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把教育做到全球第一名
擴展閱讀
穿書如何自救動漫 2025-01-12 13:34:23
怎麼從零基礎變成小能手 2025-01-12 13:06:33

如何把教育做到全球第一名

發布時間: 2024-10-20 05:30:34

㈠ 中小型教育培訓機構如何做大

大看如何定義了,是分支機構多,還是營收規模大。各個機構科目不一樣,可以做大的方式也不一樣,各地情況也不一樣,這個問題比較大。感覺沒有統一的方法。建議看看俞敏洪的自傳書籍《我曾經走在崩潰的邊緣》,應該是教育行業創業必讀的書了吧

㈡ 什麼是教育觀

葛紅兵:我做過小學教師、中學教師,現在做大學教師。我今天主要不是想談自己,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我想借這個機會主要談談教育問題,新浪是一個強勢媒體,我今天在這里說說我最近特別想說的話。多年前我曾經著力於研究中國戶口問題,寫過大量的文章,在中國高層的內部論壇發布,也參加過全國婦聯、公安部等等搞的戶口問題的座談會。那個時候我認為中國社會的戶口問題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導致中國社會城鄉的割裂,構成城鄉的二元結構。它是導致中國社會不同的人有不同命運的一個重要根源。最近我們看到中國戶口問題已經有所改變了,在浙江和江蘇的蘇南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甚至於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已經不成為一個限制了,有的地方已經取消城鄉戶口的差別。 現在我感覺到我們的不公平是什麼呢?主要一個是在教育方面,這是我今天想談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城鄉教育這種結構上的不平衡,不對等。比如說在我的故鄉,一個城市裡面,城裡的孩子和與他咫尺之遙的孩子辦學的條件相差很大。我父母所在的農場有上萬的職工,每年有幾十人初中高中畢業,但是能夠正常升學和升入大學的屈指可數。不是這些孩子智力上跟不上,而是這些孩子沒有獲得平等的教育條件。我今天來第一個想在這里做一個重要的呼籲,就是可以控制城鄉的差別。城裡人應該有義務和責任幫助鄉村的孩子們,提高他們的教育水平,提高他們的辦學條件,也提高他們的師資水平。如果說「人生而平等」的話,我想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內涵現在在中國現在已經不是戶口問題了,而是城鄉二元結構導致了一個教育不平等的問題。我今天想為農村的孩子做一個呼籲,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我們大家都關心孩子,最需要關心的是那些農村的孩子們。我希望新浪能夠允許我有這樣一個機會,對社會發出一個呼籲。
葛紅兵:我今天想談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教育結構。我覺得教育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教孩子共性,比如說教給他社會的普遍倫理,普遍的知識,普遍的機能。比如說一個技工的才能,一個工程師的才能,一個科學家的才能,一個藝術家的才能,然後交給他普遍的人倫,孝敬父母等等,這是教育的一個目的,讓他能在社會立足。
第二個是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教孩子個性。我們都知道人在啟蒙時期接受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個科學家說過,所謂啟蒙就是教人自我決斷,自己決定自己要做什麼,自己決定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現在無論是家長還是社會氛圍、還是學校里的老師,整個社會都重視孩子的共性培養,比如說他的知識,他求生技能等等,對他們個性東西卻很少培養。有時我們甚至害怕他們的個性,當孩子說一個不一樣的觀點、跟我們日常生活不同的見解的時候,我們是感到害怕的。我們害怕孩子提出跟我們教材不同的觀念,我們害怕我們的孩子跟我們歷史觀、社會觀、道德觀、審美觀有差異,害怕孩子跟主流有距離,這正是我們教育一個很大的弊端。在我看來,教育最重要的、也是根本性的目的,是孩子的自我決斷,就是培養孩子的個性。我看來,一個孩子有自我意識、有自己個別性的觀點、個人性的觀點,我是一個獨立的人,我要有自我,我要有自己的看法這是最好的事情,說明這個孩子的培養已經到位了,這個應該是家長為之感到高興的事情。一個特立獨行的孩子,在啟蒙階段也需要成年人對他進行引導,就是要教給他普遍的原則,在此基礎上,99%的事情還應該給孩子自覺權。我們都知道,求知是人的本能。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為恐懼,最為不安,最為焦慮?就是未知的情況下。比如今天我在路上堵車,我不知道前面堵了多少車,我就感到非常不安,如果有人打電話給我說,說前面有五輛車,有三個紅燈,我知道了就不會有這種恐懼感。也就是說在未知的情況下,人最有本能的反應。 但是,恰恰是現在我們的孩子喪失了這種對未知的興趣,關鍵在什麼呢?還是要回到共性和個性的培養目標上。我們絕大多數的老師和家長都試圖給孩子一個普遍共性的東西,卻沒有照顧到孩子個性的需求。比如說小孩子在做完這道數學題以後,他希望把自己的興趣轉移到他自己感興趣的那些方面,比如說3D動畫設計——我有一個同事的孩子已經考取3D動畫學院,如果我們老師壓抑了這個,一定要他把數學題反復的操練,這樣這個孩子就會對數學失去興趣,對語文失去興趣。然後又不能發現3D的興趣——表面上好象他是沒有興趣的。這樣就使我們孩子失去了本能的、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慾望、對於未知世界的焦慮。所以說,我覺得更多的情況還是要從我們的教育體制、我們目前教育的觀念、包括家長的觀念來著手。 我們總強調「一律」,就是所有孩子要遵守同一個紀律、做同一種習題、達到一個目標、做一類孩子,我們給孩子施加的目標太統一了。什麼叫做統一呢?我參加過一個中學的觀摩,有一個教育課,初一的孩子,班上所有孩子都想說我想作科學家,我想做學者,我想作什麼,沒有一個孩子說我想做技術工人,我想做一個農民,我想種菜、看上去又美、吃上去味道鮮美的菜,沒有!為什麼?我們整個社會都給所有的孩子設計了一個5%的孩子才能達到的目標,使100%的孩子沿著那5%的路走,這樣扼殺了孩子多樣發展的可能性。這種扼殺使我們人才的標准和人的發展變成統一化,不利於我們社會多元文化的發展、多樣性的發展,使我們整個社會也趨於單調,知識結構一致、行為模式一致、倫理價值原則一致、一切都很一致。所以我們整個社會變成了一個趨同性的社會——我們的教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根源。
整體上這種全社會對孩子水平理想要求過高,使我們教育看起來變成了對孩子的折磨。因為我們設計的目標模式實際上只有5%的人才能達到,95%達不到,是這個狀態鍛造了我們整體的社會氛圍。新加坡社會經濟條件比我們好很多,他完全可以普及大學,但是恰恰相反,新加坡一個大城市只有兩所大學,它只有一部分的同學能夠進入大學,絕大多數進入的是技術教育學院。為什麼呢?新加坡社會對孩子這種教育是非常可取的,他知道每一個孩子有每一個孩子自己的道路,每一個孩子應該有適合他自己的理想和前途,他應該在社會上找到個性化的地位和生活姿態。所以,它沒有鼓勵每一個孩子都做科學家,都去讀大學,都成為精英。
第一個,我們的全球意識沒有深入人心。我們知道我們的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但是我們的地球教育根本沒有跟上,我們的愛只是教到愛你的祖國為止,從愛親人開始,愛故鄉到愛你的祖國就為止了,沒有教到愛地球、愛人類這樣的地球意識。 第二個,我們是從東西對立這樣一個觀念發展而來的,從兩大陣營對立意識發展而來的,對帝國主義我們要痛恨,比如說對日本,對美國人。那麼我們看到,我在新加坡也待過,在泰國也待過,在印度尼西亞待過,這些國家在二戰中也受過嚴重的侵害,他們的侵害不低於中國,但是中國人對日本的痛恨遠遠深於他們,我們受到的是仇恨的教育。第三個,我覺得我們是以階級斗爭立國的。1949年革命以後,強調人與人的斗爭,而不是普遍的愛。由此我想到顧准給孩子寫信,因為顧准當時是受到鎮壓的,妻子跟他劃清界限,他說「你們給我造成的痛苦我原諒你們,我給你們造成的痛苦也希望你們原諒。在我離開世界的時候,我希望你們能見我最後一面。」顧准也有存款給孩子,但是顧准自己的孩子全部拒絕。這種情況跟俄羅斯發生的完全不一樣,我們對恨的教育是很嚴肅的,但是對愛的教育卻往往是模糊的。恰恰是在我們這個時代,社會和解,階級的和解也好、國家的和解也好,比階級對立,國家對立更加重要。這個時代我們更需要寬容意識、和解意識、普遍的人類意識。這個方面我們教育是最欠缺的。回到我們剛才的話題上來,我希望我們家長給孩子去讀更多這方面的書。如果從這方面來出發,我希望我們家長可以給我們孩子讀一些傳統的典籍,岳簏書社的古典名著普及文庫。我們是非常強調「仁」的,這個是一個抽象的愛,是一個大愛。我們一個期間批判過的,但是現在我們孩子可以去讀它。我們也不願意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宗教教徒或者什麼,但是這不等於說我們不能從宗教當中汲取愛的力量,愛的精神養料。比如說聖經新約這樣的書,我們可以當做知識養料的書讓孩子讀,這一系列的書也是我們更加需要的。
葛紅兵:這個也是我今天來之前想的一個重要題目,就是我們對孩子應該怎樣的看待。在我們中學的課本里有一個引文,就是引用愛迪生的那句話,「對一個成功的人而言99%是汗水,1%是靈感。」實際上後半句給省略掉了:「恰恰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教育研究的成果告訴我們,這個社會可以從事創造性工作,比如說科學家、藝術家這種工作的人,只有5%左右。95%的人能夠從事機械工程等等這樣的工作。他也告訴我們,人的確存在著重大先天區別,我們要承認這個先天區別。但是我們這個社會強調的是理想主義教育,我寫過一篇文章,就是說中小學教育面臨危機,其中有一個危機就是理想主義教育危機,我們所有人都想作5%的人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我們實際上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壓力。我覺得這個中學老師說的很好,不能夠要求所有人都做第一名,應該給每個孩子確立一個他能達到的目標。中學的老師應該有能力幫助孩子確立自己的目標,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所以,我每年招研究生以後,招進來第一句話,我不是說你們一定要在我這里做什麼,比如說我給你布置一個學術課題,你一定要把它做的多好,或者過幾年你讀博士等等這些目標。是你到這里以後,我能夠幫助你找到自己,你在本科階段沒有找到自己,你不知道你想做什麼,你能做什麼,你不知道你人生能夠寄託在什麼上面,你做這個事情感到快樂,也許你未來可以成功,甚至於不成功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是快樂的,你覺得過程已經有價值了。到我這里來,我希望這三年,在我們一起討論、研究、閱讀等等這些過程讓你找到你的人生定位,幫助你完成對自我的認識,形成對自我的要求,當然是跳一跳才能達到那個要求,我就感到很滿足了。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應該把整個的教育觀念顛過來,我們現在是設立一個目標,讓所有的孩子都去達到,所有孩子去做同一類的事。我現在要說的是反過來,我們的教育應該幫助孩子自己確立億億萬萬不同的目標,每個人都有一個目標,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認識,教育應該幫助他形成這種自我決斷、自我認識,幫助他完善自我個性。如果教育觀念做了這樣一個轉變,我們這個社會感覺自我不成功的、感覺人生失敗的人就會少很多。
我有一個很好的初中老師,他教會我怎麼觀察一個杯子,一棵樹,而且你還要看到他是個活的生命。你看這個茶杯立在那裡還不對,你要看到他裡面還有半杯水,他裡面還有熱氣,這個光半部是亮的,半部是暗的,你要看到這些東西。他給我介紹很多童話,我看了《快樂王子》,因為我在初中里學的,有一個很差的雕塑,就是為了幾頭羊獻身的兩個女孩子,我就把他想成我的快樂王子,就是為人類獻身的,我想我將來可以寫這樣的東西就好了。後來我就漸漸寫小說和散文,後來也不斷的發表。但是我中間也有曲折,我上大學的時候看到我的一個同學,他只比我大一歲,他的詩歌寫得太好了,簡直是高不可及的範本。我想他比我只大一歲,我都比不上他,我想我還有什麼出息呢。後來我就轉向文藝理論研究,後來就成了一個批評家。但是當我成了一個批評家以後,我對我們當代小說散文詩歌的狀況又開始不滿起來,對整個20世紀中國小說詩歌創作、散文創作也開始不滿起來。大家都知道我些過那個「悼詞」了,我覺得我自己還是可以繼續寫下來。所以95、96年我又發表短篇小說,中篇小說,99年我就完成了大家認為是我的成名作《我的N種生活》。之前我還些過兩個科幻長篇,當時印了9萬多套,如果說我是一個暢銷書作家,96年我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暢銷書作家了。後來還有一個科幻長篇《未來戰士三部曲》。2003年我又出了《沙床》這樣的書。實際上我也在漸漸跟自己搏鬥,如果我寫散文、寫小說是跟自己進行心靈的對話,安慰自己情緒的過程。比如說我的N種生活對我精神狀況的一次超脫了,寫沙床也是這樣的,是我碰到生活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說碰到親人的病,我自我說服,和自己談心的。寫哲學專著是為了思考一個問題,把一個問題想清楚。所以,很多人看起來我好象在創作和理論研究之間是搖擺的,實際上對我來說這兩者都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困惑。也有很多人看到我在學術研究上也是搖擺的,比如說多年前我是以一個批評家的身份面世的,後來我又變成了一個文藝理論家,好象是從批評轉向了文藝理論。實際上批評和文藝理論是一塊的。近年我又轉向哲學人類學,但是哲學人類學與文藝理論研究這是一個自然的發展,文藝學到了高端,實際上他對人審美性超越的研究,人在這個世界上有限的生活里,如何追求無限永恆的世界,這個就帶來人類的思考。這種道路在我們古往今來的哲學家都可以看到,比如說康德,他的研究最後導致是人類學,海德格爾都有這種階段的。最典型的是尼采,他從審美研究語言形容到最後成了一個哲學家,這些都是不矛盾的。
葛紅兵:我一直有這個沖動,就是前年我跟我的朋友幾個人設計一套叢書,就是寫給自己孩子的,因為我真是有很多的體驗,也試圖搞一個對話、把我們的教育想法都結合起來。但是我們現在有的人在國外,有的在國內,有的在歐洲,有的在亞洲其他國家,很難聚到一起。我自己也一直有這樣一個沖動。這次我出一個對話集叫做《直來直去》的時候,就是想把自己的觀念更多的容納進去。一個是通過我自己的經歷來談,第二個直接談我教育觀念,第三通過我對一些文化名人的解構做一個「去神」的工作,最後談談整體我對中國思想史、就是國家觀念等等這樣一些的看法。當然你們看的時候有的地方需要這樣那樣切,切成現在這樣的規模,這個也是迫不得已的。
葛紅兵:他們都是不錯的作家,石康是不錯的。安尼有幾部城市女性題材的小說,我覺得都不錯。也寫過關於石康批評的意見,我覺得整體中國作家缺乏一個第三維,就是超越人類意識、地球意識、宇宙意識這一維,這種普遍愛的一維。為什麼我們讀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可以反復讀反復感動?他們的作品有這種精神的力量,陀斯妥耶夫斯基有人道主義廣泛的同情,有這種意識,有超越國家、超越有限生活,去尋求永恆的意味願望在裡面。我就覺得中國當代作家,在這方面還是非常欠缺的。那麼魯迅我覺得他是中國少有、對人生活做出決絕批判的作家,所以我們看到魯迅是非常悲觀的,為什麼。他看到人世生活的有限性,看到人性上的有限性,看到了這些東西。但是,魯迅依然沒有完成一個「陀斯妥耶夫斯基式」的超越,他晚年寫到過他,我覺得魯迅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人的生活是無望的、人的生活是陰暗的,但在另外一條線還有一個陽光的東西在那裡,作家可以揭示出來,魯迅意識到了,但是生命沒有給他時間。我覺得在中國的詩人當中穆旦、海子是比較少有的有超越意識的作家,這也是諸多讀者讀《沙床》時誤解我的原因。我們是一個無神論的國度,所以我們很難理解那種超越性的追求。事實上我並不是一個基督徒,我是追求以靈魂給人安慰這樣的精神世界,我追求的是這樣一個東西,無神論者認為這個是虛偽的,有神論者認為這個還不夠。中國作家在這個一維度里探索還不夠,整體是不夠的。
葛紅兵:還是最開始的話,我希望能夠呼籲大家重視農村教育的問題、重視教育資源不平等的配置的問題。我希望我們社會在這一方面做一些工作。比如說在同一個城市裡面,比如在上海這樣一個城市裡面,城裡面的小學跟鄉下的小學是不是可以搞更多教師之間的互相交流。比如說結對性的教師之間互派,通過這種方法不僅僅在硬體方面幫助鄉下小學提高,也在軟體上幫助鄉下小學提高。這個可以給我們孩子以更多的出路。我覺得當下的知識分子,應該在此負有更多的責任,應該站出來在這些方面做出一些呼籲。我覺得許多的人都看到這個問題,但是他們就像錢鍾書說的那樣,躲起來像鴕鳥一樣,對呼籲那些人覺得他們是作秀、無聊,我覺得對這種事情我感到非常傷感。如果所有人都不來說這個事情,那麼誰會做這個事情。我覺得社會整體性對這個不平等的麻木、視而不見,這是我們這個時代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第二個我想談教育觀念整體上的突破。我覺得我們功利教育太多,非功利人道主義的教育、人類意識的教育、地球意識的教育太少。 最後我們教育觀念要回到對孩子個性的尊重、個性的培養,培養千差萬別的孩子,不是把孩子造成統一的一個模式,往模式里套,也希望這個社會的教育觀念有一些變化。最後我想孩子們。實際上我一直在教育的領域里工作,關於911那次的現場社會調查給我的打擊非常沉重,我一點都沒有誇張這個說法。他也使我開始把我自己的重心也慢慢轉移到這裡面。以前中學請我演講我是拒絕的,大學請我演講我也拒絕,後來所有中學邀請我都接受,大學我也大部分都是接受的,還出了一本演講集。我覺得知識分子應該在這方面做出一點貢獻,這個就是知識分子的責任,如果我們孩子有欠缺,這是知識分子的欠缺,他們沒有把孩子教好,我希望大家都應該來做這個事情。

㈢ 我國現行教育政策有哪些

當前我國的教育的政策與具體作為如下:
一、培養現代的國民方面:
(一) 推動「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落實「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以陶冶藝術人文與健康運動素養。
(二) 國小英語教學向下延伸至三年級作準備,落實英語向下延伸,期以培養外語能力新公民。
(三) 推動多元入學方案,引導適性就學及合理分流。從高中、高職、技專及大學入學各以考招分離理念架構及權責分明的分工機制,同步推動學習成就多元評量。建立「高中職小區化及建構適性學習小區」。
(四) 推動新校園運動核心思維。以強化「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為核心思維,融入開放教育與綠色學校等價值,實踐學校重建的理想課題。
(五) 推動「全國兒童閱讀計劃」。透過營造閱讀適性環境,結合民間活力共同參與。
(六) 推動生命與人權法治教育,強化公民素養。規劃生命教育課程教學及推廣等相關工作,補助成立「人權學程」,成立中心學校、辦理主題式研習、座談會,期以提升中、小學法治教育水平,培養知法守法之現代化國民。
二、台灣主體方面:
(一) 發揚台灣各族群特點,鼓勵多元文化發展。為培養學生熱愛鄉土情懷,辦理鄉土語言研習母語課程。大量培訓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族語等「母語教學種子教師」期以加速促成本土認識。
(二) 訂定「推展新移民文化」計劃。提供外籍配偶分級識字教育,完成編印「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及教師手冊」及「外籍配偶家庭教育教材」。
(三) 強化九年一貫課程各項配套措施。配合綱要所研編之各領域教學參考手冊及搜集之相關教學素材。藉以引導民編本教科書質量之提升。
(四) 修正原住民族教育法,促進原住民族教育發展。
(五) 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營造不具性別歧視的校園。(六) 公布「終身學習法」「家庭教育法」、,健全社會教育發展。
(七) 推動社教機構組織改造,再創社教服務新紀元。除已通過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設置條例外,並積極輔導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台灣科學教育館部分業務委外經營。
(八) 從優辦理教師核退,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在職教師部分則開設各學科領域之教
師在職進修班次,並配合職校類科及課程之調整,辦理中等學校教師專業知能研習。
(九) 推動永續校園改造及綠色校園運動,並培訓環境規劃師,協助學校執行環境規劃與校園改造。
三、全球視野方面
(一) 擴大辦理雙向留學計劃,促進教育國際交流。除設置台灣獎學金,鼓勵外國學生來台留學之外,亦設置留學貸款,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學生出國留學;設置留學獎學金,以擴增公費名額。
(二) 推動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結合計劃,「國家硅導計劃暨項目擴增大學信息、擬訂電子、電機、光電與電信等科技系所招生名額培育計劃」及「大學科技系所人才培育計劃」俾提升大學科技系所教學質量,進而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
(三) 整合推動高教卓越策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改善大學學術發展之基礎建設,形成跨校、跨領域、甚至跨國的研究團隊,讓優秀的人才得以合作交流。
(四) 鼓勵技專校院國際合作交流,提高大學自主與競爭力。擬定「發展國際一流大學頂尖研究中心計劃」期望十年內至少一所大學居全世界大學排名前一百名及十個重點系所或跨校研究中心排名亞洲第一名之目標。
(五)推動國際教育旅行活動,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推動高中職學生國際教育旅行,輔導高中職校成立「高中職推動國際教育旅行策略聯盟」,達成「從台灣走向世界、讓世界走入台灣、與世界作朋友」的快樂學習目標。
四、社會關懷方面:
(一) 繼續推動老舊危險校舍整建,建置安全優質教育環境。(二) 扶助弱勢學生就學,建構完整獎助學金系統。
(三) 縮短城鄉數字落差,提供平等的教育資源。
(四) 落實幼教向下延伸,扶持五歲弱勢幼兒及早教育。
(五) 建立輔導中輟生復學機制,提供教育支持網路。
(六)加強身心障礙學生就學安置,滿足學生特教需求。
五、健全教育體制方面
(一) 落實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促成教育經費合理化。
(二) 推動公教分離策略,松綁人事會計法規。

㈣ 用「第一名」的思想方法非長久之計,那該怎樣結合實際學習改變教育方針呢

孩子考試能拿第一名代表了他的實力,但並不是只有第一名才是最好的。很多家長教育孩子時,總是會被排名分數禁錮了自己的教育思維,但這並不是最合理且最有效的辦法,要知道總是用「第一名」的思想,教育孩子是不切實際的。如若孩子在班裡成績倒數,輪旁想要讓他拿到第一名將會是道阻且長,畢竟孩子不可能一步登天,從倒數最後的位置迅速爬升到第一名,那麼家長又該怎樣結合孩子實際情況改變方法呢?

不管家長是用什麼理論教育孩子,亦或者是想要秉著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其最終目的都是要讓孩子有自信,在對臘穗橡學習有自信的基礎上,家長再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才會是更為有效的方法。

㈤ 工薪家庭,如何給孩子一個優質的教育

俞敏洪曾說過:「培育孩子能否成功,其實跟知識水平沒有太大的關系。我父母都是農民,但我考上了北大。我也發現不少家庭條件特別好,父母文化水平很高的,但孩子很糟糕。」

俞敏洪在出席國某個活動時說過: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孩子基本上很難從小到大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很難會像「暴發戶」一樣突然變得有錢,更別提將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下面我就來說一下俞敏洪說過的,對於普通家庭來講,如何讓孩子能變得更好。

一、父母要理性,要非常好的剋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在孩子的教育上,不可以過於情緒化,要為孩子傳遞正能量,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相對穩定的成長。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如果合理的話,並且還給予鼓勵,這個孩子會沿著要求成長。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不那麼容易。

孩子希望得到的是什麼,他從內心得到希望你百分之百的肯定,希望得到你的贊揚,希望得到你說考第二名真不容易,說你太完美了。所以到最後這個結果慢慢地身上也就積累起來各種各樣負能量,畏首畏尾的情緒,面對困難不願意去克服。

父母負面的態度一定會影響到孩子,孩子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是負面的。現實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碰上挫折,苦難和不幸,你面對這種事情你用什麼態度應對的,就決定了你是正能量的人,還是負能量的人。

身上有負能量的人是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脾氣的。所以保持對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和交流,不斷保持正能量,給他鼓勵。

二、為孩子設立相關規矩,這些規矩要對孩子成長有利,並且要持之以恆的堅持。

做事要給孩子立下規矩,比如:只有在規定的事件做完作業你才可以使用電子產品等。這樣的一個習慣,培養了孩子有條不紊的能力,而這是一個人能做成事情很重要的因素。

不要懲罰失敗,要懲罰懶惰,不要用太多規矩來限制孩子的自由,讓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的事。當父母定好規矩以後,夫妻兩個一定要一致,若產生分歧是很容易被孩子利用。孩子從一歲開始就知道如何利用父母之間的不同,來為自己獲取最大利益,這是生物性特性所決定的,更別說小學初中的孩子,太容易通過察言觀色來做事,有的孩子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還會挑起父母之間的不和。

三、培養孩子學習和讀書是一件長時間的事情,需要保持熱情。

耶魯大學的教授全惠星,是韓國人,她把六個子女都培養成了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她是在韓國長大的韓國人,她怎麼培養的呢?

全惠星說,「我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化中受到了啟如做發,功夫在學外」。

媽媽本身要懂得發展自我,就是媽媽本身要變成一個完善的人,不僅有能力養育孩子,還要引導孩子。要創造一個隨時隨地讀書的環境。

全惠星總結說:堅強的母親教會孩子在困難面前不會怯懦;心胸寬闊的母親讓孩子學會展望未來;善良的母親讓孩子懂得悲天憫人;冷靜鎮定的母親使孩子學會堅韌不拔;有修養的母親會造就孩子的品質。

四、要培養好孩子的情商和逆情商,讓孩子善意的和他人相處,有個性,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

孩子生出來就是一張白紙,有的孩子性格慢一點,有的孩子脾氣性格急一點,這是天生的,但是性格是後天可以調整的。還有什麼不一樣,智商不一樣,智商的高低會影響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成績,但決定不了這個孩子的一輩子。

當你有逆商的時候,你會悄橡灶發現你人生當中出現的很多困境,痛苦,失敗,甚至是在為你未來一個更大的目標在做准備。但是讓我們的孩子們有這樣的胸懷不太容啟扮易,我們大人是應該有這樣胸懷的,一旦有這樣的胸懷,就不會太在意你孩子的成績是班裡第一名,第二名,因為孩子的命運是有多層因素組成的。

你就會關注到,你的孩子有沒有逆商,能不能承受住打擊,打擊以後還能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你的孩子有沒有情商,跟人打交道是不是特別流暢,做人做得非常到位,贏得周圍朋友的信任這種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

除了這些,也應該給孩子美育方面做好培養,有些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在能力承受范圍內,我們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我們也要學會「薅羊毛」,就像一個多月前美術寶1對1推出的免費公益美育課,永久有效,不花一分線,還能讓孩子學到不少,何樂而不為?再告訴大家一聲:美術寶1對1還有免費試聽課,價值280元,去官網就能領!

最後,我們可能無法改變自己是工薪家庭這個事實,但是教育卻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