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師的目標是什麼
教師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社會適應能力。教學目標包括學科知識掌握、思維能力提升、實踐技能鍛煉、道德品質培養。教師通過傳授知識、激發興趣、塑造品格,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實現潛能,培養社會有用人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是核心任務,涉及書本理論、實際操作、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創新意識等。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激發興趣,提高動力,培養多種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關注多元文化理解、同情心、社會責任感培養。教師通過自身言行示範傳遞積極態度、正確價值觀。個性化指導與支持是關鍵,每個學生獨特,教師提供個性化支持,幫助克服障礙,發揮優勢。個性化指導包括個別輔導、小組合作、調整教學策略。教師是終身學習的倡導者,鼓勵自主學習,更新知識,提升專業素養。教師作為社區與家庭橋梁,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表現,探討支持成長方法。參與社區活動,共享教育資源,促進學校與社區合作。教師目標全面,旨在培養學生成為有知識、能力、責任感的社成員。
❷ 教學目標中的三個目標分別指什麼
1、課程目標:課程目標分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具有整體性、階段性、持續性、層次性和遞進性。課程目標直接受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的制約和影響,是我們對於課程與教學預期的結果。
2、課堂教學目標:指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是教育目的、教學目標和課程目標的具體化,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所要達到的要求和標准。 課堂教學目標比課程目標更具體,是課程目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的體現。
3、教育成才目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高等學校應該針對學生成才目標和在成才目標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根據學校教育的規律 ,確定學生成才目標教育的思路和設想。
❸ 教學的三維目標是什麼
三維目標是教育理論中的一個新名詞。它是指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達到的三個目標維度,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
(3)教師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什麼擴展閱讀:
1、要整合三維目標,前提是要整體解讀文本,科學確定每一個維度的目標。「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在閱讀文本時,首先要確定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點。
2、目標的逐維分解有利於目標的具體化、操作化,分解目標只是教學目標設計的第一步,關鍵是把分解後的目標整合起來,整合的目標更有利於目標的結構化和整體化。
3、在目標的表述形式上,雖然沒有出現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明顯的提示語,但是每一條目標都很好地把三維目標交融在一起,並且分層遞進,為課堂教學達到三維目標和諧共振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