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加強青年對愛國主義教育
擴展閱讀
如何教育大學女兒談戀愛 2024-12-19 18:55:25
同學掐你腿怎麼反擊 2024-12-19 18:55:22

如何加強青年對愛國主義教育

發布時間: 2024-12-19 16:00:18

① 新時期如何加強對大學生愛國的教育

1、大力宣傳愛國主義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激發大學生愛國熱情
通過了解中國歷史上愛國人物和重大事件,幫助大學生總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優良傳統的共同特徵。如50年代抗美援朝中的英雄是當時風靡一時的人物;60年代的雷鋒使得「為人民服務」成為時代精神;80年代的張海迪則是不屈的象徵;90年代產生了徐洪剛、李素麗、徐虎為代表的一大批勞動模範;新時期的時代先鋒如優秀企業家張瑞敏、黨的優秀理論工作者方永剛、航空專家吳大觀、優秀產業工人孔祥瑞等等。通過採用大學生喜聞樂道的方式,力求把英雄形象的真實環境與愛國典型人物當時思想矛盾展現在大學生面前,讓他們在真實的環境中體驗英雄人物的不平凡之處,進而來影響他們的思想價值觀念,鼓舞和感染當代大學生,增添他們對祖國真摯的情感。
2、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其愛國主義教育功能
各類博物館、烈士紀念建築物、紀念館、文物保護單位、歷史遺跡、名勝古跡和一些重大建設工程都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對於弘揚民族精神,激發大學生愛國熱情和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首先,要不斷完善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平整基地道路、修建新展館、改善基地環境等,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便利條件。其次,要在展館內容、展出方式上下功夫。陳展內容應該盡可能考慮大學生心理、思想特徵、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在陳展方式上,要綜合運用聲、光、電等手段增強展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
3、開展以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主題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為愛國主義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
校園文化是在學校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在校園文化中,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表層形式,而精神文化才是校園文化的深層表達,它更能凸顯一個學校特有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次契機,大力開展以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來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學校可以廣泛開展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為題材的知識競賽、徵文比賽、演講、書畫攝影。組織大學生參觀新中國成立60周年成就展和《復興之路》主題展,觀看大型文獻專題片,開展「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等其他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盡量讓大學生都能廣泛地參與到這些活動中去,加深他們對黨史、國情的了解,為愛國主義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
4、佔領網路陣地,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為愛國主義教育服務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網路已經成為繼廣播、報刊、電視等傳統大眾傳媒之後興起的新的強勢大眾傳媒。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60周年,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利用好網路平台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學校要精心組織網上建國60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輝煌成就展,利用校園網路建立高校數字博物館、圖書館,在網上積極開展國情和形勢政策知識競賽、攝影比賽,引導廣大大學生深刻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前景。通過網路開發更為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5、利用假期開展各種愛國主義實踐活動,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穩定心理品質的形成只能通過各種活動來形成。即使是對人類社會歷史積累下來的知識和經驗的接受,也需以個體通過活動所獲得的經驗、體驗為基礎,並經過相應活動才能內化到個體心理結構中。」⑦愛國主義的品質同樣需要通過實踐活動進行「活化」,在現實生活圖景中受到感染,並在實踐中不斷自我反思、自我學習、自我評價,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國慶長假是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絕佳時期,學校可以利用國慶長假組織大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活動;積極組織大學生對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的老同志、老戰士、傷殘軍人、革命烈士遺屬慰問活動;開展「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青年志願者服務」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加深大學生對革命傳統的了解,使之深刻領會新中國建立的艱辛,從而倍加珍惜和平年代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引導大學生繼承和發揚優良革命傳統,勤奮學習,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② 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群體愛國主義教育

一、把陣地講解作為紀念館對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戰場
革命文物見證著中國革命及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承載著無數革命先烈為國捐軀精神積淀升華而成的一種厚重的文化內涵和歷史信息。紀念館通過革命文物再現歷史。講解員在系統深入掌握文物展品的主題思想及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運用語言藝術和真摯的感情,將文物展品的知識內涵傳達給觀眾,使青少年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較好的參觀效果。陳列本身具有極大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缺乏陳列語言的靈活性和針對性,觀眾往往不能深刻地理解陳列主題。所以,它要求講解員把展品的知識內涵講述給他們,把自己的愛憎恰當地融匯在語言之中,這樣才能有聲有色,調動觀眾思維,激發觀眾的情感。只有以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吸引廣大青少年,才能使他們覺得講解員講的津津有味,使他們隨著你的聲音去觀看、思索、想像,從中受到教育。
錦州作為遼沈戰役的主戰場,不僅留有豐富的革命文物,還有寶貴的革命遺址。為了增強教育效果,我們把館內外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如白老虎屯、配水池戰斗遺址和梁士英炸碉堡遺址等。這些革命遺址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人民斗爭的歷史場景 ,閃爍著愛國主義思想的光輝,對青少年具有更真實、更直觀的教育作用。比如我們在梁士英捨身炸碉堡的地方講述梁士英怎樣英勇機智,怎樣用自己的胸膛頂住爆破筒,炸毀碉堡壯烈犧牲,為部隊打開了前進的道路 ,從而使梁士英的思想在這里得到升華,很多青少年朋友被這樣的教育感動得熱淚盈眶。
二、深入學校舉辦演講報告會,對青年學生進行活潑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作為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如何結合本館的特點創新教育形式,對當代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將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優勢轉化為愛國主義教育品牌優勢,是紀念館長期關注和研究的課題。除了運用傳統的陣地講解之外,遼沈戰役紀念館還在向一種多層次的、外向型的發展模式邁進。主要表現是:充分利用紀念館自身文物資源,以演講、報告等形式,面向社會,深入大中院校,延伸教育陣地,擴大社會效益。遼沈戰役紀念館曾專門成立了由講解員組成的「愛國主義演講報告團」,把一些歷史事件和英雄事跡編寫成演講稿,深入到大中院校,舉行演講報告,有效地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有的同學聽了演講,曾留言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心情:」我們永遠忘不了為今天幸福生活而獻出生命的烈士們,我們千萬個「寧兒」向趙一曼媽媽說句話,您可以閉上眼睛安息了,您的事業有我們繼承!」 幾年來我們先後到遼寧大學、東北電力工程學校、遼寧工學院及職專、工讀學校、勞動教養院等幾十個單位,進行了百餘場演講報告。
採取演講報告的形式解決了一些學校在組織上、交通上及時間上容易出現的矛盾,同時以更加活潑的形式進行無形的教育,利用藝術感染力使愛國主義教育更加普及、深入,使紀念館服務於社會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延伸。
三、為了擴大教育面及增強教育的時效性,適時舉辦流動展覽和臨時展覽
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資源是大眾的資源,是全人類文明的教育資源,我們必須充分發揮教育資源的作用,使之為社會共享。
革命紀念館相對而言,比較嚴肅,政治性比較強。但一般都有比較豐富的館藏資源和硬體設施,這為我們適時舉辦不同形式的展覽提供了有利條件。遼沈戰役紀念館為了加強宣傳教育,豐富青少年教育基地的活動內容,適應社會需要,特別是青少年的需要,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機遇,適時舉辦了內容短小精悍、形式輕便靈活的流動展覽和臨時展覽,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觀學習機會。 我館先後舉辦了《百年滄桑》《世紀之戰》《反腐倡廉》及《遼沈決戰》等大型圖片展覽,社會各界反響甚好。特別是《遼沈決戰》大型展覽,以精緻的圖片和較豐富的文物,在全省各地進行了巡迴展出。在對青少年展出時,我們著重介紹一些典型的戰斗英雄事跡,學生們反響強烈,認為是一次心靈的震撼和凈化。學生普遍認為這種展覽小型輕便、內容易懂,是一種有益的教育形式,是對書本教育的一種補充。很多學校也表示希望我們將更多地好而精 、具有教育意義的展覽介紹給廣大師生。
為了配合共產黨先進性教育,我館特意舉辦了「鄭培民先進事跡展」;通過與外合作,舉辦了「毛澤東家史展」和「井岡山精神展」等。通過參觀展覽,使廣大黨員幹部受到教育,使人民群眾增強信心,使我們黨的形象更加高大。特別是青少年朋友,使他們從小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小就樹立艱苦奮斗、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展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活的教科書。實踐證明,舉辦豐富的反映不同內容的流動展覽和臨時展覽,既豐富了我館的陳列內容,加強了紀念館與社會的聯系,又使觀眾們獲得知識、開闊了眼界,從而起到對社會進行宣傳教育的作用。適時舉辦流動展覽和臨時展覽拓寬了宣傳教育的廣度和深度,為陣地宣傳教育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四、在革命遺址引入情景劇表演,使講解形式有了新的突破
革命紀念館、紀念地在社會現實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它對社會和人民的吸引力是其存在價值和意義的根本所在。要使紀念館充滿活力,必須不斷探索有效形式吸引觀眾。遼沈戰役紀念館大膽嘗試,運用情景劇的形式再現歷史,將人物表演引入展覽,融入到講解之中。在炮火轟鳴的歷史硝煙中,再現戰火紛飛的歷史場景,使觀眾在觀看錶演的同時,了解過去,了解歷史。 錦州是遼沈戰役的主戰場,東北野戰軍的指揮所當年就曾設在錦州郊區的牤牛屯。我館投入大量資金,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把設在牤牛屯的東北野戰軍指揮所,作為旅遊景區規劃建年指揮所的現狀進行了復原陳列。為了更生動地再現東北野戰軍 首長在這個小村莊指揮大決戰的場面,紀念館專門組織人員進行了情景劇《歷史的瞬間》的表演,再現了東北野戰軍錦州前線指揮所貫徹執行中共中央軍委關於遼沈戰役的作戰方針、成功組織指揮遼沈戰役的決戰歷程,再現了當年指揮作戰的場景。許多人看了都贊不絕口。特別對青少年來說,他們對過去了解甚少,看完情景劇使他們真正體會到當時的環境多麼艱難,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使他們真正體會到勝利是多麼地來之不易。情景劇表演是講解形式的新突破,實踐證明它的教育效果更直觀、更易於為人接受。
五、抓住機遇,積極開發適合青少年的紅色旅遊
紅色旅遊最早是從有組織的革命傳統教育發展演化而來的。起初,革命聖地和紀念地只是用於政治思想教育,供人們學習和緬懷先烈。到了80年代中後期,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著名的旅遊勝地和紀念場館,憑借已有的知名度和良好的接待設施,轉變觀念,將革命聖地和紀念地由單一的政治教育模式向市場經營模式轉變,逐漸將「紅色資源」與其他旅遊資源結合起來,推向市場,從而產生了「紅色旅遊」的新型旅遊模式。
遼沈戰役紀念館曾積極承辦了遼寧省紅色旅遊啟動儀式。來自省內外萬余名來賓出席了這場紅色盛典,100多家旅行社考察了遼沈戰役紀念館及錦州的紅色旅遊路線,身臨其境地感受遼沈戰役紀念館的魅力,其紅色旅遊品牌得到了認可。紀念館與錦州市內外重點旅行社圍繞遼沈戰役紀念館、東北野戰軍指揮所等周邊紀念館及風景區共同編制出7條旅遊線路。針對青少年又別出心裁地策劃了」親子游」和激情互動素質拓展項目。在瓜果成熟季節,少年兒童在家長的陪同下,可免費參觀東北野戰軍指揮所舊址,免費講解,同時參與有獎答題、飛鏢、攻壘等游戲,進行蔬果採摘、情景攝影等活動。並推出了槍林彈雨、戰地傳書、生死穿越等素質拓展項目。在紅色舊址里,找尋父輩珍藏的記憶,感受老一輩革命家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戰爭場景。
從紅色旅遊的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只有不斷豐富、挖掘「紅色」的內容,不斷升華、拓展「旅遊」的載體,用「紅色」引領「旅遊」,用「旅遊」促進「紅色」,將兩者緊密結合,才能吸引更多遊客關注和參與紅色旅遊,在紅色旅遊中了解歷史、感悟人生、體味文明。
遼沈戰役紀念新館開館至今已二十多年了,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 逾千萬人,其中青少年約佔30%左右,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遼沈戰役紀念館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利用自身優勢,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一定會把愛國主義教育推向新境界,為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物質和政治文明建設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使之真正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為助推中華民族復興偉業實現「中國夢」做出紀念館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