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們國家為什麼要普及12年義務教育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建議,逐步擴大12年教育的普及率,要適時修改相關法律,實施12年義務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陳眾議認為,目前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已經不適應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不僅可以緩解小學和初中教學內卷問題,還可消釋「普職分流」政策帶來的沖擊。
據了解,我國推廣九年義務教育,還是在1986年,距今已經27年。而近三十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了解,陝西省從2016年秋季起全面實施13年免費教育,包括學前1年、小學初中9年和高中3年。2012年,內蒙古對高中階段的所有學生全面實施「兩免」政策(免學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實現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12年免費教育。西藏則從2012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面實現15年免費教育,即學前3年、小學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全免費。
那麼,對義務教育,該怎麼樣好呢?
作為吃瓜群眾,我認為,不論實施什麼樣的義務教育,必須在提升內涵上下功夫。
文章圖片2
一是學制更加科學。目前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是小學六年加初中三年,學前和高中教育沒有列入義務教育范圍。大家普遍看好西藏式,西藏則從2012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面實現15年免費教育,即學前3年、小學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全免費。這樣自然好,但要考慮到各地實際,如果學制更長更好,如果能再加四年本科19年免費教育更好。但要明白一個點,那就是義務教育的強制性,這是國家意志,你必須得完成學習,這是責任,更是義務。根據目前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在本吃瓜群眾來說,學前3年,小學初中9年,這12年的義務教育更科學,到了高中和大學以上,根據孩子的心智特點,強制有些人學完高中,勉為其難。
二是機制更加靈活。體現在初升高階段,根據目前的孩子的心智特點,初升高就是個分水嶺,在鼓勵孩子繼續教育的同時,可以繼續延續目前的模式,有學習潛力的讀高中,有就業潛力的上各種專業學校,這樣更科學,如果要實施高中階段的義務教育,無論是職高教育還是高中教育,都應該在義務教育的范圍,不能厚此薄彼。義務教育的年制越長,對各級的財政壓力越大,對孩子的適應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有財力的地方,如果免費的學制更長,有些村和有些財力的企業,如果對員工的免費年限更長,則是廣大學生家長更歡迎的。
『貳』 我國那些地區實行了12年或15年義務教育
深圳、珠海、浙江、福州、山東等多地嘗試十二年義務教育。但目前沒有大范圍普及。
2006年,澳門特區政府頒布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該法規定,免費教育由原來10年正規教育拓展為15年,即包括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
2012年秋季開始,西藏自治區將對學前教育階段城鎮子女實行免費教育,這標志著西藏免費教育擴大至15年,即學前3年、小學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
2017年,湖北、河北、廣東等地的少數民族聚集區已開始實行12年義務教育。新疆地區率先實行15年義務教育。
據悉,國家預計2020年全面實行12年義務教育,部分地區全面實行15年義務教育。
(2)西藏教育公費多少年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制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點。
民國時期的文盲率,一般認為是80%,比如毛主席1945年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提出:「從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新中國剛剛成立百業待興,但中央領導一步到位把義務教育年限達到發達國家的教育水平,體現了國家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的堅定信念。
2016年,全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小學17.8萬所、初中5.2萬所,小學在校生9913.0萬人,初中在校生4329.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