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性癥候群是什麼意思
無性癥候群:全球年輕人的性趣轉變與獨身趨勢的增長
近年來,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在全球范圍內逐漸顯現,那就是年輕人對性生活和親密關系的興趣逐漸減弱,獨身人口日益增加。這種現象被稱之為“無性癥候群”。
據外媒報道,美國的統計數據尤為引人關注。目前,美國沒有性生活的人比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3%,這一數字創下了歷史新高。這一現象的背後,是年輕人的生育意願低迷和對性的淡漠態度,特別是在男性群體中更為顯著。
中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2018年的統計中,中國無性生活且單身10年以上的人群佔比達到了驚人的1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生育率持續下降,年輕人更加註重自我實現和生活品質,而不僅僅是組建家庭和生育子女。這種現象背後隱藏的深層次原因正是“無性癥候群”所揭示的社會現象。
什麼是無性癥候群?
無性癥候群,描述的是當下年輕人對親密關系和性生活興趣減弱,獨身人口逐漸增多的社會趨勢。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不僅僅是在美國和中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同樣面臨著類似的挑戰。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年輕人的價值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更加註重個人自由、自我實現和生活品質,而對傳統的家庭觀念和生育觀念產生了懷疑和動搖。這種變化導致了年輕人對性生活和親密關系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進而催生了無性癥候群的出現。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社交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人們更多地通過虛擬世界進行交流,而真實的面對面溝通逐漸減少。這種生活方式的變化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系變得淡漠,進而影響了年輕人對性的態度和興趣。此外,教育的普及和女性地位的提高也使得年輕人更加註重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逐漸淡化。這些因素共同作用於年輕人,導致他們對組建家庭和生育子女的觀念產生了變化。這也進一步影響了年輕人的性趣和對親密關系的態度。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無性癥候群形成的原因之一。面對這一現象,我們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討其背後的原因和影響。同時,也需要關注年輕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無性癥候群帶來的挑戰。
2. 如何從不同視角理解男女兩性的性別差異
性別差異從何時開始
2004-11-1
16:22:34
陳國鵬
來源:科學網
男女在行為、個性及智力的優勢領域方面有別,這早已是人們所共知的事實。人類對性別差異的研究也由來已久,在許多學科都有這一研究領域,如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在男女性別差異成因的研究中,通常人們更多的是強調社會和文化的因素,由於社會對男女有不同的期待,以致從孩童時代起性別差異就開始日益顯現。這樣隨著兒童的發展,社會的期待就逐漸內化為他們的行為准則,表現出不同的性別特點。也就是說,「孩子生下來時性別心理是中性的,他們那純潔無瑕的心靈之所以以後起了變化,乃是他們的父母、老師、老闆、政客以及不道德的社會現象作用於他們的結果。」在心理學中人們對性別差異的成因研究除了這些社會文化因素外,還提出了生理的因素,如遺傳、體內荷爾蒙等。這些差不多都已成了性別差異的結論性因素。為了達到男女平等,現在心理學中甚至有人提出無性化教育,即盡量不要對男女孩提出不同的期待和要求,要一視同仁,這樣讓男孩和女孩都能有相同的行為和個性。
《腦內乾坤──男女有別之謎》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對性別差異的成因加以闡述,提出了男女因為不同的大腦而導致行為的性別差異,「兩性的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不相同,因此,他們的知覺、優先順序的設定和行為也是各不相同的。」「造成性別差異的是荷爾蒙與大腦之間的相互作用。兩性的大腦分別與不同的荷爾蒙互動,這是預先設定好了的。」據此書作者的觀點,人的性別是由遺傳基因所決定,但當人的性別一旦確定後,也就是受精卵一旦形成後,就會產生相應的荷爾蒙,男性的荷爾蒙是睾丸激素,女性則是雌激素和孕激素。這些激素對人的大腦產生不同的影響,於是人在胎兒期大腦就已具有男性或女性的模式,形成特定的結構、形態,並導致了不同性別的不同行為和工作特點。所以此書作者認為性別差異實際上是大腦的功能差異,而不是後天的社會影響所致。
此書從大量的動物研究結果來證明這種荷爾蒙對動物行為的影響。如果改變它們的荷爾蒙,如注射相反的荷爾蒙,這些動物就會表現出相反性別的行為。而對於人類當然不能做這種荷爾蒙改變的實驗。但有的母親因為某些疾病而不得不服用一些含有雄性或雌性激素的葯物,這些激素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攻擊性行為是典型的男性行為,但母親如在懷孕期間攝入了一定數量的雄性激素,她的女兒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攻擊性行為。書中列舉了大量的例子來說明這種相反性別的荷爾蒙在一定程度上會改變人的行為、個性及智力的優勢領域。
此書作者通過非常細致而又艱苦的工作把幾十年來有關這方面的零星研究結論加以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上述的觀點。隨著這種觀點的提出,在學術界將會引起非常強烈的反響。它對現行的一些理論和做法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沖擊。如當今社會普遍認同的男女平等是建築在性別差異是由於社會因素所造成的觀點之上,所以如果社會不對男女提出不同的要求,這種差異就不會形成,這樣男女就平等了。但如果這種差異不是由社會的期待所造成,而是在出生前就已經決定了,那麼現在強調的這種表面上的平等是否還有價值?是否可以考慮讓不同性別的人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更有意義呢?作者認為這並不是要否定男女平等。實際上真正的平等是各自發揮自身的優勢,而不是使女性向男性的優勢領域去挑戰,這並不是達到平等的合適做法。
此書作者並不是這方面的科學家,他們倆人都是電視節目的製作人和編輯,但他們對此有極濃厚的興趣,作者之一早年曾經獲得遺傳學博士學位。多年來他們一直在潛心收集科學家們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最後不僅製作了一檔精彩的電視節目,而且還寫成了此書。此書不僅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性別差異的成因,而且還用了很大的篇幅對性別差異的種種表現做了非常全面的概括,使讀者讀了此書後對性別差異的表現一目瞭然。而且它得出了與其他同類著作不同的結論。盡管有些觀點還可商榷,有些提法尚不成熟。但此書所羅列的現象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但又不能很好解釋的。從此書中讀者能獲得一個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