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孩子學習成績差,家長應該如何做
孩子是學習成績差,父母無疑會很著急,然後會想著,該怎麼教育孩子,或者改變孩子,才能讓孩子有進步、有改變。但真心爸媽認為,當我們發現孩子成績差時,要做的,不是對孩子做什麼,而是父母自己做一些改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幫助孩子進步。
為什麼這么說呢?
我們認為,孩子因為智力因素學習成績差的情況,實際上是很少的,孩子成績差或者在學校表現很差,大多情況下是由不良的家庭環境、父母的不佳示範、父母對待孩子的錯誤方式造成的。
所以,父母要做的是:
1、改善不良的家庭環境
我們曾遇到一個個案,一個初中孩子,成績非常差,而且幾乎每天都不完成作業,課堂表現也不好,經常被各科老師向班主任投訴,而且和同學相處和很差,經常發生矛盾,甚至動手打架。後來發現,是因為孩子的父母,關系非常差,經常吵架,而且正在鬧離婚。
這個例子可能比較嚴重一些,但不良的家庭環境——包括父母爭吵、父母冷戰、父母一方角色缺失、父母對孩子態度冷漠等等等等,都會大大影響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和表現,更容易讓孩子成為差生。
所以要改善孩子的狀況,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致力於改善不良家庭環境,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溫馨、健康的成長環境。良好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都不會太差。
2、父母為孩子做出好示範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對孩子的示範作用,也至關重要。比如父母都沉迷手機或者游戲,工作上不求進步,生活中得過且過,不閱讀,不學習,不勤奮工作,不認真生活,那麼他們培養出來的孩子,一定也好不到哪兒去。
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是差生時,不妨檢討一下自己,你在工作中、生活中,是不是也是那個「差生」?
3、父母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
另外一些孩子,家庭環境不差,父母也勤奮學習、工作,但就是表現不佳,甚至成為差生。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通常最憤怒:「我怎麼會養出你這樣的孩子?」
但這也正是孩子成為差生的原因之一——父母給孩子過大壓力、父母對孩子過度嚴厲、父母對孩子簡單粗暴、父母經常負面評價孩子、父母對孩子過度控制等等有偏差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很可能造成孩子過度叛逆、自卑、自信心不足、缺乏內在動力等等,從而成為差生。
所以當發現自己的孩子成為差生時,父母還需要檢討和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錯誤方式,給孩子一個充滿肯定、鼓勵、平等交流等正面能量的親子關系。與爸爸媽媽之間關系和諧、交流無礙的孩子,通常很少成為差生。
總而言之,孩子是差生,首先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