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醫療小知識

醫療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3-30 05:12:52

⑴ 醫療方面的知識~~~

你好; 手出汗與身體其他部分出汗不同。 其他部分出汗,是因為熱,越熱汗就越多。 手心出汗,與身體素質、內分泌等等都有關系的。身體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應該是乾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沒有汗,手心卻滿是冷汗,感覺冰涼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出汗是體質虛寒的表現,如果你同時很怕冷,並且冬天手腳冰涼的話,應該就沒錯了吧。多吃些溫補的食物調理身體,還要加強鍛煉,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環和促進新陳代謝,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詳細版: 多汗症的常見問題解答 *什麼是手汗症? 手汗症是因緊張、興奮、壓力或夏天高溫時,交感神經機能亢進造成手掌排汗異常增加所致。 *為什麼會得手汗症? 手汗症不分男女都有可能發生,在東方民族的年輕人中相當常見(約3%),且可能有家族遺傳性(約12.5%)。 *手汗症治療有方式有哪些? 分內科療法和外科療法;治療手汗症的內科療法有口服葯、外用葯,但其效果短暫且有副作用,無法長期根本治療;最近也有人嘗試局部打臘腸桿菌毒素(BOTOX),但其有效時間僅有數個月,所以,目前治療手汗症最有效的方式是外科手術治療。 *治療手汗症手術的方式? 傳統的手術方式是從背部中央切入,把兩側第二、第三交感神經節切除,此法手術時間、復原時間較長,術後有一5~7厘米的傷口,疼痛較嚴重。而目前的手術方法已經改用胸腔內鏡燒灼術,傷口在兩側腋下約1.5厘米,採用全身麻醉,其手術時間、復原期較短,疼痛輕,術後1~2天即可出院,偶有胸痛感。 *手汗症術後需要特別護理嗎? 手汗症患者術後覺得有點胸悶,這是正常現象,兩側傷口在拆線前不要碰水,若不小心弄濕,立即更換消毒過的紗布讓傷口保持乾燥。 *所有手汗症的都可以用胸腔內視鏡燒灼術治療嗎? 當然胸腔鏡內視鏡燒灼術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先天性肺粘連或曾患過胸膜炎、肺疾病,以及曾接受過手汗症手術治療的人都不適用此種方法,故需由醫師評估後再做決定,而現在也有越來越多12歲以下的小朋友有此問題;手汗症可能會造成學習過程不便,但不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家長們不必為此過度擔心,等小孩子長大後,由他自己決定是否接受手術治療。 *手汗減少了,是不是流汗就減少了? 有些人手汗症術後除了手汗減少,其腋下的汗也變得少了些,但正常人借流汗來散熱降低體溫,所以,每天流的汗量是固定的,若手的汗量減少了,相對其他地方如:身體、背部、臀部、大腿的汗量會增加,形成代償作用。 *手汗症手術後有什麼副作用? 手汗症手術後副作用除了上述的代償性流汗外,有的人冬天會覺得手太乾燥而需要擦護手霜,另外,少數人會有復發的現象(約<2%)。 參考資料: http://www.yi.com/jbzt/article.asp?id=9140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 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者。 戰汗 即全身戰栗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癥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絕汗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偏汗 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多見於風濕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思慮過度;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不是過於肥胖就是體質過於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 多汗葯膳 (1) 百合粥 [功效] 潤肺止汗、適用於肺熱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 [用法] 將百合洗凈與米同煮,待熟時加入白糖再煮10分鍾, 即可食用,吃飽。 【百合】甘,微寒。潤肺止咳,寧心安神。 (2) 黃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虛自汗。 [材料] 黃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用法] 將黃蓍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黃蓍】甘,微溫。補氣升陽,固表止汗。 (3) 浮小麥飲 [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 適用於小兒夜間盜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麥15克,紅糖適量。 [用法] 熬浮小麥汁100毫升,加紅糖調味。 【浮小麥】甘,涼。入心經。止汗。 (4) 小麥山葯湯 [功效] 補氣斂汗。 [材料] 浮小麥15克,山葯15克,白糖少許。 [用法] 二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調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參歸腰子 [功效] 補虛斂汗。主治病後虛弱而致的自汗或盜汗。 [材料] 人參10克,當歸8克, 豬腰子1個,姜、蔥、鹽適量。 [用法] 將參、歸切薄片,腰子去腎盂切碎, 與姜、蔥、鹽同放於盆內,加水適量,煮爛食之。 【人參】甘,平。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 【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 (6) 生地黃雞 [功效] 滋陰止盜汗。 [材料] 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隻,飴糖100克。 [用法] 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即成。 【生地黃】甘,寒。滋陰涼血。 【烏雞】甘、平。 補虛勞虧損,治消渴,中惡心腹痛。 (7) 黑豆小麥飲 [功效] 祛風斂汗。 [材料] 黑豆15克,浮小麥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調味頻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補腎,明目鎮心,久服,好顏色,不老。 止腹脹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葯毒。 (8) 韭菜根湯 [功效] 主治小兒盜汗自汗,手足心熱。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將韭菜根加水適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溫、澀。 歸心,安五臟六腑,除胃中熱。 歸腎壯陽,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氣。韭菜根治諸癬。 (9) 泥鰍湯 [功效] 多汗、自汗、盜汗等症。 [材料] 泥鰍90克,食油適量。 [用法] 用熱水洗去泥鰍身上粘液,剖腹取內臟, 再用清水洗凈,濾去水份,用適量油煎至焦黃,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5477291.html

⑵ 常見的醫療知識有哪些

1.什麼是體溫?
體溫是指人體的溫度。正常人的體溫為37℃左右,可隨著人的生理狀態、晝夜時差、年齡、性別、環境等不同而稍有波動。一般情況下,早晨4~6時體溫最低,午後5~6時體溫最高,但在24小時之內,體溫變化不超過1℃。小兒體溫比成年人稍高;老年人體溫稍低;婦女在月經期前或妊娠期略高,行經期中體溫最低。檢查體溫的變化,可以為判斷和治療疾病提供重要參考。
2.怎樣正確測量體溫?
體溫測量常用的方法有口腔測量法、腋下測量法和肛門測量法三種。用於口腔測量的體溫表叫口表,用於腋下測量的體溫表叫腋表,用於肛門測量的體溫表叫肛表。無論用哪種測量方法,測量前都應將體溫表內的水銀柱甩至35℃以下。
測量體溫的具體方法如下:
(1)口腔測量法:將口表消毒、擦乾,將水銀頭端放於患者舌下,讓患者緊閉口唇,切勿用牙咬,也不要說話,以免體溫表被咬碎或脫落。3分鍾後取出,在光亮處,將體溫表橫持,並慢慢轉動,觀察水平線位置的水銀柱所在刻度。正常的口腔溫度為36.2~37.2℃。
(2)腋下測量法:擦乾患者腋下,將腋表輕輕放入患者腋下,使水銀頭端位於腋窩的頂部,讓患者夾緊腋窩。5~10 分鍾後取出,查看方法同口表。正常腋下體溫為36~37℃。
(3)肛門測量法:讓患者屈膝側卧或俯卧,露出臀部,將塗有凡士林或肥皂液的肛表水銀端,輕輕插入肛門內約3~4厘米。3分鍾後取出,用軟紙擦凈體溫表後,讀出體溫刻度。正常肛門體溫為36.5~37.7℃。

⑶ 醫療知識

望指甲顏色辨病

指甲呈白色:
(1)如果指甲外表經常是白色,表示身體里的血液不太充足,有貧血象徵。
(2)指甲白蠟色無光華,正是潰瘍病出血,或有鉤蟲病等慢性失血症的表現。
(3)指甲下大部分顯白色,正常的粉紅色減少到只有靠近指尖的那一小條,可能是肝硬化的徵兆。
(4)毛玻璃樣白色指甲的遠端部分呈紅褐色,可見於慢性腎功能不全而出現高氮質血症。
(5)指甲上出現橫貫的白色線條,可見於砷、鉛等金屬中毒,或見於何傑金氏病、糙皮病等。
(6)指甲上有兩根橫貫的白色線,往往提示血中的白蛋白減少,多見於慢性腎病的低蛋白血症。
(7)甲板表面出現點狀或絲狀白斑,常為營養障礙,多為慢性肝病、肝硬化、腎臟疾患的象徵。
(8)指甲平時為灰白色,可能是肺結核晚期、肺原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徵兆。
此外,全白甲有的可能是先天性的,有的則是職業性的。在老年人指甲上出現白色斑塊和縱向條紋,呈周期性出現,這是老年人指甲常見的變化,不是病態,不必顧慮。

指甲呈黃色:
(1)指甲變黃,一般表示其肝臟有問題,多為黃疸性肝炎,也見於慢性出血性疾患。
(2)甲狀腺機能減退、腎病綜合症、胡蘿卜素血症,可引起黃甲,甲癬也能致黃甲。
(3)如果指甲不僅發黃變厚、側面彎曲度也大,而且生長緩慢,每周低於0.2毫米,再加之胸腔滲液、原發性的淋巴水腫,這是患了「黃甲綜合症」。
(4)如果看到形同錘打過的黃銅模樣的指甲,這是由一種目前我們還知之甚少的自體免疫性脫發症所導致的,這種病可使人部分或全部脫發。
(5)如果發現指尖周圍出現黃色,則要警惕惡性黑色素瘤。
此外,長期服用四環素葯物者,指甲也可呈黃色,老年人由於指甲退行性變,稍呈淺黃色,長期吸煙,將指甲熏黃,這些都不能算病態指甲。

指甲呈紅色:
(1)靠近甲根為緋紅色,而甲體中部、前端為淡白色者,大多患有咳嗽、咯血症;反之,接近指甲尖那一半呈粉紅色或紅色,而接近護膜那一半呈白色,可能是慢性腎衰的徵兆。
(2)指甲全是緋紅色,為早期肺結核、腸結核的象徵。如壓迫指甲,血色恢復快的病輕,血色恢復慢的病程較久。
(3)指甲下出現紅斑點或縱向紅色條紋,說明毛細血管出血,可能是由於高血壓、皮膚病、心臟感染、或一些潛在的嚴重疾病的存在。
(4)指甲周圍出的紅斑,提示可能是皮肌炎、或全身性紅斑狼瘡。
(5)指甲前端出現橫向紅色帶,提示胃腸道有炎症、或心瓣膜脫垂、房室間隔缺損。
(6)指甲呈深紅色,壓之色不變,提示可能某內臟器官有嚴重的炎症存在。

指甲呈紫色:
(1)這是心臟病、血液病的一個特點,反映血液內缺氧或某些成分異常。
(2)若紫色與蒼白色交替出現,可見於肢端動脈痙攣症。

指甲呈青色:
(1)急腹症患者四肢厥冷,指甲會突然發青。
(2)胎兒死於腹中的孕婦,指甲會持續性發青。
(3)此外,有人曾觀察到,指甲出現青色瘀斑,可提示中毒、或早期癌病。
(4)指甲呈青紫色,多見於先天性心臟病、或大葉性肺炎、重度肺氣腫等肺臟疾病。

指甲呈綠色:
(1)甲板部分或全部變綠,多與長期接觸肥皂、洗滌劑的職業有關。
(2)有時也可因傳染上綠膿桿菌或綠色麴菌所引起。

指甲呈藍色:
(1)白喉、大葉性肺炎、急性腸道傳染病、食道異物阻塞的患者,其指甲呈青藍色。
(2)在肝豆狀核變性時,銅的代謝紊亂,有時也可出現藍甲。
(3)吃不新鮮的蔬菜而引起的腸原性青紫症,以及亞硝酸鹽類中毒,可使正常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或高鐵血紅蛋白失去輸氧能力,造成組織缺氧,從而發生皮膚紫紺及藍甲,但應引起注意的是某些葯物如硫磺、亞硝酸鹽、阿的平、伯氨喹啉等也可引致藍甲。
(4)指甲根部呈藍色半月狀,出現這種指甲,就可能意味著病人患有血液循環受損、心臟病、或雷諾氏綜合症,有時也與風濕性關節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紅斑狼瘡有關。

指甲呈灰色:
(1)可見於全身性疾病、粘液水腫、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偏癱患者。
(2)營養不良,指甲會變厚或萎縮,且有色素沉著或呈灰色。
(3)當拇指下端呈灰色波浪狀時,常見於青光眼。

指甲呈黑色:
(1)多數由外傷引起。受傷指甲下出血,開始為紫紅色,久之成為紫黑色。
(2)甲床黑色素增加,重金屬銀沉著,會產生黑褐色指甲。
(3)甲下或周緣有綠膿桿菌感染的甲溝炎存在時,指甲可呈黑色或藍色。
(4)慢性腎功能衰竭,常見到指甲遠端有明顯的發黑。
(5)維生素B12缺乏、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胃腸息肉綜合症,或長期接觸煤焦油等,指甲也可變成灰黑色。
(6)當指甲呈一片黑色或褐色,或者呈雀斑狀,最常發生於大拇指和大腳趾,尤其是出現指甲及其周圍組織也呈褐色或黑色時,這就可能意味著患有一種惡性腫瘤——黑色素瘤。
(7)當指甲根部生長出數根黑色線條,通常只長到指甲的中部,提示體內正在或已經發生了癌變,應即刻去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及早治療.引用.

⑷ 醫療小常識。

沒有什麼.正常的.
每個人的鼻腔為了抵禦細菌.都會分泌一些分泌物來消滅一些細菌.

但最好不要從嗓子眼裡吸出來.
不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