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教育性教學
教育性教學。
赫爾巴特特別重視智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提出了「教育性教學」的著名理論。他把實現教育目的與傳授文化知識看做同一個過程,認為任何教學都必須有教育性,既沒有「無教學的教育」,也沒有「無教育的教學」,所以應該把學校的全部工作都歸結為「教育性教學」。
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多方面興趣」是學生意識活動的「內在動力」。也就是說,學生如果有多方面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追求知識,一心鑽研課業,達到教學的目的。他把興趣分為經驗的、思辨的、審美的、同情的、社會的和宗教的六種。根據這些興趣,赫爾巴特為普通中學擬訂了龐雜的課程體系。
(1)什麼教育教學擴展閱讀
教學具有教育性,教書和育人相統一是一條重要的規律。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曾經明確指出:「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這就是說,在任何教學活動中都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就是把人類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學生個體認識的過程。
這一有組織的認識過程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就是怎樣把人類積累起來的基本認識最有效地轉化到新生一代個體的認識中去,教學過程是人類總體認識和學生個體認識之間重要的聯系環節和紐帶,這就決定了它必然是一種簡約的。
經過提煉了的認識過程,學生在教學中的認識過程,從認識的對象,認識的環境到認識的活動等都有著它自身的規律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