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德育的實施途徑
一、確定集體奮斗目標,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低年級學生喜歡集體活動,教師應從小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使他們樹立集體榮譽感。通過引導學生共同遵守校規,爭創文明班級,讓學生理解個人榮譽與集體榮譽的關系,激勵他們通過集體力量形成良好道德品質。
二、通過少先隊活動進行德育教育。利用少先隊組織,通過規章制度和活動情景,幫助學生內化道德要求,激發道德自律。讓學生在少先隊活動中通過實踐逐步形成道德品質。
三、課堂教學滲透德育。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思考,通過討論和實際應用,使學生掌握德育道理並付諸實踐。構建多維課堂交往結構,採用小組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自我教育,提高道德水平。
四、運用網路進行道德教育。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增強情感體驗,豐富教育內容,提高教育效果。通過網路資源和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中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
五、注重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示範性和學生向師性決定了教師在學生心中的重要地位。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需嚴格要求自己,通過自身行為對學生進行道德熏陶。
六、堅持正面教育。通過啟發和引導,使學生理解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辨別是非的能力。以正面內容為教育重點,堅持表揚為主,增進師生情感,促進學生道德發展。
七、校內外德育規范活動。對學生的在校內外行為進行規范引導,如教育學生注意食品安全,幫助他人,形成良好的行為標准。確保學生在生活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八、家校合作加強德育。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策略,形成家校德育合力。通過家訪和家長會等形式,增進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了解,共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