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正確教育不聽話的孩子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有許多家長對於調皮兒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採用責罵,憑借自己的"威嚴"管理孩子。其實這種教育方法是十分錯誤的。那麼,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式教育不聽話的孩子,才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教育效果呢?以下我整理的如何正確教育不聽話的孩子,歡迎閱讀。
如何正確教育不聽話的孩子1
在商場、超市裡,經常看到有的孩子因為爸媽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賴在地上又哭又鬧,任憑家長苦口婆心地勸說,孩子依然哭鬧不止,不可理喻到了極點,弄得家長好不尷尬,束手無策,該如何引導這些任性的孩子呢?
案例:一個孩子8歲了,上小學二年級。由於父母工作較忙,基本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爺爺、奶奶把孩子當作掌上明珠,百依百順,寵愛有加,想要什麼就給什麼。久而久之,貝貝形成了固執、自私、任性的性格。你要她向東她偏向西,她想要什麼就得立刻給什麼,如果不給就大哭大鬧,甚至賴在地上撒潑。在學校里,孩子也聽不進老師和同學的批評意見,一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她就亂發脾氣,又吵又鬧,根本聽不進老師和同學的勸說。老師、家長很為此而傷腦筋。
診斷:任性是兒童、特別是獨生子女常見的壞習慣,主要表現為固執、不聽從勸告,不接受他人意見,一意孤行。任性是孩子一種不正常的心態,是孩子要挾大人滿足自己某種需要的手段。養成這種不良品質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家長的遷就
不得不承認,有些孩子的任性,是我們家長慣出來的。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家長心疼孩子,不忍心拒絕,就盡量滿足遷就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形成以我為中心的心理和行為定勢。
2、管教缺乏一致性
由於是獨生子女,幾乎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父母之間、奶奶爺爺之間、姥姥姥爺之間,對於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處理方式或者意見難免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一方批評孩子,就會有另一方甚至是幾方護著,次數一多,孩子有了優勢、有了靠山,任性就愈演愈烈了。
3、教育方法欠妥
家長對孩子的非份要求,缺乏耐心的教育,動不動就訓斥貶低孩子,不分時間、場合,孩子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產生任性對抗行為。
支招:怎樣使孩子由任性變得不任性呢?
1、不遷就
在孩子任性、吵鬧的時候,不要劈頭蓋臉地嚴厲批評,更不能打、罵,可以因勢利導,正面耐心地講道理,給孩子說明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滿足的道理。如果孩子不聽繼續哭鬧,家長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方法,不勸說、不解釋、不爭吵,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哭鬧行為是無效的。等孩子冷靜下來,家長再嚴厲地指出他任性不對,講清道理。無論孩子如何耍賴,家長一定不能心軟,對孩子無禮的要求絕不遷就。
2、管教一致
在孩子任性時,家庭各成員教育孩子的觀點應保持一致。一方批評孩子時,其他家庭成員不要出面袒護、干涉。如果大人之間遇有意見不同的時候,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一定要避開孩子去商量。
3、規矩在先
如果你已經掌握了孩子任性行為的規律,可以「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孩子任性的發作。總結出你認為重要的規矩,定好孩子破壞這些規矩要承擔的後果,然後告訴孩子。如果孩子按照規矩做了,家長要及時表揚並適當獎勵;一旦孩子違反了規矩,就要讓孩子承擔任性的後果。
4、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時,情緒和行為容易失控,失控的怒火會影響你管教孩子的效果。因此,當孩子任性時,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用冷靜的頭腦對孩子進行管教,孩子受到尊重,才會願意按照你對他的要求去做。
5、善用「激將法」
上小學的孩子好勝心和自尊心都比較強,最不喜歡別人說他不行。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在孩子任性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故意採用激將法,促使他在好勝的心理狀態下克制自己的.任性行為。
矯正孩子的任性,需要家長認認真真下一番功夫,從矯正自己入手,耐心、細心的引導孩子。相信經過家長長時間的努力,一定能取得好效果的。
如何正確教育不聽話的孩子2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然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有時卻一籌莫展,尤其是那些任性的孩子的教育。對這些孩子要循循善誘,讓他們逐步改正缺點。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孩子愛哭愛鬧,不滿足要求誓不罷休,還時常聽到家長說我的孩子太任性太不聽話了等一些無奈的話語。對於這些任性的孩子應該怎樣去教育,讓他們成為一個好孩子呢?我想談談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 激勵法
由於孩子都有一顆好強心,好勝心,利用這點,從旁誇說別人會怎樣,從而來激勵他做某事。如掃地,自己故意在家裡胡亂掃幾下,讓他評掃地的情況。他評價後就對其說自己小時候的朋友如何掃得好,而自己不會等話來激勵他表現自我。
二 冷處理
當孩子吵鬧做某一件事時,可以先不去理睬他,任其吵鬧,狠一點心,待其鬧夠後,再進行教育。如看電視,可以觀看自己喜歡的節目,當孩子做完作業跑到你跟前哭鬧著要看動畫片時,你可以不予理睬,還可以故意把聲音加大說節目好看,孩子可能一生氣就賴在那裡一動不動,這是你應該狠下心就是不理會。直到節目播完後才讓他看。並告訴他我們是平等的,你做作業我不打擾你,我看電視那也就不能吵我,這樣堅持下來,孩子就會慢慢的懂得尊重別人,遷就別人了。
三 轉移法
當孩子執意要做某件事時,我們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引起孩子對其他事物的興趣。如和孩子一起上街,孩子看到自己喜愛的玩具堅持要買時,這時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長處賴轉移他的注意力,如那個孩子在哭什麼啊,那個警察叔叔在干什麼啊,我們去看看?這樣孩子雖有些不情願,但還是會隨你去看或做他感興趣的事情。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的任性行為我們應該認真加以對待,對好的,正確的我們就應該給予大力的支持和表揚。
如何正確教育不聽話的孩子3
創造機會
讓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創造機會讓孩子另眼看待自己,關鍵就是:家長主動的創造機會、提供方法,讓孩子能夠學著去做,去認識自己,讓孩子明白原來我可以這樣做,而且這樣我是可以成功的。
有時候孩子只是不知道怎麼去做,怎麼去改變。家長開動腦筋,從小的地方著手,給孩子提供方法、提供機會、幫助孩子,讓孩子經歷到成功的經驗,慢慢就能明白,原來這樣我就可以做到。
尋找機會
讓孩子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關鍵就是:家長要去尋找和肯定孩子的優點,而不是指責和強化孩子的負面行為。
只要肯於、善於發現,孩子總有亮點值得被贊賞。
列舉孩子做好的一件事,對他進行鼓勵,告訴他你是能做到的;注意到孩子的一次進步,對他進行強化,你今天這樣做很好,沒有陷入到以前的錯誤中哦;甚至是孩子犯錯誤時,也不要太強化他的錯誤,而是去分析和贊賞他積極的補救措施。
這一切都可以幫孩子扭轉態度,讓孩子看到全新的不同的自己,感受到不是活在以前父母親或者別人認為的那個舊角色裡面,知道原來我也可以
正面評價孩子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無意中聽到別人的誇獎,甚是一種驚喜,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他會明白原來媽媽在對別人誇獎我啊,原來我做的這一件事情是好的啊,原來媽媽都記得啊。
無意中聽到的誇獎真誠度和可信度更高,所以帶來的沖擊更大,讓孩子更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強化自己的正面行為。
以身作則
幫助孩子樹立榜樣
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就要先成為那樣的人,做榜樣給孩子看。
榜樣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空洞的,是孩子可以接納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
如果家長給孩子示範輸不起,僅僅告訴孩子說「你看我輸了都不生氣」,這樣的示範沒有意義。要讓孩子明白他的感受是正常的,是可以接納的,但是行為是需要剋制的。「我也很想贏,我輸了也很難過,不過還是要祝賀你」這樣的示範才真實而有意義。
榜樣別忘了,必要時,不光要做還要講解給孩子聽。
記住孩子特別的時刻
擇機鼓勵孩子
記住孩子那些具體的、真實的、做的好的時刻,等到他表現不好的時候,把那個時刻拿出來鼓勵他。
記得我小時候,父母給買了一輛自行車,別人很快都學會了,我學了一星期都沒學會。我想大概永遠都學不會了,特別沮喪。可是有一天,我竟然學會了,媽媽覺得我很棒。從那以後,每當我擔心學不會一樣東西的時候,媽媽都會說:學騎自行車你沒放棄,最後都能學會,這個你一定也會學會的。這句話一直都很讓我受用。
當孩子再犯時
表達你的感覺和期望
如果孩子一再改不了他的那個不好的行為時,家長也許會有點受挫,但是一定要剋制自己,不要陷在壞的情緒里頭,不要去強化孩子的負面行為,因為我們要做的不就是撕去孩子的負面標簽嗎?
幫助孩子從不同的角度認識自己確實不容易,但是,這也是身為父母最艱巨最必要的任務之一,因為如果連我們都做不到,還能指望誰呢?
美國著名青少年學家阿黛爾·法伯說:「 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對孩子來講任何時候都有成長的空間和改變的潛力,關鍵是父母要用心掌握技巧並積極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如何正確教育不聽話的孩子4
1、當孩子發脾氣耍賴時,若是用打罵去阻止他的,往往會令他情緒更加激動。這是我們應該冷靜對待,不要急於去說服他,讓他一個人在屋子呆一會,沒有多久,他就會安靜下來,這時再和他講道理,他就會接受。
2、有時候孩子做事解決的方法不正確,大人就會阻止,從而令到孩子鬧脾氣。其實家長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沒試過是不會知道自己的方法不行的。所以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適當體驗,他嘗試過,碰壁了,再給他講道理,他會更明白更樂意接受。
3、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做錯事。如果家長只懂得指責孩子,會令他反抗性更強,更加不會聽話。所以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指責孩子,而是要去了解孩子,耐心的詢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並幫他分析這樣做的後果,使他認識到嚴重性,學會以後如何解決此類的問題,調控自己的情緒。
如何正確教育不聽話的孩子5
1、不願意吃飯
孩子天性就很好奇,遇上孩子不願意吃飯,父母可以自行坐在餐廳上開心地言笑,並大聲地贊美食物的味道。看到大人吃得津津有味,孩子自然會好奇地跑過來看吃的是什麼,而後拿起筷子。當然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是必不可缺的,三餐的吃飯時間家長要把握好,並且到了吃飯的時間家長人主動坐到餐桌前,而不是還躺在房間或是開著電視機。
2、不願意洗澡
寶貝就是喜歡玩,他們排斥洗澡可能是因為怕水,或是在洗的過程中覺得不好玩,所以聽到洗澡就很反感。此時,家長只需增加洗澡過程中的趣味性就能讓他們愛上得洗澡了,比如一起玩吹泡泡游戲,在洗澡盆里放一兩個寶寶喜歡的玩具,一邊洗一邊和寶寶聊天,逗弄他們,他們很快就會自覺洗澡。
3、不願意睡覺
當孩子出現不願意睡覺的原因時,父母可能要找一找自身的原因。是不是晚飯吃得太飽了,是不是平時養成了晚睡的不良習慣,是不是睡前吃了什麼令腦部興奮的零食。當孩子不願意睡的時候,父母也要讓孩子進房間躺在床上,然後給孩子講一個他喜歡的睡前故事,或是放一段輕緩的音樂,營造睡眠環境和睡眠意識。家長不可以將孩子抱在手上來回搖晃,或是用手拍打孩子後背等愛和撫摸的形式,而是應該正確培養自己的睡眠習慣,讓他主動養成自己入睡的好習慣。
4、不願意叫人
孩子不願意叫人,大人要做好榜樣,外出時大人主動和遇見人的熟悉的人打招呼,孩子便會跟著模仿。明確告訴孩子,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見人就要打招呼。提醒孩子跟人打招呼,遇到熟悉的人時就先提前提醒一下孩子。當他們表現出很有禮貌時,大人要及時給與精神鼓勵。
5、不願意清潔
孩子不肯剪手指甲,父母可以先講一個小故事,有個不剪手指甲的小朋友因為用帶指甲的手拿食物吃生病住院了,指甲里有好多細菌,會讓人生病。孩子聽了故事後,明白了為什麼要剪指甲,就會配合父母剪指甲了,如果強行剪指甲很容易剪傷孩子的小手,下次他便更不願意剪了。
如何正確教育不聽話的孩子6
這年齡的孩子正處在蒙朧時期,是比較費心思的抵抗階段。所以先要和他做朋友,引導和幫助他渡過這一階段。也要講些心理學,口氣要溫和,有時候更是用心去和他交流多一些,即使他做錯事也不責怪,更多的是鼓勵他、培養他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步一步來,也可以通過同齡人帶動他學會自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轉變的,以鼓勵、表揚為主。
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獲得自尊,並可能學會尊重別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為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條件。由於孩子還不成熟,自尊意識往往處於嫩芽狀態,特別容易受到傷害,一旦他們的自尊受到傷害,他們便會用諸多的「不聽話」來進行對抗。
所以,父母應當具有保護孩子的權利意識,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可以說,是否尊重孩子,將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重要作用。
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是其獨立自主要求的體現。獨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現之一,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年後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去做。早晨起床幫孩子疊被,上學前幫孩子准備學慣用具,有時經常還被孩子埋怨忘了幫他准備某些學慣用具。
要知道,孩子並不是生來就是這樣依賴父母的,他們的依賴性一般來說都和父母的包辦代替有關。父母包辦,代替得越多,孩子的依賴性就越強。反之,如果父母不插手孩子可以做的事,沒有了依鞍,孩子就會自己動手開始做了。
如何正確教育不聽話的孩子7
1、理解孩子的思維
在和寶寶溝通時,我們很少會主動放下父母的姿態去傾聽寶寶。思維之間的差異導致家長和寶寶之間很難相互理解。既然寶寶還未能學會站在你的角度看問題,那麼家長就主動些去理解寶寶的思維吧!
我們大人說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其實是在用大人的思維去控制孩子的。比如寶寶想要吃糖,一般我們都會說:「吃糖太多會對牙齒不好」很多時候寶寶都還是「不聽話」堅持要吃。那麼媽媽可以換個角度,聽他的話讓他吃,但是補充一句:「如果因為吃太多糖而牙齒長蟲子很痛的話,到時候去醫生那裡拔牙,這個後果你要自己承擔」像這種方式讓孩子感覺你是站在他一方的。
2、做孩子的朋友
爸媽難免都會有一些家長的威嚴,在某些原則性問題上,無論孩子怎麼哭鬧反抗,家長依然是板著臉孔說「不」,有時候甚至會以家長的姿態去要求孩子你必須做什麼,你不能這樣做。家長與寶寶之間不應是命令與聽從的關系,親子關系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家長何不放低姿態,和寶寶做朋友。
3、家長需做好榜樣
年齡小的孩子雖然知道指令和規則,卻很難決定該怎樣做。當他不行動或不接受指令時,我們又以為孩子不聽話。因此,在讓孩子了解行動規則的同時,還要指點他(她)怎麼做。例如,書如何擺、玩具怎麼收、坐要怎麼坐、話要怎麼說等等。
4、不和孩子嚴肅談話
當孩子不聽話時,成人用「責罵」或「處罰」來處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觀的氣憤、激動、疲倦、厭煩的情緒滲入行為的處理中,致使孩子的身體感到痛苦不適(體罰),心理產生恐懼,意志遭到壓制,因此很難接受家長長篇大論的說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為,更難以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了。
此時,如果我們家長與孩子進行「嚴肅的談話」,就會讓孩子心領神會。例如,先暫時停止他(她)的動作或行為,請他(她)到一個角落,好好的跟他(她)談,可能會比大聲責罵和處罰,更能啟發孩子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