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教育減壓什麼時候開始呢
擴展閱讀
動漫定型用什麼 2024-11-16 09:43:13
我和同學就像什麼和什麼 2024-11-16 09:28:34

教育減壓什麼時候開始呢

發布時間: 2024-11-16 07:41:51

Ⅰ 高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減壓

案例描述: 近幾天,晚上下自習回家復習時,小陽拿起書看不了一會兒,就扔一邊了,在屋裡東轉轉西轉轉,什麼也干不下去。 媽媽好心提醒她:「快高考了,你得抓緊時間看書復習。」 小陽說:「你們張口閉口就是高考,就知道給我施加壓力。要是能廢除高考就好了!」 「除了考試,你說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我也不知道,可是一提考試我就煩!」說完小陽乾脆把自己關在屋裡,誰也不理了。父母心裡干著急,真是不知道這樣下去該怎麼辦。 分析: 常有高三父母在咨詢中反映,孩子不知是怎麼了,看什麼都不順眼,看見書就煩。還有些父母反映,為了給孩子減輕壓力,他們會主動跟孩子說「別緊張」之類的話,但孩子好像不領情,還嫌煩。也有父母寬慰孩子「考不好不要緊,明年再來」,但是這樣的話也讓孩子反感。本來是想幫孩子減壓,結果卻是左右為難,父母先亂了方寸。父母究竟怎麼做才好? 其實,這是高三學生常見的現象,是孩子在高考壓力下的正常反應。自從上了高三,就是接連不斷的階段測驗、每月聯考、八市聯考、模擬高考……有的學生說高三的日子就是一個考試接著另一個考試,如果哪周沒有考試,反而覺得有點不正常。課堂上各學科的老師天天提醒「高考復習應該如何如何」,高三大門口滾動屏里顯示著「距高考還有××天」的倒計時牌。所有這一切都營造了一種緊張、嚴肅的氛圍,時間久了,孩子感覺疲勞、焦慮,難免產生厭煩情緒,厭煩書本,厭煩考試,甚至厭煩老師、父母。同時,也有一些害怕高考發揮不好的負面心理暗示,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響著學生的情緒。 建議:面對孩子這種煩躁的狀態,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幫助孩子減壓: 1、給孩子自主空間 看到孩子心情不好,有的父母覺得是自己對孩子關心不夠,就不厭其煩地詢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沒考好……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太脆弱了,就嚴加批評甚至挖苦一通,導致孩子心情更加煩躁,和父母關系也緊張起來。父母說,「不知道該和孩子說什麼才好」,那麼就尊重孩子的意願,孩子不想講話,父母就不要勉強,當孩子想說的時候,父母就以輕松的心情耐心傾聽。 復習期間,面對孩子的煩躁不安,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抱著一顆「平常心」陪伴孩子。首先父母要做到心態平和,高考雖然重要,但也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並不會就此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把高考看成和平時的考試一樣。如果父母內心把高考當作生死攸關的大事,言語、行為上都會傳遞出緊張、壓力。這樣無論是關心、鼓勵或批評,都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當父母自己的心態放鬆了,孩子的情緒也會隨之穩定下來。 備考期間,父母切忌過多干涉孩子的學習及生活。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學習,包辦了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多做題,想方設法搜尋各地高考復習資料……這些做法都會給孩子增加無形的壓力,讓本就緊張的氣氛更加壓抑。其實,讓孩子適當做些家務勞動,全家人一起聊聊高考之外的話題,能夠讓孩子高度緊張的神經放鬆一會兒,能有效緩解學習壓力。 2、幫孩子樹立信心 上高三以後,有些父母經常會不自覺地對孩子說:「一定要考好啊」,「爭取考上某某名牌大學」。父母這樣說,一方面是在表達對孩子的殷切期望,另一方面是希望藉此鼓舞士氣,增強孩子的信心。然而,如果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這些話不但起不到激勵作用,反而會讓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能成功的心理品質,是對自身能力的科學估價。父母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要建立在對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從孩子的實際水平出發。認清孩子的能力,確立合理的目標,在自身基礎上發揮最好水平,而不是不切實際地攀高。父母要教孩子多和自己比,盡自己的力量做到最好就是進步。看到孩子每一次考試都扎扎實實有所進步,即便不是名列前茅,也要及時鼓勵,相信他高考能順利發揮。父母可以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多表揚孩子,鼓勵他看到自身優點和進步,增強自信。 3、教孩子輕松應考 高考只是人生漫長旅程中的一個節點。如果想讓孩子能輕松應考,家長首先要自己放平心態,有些家長自己很擔心孩子考試發揮不好,擔心孩子身體出狀況,自己很緊張,這樣的情緒通過肢體語言傳遞給孩子。其次,父母要教會孩子輕松應對考試,幫助孩子正確看待高考,既要重視高考,又不要把高考當成決定孩子人生的唯一途徑,無論上哪一類的大學,只要孩子不懈努力,都會收獲屬於孩子自己的成功的幸福人生。把高考當成人生的一個新的起點,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高考,而不是把考試當作一個無法逃避的麻煩、負擔。 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的情緒可使人精神振奮、想像豐富、思維敏捷、富有信心。消極的情緒則使人感到枯燥無味、想像貧乏、思維遲鈍、心灰意懶。心情愉快時,會增強學習的信心和興趣。而煩惱、焦慮、恐懼時,會降低學習的願望和興趣,抑制思維活動。 考生如果把考試看作檢驗學習效果的手段,則是促使自己進步的途徑,在這樣輕松的狀態下,可以發揮出最佳水平。相反,考生如果覺得考試是一種磨難,為了父母的面子不得不學、不得不考,總會擔心自己考不好,辜負父母期望,他就會缺乏鬥志、患得患失,導致臨場緊張、發揮失常。 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調整心態,把考試當作一種查漏補缺的手段,平靜應對。特別是在考試前,避免說「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你身上」之類的話,不要讓考試承載額外的東西。 面對高考,每位父母都會竭盡所能關心孩子,幫助孩子。其實,父母更需要做的是:鼓勵孩子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並且相信孩子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