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補課機構被叫停以後,學生和家長會受到哪些影響
可能學生沒有辦法獲得更加正規的輔導,對於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有著一定的影響,家長也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去輔導孩子的學習,這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不是一件較好的事情,這樣不管是對於學生還是家長,都給他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也容易產生一種焦慮的情緒。
2. 培訓機構大量裁員,甚至有言說以後不讓辦了,從業者們何去何從
根本不用發愁。這些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要麼是在職教師偷偷出來兼職的,要麼是在校大學生出來兼職的,要麼是退休老教師,很少有幾個是專職做這個的,即使培訓機構解散,也不會有多大影響。至於說創辦人,他們這些年賺得盆滿缽滿,攢下的錢夠他以後改行用的了。他們既然當初能想到創辦培訓機構,腦子不笨,以後做什麼都不會差的,別愁。
為了國家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整頓教育培訓機構很有必要,就算付出一點代價也值得,況且,國家也沒說死就不讓辦,只不過要規范一下市場而已,不用拿培訓機構從業人員的飯碗來嚇唬人。
我分析,以後培訓機構不會一刀切地不讓辦,而是要更加規范,比如說純補課的培訓機構肯定要涼涼了,因為畢竟民憤太大,成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和孩子們的學習負擔,還敗壞了學校的風氣,讓一部分老師沒發安心上課,一心想著補課撈錢。
一些藝術類的培訓機構,應該可以繼續辦下去,比如樂器培訓、舞蹈培訓、美術書法聲樂武術等等這些非補課類的培訓機構,不會一刀切全部叫停。
這么算下來,裁員的、停辦的都將是補課類培訓機構,對 社會 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成人培訓的話,可以堅持。比如國考公考,教師之類的招考培訓,以及外語類培訓還是可以繼續做下去的。但是學科教育的話,特別是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外培訓,有可能還會加大整治力度,從而徹底取消。到那個時候就不是大量裁員的問題了。
培訓機構大量裁員,有言說以後不讓辦了,從業者將何去何從。讓宋老師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培訓機構大量裁員是正常的,目前資本的運作,導致培訓機構比較混亂,國家為了規范培訓機構,加上疫情的影響,部分培訓機構出現虧損,出現虧損後,機構為了降低成本,進行裁員,是正常的。
但是從長遠來看,課外培訓是對學校教育的一個有效補充,是針對孩子差異化需求的產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課外培訓和衣食住行一樣將成為家庭的剛需。因此,國家只可能規范機構,但是絕對不可能不讓辦。因此,大家大可不必擔心。
在另一個方面來講,國家規范機構對那些一心想做教育的人來說也是好事,大浪淘沙,淘汰那些只想賺錢的資本,留下那些真正熱愛教育的教培人,無論是多國家,對家長還是培訓機構都是好事情。
面對現在的這種情況,培訓機構的從業主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要確定我們是否愛這個行業,如果愛,那就利用這段時間,苦練內功,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無論怎麼變換,真正有能力的教師永遠都是稀缺資源,永遠不怕失業,這段時間剛好是我們升華的好時機。
最好,希望那些真正熱愛教育培訓的人,支持國家的相關政策,幫助打造一個規范的培訓新生態,為教育培訓機構的長遠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是宋老師,專注初高中數學物理十幾年,歡迎大家關注宋老師,和宋老師一起快樂學習。
我們以前就是濟南市的一家培訓機構,主要做成人教育,設計了電力電氣專業,能源專業,金融專業,會計專業等,不得不說現在成人教育的業務越來越難做了,最後我們沒有能越過疫情這個坎,員工有的去了別的學校,有的改變了行業,有的自己創業。
我認為,從業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學歷,專業,知識結構,特長,能力進行綜合分析,做出自畫像,進行重新職業規劃,反復調研,確定自己走的路線,包括重新就業,自助創業。
1.不用擔心,能從事培訓機構工作的,都有兩刷子!
2.一般培訓機構從業者都是兼職的,別人都不可能在一棵樹上弔死!
正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如果校外培訓機構大量裁員或被取締後,相關從業人員自會找到他們的出路,不必為他們擔憂。筆者關注的重點是校外培訓機構亂象何時休。近年來,校外培訓行業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在全國上下野蠻生長,裹挾大量學生和家長加入課外培訓的軍備競賽中,進一步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家長的經濟負擔,大有在國民教育體系之外再造一個教育體系的趨勢,嚴重影響了正規國民教育的正常開展,讓廣大學生和家長陷入內卷的怪圈不能自拔,儼然已成為 社會 公害 。因此,筆者強烈呼籲國家有關部門盡快採取有力措施,全面取締義務教育階段校外文化課培訓,強力消除校外培訓亂象,讓義務教育回到正常軌道,還廣大青少年一個 健康 有益的教育環境。
凡事皆有因,為什麼會存在如此火爆的校外培訓,是市場需求。為什麼有市場需求,是眾多學生家長的焦慮感。為什麼有如此多家長焦慮感,這同國家的招生中考與高考政策有密切的聯系。說好聽,孩子們的前途就是下一代的前途。良好的教育和得到更高層次的學歷更是每個家長的夢想,成龍成鳳是中國家長的普遍要求。
現在孩子們的家長大都是八零後九零後,他們大都文化普遍高,對小孩子的教育更捨得投資,知道小孩子如何在今後踏進 社會 前必須有一良好的教育,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更是提升國家整體文化素質,對國家大有裨益。
故現代家長在不滿足學校教育外,更注重校外更高層次的全方位培訓,這本是好事,既繁榮了教培市場,使更多的人員服務於教程,也是滿足 社會 就業開了一大門,更是滿足了更多家長的多層次學習要求,是雙贏哦。問題的關鍵是規范教培市場,規格收費,規范師資,規范教育內容等等,而非動不動就一關了之的粗暴做法。
幸好國家出手了,不然商業化的教育最終導致的是人才的浪費。
從幼兒園到大學這個過程並不像是在培養人才,更像是金錢的集聚地,美曰其名的各種費用,讓人匪夷所思,課外的各種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販賣著各種焦慮,在此種情況下,談何教育的公平公正,學校應該是教育的主導,而不是通過各種課外機構來完成的。長此以往,面臨的情況就變成了大城市掌握著優質的資源,偏遠農村地區沒有機會,這是不公平的地方之一。第二個地方就體現在課堂之上。因為課外的利潤比如家教或者培訓機構的待遇遠遠超過學校,所以有的教育者就把重心以及精力放在了課外,對待課堂的態度則是敷衍,或者更多優秀的教育者直接進入的培訓機構,不僅是人才的浪費,更是教育本身的浪費。
國家通過這種方式首先能使教育者將主要精力放在課堂之上,其次能讓從培訓機構出來的資源流入其他地方,體現教育本身的意義。商業化的教育讓教育成本越來越大,窮人家的孩子所能接收到的越來越少了。
我個人是絕對贊成這個舉動,這些從業者可以回學校,因為很多從業者本來就是兼職,也可以去二三線城市,很多學校都需要注入一些新鮮血液了來改善教育團隊的構架。
機構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第一波打擊是在奧數競賽和新課標等級等考試取消後,基本上學員要減少一半。第二波打擊實在疫情期間,學生又少了一波,基本上現在都處於舉步維艱的地步!
如果國家再出重拳,估計以後的情況會是這樣,老師們自己在家偷偷搞了!會形成小作坊式輔導班!
不然機構教師何去何從?難道改行?估計不容易!
工廠根本招不到人,人不嫌多。
這些培訓機構做著重復勞動的事,並沒有給 社會 創造新的價值,也沒有使清華北大招到更多的學生,該關。
工廠都招不到人,全部轉崗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