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開拓美國職業教育市場
擴展閱讀
你再好有什麼用經典語錄 2024-12-27 02:57:42
彈琴的動漫壁紙是哪個 2024-12-27 02:47:06

如何開拓美國職業教育市場

發布時間: 2024-12-26 13:42:48

❶ 打破職業教育發展瓶頸的幾點建議

打破職業教育發展瓶頸的幾點建議

就以目前職業教育的情況來說,現在的學生普遍認為就讀職業學校沒什麼前途,所以我們要從思想上做起,要讓人們從思想上改變對職業學校的看法,從而使得職業教育能夠更好的發展

關於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幾點建議

,當前要乘勢而上,促進民辦教育規范特色發展,努力建設民辦教育強省。一是要加強科學規劃,堅持民辦教育的公益性、靈活性、差異性和分類管理,促進民辦教育持續健康發展。二是要推進自主辦學,正確處理強化政府責任與引入市場機制的關系,實行更加靈活、開放、多樣的辦學體制,切實保障民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更好地釋放民辦學校的發展活力。三是要突出內涵發展,著眼轉型提質、特色發展和開放合作辦學,提升民辦教育發展水平。四是要加強師資建設,依法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合法權益,下決心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形成穩定的教師隊伍。五是要落實政策措施,各級政府在規劃、用地、建設、稅費、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大對民辦教育的扶持力度。

突破托福口語23分瓶頸的幾點建議

1. 聽錄音,做標記
第一遍 感受錄音的語音、語調。不要讀出聲音來,只要靜靜地聽、仔細地感受就可以了。
第二遍 標記單詞的重音(word stress),把耳朵聽到的每個單詞的重音標在錄音材料原文上。
第三遍 標記所有單詞與單詞之間的連讀。
第四遍 標記句子的升調、降調,要體會不同的句型所使用的語調的變化。
第五遍 標記句中的弱化,某一個音讀得比較輕,甚至都感覺不到,這個音就是被弱化了。
2. 狂模仿,心要細
模仿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句子的模仿。先一句話一句話模仿,把每一個句子的語音語調模仿到位,關注到每個細節。
段落的模仿。把單個句子模仿好之後,就可以把一段話連起來了,模仿時要特別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銜接。
3. 勤朗讀,練記憶
從發音原理來講,英語和漢語的音節組合方式大不相同,發音方式也有很大區別。中國人的發音器官實際上並不熟悉或是不適應英語發音方式,大量的朗讀練習實際上是在訓練發音部位,讓發音器官的肌肉適應英語的發音體系。光是大量朗讀是不夠的,還需要練習記憶,在朗讀的時候腦袋裡要在播放聽過的錄音材料。
經過前兩步之後,錄音材料已經深深印在學習者的腦海里了,朗讀時就可以跟著腦海里浮現的聲音一起進行了。不需要再聽錄音材料,也不要把錄音上的聲音徹底扔到腦後,按自己原來習慣的方式進行朗讀。
4. 找差距,再努力
如果覺得自己的朗讀和錄音的確有差距,沒有讀出錄音上的那種味道,就要返回去再聽聽錄音材料,找其中的原因,做對比研究,看哪些地方不太像,再按第一步的方法標記一次。
5. 再模仿,到滿意
返回去聽錄音材料找到差距後,就要努力再進行模仿,這樣循環往復一直到滿意為止。
關於托福口語的流暢度
時刻記住一句話,要想口語流暢,要的是把嘴說爛,而不是把筆寫斷。很多考生在備考中常會陷入一個誤區,盡可能把思路全部寫出來,多多益善。這樣做鍛煉的是你的手速而不是大腦在短時間組織語言的能力,要學會只通過寫關鍵詞來強迫自己快速組句的能力。
具體訓練方法:
1. Highlight出來即將練習的獨立口語題目的關鍵詞
2. 在稿紙上,寫6-8個關鍵詞,在手機或電腦上,打開錄音軟體准備錄音
3. 看著關鍵詞,掐時45s錄音第1遍
4. 聽第1遍錄音,並記錄自己的錯誤,並重復再說一次內容,然後不掐時,錄第2遍
5. 聽第2遍錄音,記錄錯誤,圈出和第一遍同樣的錯誤並highlight出來,重復出現的錯誤都屬於頑疾,必須克服。
6. 看著筆記再說兩遍,然後不掐時第3遍錄音,確保這一遍錄音固定下來答題框架,且表達沒有語法錯誤
7. 對比前3遍錄音,然後持續,反復練習,直到可以說順且內容說進45s

如何打破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的瓶頸

「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職業教育也應該緊密適應國家經濟發展要求,加大專業改革力度,從專業結構優化、專業設置管理等方面,大力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供給側改革,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匹配和優質的人力資源。日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劉洪一同志,在「第五屆高職校長微論壇」就此發言。今天,我們整理刊發此文,希望給職業教育界的同行們一個啟發,促進共同的思考、研討和探索。

給我國教育發展提建議800字

一,要加大教育的投入,這個投入不光是教室、還是教材、人員的配套。
二,要嚴格教師的准入制度,教師必須嚴格挑選。知識能力、文化修養、思想作風必須認真考察。
三,課程制訂必須符合人的思想水平、能力水平的發展,因材施教。
這是提綱,不難敷衍800字。

海南區一小關於教育發展建議

第一、要加大教育保障力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要確保及時足額撥付。發展教育要跟發展經濟同步進行,但教育發展一直落後於經濟發展,主要原因是教育資金投入不足,比如龍港鎮普通公費招生數額與初中畢業生的數額比例嚴重失調,全鎮公費普高上線率只有30%左右。這樣,迫使生源大量流失,生源就是經濟,而且是優質經濟,百利而無一弊。
第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強職業教育,這是地方人才培養的主要措施,從這兩年的勞動力市場來看,技術型人才奇缺。加大地方職業教育的投入,既可解決生源外流的問題又可解決地方人才問題,是良性發展。
第三、只有加強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同步發展,增強全民素質,社會才能發展,才能根本解決教育滯後的現狀。

對我市教育發展提出寶貴建議怎麼寫

1、加強管理,增強服務意識
由於民辦學校起步晚、傳統少、底子薄,相對於公辦學校來說,民辦學校是教育領域的弱勢群體,但是它們還承擔著很多社會責任,可以說是力小而負重。因此,教育部門在加強對民辦學校規范管理的同時,更應該提高對民辦學校的服務意識,對民辦學校更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教育部門對民辦學校不僅要有形式上的公平相待,還應有具體政策上的傾斜與扶持。還希望教育部門在對民辦學校正常的管理和服務之外,盡量減少針對民辦學校的檢查和會議,在合理收取費用之外不再收取其它費用,以便於民辦學校安心地從事教學,減輕民辦學校的辦學負擔。
2、建議允許民辦學校有條件地共享公辦教師資源
公辦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國家的培養,他們表面上是某個學校的老師,其實屬於社會公共資源。而民辦學校也是為社會、為國家培養人才,公辦、民辦學校的辦學目標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改革開放目的是解放生產力,十八屆三中全會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目的也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我們盤活閑置資源、讓有限資源發揮更大作用同樣也是解放生產力。因此,我們認為,只要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允許閑置的公辦優質教師資源到民辦學校發揮余熱是合情合理的。
3、建議解決民辦教師的編制問題
目前,已有地方試水按照自收自支事業編制來解決民辦教師的編制問題。比如寧波市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是人事編制管理部門對部分民辦學校核定一定數量的自收自支事業編制指標,由用人單位擇優引進並穩定一支教師隊伍;二是在出台寧波市民辦教育促進條例時,明確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民辦學校教師,可以參加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三是推動民辦學校專職教師享受事業單位醫療保險政策的落實。靠著這些編制或政策,寧波市民辦學校不但穩定了教師隊伍,還引進了大量高層次人才。因為有了寧波的實踐,我們建議我市也進行類似的探索。
4、解決民辦教師的職稱評定問題
建議教育部門成立民辦教師職稱評定機構,從實質上推進民辦學校教師的職稱評定工作。在解決職稱評定問題的同時,還要督促民辦學校落實好「一法一例一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辦法》)所賦予民辦教師的學習、培訓、教齡計算等方面的合法權益。通過這些工作,盡量縮小民辦教師與公辦教師之間的差距,從而穩定民辦學校的教師隊伍。

為企業經營發展 提幾點建議

第一不要盲目擴大,當然這是在沒有特殊機遇的情況下,【如有這條作廢】;第二,任何企業要想發展離不開人的因素,企業在不同的階段要有不同的人才儲備,企業的制度也要隨時更新,不要過分死板,因為這是個信息化的時代,任何不利因素都可能造成致命傷;第三,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的現金流也要隨之發展,因為隨著企業規模的逐漸擴大會遇到一些瓶頸,也就是危機,危機即轉機,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就會化解危機,並突破瓶頸,獲得進一步發展,最後進入正規化,流程化,標准化.........在後就是倒閉或破產..........結束。

為什麼要制定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1~2015)?

在201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黨中央國務院強調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推動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發展,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對高等職業教育進一步改革與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面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國家發展戰略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必須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經濟發展由高投入、高耗能、低技能、低附加值轉向提高技術含量、提升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對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提出更高要求。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礎力量,必須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培育一批具有精湛技藝和創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為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培養一批掌握現代服務技術的高技能人才,為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培養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
2.面對日益凸顯的就業結構性矛盾,高等職業教育必須在改善民生、促進就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的就業形勢仍十分嚴峻,各種就業矛盾相互交織。在勞動力供大於求、產業優化升級的雙重壓力下,勞動者技能與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就業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穩定就業依然面臨重大挑戰。就業是民生之本,高等職業教育必須在全面提高廣大勞動者素質和職業技能、緩解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培養符合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等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為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做出積極貢獻。
3.面對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戰略目標,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抓住機遇,為社會成員多樣化學習和發展提供服務。長期以來,高等職業院校主要面向適齡青年開展全日制專科學歷教育。當前,在產業升級過程中迫切需要對在職人員進行技術更新培訓;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有近2億農民工迫切需要接受培訓以保障體面就業;還有大量中等學歷的在職員工需要繼續發展;未來10年以至更長時間,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新成長勞動力規模呈下降趨勢。面對挑戰,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面向人人,充分發揮職業性和區域性的獨特優勢,主動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滿足社會成員多樣化學習和發展需要,成為當地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社區教育、技能培訓、新技術推廣和先進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
4.面對「走出去」國家戰略,高等職業院校應該積極融入其中,伴隨產業企業走向世界。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在世界范圍內優化組合資本、技術、管理和市場資源,需要發揮人力資源優勢,高技能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對此,高等職業院校必須做好充分准備,將相關行業(企業)產品(生產)的國際通用標准融入教學內容,在各類企業跨出國門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等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職業教育發展困境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張志堅)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各國經濟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局面,既加劇競爭,又深化合作。隨著經濟全球化進展,職業教育也正呈現出國際化的趨勢。今天上午聽取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施建軍校長所作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與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關系」專題報告,深受啟發,受益匪淺。在此,結合自己的學習收獲,談一談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職業教育發展的幾點淺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必然憑借其經濟和文化等優勢,進入我國辦學市場,擴大境內辦學。再則,目前適齡學習人口的數量在大規模減少。因此,職業教育必然在生源和人才市場方面將面臨嚴肅挑戰和巨大壓力。筆者認為,要破解這個難題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突出辦學特色,提升核心競爭能力 辦學特色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准,對學校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我們在辦學過程當中,特別注重加強傳統特色專業建設,把師資力量強,生源質量優,學生就業好的財務管理、工商管理、國際貿易及旅遊管理等專業作為重點來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在專業建設上,建立領軍人制度。為了提升傳統特色專業的影響力,做出品牌,我們在全國范圍招賢納士,積極引進一批專業知識深厚、企業經驗豐富的專業建設領軍人,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規范作用,引領學院各專業建設發展。 在教學科研改革上,設立專項資金,資助專業教師開展教學科研改革工作,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鼓勵專業教師與企業骨幹人員聯合開展橫向科研課題研究,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按照培養與引進並重的原則,著力培養和引進一批省級以上優秀教學名師,建立優秀教學團隊,對年青專業教師形成傳幫帶的作用。同時通過制度性安排,定期選派骨幹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增強實踐能力,提升課堂執教水平。2009年底,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我們針對國際旅遊島建設主要發展的旅遊業、文化體育產業、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商貿餐飲業和現代物流業、熱帶特色現代農業、新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海洋經濟等8大產業,適當地調整專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相關專業群、國際貿易業相關專業群、儲運服務業相關專業群、財務管理業相關專業群、信息服務業相關專業群、藝術設計業相關專業群等6大專業群。二是建立全球視野,加強國際合作辦學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十分迅速,各國和地區間都面臨人才的競爭和教育的競爭,特別是技能型人才和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競爭。因此,我們要建立國際視野,在人才培養上,要遵循國際標准,加大企業參與力度,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在培養目標上,要實現從國際教育到全球教育的價值轉向。隨著經濟全球化日趨加深,大量跨國公司湧入,職業教育畢業生也必然會面臨參與國際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因此,職業教育要建立全球視野,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而且還應具有跨文化適應能力、國際理解能力以及外語能力等。在教育教學上,要以國際化標准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教學改革,加強專業建設,培養師資隊伍。在人才培養質量上要遵循相關國際標准。借鑒發達國家開展國際合作辦學的經驗,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合作辦學,建立專業教師互訪制度,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在企校合作上,由於企業將更廣泛地參與國際競爭,技術發展和轉移的進程加快,這必然導致新的職業崗位不斷產生,即使是傳統職業崗位的科技含量也不斷發生變化。就此角度而言,職業教育發展應密切聯系與企業,加強與地方龍頭企業、支撐產業企業及著名企業的合作,促進校企深度融合,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雙贏局面。在具體實踐上,近年來,我們在國際合作辦學上主要是大力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借鑒國外現代的教育理念、課程體系、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等,促進學院專業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不斷加強和鞏固與韓國、俄羅斯、丹麥等國的合作基礎上,著重與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建立起緊密型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學機制,按照國際行業標准和職業要求,著力培養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緊缺的和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職業人才。與此同時,筆者認為,隨著國際旅遊島建設地不斷深入,海南相關產業必然進行升級,也對海南高職教育的辦學質量與內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業產業要按照國際標准來進行,這是國際旅遊島建設對海南行業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對於海南高職教育而言,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合格,是否適應國際旅遊島建設需要,關鍵在於能否按照現代企業的崗位標准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❷ 面對教育全球化的挑戰,職業教育應採取怎樣的對策



教育全球化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帶來了重要契機。如果積極順應教育全球化趨勢,可以促使辦學理念更新,加快專業調整和培養模式創新的步伐,彌補我國職業教育資源的嚴重不足,從而使我國職業教育融入教育全球化的進程,與國際教育接軌。同時,要把握好教育全球化這一機遇,必須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面對的種種挑戰有深刻而又清醒的認識,這是我們能否把握住這一歷史機遇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條件。

(一)發達國家教育機構和投資者對我國職教市場的挑戰

教育全球化的主要形式就是教育市場的開放。盡管從長遠看,我國開放職業教育市場可以促進職業教育發展,但因為我國職業教育走向市場的時間比較短,優質資源匱乏,經驗不足,質量低下,因此開放職業教育市場會面臨諸多來自市場方面的挑戰,集中體現在生源市場和人才市場上。這種挑戰主要是發達國家教育機構和投資者對我國職業教育市場的沖擊,具體表現為:第一,國外教育機構搶占我國生源市場,吸引留學生,獲取職業教育資源。由於我國職業教育的投入不足,基礎薄弱,層次不高,品牌效益不突出,社會聲譽不佳,因此國外發達國家相關機構會很容易藉助其強大資源優勢,以比較好的就業出路、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以及其他優惠條件吸引我國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出國留學。第二,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進入我國辦學市場,擴大境內辦學。這是對生源市場的另一種爭奪形式。憑借其經濟和文化等優勢,和我國條件較好的相關院校或機構合作辦學將是國外相關機構一個重要選擇。同樣,隨著辦學規模擴大和社會認可度逐漸提高,這些院校或機構將會成為學生的優先選擇,從而極大地威脅到我國職業院校以及職業培訓市場的生存和發展。在辦學市場上,對我國職業教育沖擊最大的可能是培訓市場。因為從各國間開展教育合作的經驗來看,成人教育以及職業培訓等將是各國提供教育服務的最主要領域。因為受到計劃經濟形態影響以及我國職業培訓市場本身的不成熟,它一直是我國職業教育的薄弱環節。第三,西方發達國家主導全球人才市場,吸引高素質人才。對人才的爭奪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社會經濟的一個重要舉措。全球性的人才流動將形成一個全球化的人才市場。一方面,一些跨國公司及其設在境內的加工製造業等對一些相對優秀的職業教育畢業生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境外教育機構和投資者必然會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勢力和出國培訓學習等條件吸引我國職業教育優質師資。第四,基於遠程教育已成為教育服務貿易的一種重要形式,越益顯示出優勢,專家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通過網路而佔領中國的教育市場將會成為國外教育打進中國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我國政府在這方面的緊迫感還不強,政府投資的力度不大,技術手段及其相關基礎設施還相對落後。

(二)市場導向的教育服務貿易理念對我國政府集權的職教體制的挑戰

視提供教育服務為貿易活動,視凡收取學費、帶商業性質的教育活動為教育服務貿易,不僅是WTO的規定,而且也將是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基本導向。教育全球化植根於經濟全球化,它也必須體現經濟全球化的一些基本原則。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制度載體所倡導的核心規則是:資本在自由貿易下的無差別待遇和市場的不容干預,比如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逐步自由以及加強透明度等。為此,參與教育全球化活動的相關機構和組織將會與各國政府力求通過談判與協商,消除彼此分歧,促使各國政府下放辦學權力,逐步取消限制性的政策法規,以市場為導向,開放教育市場,最終在全球范圍內形成自由開放的教育市場。

然而,從體制上,我們的准備還非常不充分。特別是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場導向的教育服務理念對我國職業教育體制提出了嚴峻挑戰。從比較廣義的層面來理解,它主要體現在管理體制、辦學體制、運行機制以及投入體制等方面。從管理體制來看,雖然我們一再強調要建立「在國務院領導下,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但是從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來說,我們一直以來實行的基本上還是政府統一管理的集權型管理模式,職業教育實踐中的許多環節還具有濃厚的政府主導或參與色彩,比如招生、專業和課程設置、職稱評定以及師資聘用等方面,政府對職業教育管得過多、過死,而真正需要政府管理的事又沒有管理好,出現常說的管理錯位、越位和缺位問題;職業教育機構缺乏充分的辦學自主權,面向市場自主辦學的意識和能力也很弱。在這種體制下代表政府管理職業教育的是教育行政部門、勞動保障部門和部分行業主管部門,而且各個部門之間又缺乏協調。這種集權型的管理體制必將極大地阻礙我國職業教育與國際職業教育接軌的進程。從辦學體制來看,由於多種原因特別是受到相關政策制約,我國職業教育所追求的多元辦學體制一直未能形成,基本上還是政府單一舉辦職業教育。就當前來說,因為企業改制等原因,企業職業教育極為薄弱;因為政策缺位等原因,民辦職業教育還是新生事物,進行資源有效整合的集團化辦學模式才剛剛起步;因為動力不足以及缺乏政策保障等原因,行業企業對職業教育的參與和指導乏力。特別是在教育全球化日益推進的今天,這種傳統的單一辦學體制將會一沖即垮。從運行機制來看,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的運行機制基本上是一種行政模式,政府是辦學主體,實施權威的行政管理模式,呈現學校職業教育形態,是一種相對封閉的辦學模式,社會與企業參與的力度不大,學校缺乏自主辦學的權力,對市場反應不敏感。和日本、英國等國家基本上由市場控制的市場模式以及德國和瑞士等國家的校企合作模式相比,我國職業教育的這種運行機制是最為落後的,其弊端尤為突出,由於沒有充分考慮到市場的需求,與市場結合不緊密,重理論教學輕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畢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不強,不能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要。從投資體制來看,投資渠道單一、相關投資政策未能落實以及投資嚴重不足一直是困撓我國職業教育做大做強的痼疾所在。面對國外職業教育機構對我國職業教育市場的挑戰,面對經濟全球化對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如何激活職業教育的投入體制已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難題。

(三)經濟全球化引發的人才需求變化對我國職教培養模式的挑戰

教育全球化發展的深層次動因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經濟全球化推動了教育全球化,反過來,教育全球化又推動經濟全球化,兩者相互依賴。全球化生產方式日漸興盛,跨國企業日漸增多,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強勁增長,經濟全球化呈加速發展態勢。「全球生產方式能提高外國直接投資

(IDE)的流量,它的興起為發展中國家創造了新的增長和產業化機會。現在有65000個左右的跨國企業,連同與它們配合合作的另外大約850000家其它類型公司,是這些全球生產系統的主角」。因此,人才的培養、配置、流動和使用必將日益呈現出全球化特徵,包括用人標准也將會國際化。隨著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強勁增長,2004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回升為6480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2%。美國仍然是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接受國,其次為英國和中國。在這種情況下,外資企業會大量湧入我國,不僅對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提出了新要求,而且隨著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化活動日漸增多,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會大量增加。特別是在加入

WTO後,我國有了加入國際經濟大循環的正式會員身份,經濟產業結構不斷地做出調整、改變,隨之導致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變化。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推測,1998—2010年農業勞動力有966萬將轉移到其他部門,汽車業將減少49.8萬人,機械業將減少58.2人。因入世而增加就業的行業包括:食品加工業16.8萬人、紡織業282.5人、服裝加工業261萬人、建築業92.8萬人、服務業266.4萬人。可以看出,入世會帶來各行業就業結構的變化,原有某些崗位會大批消失,同時又會新增大批的職業崗位,其中,紡織業、服務業和服裝加工業將是就業崗位增加最多的領域。另外,由於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產業結構變化往往也伴隨著技術結構及職業崗位的技術含量發生變化。總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技術進步、職業崗位變化以及人才使用的國際化標准都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然而,從培養模式層面看,我國職業教育中很多弊端就體現在其中。我國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一直是「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比較封閉,缺乏市場敏感性,與社會和企業的需求相脫節,缺乏社會和企業的強力參與;培養目標沒能反映勞動力市場及職業崗位的需求;課程的學科形態嚴重,學術性傾向太濃,職業性傾向不足,沒有根據工作實踐的邏輯來開發和實施課程;人才的標准及其資格認定沒有國際視野,未與國際接軌;學制缺乏彈性,沒有更多地照顧到學生的實際,沒有更多地提供給學生邊工作邊學習的機會。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完全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亟須轉變。

(四)遵循國際慣例的要求對當前我國教育政策法規的挑戰

我國職業教育要融入教育全球化進程,就必須按照市場機制運作,遵循教育服務的國際慣例。然而,由於市場化的進程較短、對教育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認識不足、依法治教的觀念比較淡薄以及其他原因,我國職業教育對全球化准備明顯不足,特別是相關立法明顯滯後。作為我國第一部規范中外合作辦學的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頒布表明了國家對中外合作辦學的鼓勵和支持,標志著我國對中外合作辦學的規范和管理正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從另一角度來看,我國職業教育對教育全球化的准備不足也就集中體現在《條例》上。它主要存在如下問題;其一,它只對「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的活動(第二條)」適用,也只是為了「致力於培養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各類人才(第五條)」,而沒有對我國教育機構如何搶灘國際生源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作出相應規定,也就是說,它著眼點在於如何保護自身,相對比較保守,前瞻性不夠,不具備全球視野。其二,由於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諸多差異,也由於職業教育已成為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優先領域,因此,在中外教育合作乃至參與教育全球化進程方面應該區別對待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但是《條例》沒有充分顧及到這一點,僅僅提及要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經營性的中外合作舉辦的培訓機構另行規定(第六十條)。其三,在利益回報上,現行政策是不予鼓勵的。《條例》規定「中外合作辦學屬於公益性事業,是中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第三條)」,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更明確規定「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不得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第二十八條)」。這非常不利於吸引國外優質教育資源,也阻礙了我國職業教育參與教育全球化進程。因為從外方合作辦學的動因來看,他們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而來,是一種趨利行為。其四,《辦法》中提出「國家鼓勵在中國西部地區、邊遠貧困地區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第三條)」,但沒有制定在中國西部地區、邊遠貧困地區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優惠政策。這不能不說是一大缺陷。也因此,我國東西部職業教育發展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拉大。此外,「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校長或者主要行政負責人,應當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第二十五條)」、「外國教育機構、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在中國境內單獨設立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第六十二條)」等規定也是與職業教育的市場化運作理念相悖的。總體來看,我國政府關於中外合作辦學的相關規定體現了強烈的政府主導意識,沒有充分考慮到職業教育的產業屬性和基於市場運作的國際教育服務理念,亟須從全球化視角並按照相關國際慣例要求制定、修訂、廢止和完善相關教育政策法規。
此外,教育全球化對我國教育主權、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功能、職業教育機構思想政治教育、職業教育區域發展差距、職業教育師資隊伍以及職業教育評價等的挑戰,也要引起高度重視。



正如「全球趨勢—2005項目」預言,「全球化意味著我們整個社會所有機構包括我們的學校、工作崗位、信仰和政府在內的全面社會性大轉型」。面對教育全球化挑戰,我國職業教育何去何從。這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是一項關涉到諸多方面改革的系統工程,需要針對上述諸多挑戰綜合採取應對措施。這里僅就其中若干主要挑戰提出對策。

(一)積極引進優質資源的同時,加大政府投入,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組建職教集團,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搶占教育市場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僅要搶占國內職業教育市場,而且要積極力爭國際職業教育市場份額。為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職業教育是一種高成本教育類型,落實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地位,在積極引進優質資源的同時,採取如下措施:

首先,必須加大政府投入,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我國各級政府對職業教育投入的總量一直嚴重不足,而且國家對於職業教育投入的各項政策沒有得到認真落實,從而導致總體上我國職業教育的基礎能力不高,整體水平偏弱,不具備應對全球化挑戰的競爭優勢。我國職業教育投入亟須在如下方面得到加強:一是加大公共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職業教育經費在整個國家教育經費比例中的配額,採用按生均數進行撥款的方式;二是認真落實各項財政投入政策,建立專項制度,對職業教育經費投入進行監察;三是繼續加大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力度,並以此推動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四是把教育經費的投入重點放在對教學儀器設備的購置和更新、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以及及骨幹師資的培養培訓等事關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的重要環節上;五是要在提升職業教育整體實力的基礎上,採取優惠的貸款政策等措施有所側重地加大對參與教育市場國際競爭的職業教育機構提供金融扶持。

其次,有效整合現有職業教育資源,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品牌。職業教育集團是指在職業教育機構和職業教育機構、職業教育機構和行業企業、國內職業教育機構和相關國際組織以及其他利益相關組織之間形成的一種有機聯合體。實現職業教育的集團化發展,具有有效整合資源、密切與行業企業的聯系、加強管理以及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等優勢。從國際來看,這也是一條成功的經驗,比如約翰·拉爾森注冊成立的職業生涯教育公司、新加坡英華美咨詢控股有限公司以及印度NI-IT集團公司等。這些以開展跨國職業教育和培訓為主要業務的教育集團公司已把業務擴展到許多國家和地區,以其雄厚的實力和獨有的特色以及靈活的運營機制佔領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職業教育市場。由於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較短,特別是面向市場辦學的經驗不足,總體基礎能力建設薄弱,體制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後,職業教育機構大多規模較小,資源分散,因此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實現資源整合,提高規模效益,走品牌發展之路,就成了必然的選擇。為此,必須突破體制障礙,轉變管理方式和運行機制,堅持以完善職業教育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為基本前提,以職業教育資源的優化重組為出發點,以辦學質量和規模效益的提高和國際職業教育品牌的創建為目標,以國內外職業教育市場為導向,以實現行業企業、職業教育機構以及其他利益群體的多元化參與為重要途徑,以相關政策法規的調整完善和職業教育基礎能力的提高為基本保障。

(二)重新定位政府、市場和職教機構的職能和角色,調整國家、市場與職教的關系,擴大辦學自主權,重建職教體制

首先,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以市場調節為主。在國際教育服務貿易市場上,任何國家的教育要想融入教育全球化進程,其政府行為必須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職業教育機構的運行要以市場調節為主,依靠職業教育機構自主面對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費者市場、資金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等,主要通過競爭來實現資源的有效、優化配置,同時在職業教育機構內部引入市場機制及其調節模式來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增強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活動的市場調節功能,促使職業教育機構對社會需求反應和適應更為敏捷,加快革新力度,從而增強國際競爭的能力。另一方面,由於市場調節本身存在盲目性和過度逐利性等弊端,因此它必須和政府的參與和干預相結合。

其次,重視發揮政府的直接參與和干預作用。教育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已經顯示出由政府直接參與和多邊協調組織的國際性教育活動在不斷增加。為此,要切實解決好全球化進程中我國政府管理的錯位、越位和缺位問題,實現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政府要盡可能地減少管理過程中的行政手段,從包攬所有或大多數事務的全面直接管理向有選擇的有限管理轉變,教育市場主體要以政府為中心轉向政府為市場主體提供服務,達到政府與市場主體的積極互動。它表現為:政府應該著重締結政府間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協議,相互承認和認可學歷、文憑、教師或教授資格以及其他職業資格證書;掌握和傳播各國職業教育和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動態、趨勢等信息;積極參加世界教育發展論壇和世界教育發展的決策過程,引導世界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向國際社會宣傳和推銷我國職業教育的優勢,爭取國際職業教育市場的主動權;爭取本國各級政府以及國際社會對我國職業教育參與教育全球化的經費投入,從而為我國職業教育參與教育全球化進程創造條件;根據經濟全球化以及職業崗位變化的特點,制定相應政策法規及採取相關措施督促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力度;根據國際慣例,制定相關政策法規,為我國職業教育開展中外合作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再次,擴大職業教育機構的辦學自主權。這既是市場經濟的要求,也是應對教育全球化挑戰的必然選擇。職業教育機構是參與教育全球化進程的主體和獨立法人實體。在合作對象選擇、合作協議簽署、專業及課程設置、日常管理及證書發放等諸多方面,它們應被賦予充分的辦學自主權,使之能靈活面對國內外職業教育市場特別是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和變化,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以市場為導向,搞活機制,增強自主辦學的能力。同時,各職業教育機構還要增強依法辦學的責任感,提高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決策和管理水平,善於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引入國際通行的職業教育發展的市場模式。此外,基於教育全球化背景下職業教育主體成分日趨復雜和職業教育市場化程度日趨明顯的現實,在職業教育機構內部管理上,還需要通過完善其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適度分離,建立基於所有權的決策參與和對經營權的監管機制,規范其內部運營機制。

(三)立足全球視野,遵循相關國際標准,加大企業參與的力度,真正推行工學結合、校企緊密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首先,從培養目標來看,對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國職業教育抱持什麼樣的價值取向,並進而確定什麼樣的培養目標,就成了首先要關注的問題。美國作為推動教育全球化進程的領頭羊,其國際教育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政策與制度,這些可以為我們提供諸多有益的啟示。2002年5月美國教育理事會在向聯邦政府提交的《跨越「9·11」:國際教育的綜合國際政策》這一份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把培養具有全球能力的公民與勞動力作為美國開展國際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以實現從國際教育到全球教育的價值轉向」。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向前推進和日趨深入、大量跨國公司在我國的存在以及我國職業教育畢業生參與國際勞動力市場競爭的迫切要求,所有這些也都同樣要求我國的職業教育立足全球視野,培養學生不僅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而且還應具有跨文化適應能力、國際理解能力以及外語能力等。另一方面,這種能力要基於個體的真正需求並從其終身發展著眼。

其次,從實踐規范來看,要用國際化標准來引導我國職業教育實踐,特別是在人才培養質量上要遵循相關國際標准。借鑒其他國家開展國際教育服務的經驗,不僅要開展時間較長、學制具有一定彈性的學歷教育,更要積極發展時間較短的非學歷職業資格證書教育,並最終使非學歷教育從邊緣走向核心;發展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使我國職業教育逐步向本科、研究生層次轉移,從而形成上下貫通的職業教育體系,以滿足國內外勞動力市場的現實需求。在機構及專業設置標准、運行標准、課程教學評價標准、人才評價的規格標准以及證書採用標准等方面也要與國際接軌。比如在專業設置上不僅要開設一些新興產業的專業和涉外專業,而且專業設置標准要採用國際通行標准;在課程教材上不僅要增加國際理解和外語等方面的內容,而且也需要適當引進、合編、改編國外先進的課程教材;在專業和課程設置模式上,要借鑒國際經驗,使之能靈活適應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職業崗位及其科技含量變化並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同時,在以國際標准改造我國職業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育行政管理組織和中介機構的作用,通過檢查、督導、評估和發布信息等方式,依照國際標准對各種職業教育機構的辦學行為加以引導。然而,採用國際化標准,與國際接軌,並不意味著我國的職業教育要一味地照搬國際標准,我們也可以在引進的同時,促使我國職業教育某些優勢方面(比如一些資格證書和課程)為國際上所認可。

再次,從企業參與來說,由於企業將更廣泛地參與國際競爭,技術發展和轉移的進程加快,一些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將會導致新的職業崗位不斷產生,一些傳統職業將不復存在,同時一些傳統職業崗位的科技含量也將不斷發生變化,從而對職業教育機構及其所培養的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要密切與企業的聯系,與經濟發展同步。為此,政府要充分發揮參與和干預的職能,制定相關政策法規,依法治教,力促行業企業在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課程開發、教學計劃、實習實訓、師資隊伍建設以及督導評估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從而真正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四)遵循教育全球化的規則及相關國際慣例,建立健全與教育全球化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

要融入教育全球化進程,意味著我國的相關教育政策法規應與國際通行的服務貿易規則相一致,與教育全球化進程的國際慣例接軌,為國內外不同投資主體營造出一種相對寬松、透明、公平的競爭環境,促使我國職業教育在全球化活動中逐步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運行機制。為此,相關教育政策法規的制定、修訂、廢止和完善應該本著如下原則:

首先,要善於借鑒發達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制定的經驗以及相關國際組織的慣例,體現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其次,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當前教育政策法規中存在的、與教育全球化不適應的突出問題(比如營利問題、開拓國外市場問題、教育主權維護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質量評估與認證問題、職業教育標准制定問題、辦學體制問題、職業教育區域發展差距問題、審批許可權問題、企業參與問題、職業教育辦學功能問題、經費投入機制問題、辦學自主權問題、專業及課程設置問題、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國家、市場和職業教育機構的關系問題等)組織專家分類開展專題研究,並制定、修訂、廢止和完善一系列相關教育政策法規,最終形成一套相對完備的、能適應教育全球化要求的政策法規體系。

再次,不僅要依法行政,而且教育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執行都要做到公開、透明,採取決策公開、結果公開、建立聽證制度、信息查詢、咨詢和公開發布制度等具體措施。這不僅能增強我國教育政策法規的透明度,而且其本身也是我國職業教育融入全球化進程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