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國夢教育在哪裡

國夢教育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5-01-23 22:28:43

㈠ 中國夢:國家夢、人民夢、世界夢

編者按:為深入闡釋“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實踐價值和時代意義,深入探討在實現“中國夢”征程中浙江“干什麼、怎麼干”的問題,本報今特辟《中國夢·浙江行》專欄,將陸續刊發相關理論 文章 ,以饗讀者。
中國夢:國家夢、人民夢、世界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我們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這些重要論述告訴我們:實現中國夢必須重視國家、人民、世界這三個維度,正確把握這三個維度的關系。
在中國夢的國家、人民、世界三個維度之間,聯系是絕對的,區別是相對的。離開了國家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就不可能有人民的幸福和對世界的貢獻;離開了人民的主體地位和主人翁思想,就不可能有國家的發展和繁榮;離開了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就不可能有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夢的實現,在國家層面上,表現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在人民層面上,表現為富裕、自由、博愛、幸福;在世界層面上,表現為平等、互利、共贏、共享。
中國夢是國家夢
實現國家富強,提升綜合國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夢國家維度的內涵,反映了中國夢的實力特徵。國和家命運攸關,“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正因為如此,盼望國家好、民族好,成為中國人民普遍的愛國主義情懷,成為共同的理想信念,成為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
具體說來,國家夢就是現代化之夢,社會主義之夢,民族復興之夢;就是黨的 報告 所講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就是要達到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這個國家夢,深刻道出了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深情描繪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斷求索、不懈奮斗的歷史。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面對山河破碎、國將不國,無數仁人志士屢踣屢起,不懈探索救國救民之路。
真正把國家夢帶上人間正道的是中國共產黨人。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誕生之日起,帶領中國人民先後走出了實現國家夢成就輝煌的三步:
第一步,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第二步,經過30年的艱苦創業,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設起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國防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第三步,進行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成功地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
這三步的走出及其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的中國,民族獨立夢、兩彈一星夢、奧運世博夢、航天潛海夢等宏偉夢想都已成真,正向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夢、現代化之夢挺進,深藏於中國人民心中的民族復興之夢,終於不再是空中樓閣,而猶如地平線上跳動著的朝陽,噴薄而出,使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中國夢是人民夢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國夢人民維度的內涵,反映了中國夢的價值特徵。強國為了富民,強國才能富民。沒有人民富裕幸福,發展就不算成功,復興就不算完成。每個人的發展和命運,既是社會發展和歷史命運的映照,同時也匯成了社會發展的主流,構成了歷史命運的基調。
馬克思、恩格斯描繪未來新社會,“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強調,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民族夢必須同個人夢融合起來、統一起來,夢想才有生命,夢想才有根基,夢想才有力量。每個中國人都期盼有更好的 教育 、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豐富的 文化 、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這些都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都是雖很普通但卻值得珍重、值得鼓勵、值得保護的美好夢想。
在實現人民夢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0多年中,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溫飽有餘,再到基本小康的歷史性跨越。農業稅成為歷史,義務教育全免費,日漸公開透明的民主政治,覆蓋13億人的社保體系……今天的中國,流動社會讓人有更多上升機會,權利社會讓人有更多保障依靠,開放社會讓人有更多成功路徑,信息社會讓人有更多表達 渠道 ,宏大的國家夢正日益演繹為個人夢,並在每個人的努力奮斗中、在時代的不斷進步中,慢慢生根、開花、結果。黨的著眼於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生活的目標,提出了更高的具體要求,並將“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納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之中。這些目標和舉措的明確,對人民夢的階段性特徵作出了更為清晰的描繪,進一步豐富了人民夢的內涵,也為人民夢的實現,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措施 。
人人都有追夢的權利,人人都是夢想的築造者。如果說,“大河沒水小河干”闡明的是命運共同體邏輯;“小河有水大河滿”則揭示了發展進步的動力機制。
中國夢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終著眼實現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把實現民族復興與謀求人民福祉統一起來,把實現國家夢與實現人民夢結合起來,把改善民生、為民造福作為實現中國夢的落腳點,使人民群眾在實現中國夢過程中,真切感受到自己是民族復興偉業的直接受益者,為民族復興出力流汗就是為自己創造幸福生活。
中國夢堅持發展人民民主,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對公共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努力把實現民族復興與尊重民主權益統一起來,把深化改革,調動人民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作為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使人民群眾在實現中國夢過程中,真切感受到自己是民族復興偉業的主人翁,為民族復興貢獻才智就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把人民群眾當作“上帝”加以尊崇,必然會激勵他們自覺站在主人翁的立場上,將個人前途命運同整個民族前途命運融為一體,以不斷高漲的信心和熱情,推動國家富強與人民幸福不斷融合。
中國夢是世界夢
中國的富強離不開世界,也有益於世界,這是中國夢世界維度的內涵,反映了中國夢的文明特徵。毋庸諱言,中國的崛起引起了世界上一些國家的擔心、憂慮,乃至恐懼。人類的夢想總是相通的,總是互補互利的。世界如果了解了中國夢的真實 故事 ,應該高興和歡迎,因為中華民族是 愛好 和平的民族。
翻開歷史,“絲綢之路”,留下的是互利合作的足跡;鑒真東渡日本,傳播的是仁慈的佛學和工藝美術;鄭和“七下西洋”,播撒的是和平友誼的種子。講信修睦、善待他人的傳統倫理,文明塑造了我們民族敦厚平和的稟性;海納百川、兼容並包的傳統哲學,交流孕育了我們民族推己及人的文化;協和萬邦的傳統歷史,影響決定了我們民族和諧共榮的思想。近代以來的列強入侵和連年戰亂,中華民族被推入苦難的深淵,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慘痛記憶。
邁上復興之路的中國人民怕的就是動盪,求的就是穩定,盼的就是和平。和平與發展,互為條件。地球村中,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中國夢的實現,根本要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艱苦奮斗,同時也需要世界各國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沒有和平環境,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同樣,離開發展,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為自身發展營造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我們緊緊抓住和平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通過互利合作推動經濟發展,實現經濟起飛,邁向夢想的腳步堅實而穩健。
與世界共患難、同分享,是中國夢獨具特色的重要內涵。從“入世惠及中國、也惠及世界”到“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日益融入世界的中國,在國際交流合作中,始終追求良性互動、互利共贏。無論是開放市場、引進技術、吸引投資,還是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無論是共同應對氣候變暖等重大自然災害,還是合作打擊和防範國際恐怖主義威脅,中國都著眼於取長補短、合作共贏,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倡導不同文明開展對話、彼此包容,推動不同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相互借鑒、共同發展。近年來,中國既成功抵禦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又在推動世界經濟擺脫危機、走出低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事實證明,中國夢的實現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在中國夢實現過程中,我國以與國際社會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嶄新實踐,為人類社會向更高的文明形態演進提供了新的範式。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中國的夢想,不僅關乎中國的命運,也關繫世界的命運。”
【作者為浙江省委講師團辦公室主任】

㈡ 教育對中國夢的重要性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千千萬萬個中國人的夢。

在所有中國人的夢想中,「教育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和中國夢,教育是先導和基石。

馬丁·路德·金有一句名言:「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她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她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她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因此,要實現中國發展、復興和繁榮的夢想,首先就要通過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養。教育興,國家興,只有知識才能照亮整個民族的思想,只有教育才能為實現中國夢而奠基。如果僅僅依靠GDP的增長,依靠經濟上的翻番是遠遠不夠的,也是捨本逐末而無法長久的。因此,要使中國人真正自信自強,就必須依靠教育提高公民的整體素質,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從而提高中華民族的軟實力。

要實現中國發展、復興和繁榮的夢想,還要實現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人們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公平了,社會的公平才能得到最終的體現。黨的報告指出:「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雖然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對於基礎教育非常重視,多年來不斷加大軟硬體設施的投入,整體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目前優質教育資源普遍匱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校際之間的教育差距還依然存在,這就喚起人們對於教育公平的極大渴望。因此,在當前現實狀況下,實現教育公平的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快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校際之間教育差距,切實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權利。

要實現中國發展、復興和繁榮的夢想,更要通過教育為強國富民培養儲備各類人才。人才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實現「中國夢」,要求我們繼續大力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圍繞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多規格人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此,必須長期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

㈢ 中國夢強調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中國夢強調的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全面發展:中國教育始終堅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例如,在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中,學校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還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 素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是中國教育的重要方向,旨在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比如,通過開設各類拓展課程,鼓勵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培養其團隊協作、創新思維等能力。

3. 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實現教育夢的重要途徑。政府加大了對農村和貧困地區教育的投入,努力縮小區域、城鄉、校際間的教育差距,為每一個孩子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4. 終身學習:構建學習型社會,推動終身學習,是中國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習不僅僅局限於學校階段,而是貫穿人的一生。通過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提升技能,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中國夢的指引下,教育理念不斷革新和完善,致力於培養出更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為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貢獻力量。

㈣ 為什麼實現中國夢歸根結底靠人才教育

實現中國夢歸根結底靠人才教育是因為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

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結底靠人才、靠教育。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是國家事業發展的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民生期待。

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闊步前行。



中國夢宣傳教育意義:

組織開展廣泛深入的中國夢宣傳教育,是推動中國夢偉大實踐的重要途徑,也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切實加強對中國夢重大意義和精神實質的學習宣傳,堅持用這一新的重大戰略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

推動實踐,引導各界群眾把個人夢融入民族夢,以「我的夢」托起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