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天文文化知識講座
擴展閱讀
軍中報國歌詞是什麼 2025-01-16 05:06:51

天文文化知識講座

發布時間: 2022-07-25 20:26:07

① 古代天文歷法講座的介紹

本書對古代社會使用的天文歷法知識進行了詳細解說。全書共分七講,分別講述了文史工作者與天文歷法、紀時系統、觀象授時、二十四節氣、四分歷的編制、四分歷的應用、歷法上的幾個問題等內容,並附有幾篇根據天文歷法考證文獻時間的具體案例。

② 有關天文的知識

天文學是觀察和研究宇宙間天體的學科,它研究天體的分布、運動、位置、狀態、結構、組成、性質及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天文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一個顯著不同之處在於,天文學的實驗方法是觀測,通過觀測來收集天體的各種信息。因而對觀測方法和觀測手段的研究,是天文學家努力研究的一個方向。在古代,天文學還與歷法的制定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現代天文學已經發展成為觀測全電磁波段的科學。 天文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化的萌芽時代。遠古時代,人們為了指示方向、確定時間和季節,而對太陽、月亮和星星進行觀察,確定它們的位置、找出它們變化的規律,並據此編制歷法。從這一點上來說,天文學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學科之一。 最早認識到天文學的人是埃及人。 古時候,人們通過用肉眼觀察太陽、月亮、星星來確定時間和方向,制定歷法,指導農業生產,這是天體測量學最早的開端。早期天文學的內容就其本質來說就是天體測量學。從十六世紀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體系學說開始,天文學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此前包括天文學在內的自然科學,受到宗教神學的嚴重束縛。哥白尼的學說使天文學擺脫宗教的束縛,並在此後的一個半世紀中從主要純描述天體位置、運動的經典天體測量學,向著尋求造成這種運動力學機制的天體力學發展。 十八、十九世紀,經典天體力學達到了鼎盛時期。同時,由於分光學、光度學和照相術的廣泛應用,天文學開始朝著深入研究天體的物理結構和物理過程發展,誕生了天體物理學。 二十世紀現代物理學和技術高度發展,並在天文學觀測研究中找到了廣闊的用武之地,使天體物理學成為天文學中的主流學科,同時促使經典的天體力學和天體測量學也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對宇宙及宇宙中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天文學就本質上說是一門觀測科學。天文學上的一切發現和研究成果,離不開天文觀測工具——望遠鏡及其後端接收設備。在十七世紀之前,人們盡管已製作了不少天文觀測儀器,如中國的渾儀、簡儀,但觀測工作只能靠肉眼。1608年,荷蘭人李波爾賽發明瞭望遠鏡,1609年伽里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並作出許多重要發現,從此天文學跨入了用望遠鏡時代。在此後人們對望遠鏡的性能不斷加以改進,以期觀測到更暗的天體和取得更高的解析度。1932年美國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轉天線陣觀測到了來自天體的射電波,開創了射電天文學。1937年誕生第一台拋物反射面射電望遠鏡。之後,隨著射電望遠鏡在口徑和接收波長、靈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斷擴展、提高,射電天文觀測技術為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二十世紀後50年中,隨著探測器和空間技術的發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觀測進一步從可見光、射電波段擴展到包括紅外、紫外、X射線和γ射線在內的電磁波各個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學,並為探索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物理本質提供了強有力的觀測手段,天文學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而在望遠鏡後端的接收設備方面,十九世紀中葉,照相、分光和光度技術廣泛應用於天文觀測,對於探索天體的運動、結構、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態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天體物理學正是在這些技術得以應用後才逐步發展成為天文學的主流學科。 人類很早以前就想到太空暢游一番了。1903年人類在地球上開設了第一家月亮公園。花50美分就能登上一個雪茄狀、帶翼的車,然後車身劇烈搖晃,最後登上一個月亮模型。 同一年,萊特兄弟在空中噠噠作響地飛行了59秒,同時一位名為康斯坦丁·焦烏科夫斯基、自學成才的俄羅斯人發表了題為《利用反作用儀器進行太空探索》的文章。他在文內演算,一枚導彈要克服地球引力就必須以1.8萬英里的時速飛行。他還建議建造一枚液體驅動的多級火箭。 50年代,有一個公認的基本思想是,哪個國家第一個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間站,它遲早就能控制整個地球。馮·布勞恩向美國人描述了洲際導彈、潛艇導彈、太空鏡和可能的登月旅行。他曾設想建立一個經常載人的、並能發射核導彈的宇宙空間站。他說:「如果考慮到空間站在地球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區上空飛行,那麼人們就能認識到,這種核戰爭技術會使衛星製造者在戰爭中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1961年,加加林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俄國人用他說明,在天上飛來飛去的並不是天使,也不是上帝。美國約翰·肯尼迪競選的口號是「新邊疆」。他解釋說:「我們又一次生活在一個充滿發現的時代。宇宙空間是我們無法估量的新邊疆。」對肯尼迪來說,蘇聯人首先進入宇宙空間是「多年來美國經歷的最慘痛的失敗」。唯一的出路是以攻為守。1958年美國成立了國家航空航天局,並於同年發射了第一顆衛星「探險者」號。1962年約翰·格倫成為進入地球軌道的第一位美國人。 許多科學家本來就對危險的載人太空飛行表示懷疑,他們更願意用飛行器來探測太陽系。 而美國人當時實現了突破:三名宇航員乘「阿波羅號」飛船繞月球飛行。在這種背景下,計劃在1969年1月實現的兩艘載人飛船的首次對接具有特殊的意義。 20世紀的80年代,蘇聯的第三代空間站「和平」號軌道站使其航天活動達到高峰,都讓美國人感到眼熱。「和平」號被譽為「人造天宮」,1986年2月20日發射上天,是迄今人類在近地空間能夠長期運行的唯一載人空間軌道站。它與其相對接的「量子1號」、「量子2號」、「晶體」艙、「光譜」艙、「自然」艙等艙室形成一個重達140噸、工作容積400立方米的龐大空間軌道聯合體。在這一「太空小工廠」相繼考察的俄羅斯和外國宇航員有106名,進行的科考項目多達2.2萬個,重點項目600個。 在「和平」號進行的最吸引人的實驗是延長人在太空的逗留時間。延長人在空間的逗留時間是人類飛出自己的搖籃地球、邁向火星等天體最為關鍵的一步,要解決這一難題需克服失重、宇宙輻射及人在太空所產生的心理障礙等。俄宇航員在這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其中宇航員波利亞科夫在「和平」號上創造了單次連續飛行438天的紀錄,這不能不被視為20世紀航天史上的一項重要成果。在軌道站上進行了諸如培養鵪鶉、蠑螈和種植小麥等大量的生命科學實驗。 如果將和平號空間站看作人類的第三代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則屬於第四代空間站了。國際空間站工程耗資600多億美元,是人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載人航天工程。它從最初的構想和最後開始實施既是當年美蘇競爭的產物,又是當前美俄合作的結果,從側面折射出歷史的一段進程。 國際空間站計劃的實施分3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從1994年開始的准備階段,現已完成。這期間,美俄主要進行了一系列聯合載人航天活動。美國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軌道站8次對接與共同飛行,訓練了美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上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第二階段從1998年11月開始:俄羅斯使用「質子-K」火箭把空間站主艙——功能貨物艙送入了軌道。它還擔負著一些軍事實驗任務,因此該艙只允許美國宇航員使用。實驗艙的發射和對接的完成,將標志著第二階段的結束,那時空間站已初具規模,可供3名宇航員長期居住;第三階段則是要把美國的居住艙、歐洲航天局和日本製造的實驗艙和加拿大的移動服務系統等送上太空。當這些艙室與空間站對接後,則標志著國際空間站裝配最終完成,這時站上的宇航員可增至7人。 美國、俄國等15國聯手建造國際空間站,預示著一個各國共同探索和和平開發宇宙空間的時代即將到來。不過,幾十年來載人航天活動的成果還遠未滿足他們對太空的渴求。「路漫漫其休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類一直都心懷征服太空的慾望和和平利用太空資源的決心。1998年11月,人類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美國宇航員、77歲的老格倫帶著他未泯的雄心再次踏上了太空征程,這似乎在告訴人類:照此下去,征服太空不是夢.

③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

我國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多),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E),東西跨經度60多度,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N)多,南北跨緯度約50度,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我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00我國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00我國的經緯度位置:我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領土[1]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40′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北緯3度51分00秒,東經112度17分09秒)(英語:Lidi Ansha或Lydi Shoal)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一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里的曾母暗沙)。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我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對於中國古代的天文學系統,和西方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國天文學系統繼承了中國哲學系統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舉個例子,大熊座在中國的天文學中由北斗,文昌,三台三個星官構成。北斗都很熟悉,不多贅述了;文昌就是民間傳說中的文曲星,掌管科舉考試的天體;三台指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的科舉考試的三個階段,鄉試,會試和殿試三個階段。完全不同於西方天文學天上都是神明,和人間無關。我個人喜歡使用中國天文學來對莫顆星命名,因為它很有文化內涵而且比較容易記。
但是中國天文學這套體系也制約了中國天文學的發展。比如日月食,根據立法預報它應該有啊,但是沒有發生。如果在西方,恐怕是要對歷法進行修正了。在中國呢,群臣向皇帝叩首,恭喜皇帝的大恩大德感動了上蒼(即使姚崇也干過這樣的事)。

④ 基本的天文學知識

天文學是觀察和研究宇宙間天體的學科,它研究天體的分布、運動、位置、狀態、結構、組成、性質及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天文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一個顯著不同之處在於,天文學的實驗方法是觀測,通過觀測來收集天體的各種信息。因而對觀測方法和觀測手段的研究,是天文學家努力研究的一個方向。在古代,天文學還與歷法的制定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現代天文學已經發展成為觀測全電磁波段的科學。 天文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化的萌芽時代。遠古時代,人們為了指示方向、確定時間和季節,而對太陽、月亮和星星進行觀察,確定它們的位置、找出它們變化的規律,並據此編制歷法。從這一點上來說,天文學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學科之一。
仰望天際是人類的基礎行為。
古時候,人們通過用肉眼觀察太陽、月亮、星星來確定時間和方向,制定歷法,指導農業生產,這是天體測量學最早的開端。早期天文學的內容就其本質來說就是天體測量學。從 天文圖片
十六世紀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體系學說開始,天文學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此前包括天文學在內的自然科學,受到宗教神學的嚴重束縛。哥白尼的學說使天文學擺脫宗教的束縛,並在此後的一個半世紀中從主要純描述天體位置、運動的經典天體測量學,向著尋求造成這種運動力學機制的天體力學發展。 十八、十九世紀,經典天體力學達到了鼎盛時期。同時,由於分光學、光度學和照相術的廣泛應用,天文學開始朝著深入研究天體的物理結構和物理過程發展,誕生了天體物理學。
二十世紀現代物理學和技術高度發展,並在天文學觀測研究中找到了廣闊的用武之地,使天體物理學成為天文學中的主流學科,同時促使經典的天體力學和天體測量學也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對宇宙及宇宙中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天文學就本質上說是一門觀測科學。天文學上的一切發現和研究成果,離不開天文觀測工具——望遠鏡及其後端接收設備。在十七世紀之前,人們盡管已製作了不少天文觀測儀器,如中國的渾儀、簡儀,但觀測工作只能靠肉眼。1608年,荷蘭人李波爾賽發明瞭望遠鏡,1609年伽里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並作出許多重要發現,從此天文學跨入了用望遠鏡時代。在此後人們對望遠鏡的性能不斷加以改進,以期觀測到更暗的天體和取得更高的解析度。1932年美國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轉天線陣觀測到了來自天體的射電波,開創了射電天文學。1937年誕生第一台拋物反射面射電望遠鏡。之後,隨著射電望遠鏡在口徑和接收波長、靈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斷擴展、提高,射電天文觀測技術為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二十世紀後50年中,隨著探測器和空間技術的發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觀測進一步從可見光、射電波段擴展到包括紅外、紫外、X射線和γ射線在內的電磁波各個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學,並為探索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物理本質提供了強有力的觀測手段,天文學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而在望遠鏡後端的接收設備方面,十九世紀中葉,照相、分光和光度技術廣泛應用於天文觀測,對於探索天體的運動、結構、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態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天體物理學正是在這些技術得以應用後才逐步發展成為天文學的主流學科。
太陽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陽、8顆大行星、66顆衛星以 太陽系
及無數的小行星、彗星及隕星組成的。 行星由太陽起往外的順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和海王星(Neptune)。 離太陽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稱為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飛船對它們都進行了探測,還曾在火星與金星上著陸,獲得了重要成果。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密度大(大於3.0克/立方厘米)、體積小、自轉慢、衛星少、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內部成分主要為硅酸鹽(silicate)並且具有固體外殼。 離太陽較遠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稱為類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宇宙飛船也都對它們進行了探測,但未曾著陸。它們都有很厚的大氣圈、主要由氫、氦、冰、甲烷、氨等構成、質量和半徑均遠大於地球,但密度卻較低,其表面特徵很難了解,一般推斷,它們都具有與類地行星相似的固體內核。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100000個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組成的不規則的小星體)。推測它們可能是由位置界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某一顆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積成為統一行星的石質碎塊。隕星存在於行星之間,成分是石質或者鐵質星。
行星離太陽的距離具有規律性,即從離太陽由近到遠計算,行星到太陽的距離(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單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遠第n個行星(詳見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轉周期為12小時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自轉周期很長,分別為58.65天和243天,多數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但金星則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衛星繞轉,構成衛星系。 在太陽系中,現已發現1600多顆彗星,大致一半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另一半逆向公轉的。彗星繞太陽運行中呈現奇特的形狀變化。 太陽系中還有數量眾多的大小流星體,有些流星體是成群的,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產物。大流星體降落到地面成為隕石。 太陽系是銀河系的極微小部分,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上千億個恆星中的一個,它離銀河系中心約8.5千秒差距,即不到3萬光年。太陽帶著整個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轉動。可見,太陽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銀河系中心。 太陽是50億年前由星際雲瓦解後的一團小雲塌縮而成的,它的壽命約為100億年。

⑤ 想知道天文方面的知識

天文學是觀察和研究宇宙間天體的學科,它研究天體的分布、運動、位置、狀態、結構、組成、性質及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天文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一個顯著不同之處在於,天文學的實驗方法是觀測,通過觀測來收集天體的各種信息。因而對觀測方法和觀測手段的研究,是天文學家努力研究的一個方向。在古代,天文學還與歷法的制定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現代天文學已經發展成為觀測全電磁波段的科學。 天文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化的萌芽時代。遠古時代,人們為了指示方向、確定時間和季節,而對太陽、月亮和星星進行觀察,確定它們的位置、找出它們變化的規律,並據此編制歷法。從這一點上來說,天文學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學科之一。 仰望天際是人類的基礎行為。 古時候,人們通過用肉眼觀察太陽、月亮、星星來確定時間和方向,制定歷法,指導農業生產,這是天體測量學最早的開端。早期天文學的內容就其本質來說就是天體測量學。從 天文圖片
十六世紀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體系學說開始,天文學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此前包括天文學在內的自然科學,受到宗教神學的嚴重束縛。哥白尼的學說使天文學擺脫宗教的束縛,並在此後的一個半世紀中從主要純描述天體位置、運動的經典天體測量學,向著尋求造成這種運動力學機制的天體力學發展。 十八、十九世紀,經典天體力學達到了鼎盛時期。同時,由於分光學、光度學和照相術的廣泛應用,天文學開始朝著深入研究天體的物理結構和物理過程發展,誕生了天體物理學。 二十世紀現代物理學和技術高度發展,並在天文學觀測研究中找到了廣闊的用武之地,使天體物理學成為天文學中的主流學科,同時促使經典的天體力學和天體測量學也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對宇宙及宇宙中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天文學就本質上說是一門觀測科學。天文學上的一切發現和研究成果,離不開天文觀測工具——望遠鏡及其後端接收設備。在十七世紀之前,人們盡管已製作了不少天文觀測儀器,如中國的渾儀、簡儀,但觀測工作只能靠肉眼。1608年,荷蘭人李波爾賽發明瞭望遠鏡,1609年伽里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並作出許多重要發現,從此天文學跨入了用望遠鏡時代。在此後人們對望遠鏡的性能不斷加以改進,以期觀測到更暗的天體和取得更高的解析度。1932年美國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轉天線陣觀測到了來自天體的射電波,開創了射電天文學。1937年誕生第一台拋物反射面射電望遠鏡。之後,隨著射電望遠鏡在口徑和接收波長、靈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斷擴展、提高,射電天文觀測技術為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二十世紀後50年中,隨著探測器和空間技術的發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觀測進一步從可見光、射電波段擴展到包括紅外、紫外、X射線和γ射線在內的電磁波各個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學,並為探索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物理本質提供了強有力的觀測手段,天文學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而在望遠鏡後端的接收設備方面,十九世紀中葉,照相、分光和光度技術廣泛應用於天文觀測,對於探索天體的運動、結構、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態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天體物理學正是在這些技術得以應用後才逐步發展成為天文學的主流學科。 人類很早以前就想到太空暢游一番了。1903年人類在地球上開設了第一家月亮公園。花50美分就能登上一個雪茄狀、帶翼的車,然後車身劇烈搖晃,最後登上一個月亮模型。 同一年,萊特兄弟在空中噠噠作響地飛行了59秒,同時一位名為康斯坦丁·焦烏科夫斯基、自學成才的俄羅斯人發表了題為《利用反作用儀器進行太空探索》的文章。他在文內演算,一枚導彈要克服地球引力就必須以1.8萬英里的時速飛行。他還建議建造一枚液體驅動的多級火箭。 50年代,有一個公認的基本思想是,哪個國家第一個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間站,它遲早就能控制整個地球。馮·布勞恩向美國人描述了洲際導彈、潛艇導彈、太空鏡和可能的登月旅行。他曾設想建立一個經常載人的、並能發射核導彈的宇宙空間站。他說:「如果考慮到空間站在地球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區上空飛行,那麼人們就能認識到,這種核戰爭技術會使衛星製造者在戰爭中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1961年,加加林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俄國人用他說明,在天上飛來飛去的並不是天使,也不是上帝。美國約翰·肯尼迪競選的口號是「新邊疆」。他解釋說:「我們又一次生活在一個充滿發現的時代。宇宙空間是我們無法估量的新邊疆。」對肯尼迪來說,蘇聯人首先進入宇宙空間是「多年來美國經歷的最慘痛的失敗」。唯一的出路是以攻為守。1958年美國成立了國家航空航天局,並於同年發射了第一顆衛星「探險者」號。1962年約翰·格倫成為進入地球軌道的第一位美國人。 許多科學家本來就對危險的載人太空飛行表示懷疑,他們更願意用飛行器來探測太陽系。 而美國人當時實現了突破:三名宇航員乘「阿波羅號」飛船繞月球飛行。在這種背景下,計劃在1969年1月實現的兩艘載人飛船的首次對接具有特殊的意義。 20世紀的80年代,蘇聯的第三代空間站「和平」號軌道站使其航天活動達到高峰,都讓美國人感到眼熱。「和平」號被譽為「人造天宮」,1986年2月20日發射上天,是迄今人類在近地空間能夠長期運行的唯一載人空間軌道站。它與其相對接的「量子1號」、「量子2號」、「晶體」艙、「光譜」艙、「自然」艙等艙室形成一個重達140噸、工作容積400立方米的龐大空間軌道聯合體。在這一「太空小工廠」相繼考察的俄羅斯和外國宇航員有106名,進行的科考項目多達2.2萬個,重點項目600個。 在「和平」號進行的最吸引人的實驗是延長人在太空的逗留時間。延長人在空間的逗留時間是人類飛出自己的搖籃地球、邁向火星等天體最為關鍵的一步,要解決這一難題需克服失重、宇宙輻射及人在太空所產生的心理障礙等。俄宇航員在這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其中宇航員波利亞科夫在「和平」號上創造了單次連續飛行438天的紀錄,這不能不被視為20世紀航天史上的一項重要成果。在軌道站上進行了諸如培養鵪鶉、蠑螈和種植小麥等大量的生命科學實驗。 如果將和平號空間站看作人類的第三代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則屬於第四代空間站了。國際空間站工程耗資600多億美元,是人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載人航天工程。它從最初的構想和最後開始實施既是當年美蘇競爭的產物,又是當前美俄合作的結果,從側面折射出歷史的一段進程。 國際空間站計劃的實施分3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從1994年開始的准備階段,現已完成。這期間,美俄主要進行了一系列聯合載人航天活動。美國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軌道站8次對接與共同飛行,訓練了美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上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第二階段從1998年11月開始:俄羅斯使用「質子-K」火箭把空間站主艙——功能貨物艙送入了軌道。它還擔負著一些軍事實驗任務,因此該艙只允許美國宇航員使用。實驗艙的發射和對接的完成,將標志著第二階段的結束,那時空間站已初具規模,可供3名宇航員長期居住;第三階段則是要把美國的居住艙、歐洲航天局和日本製造的實驗艙和加拿大的移動服務系統等送上太空。當這些艙室與空間站對接後,則標志著國際空間站裝配最終完成,這時站上的宇航員可增至7人。 美國、俄國等15國聯手建造國際空間站,預示著一個各國共同探索和和平開發宇宙空間的時代即將到來。不過,幾十年來載人航天活動的成果還遠未滿足他們對太空的渴求。「路漫漫其休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類一直都心懷征服太空的慾望和和平利用太空資源的決心。1998年11月,人類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美國宇航員、77歲的老格倫帶著他未泯的雄心再次踏上了太空征程,這似乎在告訴人類:照此下去,征服太空不是夢。
編輯本段天文學概況
天文和氣象不同,它的研究對象是地球大氣層外各類天體的性質和天體上發生的各種現象——天象,而氣象研究的對象是地球大氣層內發生的各種現象——氣象。 天文學所研究的對象涉及宇宙空間的各種物體,大到月球、太陽、行星、恆星、銀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個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體以至分布在廣袤宇宙空間中的大大小小塵埃粒子。天文學家把所有這些物體統稱為天體。地球也是一個天體,不過天文學只研究地球的總體性質而一般不討論它的細節。另外,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等人造飛行器的運動性質也屬於天文學的研 天文圖片
究范圍,可以稱之為人造天體。 宇宙中的天體由近及遠可分為幾個層次:(1)太陽系天體:包括太陽、行星(包括地球)、行星的衛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及行星際介質等。(2)銀河系中的各類恆星和恆星集團:包括變星、雙星、聚星、星團、星雲和星際介質。(3)河外星系,簡稱星系,指位於我們銀河系之外、與我們銀河系相似的龐大的恆星系統,以及由星系組成的更大的天體集團,如雙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等。此外還有分布在星系與星系之間的星系際介質。 天文學還從總體上探索目前我們所觀測到的整個宇宙的起源、結構、演化和未來的結局,這是天文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宇宙學的研究內容。天文學按照研究的內容還可分為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三門分支學科。 天文學始終是哲學的先導,它總是站在爭論的最前列。作為一門基礎研究學科,天文學在不少方面是同人類社會密切相關的。時間、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的嚴格規律都須由天文學的方法來確定。人類已進入空間時代,天文學為各類空間探測的成功進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文學也為人類和地球的防災、減災作著自己的貢獻。天文學家也將密切關注災難性天文事件——如彗星與地球可能發生的相撞,及時作出預防,並作出相應的對策。
編輯本段天文坐標
「天文坐標」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版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
編輯本段太陽系
(註: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界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並命名為小行星134340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文中所有涉及「九大行星」的都已改為「八大行星」。) 太陽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陽、8顆大行星、66顆衛星以 太陽系
及無數的小行星、彗星及隕星組成的。 行星由太陽起往外的順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和海王星(Neptune)。 離太陽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稱為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飛船對它們都進行了探測,還曾在火星與金星上著陸,獲得了重要成果。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密度大(大於3.0克/立方厘米)、體積小、自轉慢、衛星少、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內部成分主要為硅酸鹽(silicate)並且具有固體外殼。 離太陽較遠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稱為類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宇宙飛船也都對它們進行了探測,但未曾著陸。它們都有很厚的大氣圈、主要由氫、氦、冰、甲烷、氨等構成、質量和半徑均遠大於地球,但密度卻較低,其表面特徵很難了解,一般推斷,它們都具有與類地行星相似的固體內核。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100000個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組成的不規則的小星體)。推測它們可能是由位置界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某一顆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積成為統一行星的石質碎塊。隕星存在於行星之間,成分是石質或者鐵質星。 距離(AU),半徑(地球),質量(地球),軌道傾角(度),軌道偏心率,傾斜度,密度(g/cm3) 太 陽,0 ,109 ,332,800 ,--- ,--- ,--- ,1.410 水 星 ,0.39 ,0.38 ,0.05 ,7 ,0.2056 ,0.1° ,5.43 金 星 ,0.72 ,0.95 ,0.89 ,3.394 ,0.0068 ,177.4° ,5.25 地 球 ,1.0 ,1.00 ,1.00, 0.000 ,0.0167 ,23.45° ,5.52 火 星 ,1.5, 0.53, 0.11 ,1.850 ,0.0934, 25.19° ,3.95 木 星 ,5.2 ,11.0 ,318 ,1.308 ,0.0483 ,3.12° ,1.33 土 星 ,9.5, 9.5 ,95 ,2.488 ,0.0560 ,26.73° ,0.69 天王星 ,19.2, 4.0 ,17 ,0.774 ,0.0461 ,97.86° ,1.29 海王星 ,30.1 ,3.9 ,17 ,1.774 ,0.0097 ,29.56° ,1.64 行星離太陽的距離具有規律性,即從離太陽由近到遠計算,行星到太陽的距離(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單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遠第n個行星(詳見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轉周期為12小時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自轉周期很長,分別為58.65天和243天,多數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但金星則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衛星繞轉,構成衛星系。 在太陽系中,現已發現1600多顆彗星,大致一半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另一半逆向公轉的。彗星繞太陽運行中呈現奇特的形狀變化。 太陽系中還有數量眾多的大小流星體,有些流星體是成群的,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產物。大流星體降落到地面成為隕石。 太陽系是銀河系的極微小部分,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上千億個恆星中的一個,它離銀河系中心約8.5千秒差距,即不到3萬光年。太陽帶著整個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轉動。可見,太陽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銀河系中心。 太陽是50億年前由星際雲瓦解後的一團小雲塌縮而成的,它的壽命約為100億年。
編輯本段宇宙航天
宇宙是廣漠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 宇宙是物質世界,它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 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麼時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學家們才確信,宇宙是由大約15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發生之前,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並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之後發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質四散出擊,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這種不斷膨脹冷卻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產生宇宙的理論尚不能確切地解釋,「在所存物質和能量聚集在一點上」之前到底存在著什麼東西? 「大爆炸理論」是伽莫夫於1946年創建的。 大爆炸理論 (big-bang cosmology)現代宇宙系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又稱大爆炸宇宙學。與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這一從熱到冷、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發。根據大爆炸宇宙學的觀點,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系達到平衡。宇宙間只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的物質。但是因為整個體系在不斷膨脹,結果溫度很快下降。當溫度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要麼發生衰變,要麼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化學元素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度後,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見元素合成理論)。宇宙間的物質主要是質子、電子、光子和一些比較輕的原子核。當溫度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統一地說明以下幾個觀測事實: (1)大爆炸理論主張所有恆星都是在溫度下降後產生的,因而任何天體的年齡都應比自溫度下降至今天這一段時間為短,即應小於200億年。各種天體年齡的測量證明了這一點。 (2)觀測到河外天體有系統性的譜線紅移,而且紅移與距離大體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應來解釋,那麼紅移就是宇宙膨脹的反映。 (3)在各種不同天體上,氦豐度相當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恆星核反應機制不足以說明為什麼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據大爆炸理論,早期溫度很高,產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則可以說明這一事實。 (4)根據宇宙膨脹速度以及氦豐度等,可以具體計算宇宙每一歷史時期的溫度。大爆炸理論的創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預言,今天的宇宙已經很冷,只有絕對溫度幾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測到具有熱輻射譜的微波背景輻射,溫度約為3K。 此外還有穩恆態宇宙學,等級式宇宙學,反物質宇宙學,暴脹宇宙學。
編輯本段著名天文學家
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的創立者哥白尼(1473-1543)。 1572超新星發現者、星圖專家第谷(1546-1601)。 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的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1564-1642)。 德國著名天文學家開普勒(1571-1630)。 發明反射式望遠鏡的著名物理學家牛頓(1642-1727)。 著名土衛的發現者喬治·卡西尼(1625-1712)。 英國天文學家哈雷(1656-1742)。 法國天文學家梅西耶(1730-1817)。 天王星的發現者、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耳(1738-1822)。 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1889-1953)。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1879-1955)。 射電天文學的奠基人、從事無線電工作的美國工程師央斯基。 天文學家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1910-1995)。
編輯本段天文望遠鏡
折射式望遠鏡 1608年,荷蘭眼鏡商人李波爾賽偶然發現用兩塊鏡片可以看清遠處的景物,受此啟發,他製造了人類歷史第一架望遠鏡。 1609年,伽利略製作了一架口徑4.2厘米,長約1.2米的望遠鏡。他是用平凸透鏡作為物鏡,凹透鏡作為目鏡,這種光學系統稱為伽利略式望遠鏡。伽利略用這架望遠鏡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發現,天文學從此進入瞭望遠鏡時代。 1611年,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用兩片雙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使放大倍數有了明顯的提高,以後人們將這種光學系統稱為開普勒式望遠鏡。現在人們用的折射式望遠鏡還是這兩種形式,天文望遠鏡是採用開普勒式。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當時的望遠鏡採用單個透鏡作為物鏡,存在嚴重的色差,為了獲得好的觀測效果,需要用曲率非常小的透鏡,這勢必會造成鏡身的加長。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天文學家一直在夢想製作更長的望遠鏡,許多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1757年,杜隆通過研究玻璃和水的折射和色散,建立了消色差透鏡的理論基礎,並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製造了消色差透鏡。從此,消色差折射望遠鏡完全取代了長鏡身望遠鏡。但是,由於技術方面的限制,很難鑄造較大的火石玻璃,在消色差望遠鏡的初期,最多隻能磨製出10厘米的透鏡。 十九世紀末,隨著製造技術的提高,製造較大口徑的折射望遠鏡成為可能,隨之就出現了一個製造大口徑折射望遠鏡的高潮。世界上現有的8架70厘米以上的折射望遠鏡有7架是在1885年到1897年期間建成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897年建成的口徑102厘米的葉凱士望遠鏡和1886年建成的口徑91厘米的里克望遠鏡。 折射望遠鏡的優點是焦距長,底片比例尺大,對鏡筒彎曲不敏感,最適合於做天體測量方面的工作。但是它總是有殘余的色差,同時對紫外、紅外波段的輻射吸收很厲害。而巨大的光學玻璃澆制也十分困難,到1897年葉凱士望遠鏡建成,折射望遠鏡的發展達到了頂點,此後的這一百年中再也沒有更大的折射望遠鏡出現。這主要是因為從技術上無法鑄造出大塊完美無缺的玻璃做透鏡,並且,由於重力使大尺寸透鏡的變形會非常明顯,因而喪失明銳的焦點。 反射式望遠鏡 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誕生於1668年。牛頓經過多次磨製非球面的透鏡均告失敗後,決定採用球面反射鏡作為主鏡。他用2.5厘米直徑的金屬,磨製成一塊凹面反射鏡,並在主鏡的焦點前面放置了一個與主鏡成45o角的反射鏡,使經主鏡反射後的會聚光經反射鏡以90o角反射出鏡筒後到達目鏡。這種系統稱為牛頓式反射望遠鏡。它的球面鏡雖然會產生一定的象差,但用反射鏡代替折射鏡卻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詹姆斯·格雷戈里在1663年提出一種方案:利用一面主鏡,一面副鏡,它們均為凹面鏡,副鏡置於主鏡的焦點之外,並在主鏡的中央留有小孔,使光線經主鏡和副鏡兩次反射後從小孔中射出,到達目鏡。這種設計的目的是要同時消除球差和色差,這就需要一個拋物面的主鏡和一個橢球面的副鏡,這在理論上是正確的,但當時的製造水平卻無法達到這種要求,所以格雷戈里無法得到對他有用的鏡子。 1672年,法國人卡塞格林提出了反射式望遠鏡的第三種設計方案,結構與格雷戈里望遠鏡相似,不同的是副鏡提前到主鏡焦點之前,並為凸面鏡,這就是現在最常用的卡賽格林式反射望遠鏡。這樣使經副鏡鏡反射的光稍有些發散,降低了放大率,但是它消除了球差,這樣製作望遠鏡還可以使焦距很短。 卡塞格林式望遠鏡的主鏡和副鏡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光學性能也有所差異。由於卡塞格林式望遠鏡焦距長而鏡身短,放大倍率也大,所得圖象清晰;既有卡塞格林焦點,可用來研究小視場內的天體,又可配置牛頓焦點,用以拍攝大面積的天體。因此,卡塞格林式望遠鏡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赫歇爾是製作反射式望遠鏡的大師,他早年為音樂師,因為愛好天文,從1773年開始磨製望遠鏡,一生中製作的望遠鏡達數百架。赫歇爾製作的望遠鏡是把物鏡斜放在鏡筒中,它使平行光經反射後匯聚於鏡筒的一側。 在反射式望遠鏡發明後的近200年中,反射材料一直是其發展的障礙:鑄鏡用的青銅易於腐蝕,不得不定期拋光,需要耗費大量財力和時間,而耐腐蝕性好的金屬,比青銅密度高且十分昂貴。1856年德國化學家尤斯圖斯·馮·利比希研究出一種方法,能在玻璃上塗一薄層銀,經輕輕的拋光後,可以高效率地反射光。這樣,就使得製造更好、更大的反射式望遠鏡成為可能。 1918年末,口徑為254厘米的胡克望遠鏡投入使用,這是由海爾主持建造的。天文學家用這架望遠鏡第一次揭示了銀河系的真實大小和我們在其中所處的位置,更為重要的是,哈勃的宇宙膨脹理論就是用胡克望遠鏡觀測的結果。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胡克望遠鏡的成功激發了天文學家建造更大反射式望遠鏡的熱情。1948年,美國建造了口徑為508厘米望遠鏡,為了紀念卓越的望遠鏡製造大師海爾,將它命名為海爾望遠鏡。從設計到製造完成海爾望遠鏡經歷了二十多年,盡管它比胡克望遠鏡看得更遠,分辨能力更強,但它並沒有使人類對宇宙的有更新的認識。正如阿西摩夫所說:"海爾望遠鏡(1948年)就象半個世紀以前的葉凱士望遠鏡(1897年)一樣,似乎預兆著一種特定類型的望遠鏡已經快發展到它的盡頭了"。在1976 年前蘇聯建造了一架600厘米的望遠鏡,但它發揮的作用還不如海爾望遠鏡,這也印證了阿西摩夫所說的話。

⑥ 百家講壇的天文內容的講座有哪些

01.趣談天文學-賈貴山(2001.11.02)
02.人類怎樣認識宇宙-趙君亮(2004.04.24)
03.宇宙將走向哪裡-李競(2004.04.28)
04.宇宙美術欣賞-李元(2003.10.28)
05.望遠鏡里的宇宙-李元(2004.04.27)
06.宇宙中的黑洞-何香濤(2002.08.26)
07.宇宙是從大爆炸中誕生的嗎(上)-何香濤(2003.04.21)
08.宇宙是從大爆炸中誕生的嗎(下)-何香濤(2003.04.22)
09.給地球照相-郭華東(2002.06.03)
10.從神秘的脈沖星談起-何香濤(2002.11.05)
11.太陽活動與人類生存環境-汪景琇(2002.12.12)
12.飛向月球-歐陽自遠(2003.05.26)
13.秋夜看火星-李元(2003.10.20)
14.銀河系-杜升雲(2004.04.29)
15.太陽風暴-何香濤(2004.04.30)
16.移民火星-卞毓麟(2004.05.01)
17.太陽系中的怪異成員—彗星-崔振華(2004.05.04)
18.尋找另外一個「地球」-何香濤(2004.05.05)
19.尋找地外生命-南仁東(2004.05.06)
20.尋找「丟失」的行星-趙君亮(2004.05.07)
21.小行星會撞地球嗎-李競(2004.05.08)
22.星座傳說-杜升雲(2004.05.11)

百家講壇天文類的只有這些了;

⑦ 天文學講座600字心得

最近,老師為了讓我們增廣見聞,充實知識,常常舉辦研習活動,讓我們親自體驗,有園游會、造紙、昆蟲營,以及今天的天文知識講座。我們運用園游會賺的錢,聘請天文館的老師來學校為我們上兩次天文課程,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讓我好期待。
今天要講的主題是「日食」與「月食」,老師還幫它取了個有創意的名稱:「太陽躲貓貓」和「月亮像桔子」,感覺非常吸引人。
二位講師非常用心,帶領我們走進天文的世界,探索浩瀚宇宙的奧秘。我們聚精會神的聽講,老師還讓我們實際操作「日食」與「月食」的過程變化。「日食」與「月食」的過程都包括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和復原。「日食」的顏色變化比較大,天色會變暗,在食既、生光的階段,有非常漂亮的「鑽石環」。「月食」在「食甚」的過程時,月亮的顏色突然變桔紅色的,像桔子一樣,大家不約而同的驚呼起來。
這是我第一次上天文課程,感覺很新奇,它比上自然課有趣,以前,聽媽媽說「天狗吃月」是不祥之兆,現在我明白那是自然現象,不需要害怕。
今天,天文知識講座送給我一個好大的包裹,裡面裝著無窮盡的天文知識,我會照顧這些幼苗,讓它在我心靈滋長、茁壯。期待下次的講座送來更令人驚奇萬分的神奇種子。

⑧ 有關天文學講座的活動預告怎麼寫

以下從書的質量到銷售量的綜合排行No.1《時間簡史》(這是我買的第一本,全球銷售量不用我說,強力推薦的)No.2《宇宙簡史--霍金系列講座精華》(這本較為精緻,帶彩圖。順便說一下《時間簡史》也有精華版的,價格比較貴。建議大家還是買平裝版的)No.3《果殼中的宇宙》以上都是屬於天體物理系的,又是屬理論性物理學的。剩下的沒有次序排名,我個人推薦的。《為了人人曉得相對論》。有關相對論的書很多,但這本比較適合大眾閱讀。當然質量不高,裡面也有一些不太專業的解說。《大設計》。這本是最新出爐的。我還沒看完。但由於有些人對這本書的評價並不好。主要是繼續探討萬有理論,也可以說是霍金炒剩飯,但還是值得一看。《宇宙的琴弦》(美)·格林~天文系《上帝與新物理學》(英)·保羅·戴維斯~物理系《亞原子粒子的發現》(美)s·溫伯格`~物理系

⑨ 拜託大家幫我找一下有關天文的火星或者什麼星的 土星之類的,把課件地址留下

天文學概論教學大綱

一、說明

(一)課程性質

天文學概論是面向全校文理本科生開設的綜合選修課,是針對非天文專業學生普及現代天文學基本知識的課程。天文學的研究成果直接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服務,同時它與其它學科之間有著廣泛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發展的關系,其中與數學和物理學的關系最為突出,天文學與社會政治、宗教、文化、藝術等領域也有久遠的關系。因此,天文學的基本知識,對於當代追求高尚知識素養的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是值得學習的。

(二)教學目的

通過對天文學概論的學習和觀測,使高等學校本科生比較系統地獲得關於天體和宇宙的各種知識,科學地認識神秘而和諧的宇宙,了解人類生存的宇宙環境,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學方法、艱辛歷程和未來前景,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人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提高科學素質和綜合知識水平。

(三)教學內容

1.課堂講授部分

主要包括天球坐標系、時間序列、太陽及行星系統、恆星、星系、當代天文學新視野、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恆星的能源和演化機制、黑洞、地外文明及探索、宇宙模型及理論等。

2.天文學觀測實習部分

常見普通天文望遠鏡基本使用方法,星座辨認方法練習,對九大行星的觀測,對太陽及黑子的觀測、水星或金星凌日的觀測,日月蝕的觀測,銀河及河外星系的觀測,彗星、流星雨及其它天象的觀測,天體光譜觀測研究以及簡易天文望遠鏡的設計製作技術等。

(四)教學時數

本課程教學安排為一學年,第一學期為課堂講授,學時數36。第二學期為天文學觀測實習,學時數為36。學生可分別選修,但只能在選修完第一部分教學內容後,方可在下一學期選修天文學觀測實習課程部分。

(五)教學方式

針對該課程知識性強,與其它學科的交叉、綜合性強,學生好奇性強的特點,第一部分採用課堂集中講授為主,學生討論為輔的開放的教學模式進行。第二部分可在天文台做基本觀測實習,同時,針對預期或隨機出現的特殊天文現象,組織專項觀測活動,開設天文知識專題講座和討論,並對當代天文學的一些前沿問題舉辦學術講座,適當舉辦面向社會的天文科普活動,豐富和活躍學生學習內容。

二、本文

理論部分

緒 論

教學要點:

學習天文學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天文學的分支學科和研究手段。

教學時數:

2學時。

教學內容:

§0.1 探索宇宙是人類永恆的慾望

人類探索宇宙簡史,地心說,日星說,伽里略、哥白尼、牛頓、愛因斯坦、哈勃、霍金等人在天文學發展史上的重要貢獻。

§0.2 天文學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

§0.3 天文學研究對象

研究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天體和宇宙,以及地面實驗室難以達到的極端物理、化學狀態與天體演化機制問題。

§0.4 天文學的分支學科和研究手段

天文學的三個主要分支學科為: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其研究手段是以觀測為主,結合綜合理論分析。

考核要求:

掌握上述基本教學內容。

第一章 宇宙概觀

教學要點:

了解地月系、太陽系、恆星、銀河系及河外星系。

教學時數:

3學時。

教學內容:

§1.1 地月系

地球和月球、太陽系中生命的搖籃——地球、地月系形體及年齡、月相。

§1.2 太陽系

天文學中的尺度概念、太陽、行星的特徵。

§1.3 恆星世界

恆星數量及名稱、運動及距離、體積和質量。

§1.4 銀河系及河外星系

銀河系、河外星系、星系以上的四級天體系統。

考核要求:

掌握地月系、太陽系,了解恆星、銀河及河外星系概況。

第二章 天球坐標系

教學要點:

掌握建立天球坐標的基本原則,三種常用的天球坐標系,天體及太陽的視運動,天球赤道坐標系本身的運動。

教學時數:

2學時。

教學內容:

§2.1 建立球面坐標的基本原則

天球、球面的幾何性質,建立球面坐標的三個條件。

§2.2 三種常用的天球坐標系

地平坐標系、赤道坐標系、黃道坐標系。

§2.3 天體的周日視運

不同緯度處天球的旋轉、天體中天和永不升落的天體、天體的赤道坐標與地平坐標的換算。

§2.4 太陽的周年視運動

太陽周年視運動與地球公轉及黃經的關系,不同緯度處太陽視運動的軌道,日地距離與四季的關系。

§2.5 天球赤道坐標系本身的運動

歲差與地球自轉軸進動及歲差的後果,章動、黃赤交角的變化與地球極移。

考核要求:

重點掌握三種常用天球坐標系及太陽周年視運動規律。

第三章 時間序列

教學要點:

了解恆星時與平太陽時及換算,區時與世界時,歷法及現代時間服務工作。

教學時數:

3學時。

教學內容:

§3.1 恆星時與平太陽時

§3.2 區時與世界時

地方時與區時,世界時與國際日期變更線,時間與地理緯度的關系。

§3.3 恆星時與平時的換算

時間間隔的換算,時刻的換算,天體時角的換算。

§3.4 歷法

現行公歷,中國農歷,紀年和儒略日,干支紀年法。

§3.5 現代時間服務工作

時間計量的現代概念,國際時間服務、協調世界時。

考核要求:

重點掌握恆星時、平太陽時、區時與世界時及歷法概況。

第四章 行星系統

教學要點:

了解萬有引力定律和行星運動方程,行星運動軌道和視運動規律,行星際航天器的軌道問題及太陽系小天體。

教學時數:

3學時。

教學內容:

§4.1 萬有引力定律和行星運動方程

萬有引力定律 、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定律及其意義、攝動力及潮汐現象和洛希極限。

§4.2 行星運動軌道和視運動規律

軌道根數,行星的視運動規律,日食和月食。

§4.3 星際飛行器的軌道問題

二體問題中速度與軌道的關系、三種宇宙速度、現代航天技術簡介。

§4.4 太陽系小天體

小行星、彗星、流星和隕石。

考核要求:

本章重點掌握萬有引力定律、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行星的視運動規律,日食和月食以及太陽系小天體的情況。

第五章 恆星

教學要點:

恆星物理方法、運動位置及參數,主星序、雙星、星團、星雲星際物質和不穩定恆星。

教學時數:

3學時。

教學內容:

§5.1 恆星物理方法

電磁波譜和天文大氣窗口,恆星的亮度、星系、光度、恆星光度測量、恆星的光譜和分光測量,量子力學簡介及在恆星物理中的應用。

§5.2 恆星的位置及運動參數

§5.3 主星序

光譜型、赫羅圖及主序星。

§5.4 雙星

雙星及其發現、食雙星、分光雙星、密近雙星、雙星法測定恆星的質量。

§5.5 星團、星雲、星際物質

§5.6 不穩恆星

脈動變數,非徑向脈動和特殊變數,耀星、新星和超新星。

考核要求:

重點了解恆星物理方法、主星序、雙星、星圖、星雲、星際物質和變星。

第六章 星系

教學要點:

了解星系的分類、星系紅移和哈勃常數、本星系群、星系團和超星系團及主要活動星系。

教學時數:

3學時。

教學內容:

§6.1 宇宙島之爭

§6.2 星系的分類

橢圓星系,旋渦星系,棒旋星系,不規則星系。

§6.3 星系紅移和哈勃常數

星系光譜線的紅移與宇宙的膨脹,哈勃關系 V=HD(H—哈勃常數)。

§6.4 本星系群

本星系群的基本形態組成和構造。

§6.5 星系團和超星系團

星系團、超星系團情況概觀。

§6.6 活動星系

初步了解射電星系、爆發星系、塞佛特星系、蠍虎坐BL型天體(BL Lac天體),互擾星系。

考核要求:

掌握星系的分類,哈勃關系。了解本星系,星系團和超星系團,活動星系的概況。

第七章 當代天文學的新視野

教學要點:

天文觀測設施概況及分類,全波段天文學的意義,20世紀90年代國際著名大型天文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簡介,空間天文探測設施,我國現代天文望遠鏡發展計劃概況。

教學時數:

3學時。

教學內容:

§7.1 從光學望遠鏡到全波段天文學

望遠鏡的功能,天文光學望遠鏡的類型,天文望遠鏡的製造簡史,大型光學望遠鏡的技術限制,全波段天文學。

§7.2 20世紀90年代的大型天文學望遠鏡巡禮

美國Keck I和Keck II 10m望遠鏡,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VLT),雙子星座望遠鏡(GEMINI),11m光譜巡天望遠鏡(SST),日本昴星團望遠鏡(SUBARU),美國——義大利雙筒哥倫布望遠鏡(Golumbus)。

§7.3 現代大型射電天文望遠鏡巡禮

美國毫米波陣列望遠鏡(MMA),美國甚長基線陣(VLBA),美國110m口徑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英國微波聯線干涉網(MERLIN),歐洲甚長基線干涉網(EVN),印度巨型米波射電望遠鏡陣(GMRT)。

§7.4 空間天文探測設施簡況

原蘇聯的載人飛行月球探測,美國阿波羅登月行動,水手號和海盜號探測器,先驅者和旅行者的行星探測,哈勃空間望遠鏡(HST),伽里略號木星探測器和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新一輪的火星探測,目前軌道上的其它天文探測設施。

§7.5 我國現代天文望遠鏡發展計劃

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口徑1000m超大型射電望遠鏡(LRT),太陽空間望遠鏡(SST)。

考核要求:

掌握天文望遠鏡的功能、類型、全波段天文學的含義,當代國際著名天文觀測設施及發展概況,我國當前天文望遠鏡發展計劃。

第八章 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

教學要點:

了解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及其重要意義。

教學時數:

2學時。

教學內容:

§8.1 脈沖星

脈沖星的發現及構造。

§8.2 類星體

類星體的發現空間分布,紅移極限問題,紅移星的本質,類星體的本質。

§8.3 3K宇宙背景輻射

3K宇宙背景輻射的偶然發現及在天文學上的重大意義。

§8.4 星際有機分子

星際有機分子的發現及對天體演化史和地外生命演化探索的意義。

考核要求:

了解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概況及其意義。

第九章 恆星的能源和演化機制

教學要點:

了解恆星的能源機制,主序和主序前期、主序後的演化及恆星演化的最終結局。認識恆星演化的基本模式。

教學時數:

2學時。

教學內容:

§9.1 恆星的能源

愛丁頓的假說和原子內部結構模式,誇克、中微子和反物質,質子—質子反應和碳—氮—氧循環,中微子失蹤懸案的破解與諾貝爾物理學獎。

§9.2 主序和主序前期

主序星的理論模型,不同質量的主序星,主序前的情況,恆星早期演化框圖。

§9.3 主序後的演化

氦後元素的熱核反應,小質量恆星的晚期演化,中等質量恆星的晚期演化,大質量恆星的晚期演化,密近雙星的深化,兩類超新星。

§9.4 恆星演化的最終結局

簡並及兩個重要極限,恆星晚期的演化框圖,泡利不相容原理與電子在原子中的運動狀態。

考核要求:

認識恆星能源機制及其與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學關系,恆星基本理論模型及演化規律。

第十章 黑洞

教學要點:

了解黑洞的數學、物理機制,黑洞的奇妙性質,黑洞的探測及其當代天體物理學的一些前沿問題,愛因斯坦、霍金的巨大貢獻。

教學時數:

3學時。

教學內容:

§10.1 黑洞的數字模型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簡介,Karl Schuarzschild無轉動引力半徑 及R.P.kerr轉動非球形黑洞引力半徑 。

§10.2 黑洞的物理機制

奧本海默極限及引力塌縮的結論——奇點。

§10.3 黑洞的奇妙性質

視界,引力潮,時空特性,時間凍結,黑洞無毛和黑洞蒸發,旋轉黑洞造成的時空旋渦,黑洞之間的碰撞。

§10.4 黑洞的天文探測

探測途徑及存在的困難。

§10.5 當代天體物理學的前沿問題介紹

1.巨型黑洞和微型黑洞。

2.活動星系核和類星體的能源機制,黑洞—吸積盤—噴流模型簡介。

3.宇宙深處的 射線暴(GRB)。

4.引力透鏡效應—廣義相對論的觀測證據,白洞和蟲洞的概念。

5.黑洞理論的困難,天文學對「量子引力理論」的期待。

考核要求:

認識了黑洞的基本機制和性質,了解當代天文學發展前沿的一些主要問題。

第十一章 地外文明

教學要點:

了解生命及其起源概要,地外生命存在的科學依據及探索的艱巨性,人類已作出的探測努力及其對太陽系行星、月球等的探測,UFO現象。

教學時數:

3學時。

教學內容:

§11.1 生命的含義與生命起源概述

生命起源論。

§11.2 地外生命存在的科學依據

生命存在的前提,生命存在的環境條件,有關地外生命的觀測和實驗。

§11.3 地外文明探索的艱巨性和已作出的努力

艱巨性、行星的探測,信號的監聽與發送。

§11.4 太陽系內的地外生命問題及UFO現象

月球、水冰的發現,對火星生命的探測,對木星、土星及其衛星的考察及UFO現象辨疑。

考核要求:

地外生命存在的科學依據,對地外文明探索的艱巨性認識,已作出的探測和考察,質疑UFO。

第十二章 宇宙模型論

教學要點:

宇宙學和宇宙學原理,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宇宙模型,伽莫夫大爆炸模型,穩恆態宇宙模型,標準的大爆炸宇宙模型,與現代宇宙學模型相關的幾個前沿問題。

教學時數:

5學時。

教學內容:

§12.1 宇宙學和宇宙學原理

觀測宇宙學和理論宇宙學,宇宙學原理的基本含義。
http://www.cublog.cn/u/4206/showart_135326.html
http://www.cnmaths.com/zttj/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