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加強黨性教育,理論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
加強黨性教育,理論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增強黨員信仰。有人說,思想是指路的明燈,思想有多遠,人就可以走多遠。信仰的前進的防線,是精神的支柱,的行動的指南。中國共產黨建黨92年以來,風雨兼程,走過了多少風風雨雨與動盪不堪。領導全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取得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理想和信念是人們政治信仰與世界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世界觀與人生觀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方向,沒有信仰的人是一個一事無成的人。而往往走錯路的人也是從思想開始的,因為他不相信這個東西,他不認為共產主義會思想,思想上的空虛加上行動上的跟隨,很容易就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加強黨性的教育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從思想上入手。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名黨員的行動指南,所以學習黨的行動指南也必不可少。
只有認真組織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通過不斷地學習,逐漸提高黨員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鑒別力,在錯綜復雜的情況下,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主流價值體系,把握正確的方向。根據不同的黨員自身的特點進行教育,從他們現有的實際出發,確定不同的教育內容,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防止「一鍋端」的現象。這樣才能使每一個黨員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在原有的基礎和水準上得到新的提高。
二、以思想道德教育促進黨性教育。道德教育有三個重要的概念:公正、民生、人權。道德教育是由培養一個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擁有同情心的人開始的,而黨性教育恰恰與道德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古人教育我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黨員的道德素質往往與黨性的緊密相連。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加強主觀世界,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很好地約束自己,抵擋住各種誘惑,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杜絕各種腐敗情況的發生。
三、發揮好黨員模範帶頭作用。黨員要發揮好模範帶頭作用,在關鍵時刻拉得出、打得贏,在工作與學習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在學習黨的理論的同時加強模範教育,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作維護大局的模範,凡事爭先,無私奉獻,處處作模範表率作用。在工作上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愛崗敬業,努力學習自身的職業技能提升技術水平,在考評考核中做到模範作用;生活上廉潔自律,帶頭堅持黨性原則,堅持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做到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吃的不吃,不該去的不去,不該玩的不玩,不該辦的不辦。
四、牢記與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加強黨的歷史教育。從井岡山斗爭時期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新時期,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所肩負的中心責任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歷史的閃光點,這是需要我們年輕的一輩,現在黨組織中的一股新興的力量應該牢記與傳承的優良傳統。做到不忘本,不忘使命,在黨的奮斗過程中,是一段為了我國人民建設人民民主專政的一段燦爛的時期,在當今的社會形勢下,要不斷加強整合歷史中所遇到的問題,在回顧歷史中加強黨性的教育,要深刻地認識現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所以堅決不能忘記那段崢嶸歲月,要將歷史融入到生活,融入到部隊日常工作學習當中去做好傳承。
龔自珍曾經說過:「欲滅人之國,必先滅其史」。革命傳統資源是黨的思想理論和精神文明記載,是黨性中的閃光點,走民主復興道路,記錄黨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的足跡,要善於用這些奮斗的樂章來激勵黨員奮發向上,挖掘好、保護好這些資源。如果黨員對於黨史很陌生,對黨的認同感和忠誠度就不會很高,黨性就很難保持。所以正確的認識和傳承黨的歷史,尋共產黨之根、尋中華民族之魂,深刻銘記歷史,才能全面把握現在,創造未來。在培養黨性,學習黨性的過程中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但是方法要得當,並且在對待這件事情上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切記好高騖遠,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的大好局面。
② 黨校黨性教育流程研究目錄
黨校黨性教育流程研究
一、黨校黨性教育基礎
黨校黨性教育是對黨員的重要課程,旨在提升黨員幹部的黨性素質。黨性教育不僅涵蓋了世界觀、理想信念等基本內容,還強調理論研究性、國情現實性、實踐震撼性和紀律嚴肅性。
二、教育環節與方法
黨校黨性教育包括制度建設、內容設置(如世界觀教育、拓展訓練等)、組織生活、黨性分析和考核評估。黨性分析是關鍵環節,涉及分析撰寫、交流與點評。
三、實踐載體與質量評估
黨校通過紅色教育、拓展訓練、警示教育和國防教育等活動進行實踐,同時對黨性教育活動進行質量評估,關注內容、形式、思想與實際、時間與績效等關系。
四、教育關系與案例研究
研究內容與形式、思想與實踐的平衡,以及如何在繼承傳統與創新發展中推進黨性教育。附錄部分列舉了各類實踐活動方案和案例分析,如考察計劃、教學研討等。
五、結論
黨校黨性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通過多種方式和環節來實施,確保其有效性。通過深入研究和實踐,黨校在培養黨員幹部黨性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