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學風格的定義
關於課堂教學風格的含義,目前學術界觀點還不一致,現列舉有代表性的含義於下。
教學風格是「在達到相同的教學目的的前提下,教師根據各自的特長經常所採用的教學方式方法的特點,是教師的能力和性格的多樣性的反映。」
「所謂教學藝術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教學藝術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貫的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作風的獨特結合和表現,是教學藝術個性化的穩定狀態之標志。」
「教學風格是教師有意無意地、在適合自己個性特徵、思維方式和審美趣味的教學理論指導下,經過艱苦地反復實踐,而最終形成的一種獨具個性魅力又具有穩走性的教學風貌。」
「教學藝術風格指一個時代或一個教學主體的教學藝術個性化的較穩定的特點的綜合。」
「教學風格是教學藝術精湛在教師的教學上表現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度,是教學藝術走向成熟化的標志,是教學藝術的個性化,是教學藝術要求與教師個性特徵有機結合並達到穩定狀態的結晶。」
「所謂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並通過較完美的教學活動在教學觀點、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技巧、教學作風等方面穩定地、綜合體現出來的獨特的教學個性特點與審美風貌。它是教師教 學上創造性活動的結果及其表現。」
可見,關於教學風格的定義學者們的意見還不夠統一。但在上述定義中也有十分相同的內容。第一,他們都認為教學風格是在教學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而且要經過很長時間逐步形成;第二,教學風格與教師的 個性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個性化的結果;第三,教學風格是在一定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的一種教學觀;第四,教學風格是教學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獨特結合。
我們認為:教學風格是在一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經過長期教學實踐而形成的,符合自身個性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獨特結合。
二、現代課堂教學風格類型
關於課堂教學風格的類型,由於使用的標准不同,類型也就不同。我們這里以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信息的活動形態為標准,把課堂教學風格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
(一)理智型
這種課堂教學風格也稱科學型或思維型。其特點是:知識內容的交流性強,理論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的比重大,教師長於理論分析,善於概括和推理;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言語表達邏輯性強,教學態度冷靜,追求一種 理智的力量和科學的力量,強調以理服人;內容講授層次清楚,線索分明,課堂教學設計步步深入,層層剝筍;講究教學方法,善於啟發誘導和點撥,重視質疑問難、討論和練習等。
(二 )情感型
這種課堂教學風格也叫藝術型或情感陶冶型,其特點是: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感情充沛,富有激情,利 用情感的感染性,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最終達到以情促知。具有這種教學風格的教師,知識結構有相當的 廣度和深度,有豐富翔實的材料,在授課時能旁徵博引,使學生從諸多的材料中得出結論,或啟迪想像,發展智力;思維敏睫靈活,善於演繹和分析,形象思維佔主導,對待學生答問幽默風趣;有較高的語言藝術修養,語 言生動形象,具有鼓動性和感染性;教學組織層次分明,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選擇的教學方法、方式有利於教師情感優勢的發揮,重視情感陶冶和美感的訓練。
(三)情理結合型
這種課堂教學風格也稱情知型。其特點是兼有上述兩種,理論的闡述富有情感,達到情知交融,即人們常說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情知交融。
(四)幽默型
這種課堂教學風格也叫趣味型或唯趣型。其特點是:教師的表達手段(語言表達手段和非語言表達手段)富有情趣,意味深長。教師的語言表達詼諧幽默,情趣橫生;非語言表達機智幽默,滑稽有趣,富有蘊含 性。學生在教師的幽默教學中,激發了學習熱情,學到了知識,發展了智力,得到哲理啟迪,逐步養成了樂觀主義的人生觀和熱情、開朗的性格。
(五)典雅型
這種課堂教學風格的特點是:莊重朴實,嫻熟老練;嚴謹不苟,蘊含深遠,韻味醇厚。這種教師的教學指導思想是經典的、權威的,但信奉經典而不守古,能夠翻新和靈活運用;在教學方式方法上穩健、完善、和諧,很少有失誤。這種教學風格有一種很深、很濃遠的審美感覺。
(六)直觀型
這種課堂教學風格的特點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善於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圖表、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等,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教學內容,即便是理論知識的講解,也善於運用圖表勾畫出知識之間的邏輯層次關 系,便於學生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系性,通過直觀教學手段的運用,做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統一,即以感性促理性。
(七)奇異型
這種課堂教學風格的特點是:富於謎力,奇異地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能巧妙地設置懸念,在變化中看出不變,又能在不變中看出變換。要有發展、有創造,獨辟溪徑。
三、課堂教學風格的形成
(一)影響課堂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分析
教師的課堂教學風格是經過長期的探索逐步形成的。一般說來,影響教師課堂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知識因素。知識因素主要是指教師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從事專業活動的專業知識。首先要求教師有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既要學有所專,又要廣泛涉獵,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其次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因為 教師主要是從事專業教學活動的,只有專業知識達到精深,講起課來才能居高臨下,統籌帷幄,才能引導學生向學科的深度進軍。最後要擁有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這是教師形成教學風格的工具性知識。
2.能力因素,能力因素是指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保證活動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徵。,影響教師形成教學風格的能力因素主要有:全面掌握和善於運用教材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 力和非語言表達能力);靈活應變的教育機智;自我控制能力;了解研究學生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教育科學研究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等等。
3.心理因素。影響教師形成教學風格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教師的「一般認知特徵、意向特徵和個性特 征。 其具體內容主要有:教師敏銳細致的觀察力;准確清晰的記憶力;多方位立體的思維能力;豐富的想像力;穩定而較強的注意力;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愉快的心境和良好的性格。
4.經驗因素。教學經驗是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步積累起來的有關教與學的感性或理性認知和處理教學問題的行為方式。教學經驗的積累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學年限。一般說來, 教學年限長的教師,教學經驗比年限短的教師相對豐富些。教學風格的形成與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程度有關。但是,有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並不一、定就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因為教學風格是教學藝術成熟的標志,僅靠經驗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體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教學個性和對教學藝術的不斷追求與探索,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課堂教學風格。
5.主觀因素。在教師形成教學風格的內部因素中,除了知識因素、能力因素、心理因素和經驗因素外,教師的主觀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對教學藝術、教學風格的執著追求和努力探索是形成教師教學風格的 最活躍的因素,對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沒有執著的追求與探索、就沒有創造;沒有創造,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清醒的自我意識和頑強的科學研究精神,是教師形成教學風格的必 備條件。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革與創新,注重反思教學,及時總結,不斷積累經驗,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6.外部條件因素。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除了上述的內部因素外,外部條件因素也是制約教師教學風格形成的重要條件。影響教學風格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社會傳統、時代要求和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等。如中國封建社會的學校教育,採用串講、背誦、評點等方式方法,要求教師教態莊重、講述翔實、治學嚴謹,這就決定了在封建社會中宣講成為其主要的教學風格。當代社會,一方面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而,產生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從而形成了各種教學風格。教學內容也是影響教學風格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說來,理科的教學內容傾向於「理智型」的教學風格,文科的 教學內容傾向於「情感型」的教學風格,同樣,學生實際情況的不同,教師的教學風格也不同。例如,特殊學校的教學風格會明顯不同於普通學校。小學、中學、大學的教學風格也會因學生的年齡大小、知識面寬窄、能力的強弱而不同。
(二)課堂教學風格形成的階段
教師從開始教學,到逐步成熟,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是一個艱苦而長期的探索過程,這個過程一般經過三個階段。
1.摹仿一學習一惜鑒階段。教師開始教學時,沒有教學經驗,開始總是摹仿別人的教學方式方法,套用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摹仿既是人的一種本能行為,又是人們學習的重要途徑。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對別人 的教學方法、方式,教學語言、教學風度,甚至舉例、手勢、語調都進行摹仿。但是,摹仿要注意消化吸收,要善於琢磨,有心的教師在摹仿中進行學習和借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教育家葉聖陶曾說:「無論別人經驗多麼好,總該領略它的精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要是生搬硬套,學習好經驗可能得到壞結果。
2.獨立――創造――反思――再創造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基本上擺脫了摹仿的束縛,能夠獨立地完成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諸如備課、上課、課外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等等。這個階段的特徵是擺脫了完全摹仿別人,能獨立進行教學工作。但在獨立的教學過程中,要善於惜鑒別人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特點,創造性地教學。在教學進行一個階段後,自己能夠善於反思自己的教學情況,總結經驗和教訓,再結合自己的特點,進行創造性教學,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教學風格形成階段。教學風格的形成是指老師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創 造,教學具有濃厚的個性化色彩。其特點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語言、體態語等的結合日臻完善,成為一種藝術化的東西;教學行為已經內化,教學風格轉化為隨意性。這時的教學就達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教學中做到「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日,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教學過程的開展有序和諧。
2. 什麼是教學風格
教學既然是一門藝術,因而教學就如同藝術創作需要用心追求獨特的風格,實際上,在教學實際過程中也確實存在著風格。 所謂教學風格,是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貫的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作風的獨特結合和表現,是教學工作個性化的穩定狀態之標志。教學風格的本質特點在於它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表現在許多方面如獨特的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風度和教學機智等。教學藝術風格主要是優秀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獨特的的相對穩定的教學藝術個性和特色,使教學表現出濃郁的個人特色和藝術傾向性 一、教學風格的定義 所謂教學風格,是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貫的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作風的獨特結合和表現,是教學工作個性化的穩定狀態之標志。教學風格的本質特點在於它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表現在許多方面如獨特的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風度和教學機智等。教學藝術風格主要是優秀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相對穩定的教學藝術個性和特色。 二、教學風格的分類 教學風格的分類,是教學風格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有學者認為,教學風格分類有助於深化對教學風格的理論認識、有助於教師明確個人的教學追求、有助於對教學風格進行評價和欣賞以及有助於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風格"因教而學"。 教學風格的分類有:1、科學型(或稱理智型)、藝術型(或稱情感型)和混合型的分類;2、演講與討論、集體中心與教師中心的分類;3、熱情奔放、深入淺出、平易朴實、雄辯謹嚴、幽默風趣、標新立異、畫龍點睛的分類;4、理智型、情感型、幽默型和求美型的分類;5、啟迪型、探索型、善導型、合作型、暗示型、表演型、感染型和綜合型的分類;6、情感型、知能型和混合型的分類;7、質朴型和表演型的分類;8、慷慨激昂型、沉穩柔和型、邏輯推理型和活潑明快型的分類等等。 三、教學風格的形成 教學風格的成因非常復雜,但決不是神秘的,是可以探討的。構成教學風格的因素大致有教師的品德修養、知識結構、思維特點、個性特徵(以上因素為心理基礎)和教師在教學上的主觀追求等。有學者對影響和制約教學風格形成的眾多因素作了進一步的分析後指出,從整體上看,影響和制約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可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有認知水平、思維品質、個性與人格特徵;外在因素有學校教與學的環境、學校課程結構和體系、教材、教學對象等。教學風格的形成是內外因素相互聯系、彼此促進發展的結果。外因是教學風格形成的條件,內因是教學風格形成的根據。在教學風格形成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是形 成教學風格最為活躍的積極因素,它帶動和影響著形成教學風格的諸多因素,推動和促進教師積極能動地改造教學環境與條件,使他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走向成熟 我們認為,考察教學風格的形成時應該把客觀的和主觀的、社會的和個人的諸方面的因素有機統一起來。從主觀方面說,首先,教師特殊的、具體的生活環境、社會地位、生活經歷以及所接受的文化教養等,塑造了他們的性格、氣質、世界觀,也形成了他們的藝術觀、藝術傾向、藝術才能和藝術旨趣等,這一些決定了教師教學風格上的差異。其次,教師長期生活體驗和教學實踐形成了在教學內容把握、教學形象塑造、教學結構安排、教學語言的使用和表現手段等方面鮮明的特色,這是教師教學風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再之,教師不同的心理素質也會通過教學表現出來,成為教學風格形成不可忽視的方面。從客觀方面說,社會生活的變革、一定歷史時期內的時代精神和社會風尚等,是教師教學風格形成的主要客觀原因;不僅如此,每個教師無一例外地屬於一個民族,而民族的教學傳統也從多方面影響著教師的教學風格。總之,教學風格既是多樣的,又是具有一定時代、民族風採的統一性。 教師的教學風格不是一朝一夕偶然輕易形成的,而是教師富有獨創性的較長時期勞動的結果,凝聚著教師的美學理想和教學藝術實踐的匠心。但是,教學風格也有一個產生和形成的過程,有一個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並不是凝固的或靜態的。教師從開始教學,到逐漸成熟,最後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是一個艱苦而長期的教學藝術實踐過程。這個發展過程又可分為摹仿性教學階段、獨立性教學階段、創造性教學階段和有風格的教學階段。這些階段各有其特點,順序不能顛倒,並且從一個階段發展到下一個階段,都需有必要的主客觀條件。在這種順序的發展過程中,教學的摹仿性因素越來越少,而獨創性因素越來越多,有獨創性因素的一定量的積累,才可能引起質變,從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個階段,最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那麼,如何促使每個教師在不懈追求教學藝術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呢?有學者更多地是從教學風格形成的外部條件角度作了論述:第一,要把扶持各種教學風格,作為教育競賽和把教育搞得生動活潑的一項重要措施;第二,要揚其所長,發揮優勢;第三,要切實搞好教學實驗;第四,要把繼承與發展、學習與創新結合起來。有學者則從教師主體的角度出發進行了探討,認為教師追求教學風格必須做到:對自己所教的專業充滿激情;有清醒的自我意識;模仿;學而不厭;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定勢。在已有認識的基礎上,有學者對教學風格的形成作了比較全面的分析,指出了兩個必須注意的方面:一是學校領導注意更新教育觀念,發揚教學民主,鼓勵教師建立自己個人的教學藝術風格;二是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風格是每個教師應有的自覺追求。前者包括要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須獨具慧眼,發現每一個教師良好的風格苗頭,並加以因勢利導,使之發展為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學評價工作要把教師形成個人風格作為衡量教師成熟和教學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指標。後者包括教師要有樂教的積極精神,把教學當作一種藝術性的事業;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刻苦鍛煉教學基本功;要注意揚長避短,發揮個人優勢;要定向發展,有意識地進行鍛煉和提高;要把繼承和發展、學習與創新結合起來;不怕失敗、百折不回;注意不要為風格而風格 四、教學風格的特點 盡管人們對教學風格的定義不同,但是,在我們看來,這只是語言表述的差異而已。教學風格也叫教學藝術風格,實際上也就是教學藝術的個性化。所以,教學風格最重要的特點是其獨特性。如果說教學風格的獨特性主要決定於教師的個性特點,那麼生活的多姿多彩以及教材內容的豐富性則決定了教學風格的豐富性。教學風格既然取決於教師的個性,因而它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當然這並不表明它是固定不變的,否則它就不是個性化的藝術了。可以說,教學風格同樣具有穩定性與動態性相統一的特點。對於教學風格這些特點的關系,有學者認為,獨特性與豐富性是相對應的,它們之間是點與面的關系,是在橫的和空間的范圍內的對立統一。穩定性與動態性則是點與線的關系,是從縱的時間延續角度上的對立統一。總之,教學風格的獨特性和豐富性之間、穩定性和動態性之間,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