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關於開展法律知識講座
擴展閱讀
學前教育大專多少錢學費 2025-01-18 02:54:23
有什麼視頻看動漫不要錢 2025-01-18 02:53:39
曲陽縣教育局長是哪裡人 2025-01-18 02:47:58

關於開展法律知識講座

發布時間: 2022-07-20 07:32:52

㈠ 法律知識講座感悟400

人生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在白紙上添上色彩!有的色彩繽紛也;有的灰暗一片;更有的在還沒有添滿色彩但這張紙就早已不在了! 能夠使白紙變成色彩繽紛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首先這個人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這樣才能踏上人生里美好的第一步!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講座.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意義重大.

當天下午,在學校不大的操場內,容納了全學校的同學聽講。講座上講述了關於青少年,犯罪,和犯罪的動機以及青少年犯罪的過程,按例有盜竊、殺人其中講述性犯罪極為嚴重,也是重點的講述,對於這些等等,都是不良行為,也是長發生在花季少年身上,其中有講到青少年上網,以及一些學生犯罪的親身經歷,講述他們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以及如今是多麼後悔。現在,他們離開了學校,離開了同學和父母,走上了與社會所期望的截然相反的路。正值風華年少的他們,卻失去了自由,變成了囚犯。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次講座,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網上裁下來的,,希望對你也有幫助噢!.

㈡ 關於法律講座的周記350字

「法制」一個人人都熟悉的字眼。我經常會通過電視、報紙、大人們的談話,知道很多的有關法制的資料,這些資料使我受到了極為深刻的法制教育. 俗話說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壞事,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而且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漸漸地,就會使你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近年來青少犯罪率呈上升趨勢,便是證明.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才乾的時期,可塑性很強。 作為學生要想讓犯罪遠離我們,首先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到學習上,處 處以優秀的人為榜樣,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要「慎 言行,謹交友」,要聽進家長、老師和同學的教誨,從小養成好的行習慣,不貪圖享樂,不看不健康的影視作品,不去網吧那些容易讓人沉淪 的游樂場所去;要和品質好的同學在一起,相互告誡,相互激勵,取長 補短,擇善而從,見惡而避。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律己,提高自 己辨別是非的能力。 總之,作為一個小學生,要讓犯罪遠離我們,要付出的努力還將很多,很多。要與法律作朋友,與犯罪作斗爭。我們要知法、懂法、用法,學會利用法律保護自己,才能健康成長,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㈢ 法制教育講座材料

法制教育講座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你們好!
今天,很高興能參加我們學校的這個法制教育講座。舉辦這個法制教育講座很有必要,也很及時,目的就是要通過這個講座,讓同學們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忥,做個遵紀守法的好少年。今天,我主要講四個問題:
一、未成年人為什麼必須學習法律知識?
二、「違法」「犯罪」的概忥與區別。
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
四、未成年人如何加強自我防範意識。
一、未成年人為什麼要學習法律知識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不僅在案件數量上急劇增加,而且犯罪成員在案犯總數中所佔比例也大幅度上升,犯罪年齡相對提前。僅從我區的實際來看,在我們辦理的未成年人案件中,盜竊案、搶劫、打架斗毆等案件居多,大部分行為人均表示,根本不知道其行為是犯罪行為。因此,未成年人必須加強自身法律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法律知識使自己了解什麼是違法和犯罪,哪些行為構成違法與犯罪(也就是要使自己明白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同時,知道拿起法律武器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違法」「犯罪」的概忥與區別
違法和犯罪這兩個詞,同學們一定不會陌生,但是它們的聯系和區別同學們可能不是很了解。根據我們的辦案調查情況分析,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成年人對法律的無知。什麼是違法呢?我們通常所講的未成年人的違法行為,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條中所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嚴重不良行為,即: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製品等;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多次偷竊;參與賭博,屢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上述列舉的行為中,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這一行為希望同學們引起注意,同學們可能會對此不以為然,但這也是違法行為;還有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的違法行為在學校也是時常發生的,據我們了解,一些高年級的同學會向低年級的同學強行索要錢財,這是一種違法行為,同學們不要害怕,要敢於檢舉揭發,同這些違法行為作斗爭。那麼對具有上述違法行為的未成年人應當如何處理呢?一方面對違法行為較輕的未成年人,一般由其父母或者其監護人和學校相互配合,採取措施嚴加管教。如果未成年人具有上述違法行為,且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之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什麼是犯罪呢?我國刑法第13條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犯罪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徵:
(一)犯罪是一種危害社會的行為,即犯罪具有社會危害性
(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律的行為,即犯罪具有刑事違法性
(三)犯罪是一種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值得注意的是,《刑法》第17條第1款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意思就是凡年滿十六周歲的人,實施了刑法規定的任何一種的犯罪行為,都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樣規定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的,在我國,已滿十六周歲的人,因體力、智力已相當發展,並有一定社會知識,已具有分辯是非善惡的能力,因此,應當要求他們對自己的一切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刑法第17條第2款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動、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樣規定,是充分考慮了他們的智力發展情況,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實上的識別能力,但由於年齡尚小,智力發育尚不夠完善,缺乏社會知識,還不具有完全識別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他們負刑事責任的范圍應當受他們刑事責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們對一切犯罪都負刑事責任。在這里,我給同學們舉個案例:去年,在烏橋村發生一起案件,外來民工學校的五名同學相約到田野里玩,遇到天下雨,於是一起到一家廠里躲雨。當他們看見這家廠里閑置的電機時,便回家拿來手鉗、改刀、扳手等工具,將電機撬爛,把裡面的銅線取出拿去賣掉,後來被公安機關查獲。在這起案件中,三名嫌疑人剛滿十五歲不滿十六歲,另外兩名同學更是才只有九歲。同學們說,他們的行為夠沒構成犯罪?很顯然,他們五人的行為已經構成盜竊罪,按照刑法應該被刑事拘留,甚至會被判刑。但是由於他們未滿十六周歲,只能由父母監管,但是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將會永遠的留下一條犯罪記錄,如果今後他們想靠大學或是到部隊當兵,或者到公司上班,都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時他們的父母將會代替他們賠償別人的損失。同學們:違法犯罪所造成的危害是什麼?我們姑且不談犯罪給社會給被害人帶來的傷害,他們的父母,辛苦半輩子,含辛茹苦撫養成人為了什麼?是望子成龍啊,這下可好這條龍飛到監獄去了,他們的心在流血啊。而最主要的是對他們自己的傷害,理想前途沒有了,人格尊嚴沒有了,自由生活沒有了,當他們失去自由,才知道自由的可貴,失去了生活才知道生活的美好,失去了生命才知道生命的價值。面對著鐵窗電網警衛,他們想到的是遲到的後悔和深深的懺悔。
我知道有的同學其實很聰明,但他不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調皮搗蛋上,喜歡逞強好勝,有事沒事惹一下其他同學,比如別人走路時他突然伸出一隻腳將別人絆倒;有些同學喜歡打架,將別的同學打傷;有些同學不愛護公物,故意毀壞公共場所的物品;有些同學以大欺小,沒有錢買東西吃、沒有錢進游戲室就強行向弱小同學索要等等行為都是法律不允許的,如果情節嚴重的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說你這一逞強就有可能將自己玩進牢房。所以在這里我要告訴同學們平時一定要聽老師和家長的話,遵紀守法,什麼游戲室、網吧、舞廳等地方,同學們千萬不要進去,因為那種地方很容易接觸到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從我們辦案實踐中發現很多這樣的案例:有些平時表現較好的學生,就是由於在游戲室、網吧、舞廳等地結識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後就被帶壞,最後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前段日子在我們鎮上剛宣判了一起案件,兩名主要嫌疑人一個被判無期徒刑,一個被判了12年。其實他們也就是為了生活中的一點小矛盾幾句話和對方過不去,就咽不下這口氣,一定要去出頭。結果一刀下去就將對放的生命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也給葬送了。被判無期的那名嫌疑人也就20歲左右,比同學門也大不了多少啊。
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
1.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強,社會責任意識差。多數青少年犯原在家庭中是「小皇帝」,長期生活在「大家圍著轉」的家庭環境里,家長對其處於服從地位,千方百計地滿足他們的各種願望和要求,結果使他們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為所欲為,十分任性,自私、貪婪和霸道。他們只注重自己的享受,只想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玩得好,卻不顧及他人或社會的利益,更別說什麼社會的責任,為社會做什麼有益的事,什麼扶危濟困,見義勇為,愛心,都與已無關。這種人崇尚金錢,追求自身利益,追求高消費,爭強好勝而缺乏進取精神,甚至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
2.獨立意識強,承受挫折能力差。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大多一帆風順,受到家庭的過度保護,始終被別人圍著、護著、捧著,想獨立,想自己做主做些事情,想自己主宰世界,但他們從未嘗過「逆境」滋味,不知道世事的艱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甚至不能應付一些較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非常脆弱。他們在遇到挫折時,往往表現出過分的失望、焦慮、沮喪情緒,甚至意志消沉,自暴自棄,不能客觀地分析自己原因和客觀情況,使挫折的負面影響在其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在不良刺激的誘惑或社會上不法分子教唆下,萌發違法犯罪的忥頭,走上犯罪道路。
3.情感豐富,自我控制能力差。現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獨生子女,無兄弟姐妹,他們在父母的過度呵護和嚴格的監控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緊張的學習,他們渴望朋友,渴望交流,渴望了解社會,接觸社會,但由於他們辨別是非能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感情易沖動,敢愛敢恨,敢做敢為,在日常生活中常交上一些「情所意合」、夠哥們、講義氣的朋友,在他們的熏陶下,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差,他們講究吃喝玩樂,追求享受,他們只關注自己的需要,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和社會的利益。當自己得不到別人尊重、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相互對立,仇恨,大打出手,甚至報復、傷害、故意殺人犯罪。
4.模仿能力強,辨別是非能力差。多數未成年獨生子女自我意識較強,在社會交往中具有探索未知、學習新鮮事物,模仿他人行為的求知慾,但由於他們年幼,缺乏是非辨別能力,把壞的當成好的,把腐朽當作神奇。把打架當成勇敢,把酗酒當作豪爽,把一起干壞事當作義氣,把揮霍當作瀟灑,把吸毒涉黃當作探索。這些人極易被社會上存心不良的人拉下水,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5.好逸惡勞心理突出,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精神差。多數青少年從小生長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越家庭環境里,許多父母過分嬌慣溺愛和遷就子女,盡可能多地給子女錢,供其揮霍,他們不知父母的艱辛,不知掙錢的不易,不知節儉,不知創業的艱難。養成了坐享其成,好吃懶做、自私任性、冷酷殘忍、乖戾蠻橫、脾氣暴躁,以及鄙視勞動、厭惡勞動的不良品格。他們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他們的物質享樂慾望不斷膨脹,他們賴以生活的經濟來源,不能滿足他們貪得無厭的需要時,便會鋌而走險,就會用違法犯罪行為去維護好逸惡勞的習慣,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四、未成年人如何加強對犯罪的自我防範。
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條的規定,未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範意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過加強文化修養和法律知識,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後應通過法律途徑,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具體來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未成年人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規范。
實踐證明未成年人一旦養成了種種不良習性後要矯正過來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因此,未成年人就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習中,處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社會公共規范,遵重社會公德,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加強自我修養,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覺抵制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
(二)樹立自尊、自立、自強的意識。
自尊、自律、自強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未成年人進行自我防範和贏得社會保護的途徑。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墮落,外界再怎樣幫助,也是無濟於事的。
(三)增強辯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學好知識,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鍛煉各種能力,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還要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於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時候,及時逃脫或者進行正當防衛,不至於受犯罪行為的隨意侵害。
(四)加強未成年人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意識。
未成年孩子對犯罪的自我防範,除以上講的,還必需懂得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應該採取哪些措施。根據實踐經驗,我們建議同學們如果在遭到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的時候,切切要記住兩點:
第一、同學們要以躲避免受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不提倡你們去同違法犯罪分子面對面博斗,比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後設法擺脫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報警。
第二、如果同學們發現自己正在或已經受到非法侵害的就應該採取正確的途徑解決。如及時向同學、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報告,由家長、老師或學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機關或者政府主管部門的報告。不要怕你報告了他們的不法行為後會遭到報復,你越是膽小害怕,他們就越膽大妄為。同時,當你開始與同伴在一起玩時發現同伴有犯罪意圖時,你應當制止他,如果你制止不了的話,你就要趕快想辦法遠離他,千萬不能為了哥們義氣跟著同伴,因為你一旦跟著去,即使你沒有動手,你也難脫干係。因為受害人不管你具體有什麼行為,他只說共有多少人實施了犯罪,你們這些去的人即使沒動手也都助了威。所以我們的同學以後如碰到這種情況,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有自我保護意識,不要惹禍上身。總之同學們如遇上不法侵害時,不要害怕,一定要沉著、冷靜,機智勇敢,要敢於檢舉揭發,積極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我們要堅信邪不可能壓正的道理,干壞事的心總是虛的,害怕的應該是他們。
同學們,今天你們是在校的學生,明天是祖國建設的棟梁,作為一名學生,有這樣美麗的學校,有這樣高素質的老師,有這么好的教育質量,你們是幸運兒,你們應珍惜光陰、努力拚搏。祖國需要你們,明天是你們的!
謝謝大家

㈣ 公務員面試 如何組織一次法律知識宣傳講座

法律知識宣傳有助於..........
擬定計劃,報領導批准,計劃中主要要包括時間,地點,參會人員,講解教師,會議材料,網路\報紙\電視媒體邀請等
講座前做好各項准備工作,通過媒體向社會發布講座的消息,徵集參加講座的人員,聯系法院,檢察院,高校教師,確定講座的內容和和范圍,聯系會場,布置.
活動過程中,注意和各方面做好聯系,防止發生意外,如果發生意外事件要及時有效的處理解決
活動後,總結活動經驗,問參會人員的感受,向講師發放薪籌,組織工作人員吃飯.

㈤ 中學法律知識講座稿 中學法律知識講座稿

講座內容: 法律知識講座老師、同學們,你們好: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講未成年人的權利、義務和「違法」「犯罪」的概念以及未成年人如何加強自我防範意識。講課之前,我要向大家先介紹以下三個概念,即「未成年人」「少年」「青少年」。「未成年人」這一概念從法律上說它是以年齡的劃分為標準的,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的規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該法對未成年人的下限年齡未作出規定,也就是宣告對未成年人從一生下來就加以保護,舉個例子,每個剛出生的嬰兒都享有財產繼承權。「少年」,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按照實際上的規定,少年與未成年人是同一個概念,只是叫法不同而已。「青少年」是一個籠統的、習慣性的稱呼,既包括成年人,又包括未成年人,它不是法律上的概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稱你為未成年人、少年或青少年時都不算錯。但是在適用法律時,必須明確什麼是未成年人,什麼是少年,什麼是青少年,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不同的稱呼意味著享有不同的權利和承擔不同的義務。如今我們在宣傳媒體中經常聽到未成年人要積極爭取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等等,那麼未成年人到底有哪些權利和承擔哪些義務呢?未成年人作為公民的一部分,所享有的權利是相當廣泛的。具體來說,在我國未成年人的權利主要包括八個方面的內容:一、政治權利,二、人身權利,三、受教育權利,四、個人財產所有權,五、繼承權,六、社會經濟權,七、訴訟權利,八、其他權利。在這里,我給同學們著重講一講人身權和訴訟權利。人身權利可以分人格權和身份權兩方面的內容。首先給大家講講什麼是人格權,人格權是基於自然人本身所固有的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身份權是基於自然人之間的某種關系,某種事件或某種行為而產生的地位、資格等方面的權利,具體來說包括兩個方面:1、親屬權、撫養權和監護權,主要表有:(1)未成年人有要求父母撫養的權利,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人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2)家庭中不受虐待、不受遺棄的權利;(3)有隨父姓或隨母姓的權利;(4)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有得到監護的權利;(5)父母離異後,仍享有被雙方所撫養和教育的權利。2、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發現權、發明權、專利權等。訴訟權利,包括(1)起訴權(2)不被公開審理的權利(3)對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4)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以後有機會,指導同學們組織模擬法庭,這樣你們對這項權利會有更深的了解。接下來再給同學們講一講未成年人應承擔的義務,它總共有六點:(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重社會公德的義務(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4)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的義務(5)依法納稅的義務(6)受教育的義務。以上所講的就是未成年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應承擔的義務。

㈥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0篇)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法制講座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 篇1
近日,大浦派出所的民警叔叔應我們學校之邀,從百忙中抽出時間為我們作了一次《法制教育專題講座》,聽後使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法律,什麼是違法的,遇到壞人壞事該如何應對。那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猶如一面警鍾,告誡我們不能犯法,不然就追悔莫及了。
以前,我總認為如果有人打了我,我也必須還手,就算是把人打傷了也沒事,誰讓他先來侵犯我的。可聽了講座我才知道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了。如果把人打傷了,兩個人都有責任。就算沒打傷也違反了校紀校規。
在假日里,有同學可能會亂打電話來解悶。有位同學就撥打了110的報警電話來玩,還慌稱家裡來了小偷。當警察趕到他家時,什麼事也沒發生。看到這可能有同學會想:不就是個電話嘛,有什麼了不起的?我還沒滿16周歲呢,警察也奈何不了我!有這種想法的人就錯了,110是群眾的保護傘,有警必接,有難必幫,如果你亂打110,也要負法律責任的。
法是國家為了使大多數人生活的更好而給人們的行為規定的一種規范、標准和尺度。
看了以上事例,你對法律是不是有了新的認識?同學們,我們是國家的小公民,社會的小主人,我們不但要學法、懂法,更要守法。要讓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守法的小公民,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長大後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
讓法律與我們同行吧!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 篇2
法制社會是現在人們所倡導的,依法辦事,這是維持整個社會和諧的基礎。而未成年人,是未來世界的主人,這種觀念必須先入為主,把這種觀念先灌輸給未成年人,才能保證法制社會的延續。而且,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很多,所以,把思想整頓好,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老師們肯定是想到了這些,才進行了這次法制講座吧。
我們學校進行了一次法制講座,主題便是「預防犯罪」。這次講座,是由東陵區法院少年審判廳廳長唐法官進行主講的。在講座過程中,唐法官講解了許多的法律知識以及真實的案例,我們都受益匪淺。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觸犯法律的界限,並且在危難之時,要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聽了此次講座,我在想,有些事情似乎是不該發生的。我發現,大多數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都是因為年少氣盛,遇事不冷靜,有了什麼事情就沖上去,不顧後果,而當事情已經發生了的時候,卻為時已晚。
或許,在事情發生之後,讓自己的頭腦冷靜下來,好好地想一想,事情該怎樣解決,似乎,一些案件都是可避免的。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都不考慮後果,只圖一時之快,或者說只是頭腦充血,就會鑄成大錯。
現在的我們正值年少,未來的我們將是怎樣的?誰也不能預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觸犯了法律,無論罪過大小,未來都會被蒙上一層陰影。只有我們現在開始遵守法律,把守法當成一種習慣,在以後才不會一失足成千古恨,才會擁有一個美好而充滿光明的未來。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 篇3
為進一步增強學生法律意識,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受xx市一中邀請,xx市公安局看守所所長xx深入校園進行預防校園欺凌法制教育專題講座。
xx所長從當前的校園安全狀況入手,結合一些生動鮮活、觸目驚心的案例,通過聯系實際,以案釋法,以法論事,告誡同學們必須引以為戒,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法律意識。針對校園欺凌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xx所長通過講解「銅雀台」的歷史典故,向同學們講解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更有效的保護自己,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引起學生們極大的興趣。
xx所長勉勵同學們要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珍惜校園的美好時光,遠離違法,遠離犯罪,做一名學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通過本次活動,有效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了法制觀念,對預防校園欺凌起到積極的作用,對創建平安、健康、和諧的校園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有很大的意義。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 篇4
學校為提高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意識、自身權益維護意識;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爭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學校特邀召市派出所龍泉警官、召市交警中隊副隊長羅興中警官於3月26日下午2:00在操場舉辦了「法制安全教育講座」。講座不僅給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活潑的思想教育課,而且對同學們進行了意義深遠的守法教育。 通過兩位警官的解讀,使同學們充分認識到日常生活中,防微杜漸,知法懂法的重要性,同時也為今後學會自我保護、提高避險、應急處理能力打下了思想和理論基礎。
講座的主要內容是圍繞如何增強同學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並結合本地實際,針對當前學生犯罪案件、各種事故的特點,對同學們進行以實用法律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法制知識教育;通過事故分析,對同學們進行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同學們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
通過講法律、講故事、事故分析、法律知識宣傳的活動形式,充分調動同學們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幫助同學們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和掌握基本避險常識,深受大家的好評。
通過此次法制安全教育講座,使大家明確了學法懂法,知法守法、自我保護的重要性,進一步激發同學們學習法律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增強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同時同學們也都紛紛表示,這次法律校園教育講座,使大家懂得了許多的法律、避險知識,樹立良好學生形象,堅決抵制不良風氣,機智地防範各種不良行為的侵害,為創造和諧、平安校園作出努力。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 篇5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今天給我們做《法制知識講座》報告會的是一位外穿著警裝,內穿一件白色襯衫的黃警官。我聽完了法制知識講座的內容,感觸很深。
他先講了哪些是違反法律的行為,還教育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他做了深刻的解釋,教育我們不要走上歧途。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注重引導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徵,調解自己的情緒,加強自己抗挫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上各種環境的考驗。因為,未成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期,他們已開始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不想事事依賴成人,想獨立去處理一些問題,但是,他們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又跟不上獨立意識的發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執使自己的行動帶有很大盲目性,這就需要我們成人對他們進行整體引導,逐步提高他們能分析和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 篇6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當做到學法、懂法、守法。不去觸犯法律,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國家都制定了不一樣的法律制度,我們都要嚴格遵守。
雖然我們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但也時常受到侵害。此刻盡管有教師、家長的保護,但他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呵護著我們,況且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父母,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獨立生活的。所以,自我保護也就成了我們中學生防止自身受到傷害的必要措施了。為了避免同學之間產生矛盾,應當嚴於律己,不能自我去惹事生非,挑起事端,導致別人對你的不滿,輕則吵架,重則就會出現結伙斗毆,事故也會隨之而發生。到時,不僅僅會給自我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並且還會使你受到肉體上的痛苦和心靈的折磨,後悔也來不及了。相反,如果同學們都尊重別人,互相謙讓,真誠待人,你也會因尊重別人而受到別人的尊重,這樣,同學之間不僅僅會建立起真摯的友誼,我們的學校也會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禮貌景象。所以我們要處處以法為中心,不做任何違法的事,提高自我的法律覺悟,因為僅有人人講法,學法,守法,我們的社會大家庭才會和諧。
容易誘發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沖動心理、盲從心理、攀比心理、哥們義氣心理和好奇心理。講座教育了我們應當不崇尚暴力、不盲目沖動,應對問題三思而後行。在遇到他人犯罪時應極力勸阻,不行則盡量保護自我。經過自我的勞動換取喜歡的東西,時刻堅持清晰的頭腦,提高自我的法律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地遵紀守法。這是我們預防犯罪的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還要增強辨別是非、自我控制本事,正確對待所遇到的各種糾紛,學會控制自我。犯罪是一條不歸路,一旦踏上了第一步,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在一時沖動後鑄成了大錯,留下的只是後悔莫及。犯罪不僅僅危害到自我,還危害到了身邊的父母、親人。一失足成千百恨,我們應當堅持清醒的頭腦,了解犯罪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提高自我的法制觀念。俗話說的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應當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正確認識法律,樹立自我防範意識,遠離犯罪。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向受用!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 篇7
昨晚的講座讓我的人生翻開嶄新的一頁,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學到的、所理解的,都與往日有了極大的不一樣。演講者都是傑出人物,他們才氣縱橫、情懷非凡,而我們也獲益匪淺,感慨頗深。
法律,不等同於道德,更不等同於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法律,是用來守護正義的,它是懸於不法分子頭頂的一把刀刃,更是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一塊盾牌。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知法懂法,為的是今後能尊法守法。
學長講的一個故事,讓我深受觸動,它讓我明白:在法律面前,人情要讓步於規則。美國哈佛大學極具紀念意義的圖書館遭遇火災,所有珍貴的書籍在一夜之間盡付之一炬。其後,一個學生向校長承認自我在火災之前曾偷拿出一本書,並將這本獨一無二的書歸還給學校,校長在感激他之後按照校規將這名學生開除出校並永遠不再錄取他進入哈佛。校長的這種行為,在我們看來,似乎是一種「恩將仇報」的行為,可是深入探究,如若校長沒有根據校規予學生以懲罰,那麼今後類似的事情就會屢禁不絕。可見,校規是每一位學子都應遵守的規矩;由此推之,法律是每一個公民必須遵循的規則。
許多人在年少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英雄夢,譬如你,譬如我,小小的身體里住著一個大大的英雄,沒日沒夜地幻想著自我能拯救世界於水火之中,扶危濟困,仗義救人。然而,斗轉星移,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心中的英雄夢早已被越來越殘酷的現實擊垮,人也活得越來越空洞。南京的彭宇案,佛山的小悅悅事件,鄭州的電梯勸煙猝死案這些活生生的案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的英雄夢越縮越小。正是因為現實的殘酷,讓越來越多的人畏於伸出援手,生怕自我的好心卻得到難以承受的結果。然而,陽光終將朗照,世間總有溫暖,北大校長的「撐腰體」讓我們看見世間仍舊存在良善、存在道義,這如同一束道德之光,照亮我們略顯暗淡的生命。
在面臨選擇之時,大多數人會用利益的大小來衡量;可當涉及到生命時,選擇就會變得異常艱難。學長現場演繹,告訴我們兩難情境中選擇的殘酷性。在舍一救三和救一舍三的數學題中,大概沒有人不會做這么簡單的選擇;可放在真實的情境下,當你直面留與舍、生與死的選擇時,你的內心還能堅持淡定么?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法治時代,可是我們的法治思維還有待加強。昨晚的講座讓我頓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他們的演講把我們與法律之間的距離拉近了,真心感激他們!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 篇8
今天,鎮武裝部的赫部長給我們作了社會生活和安全知識法制講座,我感觸很深:孩子是社會未來的接班人,他們能否健康成長,關繫到民族的興衰和社會的進步。育人不僅要進行智力教育,還要進行道德、紀律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從小學生抓起,使學生從小就接受安全知識教育,達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是能否達到一代人和一個社會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計。加強安全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從學生一日作息時間看,除去睡眠時間以外,學生一天在課堂消耗的時間(包括作業),約占他們生活時間的二分之一。在這個長長的時間里,他們的認知、情感、性格、意志時時都在發展和變化著,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知識一般都在學校里獲得,因此,學校必須重視交通安全教育,發揮學校內在的教育因素,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使學生形成安全行為,從而在學習生活中遠離安全事故。學校是公共場所,學習是集體性生活,學生是未成年、缺乏責任感的人群,安全隱患不可避免,我們要做好的就是防範於未然。
防範於未然,重中之重是規范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引導學生以安全的`行為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成長。導之以行,注重引導與規范,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課外活動;規范學生不參與不科學的活動,不到有安全隱患的地方。我們要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青少年的心田。當它發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必將收獲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寧。
我們千萬不可忽視了自己的安全問題。安全工作不可麻痹大意,它關系著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也關系著我們的健康和生命。為了讓大家都能在安全中度過,我在此跟大家簡單講一些安全法制常識,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注意活動安全。
同學們生活在幸福、溫暖的環境里,家裡受到父母的關心,校園受到老師愛護,似乎並不存在什麼危險。但是家庭和校園生活、學習活動中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倍加註意和小心對待,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釀成事故。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數家庭的居室空間不是很大,又放置了許多傢具等生活用品,所以不應在居室中追逐、打鬧,做劇烈的運動和游戲,防止磕碰受傷。
2 、防滑、防摔。居室地板比較光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傷;有些居室鋪上地磚,滑倒受傷很危險,上幾年就有戶人家小孩室內吵鬧滑倒,後腦碰撞在地磚上,而致死;特別是學校上下樓道、走廊都是堅硬的水泥或磚石,如果追逐、奔跑很容易跌倒受傷,發生安全事故。 3 、防墜落。住樓房,特別是住在樓房高層的,不要將身體探出陽台或者窗外,謹防不慎發生墜樓的危險。特別在清掃教室衛生時,同學們擦玻璃一定要注意安全。
4 、防火災。居室和教室內的易燃品很多,例如木製傢具、被褥窗簾、課桌、書籍等等,因此要注意防火。不要在室內玩火,更不能在室內燃放爆竹。使用燃氣器具(如煤氣爐、燃氣熱水器等)時,應充分保證室內的通風,保持足夠的氧氣,防止煤氣中毒。有關煤氣中毒事件時有發生。
5 、防意外傷害。錐、刀、剪等鋒利、尖銳的工具,圖釘、大頭針等文具,用後應妥善存放起來,不能隨意亂放,防止有人受到意外傷害。
二、注意飲食安全。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衛生,否則就會傳染疾病,危害健康,「病從口入」這句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要注意:
1 、養成吃東西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2 、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葯、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葯中毒。
3 、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味道就會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4 、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衛生質量往往不合格,食用、飲用會危害健康。
5 、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凈,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三、注意交通安全。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內容,其中的「行」,要涉及交通問題。同學們平日里上學、放學,節假日出、旅遊,除了步行以外,還要騎自行車、乘公共汽車,交通安全問題是我們必須重視的,要從小樹立交通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識,確保交通安全。
同學們上學和放學的時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擁擠的時候,人多車輛多,必須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 、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 、我們沒有交通民警指揮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橫穿馬路,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會大大增加,應特別注意安全。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迴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
4 、不要乘坐柴三機,車況不好、超載的車輛,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從保證交通安全出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規定,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而當你已經達到法定的騎車年齡,准備騎車時,則必須認真地學一學有關騎自行車的規定,要掌握騎自行車的基本要領。要在非機動車車道內順序行駛,嚴禁駛入機動車道。騎車至路口時,應主動地讓機動車先行。騎車轉變,要伸手示意。騎自行車不準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曲折競駛、扶身並行,更不準一手扶把,一手撐物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