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健康小知識症與病的關系
擴展閱讀
鎮南王府是哪個動漫 2024-11-07 20:47:00
華嚴經是哪裡的經典 2024-11-07 20:45:54

健康小知識症與病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7-17 07:57:30

A. 簡述健康和疾病,兩者之間的關系

提起健康的反義詞,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疾病。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健康與疾病是完全不相容的兩種現象。但隨著醫學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探索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關系。這是因為大家希望通過了解健康與疾病之間的原理來更好的幫助患者治癒疾病,恢復健康。

在醫學上,有準確的定義將健康定義為包括人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從整體去對待的一種完全正常狀態。簡單的說,就是人的健康不僅僅是包括於身體的生理方面,同時它還暗含著人類的心理問題,以及周邊的社會環境。

這是因為周圍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對於我們人類會形成一個良好的適應度,而這個是適應度對於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又非常重要,當然一個良好的心態,對於生理影響也是非常關鍵的。這就是為什麼當患者生病的時間過久的時候,周圍的人或者醫生會建議患者去換一個更為良好的社會環境,以此來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反言之,疾病也是這樣,如果人的生存環境過於混亂,或者是過於焦灼,就很容易給人本身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心理產生問題,當心理問題過於嚴重的時候,就會逐漸的引發成生理疾病。最為常見的就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亞健康狀態。我們經過大量的研究數據調查可以知道,會有亞健康狀態的患者通常都會具有超負荷工作,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從而導致他的心理失衡,最終引發出生理周期的疾病症狀。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疾病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往往是息息相關的。他們相互影響,缺一不可。如果從哲學范圍來講的話,他們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所以如果患者想要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就要正確的看待疾病與健康之間的聯系。

B. 健康與疾病的關系是什麼

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在醫學上,有準確的定義將健康定義為包括人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從整體去對待的一種完全正常狀態。簡單的說,就是人的健康不僅僅是包括於身體的生理方面,同時它還暗含著人類的心理問題,以及周邊的社會環境。

疾病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往往是息息相關的。他們相互影響,缺一不可。如果從哲學范圍來講的話,他們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所以如果患者想要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就要正確的看待疾病與健康之間的聯系。

健康檢查前要注意:

前三天盡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另外不要飲酒,因為這些有可能會影響檢查的結果。檢查前要注意不要熬夜,要注意休息。要禁飲食6-8小時,空腹進行體檢,因為檢查前如果吃飯、喝水,有可能會影響腹部彩超的檢查、影響肝功能的檢查。

進行健康體檢前盡量不要服用葯物,尤其是有可能對肝、腎功能產生影響的葯物,以免影響檢查的結果。但是如果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需要必須按時服葯的,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服葯,以免引起病情加重或者出現不良反應。

C. 如何來認識疾病與健康之間的關系

我們歸納一下前面幾篇文章講的內容後,會發現,中西醫對疾病的探索存在著如下幾個方面的分歧: 1、對疾病構成形式的不同回答:中醫的回答是:疾病是生命過程中的屬性構成現象。西醫回答是:疾病是物質存在形式所產生的變化。 2、對疾病存在狀態的不同回答:西醫的回答是:疾病就是不健康,健康就是無疾病,要健康就必需消滅疾病。中醫的回答是:疾病與健康共同存在於生命過程之中,生命的本身就是健康與疾病的相對變化過程。 3、對疾病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中醫的回答是已知與未知之間存在連貫認識的知識圓圈論。西醫的回答是:探索未知只能通過科學試驗的社會實踐。 4、對疾病本原的不同回答:西醫回答是疾病的本原是細菌,病毒,病原體。中醫的回答是屬性體系的運動抑揚,更相動薄。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中西醫對疾病的認識的分歧,恰恰反映了東西方對世界觀在認識論與方法論不同的情況下,所產生的:世界構成形式,世界存在狀態,世界可知與否,世界本原等四個最基礎問題的回答不同嗎?所以,西方科學說了,最高的理論探索工具是哲學。只有哲學才能解決這些人類對世界的最基本認識。但是,什麼是哲學呢?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人們對整個世界[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根本觀點的體系。 不同時代的人,對不同時代的自然世界認識自然認識不同,不同社會地位的人對過去的社會,現在的社會,未來的社會的認識自然也不會一樣,不同知識層面上的人對大自然中的自然問題理解與探索的深度與廣度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哲學形成的初期,應該是各種不同的回答形成的百家爭鳴。是新時代的回答取代了舊時代的回答,是社會地位高的人的回答,專治或者暴力統一了社會地位低下人的回答,是知識高層面的人的回答更替了知識低層面或者無知識人的回答的變化系統。所以,哲學應該是新舊,高低,智愚六氣構成的對哲學提出的兩個最基本問題回答內容的一個瞬息萬變,諸子百家,各抒己見的大雜燴。倉頡造字的時候,把哲字定性為上折下口。即是表達有口則都可以表達對屬性運動折點認識或者看法的意思。所以,說中國沒有哲學也不客觀。只不過它過早的走進了理學的時代。 我們可以把它劃分為三個時期,一是以新時代認識更替舊時代認識的時代:我們可以從壘石結繩,河圖洛書,天圓地方,周天歷度理學進步來表達這個時代的對世界認識的更新。二是高知識層面認識更替低知識層面的世界認識論。它應該發生在鍾鼎文化的鼎盛時代所產生的,太極陰陽三焦……八卦九宮對世界的認識論與方法論。而高社會地位人取代低社會地位人的認識論發生在周天子神權天授的商周文化斷檔時代,八百年天下獨傳易經一書,使中國完成了社會地位高的人對世界的認識論統一所有人對世界認識的歷史創舉。春秋文化雖然仍然形成了一個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哲學時代,但是,很快在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暴政專制下,恢復了高社會地位人對世界的認識統一低社會地位人對世界認識的易經天下。 中西醫對疾病與健康的認識,同樣受中國哲學發展過程的影響在中國產生了現代的中醫學,同樣受西方哲學發展過程的影響在西方產生了西醫學。在兩個對同一世界的認識論不同,方法論不同的條件下分別形成的具體的疾病認識理論與健康認識理論。 那麼,如何來認識中西醫理論中對疾病與健康的具體認識,哪個更接近疾病本源的認識呢?所以,我們不得不重新返回人類對哲學提出的兩個最基本問題的四種回答方式:從結構形式,存在狀態,可知與否,本原探索四個方面對疾病進行不同時代,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知識層面上的再認識。也就是我們在本文中提出的,新舊,高低,智愚六氣分析法。定巳動己,定己動巳挖掘屬性科學的內核形成過程。 從東西方文化體系的發展現狀來看。中國文化已經在哲學范疇內,完成了新舊,高低,智愚六氣的理學統一。從中國的科學理論體系的近代與五千年歷史發展里程來看,是丟失的東西越來越多,而新發現的東西卻很少。 相反在西方科學理論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新舊理論的更新時代周期並不是很穩定的。從地心學說,到日心學說,從萬有引力定律,到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足以展示出西方科學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在不是很長的時間內就進行過數次更新。幾百年的世界觀變遷,展示出來的根本問題是對世界認識的認識論與方法論的不穩定性。 而中國的屬性科學世界觀所產生的認識論與方法論,盡管經歷了新舊,高低,智愚的三個階段的統一過程走進了一個相對停滯的狀態,但是,其認識世界的具體科學成果,黃道歷法,古天文,星相術,中醫等基礎科學的理論認識,除了丟失之外,並沒有發生重大的變遷,相反,通過西方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明了中國古天文歷法,古星相學,所展示出來的科學性與一成不變性。只是中國人在五千年間,除了丟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粹東西之外,就再沒有作為了。

D. 疾病與健康之間的關系

健康與疾病不是對立的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統一體。從疾病最嚴重狀態到健康最頂峰狀態是一個生命的連續過程,它處於經常變化而非絕對靜止狀態。

並呈現不同層次的適應水平。如果個體與環境保持正常的適應,就意味著正常的健康,如果適應良好,就是健康良好;反之,如果適應不良,陷入疾病狀態,就意味著健康不良。

(4)健康小知識症與病的關系擴展閱讀

疾病的臨床表現是千變萬化、錯綜復雜的。從八綱辨證來看,任何一種病症都可用陰陽確定類別、用寒熱闡發性質、用表裡反映其病位深淺、用虛實說明邪正盛衰的強弱。

八綱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證方法,是各種辨證的總綱,在診斷疾病的過程中,有執簡馭繁,提綱挈 領的作用,適應於臨床各科的辨證,具體的說,各科辨證是在八綱辨證的基礎上加以深化。

在八綱辨證中,陰陽、寒熱、表裡、虛實八類證候之間的關系,並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證、熱 證、實證隸屬於陽證范疇。里證、寒證、虛證統屬於陰證范疇。

E. 簡述健康與疾病的關系

從食物營養類型與人類健康的關系,以及均衡膳食和合理營養的模式極其對於人體健康的重大意義幾方面,論述了人類要維護自身的健康,就必須注意膳食和營養的道理。
關鍵詞:飲食 養生 合理營養 膳食 食物營養
人的生命必須通過飲食來維持,人的生命質量和精神心理與飲食營養有極大的關系,人的智力、體力、學習能力、運動能力、防病能力、康復能力、生殖能力、壽命、身高、體重也都與營養飲食有不可分割的聯系。營養素攝入不平衡將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營養和平衡膳食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二、合理營養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營養就是生命體不斷地從外界攝取所需物質以維待生命活動的過程。對人來說,營養就是從外界攝取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體需要的物質以維持生命活動的整個過程,這些維持身體正常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所需的物質,叫做「營養素」。
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人體系統。構成細胞的物質來源於我們所攝取的食物中的營養素,它們被身體利用,滋養我們體內的細胞。細胞健康無疑決定了人的健康。目前已知的人體所需的四十餘種營養素,我們可將其細分為七大類:一是碳水化合物,其功能是維持身體細胞的活動,主要來源於五穀類;二是脂類,其功能是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主要來源於油脂類(食用油、脂肪、堅果類);三是蛋白質,其功能是維持身體細胞的活動,主要來源與於魚、肉、豆、蛋、奶等;四是維生素,其功能是調節生理機能,主要來源於蔬菜、水果;五是礦物質,其功能是建造和修補身體組織、調節生理機能,主要來源於蔬菜、水果;六是水,其功能是調節生理功能,主要來源是飲料、湯;七是膳食纖維,其功能是預防人體胃腸道疾病和維護胃腸道健康,來源於各種植物性食物。
合理營養要求三大營養素供熱占總熱能的百分比為蛋白質10%~15%、脂肪20%~30%,糖類(碳水化合物)60%~70%。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構成各種酶、抗體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蛋白質可促進生長發育,維持毛細血管的正常滲透性,並供給熱能,缺乏時可致生長發育遲緩、體重減輕、容易疲勞、循環血容量減少、貧血、對傳染病抵抗力降低、創傷和骨折不易癒合、病後恢復遲緩,嚴重缺乏時可致營養不良性水腫。脂肪可供給熱能,構成組織脂肪及儲存脂肪,供給必需脂肪酸(亞油酸),脂肪還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但脂肪攝入過多可致肥胖和動脈粥樣硬化。動物性脂肪中含飽和脂肪酸較多(魚類除外),植物油含多不飽和脂肪酸較多(棕櫚油、椰子油除外),飽和脂肪酸可使血清膽固醇量增高,多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減少血小板的粘附性。所以膳食中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s/p)以1∶1為宜,這樣既照顧到必需脂肪酸的供應,又可預防一些與脂肪營養有關的疾病(如冠心病、肥胖症等)的發生。碳水化合物是熱能的食物來源,有節省蛋白質的作用,可保證正常量的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以維持大腦活動、肝臟解毒和肌肉活動。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可導致熱能不足,生長發育遲緩,易於疲勞,攝入過多可致肥胖。膳食纖維為人體健康所必需,為人體內物質代謝所必需,不能由人體合成,只能由食物供給。鈣、磷、鎂、鉀、鈉等無機鹽是組成機體的必要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人體組織中含量少於體重的0.01%的鐵、碘、銅、鋅、錳、鈦、鉬、硒、鉻、氟、鎳等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與酶、維生素、激素、核酸有密切關系

F. 病,證,症三者的關系

病,證,症三者的關系?現在中醫教科書其實沒有搞明白;
病,證,症三者的關系?只有對陰陽五行學形成科學認識後才會真正明白;
陰陽系統論、中醫生理病理系統論作者張睿老師談病證症的關系:
病、證、症屬於中醫辨識疾病的基本程序。其中症就是指反映疾病的症狀與體征(包括通過一起檢測手段獲得的病理性指標),屬於判斷病與證的第一手資料。所以概括的說,症屬於對疾病的感性認識;病與證屬於具備一定的中醫學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的醫師對疾病理性認識的升華。按照中醫理論基本模式,「病」就是這個模式「是什麼」方面要把握的重要病理內容,「證」就是這個模式「怎麼樣」方面要反映的病理內容,也是這里探討的重點。因為傳統上包括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等恰恰在某些方面認識不足。
病是構成疾病的基本矛盾一方,也就是正氣(所謂正氣就是五臟調節機能)與之斗爭的邪氣(致病因素)的基本內容「是什麼」,是決定中醫病名的依據,假設邪氣屬於結核桿菌,那麼病名就是結核病。所以,對「是什麼」范疇致病因素(也稱基礎病因)的把握,屬於中西醫對疾病認識的共性。中醫的個性或特色,主要通過邪氣對機體在不同空間一定時間帶來的傷害「怎麼樣」——證要把握的病理內容來體現。能反映出具體的病位【空間】、證因【時間】、病性【虛實】與病勢的規范的證型表達形式就是中醫證的任務。換句話說,任何證型的表達形式,都必將具備病位、證因(證候病因)病性與病勢,否則都是不規范的。
關於病與證的關系,請允許我可以用一個與疾病無關卻能說明其原理的例子說明一下。假設某商場發生了火災,消防部門一是要查清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火災(與中醫的病因或病名的確定類似),再一個就是要查清這個火災對商場造成了「怎麼樣的損失」(與中醫證要把握的病理內容類似)。最後結論是,因為電線老化形成短路引發了火災;由於該商場經營的不少商品屬於易燃物品,消防措施也不到位,所以大火得以蔓延,不但很多商品被付之一炬,而且對商場的房屋構架也帶來了一定影響。這個例子說明,關於這場火災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的定性,與這場大火究竟給商場帶來了「怎麼樣的損失」的定性,屬於兩個相對不同的概念。前者要摸清的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火災,後者要摸清的是,這場火災對商場造成了怎麼樣的損失。這種因果關系的把握,與中醫的病與證關系的把握具有原理的類比性。
現在包括十三五規劃教材在內的《中醫基礎理論》,其實有把「基礎病因」與「證候病因」混為一談的跡象。造成認識混淆的原因就是沒有對陰陽五行學形成科學的認識,構築最起碼的「是什麼」與「怎麼樣」的中醫理論模式。因此,盡管意識到正氣與邪氣的基本矛盾是導致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但在具體病、證、症關系把握的時候,尤其對證型包含的內容,不能做出合符邏輯的判斷。而是試圖用「證候病因」取代「基礎病因」。最後不僅導致中醫的病名、證型的表達形式不規范,而且還帶來了難與飛速發展的現代科學接軌的人為的封閉。
所以,在理論層面我們一定要弄清」基礎病因」與「證候病因」是有確定性區別的;「基礎病因」處於疾病「是什麼」方面的邏輯范疇,也就是中醫強調的正氣與邪氣的基本矛盾的重要病理內容;「證候病因」則屬於疾病在「怎麼樣」方面的邏輯范疇,反映的是邪氣在不同空間一定時間對機體的傷害「怎麼樣」的病理內容之一,把握的是疾病在時間方面對機體傷害的內容。那麼,這個內容是什麼呢?就是臟腑陰陽氣化規律中異常的六氣——「六淫」。
把握中醫病與證真諦需要切記,病是中西醫對疾病認識的共性,證才是中醫對疾病認識的個性。當一定的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五臟調節機制紊亂而且自我調節一時又不能將致病因素排除或戰勝致病因素時,就將呈現病態的反映。一方面說明,任何疾病都將有與其疾病的特異性相應的病因在作祟,這也是中西醫對疾病認識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說明,只有人體的正氣對致病因素作出反映,形成了正氣與邪氣(致病因素的稱謂)的基本矛盾之後,才能顯示疾病的存在。這種對疾病的理性認識,不但顯示了中醫與西醫對疾病認識的區別與聯系,更為中醫對疾病更深層面------證的認識打下了基礎,彰顯中醫對疾病動態認識的優勢與特色。所以對病名的規范,沒有必要羞羞答答的去迴避與西醫在疾病方面認識的共性,也不是因為迎合「中西醫結合」的需要,在那裡牽強附會,而是中醫認識疾病的客觀邏輯本身就具備的內容。
因此,中醫的特色是建立在與西醫對基礎病因認識的共性之上。如果拋棄本應有的共性,只看到所謂的特色,就將是撿芝麻丟西瓜的得不償失,需要我們實事求是的予以糾正,真正發揮出中醫理論的優勢。
張睿按語:規范病、證、症的表達形式,必將是一定時期中醫首先面對的問題。只有病名與證型表達形式的規范性,中醫的「是什麼」與「怎麼樣」理論模式才會名副其實,反映出中醫理論的客觀本質內容,為中醫的臨床科研等提供科學的理論保障。否則,一起無從談起。

G. 如何理解健康和疾病的關系

《論疾病》

佛教以生、老、病、死為四苦。其中,常人最怕的,並非死,而是病——在病中,更容易有生不如死的感受;那些甘願自殺的人,便是明證。

身心的正常狀態,是為健康;身心顯著的異常狀態,是為疾病。而在健康與疾病之間,還有身心非顯著的異常狀態,姑且命作近疾。

顯然,沒有正常,便不會有異常;沒有健康,便不會有疾病。其實,反過來說,也成立:沒有異常,便不會有正常;沒有疾病,便不會有健康。——陰陽相互依存,不同生,便共亡。

所以,對於人生的種種逆境,不必過於憎惡與怨恨。苦於天作孽,那便是命運,怨天非但無益,反而更苦;苦於自作孽,那便是報應,怨不得天,也怪不得旁人。

年邁不便的人,渴望著青春永駐;疾病纏身的人,幻想著健康長存:人們往往不能免於衰老與疾病,而常常希望它們徹底消亡。若果真有上帝,且願意大發慈悲,將橫亘於生死之間的「老」「病」抹去——那麼,人們便如同定了時、卻不知何時爆發的炸彈;而彼時對死亡的恐懼,將比如今對衰老和疾病的厭惡,更為可怕。

疾病還可繼續分類:在身而不在心,是為身疾;在心而不在身,是為心疾;身心皆有累及,是為雙疾。疾病之於人類,可謂不離不棄:在早期,科技欠發達,以身疾為主;在中期,科技相對發達,以雙疾為主;在晚期,科技非常發達,以心疾為主。

須知科技是把雙刃劍,既可治病(身疾),又能致病(心疾)。身疾的醫治,固不容易;心疾的治療,更為艱難。所以,我們歡欣於科技改善身疾的療效時,更要警惕其隱藏的危害——功在當代,便過在未來;過在當代,便功在未來。

生物都有強大的維持自身穩定的能力,人類尤其如此。所以,疾病必定有著明確的病因,且後者的致病力,須強於人體的抵抗力,其才能顯現於外。因而,要想防控疾病,須減弱病因的致病力,或增強人體的抵抗力——顯然,後者更為容易,也更為關鍵。

對抗身疾,須健壯軀體;對抗心疾,須堅強精神;對抗雙疾,須雙管齊下。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軀體健壯的保障;高尚的道德修養,是精神堅強的後盾:生活習慣不好,道德修養不高,卻想著身心無恙,豈不是白日做夢?

古人雲:「青青不伐,將尋斧柯;涓涓不壅,將成江河。」對抗災禍,干預越早,效果越好,損傷越小。所以,「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疾愈發普遍,也愈難改善。病在外,旁人尚易使力;如在內,則難以下手。解鈴還須系鈴人:若心疾患者疏於自救,甚至閉心拒醫,便是孔子再世,華佗重生,也無計可施。

《增廣賢文》有雲:「貧無達士將金贈,病有高人說葯方。」對於心疾,除自救外,我再無良方,只有些許建議:返樸歸真。

身越近於自然,心越歸於樸素,疾病便越少、越輕——心疾最是如此。而科技的發展,使得人與自然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利愈顯,則害愈隱;功愈廣,則過愈重。

對人類而言,利顯而害明,功廣而過輕的事,我只想到一條:愛護自然。須知善待自然,便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