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之初 應該是性本惡吧!!
搶了我的問題,我本來打算下一個問題就出人性本惡,現在的問題http://..com/question/29657804.html 高手也幫我指點迷津啊
我在想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喜歡荀子,因為荀子主張人性本惡,其實荀子所說的惡不是指凶惡,荀子在其性惡篇里說:
人的本性是邪惡的,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是人為的。人的本性,一生下來就有喜歡財利之心,依順這種人性,所以爭搶掠奪就產生,而推辭謙讓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順這種人性,所以殘殺陷害就產生而忠誠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耳朵、眼睛的貪欲,有喜歡音樂、美色的本能,依順這種人性,所以淫盪混亂就產生而禮義法度就消失了。這樣看來,放縱人的本性,依順人的情慾,就一定會出現爭搶掠奪,一定會和違犯等級名分、擾亂禮義法度的行為合流,而最終趨向於暴亂。所以一定要有了師長和法度的教化、禮義的引導,然後人們才會從推辭謙讓出發,遵守禮法,而最終趨向於安定太平。由此看來,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所以彎曲的木料一定要依靠整形器進行薰蒸、矯正,然後才能挺直;不鋒利的金屬器具一定要依靠磨礪,然後才能鋒利。人的本性邪惡,一定要依靠師長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禮義的引導才能治理好。人們沒有師長和法度,就會偏邪險惡而不端正;沒有禮義,就會叛逆作亂而不守秩序。
古代聖明的君王認為人的本性是邪惡的,認為人們是偏邪險惡而不端正、叛逆作亂而不守秩序的,因此給他們建立了禮義、制定了法度,用來強制整治人們的性情而端正他們,用來馴服感化人們的性情而引導他們。使他們都能從遵守秩序出發、合乎正確的道德原則。現在的人,能夠被師長和法度所感化,積累文獻經典方面的知識、遵行禮義的,就是君子;縱情任性、習慣於恣肆放盪而違反禮義的,就是小人。由此看來,那麼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孟子說:「人們要學習的,是那本性的善良。」
我說:這是不對的。這是還沒有能夠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不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後天人為之間的區別的一種說法。大凡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是不可能學到的,是不可能人為造作的。禮義,才是聖人創建的,是人們學了才會、努力從事才能做到的。人身上不可能學到、不可能人為造作的東西,叫做本性;人身上可以學會、可以通過努力從事而做到的,叫做人為;這就是先天本性和後天人為的區別。那人的本性,眼睛可以用來看,耳朵可以用來聽。那可以用來看東西的視力離不開眼睛,可以用來聽聲音的聽力離不開
耳朵。眼睛的視力和耳朵的聽力不可能學到是很清楚的了。
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們的作惡一定都是喪失了他們的本性的緣故啊。」
我說:像這樣來解釋就錯了。孟子所謂本性善良,是指不離開他的素質而覺得他很美,不離開他的資質而覺得他很好。那天生的資質和美的關系、心意和善良的關系就像那可以看東西的視力離不開眼睛、可以聽聲音的聽力離不開耳朵一樣罷了。所以說資質的美和心意的善良就像眼睛的視力和耳朵的聽力一樣。如果人的本性生來就脫離他的素質、脫離他的資質,一定會喪失它的美和善良,由此看來,那麼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人的本性,餓了想吃飽,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這些就是人的情慾和本性。人餓了,看見父親兄長而不敢先吃,這是因為要有所謙讓;累了,看見父親兄長而不敢要求休息,這是因為要有所代勞。兒子對父親謙讓,哥哥對弟弟謙讓;兒子代替父親操勞,弟弟代替哥哥操勞;這兩種德行,都是違反本性而背離情慾的,但卻是孝子的原則、禮義的制度。所以依順情慾本性就不會推辭謙讓了,推辭謙讓就違背情慾本性了。由此看來,那麼人的本 性邪惡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有人問:「人的本性是邪惡的,那麼禮義是從哪裡產生出來的呢?」
我回答他說:所有的禮義,都產生於聖人的人為努力,而不是原先產生於人的本性。製作陶器的人攪拌揉打粘土而製成陶器,那麼陶器產生於陶器工人的人為努力,而不是原先產生於人的本性。木工砍削木材而製成木器,那麼木器產生於工人的人為努力,而不是原先產生於人的本性。聖人深思熟慮、熟悉人為的事情,從而使禮義產生了、使法度建立起來了,那麼禮義法度便是產生於聖人的人為努力,而不是原先產生於人的本性。至於那眼睛愛看美色,耳朵愛聽音樂,嘴巴愛吃美味,內心愛好財利,身體喜歡舒適安逸,
這些才都是產生於人的本性的東西,是一有感覺就自然形成、不依賴於人為的努力就會產生出來的東西。那些並不由感覺形成、一定要依靠努力從事然後才能形成的東西,便叫做產生於人為。這便是先天本性和後天人為所產生的東西及其不同的特徵。聖人改變了邪惡的本性而作出了人為的努力,人為的努力作出後就產生了禮義,禮義產生後就制定了法度。那麼禮義法度這些東西,便是聖人所創制的了。聖人和眾人相同而跟眾人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是先天的本性;聖人和眾人不同而又超過眾人的地方,是後天的人為努力。
那愛好財利而希望得到,這是人的本性。假如有人弟兄之間要分財產而依順愛好財利而希望得到的本性,那麼兄弟之間也會反目為仇、互相爭奪了;如果受到禮義規范的教化,那就會推讓給國內所有的人了。所以依順本性,那
就兄弟相爭;受到禮義教化,那就會推讓給國內所有的人了。
一般地說,人們想行善,正是因為其本性邪惡的緣故。那微薄的希望豐厚,醜陋的希望美麗,狹窄的希望寬廣,貧窮的希望富裕,卑賤的希望高貴,如果本身沒有它,就一定要向外去追求;所以富裕了就不羨慕錢財,顯貴了就不羨慕權勢,如果本身有了它,就一定不會向外去追求了。由此看來,人們想行善,實是因為其本性邪惡的緣故。人的本性,本來是沒有什麼禮義觀念的,所以才努力學習而力求掌握它;本性是不懂禮義的,所以才開動腦筋而力求了解它。那麼如果只有本性,人就不會有禮義,就不會懂得禮義。人
沒有禮義就會混亂無序,不懂禮義就會悖逆不道。那麼如果人只有本性,在他身上就只有逆亂了。由此看來,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
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我說:這不對。凡是從古到今、普天之下所謂的善良,是指端正順理安定有秩序;所謂的邪惡,是指偏邪險惡悖逆作亂。這就是善良和邪惡的區別。果真認為人的本性本來就是端正順理安定守秩序的吧,那麼又哪裡用得著聖明的帝王、哪裡用得著禮義了呢?即使有了聖明的帝王和禮義,在那端正順理安定守秩序的本性上又能增加些什麼呢?其實並不是這樣,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古代的聖人認為人的本性是邪惡的,認為人們是偏邪險惡而不端正、悖逆作亂而不守秩序的,所以給他們確立了君主的權勢去統治他們,彰明了
禮義去教化他們,建立起法治去管理他們,加重刑罰去限制他們,使天下人都從遵守秩序出發、符合於善良的標准。這就是聖明帝王的治理和禮義的教化。如果拋掉君主的權勢,沒有禮義的教化,廢棄法治的管理,沒有刑罰的制約,站在一邊觀看天下民眾的相互交往;那麼,那些強大的就會侵害弱小的而掠奪他們,人多的就會欺凌人少的而壓制他們,天下人悖逆作亂而各國互相滅亡的局面不等片刻就會出現了。由此看來,那麼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善於談論古代的人,一定對現代有驗證;善於談論天的人,一定對人事有應驗。凡是議論,可貴的在於像契券般可核對、像信符般可檢驗。所以坐著談論它,站起來就可以部署安排,推廣出去就可以實行。現在孟子說「人的本性善良」,沒有與它相契合的證據及可以驗證的憑據,坐著談論它,站起來不能部署安排,推廣出去不能實行,這難道不是錯得很厲害了嗎?認為人的本性善良,那就會摒除聖明的帝王、取消禮義了;認為人的本性邪惡,那就會擁護聖明的帝王、推崇禮義了。整形器的產生,是因為有彎曲的木料; 墨線墨斗的出現,是因為有不直的東西;置立君主,彰明禮義,是因為人的本性邪惡。由此看來,那麼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筆直的木材不依靠整形器就筆直,因為它的本性就是筆直的。彎曲的木材一定要依靠整形器進行薰蒸矯正然後才能挺直,因為它的本性不直。人的本性邪惡,一定要依靠聖明帝王的治理、禮義的教化,然後才能都從遵守秩序出發、合乎善良的標准。由此看來,那麼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有人問:「積累人為因素而制定成禮義,這也是人的本性,所以聖人才能創造出禮義來啊。」
回答他說:這不對。製作陶器的人攪拌揉打粘土而生產出瓦器,那麼把粘土製成瓦器難道就是陶器工人的本性么?木工砍削木材而造出器具,那麼把木材製成器具難道就是木工的本性么?聖人對於禮義,打個比方來說,也就像陶器工人攪拌揉打粘土而生產出瓦器一樣,那麼積累人為因素而制定成禮義,難道就是人的本性了么?凡是人的本性,聖明的堯、舜和殘暴的桀、跖,他們的本性是一樣的;有道德的君子和無行的小人,他們的本性是一樣的。如果要把積累人為因素而制定成禮義當作是人的本性吧,那麼又為什麼要推崇堯、禹,為什麼要推崇君子呢?一般說來,人們所以要推崇堯、禹、君子,是因為他們能改變自己的本性,能作出人為的努力,人為的努力作出後就產生了禮義;既然這樣,聖人對於積累人為因素而制定成禮義,也就像陶器工人攪拌揉打粘土而生產出瓦器一樣。由此看來,那麼積累人為因素而
制定成禮義,哪裡是人的本性呢?人們所以要鄙視桀、跖、小人,是因為他們放縱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情慾,習慣於恣肆放盪,以致做出貪圖財利爭搶掠奪的暴行來。所以人的本性邪惡是很明顯的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上天並不是偏袒曾參、閔子騫、孝己而拋棄眾人,但是唯獨曾參、閔子騫、孝己豐富了孝道的實際內容而成全了孝子的名聲,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竭力奉行禮義的緣故啊。上天並不是偏袒齊國、魯國的人民而拋棄秦國人,但是在父子之間的禮義、夫妻之間的分別上,秦國人不及齊國、魯國的孝順恭敬、嚴肅有禮,為什麼呢?因為秦國人縱情任性、習慣於恣肆放盪而怠慢禮義的緣故啊,哪裡是他們的本性不同呢?
「路上的普通人可以成為禹。這話怎麼解釋呢?」
回答說:一般說來,禹之所以成為禹,是因為他能實行仁義法度。既然這樣,仁義法度就具有可以了解、可以做到的性質,而路上的普通人,也都具有可以了解仁義法度的資質,都具有可以做到仁義法度的才具;既然這樣,他們可以成為禹也就很明顯了。如果認為仁義法度本來就沒有可以了解、可以做到的性質,那麼,即使是禹也不能了解仁義法度、不能實行仁義法度了。假如路上的人本來就沒有可以了解仁義法度的資質,本來就沒有可以做到仁義法度的才具吧,那麼,路上的人將內不可能懂得父子之間的禮義,外不可能懂得君臣之間的准則了。實際上不是這樣。現在路上的人都是內能懂得父子之間的禮義,外能懂得君臣之間的准則,那麼,那些可以了解仁義法度的資質、可以做到仁義法度的才具,存在於路上的人身上也就很明顯的了。現在如果使路上的人用他們可以了解仁義的資質、可以做到仁義的才具,去掌握那具有可以了解、可以做到的性質的仁義,那麼,他們可以成為禹也就很明顯的了。現在如果使路上的人信服道術進行學習,專心致志,思考探索仔細審察,日復一日持之以恆,積累善行而永不停息,那就能通於神明,與天地相並列了。所以聖人,是一般的人積累善行而達到的。
有人說:「聖人可以通過積累善行而達到,但是一般人都不能積累善行,為什麼呢?」
回答說:可以做到,卻不可強使他們做到。小人可以成為君子而不肯做君子,君子可以成為小人而不肯做小人。小人和君子,未嘗不可以互相對調著做,但是他們沒有互相對調著做,是因為可以做到卻不可強使他們做到啊。所以,路上的普通人可以成為禹,那是對的;路上的人都能成為禹,就不一定對了。雖然沒有能成為禹,但並不妨害可以成為禹。腳可以走遍天下,但是還沒有能走遍天下的人。工匠、農夫、商人,未嘗不可以互相調換著做事,但是沒有能互相調換著做事。由此看來,可以做到,不一定就能做到;即使不能做到,也不妨害可以做到。那麼,能夠不能夠與可以不可以,它們的差別是很大的了,他們不可以互相對調也是很清楚的了。
堯問舜說:「人之常情怎麼樣?」
舜回答說:「人之常情很不好,又何必問呢?有了妻子兒女,對父母的孝敬就減弱了;嗜好慾望滿足了,對朋友的守信就減弱了;爵位俸祿滿意了,對君主的忠誠就減弱了。人之常情啊!人之常情啊!很不好,又何必問呢?
只有賢德的人不是這樣。」
有聖人的智慧,有士君子的智慧,有小人的智慧,有奴僕的智慧。話說
得多,但合乎禮義法度,整天談論他的理由,說起話來旁徵博引、千變萬化,它的綱紀法度則始終一致,這是聖人的智慧。話說得少,但直截了當而簡潔精練,頭頭是道而有法度,就像用墨線扶持著一樣,這是士君子的智慧。他
的話奉承討好,行為卻與說的相反,他做事經常後悔,這是小人的智慧。說話快速敏捷但沒有法度,技能駁雜,廣博而無用,分析問題迅速、遣詞造句熟練但無關緊要,不顧是非,不講曲直,把希望勝過別人作為心願,這是奴
仆的智慧。
有上等的勇敢,有中等的勇敢,有下等的勇敢。天下有了中正之道,敢於挺身捍衛;古代的聖王有正道傳下來,敢於貫徹執行他們的原則精神;上不依順動亂時代的君主,下不混同於動亂時代的人民;在仁德存在的地方不顧貧苦窮厄,在仁德喪失的地方不願富裕高貴;天下人都知道他,就要與天下人同甘共苦;天下人不知道他,就巋然屹立於天地之間而無所畏懼:這是上等的勇敢。禮貌恭敬而心意謙讓,重視中正誠信而看輕錢財,對於賢能的人敢於推薦而使他處於高位,對於不賢的人敢於把他拉下來罷免掉:這是中等的勇敢。看輕自己的生命而看重錢財,不在乎闖禍而又多方解脫苟且逃避罪責;不顧是非、正誤的實際情況,把希望勝過別人作為自己的心願:這是下等的勇敢。
繁弱、鉅黍,是古代的良弓;但是得不到矯正器的矯正,就不會自行平正。齊桓公的蔥,齊太公的闕,周文王的錄,楚莊王的曶,吳王闔閭的干將、莫邪、鉅闕、辟閭,這些都是古代的好劍;但是不加以磨礪就不會鋒利,不憑借人力就不能斬斷東西。驊騮、騏驥、纖驪、騄 ,這些都是古代的良馬;但是必須前有馬嚼子、馬韁繩的控制,後有鞭子的威脅,再給它們加上造父的駕馭,然後才能一天跑得到上千里。人即使有了資質的美好,而且腦子善於辨別理解,也一定要尋找賢能的老師去事奉他,選擇德才優良的朋友和他們交往。得到了賢能的老師去事奉他,那麼所聽到的就是堯、舜、禹、湯的正道;得到了德才優良的朋友而和他們交往,那麼所看到的就是忠誠守信恭敬謙讓的行為;自己一天天地進入到仁義的境界之中而自己也沒有察覺到,這是外界接觸使他這樣的啊。如果和德行不好的人相處,那麼所聽到的就是欺騙造謠、詭詐說謊,所看到的就是污穢卑鄙、淫亂邪惡、貪圖財利的行為,自己將受到刑罰殺戮還沒有自我意識到,這也是外界接觸使他這樣的啊,古書上說:「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就看看他的朋友怎麼樣,不了解自己的君主就
看看他身邊的人怎麼樣。」不過是外界的接觸罷了。不過是外界的接觸罷了。
以上就是我對你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❷ 6歲小朋友不聽話怎麼辦
事實上,孩子到了2歲,自我意識就慢慢開始萌芽,如果父母面對孩子這些「叛逆」,表現出一些消極的情緒,不但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還可能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甚至使親子關系變得更加糟糕。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如此的不聽話、愛發脾氣呢?為何樂而不為,大人們唱反調,了解了原因,我們才好去「對症下葯」。
小孩總是喜歡和父母說話、唱反調、不聽話還生氣,這是為什麼?
自我意識開始萌發。
事實上,孩子從2歲起,自我意識就慢慢萌芽了,總是喜歡跟大人唱反調,這與他們這個時期大腦發育的特點以及自主意識的發展有關。
在這一階段,兒童的理性思維尚未發展成熟,他們的大腦迴路是直線的,他們不會像成年人那樣繞著圈想著怎麼說就怎麼說。
享受自我探索世界的過程卻又能力不足。
與此同時,隨著這個階段兒童的語言能力逐漸提高,他們想要表達的任何思想都可以用語言來表達,這就像打開了另一扇通往世界的門。
因此,有時候,孩子不聽大人的話,並不代表他真的不想做,而是他在感受語言的力量,享受它帶來的掌控感。
但是實際上,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孩子能完全聽父母的話,完全不懂自己的想法,完全不懂任何事情。
父母可以在孩子跟父母還嘴、不聽話發脾氣的時候這樣做。
眾所周知,孩童不聽話、發脾氣,並不代表他真的不想按你說的去做,也許他正在享受能力成長帶給他的控制感,並由此獲得成長所需的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自強和獨立。
但是,每一個孩子在追求這種控制感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兩大矛盾:一是想要探索世界,二是自己能力不足,導致在探索的過程中經常碰壁。
還有一對矛盾,他想遠離父母,不想聽父母的話,而是想自己探索、自己行動,同時又需要父母的認可和支持。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在保護孩子這種探索慾望的同時,正確地引導孩子,正確地建立控制感,給孩子以安全感,幫助他們順利地度過這段時間,同時適當地給孩子設定界限。
那麼,究竟該怎麼辦呢?
父母要保持情緒穩定。
穩定的家長情緒,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這也是實施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孩子會通過感知成年人的情緒,來做出相應的反應。
因此,在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事,第一要做的就是保持情緒穩定,當遇到孩子發脾氣、哭鬧、和父母唱反調等不良情緒時,就該跟他們說。
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好的控制情緒的能力,學會深呼吸,冷靜下來,及時把自己從這些消極情緒中解脫出來,才能正確解決問題。
尊重孩子,避免用
父母讓孩子做某事時,注意不要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做,不喜歡別人命令任何人,包括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