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教育與保育有什麼區別
擴展閱讀
動漫版眉毛怎麼畫最好看 2024-12-25 08:57:20
在哪個網站可以剪輯歌詞 2024-12-25 08:55:14
動漫表情怎麼轉發 2024-12-25 08:51:30

教育與保育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 2024-12-24 17:03:05

① 什麼是保育和教育

保育是學前教育或幼兒園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主要關注幼兒的生活方面,包括日常生活、衛生習慣、安全保健、身體發育等。保育工作的目標是為幼兒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成長環境,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保護意識。

教育則更側重於專門的教學活動,旨在通過系統化的教學體系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多年來,勁葛琳克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為每個年齡段的幼兒制定了完善的教學計劃。這些教學計劃圍繞著六育——德、智、體、美、勞、心進行展開,旨在全面提升嬰幼兒的綜合素質。

在每個階段的教學中,勁葛琳克採用主題式教育作為基礎,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全面支持嬰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這些活動不僅涵蓋了知識的學習,還包括技能的培養、情感的培養以及社會性的培養,旨在讓幼兒在愉快的環境中獲得全面發展。

通過保育和教育的有機結合,勁葛琳克致力於為嬰幼兒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成長支持體系,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為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② 教育和保育哪個更重要

都很重要,但是教育更重要一些。

教育與保育的區別:

教育是保證人人享有他們為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盡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需要的思想、判斷、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保育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天性,讓大人照顧孩子長大,是輔助教師負責幼兒的保健、養育、並協助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的一種工作,教養是因教育而養成的優良品質和習慣,是文化和品德的修養的結合。

錯誤教育:

1、威脅。成人用威脅的口吻對孩子說話:「你再……我就……」盡管這類威脅在大人心目中認為十分有用,但在孩子身上卻不一定有效果。因為威脅是對孩子自主權的挑戰,只要孩子有點自尊的話,他必定會故意與大人對著干,以此來顯示他不是個膽小鬼。

2、保證。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應是平等的,互相要信任。父母不應向孩子保證什麼,也不應要求孩子做保證。如果父母必須依靠保證來強調自己說的是真話,那麼變相地承認自己沒有保證過的話是不可相信的了。保證會使孩子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

父母也不應誘導或要求孩子保證今後循規蹈矩或絕不再犯某個錯誤。當孩子做了一個並非出於自願的保證後,他等於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我們不應鼓勵這種欺騙行為。

3、收買。收買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孩子,如果他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話,就能得到獎賞。如「如果……就」的許願方法,有時能刺激孩子而暫時達到某個目的,但卻不能激勵他作堅持不斷的努力。對孩子來說,這些話就意味著懷疑他的能力。

另外,也拿導致孩子討價還價,以「你不給我獎賞,我就不規規矩矩」來要挾大人,從而提出更無理的要求。有益的、受歡迎的不是以收買形式出現的獎賞,而是事先沒有許諾過的、出乎意料的,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賞識而得到的獎賞。

4、諷刺。父母諷刺孩子,極大地阻礙了他的進步。它往往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有效交談設下了牢固的障礙。挖苦的語言會招來孩子的反擊,會在自己和孩子之間築起一層屏障。在教育子女中,父母不應用諷刺和挖苦的語言,不應該降低孩子在他自己或者在他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教養小幫手

嚴格不一定就是好!一味地要求孩子,當孩子沒有達到標准時,即以責罵或是打罵孩子的方式管教,其實並不能達到真正的效益,正確的方式應該是:

明訂賞罰,給孩子信心:加強幼兒行為訓練,及認知反省能力,對於不希望孩子做的事要訂立一套准則,並且有延續性,並在孩子達到時給予肯定。即雖然嚴厲地管教孩子,但仍需給孩子信心。

避免情緒性字眼:此外,父母還需注意,自己說出來的話是否具有指標性作用,還是只是情緒性的反應,並防止自己出現情緒失控,甚至是怒罵孩子的舉動。

清楚地表達指令:有時孩子也會是父母指令不清下的犧牲品!當父母表達指令時,需完整且明確地表達指令,且需配合語氣。否則幼兒可能會因為聽不懂家長的指令,或是指令太過模糊,而無法達到要求,讓惱怒的父母覺得孩子笨。

讓孩子感受關心:一般來說,若孩子的個性屬於較文靜的,會明白父母嚴格背後的關心;但若本來就屬於個性比較沖動的孩子,則會認為父母事事都要管很煩。因此,父母就算要采嚴格的教養方式,最好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嚴厲背後的關心,如此才不易形成親子問題。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子女教育

③ 幼兒教育和幼兒保育有什麼區別

1、幼兒保育。
幼兒,是父母和家庭的延續,更是民族和祖國的未來。
而幼兒保育,主要指0至3歲孩子的教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身沒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完全依賴於父母、家庭和保育老師的照顧看護,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和後果。
因此,對於3歲以下的幼兒保育工作,必須要謹慎仔細,不可馬虎大意。

首先,要做好保育園內的清潔衛生工作,爭取做到每日消毒和空氣流通,降低幼兒的患病幾率,並給孩子們提供干凈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其次,幼兒保育的教學目標,不是讓孩子背會「唐詩三百首」或熟記3千英語詞彙量,對於低年齡段的孩子,性格、思考和情緒都尚未成熟,難免會時不時地產生過度依賴父母老師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惰習慣。
對於這一點,保育老師應該在幼兒的學習生活中,注意培養和引導孩子獨立完成和做好日常瑣事的自主能力。
比如,引導孩子自己吃飯,確保孩子在就餐過程中不隨便掉飯粒,不浪費糧食,還要注意在吃飯時不隨意喧嘩,做到安靜有序。
比如,引導孩子提高自理能力,能夠正確刷牙洗臉、飯前便後認真洗手,還能夠獨立穿脫衣襪,和自行整理學習生活用具。
此外,保育老師還應該多激勵孩子參與益智活動,在脫離「形而上學」的課本理論之外,能夠保證孩子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
只有多鍛煉、多運動,孩子才會更加健康快樂。

2、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包括0至3歲的幼兒保育階段,和3至6歲的學前教育階段。
許多家長,對於孩子是否應該按部就班地進行「學前教育」困惑不已。既想要孩子多掌握知識,在進入小學以後能夠學得輕松、學得出色;又擔心孩子過早地接觸「語數外」的基礎知識,如果幼兒園老師教得不準確、不恰當,反而會影響到孩子未來在中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
實際上,這樣的焦慮有對有錯,學齡前的孩子的確應該接受「學前教育」,但是,學前教育的性質,不應該是過分看重成績和結果的「應試教育」。
正確的學前教育,應該是老師「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和溫和耐心的引導講解,不必強求、不用逼迫,只要能夠有助於孩子啟蒙知識、產生興趣就可以。

當然,對於幼兒保育和學前教育,家長們也不必過分焦慮煩惱。
其實,在學齡前的幼兒園學習階段,孩子接受相應的,符合自身年齡段認知能力的知識概念,其實也是在順應孩子的正常發展規律。
3至6歲的孩子,已經開始逐漸形成屬於他們自己的粗淺而基礎的世界觀,不管是盤踞在他們小腦袋裡的「十萬個為什麼」,還是他們喜歡的動物、汽車和恐龍,都說明孩子對於我們所處家庭、自然和世界的求知慾、好奇心。
所以說,孩子在學齡前接受早教、啟蒙和學前教育,並不是壞事,只要父母和老師不強迫、不逼迫,而是按照孩子自身發展的正常規律,用孩子能夠欣然接受的思路和方法,陪他們一起了解世界,發展興趣,未嘗不是一種良好的家庭教育。
孩子,就像是一塊白板,未來他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或許,就在於父母和老師,能夠給他什麼樣的幼兒保育和學前教育。
畢竟,多讀書、愛學習的孩子,他的人生絕對不會太差。

④ 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有區別嗎

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是指孩子從來幼兒園到離開幼兒園的整個過程。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的活動,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學習活動還有體育活動。梳洗、喝水、吃飯、入廁、睡眠、學習,合作等都是具有教育意義的,而不是常規的保育工作。孩子每天都會從各種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掌握很多最基本的生活經驗,鍛煉獨立生活的能力,發展德智體美等方面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