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幼兒園小班專業知識新生入園
擴展閱讀
西藏少兒教育哪裡不錯 2025-01-16 10:51:12
防災救災基礎知識大全 2025-01-16 10:49:35

幼兒園小班專業知識新生入園

發布時間: 2022-07-24 19:58:44

Ⅰ 小班新生入園准備物品有哪些

上幼兒園需要准備的物品:

1、衣物:最好准備1-2套干凈衣物,以備不時之需。寶寶年幼,很容易將衣服弄臟或弄濕,這時老師就可以拿出備用衣物給寶寶換上了。建議准備易於穿脫的衣物,避免背帶褲和不易穿脫的裙子,女寶寶的衣服上不要有過多的飾物,男寶寶不要穿帶拉鏈的褲子,防止夾傷。

2、水杯:有的寶寶可能不會自己主動喝水,家長可以請老師幫忙定時提醒,讓寶寶從小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

3、餐具:如果幼兒園沒有配備統一的餐具,家長可以為孩子准備一套和家中一樣的餐具,以便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4、書包:建議帶著寶寶一起去購買,讓他來挑選買哪一個。寶寶每天背著自己可愛的小書包去幼兒園,自然增加了對幼兒園的好感。注意在書包上綉上寶寶的名字,方便取放。

5、文具:文具不需要很齊全,因為有的幼兒園會統一配備。家長應事先問一下老師,再做准備。如果真的無法確定,可以購買一些最基本的,包括本子、橡皮、文具袋(盒)和筆(鉛筆、畫筆都需要)等,然後貼上寶寶的名字。

6、被子:可以准備薄厚各一條,另外也可以再買一個毛毯子,換季時使用方便。

7、枕頭:枕頭可以依照家中枕頭的尺寸購買,也可以准備薄厚各一個,當然一直用一個也沒有關系。

8、床墊:一定要事先確定好尺寸再購買,最好再搭配一張涼席一起買,夏天時用就不會太熱了。

上幼兒園需要出示的證明證件材料:

1、戶口本:部分重點幼兒園會要求是本區內的戶口。

註:一般公立幼兒園今年只招收片內孩子,就近入園。外片的或者不屬於該幼兒園招生范圍的有點難。

2、出生證:這是非常重要的,必須准備。

註:這個非常重要,孩子上小學也需要出示這個出生證明,所以一定要辦理哦。

3、獨生子女證:一般好的幼兒園會優先考慮獨生子女,如果沒有,出示二胎證明也是可以的。

註:獨生子女證在幼升小的時候學校會優先考慮這個,不準備要二胎的話,盡量先把獨生子女證辦理下來。

4、幼兒戶口所在地房產證或者房屋居住證明:有些幼兒園會要求房屋租賃需要三年以上。

5、免疫預防接種證。

6、一寸彩色近照1張以上。

7、如果是幼兒園單位職工子女,具體按照幼兒園要求。

1、寶寶入園前,家長一定要先讓孩子精神上做好准備,只有心裡接受了,才能更好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生活。

2、在購買物品前,請先詢問幼兒園以及有經驗的家長(最好是同一個幼兒園),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3、在寶寶所有用品上都做標記,可以綉上或者貼上班級和姓名,便於寶寶辨認、取放。

Ⅱ 如何開展小班新入園幼兒的心理安全教育

三歲幼兒即將進入幼兒園大集體,開始了邁向社會的第一步。由於剛入園的孩子身心稚嫩、適應能力差,教師在生活上的細心呵護及對幼兒入園初期的心理疏導尤為重要。
一、幼兒心理安全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幼兒入園分離性焦慮是一種強烈的心理不適現象,主要表現為幼兒哭鬧、心裡不安、飯食減少、睡眠不安、情緒不穩、不願上幼兒園、生病等現象,影響了幼兒的正常學習與生活。一般持續兩周甚至更長的時間。
年輕的家長缺乏科學的育兒方法,加上老人的溺愛,導致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差。小班新生幼兒更由於不熟悉幼兒園、教師和小夥伴,缺少心理安全感、不適應集體生活等原因,造成了幼兒入園分離性焦慮現象的發生。幼兒反復的哭鬧,影響了家長的工作,耽誤了正常的教學活動,也讓小班教師產生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和工作負擔。
二、幼兒心理安全教育研究的實踐與組織方法
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僅注重幼兒的身體安全,更加關注幼兒的心理安全。那麼如何消除幼兒的心理不安與焦慮情緒,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幫助其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使家長安心工作呢?這也成為了幼兒園開展教育技術創新研究的重點內容。我園通過開展兩個學期形式多樣的幼兒心理安全教育創新研究工作,在反復探索、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並最終形成了一套幼兒心理安全教育技術創新研究實施方案。
1.把秋季小班幼兒的招生、入園工作提前到四月初進行。邀請家長、幼兒參觀幼兒園,使他們熟悉環境、熟悉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向家長發放家庭教育方法宣傳單,使家長在幼兒園的引領下,利用9月開學前5個月的充足時間,在家中對幼兒的行為習慣、生活自理能力進行有針對的培養。向家長推薦優秀教育書籍,如《捕捉兒童的敏感期》《童年的秘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教育是慢的藝術》等,豐富家長的育兒理念。
2.在四月中旬召開新生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基本情況,包括環境設施、園所的文化理念、教學工作內容、一日作息時間、幼兒膳食製作等,使家長對幼兒園有全面的了解,消除陌生感,拉近家園距離。
3.在四月下旬召開新生家長學校活動。活動中向家長宣傳小班幼兒的具體教育方法,對家長進行幼兒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培訓。尤其是手口足病防控和「七步洗手法」的學習讓家長朋友非常受益,改變了部分家長朋友的家庭衛生習慣與意識。
4.在四、五、六月適時邀請家長帶領幼兒來園參與活動。活動主要包括幼兒園每月的互動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活動、慶六一活動等,旨在幫助家長和幼兒了解幼兒園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以及幼兒園的學習與生活常規。
5.六、七月份針對幼兒的特點設計專門的幼兒體能游戲活動。開展游戲主要是訓練幼兒聽口令做動作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幼兒初步的規則意識,提高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能力。
6.八月份開展新生「試班約談活動」。把幼兒分成5人一個小組,安排在不同的時間段內,請爸爸媽媽帶著幼兒按照分組來到自己的教室。讓幼兒認識自己的教室,認識各種物品,與自己的教師進行零距離的接觸與溝通。5人一組的超小班額入園親子活動保證了每個幼兒都有充足的時間與教師交流,教師也能更有效地指導幼兒在教室中的活動,讓幼兒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入園後的常規內容。
7.在九月一日新生正式入園後,開展「親子陪伴活動」。請家長全天陪同幼兒在園學習與生活。教師及時對每個幼兒的表現做出相應的評價與建議,通過每日早晚口頭交流、網路交流的形式,使家長及時了解幼兒的情況,促進幼兒快樂入園。
三、幼兒心理安全教育的研究成果
我園開展的幼兒心理教育技術創新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幼兒的自理能力、適應與交往能力明顯提高,小班幼兒的入園焦慮現象有了明顯的改善,縮短了幼兒入園適應的時間。小班新入園幼兒患病率下降了,出勤率提高了。幼兒每天都能高高興興地來幼兒園,哭鬧生病現象減少了,家長工作安心了。教師對幼兒無微不至,將其生活與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幼兒可喜的進步,家長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原來,寶寶離開媽媽也能生活如此精彩。
通過研究,我園形成了一套針對幼兒心理安全教育的教學方案、活動流程資料,教師開展小班新生入園心理教育工作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為今後的新生入園工作提供了更便捷、更有效的疏導方法,讓其在更短的時間里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小班新入園幼兒的心理安全教育創新研究活動也進一步豐富了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文化內涵。全面、優質的教育服務擴大了我園作為勝利石油管理局十佳幼兒園的教育影響力,產生了良好而深遠的社會效益。
新生入園工作的開展任重而道遠,社會與科學的進步對幼兒園新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也將提出更高、更細致的要求。今後,幼兒園要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有效的活動,期待教師、家長共同學習進步,為幼兒開辟一片愛的天空。

Ⅲ 新入園幼兒的概念

新入園幼兒的概念細說「初入園寶寶」

小編絮語:寶寶長大了,可以進幼兒園了,當看到自己的小寶寶一搖一擺地走向人生新的階段,作為父母,是否有種油然而生的驕傲感呢?但是,這個時候,也更需要父母注意潛伏在孩子身邊的危機——「初入園焦慮」。
「初入園焦慮」很普遍
幼兒園生活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關鍵轉折期,當他走出圍著他轉的家庭,走進集體,開始了他的新生活時,由於幼兒自身條件和所處環境的不同,幼兒新入園時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對初入園的孩子而言,幼兒園是一個非常陌生的環境,孩子心理上難免會有起伏、跌宕,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分離焦慮」往往就是這時產生的。
幼兒入園焦慮一般為分離性焦慮,持續時間通常是1—3個月。有的幼兒一開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對新環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而隨著新鮮感的消失,他們開始想家,開始哭鬧;有的孩子一入園就表現為大哭大鬧,不肯上幼兒園;有的孩子則整天眼淚汪汪,神經質地自言自語「我要回家,我要媽媽」;還有的孩子甚至會表現出生理上的種種不適,如頭痛、肚痛、尿頻等現象,一回家症狀馬上消失。孩子這些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表現如不及時加以糾正,會嚴重影響其正常學習和生活。
孩子年齡太小,是他們不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症結所在。3歲左右的孩子對親近的家人、熟悉的環境有很強的依賴。上了幼兒園,意味著他們平生第一次要從父母身邊、從溫暖的家裡離開,這時,孩子的內心是焦慮的、彷徨的、膽怯的。
「初入園問題寶寶」之大哭大鬧型
小明是一個體弱多病的男孩,初入園三天以來,他一直大哭大鬧,還鬧絕食,不停地喊著從小領養他的保姆的名字。老師上前撫慰他時,他就用踢、推等攻擊性行為發泄不滿。媽媽來接他時,他緊緊地抱著媽媽不放,邊哭邊喊:「媽媽不要走,我不要上幼兒園!」
老師的對策:

1、做游戲。教師都採用「做游戲」的方式來轉換他的注意點,在游戲過程中,孩子會和教師親近起來了,這有助於消除孩子對教師的恐懼和陌生感。
2、扮演媽媽。對特別依賴媽媽的孩子,教師不妨有意識地扮演媽媽的角色,讓孩子感覺一切如常,好像在媽媽身邊一樣,消除孩子與媽媽分離的恐懼、焦慮和不安。

「初入園問題寶寶」之孤僻沉默型
到幼兒園來的第一天,小乖的眼睛一直紅紅的,眼淚時不時地要往下掉,顯得很孤僻。她喜歡獨處、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活動;不願意睡午覺,要求把自己的小床和小朋友的分開,搬到另一個房間去;小朋友主動找她玩,她也「堅決」拒絕和小朋友親近,獨自一人躲起來哭。
老師的對策:

1、主動聊天。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每天都主動找這類孤僻沉默的孩子聊天。
2、幫助孩子找一個性格開朗的小夥伴。

3、立刻表揚。發現這類孩子的點滴愉快情緒,老師應該立刻在大家面前表揚、鼓勵她,讓她感受集體生活的快樂,並表達出來。

4、單獨游戲。對於不願意和小朋友做游戲的孩子,老師不妨把自己轉換成孩子的角色,單獨和他做游戲,激發他和別人共同游戲的興趣。然後老師再慢慢離開,換上其他小夥伴和他繼續做游戲,讓他感受和同齡孩子游戲的快樂,促使他主動尋找小夥伴,漸漸擺脫孤僻,有自己的好朋友。

「初入園問題寶寶」之特殊嗜好型
症狀:

小龍年齡和其他孩子差不多,卻有一個很「幼稚」的習慣:遲遲不能斷奶,時時刻刻必須含著奶瓶,游戲、學習、睡覺他沒一刻離得開奶瓶。小龍父母為了給他斷奶花了很大的功夫,甚至把他託付給了專職保姆

Ⅳ 上幼兒園小班的孩子應知應會有哪些

一、心理上的准備:引發寶寶入園的願望。在寶寶入園前可以多給寶寶描述一些幼兒園的生活,幼兒園里有很多新玩具,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你,會有許多的小朋友和你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多有趣呀!只有長大了的聽話的小朋友才能上幼兒園。常常帶寶寶到幼兒園所參觀哥哥姐姐的學習活動,感受幼兒園的活動氣氛,當然最好選擇寶寶將要上的幼兒園,讓寶寶知道自己長大了,就要和哥哥姐姐一樣上幼兒園了。使寶寶對幼兒園有一個初步的美好的印象,對上幼兒園持企盼、快樂的情緒。千萬不要這樣說;「你再淘氣,就把你送到幼兒園,讓老師好好管管你。」另外,家長也應該放鬆心情,不要自己就把寶寶上幼兒園看得很緊張,這樣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使寶寶也對上幼兒園有一種抵觸心理,增加寶寶入園適應期的難度。二、行為習慣上的准備:1、教寶寶學會自己吃飯(雖然班上的老師會給寶寶喂飯,但不能讓寶寶等著老師來喂,自己吃一些老師喂一些,有助於寶寶早日獨立進餐),要上廁所能及時告訴老師(新生入園老師會幫助寶寶上廁所),能夠自己穿脫衣服(當然不是要求寶寶自己能夠做到
完全會穿,只是希望寶寶能有自己來做的慾望,這樣在幼兒園里寶寶很快就能學會許多本領)。2、早睡早起,養成午睡的習慣。3、能和小朋友友好相處,平時帶寶寶外出活動時就可鼓勵寶寶主動與別的寶寶一起玩耍,教給寶寶與人相處的方法。三、一些有利於寶寶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建議:1、同一社區或同一住宅附近有相同年齡的寶寶,如果寶寶們經常在一起玩耍的,爸爸媽媽們可以溝通交流一下想讓寶寶上哪個幼兒園,如上同一所幼兒園,可以申請讓寶寶們分在一個班,這樣寶寶在入園時有熟悉的同伴,可以減少入園分離焦慮情緒,較快適應。2、如您為寶寶選擇的幼兒園有開暑假班,可以讓寶寶去適應一下,如:上午送去半天,中午接回家,慢慢過渡到送去一整天。3、入園後,及時與老師溝通,向老師詳細介紹寶寶的一切情況如:興趣、愛好、喜歡的玩具、飲食習慣、性格特點、疾病史等。

Ⅳ 1、小班幼兒新生入園,有幾種表現

又是一年九月到了,又到新生入園之時。
入園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就像是一場「激戰」。開學初,孩子大哭大鬧,家長悄悄抹淚。許多家長總愛從窗口「窺視」孩子的活動,寧可上班遲到,也要趴在窗外看孩子幾眼。有時,孩子的背影早已消失在走廊盡頭,也許孩子早已投人到五彩繽紛的游戲中了,家長的「凝望卻還延續著。有的伸長了脖子,有的踮起腳尖,但大多都咧著嘴,表情嚴肅。面對孩子的初入園,家長的眼神里,含著擔心與不舍……
一般來說,入園初期的第一周到第四周,是孩子的分離焦慮期,孩子會有種種不適應。具體表現有:1.不肯入園,肆意哭鬧。2.默默無聞,尾隨老師。3.要媽媽,要回家。4.胃口不好,睡不安穩。
原因分析:為什麼孩子會在入園初期表現出上述各種讓人心痛、不安的變化呢?這是因為,孩子上幼兒園,要離開家長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去接觸新老師、新夥伴,他們感到緊張,產生失落、懼怕、不安全的感覺。這時對親人的依戀感特別強,就會產生「分離焦慮」。
原因之一:與親人較長時間的分離。
孩子對親人(尤其是媽媽)有著強烈的依戀感。當他們第一次較長時間離開朝夕相處的親人,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生活時,就會缺乏安全感,擔心媽媽不來接(孩子問得最多的是一句「媽媽來嗎」),從而產生分離焦慮。這既是他們對自己親人與家庭生活的依戀,也是缺乏安全感的心理體現。
原因之二:生活環境和人際關系的變化。
從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孩子生活的內容、形式和要求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當孩子入園後,交往對象由伴他成長的家人變成了陌生的老師和同伴,這就使得孩子的安全感受到很大的沖擊,而他們沒有經驗應付這種變化,繼而產生焦慮情緒。
原因之三:日常行為規則的改變。
孩子從家庭到幼兒園的一個顯著改變就是行為規則的改變。孩子在家庭中的活動內容、方式、范圍、時間等都相對自由,生活比較靈活、隨意,而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有一定的常規要求,這對孩子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孩子對新環境、新規則產生不適應感和不安全感,出現焦慮情緒。
給家長的建議:
入園初期,孩子的生活環境與看護人都發生了變化,孩子需要有過程來適應新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心理會出現不平衡,生理上也會出現不適應。幼小的孩子不能用准確的語言來表達這種感受與不適應,便會用哭鬧、打滾、拒絕吃東西、拒絕親人愛撫等方式來發泄自己的失落感和不安全感。
了解並明白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原因之後,我們就知道,每個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這是他們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必經的一個過程,只是每個孩子的表現特點不一、持續時間不等罷了。分離焦慮如果沒有得到很好地緩解,將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對此,家長可
以嘗試以下做法:
1.做好孩子入園前的心理准備。
一是在孩子入園前,多向孩子進行正面的暗示,告訴孩子:長大了就要上幼兒園、幼兒園里每個老師都很喜歡小朋友,幼兒園里有很多小夥伴,幼兒園里還有很多玩具,幼兒園里很好玩…,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上幼兒園的益處。二是在孩子入園前,家人多帶孩子到幼兒園熟悉環境、看看幼兒園的哥哥姐姐以及他們開展的一些活動,使孩子對幼兒園不感到陌生,激發他們上幼兒園的慾望。
2.積極配合幼兒園,盡量縮短孩子的「焦慮期」。
當孩子出現分離焦慮中的異常行為時,家長一定要寬心,千萬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流淚或者指責幼兒園;要積極主動地與幼兒園溝通,配合幼兒園老師的要求,堅持送孩子入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相信幼兒園老師會用真情真愛關注您的孩子,相信老師會有很多辦法逐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適應集體環境。當孩子感受到幼兒園的老師很關愛他,他又熟悉了幼兒園的環境,習慣了幼兒園的生活規律,並為幼兒園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所吸引,與小夥伴們結下友誼之後,就會結束這種分離焦慮,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狀態。

Ⅵ 如何做好小班幼兒入園的教育工作

對新入園幼兒的教育、引導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每年新入園的幼兒在開學的一段時間都會有哭鬧現象,特別是小班幼兒,因為他們年齡小,又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的身邊,接觸新的事物,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勢必會有擔心、恐慌;就會哭鬧,會有一段不適應期。當我們成人離開熟悉的環境換一個環境都會有不適應感,更何況是3歲的孩子。如何更好地促進、幫助安撫新入園的幼兒適應新環境和人,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更快地渡過適應期,現將我的一些經驗和做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1、在新生剛入園的時候,給他們找朋友,比如住在一起的、認識的。如果不認識就讓盡快熟悉認識,介紹他們之間的姓名,讓他們成為朋友。接下來要讓他們熟悉老師、告訴他們老師姓什麼,是什麼老師。每天早上微笑著站在門口接他們,給他們一種親切感。
2、熟悉幼兒園環境,了解幼兒園一日生活。帶他們參觀幼兒園
,讓他們看看幼兒園的新玩具,看小朋友們的上課、游戲、活動、做操,引發他們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告訴他們來幼兒園要干什麼事情。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放學。
3、對幼兒進行常規訓練。從坐姿、吃飯、上廁所、等一些日常的生活習慣入手。新生幼兒由於年齡小,在家基本上生活都不能自理,由父母或是爺爺奶奶包辦了,所以來到幼兒園許多事情要自己做容易導致孩子的哭鬧。所以訓練他們簡單的常規可以使孩子有一種成就感、新鮮感。如給座位、毛巾、杯架貼上標記或是照片,讓他們先找到標記,然後讓他們根據標記找到自己的座位、毛巾、杯子。最後讓他們按標記取物品。這樣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即訓練了常規,又讓他們動靜交替,轉移他們的視線,從而調動他們的情緒,達到穩定的效果。
4、在生活方面多些耐心與細心。新入園孩子很多事情都不會做,不會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衣服、穿鞋子等等,這就需要老師在引導他們的同時多些耐心與細心。比如教他們上廁所、教他們吃飯要不厭其煩,多說多幫助。在平時多留意觀察適應力差、動手能力差的幼兒。讓他們覺得老師與父母一樣地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從心裡依賴老師、信任老師。

Ⅶ 淺談小班新生幼兒如何快速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小班新生幼兒入園,是幼兒從家庭個體活動走向幼兒園集體活動的第一步。由於環境、生活方式特別是所接觸的人的改變,幼兒會感到陌生、不習慣而產生擔心、恐懼的心理,在剛開始入園會出現哭鬧、逃跑、不進教室等現象,從而導致教師無法進行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如何幫助幼兒克服由於環境的轉變而帶來的不安,盡快地穩定情緒,快速而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這不僅是家長們的願望,也是幼兒園老師費盡心思要做好的工作。通過開校這一段時間的觀察,我認為: 一、在幼兒入園前教師要做好幼兒入園的准備工作 1.小班新生幼兒報名可以提前幾天。在新生幼兒報名時教師要和幼兒、家長做一些簡單的交流,初步了解幼兒的一些基本情況;還要告知新生幼兒家長及早為幼兒做好幼兒所需的物質准備,並及早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 2.讓幼兒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入園前,可讓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玩玩幼兒園的大型玩具,熟悉幼兒園;到班裡看看、玩玩,熟悉老師;讓幼兒產生對幼兒園和老師的喜愛之情,消除幼兒入園時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恐懼心理。 3.在幼兒入園前一天班裡要召開小班新入園幼兒家長會,向家長發放家長須知。告知家長在幼兒來園前,應根據幼兒的特點,做好幼兒的思想工作,不要採用強迫的方法,讓幼兒能夠愉快地來園,並允許幼兒帶一件自己喜愛的玩具在幼兒園里玩耍;強調家長早上送幼兒時,必須把幼兒交給本班老師,無論幼兒怎樣哭鬧,希望家長信任老師,下決心與幼兒分手,不要在園內逗留;離園時請家長按時來接幼兒,以免讓幼兒感到不安。 二、教師要在新幼兒入園前做好一切物質准備和迎接新幼兒的思想准備 三、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使幼兒盡快融入集體生活中 新入園的幼兒不習慣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喝水、吃飯、洗手、大小便、玩玩具都不能像家裡一樣隨心所欲,一切都要遵守規矩。幼兒老師要適當地進行教育,還要教給他們一些生活技能。這就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游戲,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下學到本領。此外,教師還要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多開展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玩」是幼兒的天性,滑滑梯、盪盪椅、唱歌、跳舞、畫畫是幼兒最喜歡的,因此教師可多帶幼兒去玩玩滑梯、盪椅,教一些幼兒喜歡的且容易接受的歌曲、律動、詩歌、故事、舞蹈。這樣既可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又可以利用這些游戲活動轉移幼兒想家想父母的情緒,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愉快地生活、學習。 四、重視幼兒的來園與離園 幼兒來園與離園是初入園幼兒哭鬧的重點時段,這兩個階段會對幼兒順利適應幼兒園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老師要通過幼兒入園前的了解准備,在幼兒入園時叫出每一個幼兒的名字,最好是能叫出幼兒的小名,這樣能讓幼兒感到老師對他的重視和親切,從而以積極的心態開始新的一天的生活和學習。在離園時,老師可抽出時間和家長進行交流,一方面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一方面可以緩解幼兒焦慮的心情,讓幼兒感到老師和家長是朋友。要與幼兒進行簡單的道別,撫摸幼兒的頭,點頭微笑著說再見,或者對當天幼兒的進步給予物質獎勵,這樣對第二天幼兒的入園會有很大的好處。 五、幼兒進餐時的組織與培養 小班新生幼兒進餐是比較讓老師頭疼的事情。由於幼兒手部肌肉的發展還不很協調,進餐時掉飯粒、翻飯碗的現象時有發生。進餐時,對於那些使用餐具有困難或進餐習慣極不好的幼兒,老師可以一邊喂飯,一邊適時地教給他正確的進餐方法,鼓勵幼兒自己進餐,不時地提醒幼兒正確的進餐方法和良好的進餐習慣,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六、幼兒午睡時的照顧和習慣的養成 小班新生幼兒入園後,往往會被新鮮的環境、玩具所吸引而暫時忘卻對家人的思念,但一到午睡時間,他們又會表現出明顯的不穩定情緒,有的甚至哭鬧著要回家。這種強烈的對家人的情感依賴以及對老師的排斥,使幼兒不願午睡,甚至懼怕午睡。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採用各種方法,使幼兒盡量在較短的時間適應午睡。剛開始可允許個別哭鬧厲害的幼兒在他的小床上自由玩一會,有點困了,再由老師撫拍著使其入睡。還可以讓幼兒抱著自己喜愛的玩具入睡,也可以為幼兒講故事或者播放搖籃曲,讓幼兒安靜入睡。在睡眠過程中,老師應留心觀察,一旦發現幼兒驚醒,應在第一時間來到幼兒床邊,再輕輕哄拍幼兒使其繼續入睡。 七、幼兒入廁習慣的培養 幼兒剛入園容易出現尿褲子、尿床等情況。有的幼兒因為貪玩忘記了入廁,有的幼兒則是害怕老師不敢說要入廁,有的幼兒到了幼兒園里不會蹲便池,有的幼兒睡得太沉等,對於這些情況老師應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培養。首先,應定時組織幼兒入廁,尤其是對於貪玩的幼兒和睡得較沉的幼兒,應個別提醒。其次,對於不會蹲便的幼兒,教師要耐心地教幼兒怎樣蹲便池,還可以陪同他一起入廁,在旁邊扶著幼兒給其鼓勵。 總之,新生幼兒入園教師一定要親切地接待,對幼兒的照顧要細心,組織幼兒的活動准備要充分,這樣幼兒就會很快地將哭鬧情緒轉移到老師的活動上,他們就會天天喜歡上幼兒園。

Ⅷ 幼兒園小班新生入園應注意什麼

剛剛入園的孩子都免不了要哭鬧。絕大多數幼兒入園都要經歷哭鬧這一階段。有的家長見到孩子哭鬧便手足無措,有的家長在門外徘徊觀望,不願離去;有的家長採取哄騙戰術:「媽媽不走,在外面等著你!」有的家長與孩子一起抱頭痛哭,甚至有的家長因為孩子哭鬧而終止送園。 幼兒園是孩子踏上社會的第一步,也是寶寶們第一次長時間離開爸爸媽媽,獨自面對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環境,稚嫩的心靈中承受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哭,是孩子發泄情緒的有效手段,有利於幼兒不良情緒的排遣,因而,幼兒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哭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幼兒的個體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每個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時間是不同的。一般來說,新入園幼兒半個月左右便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當然,也有個別孩子入園一天都不哭,還有的幼兒適應期長達一個月,甚至半年。 影響幼兒哭鬧的因素: 1、有無夥伴。如果有認識的小夥伴和孩子在一個班,會大大降低孩子的分離焦慮。 2、情緒感染。孩子的情緒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大部分孩子哭鬧,孩子也會跟著哭鬧。如果大部分孩子情緒很穩定,孩子也不會哭得很厲害。另外,家長的情緒對孩子影響也很大,因而,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入園時高興地與幼兒分別。 3、性格特徵。一般來說,性格內向的孩子入園適應的時間相對較長,而性格開朗的幼兒適應則比較快。 1、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與老師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 幼兒入園的適應過程要經過幾個階段,從與家長的依戀,到與老師的依戀,再到與固定的幾個小朋友的依戀,最後是與大多數小朋友的依戀關系的建立。所以,與教師的依戀關系的建立是幼兒入園適應的第一步。在孩子哭的時候,我們會擁抱孩子,在生活上照顧孩子,讓孩子在園的每個環節都能體會到老師的愛,與老師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打好入園適應的基礎。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我們會通過玩具,歌曲,故事等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是極容易分散的,有東西玩著,便會降低他們的分離焦慮。 3、通過各種活動,讓孩子體驗到幼兒園生活是快樂的,以愉快的情緒感染幼兒,使孩子喜歡上幼兒園的生活。 1、堅持入園。有的家長一見到孩子哭便心疼,不送了,抱著下次再送的心理回家。這極容易助長孩子哭鬧的習慣,因為他覺得哭能達到不上幼兒園的目的。 2 、用良好的情緒感染幼兒。家長見到孩子哭,絕不能和孩子一起哭,這樣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一種不良的情緒體驗。 3、可以用獎勵的方法,買些孩子喜歡的小獎品,使用一定的物質刺激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同時,孩子入園時也可以帶一些平時孩子喜歡的小玩具來。這會給孩子一個心理寄託,使孩子適應的過程更加順利。 4、千萬不能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說:「不聽話送你上幼兒園!」這會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不好的。更不要對孩子說:「你哭,我就不來接你了!」這么大的孩子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他會記住你不來接他,從而加劇分離焦慮。 5、把孩子的行為習慣及時反饋給老師,使老師更了解您的孩子,便於老師開展工作.同時,這一過程很容易反復,家長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來面對它。 6、擴大孩子的交友范圍,提高孩子社會交往能力。孩子有了夥伴,就會喜歡上幼兒園。問及很多孩子不願上幼兒園的原因都是小朋友們不跟他玩。因此,家長要多帶孩子和同齡孩子接觸,並有意識地教給孩子一些交朋友的方法。擴大孩子的社會交往范圍。 總之,幼兒的入園適應過程是幼兒適應社會的第一步,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家園緊密合作起來,為孩子順利走向社會鋪好第一塊奠基石

Ⅸ 幼兒入園環節的規范

入園晨檢環節的常規管理
(一)幼兒入園前的准備工作
(1)教師提前到校,開窗通風,讓室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
(2)檢查幼兒圖書、玩具等活動材料是否充足、適宜,是否擺放整齊,為幼兒來園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3)教師更換工作服,做好室內外清潔衛生工作,用消毒水和清水將晨檢台擦乾凈。
(4)放好晨檢用品,備好各班晨間檢查及全日觀察記錄簿、幼兒家長委託吃葯記錄簿。

(二)幼兒入園時的接待工作
(1)教師要主動、熱情、禮貌地問候幼兒,協助幼兒清潔雙手,觀察、了解幼兒的情緒和身體狀況,特別要關注患病兒、體弱兒,並及時清點人數,做好點名記錄。
(2)教師要熱情接待家長,與家長做好交接手續,並和家長進行簡單、必要的交流,記錄家長反映的特殊情況,如幼兒是否生病,是否需要服葯等等。教師要對特殊情況的幼兒加以特殊關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通知家長。
(三)幼兒入園時的晨檢工作
晨檢工作是由幼兒園內保健老師和班級老師共同完成,保健老師負責園門口的初次晨檢,班級老師負責幼兒進班的二次晨檢。
1.晨檢工作的具體步驟
一問:向家長詢問孩子的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從而了解幼兒的健康狀況;
二看:看幼兒的面色、精神狀態,以及幼兒五官、咽喉、腮部、裸露在外的皮膚等有無異常及某些傳染病的早期症狀,對有可疑症狀的及時告知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排查診治,待幼兒痊癒且隔離期滿後方可返回。
三摸:幼兒入園時保健老師用手觸摸幼兒的額頭,初步辨別有無發熱現象,對可疑的幼兒用體溫測量儀器測量體溫。若發現幼兒發熱,保健老師首先應了解幼兒發熱的原因,有無到醫院就診,如果沒有應說服家長帶幼兒到醫院就診或回家休息。
四查:檢查孩子有無攜帶危險物品。常見危險的物品包括小珠子、玻璃片、帶尖的玩具等;幼兒不宜的食品有:瓜子、口香糖、果凍等。若老師發現上述物品和食品應交由家長帶回,或者暫時由老師保管,離園時由家長帶回,並做好家長與幼兒的安全宣傳與教育。
五登記:登記晨檢中發現異常的幼兒和處理方法,並把情況反饋給班級,對這些幼兒進行追蹤觀察。
2.做好晨檢工作的方法
(1)保健老師晨檢工作時的姿態。晨檢老師應主動、熱情地問候幼兒,給家長以及幼兒傳遞被尊重和被愛的呵護,讓家長放心、信任幼兒園。
(2)每日晨檢過程中幼兒的配合。保健老師應每天按照慣例要求幼兒進園時要主動參與晨檢,特別是新入園的幼兒。班級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健康教育課,告知幼兒養成每日晨檢的一個良好的習慣以及為什麼晨檢,周而復始,幼兒就會積極參與進來。
(3)和家長有效的溝通。晨檢是保健老師和家長就有關幼兒健康問題有效溝通的最好時機,有效的溝通可以預防許多意外情況的發生。

(4)晨檢時的幼兒管理。保健老師每日在幼兒園門口晨檢時,要准備紅、黃、綠三種牌子,方便進班後班級教師對幼兒的管理。綠色牌子提示幼兒一切正常,紅色牌子提示幼兒不能進班,黃色牌子提示幼兒今天需要特別關注,沒有牌子的幼兒是未進行晨檢的,班級教師不予接收。同時,保健老師對在晨檢過程中發現的異常情況要進行及時、詳實地登記,並在一日觀察中重點留意特殊幼兒的健康狀況。
四、入園晨檢環節的安全管理
(一)常見的安全隱患
(1)幼兒入園時可能會將外界病菌帶入園中,由於幼兒免疫力較低,流行病、傳染病在幼兒園的發生幾率很高。
(2)幼兒攜帶危險物品,導致的嗆噎、窒息等事件屢見不鮮。
(3)一些幼兒園的晨檢流於形式,形同虛設、粗枝大葉,為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二)安全管理要點
(1)教師要提醒幼兒先洗手後入班,防止幼兒將細菌帶入園中。
(2)晨檢是幼兒安全入園的第一道屏障,教師要做好晨檢工作,排除潛在的安全隱患。教師要認真檢查幼兒的口袋、書包,看看幼兒有沒有帶危險物品在身上,收到這些危險物之後,要及時告知家長其危害,讓家長有警惕意識,樹立安全工作檢查第一。因此,教師要嚴把晨檢關,消除危險隱患,確保幼兒安全、健康入園。
(3)教師要指導幼兒安全地進入活動區。如果是室內活動,要保證幼兒在教師的視線范圍內;如果是室外活動,教師要保證幼兒安全到達活動場地,避免幼兒獨自一人。
(4)對於生病的幼兒,教師要格外留心。一方面,教師要向家長咨詢患病幼兒的身體狀況和服葯情況,由幼兒家長親自填寫「服葯登記表」並簽名;另一方面,教師要隨時關注身體不適的幼兒,照顧幼兒按時服葯,注意把葯袋放在幼兒碰不到的地方。

Ⅹ 幼兒園小班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如下:

一、數學知識范疇

孩子應該掌握10以內的數與量,也就是說你告訴孩子拿7個蘋果,他知道怎麼拿,知道配上量詞,數字才有意義,比如2隻鞋子,但說2是不具備實際意義的。

懂簡單的加減法的運算,能對10以內的數字進行分解,比如 7可以分解成1+6、2+5、3+4。

會比較10以內數字的大小,比如一斤鐵重還是一斤棉花重,能回答一樣重。

認識上下、左右、前後、里外等方位,並明白相對與絕對的概念

認識簡單圖形概念,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

二、語言表達能力

能夠聽懂別人說的簡單指令並執行,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圖,可以和別人進行溝通,理解別人的感受;可以有邏輯的敘述自己經歷的事情。

三、理解能力

可以根據一些線索理解一些簡單的圖片的含義,能聽懂故事,並提取出故事的關鍵信息,比如主角是誰,做了什麼,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結局怎樣等。

四、思維能力

思考能力是綜合性的,對於孩子來說,鍛煉思維能力比掌握知識更為重要,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需要注重鍛煉孩子獨立思考力,並培養以下能力:

觀察力,孩子可以區分相似圖片的不同之處、有邏輯的觀察物品(比如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等)、提煉物品的基本特徵。

專注力,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能夠進行持續思考探索,比如喜歡花,能持續的對花進行觀察、尋找特徵。

分析力,孩子能根據一些線索,做出分析判斷,比如按照規律把圖形擺放好,孩子能找到其中的規律。

想像力,孩子能根據一些物品、圖形等進行聯想,比如看到一個圓形,能聯想到太陽。

五、社交能力

孩子能夠無障礙的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能夠完成團隊協作的游戲,並在其中貢獻自己的想法,讓游戲玩的更為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