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
"如何理解「照鏡子」和「正衣冠」:
為什麼要照鏡子?因為照鏡子才能正視自我、發現問題,才能知道在執政興國的路上還有哪些差距和不足。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通過「照鏡子」查找差距,讓每個黨員幹部都能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等方面擺出問題、看到不足、明確方向,既是開展活動的總要求,也是搞好活動的有效方法。
那麼,我們黨要照什麼樣的鏡子呢?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亦如此,鏡子並不是唯一的——我們黨要以黨章為鏡,清除思想上的「灰塵」,明確按黨的宗旨辦事,朝共同的奮斗目標前進;要以黨史為鏡,繼承和弘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事業觀;要以優秀黨員為鏡,學習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跡,促進全黨上下一心、砥礪前行;要以群眾期盼為鏡,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密切聯系群眾,真正把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體現在工作中、行動中。
什麼是正衣冠?正衣冠並不意味著鼓勵黨員領導幹部穿名牌服裝、戴名牌手錶,而是要按照服務為民、清正廉潔的要求,嚴明黨的紀律,整頓黨的作風,端正黨員行為,從而樹立良好的形象。
中央把「正衣冠」作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之一,意在強調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應加強自我約束、努力自我凈化、實現自我完善,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黨員幹部也不可能不犯錯誤,也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中國共產黨人,理當擁有自律的意識、自糾的勇氣,以立得正、行得端贏得人民信任,肩負起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歷史使命。
「正衣冠」,就要「吾日三省吾身」,經常問一問自己「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牢記黨的宗旨,不忘責任擔當;就要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經常審視自己的言行有沒有將之貫徹落實好;就要時刻對照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查一查底線是否堅守、職責是否履行、節操是否秉持。只要在思想上綳緊自我約束、自我完善這根弦,就能做到衣冠正、行為端。保持良好形象,衣冠不可一日不正。只有持之以恆「正衣冠」,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始終恪盡黨員義務,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全心全意為民服務,才能在群眾中樹起公信力,保持好形象。"
Ⅱ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點是什麼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點是: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以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為重點,切實加強全體黨員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切入點是: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教育活動重點對象是: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結部署:
要充分運用第一批活動經驗,緊緊扭住反對「四風」,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問題,把改進作風成效落實到基層,真正讓群眾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實效。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群眾路線是永葆黨的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家寶,必須做到教育和實踐兩手抓,使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深深植根於思想中、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