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教育政策
一、2021教育政策
法律分析: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治理整頓校外機構被明確列為今年教育工作重點,到近期兩會中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種種跡象均預示著新一輪規范治理課外培訓機構行動已在全國范圍內醞釀。」與以往幾次治理「風暴」不同,本輪政策的矛頭並不止於機構在課外培訓中的違規行為,更針對於課外機構作為「影子教育」,背後衍生出的教育焦慮、教育公平和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等深層問題。在監管加強的背景下,另一方面的措施也在各地陸續出台。3月31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十四五」規劃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布會上表示,進一步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力度。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學校的育人主陣地作用。義務學校要進一步增強課後服務供給,保障課後服務時間。
法律依據:《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治理整頓校外機構被明確列為今年教育工作重點,到近期兩會中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種種跡象均預示著新一輪規范治理課外培訓機構行動已在全國范圍內醞釀。」與以往幾次治理「風暴」不同,本輪政策的矛頭並不止於機構在課外培訓中的違規行為,更針對於課外機構作為「影子教育」,背後衍生出的教育焦慮、教育公平和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等深層問題。在監管加強的背景下,另一方面的措施也在各地陸續出台。3月31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十四五」規劃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布會上表示,進一步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力度。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學校的育人主陣地作用。義務學校要進一步增強課後服務供給,保障課後服務時間。實施《總體方案》部門分工和部內分工,指導各省(區、市)、各部屬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全面清理規范,制定實施工作清單。選擇有條件的地方、學校進行試點。分批編發各地各校破「五唯」改革案例匯編。將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情況納入紀檢監察、巡視工作、經費監管以及改革督察、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推動出台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南、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指南、普通高中辦學質量評價指南、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等配套政策。
二、2021年大學畢業生人數
2021年大學畢業生人數為:909萬
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有
據介紹,2021屆高校畢業生規模909萬,同比高校畢業生從「能就業」到「就好業」,成為高校和教育部門就業工作的重要課題。
據了解,面對,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在千方百計拓展市場性就業崗位的同時,全力開發落實政策性就業崗位,以政策性崗位的吸納作用穩住高校畢業生就業「基本向落實率高於前兩年同期水平,畢業生就
主要需做以下四點措施:
一、積極推進實施基層就業項目。
二、積極推動大學生參軍入伍。
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加快招錄進程。
四、適度擴大
五、優化升級就業指導服務
三、2021高考禁止復讀是真的嗎?
新高考政策已經出來了,但是並沒有明確規定說2021年高考禁止復讀。根據對新高考政策的解讀,部分省市規定公辦學校不允許招收復讀生,只是說新高考政策對於復讀生不是很有利。
現在參加高考的人員,只有應屆生——高三在讀的學生,和往屆生——已取得高中畢業證書。而往屆學生是以社會考生的身份去參加高考。而且沒有了復讀生,不代表學生不能復讀。新高考政策已經出來了,但是並沒有明確規定說2021年高考禁止復讀。根據對新高考政策的解讀,部分省市規定公辦學校不允許招收復讀生,只是說新高考政策對於復讀生不是很有利。
各省(市、區)的教育考試部門明確規定,高考復讀生在參加高考和錄取的過程中不得出現減分錄取的情況。對待高考復讀生的錄取政策要和普通的應屆畢業生一樣,在對待少數民族高考復讀生的政策上,同樣存在加分政策,不得以任何形式歧視高考復讀生。
雖然高考復讀生和普通的高考生沒有明顯的區別對待,但是在某校高校的錄取政策中,也會有明確規定不招收高考復讀生,這一點需要復讀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院校時格外留心注意。比如一些軍事類院校和部分高校的保送生在錄取時,有明確規定不招收高考復讀生。
四、2021高校教育政策?
新高校學生資助政策來了!】2021年高考已結束
又有一批同學即將步入大學
作為高考生
高校學生資助政策要關注哦
↓↓↓↓
國家已經建立了完善的本專科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全過程、全方位幫扶,確保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並完成學業。
1.國家獎學金
獎勵納入全國招生計劃內的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每年獎勵6萬名,每生每年8000元,頒發國家統一印製的榮譽證書。
2.國家勵志獎學金
獎勵納入全國招生計劃內的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全日制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每生每年5000元。
3.國家助學金
資助納入全國招生計劃內的家庭經濟困難全日制本專科(含預科、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平均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3300元。
4.國家助學貸款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申請辦理國家助學貸款,解決學費和住宿費,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在校期間利息由國家承擔。助學貸款期限為學制加15年,最長不超過22年。助學貸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30個基點執行。國家助學貸款分為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有貸款需求的學生可向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咨詢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或向高校學生資助部門咨詢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同一學年內,有貸款需求的學生只能選擇申請辦理一種類型國家助學貸款。
5.服兵役高等學校學生國家教育資助
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招收為士官、退役後復學或入學的高等學校學生實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學費減免。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金額,按學生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下同)兩者金額較高者執行;復學或新生入學後學費減免金額,按高等學校實際收取學費金額執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以及學費減免的標准,本專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超出標准部分不予補償、代償或減免。
6.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
中央高校應屆畢業生,自願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達到3年以上(含3年)的,補償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每生每年不高於8000元。地方高校畢業生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由各地參照中央政策制定執行。
7.師范生公費教育icon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
在北京師范大學icon、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六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的公費師范生,以及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簡稱優師計劃)師范生,在校期間不用繳納學費、住宿費,還可獲得生活費補助。有志從教並符合條件的非師范專業優秀學生,在入學兩年內,可按規定轉入公費師范專業,高校返還學費、住宿費,補發生活費補助。已有部分省份也實施了地方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中西部省份地方師范院校也開展了地方優師計劃師范生培養,報考以上地區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可向相關院校進行具體咨詢。
8.新生入學資助項目
中西部生源的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新生可申請入學資助項目,解決入學報到的交通費和入學後短期生活費。學生可向當地縣級教育部門咨詢辦理。
中西部地區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黑龍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自治區、陝西省、甘肅省、寧夏自治區、青海省、新疆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9.勤工助學
高校學生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參加高校組織的勤工助學活動,通過勞動取得合法報酬,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等。
10.綠色通道
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新生如暫時籌集不齊學費和住宿費,可在開學報到時,通過高校開設的「綠色通道」先辦理入學手續。入學後,高校資助部門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開展困難認定,採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
11.校內資助
學校利用事業收入資金以及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資金,設立校內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校內無息借款、學費減免等資助項目,實施校內資助。
2. 未來教育發展趨勢
教育行業的前景好,是毋庸置疑的。這取決於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無論是學前教育還是k12教育還是成人教育,只要用心,機遇都是有的。
做為一個多年的教育從業者,對於教育行業的未來前景,我做了一些分析和大家共同探討:
一,受政策影響大,教育行業將越來越規范;這體現在:
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整治以應試為導向的校外培訓機構;
一個是教育部專項整治幼兒園小學化;
一個是國務院辦公廳下文禁止民辦幼兒園上市,紅黃藍幼兒園市值遭腰斬;
進入今年以來,政府有關部門接連推出舉措規范教育市場,說明國家已經認識到應試教育的弊端,正試圖做一些調整和改變。同時扼制資本過熱炒作教育市場。這樣可以說未來的教育市場機遇與危機並存。
以幼兒園為例,去小學化幾乎年年提,年年沒動靜。但今年這次看來要是動真格了,為什麼?因為專項整治的時間節點都在文件中明確了。這意味著整個學前教育面臨著洗牌或升級,雙語幼兒園,幼小銜接也就是學前班以後能不能幹下去都是個問題。
整治之後,去小學化之後,幼兒園該教什麼?今年教育部部長在兩會上強調,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就是機遇,未來的學前教育市場將會催生諸多以游戲為載體的教具或教研產品。
二,互聯網+教育,對傳統培訓的影響將更為明顯。
互聯網在線教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能整合更國際化的師資資源,授課方式靈活,更加便捷,更加經濟。從受眾的發展來看,隨著80後,90後家長成為教育消費的生力軍,互聯網在線教育的方法和方式更容易被他們所接受,因而互聯網+教育正不斷地侵吞傳統的教培市場,並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這從VIPKID今年六月完成5億美金的D+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200億元可以看出。要知道這家公司到現在不過是剛剛誕生了五年。
三,教育理念將會推動創新,新的商業模式不斷。
時代發展到今天,VR,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等高科技正迅猛地改變著世界。但回顧教育本身,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跟過去相比,幾乎看不到太多變化,這其實就為創新提供了豐厚的土壤。而創新工廠的李開復表示,創新工場的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教育,消費升級等五大方向領域的A、B輪公司。
筆者認為,未來的五年內,教育領域一定會出現嶄新的模式,無論是理念或手段上,將會為相對滯後的教育行業帶來顛覆式的改變,教育行業未來的前景,值得我們期待!
3. 2021年中央兩會能把中小學生校外私人補課班取消嗎
取締非法的。
「雙減」文件發布後,今年本就較為低迷的暑假補課市場頓時風聲鶴唳,新東方、好未來等公司股價斷崖式下跌,教培行業從業者與許多家長也陷入了「未來該怎麼辦」的焦慮。
有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可能出現的問題,諸如大力度整改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何去何從;在升學壓力面前,「校外補課」是家長學生焦慮的「因」還是「果」;禁止補課後,會不會有更貴的「一對一」培訓出現,加劇權貴階層對教育資源的壟斷等等。
目前,教育行業與一些專家對上述問題做出了一些應對和回應。
據36氪報道,「雙減」文件發布前後,培訓機構已在向素質教育、成人職教和托育轉型,好未來正在進軍職業教育領域,而新東方開始招聘美術、書法等素質教育教師,中小型教育機構則謀求與公立學校合作,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年輕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將處於劣勢。
楊東平雖然支持改革,但也在法理方面存疑。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聶輝華則認為,辦好教育不能只依靠行政命令,而是需要「市場和政府兩只手」。
教育「內卷」嚴重,一些教育界人士在肯定改革的決心時也意識到,僅僅依賴「雙減」政策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雙減」如何落地也是一個考驗。顧明遠指出,校外減負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公共教育的供給,推進各學校、地區均衡發展。
楊東平特別強調,教育新政首先「必須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保護私人財產,保護民辦學校的合法權益」,切忌用粗暴的方法「沒收充公」。
過去提得較多的是校內減負,校外環節被忽視,造成了減負不成、反而增負的結果。與之相比,「雙減」政策對問題的診斷更為全面,然而,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的關系遠比「補課」更復雜。
且各地情況存在差異,例如在上海是私立強於公立,而北京的公立雖然看起來很強,但又與校外培訓機構嵌套。如何因地制宜地進行有效改革,而不是「一刀切」,需要立足於翔實的調研和謹慎的判斷。
在新政與輿論中,公立與民辦似乎是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但或許正如楊東平所說,在「學習化社會」的框架下,應該「逐漸淡化學校的所有制性質」,教育是以公益性為主的事業,公辦民辦都應該在非營利組織的框架中加以規范,一視同仁,共同發展。
4. 校外培訓機構全被停,為何要做這種舉動
取締校外培訓的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孩子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
第二,家長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
第三,孩子的心裡負擔越來越重。
第四,家長和學生的攀比心越來越強。
第五,培訓班的學費越來越高,而且培訓機構總是比學校教的要更深,提前上完一些課程,影響了學生的正常教學,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5. 未來的教育培訓市場,到底會是怎樣的呢
當然決定其未來發展的因素還有消費習慣改變,學情,輿情,運營等,當然還有正在的兩會。
但是請牢記:所謂互聯網教育,一定不會取代線下。線上只是工具和輔助。線下不會消亡。更會多元化而已,比如steam,機器人。利益相關,從事在線教育,為機構提供招生拓展的低成本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