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寶寶2歲半怎麼教育
早教方法一: 要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這一時期寶寶的詞彙已經非常多,能夠聯系說兩句話,有時還會嘮叨不休,好奇心使他經常會問「為什麼」。父母這時要耐心,並要有問有答,而且要用簡練的,孩子能聽懂的語言來回答孩子,如果遇到不知道的問題,要和孩子一起翻閱書籍或問他人,千萬不要為了應付而亂說。 特別建議: 如果孩子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或作出調皮的事,父母處理的態度應耐心而有靈活性。 早教方法二: 識別大小,形狀和顏色。這一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區別各種顏色和大小形狀的概念。日常說話時,可有意把形容物體大小、形狀和顏色的詞強調說,無形中在寶寶的頭腦里形成一些概念,再拿畫筆或卡片,積木等教孩子認識色彩,知道最基本的幾何型,如方,圓等,並對物體的大小有一定的比較。這樣,孩子的大腦便會越來越發達,智能會得到迅速的開發。 特別提示: 孩子的學習能力永遠超出父母的想像。 早教方法三: 多讓寶寶做運動,要讓孩子運動身體,不要只局限於戶外,家裡只要有條件,也可以讓孩子在室內做幼兒體操。床上運動對孩子也很有好處。如前後翻滾等。讓寶寶的運動能力和智能同步發展。總之,身體鍛煉可因地制宜,不必拘泥太多,但要注意寶寶的安全。 特別提示: 不要隨便許諾,不要哄騙孩子。 早教方法四: 鍛煉手指能促進大腦發育。這么大的孩子可以學著做一些簡單的小手工。如,可以教他結繩結,讓他學會多種打結方法。還可以教寶寶學會拿剪刀,用剪刀剪紙片。正確使用剪刀可以鍛煉寶寶手指肌肉的力量,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家長監護下進行。 特別提示: 只要孩子精神好,不必因孩子吃得少而擔心。
❷ 兩歲半寶寶如何教育
1)不可以縱容孩子的任性,要養成良好的獨立能力。 (2)當孩子做錯事時,應及時地當場指出,不要拖延。 (3)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教導孩子,千萬不要大發雷霆。 可以指導孩子做游戲: 1、游戲內容的選擇。所選游戲內容適合孩子年齡特點和身心發育特點。 (1)可選擇一些訓練語言的游戲,豐富孩子詞彙,訓練孩子口語。具體做法如下: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聽完後說出故事的主要內容和情節變化。 以圖片為教具,先讓孩子看圖片內容,再根據圖片內容提問,利用談話問答的形式讓孩子練習說話。 教孩子說兒歌。選擇一些易學易懂的兒歌讓孩子學,家長需通過講解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兒歌內容,使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避免孩子死記硬背。 注意日常生活中語言的培養,利用一切機會和孩子說話並糾正孩子錯誤的語言表達,引導孩子連貫、完整、清楚地說出句子,表達意思。 (2)選擇一些訓練動作的游戲內容,進一步鞏固孩子的走跑、跳的動作,並教他們正確的方法,幫助糾正錯誤動作,如「追小球」、「小兔跳」。同時也可選擇合適的游戲,促進孩子鑽、爬、平衡等動作的發展,如「鑽山洞」、「小狗爬」、「過小橋」等。 (3)選擇一些促進智力發展的游戲內容。例如,此時孩子已認識了一些形狀和顏色,所以家長可要求孩子找出相應的形狀和顏色。 2、孩子好奇心的滿足。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在游戲中家長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應耐心給予解答,滿足孩子求知的需要,並要求孩子重復成人的答案。 3、自我服務習慣的培養。利用孩子喜歡自己乾的特點,在游戲中培養自我服務的習慣,並鼓勵孩子的這種行為。 4、玩具玩法的指導。2~3歲孩子的游戲多是在擺弄各種玩具和物品的動作
❸ 寶寶2歲半怎麼教育
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❹ 寶寶2歲半怎麼教育
正確對待2-3歲孩子的反抗期 許多父母都有這種體會:孩子到了兩三歲就開始不聽話,經常和父母頂嘴、說反話、發脾氣。在三歲左右,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持續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這個反抗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心理 學上稱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現為:心理發展出現獨立的萌芽,自我意識開始發展,...好奇心強,有了自 主的願望,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別人來干涉自己的行動,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對和制止,就容易 產生說反話、頂嘴的現象。 反抗不一定是壞毛病 曾有專家做過這樣的研究:將兩歲至五歲的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反抗性較強,另一組反抗性較弱。結果 發現,反抗性較強的幼兒中,有80%長大以後獨立判斷能力較強;反抗性較弱的幼兒中,只有24%長大以後能 夠自我行事,但是獨立判斷事情的能力仍比較弱,常常依賴他人。因此,專家認為,反抗行為有時候意味著 孩子有其獨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預也不受支配,這正是孩子發展判斷力的良好時機,值得父母重視。若只 一味要求孩子服從你,那麼他的判斷力自然就難以發展。 所以,對於兩三歲至六歲的孩子,反抗不是什麼壞毛病。但是做家長的為何不能突破傳統的束縛,勇於 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許他反對你的做法呢?大概是因為所謂的自尊、面子問題吧!如果這時候你能夠想 到:孩子的反抗並非反叛,而是一種表達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會放下你的虛偽的自尊,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所以,可別小看這個不討人喜歡的反抗期,它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期,父母教養態度正確與否,直接 影響到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形成。因此父母應該做到: 1.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到了兩三歲,喜歡跟父母說"不",這是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要求有 和大人一樣的平等地位,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出越來越大的選擇性。此時的父母對他們的行動不要輕易 加以干涉,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必須順從你的意願,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要這樣"或"不許那樣", 而要以平等的姿態,征詢孩子的意見,給孩子留出選擇的餘地。如"等你看完這個動畫片就去洗澡,好不好?" "你是先玩積木,還是先看圖書?"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又樂意聽你的話,就不會輕易跟你說反話了。 2.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 例如,有些事是孩子必須做到的,而且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爸爸 媽媽最好不要給孩子有選擇的餘地,必須嚴格執行。有些事是孩子可做可不做的,而且又是孩子不願意去 做的,那就乾脆不要求。孩子正玩得興致勃勃的時候,爸爸媽媽必須尊重孩子,徵求意見,給孩子留思考 時間,或讓他玩完,或許諾他做完事再玩,讓他能夠逐步接受。爸爸媽媽切不可先強制壓服,引起孩子 大哭大鬧,然後又讓步依順,不然會養成孩不服從成人要求的習慣。至於什麼時候要求、管教孩子, 應該"以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為原則"。當你本能地要拒絕孩子的要求,或准備降服孩子的反抗行為時, 勸你"不"字緩出口,想一想孩子的要求和行為是否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如若不是且放他一馬,這樣也 許會給大人添些麻煩,但想想你的耐心將得到孩子人格健康發展的回報,這是多麼值得! 3.相信孩子,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父母過度保護,往往也是導致孩子說反話的原因。好奇心的驅使,強烈的自主願望使孩子什麼都想去 試,什麼都想去做。過度的包辦代替,會使孩子失去許多學習探索的機會;而一味斥責、制止,又會發生 頂牛現象。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滿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給他穿上雨衣、膠靴 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讓他去穿,等他鞋和腳對不號時再去幫他;要洗衣服,給他一塊肥皂,隨他去 洗自己的手帕、襪子;想掃地,讓他掃,哪怕越掃越臟……當然,父母的幫忙是必不可少的,給他理理袖 子、系系鞋帶、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讓他們在滿足合理要求、親自實踐的同時積累經驗,體會成 功的歡樂,這樣孩子就不容易養成和父母說反話的習慣了。 4.不能嬌慣、放縱孩子。 孩子喜歡跟父母說"不",本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如果聽之任之或百依百順,就會形成孩子任性、驕橫 的性格。因此作為父母,對那些總是用說反話來達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孩子應該: (1)心平氣和地講道理,介紹有關知識,說明不能滿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執拗行為的發生。 (2)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用另一種使他更感興趣的事來吸引他,從而使他放棄那個不正當的要求。 (3)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明確表示父母的態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鬧也不能滿足,然後立即走開, 用冷處理的方法來終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