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中班家園共育小知識
擴展閱讀
哪些動漫中的妹控哥 2025-01-13 06:10:46

中班家園共育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3-30 20:24:22

❶ 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內容

我們班的家園聯系欄共設置了5個欄目,周計劃(主要是請家長全面的了解一周的教學內容、目標)、我學會了(向家長公布寶寶所學的具體內容,如兒歌,歌曲等,並請家長協助老師在家給寶寶復習)、家長課堂(結合幼兒特點向家長介紹有關的育兒知識)、通知欄(是我們老師向家長傳達班級近期安排,活動及一些溫馨小貼示)。為了教育好我們的孩子,請家長協助我們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因教學需要,老師有時會請孩子帶一些家裡的廢舊物品材料到幼兒園來,孩子小說不清楚,請家長多看看通知欄及黑板通知。 2、積極關注「我學會了」,經常和孩子一起復習幼兒的教學內容,及每周幼兒園教育教學目標和習慣養成,從而是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同步。

❷ 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內容

上網搜索。只要跟孩子有關的都可以網上寫。比如。 幼兒健康性格該如何培養? 家庭育兒接受啟蒙的地方,在這里幼嬉戲斗玩。孩子的健康性格,不僅關繫到兒童身體的正確發育,而且,決定著兒童今後的人生走向。如何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保證其性格健康發展呢?以下幾點願與各位父母共饗。 一、民主、和諧不可少 家庭環境,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方式對孩子健康性格發展作用是巨大的。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有助於兒童生活態度積極、主動,他們能自覺地參與到家庭活動中。 父母之間的互相愛護、關心、體諒;父母對長輩的體貼、尊重、照顧;父母對孩子嚴愛適度,有要求,有疼愛,能夠使孩子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親切、責任感等積極情感。 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滿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如家庭成員關系不和,經常吵架,不關心孩子。在這種環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對人不信任,有的甚至會有攻擊性行為或暴力傾向。 父母首先要做到自己有健康性格,才能去影響孩子。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中,家長不僅要努力地為生活而忙碌、工作,回家之後還要面對活潑、好問、好動的孩子,這里請家長無論如何也要打起精神隨時隨地做幼兒的表率,以耐心的態度引導他們,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態度對待他們,讓孩子在自由、寬松、平等的家庭氛圍中盡情表現自己。 二、尊重孩子是基石 孩子雖小,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自己的願望、興趣和愛好。家長要慢慢學會洞察幼兒的內心世界,常用商量、引導、激勵的語氣和孩子交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 萬不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也不能因為孩子小,認為隨意斥責或辱罵孩子無關緊要。更不要嘲弄、諷刺孩子。 現在,孩子的學習、生活條件好了,但是他們的心理壓力、學習負擔卻重了,究其原因就是成人經常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要求孩子要達到自己規定的目標,而且常用命令、指責的語氣對待孩子,這些都不利於兒童個性健康成長。對孩子的一點一滴的進步,父母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增加其自信心,保護自尊心。 三、培養孩子生活獨立是法寶 現階段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吃、喝、玩的條件都是家中最好的。但是由於家長把握不了尺度造成過度保護,認為孩子只要專心學習就行了,其它的事都由家長包辦代替,導致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根本沒有生活自理能力。 如果讓孩子在生活上完全依賴成人,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也不利於孩子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的形成。 四、幼兒活潑開朗和愛心交際能力不能乏 交往能力對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現在的孩子沒有兄弟姐妹,是家庭的中心。因此容易養成任性,自我為中心等缺點,也不擅長於與同伴交往,作為父母要多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交往、多觀察、少干涉,讓他在逐漸的交往中學會適應、積累經驗、學會交往。 活潑開朗的性格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利的,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會遇到一些挫折。這時,父母不應用指責、批評的語言,而是多用鼓勵的口吻引導他們,讓他們始終保持活潑、開朗。 特別對於孩子愛玩、好動的天性,不要一味地去壓抑,要讓孩子保持天真、活潑的天性,留有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 孩子健康性格的培養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家長長期堅持才能過到。

❸ 幼兒園家園共育小常識有哪些

幼兒園家園共育小常識如下:

1、可有意識、有打算地訓練幼兒的聽力,平時要按期丈量幼兒聽力情形,及早醫治跟防備。

2、讓孩子逐漸識別:紅、黃、橙、綠、地藍、藍、紫等色,並逐步按名稱選色及按色彩講名稱。

3、教孩子用手摸,鑒別物體的精細、軟硬、輕沉、毛糙、潤滑。

4、用捉迷躲或找物的游戲培養孩子逐步分辨高低、前後、左左。如用同種物體搖成不共的空間地位,讓幼兒指出方位。又如用娃娃晃成一上一下、一前一後、一左一右等。

5、家長可以通功率領孩子干一些察看記載去培育孩子的時間知覺。如帶孩子視察母雞→生蛋→孵小雞→母雞帶小雞的圖片,並講出先後次序。還可以通過故事、童話等輔助幼兒掌握「從前」、「很久良久」、「起初」、「開端」、「停止」等詞彙。

❹ 幼兒園中班家園共育的內容怎麼寫

幼兒園家園共育小知識:幼兒感知覺培養和心理健康學育

中班幼兒的家長同樣應維護孩子生理器官,無意識的練習幼兒視覺、觸摸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

可有意識、有打算地訓練幼兒的聽力,平時要按期丈量幼兒聽力情形,及早醫治跟防備。

讓孩子逐漸識別:紅、黃、橙、綠、地藍、藍、紫等色,並逐步按名稱選色及按色彩講名稱。

教孩子用手摸,鑒別物體的精細、軟硬、輕沉、毛糙、潤滑。

用捉迷躲或找物的游戲培養孩子逐步分辨高低、前後、左左。如用同種物體搖成不共的空 間地位,讓幼兒指出方位。又如用娃娃晃成一上一下、一前一後、一左一右等。

家長可以通功率領孩子干一些察看記載去培育孩子的時間知覺。如帶孩子視察母雞→生蛋→孵小雞→母雞帶小雞的圖片,並講出先後次序。還可以通過故事、童話等輔助幼兒掌握「從前」、「很久良久」、「起初」、「開端」、「停止」等詞彙。



2
幼兒園家園共育小知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中班幼兒感知動作思維水平很高,他們可邊動息邊說邊記,形象思維佔主導位置,但邏輯思維程度差,處於萌芽狀況。他們掌握名物概思時能概括沒什物重要特徵,特殊是功能特點。野長可以常常取孩子玩「找錯」的游戲,如家長講「馬是拉車的」幼兒講「對,馬是拉車的」,「水果是拋掉的」,「錯,生果是吃的」,年輕人如何預防白發的出現。中班的數概念可控制到「10」,詞彙的把握也跟著年紀增添,這為幼兒心頭語言書面語言的倒退發明了條件,有前提的家長可以讓幼兒教書法、學畫繪、學語言。

❺ 幼兒園中班家園共育內容簡短有哪些

幼兒園中班家園共育內容簡短範例如下所示。

中班的寶寶完全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對於對於周圍的小朋友和家長的某種行為模仿能力強,對大人表現不滿時有了較強的反抗意識,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好奇心,對外界一切事物都有很強探索的慾望,所以在教育問題上家教要講究策略,才能激發寶寶探究問題、了解問題的慾望,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正確回答孩子的問題,激發孩子探究問題、了解問題的慾望。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孩子欣賞自然美。

2、製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3、要熱心接待孩子的小朋友,使孩子們感到家長的態度是友好、和藹可親的。

4、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挫折感,有時忽略一下孩子的要求。

5、健康的情感,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方法一

這個年齡是幼兒同伴意識開始萌芽的階段。可以多鼓勵孩子找小朋友玩,使寶寶在同伴集體中能夠有主張、並且相互協調、順利地玩。通常受歡迎的類型為有親和力的小孩,而任性的小孩較易被排斥,所以不隨便發脾氣的小孩,是大家樂於接納的朋友。

教育方法二

培養孩子成就感,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掃地、擦桌子、分發碗筷等,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和動手操作能力,鼓勵孩子進行游戲、續編故事、添畫、看圖講故事等方法發揮孩子的想像力,使孩子生活得更加快樂。培養孩子的成就感,這樣可以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教育方法三

讓孩子自由玩耍,五歲的孩子求知慾強,對自然、社會的知識經驗逐漸豐富。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對大人的依賴性減少,不喜歡受到過多的干涉和幫助。

可以給孩子准備拼插玩具、計算玩具、識字玩具、拼圖玩具和童話故事書、自然常識書、兒歌書等,平時可以給他准備一些繪圖工具用具、音樂用具等,讓孩子找他的好朋友一起玩,這樣更能讓孩子找到其中的樂趣。

❻ 家園共育 中班家長怎樣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他山之玉: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這不僅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
現代的孩子勞動情況普遍較差,一方面因為他們自己缺乏主動勞動的精神,更主要的一方面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上普遍存在著重智輕德的傾向。加之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許多孩子自己應該和可以去做的事家長都包辦代替了。如:在班上教師要求孩子們每天到校都要自帶手絹。有一天,一名將近6歲的女孩兒忘了帶手絹。當教師檢查小朋友的手絹時,她居然振振有詞地說:「都怪我媽媽,她太糊塗了,忘了給我帶手絹!」瞧!孩子絲毫沒有意識到忘帶手絹是自己的事,還怪到了她媽媽的頭上。聽完她的話,教師簡直哭笑不得。本來,到了大班,按老師的要求每天自帶手絹是孩子自己記住的事,但由於媽媽缺乏這方面的教育意識,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辦了,這怎麼能培養起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呢?所以,這類問題值得做家長的認真反思。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期心理活動的主動性明顯增加,凡事喜歡說「我能」、「我自己來」喜歡自己去嘗試體驗。我認為成人要珍視孩子的這種獨立願望,並抓住這個關鍵期,鼓勵引導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飯、穿衣、疊被、系鞋帶、整理圖書等。注意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的能力。
一、學會自理
要求孩子玩完玩具自己負責收拾,放在固定的地方。孩子沒有管理好自己的玩具,想玩某種玩具找不到時,家長不要輕易替他尋找,而要藉此機會進行教育。家長可以問孩子:「玩具玩完應該自己收的,想一想,你把這個玩具放在哪裡了?」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可以培養他們獨立的自理能力。
二、承擔簡單的家務勞動
孩子雖小,也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例如:可以在飯前擺放碗筷;擦桌椅;掃地;倒垃圾;洗自己的小件衣服。作為家長一定要堅持孩子自己去完成,切莫代勞。
三、自我服務勞動
自我服務勞動是孩子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環境整潔衛生的勞動。作為大班的孩子自我服務勞動的要求是:學會洗手、洗臉、刷牙、洗腳、剪指甲等;能初步搞好個人衛生;能穿脫衣服,系鞋帶;學會削鉛筆、包書皮;能對自己的學慣用品進行分類整理和保管。
由於幼兒做事堅持性差,在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方面需要老師和家長經常提醒,適時鼓勵,增強幼兒學習做事的興趣,使孩子初步養成做事有始有終、負責到底的良好習慣。
總之,教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僅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性,還能培養幼兒愛勞動的品質。這對幼兒的成長是具有積極作用。

❼ 幼兒園中班家園共育內容簡短有哪些

幼兒園中班家園共育簡短內容有如下:

1、召開「入托幼兒家長懇談會」;定期召開幼兒家長會。

根據小、中、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學期主要教育目標,在學期開始,由行政領導主持召開「新生幼兒家長懇談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歷史、辦園目標、辦園宗旨、課程、師資以及需要家園配合事宜;兩周後由班組長主持召開家長會。

2、 定期舉行家長開放日。

每學期舉行兩次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使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真實表現,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增加家長和幼兒園溝通的機會,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

3、開展家長——教師崗位一日體驗活動。

每學期各班組織2-3名幼兒家長,到幼兒園做義工,親身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體驗幼兒的一日生活,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情況,使其能更好的監督和支持幼兒園工作。

4、親子活動或主題活動。

幼兒園舉行親子活動,要求家長和幼兒共讀一本書;共看一場電影;共唱一首歌;共繪一幅畫;共做一件玩具;共講一個故事;共做一個游戲;共做親子裝等活動,密切家園關系。

家園配合幼兒園教育的意義:

在開展家園共育時,可採用茶話會、經驗分享會、家長座談會及家長沙龍等多種個性化的、具有針對性的形式。目的是拉近家長與教師的距離,可以讓大家在平等的交流、對話中找到共識,消除隔膜,並協助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各有優勢和局限,因此只有二者緊密結合,才可以使來自雙方的學習經驗具有一致性、連續性、互補性。一方面,幼兒在幼兒園獲得的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鞏固和發展。

另一方面,幼兒在家庭獲得經驗能夠在幼兒園學習過程中得到運用、擴展和提升,從而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❽ 幼兒園家園共育都有什麼內容

幼兒園放假前做好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

有句話說的好:「家園如同一車兩輪,只有同向運轉,才能共同促進孩子的發展。」

幼兒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如果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出現分歧會使夾在兩者中間的幼兒無所適從,而良好的家園關系形成的合力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對於幼兒園來說,建立良了的家園合作關系意義重大。為了幼兒健康成長,幼兒教師應與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是非常必要的。針對這一問題,我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第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於幼兒的影響非常大,孩子每天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每位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家長朋友們也應學習一些育兒知識,掌握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建議家長朋友們在工作之餘犧牲一點娛樂、聚會時間,學一些幼教知識,了解一些新的幼教理念,了解現在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自己怎樣做才能和老師配合好,共同教育好孩子。我想通過閱讀刊物或網上的家教文章,或與同事朋友交流一下育兒心得等等方式,能學習到一些家教知識,來提高自身的育兒素質。這樣就能更好的解決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與幼兒園的教育相吻合,而不是背道而馳。

第二、家長要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一些活動

如:六一及新年的節日聯歡會、每年的親子運動會、各班級舉辦的家長會、親子活動等,這樣家長們能親自參與到幼兒活動中,以此來了解幼兒園的性質、課程設置、目標等。並可以全面直觀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游戲及與其他小朋友的交往情況,同時也培養了親子之間的情感。也可以從中發現孩子的不足,有針對性的與老師配合,給孩子以幫助和教育。

第三、家長的教育觀點應與教師一致

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主要是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能力培養、習慣養成等一些素質教育,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人生開端。家園主動攜手對幼兒進行同步教育,是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提高家園雙方的合作能力

合作是一種社會交往能力,合作雙方在工作中可能會有很多矛盾,如果矛盾激化就可能使合作破裂,甚至造成更壞的影響。家園合作和其他的合作工作一樣存在合作雙方的矛盾問題,這就要求合作的雙方具有一種平等的態度,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圍繞著「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這個核心,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責任分明處理合作中的矛盾沖突。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是必然趨勢,而在其中起領導作用的教師和幼兒園應真正家園合作社為自己的重要的工作之一,並認真思考挖掘符合本地區、本園實際情況的家園合作方式,使觀念和口號落到實處,充分利用教育資源,促進幼兒發展。

(8)中班家園共育小知識擴展閱讀

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就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

❾ 如何利用家園共育培養幼兒生活習慣

孩子從媽媽體內呱呱落地就成為了社會的一份子.家庭給了他最初的生活環境,隨著年齡的變化,孩子從家庭走入我們的小社會來到幼兒園.,每一位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會有一些行為的表現.這些行為習慣對他們的一生都會有影響.家園共育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尤為重要. 什麼是習慣呢?就是人們在不斷地重復中逐漸鞏固下來的、在一定情境中會下意識地出現的某種行為。行為習慣包括人在學習、生活、道德實踐中無意識地自然出現的行為方式。習慣的養成,是在條件反射基礎上建立動力定型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實現。對於我們來說3-6歲的孩子的各種行為尚未定型,因此,使幼兒開始進入規律的生活,並注重提早對他們進行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從來都是非常重視良好習慣的訓練和培養的。 幼兒園和家庭是培養幼兒文明行為的重要場所,在幼兒園里我們會對幼兒進行社會教育,常規教育,比如說禮儀教育、勞動、生活習慣、愛惜物品、自理能力等。但是僅靠幼兒園里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在家庭也應嚴格要求,這就需要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 在我們的工作中經常會發現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存在著行為習慣方面的脫節現象,孩子在幼兒園較聽話,能積極地做事情;而在家裡孩子比較任性、依賴性強。在幼兒園里已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到了家裡被淡化和弱化.這與我們現在是6加一家庭的模式有很大關系. 在家庭中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家長大多表現為寵愛多,教育少、順從多、要求少這就會造成有很大一部分幼兒出現任性自私,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各種不良行為,對於這部分幼兒更需要我們家庭與幼兒園的同步協作,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形成緊密的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地發展. 我們可採取以下方法: 一.家園同步培養幼兒 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是規律的,有明確的作息時間,可是回到家庭中後幼兒父母的生活不規律導致幼兒的常規行為在家庭中弱化.我們班的馮雅瀟是一位漂亮的小女孩,每天入園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洗手然後在進行區域活動,或看書或游戲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可是回到家中他的媽媽就反映孩子回家後就不知道幹些什麼,除了看電視就是上網游戲沒有時間的約束,一段時間以後孩子在家成為小公主.父母對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建議家長在家中也給孩子一個明確的作息時間表,和幼兒園同步,經過一段時間後孩子的父母反映孩子回到家中知道那個時間干什麼,那些事情多長時間進行,有了時間的約束.家園共育才能是幼兒更加健康的成長. 二.榜樣力量影響幼兒 生活在社會中孩子每天都在感受著周圍所發生的一切,他們不僅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還會像鏡子一樣在行動上一板一眼地表現出來。超強的模仿能力給了孩子們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師、家長的言談舉止、小朋友的行為習慣都是他們模仿的對象. 王思琪是一個淘氣的孩子,小動作很多,以前沒有發現他有罵人的毛病最近 「去你媽的」成為他的口頭禪.小朋友都很討厭他,有一次王思琪又罵人了,我就問為什麼呀?張家英告訴我說:「老師,我家和他家在一棟樓里,他爸爸這兩天不高興,總喝酒,一喝多了就說去你媽的」哦,我找到原因了,孩子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在孩子的心目中父親是他學習的榜樣,針對這件事情我們在班裡進行了一節名為的健康教育活動,讓孩子們來判斷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我們還評選出我們班級里的好寶寶好的行為讓大家向他們學習,爭當最優寶貝.同時我決定和王思琪的父母進行談話,我將孩子在園的表現用vcd拍攝下來,放給孩子的家長看,孩子的爸爸看完後了臉紅了,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有這樣大的影響, 我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長言談舉止、接人待物的習慣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在這方面的習慣形成。家長說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慢慢的孩子說臟話的毛病沒有了,我們班裡選王思琪當我們本周的最優寶貝,大家發現他身上有很多的優點,喜歡勞動,助人為樂.有一段時間我們班的孩子都成為了勞動達人,家長們都反映說孩子回家後就主動地幫助父母勞動, 看來同伴間的影響力對孩子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時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時機,讓孩子向孩子學習、孩子教孩子,常規的培養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的,教師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才能夠很好的去引導幼兒,並將教師家長幼兒作為學習的好榜樣,不斷的進步,才能很好的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 三.慈母關愛感化幼兒 幼兒園這片小天地里孩子是純真無邪的,他們離開父母的呵護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有一段焦慮期,在這段時間里孩子們會表現出煩躁不安,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對抗,或沉默或淘氣,我們需要用愛來融化他們,讓他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使他們的情緒慢慢的趨於平穩.融入我們的大集體中. 我們班有一個叫鄭家偉的孩子,媽媽在監獄里服刑,爸爸沒有穩定的職業,家庭的不安定給孩子帶來了很多不良的影響.孩子淘氣打人罵人常規行為特別的不好,我們每天都在給孩子講要向好的行為學習,可是效果不大,每天他還是會在班級里搗亂,和他的父親溝通後,家長也只是用粗暴的態度對待幼兒,孩子的常規行為不但沒有得到改善,同時還出現了說謊的情況. 我們每天都在關注這個孩子,發現孩子的指甲特別的長,臉和脖子也特別的臟,秋天到了孩子還是穿的夏天的衣服,鞋子都破了.看到孩子這樣可憐我們都心酸了,我們總會給他帶些好吃的零食,給他洗臉洗脖子,剪指甲,每天會把他抱在懷里讓他感受到媽媽的溫暖.,在孩子生日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送給了他生日禮物,孩子都哭了,慢慢的發現這個孩子變了.他的一些壞習慣不見了.每天他都積極的幫助小朋友收拾桌椅,幫助老師給小朋友發被子.,變成了我們大家的小秘書,我們都很喜歡這個小朋友.我想無論孩子是怎樣一塊不規則的石頭,我們都會用愛的雨露把孩子的鋒芒磨圓,讓他們都能夠為一顆璀璨的明珠. 幼兒任何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會、幼兒園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行為練習、實踐,從而更好的鞏固、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家園脫節,事倍功半;家園結合,事半功倍。讓我們大家共同攜手為孩子創設一個美好的明天,讓孩子在良好的行為習慣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