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日本受哪些教育家影響
擴展閱讀
零起點英語必背知識 2024-10-24 14:19:32
台上怎麼唱歌不忘記歌詞 2024-10-24 14:09:25
樂理基礎用什麼樂器 2024-10-24 14:01:58

日本受哪些教育家影響

發布時間: 2024-10-24 12:30:46

A. 日本著名教育家和他的著作和他的思想都有什麼從哪找

日本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自然是有亞洲伏爾泰之稱的福澤諭吉了。。。他的【西洋事情】【勸學篇】【文明論概要】等等著作影響都是非常大的。。。他的頭像更是被印在了一萬元日元大鈔上面。。。福澤諭吉當時的思想有效推動了日本的教育的改革。。。使人們意識到想要變強大必須進行徹頭徹尾的革新。。。但他的思想是日本脫亞入歐思想的來源。。。主張日本全盤西化。。。不過功過相抵。。。福澤諭吉可以說是亞洲第一位思想巨人。。。其思想內涵之豐富對日本後來的強國之路有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B. 日本的學前教育思想深受歐美學派的影響

是的,日本的學前教育思想深受歐美學派的影響。
在詳細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歷史背景。19世紀中後期,日本開始引進西方的文化和教育體系,其中包括學前教育理念。在此之前,日本的兒童教育主要由家庭負責,而學前教育機構相對較少。隨著日本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學前教育逐漸受到重視,歐美學派的教育思想也在這個過程中被引入日本。
歐美學派的教育思想對日本的學前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福祿貝爾、蒙台梭利和杜威等教育家的理論在日本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應用。福祿貝爾強調兒童的自我活動和創造力,他的教育理念在日本被用來培養兒童的獨立性和創造性。蒙台梭利則注重兒童的感官訓練和自由發展,她的方法在日本的學前教育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強調兒童的學習應該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結合,這一理念也對日本的學前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除了上述教育家的理論之外,歐美國家的學前教育實踐也對日本產生了影響。例如,日本的幼兒園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評估方式等方面都借鑒了歐美國家的經驗。此外,日本還積極引進歐美的教育技術和教育資源,如教育軟體、在線課程等,以豐富學前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總的來說,日本的學前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歐美學派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教育理論上,也體現在教育實踐和教育資源上。通過借鑒和吸收歐美學派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日本的學前教育得以快速發展和進步,為培養兒童的全面素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C. 日本教育史

日本17世紀初到19世紀中葉的學校,主要有武士階層舉辦的藩學和為平民開辦的寺子屋。另外,民間舉辦的私塾和向西方文化學習的「蘭學」也得以發展。至明治維新前,日本國內已有40%的男孩和10%的女孩獲得了讀寫能力。這就為明治維新以後的教育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一、明治維新後的教育改革時期

1868年至1873年,明治政府成立後,開始自上而下地進行資產階級改革運動,史稱「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了資本主義近代化的道路。當時,明治政府提出了三項基本國策:「富國強兵」(即國家獨立化)、「殖產興業」(即經濟工業化)和「文明開化」(即文化西方化)。其中,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及改革日本的教育制度的「文明開化」一時風靡日本。

教育改革既是明治維新運動的一個重要方面,又是明治政府整個近代化政策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確立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針 。1868年3月14日,明治政府頒布了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五條誓文》。其中,提出了「破舊有之陋習」、「求知識於世界」的要求,明確地表明了明治政府進行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針。1871年7月,又成立了文部省,統一領導全國的教育事業,著手進行改革日本教育制度的准備工作。

二是頒布教育改革法令。 1872年8月,在參考歐美教育制度和對日本原來的教育制度進行調查的基礎上,文部省頒布了以仿效法國教育制度而制定的《學制令》。規定在文部省的統一管轄下,全國設立八大學區(1874年改為七大學區),各設一所大學;各個大學區分為32個中學區,各設一所中學;每個中學區又分為210個小學區,各設一所小學,在《學制令》的序言中,特別強調要實行教育的普及。「從現在起,教育應該普及於全體人民(貴族、前武士、農民、手工藝人、商人和婦女),要使農村中沒有文盲家庭,家庭中沒有文盲成員。做父母的應該充分了解這個政策,並且要無微不至地關懷孩子們的教育,決不能使孩子們受不到教育。」這是明治政府成立後所頒布的第一個教育法令,在日本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的頒布「被看成日本近代教育的黎明」。

三是積極發展師范教育。 1872年,隨著《學制令》的頒布,文部省就開辦了東京師范學校,採用新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來培養教師。三年後,日本各省又設立了6所省立師范學校,地方政府設立了82個師資訓練中心,以培養師資,滿足普及義務教育的需要。

四是到先進的歐美國家學習考察。 1871年11月,明治政府派遣了以右大臣岩倉具視為首的由48位政府高級官員組成的大型使團,從美國到歐洲,進行了歷時兩年的全面考察,也收集了10多個歐美國家的教育制度的資料。考察回國後,岩倉大臣就指出:「使國家進入文明,走向富強,不言而喻,在於啟發人智。」文部大臣田中子爵更明確地說:「教育為國家文明富強之基,治國之要,舍此無復他求。」

五是重視大學教育與科學研究。 在《學制令》頒布以前,明治政府於1869年6月就把教授儒學的昌平坂學問所改成「大學校」。同年12月,又改稱為「大學」,還把教授西方文化的開成所改稱為「大學南校」,把教授西方醫學的醫學所改稱為「大學東校」。到1877年4月,大學南校和大學東校又合並成「東京大學」。與此同時,工部省於1871年4月設立了「工學寮」(或稱局),建立了工學校,到1877年改稱為工部大學校,1866年又成立了東京大學的工學院。在這一時期,還建立了東京學士學院,作為日本學術的中樞機關,以後又陸續建立了各種專門學會。

六是嚴格而積極地選派留學生。 在岩倉一行訪問歐美時,就有59名留學生隨行,其中有5名婦女。為了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明治政府不僅增加出國留學生的人數,而且擴大了留學的范圍。據1872年調查,在歐美國家的留學生人數已達380人。從1868年至1874年,共有550多名留學生到歐美國家學習。這些留學生回國後,在日本的教育和科技發展等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七是從歐美國家聘請教師。 在積極選派留學生的同時,明治政府的文部省聘請了歐美國家的教師到日本任教,並給予優厚的待遇。從1868年到1911年,約有170位外國教師在日本大學水平的學校里任教,其中142位是在前半期聘請來的。人文科學領域的外國教師以英國人為多,自然科學領域的外國教師以德國人為多。東京大學剛建立時,所聘請外國教師的薪金約占其全年預算的三分之一。隨著日本本國師資的培養,所聘請的外國教師人數也逐步減少。    明治維新時期的教育改革,為日本的現代化和工業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特別是為日本經濟的飛躍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基礎。然而,在「富國強兵」和「大振皇基」的指導思想下,這次教育改革也帶有濃厚的軍國主義和皇權主義的色彩,並在明治維新後的學校教育領域中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二、實現國家工業化時的教育大發展時期

在明治維新後,日本以實現工業化為目標,在與歐美列強的競爭中,經濟發展非常迅猛。特別是從20世紀起,日本加快了大規模工業化的進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已成為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家。可以說,這一時期的教育發展與工業化發展之間有著密切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

一是確立近代學校教育制度。 為了克服《學制令》中所存在的學區劃分過於理想化,學制過於單一化和對各地辦教育的積極性的限制等缺點,1879年,明治政府又頒布《教育令》,廢止了《學制令》。它規定,(1)廢除學區制,把教育管理權下放給地方;(2)6至14歲為學齡期,每個兒童在此期間至少要受16個月的普通教育,集中或分散的方式都可以;(3)給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設備與管理等以更大的靈活性。這個教育法令是仿效美國教育制度而制定的。由於它具有強烈的自由化傾向,因此,也稱之為「自由教育令」。

但是,這個法令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認為它過於自由化。於是,1880年12月,距《教育令》頒布時間僅僅一年,對《教育令》又作了修改。它主要是對學校的設置、內容、授課時數和學校管理職權等作了統一的規定,加強了政府對公共教育的控制,但並沒有改變地方管理教育的原則。

1885年,明治政府建立內閣制,森有禮擔任第一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頒布了《帝國大學令》、《師范學校令》、《中學校令》和《小學校令》,對各級各類學校作了一些調整和修正。例如,4年制的初小規定為義務教育;將中學的學習年限改為7年,分成5年的尋常初級中學和2年的尋常高級中學兩級,並實行嚴格的考試制度;大學作為研究和教授國家需要的學術機構,帝國大學由大學院和分科大學兩部分組成;設立尋常師范學校和高等師范學校等。至此,日本的近代學校教育制度基本上確立了下來。

二是普及初等教育。 在19世紀70-80年代,明治政府集中力量普及初等教育。因此,《學制令》頒布後,日本各地廢除了寺子屋,而開設了小學校,分下等尋常小學(初小)和上等尋常小學(高小)兩級,各為4年。兒童6歲入學。明治政府除實行初等教育免費外,還採取了一些辦法促進公眾送子女入學。例如,把最好的建築物提供給小學;入學的兒童應佩戴註明他們家長姓名和住址的特殊標記;在上課時間內,警察碰見沒有上學的兒童,可以進行查詢;要求每所小學校掛一面旗子,一看它就可以知道那個地區的兒童入學率;邀請家長參觀小學校,等等。

1882年,日本已有小學約29000所。1900年,對1890年頒布的《小學校令》進行了修改,規定小學教育免費,開始確立免費義務教育的原則,並鼓勵各地在下等尋常小學里增設修業兩年的高等小學校班,為將4年的義務教育年限延長為6年做准備。1907年,又頒布了《再改正小學校令》,一律廢除私立小學,全部改為公立;並規定把下等尋常小學的修業年限延長為6年,為義務教育;在6年制小學之上,再設置修業兩年的高等小學校,為將義務教育年限延長為8年做准備。但在此後,6年的義務教育年限大約40年沒有改變。

小學的課程雖然幾經變動,但一般均設置修身、日語、算術、地理、歷史、自然科學、圖畫、唱歌、體操和手工等。

為了改善小學教師的待遇,鼓勵他們從事初等教育事業。1893年,政府向國會提出了一個國家補助金法案,擬以資歷為基礎,增加小學教師的薪金,但未獲通過。在公眾的強烈要求下,國會終於在1896年通過了一項法令,增加小學教師的薪金,但又嚴格規定是補助在同一個學校里任滿5年以上的教師的。這對防止小學教師流動,提高初等教育質量具有較大的影響。

日本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注意初等教育的發展。1899年,中央政府建立了一項資助普及初等教育經費的基金。1910年,地方政府用於初等教育的經費約占其預算的40%。因此,日本的初等教育在這一時期中日益普及,小學的入學率迅速上升。據統計,小學入學率1873年只有28%,1877年為40%,1899年達到70%,1902年增加為90%,1906年又增加為96.4%,到1920年,已達到99.03%。

三是發展中等教育。 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時,日本的中等教育也有了發展。19世紀80年代後期,明治政府開始把力量轉到了中等教育方面。1886年頒布的《中學校令》,規定中學的學習年限由原來《學制令》規定的6年延長為7年,包括5年的尋常初級中學和2年的高等中學校。

1894年,又頒布了《高等學校令》,把高等中學校改稱為高等學校(高中),修業年限根據學校性質內容,作為大學預科的為3年制,作為專門學校的為4年制。1899年,又對《中學校令》進行了修正,把尋常初級中學改稱為中學校,修業年限初中仍為5年,並規定中學校的目的是使學生受到必要的中等普通教育。同年,還公布了《實業學校令》,成立了與中學並列的實業學校。所以,中學校更加明確為高等學校的預備學校。這樣,就形成了小學校-中學校-高等學校-大學的四個相互銜接的階段學制體系。

中學課程一般設置品德、日語、代數、幾何、三角、物理、化學、歷史、地理、英語和漢語等課程,反映了重視基礎科學和外語教學的特點。為了保證學習質量,中學實行嚴格的考試。

此外,為了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中等技術學校也逐漸建立起來。1883年,文部省制定了《農學校通則》;1884年又制定了《商業學校通則》;1893年,頒布了《職業補習學校條例》;1894年又公布了《簡易農業學校條例》、《徒工學校條例》和《國家津貼職業教育的法令》。一般認為《農學校通則》的頒布是日本近代職業教育制度的開端。1899年,政府又頒布了新的《職業學校令》,把農業學校、商業學校、商船學校、徒工學校和職業補習學校等都包括在這個職業學校系統之中。這些中等技術學校主要招收讀完8年小學的畢業生,然後再進行3年的職業訓練。到1903年時,中等技術學校已有200所,還有職業業余補習學校約200所。

到19世紀末,由中學(中學校和高等學校)、女子中學和中等技術學校等三類學校組成了日本的中等教育序列。從1890年至1920年,這三類中等學校的數目由109所增加為1554所,學生人數由約17000人增加為464000。

四是擴充高等教育。 在這一時期的日本高等教育中,東京大學具有重要的影響。明治政府非常重視這所大學的建設,大量撥款給以資助。1880年,給東京大學的資助占日本全國高教經費的40.49%。在1886年東京大學改稱為帝國大學之後,明治政府又建立了另外幾所帝國大學,這些大學打下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基礎。與此同時,一些私立大學也被建立起來,例如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創辦的慶應義塾(大學)和著名政治家大畏重信創辦的早稻田大學等。在培養實現工業化所需要的高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方面,這些大學起了很大作用。

總的來說,日本的高等教育是在20世紀初以後才得到擴充的。1905年,日本有大學48所(包括國立、公立和私立);到1922年時,已有國立大學6所,非國立大學20所,其他高等教育機構223所。以平均人口一萬人中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比率看,日本已進入當時世界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前列。

三、一戰後軍國主義教育泛濫時期

 

這一時期日本教育的特點有:

一是形成「雙軌制」學制。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的教育實行的是「6-5-3-3制」。學校系統分成兩軌:一軌是由小學、中學、高等學校(高中)和帝國大學組成,即為資產階級子女服務的「人才教育系統」;另一軌是由小學和職業學校組成,即為勞動人民子女服務的「勞動者教育系統」。

二是加強國家對教育的控制與投資。 在這一階段的前期,由於明治維新時期教育改革影響的延續,到1920年日本已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在此基礎上,這時期教育在政府的控制下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進和發展。日本的義務教育是中央政府責成地方政府實施的,其費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負擔。1917年,日本成立了教育專門委員會,作為內閣的教育咨詢機關,這個委員會重新審議了日本的教育狀況,並就高等教育的發展提出了建議。1918年《大學令》的頒布,促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高等教育的補充和發展。政府也對高等教育的發展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到1929年,日本已有學院和大學300多所,大學生人數約為154000人。

三是軍國主義色彩濃厚。 日本一戰後的教育是建立在天皇的《教育敕諭》的基礎之上的,並帶有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教育敕諭》的抄本被送到各級學校,向教師和學生宣讀。一切有關教育的事務,概由天皇以敕令的形式頒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作為中央教育行政機構的文部省,是天皇制教育的執行機構。

在中小學里,開設了修身(道德)課,對學生灌輸「皇道」思想和「大和魂」、「武士道」等精神。1925年,現役軍官被派到中等以上的學校,對學生實施軍工訓練,強調服從軍事法規、忠於天皇等。到30年代後期,學校的軍事訓練變成了由法西斯軍人控制學校教育的手段。1935年,日本教育改革委員會闡明了教育的基本政策,堅決支持「國魂」的思想,反對思想進步和教育民主。

日本軍國主義的政策把這一階段後期的日本教育拖進了深淵。1937年7月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後,日本的學校教育轉入了戰時體制,進一步加強了忠於天皇的思想和實行法西斯的軍事訓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政府又把大批學生趕到工廠和農村,為侵略戰爭而義務勞動,為擴大兵源,徵集士兵,並且縮短了中等教育的年限。《天皇敕諭》和軍國主義對這一階段的日本教育發展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四、二次大戰後的教育恢復與發展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在盟軍的佔領下,開始實現民主化和非軍國主義化的進程。1946年頒布的日本《新憲法》第26條明確規定:「全體人民都有權受與其能力相符的、法律所規定的平等教育。人民有責任使在其保護下的男女兒童,接受法律所規定的一般教育。這種義務教育是免費的。」據此,由教育專家和學者組成的美國教育代表團與由日本著名教育家組成的教育刷新委員會一起,就日本的教育改革進行了討論。1947年3月,以法律形式頒布了由他們制定的日本戰後第一個最重要的教育立法:《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它們為戰後的日本教育制度確定了基本原則,開始了明治維新改革以來的「第二次教育改革」。1948年6月,日本國會又廢除了天皇的《教育敕諭》。

《教育基本法》包括序言和11條,目標是根據《新憲法》的精神來闡述日本國民教育的目的和原則。《學校教育法》包括9章110條及附則,更具體地闡述了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以及組織體制和管理等。這兩個教育立法的基本內容,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的目的在於全面發展個性。排除軍國主義與極端國家主義教育,力求培養身心健全的人民,熱愛真理和正義,尊重個人的價值,尊重勞動,富有高度責任感,具有獨立精神,成為和平國家和社會的建設者。

(2)廢止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央集權制,實行地方分權制。

(3)延長義務教育年限為9年。不同種族、信仰、性別、社會和經濟地位、家庭出身,人人都有受均等教育的權利。國家和地方要負擔起保證這種教育機會的義務。

(4)改革學制,把戰前的「6-5-3-3制」改為美國式的「6-3-3-4制」。

(5)教師是全社會的僕人,應當受到與他們的服務相適應的道義支持與物資供應。

(6)允許私立學校的存在。

(7)在公立學校中,禁止教派的宗教教育。

(8)強調應該特別重視學術自由、教育的實效性。

以後,日本的國會又頒布了一些其他教育立法,例如《教育委員會》(1948),《文部省設置法》、《私立學校法》、《社會教育法》、《教育公務員特別法》和《教職員許可證法》(1949),《工業教育振興法》(1951),《教學教育振興法》(1953)等。這些教育立法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教育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回顧一百多年來的日本教育,它的發展一直和日本的歷史聯系在一起。正像日本教育史學家平土冢  益德所說,日本從落後的封建鎖國的狀態一躍而跨入新興的資本主義,使它興旺發達的動力是教育;但是,給日本帶來悲慘命運的也是教育,兩戰期間的軍國主義教育幾乎使日本陷於崩潰的邊緣。戰後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日本就得以再建復興,使全世界為之震驚,不能不刮目相看,其成功的秘密仍在教育。但是日本當代教育又產生了種種弊端,軍國主義的陰魂未散。如不認真改革,很可能把日本再義推向毀滅的深淵。平土冢 先生對日本教育的分析,雖然脫離了政治、經濟制度及其他原因,但這一分析確實說明了日本教育在其社會發展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dn.comQӐ�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