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親子教育中的3T是什麼
擴展閱讀
怎麼做手工送同學 2024-11-24 19:43:43
湖北黃石冷知識大全 2024-11-24 19:39:17

親子教育中的3T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4-09-24 19:09:53

『壹』 《父母的語言》精華解讀

本 書 價 值

父母對孩子教育投入的競爭日漸激烈,然而巨大的教育資源寶庫——父母和看護人的語言,長時間以來被大眾忽視。本書將指導父母如何在與孩子日常對話中,用語言幫助兒童塑造強大的學習型大腦,讓他們不再「輸在起跑線」上。

閱 讀 收 獲

了解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差距的真正原因

了解早期語言環境的重要性

可優化孩子大腦的「3T原則」親子溝通術

可強化孩子學習能力的語言模式

金 句 精 選

1. 從本質上來說,大腦發育的核心在於寶寶與一位有愛心、能做出積極回應的成年人之間的互動。

2. 如果父母只顧往孩子的腦袋裡塞入簡單的單詞,裝得再多,它們也無法跟大學水平相提並論。

3. 沒有強大的執行功能和自製力,單靠「智力」因素孤軍奮戰是不科學的。

作 者 簡 介

[美]達娜·薩斯金德 (Dana Suskind)

芝加哥大學婦科及兒科教授,小兒人工耳蝸項目負責人,芝加哥大學醫學院「3000萬詞彙倡議」機構的創始人和主任。她曾獲得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傑出項目創新的領導者」獎項,也是白宮的「結束成績差距」倡議的發起人之一。本書是她30年的科學研究結晶,在美國學術界和教育界引起巨大反響。

精 華 解 讀

以下內容為《父母的語言》一書精華解讀,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歡迎分享,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目 錄

一、3000萬的詞彙差距

二、語言對大腦的塑造

三、優化大腦的親子溝通方式——3T原則

正 文

一、3000萬的詞彙差距

1. 手術成功了,然後呢?

作者達娜·薩斯金德醫生在人工耳蝸植入研究項目中,有了一項奇怪的發現:兩位耳蝸植入患者扎克和米歇爾,在手術成功後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康復結果。扎克性格活潑開朗,就讀於一所公立學校,閱讀水平達到了正常的三年級水平;同樣上三年級的米歇爾卻不得不在「特殊教室」里學習。只會比劃簡單的手語和說一點點話的她,閱讀能力僅達到幼兒園水平。

作者薩斯金德醫生不解:他們明明有著同樣的智力、同樣深愛他們的父母、同樣的先天性耳聾,並同樣地接受了高端儀器治療,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距?

2. 孩子學習差異的根本原因

經過大量且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和數據收集後,作者薩斯金德醫生發現了早期語言環境對孩子的決定性影響。也就是說,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並不能影響孩子學業的好壞,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語言才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

貝蒂·哈特與托德·里斯利兩位學者的一項長達三年的研究證明:當孩子長到三歲時,來自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兒童聽到的詞彙量,比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兒童聽到的詞彙累計多出3200萬。此外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相對少地訓斥孩子,多使用積極的、肯定的詞彙,如「你真棒」;而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偏好對孩子使用禁忌詞和負面詞,如「你錯了」「你真差勁」等。

人類大腦掌握思考和學習的區域在孩子三歲前,便已經開始發揮作用。錯過對兒童早期語言能力的培養,就可能造成孩子以後在學業上與其他人的差距。

以上的這組數據對比,看似好像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對孩子的學習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但在結合兒童早期語言學習的經歷分析後可以發現,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有一定影響力,但不是絕對的。

無論出身如何,每個孩子都有著無限的潛力可以被開發,但是這些潛力的開發程度卻被早期語言環境中的3000多萬詞彙量拉開差距。

二、語言對大腦的塑造

需要強調的是,這3000萬詞彙量的差距並不是指3000萬個不同的詞彙,而是說話的總量,包括那些重復的話語。另一方面,即使沒有科學證明我們也知道,重復且毫無意義的話語,如3000萬次「閉嘴」,對孩子並沒有什麼益處。在這些詞彙量中,語言的豐富性、復雜性、多元性和「肯定反饋」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但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的是:為什麼父母的詞彙有這么大的能量?

1. 腦迴路的構建

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一千億條神經元潛能,能轉化成諸多不同的潛力。但是,這些神經元需要關鍵性的類神經連接,如同無數個獨立的電話亭需要連接線一樣。

每個人從出生到三歲時,大腦每一秒都會產生700~1000條額外的類神經連接。然而數量如此龐大的類神經連接如果長期保留,那麼大腦將不堪負荷。因此我們的大腦將通過一個叫作「突觸削減」的過程,削除不必要的類神經連接,淘汰較弱或不經常使用的部分。

我們的大腦早早地就被所處的環境塑造完成,最好的例證就是語言的學習。嬰兒時期的我們是真正的「世界公民」。在神經可塑的鼎盛時期,嬰兒的大腦能夠區分每一種語言的語音,包括德語的母音變音、漢語拼音、馬賽族語的輕微內爆音等各種復雜細微的差別。然而在一歲結束之前,幼兒就已經顯露出對母語語音的忠誠性。

孩子早期的語言環境,即父母提供的語言環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先天潛能的發揮。父母語言的神奇作用遠不止簡單的詞彙導入。這是決定特定神經元迴路的優勢、持久性和修剪其他神經元迴路的必要刺激因素。

根據父母對孩子說的詞彙量和父母對孩子說話的方式,父母的語言會對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自身行為約束和道德品質等諸多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2. 數字空間詞彙的差異性滋養

不必接受刻意高深的訓練,父母單純的數學詞彙輸入就有提高孩子數學能力的魔力。

蘇珊·萊文教授和她的同事對大約44名14~30個月大的幼兒及他們的家庭進行了追蹤研究。該教授在觀看錄制視頻時發現,在同樣的時間段內,有的孩子只聽到了4個有關數學的詞彙,而有些則聽到了超過250個與數學相關的詞彙。一年累計下來,這些孩子聽到數學詞彙量的差距多達10萬左右。

而在隨後的數學能力測試中,聽到更多數學詞彙的孩子毫無疑問地表現得更加出色。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蘇珊·萊文教授開展的另一項空間技能評估中。聽到更多空間詞彙的孩子在測試中顯露出優勢。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更聰明,而是完全與他們所接觸到的詞彙有關。通過語言,大腦超凡的能力能將其轉化成比語言實際所傳遞的意義更廣泛且更復雜的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幫助孩子打下日後學習的基礎。

然而這項卓有成效的數學詞彙滋養方式卻繞過了女孩子。

一項針對母親的研究發現,她們兩歲以下的女兒接受的數學談話是兒子的一半,接受的有關基本數字的談話大約是男孩的三分之一。在實際的數學成績面前,母親一直高估兒子們的數學能力,而低估女兒的數學能力。母親們還更傾向於讓兒子參加數學活動,從而增加了兒子在數學上的參與度和興趣。另一項以小學老師為樣本的研究結果是,女性會將她們對數學的焦慮不安感傳遞給女孩。

在女孩生命的第一階段,父母和社會對女孩數學能力的偏見,阻礙了女孩數學潛力的發展,甚至是模糊地告訴女孩:「數學不是你擅長的。」當你的自我印象是一個「數學成績不好的人」時,你就會面臨著學習數學的困難。

語言不僅僅帶來積極的正面培養,還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3.培養成長型思維

孩子難免受到周遭環境中不利於他們成長的語言影響,這是作為父母和教育者需要幫助他們克服的。「成長型思維模式」便是一項利器,即幫助孩子形成「努力是獲得成績的關鍵因素,而缺乏能力並不是導致失敗的原因,放棄才是」的觀念。

「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智力能通過各種挑戰得到提高。它能幫助孩子在面對社會中的不良定性或偏見時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研究領頭人德韋克教授在1998年的一項重要研究顯示,簡單的一句對過程的稱贊,就能夠激發孩子積極應對挑戰的慾望。

他讓128名五年級的學生解答一道難題,測試結束後給予一些學生「聰明」的稱贊,給予另一些學生「努力」的稱贊。隨後她給出了兩個選擇,其一是讓學生們解答一道更難的題目,並告訴他們「會從中學到更多」;另一個選擇則是和第一題差不多難度的題目。獲得「聰明」稱贊的65%的學生選擇難度相仿的題目,而獲得「努力」稱贊的92%的學生選擇挑戰更高難度題目。

父母在孩子14個月大以前,就已經形成了一種「稱贊風格」,即選擇了是誇孩子聰明還是努力。學者們發現,在三歲之前經常受到基於過程稱贊的孩子,更容易具備成長型思維模式。 具備這種思維模式,有助於孩子對抗自我定型這一嚴重影響學習成績的風險,讓他們不憚於自我挑戰從而獲得更大進步。

而認為自己天生「聰明」的人在面對他們無法完成的事情時,更容易放棄,因為他們「不夠聰明」,或者這件事不重要,又或者有人在背後操控了那件事。德韋克教授說:「如果不能正確運用稱贊,它就會變成一種負面力量,一種讓學生消極且依賴他人觀點的麻醉劑。」這是父母需要警惕的。

4.自我調控和執行功能

自控力也是影響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孩子自我調控能力的發展依靠的是照顧他們的人。看護人在日常互動中向孩子們傳達文化規范,教導孩子從「環境的奴隸」變成「自我行為的主人」。而語言技能則在這一轉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實驗證明,即使孩子還處於不理解語言內容的嬰兒時期時,只要聽到自然的聲音序列,就可以培養他們的自我調控力。

而理想的看護人言語更能幫助孩子變得獨立。如果看護人問出「玩完玩具之後,我們應該怎麼做?」這樣的話,可以對孩子的自我調控和執行功能產生巨大影響。因為這句話支持了孩子擁有對玩具的自主權。

當父母鼓勵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向孩子解釋規則、教育孩子不要感情用事時,孩子的自我調控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因此,父母應避免「命令型」語言,比如訓斥和要求等;而應該採用「建議提示型」語言管教孩子,引導孩子提出意見或選擇。比如採用「因果思維」的方式與孩子對話。

因果思維讓孩子明白,每個行為的發出都源自一個理性的目的,促使孩子去探究事情的起因和影響以及後果。具備因果思維的孩子能夠理解,人們應該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做事情。也許孩子不能立馬和父母達成共識,但因果思維會慢慢滲入孩子的腦中,在未來能夠無需任何人的提醒,便對不當的行為舉止說「不」。

5. 道德觀的建立

變得善良其實也是一個很務實的決定。《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一書的作者指出,善良、奉獻且不求回報的人不僅僅會獲得至善的贊美,他們的事業也會蒸蒸日上。「好人有好報」有著它的科學依據。

父母的語言對孩子寬容的品質和良好道德行為都有影響。雖然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需要家長基於行為的誇贊,但是為了幫助孩子變得善良,家長此時需要基於個人的稱贊。

研究發現,當要求一群3~6歲的孩子去「幫忙」打掃時,被要求做「幫手」的孩子更願意參與進來。而另一項研究表明,相對於被要求「不要騙人」,被要求「不要做騙子」的成年人就不太可能去騙人,被要求不要當「騙子」的群體根本不會騙人。

名詞與動詞間的微妙差別在於,名詞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真實的自己。所以當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父母應該說「你做了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而非「你真差勁」。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明白自己是「善良的」,只不過是犯了一個可以挽救的錯誤,而不是讓他們產生消極的自我感受,覺得自己差勁。

三、優化大腦的親子溝通方式——3T原則

我們已經知道,一個語料豐富的語言環境對於嬰兒和兒童大腦的發育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幫助父母構建良好的幼兒語言環境,本書的作者和她的團隊研究出了一套科學且便於操作的親子溝通方式:3T原則,即共情關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和輪流談話(Take turns)。

1. 第一個T:共情關注

父母用語言開發孩子大腦的第一步,是需要以共情關注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給予孩子回應。

孩子不像成年人一樣有責任感,會把注意力放在被下達的任務上,他們沒有強大的執行力,只願意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果孩子很不情願地參加了某項活動,那麼他們就很難在這項活動中學到詞彙。

兒向語言是用來獲得幼兒關注的良好方式。兒向語言也叫嬰兒語,即像孩子一樣誇大語音的說話方式。比起成人語,兒向語言更加音調優美、韻律動人、措辭簡練。據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如果11~14個月大的嬰兒一直在接受兒向語言,在他們兩歲時能掌握的詞彙比接受成人語的嬰兒多兩倍。只有先吸引嬰兒的耳朵,才能讓他關注說話的內容。

共情關注是最細微的一項原則,它要求父母有意識地去觀察孩子在關注什麼,等到時機成熟,再去和孩子談論。換句話說,孩子關注什麼,父母就關注什麼。即便孩子關注的東西一直在變化,父母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及時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回應。

大量的研究報告表明,如果新生兒被晾在一邊,任其哭鬧的話,他的大腦就將遭受負面的影響,導致學習能力變弱、情緒管理能力和自控力變差,無法信任他人。嚴重的還能引發成長過程中其他的健康隱患。

2. 第二個T:充分交流

多跟孩子交流。

交流的目的不是零散的話語,而是為了讓孩子掌握分門別類的詞彙,並學會他們的使用方式。如果父母讓孩子接觸到廣泛的詞彙,長年累月後,孩子的語言水平會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以下四個方式能讓父母大量增加孩子的詞彙輸入量。

(1) 描述日常活動

即一邊幹活,一邊描述出正在做的事情。

對於孩子來說,聽到一個詞語,就立馬知道了它指的是什麼。這樣做除了能拓展孩子的詞彙量,還能讓孩子明確知道詞彙發音和意義之間的聯系。

教孩子刷牙時,父母可以這樣說:

「到刷牙時間啦,我們誰先來?」

「找到你的牙刷!你的是紫色的,爸爸是綠色的。」

「現在我們要把牙膏擠到牙刷上。」

「來,一點點擠。幹得真棒!」

「好,現在准備刷牙了,開始刷吧,從上到下。還要刷刷舌頭。」

(2) 不用代詞

稱謂對孩子的詞彙意識和認知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如果有人對你說,「你能去那兒把那個帶回來嗎?」,即便是成人也會感到迷惑不解。同理,父母和孩子講代詞,孩子既容易感到困惑,也不利於孩子接觸更多的詞彙。孩子接觸到的語料越豐富,他聽懂詞彙、理解詞義的能力就越強,使用時也更加得心應手。

(3) 訓練「脫離語境的語言」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談論的都是當下發生的事情;年歲稍長後,他們就會用語言來描述當下沒看見或未曾體驗的事物,這樣的語言叫作「脫離語境的語言」,是一種非現實的交流。這是孩子智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標志,它要求說話人具有高級的思維、信息處理能力和回應能力。這種高階能力的養成,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父母可以使用雙方都熟悉的詞語進行「脫離語境的語言」訓練。比如和孩子聊聊一起做過某事的經歷、孩子喜歡的玩具、以前認識的小夥伴等等。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根據自身的詞彙水平來理解未知的概念。

如果他能很好地理解和回應「脫離語境的語言」,那麼日後他在學校的成績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4) 「擴句」

擴句就是指語言內容的拓展,是「充分交流」語境下的衍生物。這是以拓展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完整他們的表達,在他們現有的詞彙水平上進行更復雜、更深層次的對話。如果你希望孩子能說出有邏輯、結構復雜的句子,他首先必須經常聽到這樣的語言。

具體操作為,在給孩子的回復上增加詞量。孩子說出一個詞的時候,父母最好回復兩三個詞;如果孩子說三個詞,父母則以短句回答。

孩子:「抱抱我,抱抱我!」

你:「你想讓爸爸把你抱起來?」

久而久之,這段父子對話就會進化為:

「爸爸,我好累,把我抱起來吧。」

3. 第三個T:輪流談話

輪流談話不僅是親子交流的黃金准則,還是3T原則中最重要的一環,對於開發兒童的大腦起著決定性作用。

為了讓「你來我往」的親子互動成功展開,關鍵都在於父母必須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應。從嬰兒時期成長而來的孩子可能開始說一些讓父母不明白的詞語,可能因為是孩子自創的,也可能是由於發音不完整。這時候父母一定要抓住語音信息,認真回應,在孩子回答時多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們來搜尋回應的詞語。這是「輪流談話」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不是所有的話語都利於談話的展開。父母應該多開展開放式問題,而非限定式問題。「這是什麼?」「球的顏色是什麼?」「牛怎麼說?」等詢問定義、類別的疑問句,對談話的輪替以及孩子詞彙的積累沒有益處。同樣的,能用簡單的「是」「否」作答的疑問句也存在這個問題。孩子只需要在腦海中搜尋那個熟悉的詞語即可,不需要花額外力氣。

開放式問題則能夠完美地實現「輪流談話」的目的。家長只需拋出「怎麼辦」和「為什麼」,就足以讓孩子在思維的世界裡天馬行空,獨立思考,最終逐漸地學會解決問題。

4. 數字時代的T:關掉它(Turn it off)

數字時代,屏幕正在搶占人們的注意力,孩子也不例外。然而電子產品不能替代父母給予的互動和回應。

帕特麗夏·庫爾博士的團隊將9個月大的美國嬰兒放在漢語普通話的環境中。其中一半嬰兒聽的是真人親口說出的中文,另一半嬰兒聽的則是錄音或視頻設備播放的中文。經過12次實驗後,聽到真人說話的嬰兒能辨別出漢語普通話的語音,另一半則毫無反應。類似的實驗還有讓孩子觀看視頻和真人演示動作,實驗結果同樣是只有觀看真人行為的孩子能輕易模仿該動作。

電子產品,包括電視、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游戲機,都不符合3T原則。它們不能關注孩子,也不能與孩子交流,更不能和孩子輪流談話。即使電視中有看似益智的互動環節設置,也是固定不變的。美國兒科協會也認為,不能讓兩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或使用科技產品,兩歲以後的孩子才能在監管下每天享受一兩個小時的屏幕時間。

對於孩子來說,與父母和看護人進行語言上的你來我往是學習過程中的關鍵要素。社會互動才有利於開發孩子的大腦。

5. 3T原則的實踐

在了解了科學的親子溝通方式後,父母可以將豐富多樣的詞彙融入該語言框架,在日常對話中靈活運用。以下是幾組示例,提供給父母們參考。

培養數學能力的對話

共情關註:

你發現孩子想要自己穿衣服。

充分交流

「你的小褲子上有5個扣子,能幫媽媽/爸爸把它們數出來嗎?1個,2個,3個,4個,5個。好了,5個扣子都扣好了,現在你可以去上學了!」

輪流談話:

讓孩子負責扣紐扣,而你負責數數。

培養空間能力的對話

共情關註:

你發現孩子喜歡一個滿是泡沫的浴缸。

充分交流:

「泡沫就像是一床巨大的白色被子。你看你的手臂上的泡沫,排成了直線的樣子。哇,你看,我找到了一個圓圓的泡泡島。它的四周都是水。現在泡泡慢慢靠近了你的手,但離你的腳趾還很遠。」

輪流談話:

「看看,你滿手都是泡沫。除了你身上,哪裡的泡沫最多呢?現在看看你的毛巾是什麼形狀?對,是正方形的。看看肥皂是什麼形狀的?對,是長方形。現在我們把肥皂放在毛巾里。你看,正方形里包含著一個長方形啦。」

培養自製力與獨立思考的對話

共情關註:

你注意到剛剛起床的孩子,急著要去看外公。

充分交流:

「來,我們把衣服穿好,待會兒就要去看外公。這里有條紫色的裙子,還有一條粉色的。紫色的上面綉有漂亮的花朵,而粉紅色的帶有荷葉邊。」

輪流談話:

「你想穿哪一條?」

「粉色的嗎?我以為你要紫色的那條呢!」

「你喜歡這條裙子是因為它有口袋嗎?」

「原來如此,這樣你就可以把外公給你的糖果裝進去了。」

「粉色最好,因為它最適合用來不停地轉圈。」

結 語

本書表面看來是在講述孩子的大腦和智力的可塑性,但其核心是父母重要而強大的作用。3000萬詞彙的差距是關於語言在兒童大腦發育過程中的重要性的一個隱喻。意識到語言的巨大力量是一個空前的機會,它能幫助孩子們消除成績差距,發掘潛力,笑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