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認識中醫基礎理論的哲學基礎論文
科學哲學是以科學為分析和研究對象的一門哲學學科.本文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分理論的邏輯可行性、理論的可檢驗性和理論的經驗解釋力三個方面對中醫基礎理論進行了分析,探討其與科學理論之間的差異以及向科學理論發展的可能性.目的是對從科學哲學這個新的視角審視中醫基礎理論進行探討,力求發現中醫基礎理論的某些不足,並尋求改進的方法.
㈡ 求方葯中先生論文:論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內涵及其產生的物質基礎
亦略振,自覺爽適。堅持服用2月,症情平穩,續予調補肝腎,補益心氣之品善後。
方葯中
方葯中,生於1921年,[ 四川省重慶] 人。現為[ 中國中醫研究院] 研究員,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 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 學科評議組委員,[ 中華全國中醫學會] 常務理事。方氏1940年從師於著名中醫陳遜齊先生,1952年在[ 北京醫學院] 醫療系學習5年。方氏長期從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內科臨床研究工作和中醫高級人材培養工作。
先後發表論文百餘篇,代表性論著有:《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辨證論治研究七講》《醫學三字經淺說》《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內涵及其產生的物質基礎》《論中醫學對急性傳染病的一般認識兼評傷寒與溫病學派之爭》等。於1989年被列入英國國際名人錄中。
【升麻甘草湯】
〔組成〕升麻30克、甘草6克
〔主治〕本方為治療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輔助方。一般與後面所述之加味一貫煎、加味異功散、加味黃精湯合用。適用於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功能損害嚴重,轉氨酉每長期持續在高限,中醫辨證屬於毒盛者,恆合用該方。〔用法〕常合入加味一貫煎、加味異味散、加味黃精湯方中同煎,煎服法亦同上。
〔典型病例〕郭某,女,30歲,1969年5月初診。
患者確診肝炎已10年。經中醫葯物治療,10年來轉氨 一直持續在500單位以上始終不降,麝濁10單位,百治無效。就診時,患者肝區疼痛,波乏無力,納差,舌紅,脈弦細滑數。根據上述症征,辨證為肝腎陰虛,波及脾胃,邪毒熾盛。擬養肝助脾疏肝,佐以解毒為法,予加味黃精湯合升麻甘草湯治療。升麻最大用量為45克。服葯兩周後,症狀明顯好轉。一個月後症狀基本消失,復查肝功,轉氨酉每、麝濁均下降至正常值,仍宗上方繼續治療兩個月,每月復查肝功均保持正常值,諸症消失。停葯一年後復查肝功仍在正常范圍。1983年患者因它病來診,述自1969年治療取效後,10餘年來肝功檢查均在正常范圍,其中只有一次因外出勞累,轉氨 曾一度升高,患者自服原方20劑,再調恢復正常。
http://hi..com/zjtnnet/blog/item/ec8dfa4bac2695f283025c62.html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84-DZRT198402002.htm
㈢ 中醫學畢業論文如何選題
中醫學畢業論文可以寫綜述類或者醫學實驗類的文章。開始也不會弄,還好關鍵時刻寢室同學給的雅文網,有專業的幫忙輕松多了
中醫中葯治療三叉神經痛療效觀察
中醫飲食調護對壓瘡療效的影響
淺談中醫特色整體護理在基層醫院中的應用
圖式論框架下的中醫英語教學管理模式
中醫術語英譯研究再論
淺談案例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的應用
與時俱進 春華秋實 「十五」期間河南省中醫事業成就顯著
借鑒循證護理理論發展循證中醫護理
SARS辨證論治及其中醫現代化瑣議
慢性乙型肝炎肝組織病理與中醫證型的研究
我國中醫職業技術教育辦學條件調查分析
將中醫護理引入基礎護理教學的嘗試
中醫針灸治療手術後並發症驗案4則
中醫治療腦卒中後抑鬱的進展
中醫治療過敏性皮膚病的臨床觀察與分析
模糊學理論在中醫翻譯中的應用
鉬靶X線徵象在乳腺癌中醫辨證分型方面的分析研究
外敷穴位葯物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培訓難點及其對策——「十一五」農村衛生中醫適宜技術推廣項目述評
中醫院校護理學專業開設中醫特色課程的調查研究
城市社區老人慢性病患病情況和中醫防治知識需求情況分析
高血壓患者中醫分型治療觀察
對中醫活檔案的認識與探索
住院病人對中醫護理認知及需求調查
中醫養生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及對策研究
嗜睡中醫臨床評價初步研究
中醫古籍文獻在中醫文獻檢索課教學的探討
亞健康狀態的中醫特徵聚類研究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對農村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的影響分析
北京民眾對中醫看法的簡易調查分析
社會需要鐵桿中醫
制約中醫內涵與外延式發展的問題分析與政策建議:基於黑龍江省的調查研究
「李約瑟難題」與中醫發展之難
中醫的科學性
全面理解中醫的哲學思想體系是中醫繼承與發展的重要基礎
我國中醫職業教育現狀分析及評價
中醫發展路徑思考
漢中市鄉鎮衛生院中醫服務質量現狀調查
成立中醫護理專項小組推動中醫特色護理的方法與效果
以中醫護理重點專科建設推動學科發展
中醫英語語料庫建設可行性探討
中醫腎主耳理論的現代生物學研究進展與思路
PBL教學法及其在中醫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㈣ 中醫基礎理論論文之整體觀
陰、陽、表、里、寒、熱、虛、實的八鋼辯證就是很好的中醫整體思想,稍加充實就可以了。
㈤ 中醫基礎理論的五行感想怎麼寫
研究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科學基礎的目的、意義和方法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傳統文化歷來在世界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中醫在中國傳統科學中是既有理論又有技術的典型代表,它既治病又保健的奇特醫療效果為世人所矚目。中醫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了豐功偉績。但是,由於中醫理論的建立與中國傳統哲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易經》、「道」學中的「氣」、 「陰陽」等概念深深影響著它,如前所述,中醫理論的一些論述至今仍令國人難以理解。當然更不用說不懂中國傳統文化的外國人了。中醫「術」的個人經驗傳承、運動觀指導思想和中醫對人體解剖知識的缺乏,增添了中醫先驅在理論建立中的困難,玄想和猜測也多見於中醫理論。這無疑影響了人們對中醫科學性的認識。研究中醫理論,尤其是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科學基礎,將中醫納入現代科學文明,是消解這一認識障礙的重要保證。
中醫的發展,除中醫科學性的現代論證之外,深層次還存在中西醫從業人員生存競爭問題。中醫科學性認識問題不解決,對方會利用中醫「不科學」進行打壓。這樣,即使中醫療效再好,病員也會在 「不科學」的反對聲中逐漸萎縮。沒有病員,何談發展?何談走向世界?生存競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法則,誰也無法違抗。加強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科學基礎研究,提高中醫從業人員的現代科學意識,在中醫辨證論治的過程中,多向病員解釋中醫治病的現代科學依據,將能使中醫被現代更多的人所接受。西方人相信科學,中醫的科學性解決了,中醫在國外的生存基礎也就堅實了。一有科學,二有療效,生存競爭中的反對者也就無能為力了。加強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科學基礎研究,是中醫自身生存發展的必要。
在中醫醫療理論中,思維的能動性受到了特別的青睞。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科學基礎研究,將力圖運用現代自然科學和哲學前沿研究成果,包括自然觀、科學哲學、物理學、生物學、醫學、思維科學及系統論等等,充分論證思維的物質性。思維作為一種場物質除可在體內作為神經電流傳播之外,還可以在空間直接傳播。它既為氣功醫療鋪就科學大道,也為騙子和封建迷信愚弄百姓,騙取錢財設置不可逾越的障礙。思維物質本質的揭示,將為人類生產力的再次解放鋪平道路。
人們常說東方人習慣於宏觀整體思維方式,西方人習慣於微觀實證思維方式。近代西方自然科學的飛速發展表明,在科學的進步中,西方人的「務實」比東方人的「務虛」有更多的優越性。當然也有人說,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不是比西方人落後,而是與科學發展的時代不配套,中國人的宏觀整體性思維方式,很可能在21世紀的科學發展中有大的作為。
其實,「務實」也好,「務虛」也好,「作為」也好,「無為」也好,它們在過去科學發展中的作用已成為歷史,歷史自有公論。我們的眼光應放在時代的進步上。21世紀是東西方兩種思維方式融合的時代。用慣了微觀實證和還原論思維方法的西方人,今天主動提出21世紀科學的發展需要向東方人的宏觀整體系統思維方式回歸,那麼用慣了宏觀整體系統思維方式的中國人,當然也應在微觀實證及還原論思維方式上補補課,充分了解西方的物質結構學說,人體結構學說,將微觀實證與宏觀整體思維方式整合起來。21世紀的科學將會是兩種思維方式交匯結出的豐碩成果。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科學基礎研究,將以自己的豐碩成果,實踐這一預言。如果把陰陽與五行的結合,看作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成熟的第一個里程碑,那麼,西方結構觀和東方運動觀的結合以及東方宏觀整體思維方式和西方微觀實證思維方式的融合,將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成熟的第二個里程碑。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科學基礎研究將是這一里程碑下的奠基石。
總之,西方科學在近代的迅猛發展,不能表明在未來仍能獨領風騷。在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科學研究中,我們既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妄自尊大,應理性地審視自我,學習西方之長,克服東方之短;摒棄西方之短,弘揚東方之長,在東西方文化合流中佔領新的科學橋頭堡。建立新中醫學或系統醫學,讓中醫走向世界,是我們從事本研究的根本目的。誠然,它對弘揚中華文化,提升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科學基礎研究必須有科學的研究方法。首先必須深入研究中醫自身的理論基礎。中醫有數千年的發展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與其他學科相比中醫有完整的理論體系,臨床經驗也極為豐富。深入研究中醫基礎理論,學習中醫臨床經驗,是研究中醫理論現代科學基礎的前提和首要條件。《黃帝內經》、《傷寒論》、《本草綱目》……應是必讀之書。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完全弄懂弄通了中醫理論的實質,才有可能去尋求其與現代自然科學,尤其是西醫的聯系與區別。其二,必須深入研究並掌握人體自身的解剖學結構和現代生理學,從現代生理學和現代醫學的視角掌握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救治的基本原理,將其與中醫辨證論治進行比較,歸納總結出相同和差異,從本質上尋找它們的內在聯系。其三,要十分關注近百年來,尤其是近50年來中西醫結合的前沿研究成果,了解研究先驅們的成功與失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站在前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高更遠,保證自己的研究不走彎路,取得比前人更大更好的成果。其四,必須理論聯系實際,研究中一定要將研究所得的結論和預言到醫療實踐和科學研究中去加以驗證,切不可空中樓閣,誇誇其談。其五,研究隊伍,中西醫從醫人員和研究人員的結合是基礎,但應注意吸收自然科學工作者,尤其是理論物理學家和科學哲學家的參與。他們的加盟將會大大擴展研究視角和思路,彌補業內人員所受的專業知識的局限和禁錮。
總之,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科學基礎研究必須切實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為西用,中西合璧,廣納百川,眾采百家之長。
㈥ 中醫基礎理論知識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臟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范疇。人們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范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中醫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之間,以及人體生命同自然、社會這些外界環節之間的復雜聯系。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正常活動的基礎;陰陽對立統一關系的失調和破壞,則會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影響生命的正常活動。
五行學說,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范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系和轉化規律。中醫主要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系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
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歷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
臟象學說,主要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學說與臟象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路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
㈦ 關於中醫葯現代研究的論文
近幾十年,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有較大的進展,在用傳統方法進行系統研究的同時,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及西醫學的研究手段,從不同側面進行了探索,在一定范圍內揭示了中醫理論的科學性,並為人體生命科學的研究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但是,由於中醫學自身的復雜性和特殊性,也由於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某些缺陷,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在許多方面都不盡人意,甚至陷入某些誤區,因此必須認真考慮和探討。
習慣上把中醫理論的研究分為兩種形式,即文獻型的傳統研究和藉助現代科學理論的現代研究。文獻型研究往往是繼承性研究,而現代研究被認為是對中醫學的發展研究。這種劃分是對中醫理論研究的誤解,客觀上阻礙了中醫理論的研究和發展。不應該把是否藉助現代科學作為區分繼承和發展研究的標准,關鍵在是否有利於中醫學或整個醫學的發展,是否能夠為人類提供新知識。
當前,有些研究如果不能科學的評價其結論就會阻礙中醫學的發展。假如在解剖學找不到經絡的實體,就認為人體的經絡現象不存在,勢必動搖對中醫學理論和概念的信念,影響中醫學的發展。很多臨床醫生不從中醫角度思考組方,而只考慮中葯的葯理,就是受這種研究思路影響的結果。究竟採用怎樣的研究思路,才能真正有利於中醫學的發展?
中醫理論產生在古代,由於中西方文化的差別,古代科技手段的限制,中醫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體系。表現在理論概念的模糊不清,理論之間缺少嚴密的邏輯關系和某些理論的明顯的主觀傾向,造成中醫理論研究,不論傳統研究還是現代研究很難通過理論或實踐來否定某些理論。
中醫學是在東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醫古代哲學的基本思想如氣一元論思想、陰陽學說等,使得中醫先輩在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進行觀察研究和總結時,注意的焦點多在人體的整體聯系和人體的某些整體規律上。在長期的發展中,中醫學對人體的某些整體規律或人體的某些深層規律有比西醫更深的認識,這恰好是西醫學的研究最易忽略的。因此,中醫理論的現代研究,必須立足於這個基本出發點。要在全面了解中醫理論的基礎上,透過中醫理論本身的表達,尋求中醫理論中蘊藏的對人體深層規律或整體規律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提出某些新的理論和假說,推論某些結論,預測某些事實,從而推動中醫學乃至整個醫學科學的發展。
中醫基本理論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從《內經》的構成看,涉及到醫學、數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氣象學、物候學、食物學、農學、哲學、邏輯學、史學、社會學、倫理學、理學等多方面的內容。此後又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是長遠的研究對象,有取之不盡的研究課題。但也必須看到,在這些理論中有些古人對長期臨床實踐的忠實記載或是對人體某些實際信息和現象的客觀描述,並結合當時先進的哲學思想加以理論闡釋的,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體生命活動的內在規律或多種聯系。盡管在其理論表達上可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以臨床醫療實踐實際現象觀察為基礎的真實記錄以及所反映出來的規律都是實實在在的,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否認的,這正是中醫理論科學價值所在。因此,進行中醫理論現代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很可能有某些新的發現,或揭示出西醫學乃至整個現代科學尚未認識到的人體生命規律。
在中醫基礎理論中,依賴思辯所得的結果和臆說是大量存在的。如用五行學說、五運六氣學說進行的機械甚至僵化的演繹推理,用人體構造牽強附會的類比自然界構成的「天人相應」等,都是以主觀臆測的聯系代替實際存在的聯系。事實上,中醫理論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且隨著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化,知識和經驗的逐步積累而不斷更新,不斷淘汰。
中醫和西醫是從不同的角度把握人體的,中醫強調整體性,從宏觀上動態上並通過系統分析的方法認知生命;西醫強調個體分析,從微觀上形態上,並通過還原分析的方法認知生命。對疾病的認識上,中醫認為肌體局部失調與全身機能失調並重,主要診斷依據是臨床表現出的症狀和體征,特別強調局部與全身狀態的綜合判斷;西醫重視局部器官的病變,主要診斷依據是理化指標與局部器官的症狀和體征,並特別強調局部器官病變的多層次檢查分析。
因此,在中醫理論現代化的今天,中醫基礎理論急需解決的問題不是用西醫學的理論驗證中醫理論,也不是追隨西醫的發展亦步亦趨,更不是以西醫理論代替中醫理論,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充分借鑒引進現代多學科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手段。進一步完善中醫自身的理論,創立新觀點,提出新學說,以便指導臨床實踐,提高中醫的治療效果。只有這樣中醫學才能在整個醫學科學、生命科學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然中醫理論乃至整個中醫學將會面臨主體性危機。
㈧ 誰會寫中醫基礎理論的論文,急救!和哪些日常生活有關!
http://www.lwlib.net/lwml27.htm
論文很全的
㈨ 中醫基礎理論的一篇論文題目
學術論文具有四大特點:①學術性 ②科學性 ③創造性 ④理論性
一、學術性
學術論文的科學性,要求作者在立論上不得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得主觀臆造,必須切實地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結論。在論據上,應盡可能多地佔有資料,以最充分的、確鑿有力的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在論證時,必須經過周密的思考,進行嚴謹的論證。
二、科學性
科學研究是對新知識的探求。創造性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學術論文的創造性在於作者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這是因為科學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統的」,「科學方法主要是發現新現象、制定新理論的一種手段,舊的科學理論就必然會不斷地為新理論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沒有創造性,學術論文就沒有科學價值。
三、創造性
學術論文在形式上是屬於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羅列,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一般來說,學術論文具有論證色彩,或具有論辯色彩。論文的內容必須符合歷史 唯物主義和 唯物辯證法,符合「實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綜合」 的科學研究方法。
四、理論性
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科學道理,不僅要做到文從字順,而且要准確、鮮明、和諧、力求生動。
1.表論文的過程 投稿-審稿-用稿通知-辦理相關費用-出刊-郵遞樣刊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選定期刊後,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書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採用電子稿件形式。 2.發表論文審核時間一般普通刊物(省級、國家級)審核時間為一周,高質量的雜志,審核時間為14-20天。 核心期刊審核時間一般為4個月,須經過初審、復審、終審三道程序。 3.期刊的級別問題 國家沒有對期刊進行級別劃分。但各單位一般根據期刊的主管單位的級別來對期刊劃為省級期刊和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主管單位是省級單位。國家級期刊主管單位是國家部門或直屬部門。
㈩ 誰有關於3000字中醫基礎理論綜述的文章,急用,萬分感謝!!!
導思:這是一篇給材料作文。該題雖然規定了作文題目,但仍給學生思維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從文體來看,寫議論文是最好的選擇。學生可以從是非觀、處世態度、治學精神等方面談自己的看法,闡述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要寫好議論文,必須做好以下三點:
1、確定論點。根據命題提供的材料,可從不同角度提煉出諸多觀點,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選准一個論點充分論證。
2、選好論據。論據能起到充分證明論點的作用,論據選擇要遵循兩個原則:①真實確鑿,不能有虛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說服力,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3、組織好論證結構。最常用的結構一般為「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