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2個月護理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什麼事決策的基礎 2024-11-07 04:37:07
少兒美術教育用什麼教材 2024-11-07 04:35:30

2個月護理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7-21 04:56:15

㈠ 日常護理有哪些小常識!護膚方面的

一、眼角皺紋 形成原因:由於神經內分泌功能減退,蛋白質合成率下降,真皮層的纖維細胞活性減退或喪失,膠原纖維減少、斷裂,導致皮膚彈性減退,眼角皺紋增多,以及日曬、乾燥、寒冷、洗臉水溫過高、表情豐富、吸煙等導致纖維組織彈性減退。 針對策略: 1、適當在食物中補充膠原蛋白和維生素C。 2、使用具有促進代謝功能的眼霜和眼膜。 3、保持每天八杯水。 二、毛孔鬆弛 形成原因:通常超過25歲以後,毛孔就會逐漸出現鬆弛性的粗大問題,加上外在環境的侵蝕,真皮層內的彈力纖維、膠原蛋白就開始松垮、斷裂,造成肌膚張力與彈性不佳,失去周圍支撐力的毛孔,就會出現橢圓形的毛孔粗大形態。 針對策略: 1、適當在食物中補充膠原蛋白。 2、使用溫和的弱酸性潔面產品。 3、使用營養豐富的晚霜和滋養型面膜。 三、膚色暗淡 形成原因:肌膚如果水分不足,就會導致新陳代謝不能正常進行,位於表皮層的角質細胞也會由於缺水而導致乾裂脫落。這樣一來,肌膚就會失去透明感,給人以膚色暗淡的印象。當然,如果肌膚分泌的皮脂殘留在肌膚表面,就會發生氧化,導致肌膚暗淡。 針對策略: 1、保持每天八杯水。 2、保持面部肌膚清潔,如果化妝,甚至是僅僅使用了粉底、隔離、SPF20倍以上的防曬霜,則一定要卸妝。 3、使用抗氧化產品。 四、唇紋 形成原因:缺水就是形成皺紋的主要原因。另外,由於氣候或體質造成乾燥脫皮時,一次、二次、好多次你都對之置之不理,不去保養呵護,自然會令唇紋越來越深。 針對策略: 1、改掉舔嘴唇的毛病。 2、選擇一款滋潤度較高的護唇膏。 五、色斑 形成原因:肌膚由於受到紫外線的影響或者受到磨擦而引發炎症的話,肌膚中的黑色素生成就會變得異常活躍,如果這種活躍的狀態持續下去的話,就會最終導致色素沉著,形成色斑。 針對策略: 1、做好防曬工作,無論春夏秋冬。 2、情緒不穩定通常會引起內分泌失調,造成黑色素活躍異常,所以穩定情緒對於消除色斑也很重要。 3、夜間是肌膚進行自我修護的黃金時刻,所以保證足夠的睡眠也可控制色斑滋生。

㈡ 新生兒護理基本知識

「新生兒期」主要是指胎兒從母親子宮內挽出到外界生活的適應期,由於這段時期新生兒的身體系統各個臟器功能的發育尚未成熟,臨床上一般將新生兒分為三類
足月兒:胎齡滿37周至不滿42足周的新生兒。
早產兒:胎齡滿28周至不滿37足周的新生兒。
過期產兒:胎齡滿42周以上的新生兒。
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因而易感染,護理起來必須細心、科學、合理。專家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給予指導。
1.居室環境
新生兒對外界溫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盛夏要適當降溫,而冬天則需要保暖,但均應注意通風時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內的光線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長認為新生兒感光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歡掛上厚重的窗簾,其實這是不宜的,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里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兒的內衣(包括尿布)應以柔軟且易於吸水的棉織品為主,最好不要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宜淺淡,便於發現污物,並防止染料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衣服盡量寬松,不妨礙肢體活動且易穿易脫;由於新生兒頭部散熱較大,氣候寒冷或室溫較低時應該戴小帽子,同樣要柔軟舒適。
尿布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做到勤洗勤換,通常白天要換4次以上,晚上應換2次以上,每次更換時均應清洗小屁股,並外塗適量護膚油劑;尿不濕則選擇質量較好且透氣性能好的,在家裡時盡量用尿片,出門或睡覺時則用「尿不濕;注意尿片或尿不濕包裹不宜太緊,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為1~2公分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側卧,以避免壓迫胸肺部,建議在喂養後多採取側睡,以免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在採取仰卧位時,應當經常變換體位;足月兒因活動力較強,出生頭幾天可以適當採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嘔吐物倒流入氣管,但俯卧必須拿去枕頭,頭側向一面,此時要有家長在一旁監護。
新生兒通常每天要睡18~20個小時,但未滿月的寶寶不宜長時間睡眠,家長應該每隔2~3個小時弄醒一次,以方便喂養。
4.哺乳和喂養
新生兒喂養是門很大的學問。專家的觀點是出生後母乳喂養越早越好,一般為出生後半小時左右。如果媽媽暫時沒有分泌乳汁,也要盡量讓新生兒吮吸乳頭,以促進乳汁分泌,並增進母嬰的感情利於母體因分娩造成的產後傷口的癒合。
母乳喂養時應採取「豎抱位」即頭部略抬起,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規律的餵奶方式。在這種姿勢下新生兒和父母親相對而視,還可增加相互間的親密感;母乳餵奶前應先洗手並將乳頭清洗干凈,母親如有呼吸道疾病喂養時應戴口罩,如乳房上皮膚有破裂或炎症,應咨詢醫生後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哺乳。
哺乳的時候最好是一邊乳房吸空喂飽後下一次再換另一邊乳房,以防殘奶淤積在乳房內,如一邊乳房一次喂飽後仍有多餘的乳汁,則最好將其擠掉,以促進乳房的正常泌乳並避免乳汁淤積或繼發感染。
人工喂養盡量不要直接喂服新鮮奶,因為其中所含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不適合新生兒;混合喂養(母乳喂養和代乳品喂養相結合)時,應先以母乳喂養為主。
人工喂養時奶嘴洞大小應適中並注意溫度,奶嘴餵奶時盡量不要讓寶寶吸進空氣,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後可輕拍寶寶背部,以免積氣。此外要對奶瓶、奶嘴嚴格煮沸消毒。
喂養不需太講究定時,一般情況下3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飽吃好為原則:即寶寶吃奶後不哭不吵,且體重正常增長。
5.預防感染
護理新生兒時,要注意衛生,在每次護理前均應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皮膚上面發生感染,如護理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帶菌者則不能接觸新生兒,以防新生兒受染。如新生兒發生傳染病時,必須嚴格隔離治療,接觸者隔離觀察。產母休息室在哺乳時間應禁止探視,以減少新生兒受感染的機會。
6.皮膚護理
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在臍帶未脫落前,盡量不用盆浴,而採用乾洗法為新生兒擦身。臍帶脫落後,則可給予盆浴,宜用無刺激性的嬰兒專用香皂,浴後要用干軟的毛巾將身上的水吸於,並可在皮膚皺褶處塗少許香粉。每次換尿布後一定要用溫熱毛巾將臀部擦乾凈,有時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膚發紅,這時可塗少許無菌植物油。寒冷季節臀紅明顯時,還可用電吹風在紅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鍾(電吹風不可離皮膚太近,以防燙傷)。
7.五官護理
應注意麵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處的清潔,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於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經常用勁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針、特別是不潔針去挑碾牙齦上的小白點——上皮小珠(俗稱「馬牙」或「板牙」),以防細菌由此處進人體內而引起敗血症。

㈢ 在護理新生兒時,有哪些基礎知識需要掌握

新生兒免疫力很差,父母應注意正確的護理方法和飼養方法。新生兒應該堅持母乳喂養,增強其抗疾病的能力,降低風險,提高免疫力。接下來,分享一些關於新生兒的知識,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如何照顧新生兒。新生兒培養了6個大知識點,新手寶馬寶達必須,急忙收集它

1,做母乳喂養

Newborne消化功能差,最好喂養新生兒,可以提供嬰兒身體所需的營養,降低患有各種疾病的新生兒的風險。研究表明,母乳喂養更健康,包括增強免疫力,增強智力,降低嬰兒死亡,減少兒童肥胖,減少過敏性疾病的機會等。在母乳喂養之前,母親應該清潔乳頭和烏利,並注意清潔嬰兒口腔。嬰兒吃牛奶後,我的母親可以喂寶寶喝一些溫水。

6,注意動作是柔軟的

媽媽應該注意運動的柔軟性,當我喂寶寶時,特別是當我改變寶寶時,我最好用毛巾擦拭寶寶的屁股,然後為寶寶選擇合適的衣服,試著選擇一個良好的棉花。衣服。因為嬰兒的皮膚相對細膩,不要穿化纖衣服,否則會導致皮膚摩擦。

㈣ 有哪些新生兒護理與喂養小知識

新生兒喂養篇
  • 什麼時候開始母乳喂養?

足月生產的寶寶,出生後半個小時就可以進行母乳喂養,這樣做不僅有助於新媽媽乳汁的分泌和身體的恢復,對寶寶也是好處多多。既能減輕寶寶生理性黃疸,又能有效避免生理性體重下降和低血糖的發生。至於喂養的次數,不用刻意地限制次數、限定時間,根據寶寶需求即可。

  • 新媽媽暫時沒有母乳怎麼辦?

如果新媽媽暫時還沒有母乳,也不要過度焦慮。可以暫時沖泡配方奶粉代替,每三個小時喂一次。

  • 正確的餵奶姿勢長怎樣?

正確的喂養姿勢,應該採取“豎抱位”,頭部略微抬起,這是最符合自然規律的餵奶姿勢。採用這種姿勢喂養寶寶,新生寶寶和父母親可以相對而視,增加了親子相互之間的親密感。

  • 餵奶量怎麼控制?

餵奶量的多少,應按照由少到多慢慢增加的原則。只要寶寶吃完不會哭鬧,小肚子摸上去也不會脹鼓鼓的,不會有嘔吐的情況,就說明喂得差不多了。

  • 新生兒打嗝是怎麼回事?

不少媽咪會發現,新生兒很容易打嗝。為什麼呢?這很有可能是護理不當導致。例如餵奶姿勢不正確,或者是喂完奶後沒有給新生兒拍嗝等其他原因。一般來說,新生兒吃完奶後,如果媽媽給寶寶拍拍背,就不會打嗝了。

以上,是小編根據日常所見,整理的一些小知識。如果親愛的讀者還有其他疑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探討。

㈤ 護理小常識有什麼

1.防曬:這個真的是每次說到護膚都要說的,不管是什麼天氣,防曬霜都一定要用的,紫外線對我們皮膚的傷害是防不勝防的,所以做好預防是最好的護膚方式!
2.保濕:干皮這個不用說,要說的是油皮,別以為油皮就不需要保濕了,不管什麼膚質保濕都是一定要做好的,油皮的話選擇比較清爽的不要太厚重的保濕產品就可以了!
3.天天敷面膜會爛臉:很多姐妹都會把面膜當做神器,乾燥狀態差的時候都會選擇敷面膜,敷面膜雖然好,但是不可以天天敷的,敷多了可是會導致過度水合,皮膚敏感的!

㈥ 新生兒護理與喂養小知識有哪些

新生兒喂養篇
  • 什麼時候開始母乳喂養?

足月生產的寶寶,出生後半個小時就可以進行母乳喂養,這樣做不僅有助於新媽媽乳汁的分泌和身體的恢復,對寶寶也是好處多多。既能減輕寶寶生理性黃疸,又能有效避免生理性體重下降和低血糖的發生。至於喂養的次數,不用刻意地限制次數、限定時間,根據寶寶需求即可。

  • 新媽媽暫時沒有母乳怎麼辦?

如果新媽媽暫時還沒有母乳,也不要過度焦慮。可以暫時沖泡配方奶粉代替,每三個小時喂一次。

  • 正確的餵奶姿勢長怎樣?

正確的喂養姿勢,應該採取“豎抱位”,頭部略微抬起,這是最符合自然規律的餵奶姿勢。採用這種姿勢喂養寶寶,新生寶寶和父母親可以相對而視,增加了親子相互之間的親密感。

  • 餵奶量怎麼控制?

餵奶量的多少,應按照由少到多慢慢增加的原則。只要寶寶吃完不會哭鬧,小肚子摸上去也不會脹鼓鼓的,不會有嘔吐的情況,就說明喂得差不多了。

  • 新生兒打嗝是怎麼回事?

不少媽咪會發現,新生兒很容易打嗝。為什麼呢?這很有可能是護理不當導致。例如餵奶姿勢不正確,或者是喂完奶後沒有給新生兒拍嗝等其他原因。一般來說,新生兒吃完奶後,如果媽媽給寶寶拍拍背,就不會打嗝了。

以上,是小編根據日常所見,整理的一些小知識。如果親愛的讀者還有其他疑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探討。

㈦ 新生兒護理知識大全

室溫要保持在18到24度
每天用紗布擦洗脖子
耳後
腋窩
如果發紅要保持乾燥
每次大小便都要清洗屁股
出現臀紅時用淡鹽水洗洗
擦點紅黴素軟膏
寶寶要按需餵奶
不要定時間
哭鬧時觀察寶寶是否飢餓或大小便
新生兒3天左右出現黃疸
注意讓寶寶多活動(餵奶後半小時做做撫觸
翻翻身)吃得多排的多
黃疸會退的快些
另外注意臍部護理
保持清潔乾燥
可以每天碘伏消毒2-3次

㈧ 有沒有專業的嬰幼兒護理知識

(一)新生兒的護理 自母體娩出到出生後四周(28天)以內的小兒叫做新生兒。新生兒期是人類死亡率最高的時期,因此,要注意精心護理。 第一、注意居住環境。新生兒卧室應安靜清潔,布置優雅,陽光充足。有條件的話,寶寶內溫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間,溫度為60度—65度左右。 第二,注意冷熱護理。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機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溫,平時要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第三、注意皮膚護理。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損傷,因而接觸動作要輕柔,衣著要寬松,質地要柔軟,不宜釘扣子或用別針。要用溫水擦洗皮膚皺折處,每次大小便後清洗,並用毛巾擦乾。 第四,注意臍帶護理。在新臍帶未脫落時,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臍部一次,然後用消毒紗布蓋上,不要放盆內洗澡。臍帶脫落後,可以不用紗布,但必須保持臍部乾燥清潔。發現臍部有紅或有膿性分泌物,則應進行消炎處理。 第五,要保證充足睡眠。經常變換新生兒的睡姿,以防止頭顱變形。 第六,正確處理好特殊生理現象。如所謂的新生兒「馬牙」、女嬰出生後數天內陰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紅尿、乳房腫大、紅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黃疸(出生後2-3天出現)等,這些過幾天後就會自然消失,不必特殊處理。如果時間較長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則應去醫院檢查。 (二)寶寶的哺育 1、母乳喂養好處多 母親的乳汁是嬰兒的最佳食品。母乳喂養好處有: ①母乳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鈣、磷、維生素、內分泌激素及免疫抗體等,它們的比例適宜,易於消化吸收和增加機體抵抗力。同時,母乳中各成份之間的比例能自然隨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而改變。 ②母乳喂養衛生、簡便、經濟和節省時間。 ③母乳喂養能密切母嬰關系,使嬰兒在愛撫中捉進智力發育。 母乳經常接觸能使較早隱弊的小兒疾患及早發現和治療。 ④能夠促進母體產後子宮收縮和恢復,並可減少乳腺癌的發生。 特別是「初乳」(產後七天之內分泌的乳汁),一寧要讓新生兒得到,初乳含高蛋白成分,可補充新生兒所需的熱量,初乳有輕瀉作用,幫助消化,有多種免疫抗體,可增強嬰兒對許多疾病的抵抗力。 2、輔食添加 母乳喂養對4—6個月的嬰兒能保證全部營養的成分。4—6個月以後,隨著小兒月齡的增長,小兒的消化機能日趨完善,母乳不能滿足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必須給嬰兒添加輔食,但同時也吃母乳,可吃到出生後第二年。也就是說常說的混合喂養法。 3、人工喂養。 這是一種不得已的辦法。只有在母親生病不能餵奶或母乳缺乏時才採用。常用的代乳品有鮮牛奶、嬰兒奶粉、米糊等。人工餵奶時應將嬰兒抱起,頭高些,托高瓶底使乳汁充滿奶嘴,防止空氣吸入造成腹脹與溢奶,並每天消毒奶瓶奶嘴一次。 (三)計劃免疫不可少 小兒出生後,按計劃進行多種預防接種嗵增強異性免疫力,對防止小兒傳染病的發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請父母們千萬不要忘記! (四)定期健康檢查 孩子滿月後,最好到出生的醫院或計生服務站、保建所進行定期檢查,這對母親及孩子都是非常有好處的。對孩子而言,主要有以下內容及項目。 1—2個月時:從產院出院後這一段孩子的發育情況及孩子心臟有無異常,看看孩子是否有斜頸等。 3—4個月時:請醫生看看是否母乳不足及孩子有無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等病。 6—7個月時:請醫生檢查孩子的運動機能發育是否正常,輔食喂養是否順利。 10—11個月時:請醫生檢查一下輔食喂養得如何(一日三餐的營養是否充分吸收),是否可以斷奶,運動機能、智力發育如何,預防接種情況如何等。 3歲這一年裡,應給孩子作一次健康檢查,其體檢的重點放在心理和精神有無異常方面。 (五)常見疾病早防治 1、發熱 小兒正常體溫:肛表:36.2-38℃,口表:36-77.4℃。 小兒高熱(指39℃以上)要考慮是否:上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痢疾)、腦膜炎、脊髓灰白質炎、乙型腦炎、瘧疾、敗血症等。 小兒低熱(指38℃上下)要考慮是否:結核病、慢性感染(如扁桃體炎、副鼻竇炎、中耳炎等),慢性腎盂腎炎及功能性低熱(如夏季熱)。 發現以上情況,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2、腹痛 腹內原因要考慮是否:腸蛔蟲、膽道蛔蟲、腸炎、痢疾、急性闌尾炎、腸套疊等。 腹外原因要考慮是否:肺炎、心肌炎、麻疹、風濕病、腎臟疾患。 3、流行性感冒 症狀:高熱、鼻塞、頭痛、咳嗽。 體症:咽部充血水腫、結膜充血。 治療:可按醫生要求服用一些感冒葯,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4、小兒腹瀉 輕症:一天腹瀉10次以下,大便黃、綠色,偶有嘔吐。 體症:皮膚彈性尚好、精神較好。 治療:口服補液,溫開水加適量食鹽和碳酸氫鈉多次口服,一天腹瀉多少,喝進多少,並服用相應止瀉葯。 重症:一天腹20次以上,大便呈水狀、嘔吐每天10次以上。 體症:皮膚彈性差、精神差、唇周灰暗、呼吸深快。 由於小兒病情發展快,因此不論是輕症還是重症,最好送醫院確診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5、維生素D缺乏性的佝僂病 症狀:時常啼哭、出汗、易驚醒、頭發呈落發圈。 體征:方頭、囪門遲閉(正常1.5歲),出齒遲(6個月下凳應兩顆),肋骨串珠,O型、X型腿。 預防:自1個月起補維生素D,每天400國際單位,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自2周起即可補充,在最初3個月每月給800國際單位。 治療: ①維生素D40—60萬單位一次肌注,兩月後重復一次。 ②濃A、D制劑:每日口服10—40滴。 ③葡萄糖酸鈣每日口服1—3克。 ④多在太陽下活動,也就是常說的多進行「日光浴」。但應避免烈日曬傷。 6、缺鐵性貧血 症狀:皮膚粘膜、甲床蒼白,疲乏無力,不愛活動。 化驗:血常規示血紅蛋白、紅細胞數減少。 治療:去除病因,補充鐵劑。 7、肺炎 症狀:發熱、咳嗽氣促,但新生兒肺炎往往沒有典型的症狀,僅表現為不吃,啼哭,呼吸加快,嘴唇發紺,口溢白沫。 體征:雙肺呼吸音粗糙,部分可聞及混羅音。 治療:應盡早送醫院確診治療。 8、腸道蛔蟲病 症狀:反復及周痛、夜眠不安,或無症狀。農村3—10歲小孩一般都患有此病。 經化驗確診後,按醫生要求服用相應驅蛔蟲葯。

㈨ 新生兒護理小常識

當我們的寶貝來到世上,會給我們全家人帶來喜悅。在我們喜悅的同時,我們也要了解到新生兒對於環境的適應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面對這樣的一些情況,一些媽媽們做好准備了嗎?你真的對新生兒護理知識了解嗎?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7、外出

在孩子滿月之時可以出去。但不要超過30分鍾,不要在太陽光照強烈的下午1-4點出去。為確保安全,最好是等到孩子出世後的6個星期出去。

對於剛剛當媽媽的女性朋友來說護理好新生兒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像新生兒嗆奶,需要的光照,衣服的穿著,以及指甲的護理等等我們都需要學習。希望上面介紹的這些新生兒的護理知識,能夠幫助到這些新媽媽們,這也是我最為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