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精神障礙患者知識講座主題秋冬
擴展閱讀
經典貴煙多少錢 2025-01-16 14:46:39

精神障礙患者知識講座主題秋冬

發布時間: 2022-07-24 05:46:43

❶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設計

活動目標:
1、 讓同學懂得交友應注意的誤區,通過活動,消除困惑,走出誤區;
2、 感受人生的歡樂和幸福,從而以一顆積極樂觀的心來善待周圍的每一個人,善待生命的每一天。
活動准備:
1、 主持人報名,從中確定兩位,寫好開場白及過渡語;
2、 會前要求每個同學搜集准備有關中學生交友、友誼等資料,自由選擇,加入相應的話題組,組織好發
言材料;
3、班會活動前由值周班長負責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主持1:盼望著長大的童年在不知不覺中遠去,步入中學的少年陸續受到青春之神的點化,漸漸地擁有了屬
於自己的「成熟與長大的臉」。
主持2:稚氣日頹的身影閃爍著青春的光彩,充滿著青春的活力。
主持1:顆顆年輕的心,翻騰著青春著浪潮;
主持2:顆顆年輕的心,品嘗著青春的滋味。
主持1:在這花季雨季的歲月里,給我們這些少男少女帶來了興奮和驚喜,也帶來了焦躁和煩惱。
主持2:在這五光十色的妙齡里,多了些夢幻,多了些朦朧的「愛」。
合:同學之際,男女之間——《我們都是好朋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人1:今天,主題班會的主要議題是:「走出同學交往的心理誤區」。在本班會召開之前已按要求,由
同學們准備話題,按預先設計的程序進行。
主持人2:下面先請班主任老師講話。
班主任:同學們,非常高興地看到你們長大了,然而在你們成長途中,竟會有那麼多的煩惱。今天特地把你
們平時談論的熱門話題——「同學的交往」擺在你們面前,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正確處理。我只是希望大家說
心裡話,要實話實說。下面的時間就留給同學們吧。
(每組組長提出話題,集體討論,組長代表本組小結)
話題一:友情是親密的,要不得距離
話題的小結: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條件是心理相容,而促進心理相容的途徑之一就是彼此縮短心理距離。
從這個角度看,彼此之間心理距離近是件好事。然而物極必反,兩人距離太近了,也會令人不舒服。這是因
為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要求獨佔一定的空間,此空間叫人際空間。由於它像一個大氣泡包圍這一個人,
因此有的心理學家就形象地稱之為「人際氣泡」。距離太近了,「人際氣泡就會相互擠壓,其獨立的要求就
得不到滿足,人於是就有了被侵擾得不舒服感。可見,人們一方面需要與他人建立密切得關系,另一方面又
需要一定的獨享的心理空間。
日常學習生活中,很多同學一度關系很好,無論做什麼都要結伴而行,甚至入廁也要同行,可結果往往是好
景不長,或漸漸疏遠,或不歡而散。以致有的同學抱怨說,我對他很好,他為什麼疏遠我,背叛我?其實,
這哪裡是什麼疏遠與背叛,很大程度上是對方感覺到「人際氣泡」的「擁擠」,想嘗試著拉開一點距離,而
這種嘗試一旦得不到另一方的理解甚至被誤會,結果可想而知。所以距離實在是很微妙的東西,太遠了,不
行,無法溝通;太近了,也不行。適當地拉開一點距離,不僅可以使雙方獲得足夠的心理自由度,感到舒服
和自在,還可以增加距離美感,從而讓關系更為融洽和諧。
如何親密而又有間?有人說若即若離,這萬萬不可,因為它給人的是一種對友誼不忠誠的感覺。但我們可以
從調整空間距離入手,來控制與之密切相關的心理距離的遠近。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雙方日常活動保持一些獨
立性,不要你說什麼我就說什麼,我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好友之間多培養些獨立性,減少些依賴性,;行動
上就自由了,心理上也就自由了,距離感也就恰當了。適度的距離更會使人享受到友誼的快樂。
話題二:友情是和諧的,來不得沖突——同學、朋友之間的關系應當和諧,但產生了沖突該怎麼辦
話題小結:同學交往中的沖突並不能全盤被否定,應該辨證地看待。如果一場沖突真的無法避免,那就乾脆
讓它自然地、痛快地、健康地爆發吧。相信雨過之後天將更藍,陽光將更燦爛。如果非要一個勁地捂著蓋著,
生硬地迴避著,那「癤子」無法出頭,友誼只會漸漸霉變。
沖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沖突發生時我們可能會因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無法保持清醒的理智而傷害到友
情。對此,我們必須牢記這樣的原則,即面對對方突發的言行,不能針尖對麥芒以牙還牙,而應該採取諒解
與寬容的態度,駕馭住情緒,讓智慧支配言行,讓善良支配智慧,善待對方,化解沖突。
話題三:我對他或她產生了一種朦朧的感情——早戀問題是現今校園的較普遍現象,應當怎樣去面對,怎樣
去處理
話題小結:中學時代是打基礎時期,將來從事何種事業還沒有定向,對每個中學生來說,今後的生活道路還
很長,各人將來將從事什麼職業,在什麼地方工作,都是難以預測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的變遷,
各人的思想感情將不斷發生變化。中學時代的山盟海誓往往經不起現實生活的嚴峻考驗,中學時代的早戀十
有九不能結出愛情的甜果,而只能釀成生活的苦酒。
中學生的早戀往往是情感強烈,認識模糊。相愛的原因往往極其簡單,沒有牢固的思想基礎,比如有的是受
對異性的好奇心、神秘感的驅使;有的是以貌取人,為對方的外表風度所吸引;有的是羨慕對方的知識和才
能;有的是由於偶然的巧遇對對方產生好感,等等。中學生的早戀好比駛入大海的沒有羅盤、沒有舵的航路,
隨時隱伏著觸礁沉沒的危險。
因此,可以積極參加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在這些活動種培養健康情趣,發展愛好特長,
使過剩的「青春能量」得到有益有效的利用;還可以在各種活動種促進異性同學間的相互了解,學會如何尊
重異性,學會與異性相處的基本禮節和能力;假如收到情信,你不知如何處理,可以去咨詢心理健康老師,
或者與你信任的老師交談,讓他們幫你出謀劃策。
班主任老師:同學們,這次活動組織得十分成功,同學們幾乎成了心理健康研究的小專家了。剛才同學們就
「同學們交往的三個心理問題」談話非常切中,道理也說得很對。我想同學們應該明白一個事實:中學時期
是個體、人際關系相對單純的時候,這一時期同學的人際關系交往的對象主要是父母、老師和同齡夥伴,人
際之間少有直接的利益沖突。如果此時的每個同學都能以自然、坦誠、平等、友好的態度對待他人,能夠理
解他人的情感需要,尊重他人的權益、意志,真誠地贊美、善意地批評與幫助他人,一定能與他人保持和發
展融洽的關系,並從中獲得友誼和生活的樂趣。

課題:時代需要健康的心理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懂得健康完善的心理對人的成長和一生的重要性;

2.了解一名高中生應該具備怎樣的健康心理;

3.學會在遇到煩惱和挫折時如何面對,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重要意義。

內容和形式:

一. 配樂散文:珍惜生命(由陸XX、方XX朗讀)內容見附件一。

針對當前青少年學生中存在的輕生的現象,由學生查找有關案例,並以節目的形式表現,從而使大家理解生命的意義,從而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

二.幽默笑話集鏡(由葛XX等6人表演)內容見附件二

在生活中,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碰到的、待人接物都會用著的,是幽默。給我們最大的快樂,讓我們擺脫多痛苦的,是幽默。而我們了解得最少,又常常忽視探討的,也是幽默。幽默與笑是人的一種潛在本能,是人的神經組織的一部分,具有特定的生理與心理功能。幽默感與笑是人類特有的普遍的機能現象,它有益於身體健康,維持心理生理的平衡,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通過這個節目提高學生的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質量。

三、學生論壇:如何面對挫折與失敗(見附件三)

由三位學生通過他們的親身經歷談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的。由於同學們剛經歷了中考,因此對這個問題他們感想很多,通過讓大家事先撰寫「如何面對挫折與失敗」,挑選出三個具有代表性的事例,進一步讓學生們學會應對挫折的方法與技能,學習應對精神創傷的危機干預技能。

四. 音樂與情緒:(由文藝委員董XX介紹)

促進睡眠的音樂有:莫扎特《催眠曲》;《仲夏夜之夢》;《二泉映月》;《平湖秋月》

驅走瞌睡的樂曲:貝多芬《田園》第四樂章

增進食慾時:莫扎特《套曲》

心情疲憊時:海頓組曲《水上音樂》

心情憂郁時: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B小調

五、 薩克斯獨奏「回家」 演奏者:董XX

六、 健康小知識:(1)成功者的品質

(2)健康完善的心理

(3)自信心的作用

七、 游戲:心理小測試 (由陸XX和姚XX帶領各小組選派的代表進行,目的是讓每個同學體驗心理健康知識無處不在)

八、 吉他彈唱:光輝歲月 表演者:金XX

後記:

在整個主題班會材料的准備過程中,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和引領下,學到了許多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同時,小品、笑話的排練中、談感想、介紹有關知識的准備中讓一部分平時性格不太開朗、一部分比較內向的同學得到了鍛煉,變得開朗起來;也鍛煉了同學各方面的能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了鞏固成效,我們將進行「時代需要心理健康」 的系列主題班會如:「珍惜自己,尊重別人,關懷弱勢團體」「珍惜家人、重視友誼、熱愛集體」,

「尊重大自然養成簡朴的生活態度」從而讓學生會思考生死問題,並探討人生終極關懷的課題,立志做一個朝氣蓬勃、智慧多元、追求生命理想的健康一代,這樣就真正發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地 點】: 室內

【形式方法】: 討論、游戲

【班會目標】: 今天,擔當「責任」 明天,成就「理想」

【班會操作示範】:

1、開場:班主任介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服務機構以及服務的內容。使學生掌握心理求助的方式。

2、小游戲:口傳悄悄話(我早上已經走到車站了,發現天有點陰,像是馬上要下雨。我不放心,怕下雨,就回去拿了把傘,沒想到後來又是個大晴天)。從第一個人開始以耳語方式傳到小組中最後一個人,再請同學們談感受。

此練習目的是了解真相是如何變成假象的;了解傳播的途徑越長,失真就越大。所以與人交往是,如果想知道真情.一定不要道聽途說;傳播和接收信息的人都有責任保證准確。)

3、組織討論:

緣起:九月的大學校園里,又出現了一大批新面孔,但這些年輕的臉上並不都是笑意盈盈。或許是因為考場發揮失常,或許是填報志願失誤,或許還有其他種種原因,一些人雖然走進了大學的校門,卻覺得自己走錯了地方--這不是自己理想的學校!不少學生存在一種十分明顯的(內心沖突):「我喜歡上大學,但我不喜歡我所在的大學,因為它無法與湖大,中南大相比,更無法與北大、清華等名校比。」由此而導致的問題則是:降低自我期待,缺乏學習動力。

怎麼辦?未來幾年的大學生活該如何度過?

3.1 怎麼解決「喜歡上大學,但不喜歡自己的大學」這一矛盾?

3.2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同學不好好學習?

3.3 你給自己找理由,但生活是否相信理由?

3.4 我們與北大、清華同學的差異究竟在哪裡?

3.5 和北大、清華學生的差別是否是難以彌補的?

3.6 我們學校的優點有那些?

3.7 我們如何讓自己從現在起開始為自己承擔責任?

4、班主任做總結引導:

生活不相信理由,成長取決於此時此地的努力。

一個人,不論他過去有過多少失誤,只要他肯抓住現在,並從過去的失誤中汲取有利於今後成長的資源,他都可以為自己創造良性循環的機會,從而不僅避免「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苦惱,而且可以充分滿足自身成長與發展的需要。

【注意事項】:

[班會操作示範]僅供參考,各學院在不違背活動主旨的前提下,可設計形式多樣的,適合自身特點的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之二

【主 題】:接納自我一小步,人生自信一大步

【時 間】: 2006年4月16日-------4月30日

【地 點】: 室內或室外

【形式方法】: 討論、游戲

【班會目標】: 不論我的現狀如何,我選擇尊重自己生命的獨特性。

【班會操作示範】:

班會前的小游戲:「冰海沉船時的選擇」面臨冰海沉船,唯一的救生艇只能容3人,當時船上有l0人,他們分別是:歌星,影星,醫生,學生,老人,孩子,世界小姐,科學家,軍人,運動員。請你選擇讓哪三個人留下,說出理由。做兩次,第一次:不分角色。第二次:指定各扮演一佃角色。每做完一次請同學們討論

(此活動要點:人人都重要)。

緣起:我們在做心理咨詢的過程中發現,表面上看來,現在的青年學生都自視很高,但深入他們內心就會發現,他們對自己的評價總是在自卑與自負這兩個極端搖擺,尤其更容易停留在自卑這個點上。一個人總是自責,不敢給自己提高要求,這是因為他缺乏自我接納;一個人總是埋怨別人,不能接納他人,其根源也在於他缺乏自我接納;而一個人不僅能善待自己,也能善待別人,關鍵在於他能夠接納自己。為此,設計了這次主題班會。

班主任做開場:自我接納是構成健康人格的重要特質。但經歷過嚴格管束的學生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自我接納會不會導致自暴自棄?豈不變成固步自封了?傳統的教育模式使我們善於自責,不善於接納。習慣於追究自己的不足,也逐漸學會用挑剔的眼光審視自己……

1、 大家怎樣理解自我接納?自我接納是人天生就擁有的權利,並非要有突出的優點、成就或做出別人希望的改變才能被接納。

2、有多少人能接納自我?

3、自我接納會妨礙成長嗎?以往的咨詢經驗使我們知道,不少同學存在一種誤區,擔心自我接納會使自己不思進取,甚至會認為自我接納=自暴自棄。

4、有效實現自我接納的方法

4.1 停止與自己對立。告訴大家:「停止與自己對立」是指停止對自己的不滿和批判。不論自認為做了多少不合適的事,有多少不足,從現在起,都停止對自己的挑剔和責備,要學習站在自己這一邊,維護自己生命的尊嚴和價值。

4.2 停止苛求自己。 具體說就是:允許自己犯錯誤,但在犯錯後要做到以下兩點:

4.2.1 做出補償,以彌補自己的錯誤造成的損失;

4.2.2 不二過,也就是一個錯誤不犯兩遍。

4.3 停止否認或逃避自己的負性情緒

4.4 無條件地接納自己

5、請大家討論怎樣才算不止於接納,怎樣才可以更好地成長。

給大家的建議是:

5.1 以建設性的態度與方法對待自己的弱點和錯誤

5.2 盡可能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不到萬不得已不必取長補短

6、班主任做總結引導:如果我們能夠學會真誠地接納自己,就會很自然地去接納別人。

❷ 精神衛生健康知識講座包括哪些內容

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1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用正確的方法洗手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傳播疾病。每個人都應養成勤洗手的習慣,特別是制備食物前要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外出回家後先洗手。用清潔的流動水和肥皂洗手。 勤洗頭、理發,勤洗澡、換衣,能及時清除毛發中、皮膚表面、毛孔中的皮脂、皮屑等新陳代謝產物以及灰塵、細菌;同時還能起到維護皮膚調節體溫等功能,防止皮膚發炎、長癬。 洗頭、洗澡和擦手的毛巾,必須干凈,並且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不與他人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防止沙眼、急性流行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等接觸性傳染病傳播;也不要與他人共用浴巾洗澡,防止感染皮膚病和性傳播疾病。 2 每天刷牙,飯後漱口。 提倡每天早、晚刷牙。如一天僅刷一次,應選擇睡前。用正確方法刷牙,不共用牙刷。牙刷要保持清潔,最好每3個月更換一次牙刷。 吃東西後要漱口,以便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生。 3 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不隨地吐痰。 肺結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等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可隨患者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隨地吐痰時產生的飛沫進入空氣,傳播給他人。所以不要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要注意遮掩口鼻。這也是當今社會文明素養的表現。 4 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尊重不吸煙者免於被動吸煙的權利。 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指出,接觸二手煙霧(被動吸煙)會造成疾病、功能喪失或死亡。被動吸煙不存在所謂的「安全暴露」水平。在同一建築物內,劃分吸煙區和非吸煙區將吸煙者和非吸煙者分開、凈化空氣或裝置通風設備等,都不能夠消除二手煙霧對非吸煙者的危害。如吸煙區設立在同一建築物內,二手煙霧會通過暖氣、通風、空調系統傳送到整個建築物中的每個角落。即使吸煙人數再少,房間面積再大,也不能依靠通風技術來消除二手煙霧的危害。只有完全無煙環境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護不吸煙者的健康。 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完全禁止吸煙是保護人們免受被動吸煙危害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對不吸煙者權利的尊重。每一位吸煙者,當吸煙成癮尚不能戒煙時,請不要當著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吸煙。吸煙請到室外。 5 少飲酒,不酗酒。 白酒基本上是純能量食物,不含其他營養素。經常過量飲酒,會使食慾下降,食物攝入量減少,從而導致多種營養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等,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過量飲酒還會增加患高血壓、腦卒中(中風)等疾病的風險,並可導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對個人健康和社會安定都是有害的。應該嚴禁酗酒。盡可能飲用低度酒,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成年女性不超過15克。孕婦和兒童、青少年不應飲酒。 6 不濫用鎮靜催眠葯和鎮痛劑等成癮性葯物。 長時間或者不當服用鎮靜催眠和鎮痛等葯物可以上癮。葯物上癮會損害健康,嚴重時會改變人的心境、情緒、意識和行為,引起人格改變和各種精神障礙,甚至出現急性中毒乃至死亡。服用鎮靜催眠葯和鎮痛葯等成癮性葯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濫用。 7. 拒絕毒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所稱的毒品,包括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吸毒非常容易成癮,有的人只吸一支含有毒品的煙就會上癮。成癮者應盡快戒毒。 毒品嚴重危害健康,吸毒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社會。預防毒品危害,應當嚴格要求自己,絕對不要嘗試毒品。 8 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 衛生廁所是指有牆、有頂,廁坑及貯糞池,無滲漏,環境衛生,無蠅蛆,基本無臭味,糞便經無害化處理並及時清潔的廁所。 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可以防止蚊蠅孳生,減少腸道傳染病與某些寄生蟲病傳播流行。 推廣使用衛生廁所。家禽、家畜應當圈養,禽畜糞便要妥善處理。 9 講究飲水衛生,注意飲水安全。 生活飲用水受污染可以傳播腸道傳染病等疾病,還可能引起中毒。保護健康,要注意生活飲用水安全。 保障生活飲用水安全衛生,首先要保護好飲用水源。提倡使用自來水。受污染水源必須凈化或消毒處理後,才能用做生活飲用水。 10. 經常開窗通風。 陽光和新鮮的空氣是維護健康不可缺少的。 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死多種致病微生物。讓陽光經常照進屋內,可以保持室內乾燥,減少細菌、黴菌繁殖的機會。接受陽光照射能提高人體對鈣的吸收能力。 通風不好的屋子,會增加病菌、病毒在室內傳播的機會。勤開窗通風,保持屋裡空氣流通,就可以避免呼吸污濁、有毒的空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發生,維護健康。 11. 膳食應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搭配。 谷類食物是我國居民傳統膳食的主體,是人類最好的基礎食物,也是最經濟的能量來源。以谷類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應攝入250~400克的谷類食物。 蔬菜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的重要來源,薯類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蔬菜、水果和薯類對保持身體健康,保持腸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風險具有重要作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 食物可以分為谷類(米、面、雜糧等)和薯類,動物性食物(肉、禽、魚、奶、蛋等),豆類和堅果(大豆、其他干豆類、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純能量食物(動植物油、澱粉、糖、酒等)等五類。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種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種營養物質,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多種食物組成的膳食,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 12. 經常食用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奶類食品營養成分齊全,營養組成比例適宜,容易消化吸收,是膳食鈣質的極好來源。兒童青少年飲奶有利於其生長發育和骨骼健康,從而推遲其成年後發生骨質疏鬆的年齡;中老年人飲奶可以減少其骨質丟失,有利於骨健康。建議每人每天飲奶300克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對於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傾向者應選擇減脂、低脂、脫脂奶及其製品。 大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異黃酮、植物固醇等多種人體需要的植物化學物質。適當多吃大豆及其製品可以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也可防止過多消費肉類帶來的不利影響。建議每人每天攝入30~50克大豆或相當量的豆製品。 13. 膳食要清淡少鹽。 食用油和食鹽攝入過多是我國城鄉居民共同存在的膳食問題。鹽的攝入量過高與高血壓的患病率密切相關。脂肪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但是脂肪攝入過多可以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應養成吃清淡少鹽膳食的習慣,即膳食不要太油膩,不要太咸,不要攝食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和油炸、煙熏、腌制食物。建議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不超過25克;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包括醬油、醬菜、醬中的含鹽量)。 14. 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 體重是否正常可用體質指數(BMI)來判斷。成人的正常體重是指體質指數在18.5~23.9 kg/m2之間。計算公式為:BMI= 體重(千克)/身高(米)2。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腫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進食量和運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體能量,運動消耗能量。如果進食量過大而運動量不足,多餘的能量就會在體內以脂肪的形式積存下來,增加體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於能量不足引起體重過低或消瘦。體重過高和過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現,易患多種疾病,縮短壽命。所以,應保持進食量和運動量的平衡,使攝入的各種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滿足機體需要,而又不造成體內能量過剩,使體重維持在適宜范圍。 15. 生病後要及時就診,配合醫生治療,按照醫囑用葯。 生病後要及時就診,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這樣既可以減少疾病危害,還可以節約看病的花費。 在疾病治療、康復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要遵從醫囑按時按量用葯,按照醫生的要求調配飲食、確定活動量、改善自己的行為。不要亂求醫,使用幾個方案同時治療,更不能憑一知半解、道聽途說自行買葯治療。 16. 不濫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指不規范地使用、不必要的情況下使用、超時超量使用或用量不足或療程不足等。濫用抗生素容易引發致病微生物的耐葯性,導致抗生素逐漸失去原有的功效,起不到治療疾病的作用。濫用某些抗生素還可能導致耳聾(特別是兒童)和人體內菌群失調等,嚴重時還可能威脅生命。 抗生素是處方葯,只能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17. 飯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凈。 飯菜要燒熟煮透再吃。吃冰箱里的剩飯菜,應重新徹底加熱再吃。碗筷等餐具應定期煮沸消毒。 生的蔬菜、水果可能沾染致病菌、寄生蟲卵、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生吃前,應浸泡10分鍾,再用干凈的水徹底洗凈。 18. 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 在食品加工、貯存過程中,如果不注意把生、熟食品分開,例如用切過生食品的刀再切熟食品,盛過生食品的容器再盛放熟食品,熟食品就可能被生食品上的細菌、寄生蟲卵等污染,危害人體健康。因此,生熟食品要分開放置和加工,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間接接觸。 19. 不吃變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食品保質期,指在食品標簽上標注的條件下,保持食品質量(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食品質量符合標簽上或產品標准中的規定。 任何食品都有儲藏期限,儲存時間過長或者儲存不當就會受污染或者變質。受污染或者變質的食品不能食用。食物在冰箱里放久了,也會變質;用冰箱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熟食品要加蓋儲存。 不要吃過期食物。不要吃標識上沒有確切生產廠家名稱、地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食品。 20. 婦女懷孕後及時去醫院體檢,孕期體檢至少5次,住院分娩。 婦女在確定妊娠後應當及時去醫院檢查,建立「母子保健手冊」。在孕期至少進行5次產前檢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1次,孕晚期3次(其中1次在第36周進行)。檢查的目的是要了解孕婦懷孕期間生理、心理的變化和胎兒生長發育情況,給予孕期保健指導。對高危孕婦及其胎兒應增加檢查次數,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或轉診。 孕婦要到有助產技術服務資格的醫療保健機構住院分娩,特別是高危孕婦 須提前住院。醫院可以提供科學規范的助產服務技術和診治搶救條件,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嬰安全。 21. 孩子出生後應盡早開始母乳喂養,6個月合理添加輔食。 孩子出生後1小時內就應開始母乳喂養。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有助於嬰兒發育,含有大量的抗體,增強嬰兒的免疫能力,預防感染。同時母乳喂養能增進母子間的情感,促進母親的健康恢復。應堅持母乳喂養至2歲或2歲以上。 嬰兒6個月以後,母乳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營養需要,堅持母乳喂養的同時應適時、適量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的原則是由一種到多種,由少到多,由細到粗。先添加一種,一般是蛋黃或米粉,嬰兒習慣後再添加第二種。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開始添加的輔食形態應為泥糊狀,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要觀察嬰兒大便是否正常,嬰兒生病期間不應添加新的食物。添加的食物品種應多樣化,預防偏食和厭食。 22. 兒童青少年應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兒童青少年需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與書本距離不小於30厘米;連續讀寫或者看電視、使用電腦一小時要休息片刻,休息時盡可能向遠處眺望;不在光線太強或太暗的環境中看書,不躺在床上看書,不邊走路邊看書,不在行進的車廂里看書。 每天做眼保健操、合理膳食、多到戶外體育活動、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7小時,對預防近視眼的發生有積極作用。 已經近視或有其他屈光缺陷者,應該堅持佩帶屈光度准確的眼鏡。 23. 勞動者要了解工作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習慣。 勞動是每個人的基本需要,但勞動者必須知道許多工作對自己的健康是有影響的甚至可能造成疾病。工作崗位可能存在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如粉塵、鉛、苯、汞等,也可能存在有害的物理因素,如雜訊、振動、高低氣壓、電離輻射等,勞動者過量暴露於上述有害因素,會對健康造成損害,嚴重時會引起職業病,如矽肺、煤工塵肺、鉛中毒、苯中毒等。工作中過量接觸放射性物質則會引起放射病。勞動者必須具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知識,要知道自己的工作崗位有什麼有害因素,會引起什麼樣的健康損害,要知道如何預防這些危害。要知道許多職業中毒是由於生產事故使有害物質大量泄漏而引起的,因此勞動者必須嚴格遵守各項勞動操作規程,掌握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例如防護帽或者防護服、防護手套、防護眼鏡、防護口(面)罩、防護耳罩(塞)、呼吸防護器和皮膚防護用品等,並且養成習慣。必須知道發生事故後如何防身、逃生,如何自救和他救。長期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必須參加定期的職業健康檢查,如果被診斷得了慢性職業病,必須及時治療,避免繼續大量接觸或調換工作。 24. 孩子出生後要按照計劃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是每個兒童的基本衛生權利。為了保護兒童健康,根據疾病的流行特徵和疫苗的免疫效果,我國制訂了國家免疫規劃和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免疫程序,對計劃接種疫苗的種類、接種起始時間、接種間隔、接種途徑、接種劑量等作了明確規定。 我國規定,免費為兒童提供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包括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麻疹、風疹、腮腺炎聯合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8種。預防12種傳染病。 孩子出生後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每個家長都應該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免疫程序按時帶孩子接種疫苗。 25. 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在性接觸中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艾滋病、乙肝和大多數性傳播疾病的危險。 不要重復使用安全套,每次使用後應打結後丟棄。 26. 發現病死禽畜要報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許多疾病可以通過動物傳播。例如鼠疫、狂犬病、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等。預防動物把疾病傳播給人,要做到:盡量不與病畜、病禽等患病的動物接觸;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加工、不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禽畜;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煮透的豬、牛、羊、雞、鴨、兔及其他肉類食品;不吃生的或者未煮熟煮透的淡水魚、蝦、螺、蟹、蛙等食物;接觸禽、畜後要洗手;發現病死禽、畜要及時向畜牧部門報告;病死禽畜按照畜牧部門的要求妥善處理。 27. 家養犬應接種狂犬病疫苗;人被犬、貓抓傷、咬傷後,應立即沖洗傷口,並盡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發作後不能治癒,但卻是可以預防的。人一旦被犬、貓抓傷、咬傷(或破損傷口被舔),要立刻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及時徹底地沖洗傷口,然後用酒精消毒;並盡快到醫院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醫,對傷口作進一步處理,並且接種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的接種一定要按照程序按時全程足量注射;如果傷口出血,還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 為控制狂犬病傳播,養狗者要為狗接種獸用疫苗,防止狗發生狂犬病繼而傳播給人。帶狗外出時,一定要使用狗鏈,或給狗戴上籠嘴,防止咬傷他人。 28. 在血吸蟲病疫區,應盡量避免接觸疫水;接觸疫水後,應及時預防性服葯。 血吸蟲病是嚴重危害健康的寄生蟲病,人和家畜接觸了含有血吸蟲尾蚴的水(簡稱「疫水」),就可能感染此病。血吸蟲病感染主要發生在每年的4~10月。 為預防血吸蟲病,不要在有釘螺(血吸蟲的生存繁殖離不開釘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戲水、打草、捕魚、撈蝦、洗衣、洗菜或進行其他活動。因生產、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觸疫水時,要採取塗抹防護油膏,穿戴防護用品等措施。接觸疫水後要及時到當地醫院或血吸蟲病防治機構檢查或接受預防性治療。 29. 食用合格碘鹽,預防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自然環境缺碘導致人體碘攝入量不足引起的。缺碘對人的最大危害是影響智力發育。嚴重缺碘會造成生長發育不良、身材矮小、痴獃等。孕婦缺碘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發育,還會引起早產、流產、胎兒畸形。 堅持食用碘鹽能有效預防碘缺乏病。孕婦、哺乳婦女、學齡前兒童還應多吃海帶等含碘多的食物。 自然環境碘含量高的地區的居民、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甲狀腺炎病人等少數人群不宜食用碘鹽。 30. 每年做1次健康體檢。 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可以了解身體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健康問題和疾病,以便有針對性地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減少健康危險因素;對檢查中發現的健康問題和疾病,要抓住最佳時機及時採取措施。 31. 系安全帶(或戴頭盔)、不超速、不酒後駕車能有效減少道路交通傷害。 在道路交通碰撞中,安全帶可以降低40﹪~50﹪的傷害危險以及40﹪~60﹪的致命傷害危險,佩戴摩托車頭盔可將頭部傷害及其嚴重程度降低約70﹪。血液酒精含量每增加2﹪,發生危及生命的道路碰撞事故危險就增加100倍。為了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對社會、對家庭負責,開車(或者乘車)時,一定要按照交通法規系安全帶(或戴頭盔)、不超速、不疲勞駕駛、不酒後駕車。 32. 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 溺水是我國1~14歲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要加強對兒童游泳的監管。 兒童少年游泳要有人帶領或有組織地進行,不要單獨下水。游泳的場所,最好是管理狀況好的游泳池。在天然水域游泳,要選擇水質清潔、無污染,水底地面較平坦,無雜草,無有害動物的水域。不能到情況不明的水域游泳。風浪較大或下雨時,不要在天然水域游泳。下水前,要認真做准備活動,以免下水後發生肌肉痙攣等問題。游泳時還應注意不要打鬧、不要在天然水域跳水。 33. 安全存放農葯,依照說明書使用農葯。 農葯可經口、鼻、皮膚等多種途徑進入人體,使人中毒。 購買農葯要使用專門的器具,特別是不能把農葯放在菜籃子或米籮里。保管敵敵畏、樂果等易揮發失效的農葯時,一定要把瓶蓋擰緊。施用農葯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並且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個人防護。嚴禁對收獲期的糧食、蔬菜、水果施用農葯。嚴防農葯污染水源。 對誤服農葯中毒者,如果患者清醒,要立即設法催吐。經皮膚中毒者要立即沖洗污染處皮膚。經呼吸道中毒者,要盡快脫離引起中毒的環境。中毒較重者要立即送醫院搶救。 34. 冬季取暖注意通風,謹防煤氣中毒。 冬季使用煤爐、煤氣爐或液化氣爐取暖時,由於通風不良,供氧不充分或氣體泄漏,可產生大量一氧化碳蓄積在室內,造成人員中毒。預防煤氣中毒要做到:盡量避免在室內使用炭火盆取暖,使用爐灶時要注意通風,保證充足的氧氣供應;要安裝風斗和煙筒,出風口不能朝向風口,定期清理煙筒,保持通暢;在使用液化氣時也要注意通風換氣,經常查看煤氣、液化氣管道、閥門,如有泄漏應及時請專業人員維修;在煤氣、液化氣灶上燒水、做飯時,要注意看管,防止水溢火滅導致煤氣泄漏。如發生泄漏,要立即關閉閥門、打開門窗,使室內空氣流通。煤氣中毒後,輕者感到頭暈、頭痛、四肢無力、惡心、嘔吐;重者可出現昏迷、體溫降低、呼吸短促、皮膚青紫、唇色櫻紅、大小便失禁。搶救不及時,會危及生命。有人中毒,應當立即把中毒者移到室外通風處,解開衣領,保持呼吸順暢。中毒較重者應立即呼叫救護車送醫院搶救等等。

❸ 精神病咋治啊

1、口服葯物進行治療:對於精神病症患者的治療,想要治好,還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建議這種病症情況患者,一定要在精神科的主治醫生的指導下,長期使用適合自己的葯物,來控制自己的病情。這個時候患者的家裡人,也不能輕松大意,要幫助患者做好護理的工作,患者也要自覺的在家人的監督下,堅持每天定時定量的口服葯物,控制自己的精神症狀,同時還要避免精神方面受到異常的刺激。這樣才能保證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穩定。

2、日常飲食要注意:患者在被確診為精神疾病以後,也要注意飲食方面的治療,因為健康的飲食能夠幫助患者控制住病情,不規律的飲食是會影響病症的維持的。不能吃辛辣的食物,要堅持清淡的飲食規律,日常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也要多與自己的朋友進行交流。多想一些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如果在病情必要時,要及時的到心理科進行咨詢就診。

3、家庭生活環境很重要:當病人被確診為精神疾病以後,家長作為監護人,要保證患者的生活環境健康樂觀,比如說家人不要經常的吵架,要保持一個溫馨的生活環境,這樣對於患者病情的恢復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4、合理的作息:患者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要堅持合理的休息,一定不能熬夜,不要在睡覺之前看一些刺激的電視,也不要喝一些刺激類的咖啡,這樣不利於患者的正常睡眠,所以說合理的作息對患者的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

❹ 求助,世界精神衛生日活動策劃

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各地積極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精神衛生法》,推進精神衛生防治工作深入開展,喚起全社會關注精神健康,積極參與精神衛生工作,促進公眾重視心理健康。

人群:精神障礙患者及其家屬以及所有關注身心健康或對精神健康感興趣的居民。

宣傳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旨在號召全社會積極參與精神衛生工作,共同承擔防治責任和義務,推動形成理解、接納、關愛精神障礙患者的社會氛圍,保護和促進公眾心理健康。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要結合實際,圍繞宣傳主題和關鍵點,針對重點人群採取群眾易於接受的方式開展宣傳活動,例如心理健康知識進學校、精神衛生知識講座、衛生日現場咨詢活動、趣味互動游戲等等。

❺ 致殘率很高的精神病――什麼叫「精神分裂」(分裂症系列講座之一)

精神分裂症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致殘率很高的一種重性精神疾病、根據國內外的調查統計,該病的患病率約為1%左右。按全世界70億人口計算,全世界大約有7000萬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就是說,相當於我國一個中等省份的人口總數。精神分裂的臨床表現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病人與病人之間症狀差異性很大。有些知識型家庭的父母首次帶小孩來進行心理咨詢或看門診時,總喜歡問什麼叫「分裂症狀」之類的問題。為了說清楚這一問題,我們還需從人的精神活動談起。大家知道,每個人自出生起,都要進行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活動,這些活動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同時,還要進行與人交往、適應社會、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等精神活動,這種活動相對前者來說就要復雜得多。我們通常所說:「誰也不知道對方心裡想些什麼?」說明了每個人的精神活動各不相同。但是我們可從這些看似不同的活動中抽象出本質上相同的部分,即一般心理(或精神)過程。這個過程與電子計算機的構成及工作原理極為相似,可分為輸入部分,即眼、耳、鼻、舌、身的感受信息部分;中央處理部分,即大腦的分析、綜合信息,形成概念、產生內心體驗並指導行為的部分;輸出部分,即由第二部分指導的面部表情和各種動作和行為的部分。如果以上三部分的內部或它們之間的銜接產生了故障,勢必產生正常人無法理解和接受的紊亂言語、奇特的面部表情和出格的行為,這樣整個精神活動與外界之間就顯得極不協調了,這就是所謂「精神分裂」現象。例如,某病人到外地出差,一下火車就感到車站上的人都用一種嫉惡如仇的目光注視他,通過大腦的分析、判斷,立即產生一種極恐懼的表現,披頭散發,狂奔不已,拿著手上的「武器」,見人就砍,並將自己也砍成重傷。
從以上分析可知,無論是家屬或經常接觸患者的人,觀察到僅是病人精神活動的外在表現部分(第三部分)。那麼,
「呆」:這種表現在疾病初期比較明顯,本來很活潑、很開朗的人,逐漸變得寡言少語,上課時呆視窗外或黑板,老師的提問,同學的小動作對他都無動於衷。下課後,獨自行走,不參加集體活動,疏遠以往的摯友。回家後不理睬親人,將自己關在房內潛心「作業」,幾小時後作業本上一字未寫,學習成績逐漸下降。在車間里,呆視加工圖紙,任憑機器不停地轉動,幾小時也未加工一個零件,工作能力逐漸減退。嚴重時,不肯繼續讀書和工作,整天將自己關在房內,不許任何人進去;甚至整日呆坐,不吃不喝,也不洗漱。在外行走時,目光呆滯,表情茫然。
「懶」:這種表現在疾病早期需仔細觀察方能發現。本來勤勞、整潔、守紀律的人,逐漸變得早晨不願起床,經常遲到、早退,不願參加公益勞動,做事茫無頭緒,作業不整潔,試卷亂塗亂改。繼之不注意個人衛生,不洗手進食,衣服臟了不願意換,不收拾房間,書桌上零亂、骯臟,需家人幫助料理。病情嚴重時,不洗臉、不漱口,半年也不洗澡,一身臭氣,房內垃圾成堆,被子堆滿污垢,最終變得披頭散發、蓬頭垢面,飲食無規律,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吃飯需人喂,衣褲要人穿,整日卧於床上,從不下床活動。
「疑」:即猜疑。疾病開始時,表現與同學、同事交往時顯得特別敏感,老師不指名批評時,總認為是批評他,大家一起評論報紙新聞或周圍發生的事情時,如果別人與自己意見相悖,就認為那個人故意與他作對,看不起他。別人在一起談話時,總喜歡湊過去,想知道是否談論有關他的舉止言行。逐漸發展認為別人的一舉一動都是針對他而來,電視和報紙上的內容均與他有關,甚至在外行走時,別人擺手、吐痰都是針對他的。有時覺得公安局在跟蹤他、監視他;有某種儀器控制他、指揮他;有時堅信自己有很大的本事;有時毫無根據地懷疑自己的伴侶與很多異性有不正常的關系等等。甚至認為外面的風吹草動,鳥鳴花香都是向自己提供某種暗示。總的特徵是荒謬的、不系統的,無法用擺事實講道理說服他。所以當疾病未緩解前,任何心理疏導均無濟於事。這種猜疑有時可繼發於某種幻覺(如聽見某種根本不存在的聲音)。
「亂」:包括言語的零亂、表情的怪異及行為的紊亂。言語零亂表現在發病初期敘述某些事情時詞不達意,不能緊扣主題,使人聽後有不知所雲的感覺。寫文章時,內容鬆散,閱後令人費解。隨著病情發展,回答問題東拉西扯,答非所問,寫文章時,句與句間缺乏聯系,讀後如讀天書一樣。如一位女病人曾寫到:「小鳥飛啊,飛到天空中去,像可兩面看,我願唱首歌,像和尚念經,我都想得開,我願意四方臉,做一個美麗的姑娘,我要學習一個工程師,不要在這里分析我的腦子,為什麼要解放?」……表情怪異表現在與當時所處環境極不協調,如聽見親人的噩耗哈哈大笑,別人辦喜事,他嚎啕痛哭。有時毫無原因的開懷大笑,隨後又痛哭不已。行為紊亂可表現為頭上、身上插滿鮮花,穿著耀眼的衣服在街上手舞足蹈;亦可表現為脫衣脫褲,赤身裸體,當眾追逐異性,貼地爬行、扮鬼臉,在地上撿臟東西吃,吃大便和痰液等;嚴重時可拿刀亂砍樹木、行人,毀壞公共設施及自傷、自殺行為。

❻ 精神衛生知識

精神衛生常識
一、什麼是精神病

精神病同「感冒」、「肺炎」一樣,是一種疾病,而且,並非是一種少見的疾病。據調查,我國約有1600多萬精神病人。另外,由於現代社會競爭不斷加劇,生活節奏變快,人們的心理壓力也不斷的增加,因此,各類精神病的發生也是呈上升趨勢,這就要求人們必須對精神病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

現代醫學認為,精神病是大腦功能紊亂的結果。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引起大腦功能紊亂,導致精神病發生的呢?籠統地說,可以認為精神病是由社會、心理、生物三方面的因素綜合作用而造成的,但不同類型的精神病,發病的原因也並不相同,尚需根據具體情況做具體的分析,片面將其歸結與「遺傳」、「思想問題」、「腦子受了刺激」、「想不開」等,都是不妥當的。精神病有許多種類,如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病、躁狂抑鬱症、腦器質性精神病……不同的精神病有不同的病因和不同的臨床特徵,治療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精神病不僅危害人類的心身健康,也對社會產生嚴重影響。概括地講,其危害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①精神病多在青少年期及壯年期發病,有些病種如精神分裂症治癒率偏低,而復發率、致殘率卻較高,往往影響患者的一生。②有些病人屢屢發生危害社會治安、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造成社會危害。③不少病人反復發病,社會功能和家庭功能受到嚴重損害,成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所有這些均是疾病造成的,並非是病人本身的過錯,因此人們不應歧視他們。對於精神病人,應給予更多的關愛和照顧,才是符合社會文明和道德規范的正確行為。

二、精神病的常見表現

人的精神活動是由感知、思維、注意、記憶、情感、行為、智能等多方面組成的。當一個人患有精神病的時候,就會在精神活動的某些方面(並非全部)表現不正常,如無端猜疑、胡言亂語、哭笑無常等,醫生則根據病人精神症狀的特點、種類、嚴重程度、不同表現等進行分析,判斷其究竟屬哪一類精神病。

1.精神病的表現很多,常見症狀如下

⑴錯覺 如把牆上的影子看成妖魔鬼怪,把地上的稻草繩看成一條蛇,還有「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這些成語故事都是典型的錯覺。
⑵幻覺 如病人在沒有任何人和他說話時,卻聽到有人在談論他;在沒有任何不良氣味時,卻嗅出一股惡臭味……對於這些客觀上並不存在的虛幻知覺,病人往往信以為真。
⑶焦慮 病人顯得煩躁不安、坐卧不寧,甚至似有大禍降臨之感,惶惶不可終日。
⑷淡漠 病人對什麼事都不關心,對任何外界事物都沒有相應的反應,往往表情呆板,毫無激情。
⑸妄想 病人憑空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甚至是荒誕無稽的信念盡管與事實不符,其本人卻堅信不疑。例如無端懷疑有人跟蹤、迫害他;認為有某種科學儀器在控制他;毫無根據地懷疑愛人作風不正;堅信自己才智超群,或認為自己罪大惡極……

另外,精神病人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承認自己有病,這種情況叫作「自知力障礙」。

精神活動的正常與否通常不難識別,但也有個別情況,需要仔細分析其背景條件才能正確判定。發現有明顯的精神症狀存在時,盡快找醫生診治,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❼ 精神障礙的特徵是什麼

(一)疾患和障礙共存

「右側偏癱」使日常生活中寫字和進食等動作不能順利完成,這是由於「腦梗塞」這種疾病產生的後遺症,使身體功能和日常生活方面的活動出現了障礙此外,由於有幻聽被害妄想等症狀,導致患者不能外出購物,不能正常利用公共交通設施,所以不得不離開學校或工作崗位,這是精神分裂症被診斷出來後的症狀所引起的障礙「疾患和障礙共存」就是指類似我們通常看到的「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所造成的身體疾患和障礙那種情況,精神障礙大多也是如此

(二)相對獨立性

即使有幻聽和被害妄想等症狀,如果患者本人對此並不介意的話,那麼他是可以外出進行購物的因為對於這個人來說,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活動並未存在太多障礙(能力障礙)不過,即使當幻聽和被害妄想消失後(功能障礙消失),患者能夠去購物和利用公共交通設施(日常生活中的障礙減少),還是常發生學校或工作單位以得過精神分裂症為由,要求其退學或辭職的情況(社會的不利)如上所說,它們之間相互因果關系雖然存在,然而3種障礙卻是獨立存在的

(三)障礙相互影響

如果得了「偏癱」這種病後,患者會有感到寫字和進食等不自如的情況,這是由於運動麻痹所造成的,並不會讓人感到多麼嚴重和恐怖,只要條件允許,換一個工作崗位就可以了但是,由於幻聽和被害妄想症的存在,如禁止外出被監視等行為會使患者的被害感越來越強烈如果再出現要求退學被炒等情況,那麼患者的幻聽症狀就會變得更為嚴重因此,對於精神障礙中的各個障礙來說,它們之間是相互有影響的在障礙相互的影響中,有些會起到負面作用,有些起到正面作用,這樣的話,如何使正面的影響在康復中發揮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四)障礙的可逆性

患者在比較踏實放鬆的情況下(如在不使其緊張的地點或與朋友在一起時),幻聽現象幾乎不出現例如:患者因為愛好而在認真作畫時,被害妄想就變得很少因此,如果學校或工作單位能充分理解和照顧,精神障礙患者就學和就職就會變為現實以上所舉的例子說明,障礙的程度可以因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環境對身體障礙影響是存在的,而對精神障礙的影響更大,特別是人的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更為突出另外,對於身體障礙而言,通常觀察不到因環境的影響使功能障礙產生的變化,但對於精神障礙而言,因環境的影響會使功能障礙程度產生很大的變化

(五)二次障礙的可能性

青春期正是獲得各種各樣社會經驗的時期然而,在這個年齡段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卻不得不在病房中度過於是,他們喪失了適應經歷社會的機會,在沒有任何步入社會所必需經驗的情況下,就懵懵懂懂地進入社會,以至於當他們在社會生活中遇到特殊情況時,不能恰當地應對,以致造成二次障礙

(六)差別偏見的存在

目前,社會對於精神障礙的理解還不是很充分,偏見不同對待等不平等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精神障礙者們不僅要忍受疾病本身所帶來的痛苦,同時還要承受歧視偏見等社會性的負擔

❽ 2021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是什麼

截止2021年11月,2021年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還未公布。

歷年主題

1996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積極的形象,積極的行動。

1997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女性和精神衛生。

1998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人道主義和精神衛生。

1999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精神衛生和衰老。

2000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健康體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行動起來,促進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精神創傷和暴力對兒童的影響。

2003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抑鬱影響每個人。

2004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樂心情,健康行為。

2005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身心健康、幸福一生。

2006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2007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健康睡眠與和諧社會。

2008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同享奧運精神,共促身心健康。

2009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行動起來,促進精神健康。

201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溝通理解關愛心理和諧健康。

2011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承擔共同責任,促進精神健康。

2012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精神健康伴老齡,安樂幸福享晚年。

2013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發展事業、規范服務、維護權益。

2014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2015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仍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2016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2017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共享健康資源,共建和諧家庭。

2018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健康心理,快樂人生。

2019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我行動——進校園,進家庭,進社區。

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

設立背景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精神衛生是指一種健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每個人都能夠認識到自身潛力,能夠適應正常的生活壓力,能夠有成效地工作,並能夠為其居住的社區做出貢獻。

當前(2009年),精神衛生問題已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世衛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約有4.5億精神發育障礙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

而在大多數國家中,只有不到2%的衛生保健資金用於精神衛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數以上的抑鬱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濫用酒精導致精神障礙者無法獲得簡單、可負擔得起的治療或護理。

❾ 怎樣預防與控制精神障礙的發生

精神障礙和精神疾病是兩個名詞表達的同一范疇的概念,指在各種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等不良因素影響下,以大腦功能失調導致人的認知、情感和意志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大類疾病。常見精神障礙有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反應性精神病、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等。

(1)一級預防

大多數精神障礙的病因仍不清楚。從社會和家庭的層面開展精神障礙的病因預防。首先要從政策和法規上給予明確的導向;發展國民經濟,提高經濟水平,以利於構建雄厚的物質基礎更好地進行精神障礙的預防。同時,開展全民教育,促進醫學知識的普及,使全社會重視精神障礙及其預防;改善全民衛生狀況,提高衛生水平,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有效地開展精神障礙的一級預防。在群體危機事件的暴露人群和患病的高危人群中,進行精神健康教育,降低群體和個體心理應激。

對於各個年齡組人群,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病防。胎兒期是人類個體發育中的原始階段。包括神經系統在內的各個組織和器官正在發育和形成。影響母體健康的有害因素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造成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最常見者為各種感染,其次為許多中毒因素,如母體在妊娠期內接觸的某些物質,如鉛、汞、甲醇、錳、砷、一氧化碳和四氯化碳等,都可以影響到胎兒,因此要非常重視宣傳和實施對孕婦的衛生保健工作。值得強調的是,近年發現有許多葯物有致畸胎作用或影響胎兒的發育,應引起醫務界的普遍注意。至於濫用安眠葯、麻醉劑和成癮葯物對胎兒的有害影響已引起廣泛注意。在婦幼保健工作中,特別要注意產前檢查和助產工作,把產傷和分娩時出現胎兒缺氧或窒息的許多因素加以排除,以便從各個環節杜絕影響胎兒發育的不良因素。

在嬰幼兒期至學齡前期,大腦結構與功能的發展特別迅速,但也較脆弱,因此在嬰幼兒期要格外注意防病保健。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如腦炎、腦膜炎等以及腦外傷,均可產生大腦損傷,繼發精神發育遲滯、性格異常、癲癇或語言功能障礙等。此外,還要重視嬰幼兒的營養、睡眠,注意訓練嬰幼兒的言語、排泄功能。由於這一時期嬰幼兒的興奮過程較抑制過程占優勢,皮質下活動多於皮質的活動,活動富於情緒色彩,而剋制能力則不健全,因此表現易激動、易疲勞、易受外界刺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情緒不穩和好哭鬧吵叫的一些特徵。為此,父母和幼兒教師要充分注意對嬰幼兒的正確養育。

學齡前期至學齡期的兒童,大腦的興奮性和內抑制都有所增強,行為的自覺性也漸漸增多,能逐步控制並協調個人的行為,漸漸符合外界環境中的行為規范。研究結果提示兒童行為問題與家庭背景、環境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涉及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氣氛、父母對兒童的期待、教育所花精力、家庭類型、兒童學習成績、性別、夥伴關系以及兒童出生時的季節等因素。

學齡期也是兒童身心發育的重要時刻。為此,要全面關心學齡兒童的德、智、體教育和衛生保健工作。首先要培養兒童的個人衛生和尊重公共衛生的習慣;學校中的建築設備也要盡量符合兒童身心健康要求。針對不同年齡的學齡兒童,要認真進行思想品行教育。在學生中如發生不良傾向時,應及時採取措施,因勢利導,做好防微杜漸工作。同時,家庭環境因素作用較大,重點在於提高父母親的科學文化素質。

當兒童發育成長進入青春期階段時,在較為復雜的生活條件下,大腦的機能有著明顯的發展,第二性徵方面出現了顯著的改變,隨之心理上也出現許多變化。為此,要非常重視青少年時期性知識的教育,使青少年精神健康,情緒飽滿,沿著正常的生活途徑向前發展。進入青年期,在生理上由於上述內分泌和新陳代謝等各方面的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心理上也產生了個體與環境間的前所未有的更多的接觸與聯系。因此,兩者往往容易分別發生暫時的平衡失調,出現一些神經精神功能障礙或其他精神障礙。為此,也要預先採用適當的措施,引導並幫助其較好地適應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到青年期,一個人能夠開始實視自我評價,也能評價他人的道德品質與行為作風,而且開始獨立處理並支配自己的活動與行為。要在青年人中開展心理咨詢,普及精神衛生知識,以預防和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心理咨詢的內容主要包括努力適應新的環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研究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勞逸結合,正確對待戀愛問題等方面。

女性更年期的機體變化比較顯著,內分泌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有著明顯的失調,會影響大腦皮質的高級神經活動,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更年期症狀群。少數人在某些精神創傷的促發下發生了更年期憂郁狀態或偏執狀態。在青年期患有情感性精神病者,處於更年期時也易發病,臨床多以焦慮抑鬱狀態為主要表現。因此,要注意防治精神創傷和軀體疾病。對已存在更年期症狀群者,要及時採取內分泌等治療。

當進入老年期,人體會出現許多組織結構與功能的改變,精神功能自然趨於緩慢和欠缺靈活機敏;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心臟病等軀體疾病也增多;易發生器質性或功能性精神異常者,在當今老齡化趨勢的社會中有相對增多之勢。因此,重視老年期的精神衛生,首先要防止老年期心因性疾病的發生;積極早期預防軀體疾病,注意改善腦功能狀態,防治因缺血性腦疾病導致的精神失常。其次要開展老年期心理衛生的宣傳與咨詢,普及醫療衛生常識,增強老年人的適應能力。

(2)二級預防

對於各類精神障礙,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都是為了達到最佳療效的目的。如對於精神分裂症,主要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和預防復發。這就要求在社區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機構。通過基層醫療保健組織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識。由於情感性障礙的病因亦未完全闡明,對其的預防只能從對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爭取良好的療效,預防後遺症,減少疾病帶來的危害等幾方面進行。進行心理干預和家庭心理教育,減少來自家庭環境中的應激因素,避免過多指責或情感介入,提高患者的應對能力,對於預防疾病、減少復發是十分有意義的。同時,通過社區精神障礙防治機構開展各項防治工作。對於焦慮障礙,起病多與機體素質、人格特徵或精神應激有關。根據焦慮障礙的多病因、多機制、多臨床表現的特點,應該進行精神衛生知識的普及,尤其要在綜合醫院進行心理咨詢、心理支持、心理治療等,使不接受精神病院治療而在綜合醫院反復就診的患者接受正確的診斷和及時的治療,減輕神經症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影響。

(3)三級預防

多數精神障礙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殘疾,加重家庭和社會負擔。加強重點精神障礙的治療與康復,突出重點人群的心理行為問題干預,努力開展精神障礙患者的救治救助,預防和減少精神殘疾的發生。精神殘疾的康復工作需結合不同精神殘疾等級對環境支持的需求開展。醫院治療是患者病情在急性期時採取的措施,屬於機構康復。延伸服務是病情在緩解期時採取,由康復機構派專業人員到實地,為康復對象提供專業性康復服務。社區康復是病情在恢復期時進行。對於重度精神殘疾者提供長期和廣泛的支持、監護,對於輕度和中度精神殘疾者則可根據具體情況,實行有條件的監護。對於三級和四級精神殘疾者適當地進行職業訓練;對於四級精神殘疾者可在教育和培訓的基礎上,安排一般性的工作,實現集中性的庇護就業;對於三級精神殘疾者可結合其行為和智力特點安排簡單的操作性工作;對於二級精神殘疾者可結合其行為和智力特點,在照顧者的陪同下從事簡單的操作性工作;對於一級精神殘疾者,因其需要長期的監護,不宜也不可能就業,但可以接受康復訓練。康復內容包括實現精神殘疾者康復的方法或手段,包括醫療服務、用品用具、康復訓練與服務等。

醫院或專門醫療機構通過葯物治療、心理治療,或其他治療形式幫助殘疾人恢復或補償功能,提高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要開展康復訓練與服務,由殘疾人聯合會、衛生或其他部門為精神殘疾人及其親友提供精神病防治康復等多方面的培訓、訓練指導、康復護理、心理疏導、殘疾預防知識普及、健康教育、科學與安全意識宣傳及相關的咨詢轉介等多種康復訓練與服務。

❿ 面對那些患有精神障礙的人,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

生活的節奏不斷加快,工作的競爭壓力逐漸變大,很多人都變得越來越消極,在負面情緒不斷的累積之下,很多人的精神都或多或少出現一些問題,越來越多的人患有抑鬱症,根據央視報道,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一些患有精神障礙的人,我們應該積極樂觀的幫助他們,讓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充滿希望,而不是失望。

多與這些患有精神障礙的人溝通。很多人都不喜歡交談,導致內心的壓力得不到釋放,應該多抽時間陪他們談一談自己的處境和看法,讓他們將自己的痛處及時講出來,這樣內心就會好受一點,精神壓力也會逐漸減少,隨著社會矛盾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出現了精神障礙,我們要學會自己排除自己的苦悶,擁有一顆向上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