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母最應該看的10本教育經典書
為父母打開一扇窗,
屋內是自我成長,
是愛與自由。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感悟和學習的過程。為了讓各位家長更好的學習,特意為各位家長精選了10本教育經典書。每一本都值得認真讀……
《愛彌兒》
盧梭 (著)
內容簡介|
一本寓意深刻的成長小說,一部生動有趣的教育論著。盧梭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它告訴我們,遵從孩子的天性,讓他們自由成長更有助天才的培養。
《夏山學校》
A.S.尼爾(著)
內容簡介|
講述了許多孩子來夏山之前厭學、自卑、叛逆,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來到夏山後,他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覺自發地學習,充滿自信,也懂得愛己愛人,每個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本書通過豐富的事例、詳盡的心理分析和論證,清晰地闡明了作者的教育理念,即主張尊重孩子的天性,以愛鼓勵孩子自由發展。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尹建莉 (著)
內容簡介|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尹建莉第一部家庭教育著作,榮獲二十多項大獎。堪稱中國家庭教育里程碑之作。這是一本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是難得的家教讀本,既敢直面教育問題,又深入地思考;有獨到的教育觀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還有無所不在的愛心。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
尹建莉(著)
內容簡介|
作者依據經典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以學者的嚴謹和媽媽的親和,對大家面臨的種種教育問題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解讀,並指出教育面臨的種種誤區,同時為讀者提供出許多可操作的方法。
《民主主義與教育》
約翰·杜威(著)
內容簡介|
本書系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一部堪與柏拉圖的《理想國》、盧梭的《愛彌兒》相提並論的巨著。在本書中,杜威全面闡述了他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把民主的思想引入教育,就教育的本質、目的、內容、方法、教材等問題提出了獨特的見解。
《自我的追尋》
艾·弗洛姆 (著)
內容簡介|
弗洛姆以倫理問題展開心理上的探討,道出現代人困惑的症結,以及社會的病態與原因。他鼓勵人們認清自我,努力成為真正自我的本體,擺脫人為痛苦的桎梏,從而追尋真正的幸福。
《愛的藝術》
艾·弗洛姆 (著)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弗洛姆提出,愛是一門藝術,要求想要掌握這門藝術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在這里,愛不僅僅是狹隘的男女愛情,也並非通過磨練增進技巧即可獲得。愛是人格整體的展現,要發展愛的能力 ,就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人格,並朝著有益的目標邁進。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海姆·G·吉諾特
(著)
內容簡介|
書的主旨非常明確,就是講父母如何正確有效地與孩子溝通。這是一個實用的指南,給所有面臨日常狀況和精神難題的父母提供具體的建議和可取的解決方法。它還給出一些從基本交流原則生發出來的具體建議,指導父母在跟孩子相處時要彼此尊重。
《正面管教》
簡·尼爾森 (著)
內容簡介|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我們將通過正面管教家長工作坊幫助家長學會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阿黛爾·法伯/伊萊恩·瑪茲麗施 (著)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聖經。閱讀本書的經歷,將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與接受愛的訓練的過程, 它給了你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你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通過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平台,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願意與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說?」「怎麼聽?」的技巧,就能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讓孩子在您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展。
B. 教育書籍推薦(影響教育的40本書)
1978—2018,改革開放40年,我們每個人都經歷在這波瀾壯闊的大時代里,既見證了社會的飛速發展,也完成著個人的精神蛻變。作為40年思想文化的結晶,一本本好書標注了改革開放的進程。
蒲公英書房從改革開放40年中,精選出40本有關教育,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好書!
在這40本好書中, 有6本是我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哦!
它們是《人的教育》《中國教育路在何方》《民主主義與教育》《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大教學論》《中國教育史》都是人教社的, 你都讀過嗎?
(看到文末,有免費贈書福利哦!)
讓我們透過這40本書,重溫40年來中國人的心路歷程,感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教育是改革開放的先聲,也是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改革開放40年,也是中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奮起直追的40年。這是一個從無到有,從舊到新的過程。
過去40年常被形容為「摸著石頭過河」,始於沒有標准答案的探索。未來的道路,也需要我們繼續摸著石頭走下去,好在路上多了些依傍,就是這些凝結著前人經驗與智慧的好書。
40年40本書,有些被記得,有些被遺忘,有些被湮沒,有些被漠視。這是歷史的選擇,但更長的歷史告訴我們,忘記的會重現,消失的會再來。
然而,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無知,而這正是我們打開一本又一本書的動力所在。
社會變遷,引領著教育界的風向。40年40本書,哪一本書是你心中的經典?哪一本書你還未曾翻開?
80年代
恢復高考、出國留學
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當時中國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教育是從恢復高考走來的。 恢復高考不僅拉開了中國教育改革大幕,也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個重要標志性事件。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打開窗戶,發現世界教育已經走向現代化。於是我們如飢似渴地吸收西方教育的先進理念、教育改革的經驗,逐漸使我國的教育恢復起來,中國教育事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01
《平凡的世界》·路遙
作家路遙用畢生心血寫就的《平凡的世界》,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普通人在時代大變革中所走過的既平凡又壯美的人生畫卷。人生的奮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時代都是相似的。
02
《傅雷家書》·傅雷
今天人們只知訓練各種謀生和表面成功的技巧,恰恰忘記了「培養心靈的神聖工作」,當此之時,無論對於成長中的青年人,還是對於望子成龍的父母們,這部以培養孩子心靈為主旨的家書豈不更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03
《窗邊的小豆豆》·黑柳徹子
世界上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
該書不僅帶給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全世界極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04
《美的歷程》·李澤厚
05
《隨想錄》·巴金
經歷了種種的「非人」的歷史折磨之後,巴金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清醒地意識到,在現代中國,在人的基本生存權利尚難保障的時代,真正的負責的文學都只能首先是「為了人生」的。該書不僅是對文學的理解,也是對世界、對人的理解。
06
《中國教育思想史》/《中國教育史 》·郭齊家
該書全面闡述了中國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內容涉及源遠流長的教育制度,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並對歷史上諸多著名教育家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紹
07
《大教學論》·誇美紐斯
該書是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的經典之作,被認為是教學論誕生的標志。誇美紐斯認為,教學論是指教學的藝術,「大教學論」,「就是一種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的全部藝術」。
書中明確提出並詳細論證了一系列的教學原則和教學規則,提出並論述了各種教學方法,擬訂了各級學校的課程設置,確立了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制訂了編寫教科書的原則要求,對教師如何上好一堂課也都做了具體的規定。
08
《給教師的建議》·B.A.蘇霍姆林斯基
蘇霍姆林斯基也許是我國教育界最熟悉的名字。許多學校,校長或教師的案頭一定放有這本書。
09
《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讓.皮亞傑
該書攜大量近當代兒童認知心理研究成果,帶我們重新審視今天教育的理念、綱要及方法,常有令人豁然開朗的睿智之言。
溫馨提示:《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已經更名為《皮亞傑教育論著選》,點擊下方小程序可直接購買。
10
《現代課程論》·鍾啟泉
90年代
教育體制、教育改革、教育理論
1993年,國家頒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要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科技體制改革需要的教育體制。
這一時期,我國學界開始走自己的路,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理論和經驗。於是 各種教育改革實驗蓬勃發展起來,比較突出的有李吉林的情景教育、葉瀾的新基礎教育、裴娣娜的主體教育、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等,其他還有愉快教育、和諧教育、成功教育、生命教育等實驗研究,創造了本土教育的新經驗。
01
《萬曆十五年》·黃仁宇
這是對當代中國人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的一部經典之作。它的重要在於,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具有顛覆意義的敘述歷史的新方式。
在書中,黃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筆觸分析一個皇朝從興盛走向衰頹的原因,而這些平淡的敘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對歷史學不感興趣的讀者,也心有戚戚焉。
02
《時間簡史》·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自1988年首版以來的歲月里,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譯成40種文字,銷售了近1000萬冊,成為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該書內容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但是從那以後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宇宙世界的觀測技術方面都有了非凡的進展。
03
《活著》·余華
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擊或許令讀者無從同情,但余華至真至誠的筆墨,已將福貴塑造成了一個存在的英雄。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
04
《文化苦旅》·余秋雨
行在中外,思游古今。從家鄉到祖國山川,從五洲到人生逆旅;是游記,更是文化的反思;是人生,更是傳奇。30年不變的喜愛,千萬師生共賞共析。
05
《白鹿原》·陳忠實
這是一部渭河平原的雄奇史詩,一幅中國農村的斑斕畫卷。該書1997年獲茅盾文學獎,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
06
《金庸作品集》·金庸
金庸的出現,是當代文化的一個奇跡。金庸武俠小說包涵著迷人的文化氣息,豐厚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他把正直、善良、俠肝義膽的中國文化精神傳遍了全世界。
07
《黃金時代》·王小波
該書是作家王小波創作的中篇小說。作品中對性愛的正面書寫,對現實的批判和嘲諷,對人生存狀態的反思,對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顯,迥異於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說。
08
《教育——財富蘊藏與其中》·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
該書是「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報告基於三年間在世界范圍的廣泛咨詢和分析,從新的視角探討了學習的階段及溝通這些階段的橋梁。在一個日益受技術左右的世界,必須同時強調利用技術以服務於教育的方法,強調如何培養人去掌握技術以服務於生活和工作。
09
《人的教育》·福祿培爾
《人的教育》就是一部泛論兒童時期學前和學校教育的書 。 福祿培爾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的發展,重視兒童積極活動和發展兒童個性以及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主張人的一切發展階段教育的連續性等。
10
《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佐藤學
該書是日本東京大學佐藤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重點論述了「學習」作為一種對話性實踐,不僅引導我們從獨白的世界走向對話的世界,而且藉助這種對話性的、合作性的實踐。
為人們提供了構築起「學習共同體」的可能性,而基於「學習共同體」構想的學校改革作為一種「靜悄悄的革命」,將會形成21世紀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
00年代
素質教育、義務教育、教育公平
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發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把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從改革入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2006年9月1日,經過修訂頒布的《義務教育法》,從法律的層面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2007年春免除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2010年出台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更加明確把「促進公平」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針,把教育公平作為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01
《影響力》·羅伯特.B.西奧迪尼
自出版以來,《影響力》就一直是暢銷佳作。由於它的影響,勸說得以成為一門科學。無論你是普通人還是為某一產品或事業觀點游說的人,這都是一本*基本的書,是你理解人們心理的基石。
02
《激盪三十年》·吳曉波
近30年來中國向世界經濟大國的躍升,無疑是現代世界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國崛起這一宏大敘事,是由千百萬普通人各不相同的創業故事集合而成的。
03
《人性的弱點》·戴爾.卡耐基
該書作為一本實用的人際關系著作,從人性本質的角度,挖掘出潛藏在人們體內的弱點,使人們能夠充分認識自己,並不斷改造自己。
04
《三體》·劉慈欣
從《三體》三部曲出版問世至今,劉慈欣對很多熱愛這部作品的人來說,就一直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這是一部被視為「中國科幻文學里程碑」式的作品。
05
《我們仨》·楊絳
楊絳先生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先她而去的女兒錢媛、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這個三口之家的動人故事證明:家庭是一生的庇護所。
06
《向瑞吉歐學習什麼》(《兒童的100種語言》解讀) ·屠美如
該書比較全面地從歷史層面、哲學層面、環境設施、課程與教學法、教師、家長、組織機構等方面作了全方位的介紹。
07
《中國教育改造》·陶行知
該書是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所進行對中國教育改革試驗——曉庄試驗鄉村師范學校創辦一周年之際自編的一本文集。
這是對20世紀中國教育影響至深至遠的一本著作。 關於素質教育的最早身影,可在陶行知的著作里捕捉。
08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馬克斯.范梅南
09
《被壓迫者的聲音》·邁克爾.W.阿普爾
該書是當代最有影響的教育家2006年的新作。研究從中觀層面向二端延伸,聚焦學習活動系統的設計;聚焦社會文化的發展政策取向對個體學習的支持。
10
《民主主義與教育》·約翰.杜威
作為一名教育人,一定繞不開杜威。該書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杜威最有影響力的著作,它集中展現了杜威的教育思想。
(文末福利贈書就是它!)
10年代
核心素養、信息化、民辦教育、減負
2010年,第四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 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改革為主線,瞄準長期以來制約教育科 學發展的關鍵性體制機制障礙,集中進行突破。
新一代互聯網教育形態下,學習方式已然出現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究轉變,由學習內容的消費者向學習內容的創造者轉變,由工業時代的「班級授課制」向信息時代的「個性化學習」轉變的態勢。在這一過程中,技術更多地被用於個性化學習,為學習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多樣化學習選擇,使得人人能夠創造知識,人人能夠共享知識。
我國先後頒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 劃》。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之中的角色正在發生轉變,從輔助教學到深刻變革,教育在當下已經成為事實。可以預見,我國教育信息化必然會在可預見的未來發揮更大的力量,藉由技術重塑整個教育生態。
01
《蛙》·莫言
莫言憑借《蛙》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首位獲得這項大獎的作家。該書以一個鄉村女醫生波瀾壯闊的一生,反思中國六十年計劃生育史,傳達對生命強烈的人道關懷,呈現知識分子靈魂深處的矛盾與傷痛,完整展現莫言文學王國的豐富與奧義。
02
《看見》·柴靜
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看見》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歷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
03
《史蒂夫·喬布斯傳》·沃爾特.艾薩克森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該書敘述了喬布斯曲折的經歷和復雜的個性,分析了他人生中難以被人理解的幾大疑點。
04
《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於漪
今天我們特別強調認清教師的工作性質: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傳遞者,他跟孩子一起創造他和他們的每一天的學校生活,也為學生的未來生活作創造。
那麼,今天的青年教師究竟該學做什麼樣的教師,到底怎樣學做教師?面對這關涉一代青年教師成長的重大問題,於漪老師主編的《教育魅力》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05
《人工智慧》·李開復
2017年是「人工智慧應用元年」,人工智慧將引領一場比互聯網影響更為深遠的科技革命。
該書是全面了解人工智慧的必讀之作,秒殺你對人工智慧的一切疑問,好讀易懂,有趣有料。
06
《腦科學與課堂》·瑪麗亞.哈迪曼
該書將全新的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應用於課堂教學實踐,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經實踐證明的、使用方便的教學模式,以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07
《認知心理學:心智與腦》·愛德華.E.史密斯、斯蒂芬.M.科斯林
該書概述了來自神經成像、腦損傷患者研究、單細胞記錄、電磁信號等研究領域關於認知神經機制的研究結果,將神經科學充分融入認知研究,從全新的角度闡釋了認知心理學領域的重要問題。
08
《為孩子重塑教育》·托尼.瓦格納
09
《中國教育路在何方—顧明遠教育漫談》·顧明遠
顧明遠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學家、新中國比較教育學科奠基人。該書系統總結了我國教育改革取得的歷史經驗,理清了我國教育領域中一些重大現實問題產生的復雜背景。它對當下我國教育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歷史性的深入反思,在此基礎上探析了未來我國教育改革的路向。
10
《學校課程實施過程質量評估》·崔允漷
中國是教育大國,也是評價小國。關於課程評價,相信一定繞不開這本《學校課程實施過程質量評估》。
(本文轉載於蒲公英書房)
改革開放四十年,書籍攜知識與時代同行,正是有這些著作,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這個世界,充實了我們的生活,主頁君已決定要將這40本書認真讀完,你呢?
新
年
福
利
這40本書,你讀過哪本呢?想讀哪本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我們將結合點贊數和留言內容選出一位幸運讀者,為ta送書我們的《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本!
截止時間:1月7日上午10點。
設計:毛瑀涵(實習)
主編:吳海濤
覺得「好看」,你就點「好看」!
C. 父母教育孩子的書有哪些可以看的
1、 能解決孩子成長中會遇到的實際問題的書。這種書里會有步驟地告訴你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直接上手照著做就行。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小步調整,有意識地把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特別是跟孩子的情況相結合起來,最後把紙上的知識轉化成為真正適合自己用的方法。
2、系統性一本書要有自己的體系,或者能系統地解決一個領域的問題。有些教育圖書寫自己的育兒經歷和反思,勝在細節生動,娓娓道來,家長也愛讀,當然屬於開卷有益的圖書,不過未能給出清晰的教育思維,家長遇到書中未提及的其它情況時也不知該如何處理,難以舉一反三。教育行為有了科學性和系統性,看待和處理孩子的行為便有了一幅合宜的「地圖」,家長有了比較清晰的方向,在日後的實踐反思調整中逐步掌握內化。系統性的教育圖書注重讓家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區別贊揚和鼓勵的不同時,《正面管教》用下表來說明不同的做法及影響。舉例來說,《父母效能訓練手冊》即P.E.T系統地解決了親子如何溝通協商的難題,《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系統解決孩子遇到同伴沖突家長該如何引導。顧名思義,《培養高情商的孩子》著重於系統解決家長如何在溝通中提高兒童的情緒智力。如果圖書能依據年齡進一步細分,針對性更強。值得說明的是,沒有一本書能解決所有問題,任何一本書提供的理念和方法也非完美,都應與時俱進。 比如《無條件養育》就對《正面管教》中的自然後果提出很中肯恰當的批評。同樣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家長看了很多教育書後得出結論:」盡信書,不如無書「。其實教育的規律確實存在,但在應用中」度「的把握要根據情形而有所調整。例如同樣是孩子行為不當,家長批評教育時對敏感的孩子要更溫和有耐心,「雖不中,亦不遠矣「。
3,有理論與有方法,但還是需要自己轉化到操作層面上的書。舉例來說,天快黑了,三四歲孩子在公園玩得不想走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下圖是一個簡明扼要、操作性強的佳例:家長巧妙的問法為孩子提供了兩種選擇,尊重了孩子的自主感(沒有出現」不可以「、」必須「等字眼),同時也設定了時間限制。這樣孩子比較容易配合(——背後的心理學原理)。你可以試著用看看!(圖片來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
4、家長應根據孩子自身需要選擇教育圖書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建議家長在基本的教育知識基礎上,依據孩子的需要重點選擇所需的圖書。例如您苦惱於孩子常常和其他孩子起沖突,建議重點閱讀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不必面面俱到。蒙台梭利對幼兒教育的發展貢獻卓著,但她認為假裝游戲(如孩子們玩「過家家」)對孩子無益,然而大量當代心理學研究卻證明假裝游戲對兒童的想像力、計劃性、社會能力、語言發展等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要根據孩子的時間、性格、需求,去挑選一些適合的可操作的教育書籍。
D. 誰能給我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少兒故事書
1、《下馬威》(上)
2、《下馬威》(下)
3、《全家福》
4、《好爸爸》
5、《貓鼠之爭》
6、《我的野蠻父親》
7、《老媽,謝謝你》
8、《家有神探》
9、《藏不住的秘密》
10、《角馬的故事》
11、《半杯牛奶》
12、《警報》
13、《借鞋風波》
14、《添個大件兒》
15、《距離》
16、《母親的禮物》
17、《炒作》
18、《誰乾的》
19、《老師來家訪》
20、《如此防範》
21、《陰差陽錯》(上)
22、《陰差陽錯》(下)
23、《第一名的誘惑》
24、《爸爸是高手》
25、《小匯報》
26、《誰能相信我》
27、《無處可逃》(上)
28、《無處可逃》(下)
29、《好爸爸壞爸爸》
30、《洗床單》
31、《第四個孩子》
32、《如何面對》
33、《英雄氣概》(上)
34、《英雄氣概》(下)
35、《禮尚往來》
36、《智慧劉星》
37、《藝術鏡框》
38、《遲到的表揚》
39、《遠方來客》(上)
40、《遠方來客》(下)
41、《一諾千金》
42、《外星人》
43、《隨手關燈》
44、《見義智為》
45、《飛來的鮮花》
46、《給媽媽洗腳》
47、《花瓶事件》
48、《給家裡打工》
49、《誘惑》(上)
50、《誘惑》(下)
51、《香煙和奶糖》
52、《媽媽不在家》
53、《換位》
54、《青春變奏曲》
55、《溫暖的燭光》
56.《幸福家庭》
57、《少女作家》
58、《富爸爸》
59、《別出聲》
60、《暑期特長班》
61、《雪兒網站》上
62、《雪兒網站》下
63、《家有圖書館》
64、《不速之客》
65、《天才推銷員》
66、《生日蛋糕》
67、《輸與贏》
68、《野菜的故事》
69、《親親寶貝》上
70、《親親寶貝》下
71、《雙喜臨門》
72、《玩的藝術》
73、《比賽風波》
74、《假如我們變老》
75、《陽光行動》上
76、《陽光行動》下
77、《交友不慎》
78、《偶像爭奪戰》
79、《鈴鈴的秘密》上
80、《鈴鈴的秘密》下
81、《節約用水》
82、《靚女風波》
83、《班費》
84、《神奇的巧克力》
85、《購鞋按揭》
86、《我要去火星》
87、《維權也瘋狂》
88、《英雄老爸》
89、《手拉手》
90、《真正的冠軍》
91、《予人玫瑰》
92、《我有我美麗》
93、《無聲天使》
94、《快樂星期天》
95、《如此榮譽》
96、《狼來了》
97、《左右為難》
98、《我和老媽是哥們》
99、《拔苗助長》
100、《小雪的家教》
E. 父母必讀的經典教育書籍
父母也必須自己武裝自己。豐富自己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那有哪些書籍是適合父母看的呢?下面我就來為大家推薦的父母必讀的經典教育書籍,歡迎參閱!
父母必讀的經典教育書籍
1.《童年的秘密》
從生理學和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孩子的本質和特性,提出了敏感期的觀念,揭示了“兒童只有在一個與他的年齡相適合的環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會自然的發展,並展現他內心的秘密”。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孩子的那些的行為背後包含著如此重大的意義。我們因理解開始自省,而理解是真愛的基礎。
2.《發現孩子》
前半部分將《童年的秘密》的部分內容進行了概括,後半部分則從意志培養、智力發展、想像力的培養方面著重介紹了培養孩子的新觀念和新方法。我個人認為“愛的導師”這一節真的能夠喚醒我們沉睡的心靈,在培養孩子的同時,我們也受著孩子的引導而成長。做父母(一輩子的職業)難道不是我們成長的一個契機嗎?我想沒有哪個職業比這個更有挑戰性、更有意義。
3.《有吸收力的心靈》
揭示了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我們這些直接教育者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這應該是在以上兩本書(《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的基礎上延續,從理解孩子開始轉變教育觀念到真正理解什麼是兒童教育,說是一場革命也不為過,三本書的歷程,我們可能要走很久。
4.《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和《蒙台梭利兒童教育手冊》
從方法上介紹如何實施蒙氏教育,操作性比較強。之所以這兩本書要放在《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之後,是因為,程序應當在理解之後。如果能夠掌握前三本書的內容,並吸收入心的話,這兩本書只是提供一種方法而已了。我認為觀念始終是第一位的,否則,蒙氏只會淪為“蒙氏教具學習”教育。
5.《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操作性極強,既有心理上的分析又有詳細的方法介紹,技巧性比較強。我想家長所困惑的內容,裡面都有解答。例如:孩子語言行動後面的潛在信息、禮貌、撒謊、偷竊等等。這本書猶如一本開鎖大全。我想每一位家長都值得去閱讀。甚至可以立刻解決一些問題。
合格的父母看的書籍
1.《捕捉兒童敏感期》
這本是孫瑞雪老師的新書。用龐大的實例引導我們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如果夠細心,你會從例子中學會如何去觀察孩子。但是,我認為這本書好像是兒童之家的老師們的工作手記,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我也不知道應當用什麼詞語表達——沒有想像中那麼盡人意,這樣說行嗎?
2.《養育兒子》和《養育女兒》
揭示了男孩與女孩的不同,從生理因素到心理因素都有詳細地分析。因此,我們是應當根據孩子的不同特性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導。我不相信男女一樣的說法,而這兩本書也決不是鼓吹男女不平等,現在有點而被搞怕了,一提到男女差異,常常就被人臭罵,好像分出差異就非要分個優劣似的
3.《窗邊的小豆豆》
用一個孩子的成長把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展現給我們,由於是個完整的故事,我們會長嘆:原來上學可以是這樣的美好!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好像不存在。
我個人感覺《窗邊的小豆豆》是講述一個被傳統學校認為是“有問題”(上課不專心聽講,問一些奇怪的話題等等,不原意坐在座位上,老搞小動作)的小學生如何在巴學園健康成長的過程。其實是說明巴學園把握了教育孩子的真諦,抓住了孩子的天性,引導鼓勵孩子去學習知識,去體驗生活,去探索世界,而不是把孩子當成填鴨的對象。
巴學園是一個理想的世界,就是我們成人也嚮往那種學生生活。雖然我們現在無法找到這樣的學校,但這本書對我們有啟迪意義的是可以借鑒巴學園的做法來教育我們自己的孩子。
4.《家是最好的早教班》
其實,孩子不必上早教班!這是本書的主要觀點。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家庭才是最好的早教班!本文共分8章,從幫家長們撥開早教的重重迷霧開始,引導家長們用愛,用家庭環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游戲、社會活動、規矩等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和發展孩子,幫助孩子成長為優秀的人。
年輕父母值得看的好書
1.《小王子》
這是本百看不厭的書,但是不見的每個人第一次都能看出深意。在這本書了里,從兒童的視角看成人的世界,每個父母都能從這本書里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一面剔透的鏡子,照出成人世界的虛偽及齷齪。
2.《傾聽孩子》
可謂速成教材。那些為了孩子哭鬧、發脾氣、恐懼而頭疼的家長,不啻找到一個良方。但是,如果對孩子的本性不了解的話,家長們會為了傾聽而傾聽,感覺到非常累,一旦做不到,會產生內疚感。程序問題似乎大過了事情的本質。如果不掌握孩子的本質,真正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語言,家長會發出“是不是每一次都要傾聽”的感概,致使家長的行為不是順從與內心的,那麼家長就會關心:我又沒有按程序傾聽,而不是關注事情的本質。給孩子愛和自由是根本,傾聽只是一個手段。
3.《少有人走的路》
人生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痛苦在於各種選擇,人性的弱點讓人們逃避痛苦的選擇,正視自己的弱點,而不是迴避弱點,讓自己堅強起來。
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本書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M·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猜你喜歡:
1. 媽媽教育孩子的書籍推薦有哪些
2. 教育孩子最好的書籍推薦
3. 初中家長必看書籍
4. 教育孩子書籍排行榜有哪些
5. 家長必看的教育書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