善農村黨員養老保險制度,對農村60歲以上無固定收入的農民黨員,每月發給適當的養老金,從而增強黨員永遠跟黨走的光榮感和自豪感,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第六,改革農村基層黨小組設置。一是以行業進行分類設置。對於那些經濟較好,專業分工相對明顯的行政村,可按行業劃分成黨支部或黨小組,這樣設置可以使分布在各個行業、各個崗位上的黨員既能夠接受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又能為共同切磋技藝、交流體會創造條件。二是以各類經濟組織進行分類設置。現在已有不少村在發展的過程中,先後建立了各類經濟組織,如「經濟合作社」、「經濟聯合體」、「農民協會」等,大多數黨員都參加了這些組織,有不少黨員是這些組織的骨幹。根據實際分類設置黨小組,這樣既便於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也便於村黨總支加強對各類組織的領導和監督。
第七, 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教育農民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自覺履行各項義務,樹立與現代文明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切實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強化農民的國家意識。二是多形式、多層次地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現代文明新風走近千家萬戶。三是強化法制教育,不斷增強農民在經濟和社會活動中的守法和用法意識,正確運用法律武器同各種違法行為作斗爭。積極引導和推進農民參與農村民主政治建設,使農村走上法制化管理道路。四是堅決打擊農村村地痞、村霸、黑惡勢力等犯罪活動,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農民創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五是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守則、文明公約、衛生管理規定、鄰里關系處理等村規民約,規范村民行為。
第八, 正確處理 「兩委」關系。解決好村民自治條件下黨總支所面臨的問題,更好地發揮黨總支的作用。一是明確工作職責。制定村民自治工作的實施細則,細化村黨總支、村委會各自的職責范圍,使村「兩委」的日常工作及各項活動走入正規化軌道,避免工作中撞車現象的發生。二是改進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方式。由管瑣事向管大事轉變,由簡單的行政命令手段向依靠法律手段轉變,使村黨總支從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把主要精力用於謀劃全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重大問題的把握和決策,用於對村民自治的領導和指導。三是健全決策程序。在農村,目前是行政命令與村民自治的交替、轉軌時期,村民素質不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不強,面對這種實際狀況,必須加強對村民自治的領導,健全決策程序,以保證村黨總支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和村民自治的健康運作。
第九,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加強農村黨的建設,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地位的物質基礎。有了這個基礎,黨支部就可以為群眾辦好多實事,就會說話有人聽,各項工作就會出現生機,帶領群眾建設小康社會就大有希望。 一是解放思想,樹立敢想、敢闖、敢乾的觀念,選准一條符合實際的發展路子,利用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農村集體經濟。二是突出重點,培養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發展典型,把黨組織的凝聚力牢牢構築在發展集體經濟上,做到鄉有村為典型,村有能人特別是黨員能人為典型,這些典型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也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了任何說教。三是努力尋找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在農村黨組織中,培養更多的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黨員能人。

2. 黨的執政基礎是什麼

黨的執政基礎,就是包括階級基礎在內的黨的群眾基礎。

我們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成為領導人民掌握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

面對社會環境和執政條件的深刻變化,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關繫到黨的執政地位是否穩固,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關繫到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興衰成敗。

(2)農村執政基礎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新時期黨的執政基礎的變化如下:

1、工人階級發生了新變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多種經濟成分的共同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社會成員流動性的增加,我國工人階級隊伍發生了很大變化,工作單位、職業身份的差異性大大增加,工作地點的流動性大大增加,進城就業的農民工已經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認識工人階級的這些新變化,不斷增強黨執政的階級基礎。

2、農民階級發生了新變化

一部分農民由種植業轉向林牧漁等其他經濟效益更高的部門;一部分農民由農業轉移到農村非農產業,尤其是轉移到鄉鎮企業;大量的農民從農村流向城市,有相當一部分已經變為城鎮居民。當然,農民階級仍然是黨執政的最主要的群眾基礎。

3、新社會階層的出現

新社會階層是指社會變革中出現的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他們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他們理所當然地應該成為我們黨執政的重要群眾基礎。因此,必須團結新社會階層,擴大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黨史網路—黨的執政基礎

3. 黨和國家關於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公共基礎知識

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嚴格保護耕地,增加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發展鄉鎮企業,壯大縣域經濟,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提高扶貧開發水平。

4. 2010年中央有關「三農」的重大方針政策、涉農法律法規和時政等相關知識謝謝!

2010年一號文件20大看點

今年的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這是國家連續第七次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也是改革開放以來第十二次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

文件共五大類27條,五大類中有兩條涉及城鄉問題。五大類為:一、健全強農惠農政策體系,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二、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三、加快改善農村民生,縮小城鄉公共事業發展差距;四、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四、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五、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27條的主要內容是:1.繼續加大國家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力度;2.完善農業補貼制度和市場調控機制;3.提高農村金融服務質量和水平;4.積極引導社會資源投向農業農村;5.大力開拓農村市場;6.穩定發展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生產;7.推進菜籃子產品標准化生產;8.突出抓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9.大力建設高標准農田;10.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能力;11.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12.構築牢固的生態安全屏障;13.努力促進農民就業創業;14.提高農村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發展水平;15.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16.加強農村水電路氣房建設;17.繼續抓好扶貧開發工作;18.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19.有序推進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20.著力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21.積極推進林業改革;22.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23.推進城鎮化發展的制度創新;24.提高農業對外開放水平;25.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的建設;26.進一步完善符合國情的農村基層治理機制;27.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今年的一號文件看點新點很多,特總結出以下二十條:

1.惠農資金要繼續增加,要達到8000多億?

文件規定:繼續加大國家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力度。按照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要求,不斷增加「三農」投入。

一號文件的第一條就是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力度,也是整個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只有實實在在地投入,才能給農民真正的實惠,工作才不致於在在喊口號中進行。2010年中央還應該會進一步增加農業農村的投入,中央財政支農預算有可能達到7000億元,高於去年的6000億的預算水平。從量上看,近年來對農投入一直在不斷增加。2006年中央政府對「三農」已投入3397億元,在這個基礎上,2007年增加了800億元,2008年,增加額度又超過1000億元,2009年投入7161億元,比2008年增加1206億元,增長20.2%,而其中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4項達1230.8億元,增長19.4%。按照過去年增千億的規律,今年的惠農資金應該達到8000億以上。

惠農投入增加了是好處,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應該是如何提高惠農資金的實際使用效果,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需要對目前的惠農項目選建、實施、驗收等環節進行根本地改造。目前惠農項目存在許多亂象,包括只管「跑部錢進」,但項目績效考核存在走過場現象,自建、自查、自檢等很不規范。什麼時候達到許多地方不敢輕易伸手要錢,怕用不好被查處了,什麼時候惠農項目制度才算真正完美了。

2.更多的農產品品種也能享受補貼大餐了。

文件規定:堅持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增加良種補貼,擴大馬鈴薯補貼范圍,啟動青棵良種補貼,實施花生良種補貼試點。進一步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擴大補貼種類,把牧業、林業和抗旱、節水機械設備納入補貼范圍。落實和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按照存量不動、增量傾斜的原則,新增農業補貼適當向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逐步完善適合牧區、林區、墾區特點的農業補貼政策。規定不準將補貼資金用於抵扣農民交費。適時採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臨時收儲政策,支持企業參與收儲,好棉花、食糖、豬肉調控預案等。

過去只有小麥、大米、玉米等少數口糧作物能夠得到補貼,這塊大餐要吃的人太多了,誰都想來分一懷羹。這不,今年還真增加了不少,包括增加花生良種補貼、馬鈴薯補貼、青棵良種補貼。農機補貼雖然詬病很大,但今年還是增加了數量,而且還擴大了種類,把牧業、林業和抗旱、節水機械設備也納入補貼范圍。看來縣農機局長們的日子更好過了,農機具生產商的嘴要合不上了。只是農民們,一家一戶買一台農機具,是不是合算?還真得好好算一筆帳。日本農民的機械化水平很高,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一套完整的農機設備,最後的結束只能是「高價農業」。我國的不少農民們也一直處在困惑之中,不買吧,使用別人的農機老是得交費。買吧,一年中除了農忙季節這些設備大部分時間在閑置中。目前農機補貼規定只有買了才能拿到補貼,還有不少人在忽攸,讓那些買到超大型農機具的人也要拿到巨額補貼。果如此,有限的補貼可真是「補富不補窮」了。能夠買得起大型機具的都不應該是窮農民,為什麼還補他們呢?究竟是為什麼呢?財政的錢,按基本的道理,應該是補窮不補富的。

3.城鎮化改革要啟航了,「雙輪車」要起動了,農民工在城市永遠呆下去的夢想馬上要實現了?

文件規定: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高城鎮規劃水平和發展質量,當前要把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作為重點。 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並享有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權益。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將有穩定職業並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逐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吸納農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鎮集中。完善加快小城鎮發展的財稅、投融資等配套政策。 繼續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推動經濟發展快、人口吸納能力強的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下放管理許可權 。

如何放寬戶籍制度限制,推進城鎮化改革,是今年一號文件的最大亮點之一。其實早在去年底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以及農村工作會議中,都已經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只不過今年的一號文件進行了更具體的說明。在我國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一號文件主要指出三個方面的思路,其一是發展大方向問題,一個是重點,一個是積極穩妥,即:當前要把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作為重點。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高城鎮規劃水平和發展質量。其二是從軟的角度,重點強調解決農民工的戶籍、社保及新生代農民工問題;其三是從制度角度,要求通過財稅、用工、體制等各項改革,重點解決小城鎮的承載力與產業支撐問題。

大力發展中小城市與城鎮,使農村經濟變成「雙輪驅動」,即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是我國三農政策的重要戰略轉移。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良性互動的局面,努力實現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城鎮化協調發展。小城鎮要發展,要加快,但又要避免急躁冒進現象,所以文件講發展城鎮化要採取積極穩妥地來推進。

目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3.3左右,農民2009年達到年均5000元,而城市居民是16500元,二者差距11500元。我國13億人口,如果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也就是1300萬人口進入城市,將能拉動1500億左右的內需;如果提高兩個百分點,將拉動內需3000億,這還不包括新移民對住房等產業的拉動。按農民工一家四口人,城市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有325萬家庭需要房子,假定按90平方米的最低面積,每平方米按2000元的價格(東部發達地區的房價較貴),僅住房將有5850億的消費;如果按每年提高兩個百分點,將有11700億的住房拉動。消費與住房兩項加起來數量驚人,將對我國經濟的拉動巨大,潛力巨大。

其實,城鎮化戰略也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發達地區是否願意接納新移民成為核心問題,跨省區的農民工戶籍制度解決應該是最難啃的骨頭。小城鎮的土地產權問題該如何解決?是否可以允許小城鎮土地不變成國有制?如何避免中小城市及小城鎮房價如何不被炒成泡沫?長遠來看,目前這個政策如果繼續執行下去的話,會不會進一步拉大地區間的差距?等等。

4.農民建房也可以貸款了?

文件規定:鼓勵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民建房、購買汽車和家電等提供消費信貸,加大對興辦農家店的信貸投放。

讓農民享受到金融服務,尤其是大件的建房、建汽車與家電,是一項極大的利民工程。對農民建房貸款是一項大的政策突破,怎麼形容它重要都不過分。這個政策尤如阿基米德支點,以此可以撬起過去屢撬不起來的農村消費市場。因為農民一生中90%的投資都用在住房建設上了,祖祖輩輩,世世代代,農民建房基本上都得靠積攢。如果農民可以通過貸款來解決建房問題,就可以有閑錢來消費其他了。城市居民早就享受到抵押貸款的好處了,每年還貸一部分,這樣就不用傾全力幾乎類似不吃不喝來建房了。農民由於受制於農村集體土地所有制,房屋不能進行抵押,所以建房靠貸款一直沒有支撐。不過各地已進行了不少的試點,突破了政策規定。畢竟對許多地方來講,這是一個雙贏的問題,農民解決了建房難的問題,金融機構也可以有業務了。但一旦出現法律問題,由於物業法、土地管理法都沒有相關的規定,處理起來就麻煩了。

5.新農保步伐要加快了。

文件規定:繼續抓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快試點步伐。

新農保政策自去年啟動以來,結束了我國幾千年來農民一直靠家庭養老的古老傳統,國家也拿出真金白銀,讓農民享受到普惠式的養老服務。據MIT的教授研究,農村老人享受普惠式養老金,對孫輩的健康與學習有很大的益處。也就是說,這個養老金不但惠及農村老人,還會惠及祖國的下一代,尤其是目前我國目前有5600萬的留守兒童。這樣的意義就更重大了。所以我也一直在呼籲相關部門,要加快農村老養保險的覆蓋步伐,首先要讓農村年滿60歲的老人,在近年首先能夠享受到這個普惠式養老金。至於其他的農村青壯年,實在沒有必要進行捆綁政策,什麼時候他們想通了,想加入,再讓他們加入。所以新農保試點政策中的捆綁政策真的不必強制。

6.建材要下鄉了,客運也要下鄉。

文件規定:抓住當前農村建房快速增長和建築材料供給充裕的時機,把支持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採取有效措施推動建材下鄉,一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多種形式支持農民依法依規建設自用住房。推進城鄉客運交通一體化。

建材下鄉可是一個大好消息,建材商們心裡要樂開了花。主要是農村住房的淘汰速度太快了,幾乎是每十年都要淘汰一輪,而一般城市住房雖然駐不到70年,怎麼也得住上40-50年。日本人更牛,現在在京都居然還有許多宋代時期的建築房屋,更何況他們還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呢?歐美國家的房子居住時間也奇長。我國農村之所以房屋更新那麼快,到了不正常的地步,帶來巨大的浪費,勞民傷財。原因多樣,諸如規劃短視,建築材料跟不上等等。建材下鄉,讓農民用上好的有較長生命的建築材料,應該是好事。但千萬不要又搞成家電下鄉工程一樣的規則,讓農民只有買了建築材料才能補,補材料商,這樣很不好。當然可以學習一下韓國,政府只採取材料,交給農民自己建房用,也是好事。如果真要補,最好直接補農民。惠農資金再也不應該撤胡椒面了。農民買建材,本身給建材商就帶來了巨大的機會,為什麼還要給他們補貼?

客運下鄉也是城鄉一體化的表現。過去不少地方,客運只到鄉鎮,農民出行難是一大問題。如果客運真要是下鄉了,解決了農民的出行難問題,農民就不用非得搬到鎮上去住了。

7.合作社有了大喜訊了,可以辦農村資金互助社了?

文件規定:支持有條件的合作社興辦農村資金互助社。

今年的一號文件對合作社有諸多的利好消息,有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許多項目都提出要向合作社傾斜,比如新增農業補貼適當向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繼續支持供銷合作社新農村現代流通網路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推進示範社建設行動,對服務能力強、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給予補助;各級政府扶持的貸款擔保公司要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服務范圍,支持有條件的合作社興辦農村資金互助社;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辦農產品加工企業;支持發展林農專業合作社;加快落實推進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相關政策;擴大基層黨組織對農村新型組織的覆蓋面,推廣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相對集中點建立黨組織的做法,等等。

我認為有關合作社的所有規定中,最大的進步,應該是上述政策中支持有條件的合作社發展農村資金互助社。這是目前為止,合作社發展史上最大的突破之一。合作社通過資金互助,通過融資,為未來更快速地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8.靠集中居民亂動農民宅基地來避免政策紅線的做法要收斂了。

文件規定:有序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要嚴格限定在試點范圍內,周轉指標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統一管理,農村宅基地和村莊整理後節約的土地仍屬農民集體所有,確保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確保復墾耕地質量,確保維護農民利益。

過去不少地方,通過集中居住,宅基地換房,把農民的宅基地置換出來,然後用這些土地發展工業,農民沒有得到多少好處,地方政府與開發商收獲滿滿的,帶來了很大的民怨。這次的一號文件專門說明,以後這些土地還是屬農民集體所有,不能輕意用來發展工業。只是應該更進一步的規定,如果真要是發展工業了,應該讓農民參股分紅才可以。

9.涉農貸款要給補貼了,農業銀行也要在縣域有大發展了?

一號文件規定:落實和完善涉農貸款稅收優惠、定向費用補貼、增量獎勵等政策;進一步完善縣域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吸收存款主要用於當地發放貸款政策;建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農村保險也給補貼。

近年來農村金融一直沒有破題,原因很簡單,農民居民分散,又窮。跟分散的小農戶打交道,那些大銀行那受得了?人手大大地不夠。最主要是沒給優惠。這次是出真金白銀了,對惠農貸款給予優惠貼息。上述幾項補貼大餐下來,不知能不能吸引著金融大鍔們向農民們多貸些款?當然,要徹底地解決農民金融服務難的問題,還有慢長的路要走。

10.如果向農村公益基金捐贈,企業要有大優惠了?

文件規定: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或者設立專項的農村公益基金會,用於建設農村公益事業項目的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過去讓企業給農村捐錢,一個字:難!不是不想捐,而是政策不到位。美國的企業家為什麼樂善施好?我國香港的華人大亨們為什麼願捐?都是制度激勵做得好。所以今年的一號文件也開始給制度激勵了,這可是真金白銀似的優惠喲,是不是要掀起一股我國向農村捐贈的浪潮?還真得走著看。

11.亂合並農村小學該收斂了,校舍倒塌砸死學生的悲劇不會再重演了?

文件規定:農村學校布局要符合實際,方便學生上學,保證學生安全。繼續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逐步改善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營養狀況。

農村中小學「撤點並校」已進行了八年,暴露了太多的問題,是到了該打住的時候了。撤點並校名義上是講讓農村中小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實則是在實行了義務教育免收學費之後,通過學校大合並可以減輕財政壓力。這樣做實則是毀了農村的教育。因為學生小小年紀卻要走很遠的路上學,給學生、家庭帶來太多的不便,有些學生甚至每次帶來一周的慢頭,吃到最後都壞掉了,還得吃。因為不少農民現象短缺,據斯坦福一位教授的長期觀察,這些合並小學的學生們普遍存在著營養不良問題。所以還是應該本著方便學生,保證學生安全為主,不能亂合並。

12.以後農村幹部不好好乾要撤換了,另外農民當公務員不再是做夢了。

文件規定:加強鄉、村黨組織領導班子管理,及時調整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班子。推進從優秀村幹部中考錄鄉鎮公務員、選任鄉鎮領導幹部工作。

多年的農村調研,我發現一個村莊的發展跟村莊的書記關系甚大,書記強了,村莊就發展起來了;書記很弱,這個村莊一般都難以發展。我國農村一方面有一大批類似華西村吳仁寶、永聯村吳棟材似的好書記,另外的確也有一批不作為、亂作為的村書記。今年的文件規定,對於那些軟弱渙散的村幹部進行撤換真的很及時。

另外表現優秀的村幹部,可以進鄉鎮當公務員了,這也是具體落實人事部提出的要讓農民進公務員隊伍的政策,是個大好消息。

13.農村宗教亂慢延要當心了。

文件規定:防範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等勢力干預農村公共事務。

近年來我國農村出現了一股「信教熱」。在我國不少農村地區,各種信仰活動正在快速擴張和「復興」。僅以基督教為例,在國家正規宗教部門所統計的2000萬宗教信仰人數之外,還存在著大量的數以億計的信仰人數,ECONOMIST(2008)引用PEW的SURVEY的估計為1.3億各種基督教。宗教發展與公共品服務是密切相連的。甚至極端點的事,一些地方開村民大會需要教會人士出面才能動員百姓來開會。這種趨勢已引起執政黨的高度警覺。任何一個國家,突然興起了一類龐大的信仰群體,是應該引起高度的關注。今年的一號文件希望教會不要干預農村公共事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

14.農村也要打黑了。

文件規定:深入開展農村平安創建活動,堅持群防群治、依靠群眾,加強和改進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推進農村警務建設,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和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重慶打黑,引來全國一片叫好聲,雖然近來因李庄案有點新變化。農村的黑惡勢力操控選舉,為非作歹早已屢見不鮮。只是究竟該如何打一直是個難題,尤其是不少地區的警黑勾結該如何查,一直難辦。重慶打黑,某種程度上是對過去較忌諱的公、檢、法內部腐敗分子進行了徹底的清除,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打黑。部分農村地區黑惡勢力猖狂,跟當地公安警察不作為或者亂作為也有很大的關系。

15.「兩工」有可能恢復了?

文件規定:通過一事一議、財政補助等辦法,鼓勵農民自願投工投勞開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

我國的農田水利設施最後一公里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過去對農民田間地頭比較有效的「兩工」制度被取消,使農田水利成了無水之源。「兩工」就是農民在農閑時出「義務工」與「積累工」,農村與防旱防澇密切相關的村邊溝、塘、渠、堰等,過去都是由「兩工」在發揮作用。農閑時由本村農民投工投勞進行維護,雨季來臨時就可以讓溝塘貯水,渠道排水,乾旱時則可人中抽水澆灌。這樣一個維系村莊農田水利建設的制度一直穩定運行了很多年,功勛卓著,對缺乏國家與政府投入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維護與完善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卻在2002年取消農業稅時一並給取消了。農村在取消「兩工」之後,雖然減了農民的負擔,也是一把雙刃劍,使原本就很薄弱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明顯的不足,從這看又「增負」了。所以到現在許多農民村莊周邊的澆灌設施就成了沒娘的孩子無人管,國家只管大江大河。農民沒有辦法,要麼有的地方偷偷地還堅持兩工,要麼有點錢的或者是有點路子能夠從上邊要到錢的,可以打點井澆灌。

此次文件提通過一事一議,提倡鼓勵農民自願投工投勞開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設施建設,設想很好。只是一事一議,在許多農村地區變成了什麼都不議,什麼也都議不成的現象,值得深思。

16.實施農村新成長勞動力免費勞動預備制培訓,農民就業創業也被關注了?

文件規定:努力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積極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民務工技能培訓,整合培訓資源,規范培訓工作,增強農民科學種田和就業創業能力。逐步實施農村新成長勞動力免費勞動預備制培訓。落實以公辦學校為主、以輸入地為主解決好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的政策,關心農村一留守兒童。

一號文件27號專門列出一條農民就業創業的問題,可見該問題的重要性。過去的農民就業創業是自己的事,這次列出作為政府工作議事日程,說明中央已明示,不能輕意把那些解決農民工就業的許多勞動密集型產業給妖魔化了,不能輕意以高新產業發展為借口把農民的飯碗給砸了。農民就業也可得到相應的培訓了?逐步實施農村新成長勞動力免費勞動預備制培訓。

另外一個就是農民工子女入學大問題,這直接關繫到祖國花朵的成長。雖然這些孩子是農民工的孩子,但孩子成長不好,會直接關繫到國家的未來發展。現在少建一所農民工學校,未來可能就得多建數所監獄。一些地方出於本位主義考慮,一直把農民工子女入學當成一個大負擔,採取種種隱型的手段來阻礙農民工子女的順利入學,實則是惡行。這次一號文件又重申要以輸入地為主來解決好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對拒不執行或者假執行的校長或者教育局長是不是該就是免職?我希望應該有這樣的規定,也到了該這樣規定的時候了。連總理已就此問題說了多少遍了,還是存在那麼大的問題沒解決,這些人太沒王法了。

17.國有林場不用干睜眼了!

文件規定:啟動國有林場改革,支持國有林場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國有林區管理體制和國有森林資源統一管理改革試點。

過去眼見集體林改革幹得歡,國家林場著急死了,這次就不用了,文件規定要啟動國有林場改革。只是國有林場積重難返,如果真要改,現在有一個黑龍江琿春經驗。能不能在全國推,還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弄清楚。

18.村級債務要開始啟動化解了?

文件規定:按相關規劃和要求,中央和省級財政繼續支持農村義務教育歷史債務的清理化解,推進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清理化解試點,防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

村級債務過去是個定時炸蛋,一直都不敢碰。這次看來要動一動了,文件規定:中央和省級財政支持農村義務教育歷史債務的清理化解,推進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清理化解試點。看來公益性的債務化解有點戲,但問題是聰明的鄉鎮幹部要把此當一個筐什麼都往裡裝不就完了?

19.建立健全農產品和農用物資進出口監測預警機制。

文件規定:加強農產品進出口調控,實行靈活高效的農產品進出口政策,建立健全農產品和農用物資進出口監測預警機制,嚴厲打擊農產品走私違法犯罪行為,切實加強進出口農產品質量監督。

日韓進口一點美國的牛肉,在本國一般都會掀起巨大的政治斗爭,包括遊行示威,某種程度上也是做給美國政府看的,看,我不是不允許,而是國內的民意不讓做。我國的台灣近年來由於小馬哥亂開放進口美國的牛肉,也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包括各種各樣的遊行示範靜坐。回頭再看一看我國的國門,好象是沒有什麼人把守,我國的農產品進口亂象還真是不少,比如亂進口巨量的大豆,把我國的豆農可給害慘了,豆類加工企業也基本上改姓外了,整個產業基本上被亂進口給放倒了。再比如亂進口水果,把我國的果農也給害慘了,再不進行把守,這些產業也有可能給放倒了。還有其他的諸多產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真到了必須從國家產業安全形度,要對此類現象進行重點監測預警了。放倒太多的農業產業,國內農產品的定價權就被交出去了,那時不但被動,更多的是價格大起大落會帶來巨大的社會不穩定。

20.家電下鄉工程要邁出小腳女人步了。

文件規定:加大家電、汽車、摩托車等下鄉實施力度,大幅度提高家電下鄉產品最高限價,對現行限價內的產品繼續實行13%的補貼標准,超出限價的實行定額補貼,允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實際增選一個品種納入補貼范圍,補貼對象擴大到國有農林場(區)職工。

家電下鄉,我還是只有兩條建議,給農民發家電購買券,改招標為普惠制。一定要改變目前補富不補窮的怪現象,讓農村貧苦的農民,而不僅僅是農村的富人,也能享用上家電產品。看來還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5. 2014年村官大學生村官的農村基礎知識考的是什麼呀

你好,2014大學生村官的農村基礎知識包括時事政治、黨的基本知識、有關農村政策及公共基礎知識等等。更多信息你可以關注江西中公教育網站進行了解!http://jx.offcn.com/?wt.mc_id=bd14392

6. 請發一份中央有關三農的重大方針政策和涉農法律法規,以及農村工作常識和時事政治。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
(2012年12月31日)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必須固本強基,始終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城鄉發展一體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必須統籌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著力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三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全面確立重中之重、統籌城鄉、「四化同步」等戰略思想,全面制定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重大政策,全面構建農業生產經營、農業支持保護、農村社會保障、城鄉協調發展的制度框架,農業生產得到很大發展、農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農民群眾得到很大實惠,農業農村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迎來了又一個黃金期,初步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邁上新台階。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農村貧困人口生存和溫飽問題基本解決。農村民生加速改善,辦了許多深得民心的大事好事。農村綜合改革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分割的體制障礙加快破除。農村黨群干群關系明顯改善,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農業農村形勢好,為我國綜合國力在國際風雲變幻中大幅提升,為現代化建設在重重風險挑戰中昂首邁進,為黨和國家事業在各種困難考驗中興旺發達,注入了強勁動力,增添了應對底氣,贏得了戰略主動。實踐證明,中央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大政方針完全正確,出台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卓有成效。
伴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正在進入新的階段,呈現出農業綜合生產成本上升、農產品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村社會結構加速轉型、城鄉發展加快融合的態勢。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劇,農產品需求總量剛性增長、消費結構快速升級,農業對外依存度明顯提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任務艱巨;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動,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農民利益訴求多元,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勢在必行;國民經濟與農村發展的關聯度顯著增強,農業資源要素流失加快,建立城鄉要素平等交換機制的要求更為迫切,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重道遠。我們必須順應階段變化,遵循發展規律,增強憂患意識,舉全黨全國之力持之以恆強化農業、惠及農村、富裕農民。
2013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落實「四化同步」的戰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創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標,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驅動力度,圍繞現代農業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優越性,著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大好形勢。
一、建立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機制,努力夯實現代農業物質基礎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始終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必須毫不放鬆糧食生產,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著力強化農業物質技術支撐。
1.穩定發展農業生產。糧食生產要堅持穩定面積、優化結構、主攻單產的總要求,確保豐產豐收。繼續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著力加強800個產糧大縣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東北四省區節水增糧行動、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支持優勢產區棉花、油料、糖料生產基地建設。擴大糧棉油糖高產創建規模,在重點產區實行整建制推進,集成推廣區域性、標准化高產高效模式。深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加強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與聯防聯控能力建設。加大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實施力度,擴大園藝作物標准園和畜禽水產品標准化養殖示範場創建規模。以獎代補支持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試點。推進種養業良種工程,加快農作物制種基地和新品種引進示範場建設。加強漁船升級改造、漁政執法船艇建造和避風港建設,支持發展遠洋漁業。
2.強化農業物質技術裝備。落實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大力度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加快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擴大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覆蓋范圍,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加大雨水集蓄利用、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設力度,提高防汛抗旱減災能力。加大財政對小型水庫建設和除險加固支持力度。及時足額計提並管好用好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的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加快落實農業灌排工程運行管理費用由財政適當補助的政策。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繼續實施種業發展等重點科技專項,加快糧棉油糖等農機裝備、高效安全肥料農葯獸葯研發。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
3.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統籌規劃農產品市場流通網路布局,重點支持重要農產品集散地、優勢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建設,適時增加新的農產品期貨品種,培育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農產品價格形成和交易中心。加快推進以城市標准化菜市場、生鮮超市、城鄉集貿市場為主體的農產品零售市場建設。加強糧油倉儲物流設施建設,發展農產品冷凍貯藏、分級包裝、電子結算。健全覆蓋農產品收集、加工、運輸、銷售各環節的冷鏈物流體系。大力培育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發展農產品網上交易、連鎖分銷和農民網店。繼續實施「北糧南運」、「南菜北運」、「西果東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農村現代流通網路工程,啟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示範區創建。支持供銷合作社、大型商貿集團、郵政系統開展農產品流通。深入實施商標富農工程,強化農產品地理標志和商標保護。
4.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充分發揮價格對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的激勵作用,按照生產成本加合理利潤的原則,繼續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適時啟動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農產品臨時收儲。優化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儲備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完善糧棉油糖進口轉儲制度。健全重要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機制,認真執行生豬市場價格調控預案,改善鮮活農產品調控辦法。完善農產品進出口稅收調控政策,加強進口關稅配額管理,健全大宗品種進口報告制度,強化敏感品種進口監測。推動進口來源多元化,規范進出口秩序,打擊走私行為。加強和完善農產品信息統計發布制度,建立市場調控效果評估制度。擴大農資產品儲備品種。
5.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加強綜合協調聯動,落實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責任,加快形成符合國情、科學完善的食品安全體系。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強化農業生產過程環境監測,嚴格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使用管理,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檢測室(站)建設,補助檢驗檢測費用。健全基層食品安全工作體系,加大監管機構建設投入,全面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
二、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
適應農業進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風險發展時期的客觀要求,必須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加強對農業的支持保護。要在穩定完善強化行之有效政策基礎上,著力構建「三農」投入穩定增長長效機制,確保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
1.加大農業補貼力度。按照增加總量、優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強監管的要求,不斷強化農業補貼政策,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耕地保護補償、生態補償辦法,加快讓農業獲得合理利潤、讓主產區財力逐步達到全國或全省平均水平。繼續增加農業補貼資金規模,新增補貼向主產區和優勢產區集中,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落實好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政策,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推進農機以舊換新試點。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擴大種糧大戶補貼試點范圍。繼續實施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補助和土壤有機質提升補助,支持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啟動低毒低殘留農葯和高效緩釋肥料使用補助試點。完善畜牧業生產扶持政策,支持發展肉牛肉羊,落實遠洋漁業補貼及稅收減免政策。增加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實施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研究制定糧食作物制種大縣獎勵政策。增加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投入。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重點支持糧食及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發展。
2.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加強國家對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扶持和引導,切實加大商業性金融支農力度,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作用,確保持續加大涉農信貸投放。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優先滿足農戶信貸需求,加大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信貸支持力度。加強財稅杠桿與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落實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農戶貸款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穩定縣(市)農村信用社法人地位,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探索農業銀行服務「三農」新模式,強化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職能定位,鼓勵國家開發銀行推動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支持社會資本參與設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改善農村支付服務條件,暢通支付結算渠道。加強涉農信貸與保險協作配合,創新符合農村特點的抵(質)押擔保方式和融資工具,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信用擔保體系。擴大林權抵押貸款規模,完善林業貸款貼息政策。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生產大縣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力度,適當提高部分險種的保費補貼比例。開展農作物制種、漁業、農機、農房保險和重點國有林區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推進建立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各類農業相關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籌集發展資金。
3.鼓勵社會資本投向新農村建設。各行各業制定發展規劃、安排項目、增加投資要主動向農村傾斜。引導國有企業參與和支持農業農村發展。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採取投資籌資、捐款捐助、人才和技術支持等方式在農村興辦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社會福利、社會服務、文化旅遊體育等各類事業,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管護費用補助等政策。落實公益性捐贈農村公益事業項目支出所得稅前扣除政策。鼓勵企業以多種投資方式建設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
三、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穩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創新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核心和基礎。要尊重和保障農戶生產經營的主體地位,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充分激發農村生產要素潛能。
1.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抓緊研究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的具體實現形式,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結合農田基本建設,鼓勵農民採取互利互換方式,解決承包地塊細碎化問題。土地流轉不得搞強迫命令,確保不損害農民權益、不改變土地用途、不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探索建立嚴格的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耕地(林地、草原)准入和監管制度。規范土地流轉程序,逐步健全縣鄉村三級服務網路,強化信息溝通、政策咨詢、合同簽訂、價格評估等流轉服務。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建設。深化國有農墾管理體制改革,擴大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穩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
2.努力提高農戶集約經營水平。按照規模化、專業化、標准化發展要求,引導農戶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生產要素,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創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採取獎勵補助等多種辦法,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著力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充分利用各類培訓資源,加大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制定專門計劃,對符合條件的中高等學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務農創業給予補助和貸款支持。
3.大力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農民合作社是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基本主體,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型實體,是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有效載體。按照積極發展、逐步規范、強化扶持、提升素質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發展農民合作社,切實提高引領帶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鼓勵農民興辦專業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類型合作社。實行部門聯合評定示範社機制,分級建立示範社名錄,把示範社作為政策扶持重點。安排部分財政投資項目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引導國家補助項目形成的資產移交合作社管護,指導合作社建立健全項目資產管護機制。增加農民合作社發展資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產經營條件、增強發展能力。逐步擴大農村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建設、農技推廣等涉農項目由合作社承擔的規模。對示範社建設鮮活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興辦農產品加工業給予補助。在信用評定基礎上對示範社開展聯合授信,有條件的地方予以貸款貼息,規范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完善合作社稅收優惠政策,把合作社納入國民經濟統計並作為單獨納稅主體列入稅務登記,做好合作社發票領用等工作。創新適合合作社生產經營特點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建立合作社帶頭人人才庫和培訓基地,廣泛開展合作社帶頭人、經營管理人員和輔導員培訓,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合作社工作。落實設施農用地政策,合作社生產設施用地和附屬設施用地按農用地管理。引導農民合作社以產品和產業為紐帶開展合作與聯合,積極探索合作社聯社登記管理辦法。抓緊研究修訂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4.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兼並、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創建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促進龍頭企業集群發展。推動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採取保底收購、股份分紅、利潤返還等方式,讓農戶更多分享加工銷售收益。鼓勵和引導城市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增加扶持農業產業化資金,支持龍頭企業建設原料基地、節能減排、培育品牌。逐步擴大農產品加工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范圍。適當擴大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試點范圍。
四、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大力培育發展多元服務主體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農業,必須建立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要堅持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的方向,充分發揮公共服務機構作用,加快構建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1.強化農業公益性服務體系。不斷提升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繼續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建立補助經費與服務績效掛鉤的激勵機制。繼續實施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條件建設項目,不斷改善推廣條件。支持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通過建設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農業綜合服務示範基地等方式,面向農村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加強鄉鎮或小流域水利、基層林業公共服務機構和抗旱服務組織、防汛機動搶險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農業社會化服務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進農村氣象信息服務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與能力建設,提高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水平。
2.培育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支持農民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農民用水合作組織、農民經紀人、涉農企業等為農業生產經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務,發揮經營性服務組織的生力軍作用。採取政府訂購、定向委託、獎勵補助、招投標等方式,引導經營性服務組織參與公益性服務,大力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動物疫病防控、農田灌排、地膜覆蓋和回收等生產性服務。推進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培育會計審計、資產評估、政策法律咨詢等涉農中介服務組織。對符合條件的農業經營性服務業務免徵營業稅。
3.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鼓勵搭建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平台。發展專家大院、院縣共建、農村科技服務超市、莊稼醫院、專業服務公司加合作社加農戶、涉農企業加專家加農戶等服務模式,積極推行技物結合、技術承包、全程託管服務,促進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到田到戶。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示範縣創建。整合資源建設鄉村綜合服務社和服務中心。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啟動金農工程二期,推動國家農村信息化試點省建設。發展農業信息服務,重點開發信息採集、精準作業、農村遠程數字化和可視化、氣象預測預報、災害預警等技術。
五、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有效保障農民財產權利
建立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是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的內在要求。必須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
1.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強化對農村耕地、林地等各類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妥善解決農戶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等問題。加快包括農村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地籍調查,盡快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中央財政予以補助。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確保按時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提高林權證發證率和到戶率。推進國有林場改革試點,探索國有林區改革。加快推進牧區草原承包工作,啟動牧區草原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
2.加快推進征地制度改革。依法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要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確保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長遠生計有保障。加快修訂土地管理法,盡快出台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徵收補償條例。完善征地補償辦法,合理確定補償標准,嚴格征地程序,約束征地行為,補償資金不落實的不得批准和實施征地。改革和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加強管理,依法保障農戶宅基地使用權。依法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嚴格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農村集體非經營性建設用地不得進入市場。
3.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因地制宜探索集體經濟多種有效實現形式,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以清產核資、資產量化、股權管理為主要內容,加快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健全農村集體財務預決算、收入管理、開支審批、資產台賬和資源登記等制度,嚴格農村集體資產承包、租賃、處置和資源開發利用的民主程序,支持建設農村集體「三資」信息化監管平台。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推進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界定的具體辦法。

7. 誰有關於農村政策和農村工作基礎知識的資料或題謝謝了

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正處在新的發展階段。這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階段,是深化改革、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農村經濟體制的階段,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農村小康建設的階段。在新階段,必須保持黨在農村基本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穩定基本政策,核心是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應當看到,土地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只有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農民才有愛惜土地的積極性,才會增加對土地的投入。如果隨意調整農民的承包地,農民沒有經營土地的穩定感和安全感,就會影響農業生產,甚至影響農村穩定。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雖然現在農民外出務工經商的很多,但他們的就業並不穩定,土地還是他們最基本的社會保障。如果沒有了土地,他們就沒有了退路,社會就很難安定。國外在這方面已經有不少教訓。各級領導幹部在這個問題上,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 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當前的關鍵是正確看待和處理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問題。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允許土地承包經營權合理流轉,是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黨的一貫政策。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離開農村。適時引導農戶搞好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有利於擴大留在農業上的農戶的經營規模,使土地資源繼續得到有效利用。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要建立在長期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進行,不能刮風,不能下指標,不能強制推行。只有這樣,離開土地的農民才能放心地轉出土地。2001年年底,中央為此專門下發了有關通知,對土地流轉作出了明確規定。最近,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農村土地承包法》,把黨在農村改革後形成的關於農村土地的政策上升為法律,使農民的土地使用權有了法律保障。廣大農村幹部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農村政策和有關法律,增強執行政策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目前,不少地方亂占濫征耕地,隨意圈地,有的地方征地規模過大。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完善征地制度是一項重要工作,直接關系農民生活、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加強征地管理,嚴格控制征地規模。要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鎮建設規劃的管理,禁止隨意修改規劃,濫征耕地。要抓緊研究政策,修訂法規,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維護廣大農民權益、有利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土地徵用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已充分證明,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是調動農民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有力武器。穩定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必須牢固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農業和農村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農業和農村工作全局,把廣大農民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宏偉目標,推進農村小康建設而奮斗。

8. 如何做好農村基層工作

善於學習、找準定位、打好群眾基礎等。

1、善於學習,很多村級幹部的政治理論水平比較低,而且業務知識明顯不夠用,在遇到一些需要現場解決的實際性問題時,可能會覺得難度系數很大,難以勝任這樣的工作。所以,作為一名村級幹部首要先把自己的學習搞好,努力提升自己,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服務於村民,服務於國家。

2、找準定位,俗話所得好,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作為一名村級幹部要懂得自身的崗位職責所在,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找准自己的定位,擔負自己的責任。比如說村級幹部就應該做到落實政策、對上做好信息傳達、對下做好群眾服務工作。當然,還要注意搞好自身的隊伍建設,不落後於人。

3、打好群眾基礎,村級幹部要做好「穿針引線」的作用,就要先在群眾中樹立自己的正氣形象,親民印象,主動跟群眾靠攏,了解群眾的想法和願望以及他們所遇到的困難,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們。當你願意與群眾交心,真心為他們辦實事的時候,他們也很樂於接納你的存在的。

政策修訂

2018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會議認為,修訂《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是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提高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的重要舉措,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9年1月10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通知指出,1999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對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農村改革發展和形勢任務的變化,該條例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的要求和實踐需要,黨中央決定予以修訂。

9. 從事農村工作和基層工作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及相關素質能力

http://www.zhaokaoba.com/wenzhang/2009/200901/2009-01-04/wenzhang_20090104131522_1534.html

村級組織管理相關知識;掌握以下知識點即可。

一村級組織包括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和村群團組織等.

二.村黨組織的性質和地位。

村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村黨組織與村級其他組織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三村黨組織的設置與產生:

(一)村黨組織的設置。有正式黨員3名以上的村;應當成立黨支部;不足3名的;可與臨近村聯合成立黨支部。黨員人數超過50名的村;或黨員人數雖不足50名;但村辦企業具備成立黨支部條件的村;因工作需要;可以成立黨的總支部。黨員人數100名以上的村;因工作需要;經縣級地方黨委批准;可以成立黨的基層委員會;村黨委受鄉鎮黨委領導。

(二)村黨組織成員職數。村黨委成員一般不超過7職;村黨總支成員一般不超過5職;村黨支部成員一般不超過3職。

(三)村黨組織委員會的產生。村黨組織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任期屆滿;按照上級黨委的統一部署要求進行換屆選舉。屆中調整村黨組織班子;一般應實行「兩推一選」的辦法;特殊情況可由上級黨組織直接任命黨組織主要負責人。有條件的村可在群眾推薦的基礎上由黨員直選黨組織書記

村黨組織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及本村黨員大會決議;領導群眾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2、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思想;大力發展村級經濟;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

3.....................................

村黨組織民主管理制度:

中國共產黨----黨建

此部分知識點主要掌握:

一、馬克思恩格斯黨的學說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親自組織建立了國際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並在締造無產階級政黨的活動中;進行了卓越的黨建理論創造。他們黨的學說的基本思想是:

(1)無產階級的解放及其歷史使命的實現必須建立自己的獨立政黨。

(2)無產階級政黨是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先進組織。

(3)無產階級政黨必須以科學的世界觀作為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

(4)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制定正確的綱領和策略。

(5)無產階級政黨要從無產階級革命的觀點出發堅持民主集中制。

(6)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堅持國際主義的原則。

二、列寧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學說的基本原理

列寧在創建無產階級政黨和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後;卓有成效地探索了執政黨建設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繼承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黨建原理;創立了完整的建黨學說。其基本理論觀點包括:

(l)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

(2)無產階級先鋒隊是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

(3)黨是無產者的階級聯合的最高形式;

(4)黨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

(5)黨要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的綱領;

(6)執政黨是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領導者;

(7)執政黨的根本任務是領導經濟建設;

(8)執政黨要保持無產階級先鋒隊的純潔性;提高黨員質量;增強黨的戰鬥力;

(9)執政黨要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反對官僚主義和驕傲自大;

(10)執政黨

()……
詳細內容:http://www.zhaokaoba.com/wenzhang/2009/200901/2009-01-04/wenzhang_20090104131522_1534.html

10. 廣東鄉鎮公務員農村常識

  1. 首先了解三農指什麼,農業、農村、農民。其次,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增加農民收入。重點掌握以下知識:中央農村工作的基本思想、農村土地制度、農村稅費改革體制、農村金融與財政體制、扶貧開發政策、計劃生育政策、醫療衛生制度、農村基層組織管理。

  2. 鄉鎮公務員考試農村農業知識備考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通讀政府重要文件、吃透政策法規要點

    農業農村工作知識的測查內容,重點是近年來與農業農村建設相關的中央及地方的重要決定和意見,如0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等。對於這些文件的內容,考生不但要做到通讀全文,領會精神,其中的重點難點更要瞭然於胸。只有對中央和地方的三農政策融匯貫通,才能把握大綱重點。

    二、把握試題特點,博聞強記基礎知識

    客觀題不管其題型如何變幻,其考查范圍多是對基本知識的考查,如農業農村基礎知識、基本的法律法規知識以及三農政策的最新政策動向等,大都是需要強加識記的內容。學生對這一部分的復習多是抓重點、勤強記基礎知識。考生每天應留出適當的時間,尤其是清晨和臨睡前,必須每天背誦重要的農業政策法律法規。

    三、深入研究,知識與能力並重

    鄉鎮公務員考試所涉內容多與三農政策聯系緊密,主觀性強,綜合性強。考生除了要清楚了解基本的政策法規之外,更要注重相關農業農村工作知識的實際應用。這就要求我們考生多關注農村現象,多了解農村組織和農村事務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