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德
擴展閱讀
基礎體溫不準如何測排卵 2025-01-11 00:35:54
經典奶多少錢一霜 2025-01-10 23:44:51

如何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德

發布時間: 2024-11-23 19:15:25

A. 如何增強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教育

(一) 進一步優化校園公德環境, 切實強化對大學生的公德教育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重要的制約和影響作用, 良好的公德環境對學生的成長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就學校公德環境的優化來說, 一方面要重視人文環境的培育。首先, 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養, 真正做到言傳身教, 為人師表,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用來引導學生、帶動學生。其次, 要加強園文化建設。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健康向上的校園風貌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參與公德教育的積極性, 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 並以實際行動維護學生形象、維護自身形象, 提高公德修養。第三, 積極發揮輿論在學校公德建設中的導向作用,倡導公德意識, 推崇先進模範, 宣傳優良的社會公德事跡, 譴責不講公德的行為, 鞭撻丑惡現象, 從而在校園內形成人人講公德、唾棄不文明行為的良好公德環境。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園美化工作, 以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熏陶人, 感染人, 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二) 把社會公德教育納入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高校要重視社會公德德育教育的課堂教學, 要把社會公德教育作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內容納入思想品德課教學計劃。一方面要教育學生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如待人禮貌、寬厚、誠實、守信、謙遜、恭敬、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尊老愛幼、克己自製等優良傳統。同時要努力用體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道德標准、價值觀念和時代精神來教育學生, 以「愛國守法, 明禮誠信, 團結友善, 勤儉自強, 敬業奉獻」的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教育引導學生。在教育方式上, 既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說教。促使他們利用認識到的社會公德規范, 運用到日常生活、學習中去, 有意識地不斷實踐, 使自己的不道德行為受到抑制, 高尚的思想、行為得到強化。
(三) 強化社會實踐環節, 加強社會公德日常行為的訓練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聯系實際、向人民群眾學習, 進一步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培養大學生具有為人民服務和獻身精神的重要環節, 也是最直觀、最生動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學校可組織學生搞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科技咨詢、參與社區服務等活動,並力求使各項活動的開展形成一種制度, 以保證這些活動的正常有序進行。大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活動, 可以深刻體會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 發現人民群眾偉大, 增強勞動觀念, 在實踐中 認識自己的人生價值, 進而增強他們的道德需要,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四)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高校可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師設計的活動情境中去感知體驗, 從而在其中解決心理問題及由此形成的社會公德認知和行為問題, 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態與公德行為習慣; 根據形勢需要, 各高校要成立
心理咨詢機構, 開展心理咨詢工作,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了解學生心理狀況, 為一些處於不良心態的特別不良道德心態的學生咨詢, 幫其分析導致困境的原因, 使之擺脫矛盾和困擾, 正視自己的情況,找到如何解決不良心態的方法, 及時消除致使心理精神疾病的不良因素; 定期開展心理衛生知識講座, 並通過開展學習、交往、情緒等方面的主體心理輔導, 讓學生學會自我保健、自我調節, 保持身心健康發展。
(五) 優化社會大環境, 營造良好的社會公德氛圍人總是處在一定的氛圍之中。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並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觀念, 都要受到環境氛圍的各種影響。營造有利的社會氛圍, 是搞好社會公德建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大學生社會公德水平的提高, 也有賴於整個社會的社會公德水準得以提升。首先要充分發揮報紙、電台、電視台等大眾媒體的作用, 以正面宣傳為主, 弘揚正氣, 為社會公德建設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其次, 要在全社會努力營造一個揚善懲惡的社會倫理機制, 利用道德的約束力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氛圍是無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 在人人講道德講禮貌的氛圍中, 久而久之就可以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第三,要大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 在全社會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 以此促進和保障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和發展。

B. 當代大學生怎樣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素質,對宣傳、維護社會公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公德與人們在公共生活中的實踐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努力做社會公德規范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1、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要加強歷史公德教育。由於公德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廣泛深入人心,並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對大學生形成追求高尚、力爭先進的風氣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遵循大學生身心發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大學生的公共道德教育,

是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條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的重要保障。

2、在實踐中增強公德意識

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素質,對宣傳、維護社會主義社會公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增強公德意識,努力做社會公德規范的傳播者和踐行者,應當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

3、自身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

學生正確人生觀的確立,高尚道德品質的養成,健康審美趣味的提升,無不受到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的影響。所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必將對素質教育的實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完善德育體制,創新德育方式

在制度層面,重視德育,細化德育的教學體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主導教學為主,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適合的教學方案;在教學形式上,注重多元化教學方式,採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創新教學,積極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科學化德育考核機制,講德育與智育有機結合,避免偏廢其一;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在生活中,貫徹社會公德的具體內容。

5、營造優秀的社會公德氛圍

社會的影響力是廣泛的,也是長遠的,國家應該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多領域涉及對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尤其是在互聯網領域中,優化大學生接觸網路的結構,加強網路管理,遏制不良內容在網路上的傳播,讓大學生通過上網的形式不知不覺中接受到社會公德的正面熏陶。

C. 怎樣遵守社會公德

1、語言文明:自覺使用普通話,自覺使用文明用語;語言有親和力,以欣賞激勵為主;不說粗話、臟話,不惡語傷人,不諷刺、挖苦學生。

2、舉止文明:

(1)對來訪客人和學生家長要以禮熱情接待,不刁難、指責、訓斥學生家長。不接受學生、家長饋贈的財物,不請家長辦私事、不接受家長的宴請。

(2)對學生的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作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3)要以身作則,模範地遵守社會公德,嚴於律己,注重身教,不在教學場所吸煙,不在上課時間使用手機等通訊工具。

(4)舉止有禮,談吐文明,作風嚴謹,情趣高雅,自尊自愛。

(5)不參與違反社會公德、損害教師形象的一切活動。

3、衣著文明:服飾莊重得體,不濃裝艷抹,不穿奇裝異服,不穿過露、過透、過短服裝,不穿無跟鞋,男教師不留長發,女教師裝飾適度。

(3)如何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德擴展閱讀:

社會公德的基本特徵:

1、基礎性。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它被認為是每個社會的最低道德規范,是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正常發展的最基本道德要求。遵守社會公德是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最低道德要求。在此基礎上,有許多更高的道德標准和要求。社會道德水平也反映了社會道德水平。

2、全民性。社會公德是社會全體成員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具有最廣泛的群眾性和適用范圍。在同一個社會里,任何一個社會成員無論屬於哪個階級、什麼職業,都必須遵守社會公共生活的簡單規則,否則就會受到輿論的譴責。

3、相對穩定性。社會公德作為「多少世紀以來人們就知道的、千百年來在一切行為守則上反復談到的、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是人類歷代調整公共生活中最普遍關系的經驗結晶。

這種最普遍的關系存在於不同的時代和社會形態中,因此調整這種關系的社會道德在歷史上比其他道德分支具有更大的穩定性。而且,隨著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社會道德始終保持和發展其進步性和合理性,消除其落後性和不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