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屬於教育傳播媒體的是哪些
擴展閱讀
看動漫如何防止被劇透 2024-11-25 04:10:06

屬於教育傳播媒體的是哪些

發布時間: 2024-09-09 00:11:38

① 教育傳播媒體在教育傳播活動中的基本功能

傳遞信息、儲存信息、控制學習。
1.傳遞信息:呈現刺激、提供信息是教育多媒體最基本的功能。任何教育多媒體都有這種功能,只是不同的媒體所傳遞信息的性質有所不同。印刷媒體傳遞的是抽象的經驗,模型、標本等傳遞的是設計的經驗,幻燈、錄音、電影、電視等傳遞的是觀察的經驗。不同的媒體,在呈現刺激的持續時間方面,也可能有所不同。
2.儲存信息:各種教育多媒體都有此功能,其中計算機、視盤存儲信息的能力較大。不同媒體存儲信息的形式可以有所不同,有的是語言的形式,有的則是圖像或聲音的形式。
3.控制學習:各種教育多媒體都有要求學生做出反應的功能,有的要求外顯的頻繁的反應,例如程序教學機、計算機等;有的要求內隱的反應,例如印刷媒體、幻燈、電影、電視等。各種教學媒體都有控制學習環境的功能,但在控制的程度方面也有所不同。

② 名詞解釋:1符號互動2教育傳播媒體

1、符號互動論,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和理論派別,又稱象徵相互作用論或符號互動主義。符號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符號互動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於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用,而是在於事物本身相對於個體的象徵意義,而事物的象徵意義源於個體與他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言語、文化、制度等等),在個體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

2、
1.傳播理論簡介
傳播一詞譯自英語communication,也有人把它譯成交流、溝通、傳通、傳意等,它來源於拉丁文communicure,意思是共用或共享。現在一般將傳播看作是特定的個體或群體即傳播者運用一定的媒體和形式向受傳者進行信息傳遞和交流的一種社會活動。傳播按其涉及人員的范圍大小以及對象又可依次分為四種類型:即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和自我傳播。
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傳播理論和模式,最主要的兩種模式是工程學模式(engineering models)和心理學模式(psychological modals)。其中工程學模式以香農-韋弗模式為代表。
本世紀四十年代,數學家香農(Claude E. Shannon)出於對電報通信問題的興趣,提出了一個關於通信過程的數學模型。此模型最初是單向直線式的,不久,他與韋弗(Warren Weaver)合作改進了模型,添加了反饋系統(圖2-1)。此模型後來被成為香農-韋弗模式,在技術中應用獲得了巨大成功。

圖2-1 香農-韋弗模式
心理學模式關注的是信息源、接受者以及傳播產生的效果,尤其是傳播對接收者來說發生了什麽效果。
羅密佐斯基(A.J. Romiszowski)綜合了工程學模式和心理學模式的優點,形成了一個比較適用於教育的雙向傳播模式(圖2-2)。

圖2-2 雙向傳播模式
2.傳播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許多研究者利用傳播理論的概念及有關模型中的要素來解釋教學過程,並提出了許多關於教學傳播過程的理論模式,為教育傳播學奠定了理論基礎。這重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說明了教學過程所涉及的要素
美國政治學家H. 拉斯韋爾提出了表述一般傳播過程中的五個基本元素「5W」的直線性的傳播模式,有人在此基礎上發展成「7W」模式(表2-1)。其中每個「W」都類同於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相應要素,這些要素自然也成為研究教學過程、解決教學問題的教學設計所關心和分析、考慮的重要因素。這7w所指的分別是:
表2-1:7W模式
Who 誰 教師或其他信息源
Says what 說什麼 教學內容
In which channel 通過什麼渠道 教學媒體
To whom 對誰 教學對象即學生
With what Effect 產生什麼效果 教學效果
Why 為什麼 教學目的
Where 在什麼情況下 教學環境
(二)指出了教學過程的雙向性
早期的傳播理論認為傳播是單向的灌輸過程。它認為受者只是被動的接受信息,只能夠接受傳者的意圖。這種傳播思想忽視了受傳者的主動性和自主性,顯然是一種片面的認識。奧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的模式強調了傳播者和受傳者都是積極的傳播主體。受傳者不僅接受信息、解釋信息,還對信息作出反應,說明傳播是一種雙向的互動過程,籍著反饋機制使傳播過程能夠不斷循環進行。教學信息的傳播同樣是通過教師和雙方的傳播行為來實現的,所以教學過程的設計必須重視教與學兩方面的分析和安排,並充分利用反饋信息,隨時進行調整和控制,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確定了教學傳播過程的基本階段
教學傳播過程是一個連續動態的過程。但為了研究方便起見,南國農、李運林將它分解為六個階段(圖2-3)

圖2-3: 教育傳播過程的六階段
· 確定教學信息:教學傳播過程的第一步是確定所要傳遞的教學信息。傳遞什麼信息,要依據教學目的和課程的培養目標。一般說來,課程的文字教材是按照教學大綱由專家精心編寫的,通常都體現了要傳遞的教學信息。因此,在這一傳播階段,教師要認真鑽研文字教材,對每單元的教學內容作仔細分析,將內容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並確定每個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學習水平。
· 選擇傳播媒體:選擇傳遞信息的媒體,實際上就是信息編碼的活動。某種信息該用何類符號和信號的媒體去呈現和傳遞,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需用一套原理作指導。如選擇媒體要能准確地呈現信息內容;要符合學生的經驗和知識水平,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容易得到,需要付出的代價不大,而又能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 媒體傳遞信息:這時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信號要傳至多遠,多大范圍。要根據信號的傳遞要求,應用好媒體,保證信號的傳遞質量。二是信息內容的先後傳遞順序問題。在應用媒體之前,必須做好信息傳遞的結構設計,在媒體運作時,有步驟地按照設計方案傳遞信息。媒體傳遞信號時應盡量減少各種干擾,確保傳遞質量。
· 接收和解釋信息:在這一階段,學生接收信號並將它解釋為信息意義,實際上就是信息解碼的活動。學生首先通過各種感官接收經由各種媒體傳來的信號,然後學生依據自身的經驗和知識,將符號解釋為信息意義,並隨之儲存在大腦中。
· 評價和反饋:學生接收信號解釋信息之後,增加了知識,發展了智力,但是否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的,需要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可以觀察學生的行為變化,也可以通過課堂提問、課後書面作業,以及階段性的反饋信息。
· 調整和再傳遞:通過將獲得的反饋信息與預定的教學目的作比較,可以發現教學傳播過程中的不足,以便調整教學信息、教學媒體和教學順序,進行再次傳遞。如在課堂提問時發現問題,可即時進行調整;在課後作業中發現問題,可進行集體補習和個別輔導;在遠距離教學中發現問題,可以增發輔導資料,或在一定范圍內組織面授輔導。
(四)揭示了教學傳播過程的若干規律
現代教學中隨著傳播學逐漸和教育學不斷的結合,常把教學看成為信息的傳播過程,形成了綜合運用傳播學和教育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傳播活動的過程與規律,以求得最優化的教育效果。
· 共識律:所謂共識,一方面指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的水平和特點,建立傳通關系;另一方面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內容特點、通過各種方法和媒體來為學生創設相關的知識技能,傳授知識,以便使學生已經具有的知識技能與即將學習的材料產生有意義的聯結,從而達到傳播的要求。在教學傳播活動中,共同的知識技能基礎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得以交流和溝通的前提。教學信息的選擇、組合和傳遞必須首先顧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的水平和特點並考慮到學生的發展潛能。由於教學傳播過程的動態平衡特性和學生心智水平的不斷發展,「共識」的狀態總是相對的,總是按「不共識ð 共識ð 不共識ð 」的循環反復地螺旋式上升的。例如,在創設共識經驗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將教學目標設定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 即學生能達到的知識水平層面上。
· 諧振律:所謂諧振,是指教師傳遞信息的「信息源頻率」同學生接受信息的「固有頻率」相互接近,兩者在信息的交流和傳通方面產生共鳴。它是教學傳播活動得以維持和發展,獲得較優傳播效果的必備條件。傳播的速度過快或過慢,容量過大或過小都會破壞師生雙方諧振的條件,從而造成傳播過程中的滯阻現象。教師或信息源的傳遞速率和傳遞容量,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速率和可接受水平。但僅憑這點還不足以產生信息傳播的諧振現象。教師還需要創設一種民主寬松、情感交融的傳通氛圍,即師生雙方應該建立起合作關系;還需要時時注意收集和處理來自學生方面的反饋信息,以及時調控教學傳播活動的進程。為了產生和維持諧振現象,各種信息符號系統、方式和方法還應當有節奏地交換使用。
· 選擇律:任何教學傳播活動都需要對教學的內容、方法和媒體等進行選擇,這種選擇是適應學生身心特點、較好地達到教學目標的前提,並旨在以最佳的「代價與效果比」成功地實現目標,即最小代價原則。教育技術領域最為關注的是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師和學生對媒體的選擇,一般來說,總與可能獲得的報償或成效成正比關系,與所需付出的努力成反比關系。據此,選擇媒體時就要應考慮盡可能降低需要付出的代價,提高媒體產生的功效。如果產生的功效相同,我們應該選擇代價低的媒體;如果需付出的代價相同,我們應該選擇功效大的媒體。
· 匹配律:所謂匹配,是指在一定的教學傳播活動環境中,通過剖析學生、內容、目標、方法、媒體、環境等因素,使各種因素按照各自的特性,有機和諧地對應起來,使教學傳播系統處於良好的循環運轉狀態之中。實現匹配的目的在於圍繞既定的教學目標,使相關的各種要素特性組合起來,發揮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特性,因為每一要素都具有多重的功能特性和意義。目標的特點規定著各相關要素必須發揮與目標相關的功能,以便優化地達成既定的目標。否則,這些相關要素會產生游離鬆散、功能相抵的現象。在教學傳播活動中,必然要使用到多種傳播媒體,而各種媒體有各自不同的多重的功能特性,只有對它們了解熟悉,揚長避短、合理組合、科學使用,才能使它們相得益彰,決然不是隨便湊合在一起便可產生匹配的效果的。
3.教學傳播中媒體的作用
當媒體應用於傳遞以教育教學為目的的信息時,稱之為教育傳播媒體,它成為連接傳者與受者之間的中介物。人們把它當成傳遞和取得信息的工具。
在一般的教學理論研究中,將教育者、學習者、學習材料三者作為教學系統的構成要素,它們在教學環境中,帶著一定的目標,經過適當的相互作用過程而產生一定的教學效果。為後面討論方便起見,我們稱之為教學系統的三元模型。在現代教育傳播活動中,媒體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因此必須將媒體作為教學傳播系統的要素之一,於是我們得到如圖2-4所示的教育傳播系統四元模型。四元模型實際上是由三元模型細化而來的,因為我們把學習材料看作為媒體化的教學信息,把學習材料這一要素分成了「教學信息」(即內容)與作為內容載體的「媒體」兩部分。這四個組元在適當的教學環境中相互作用而產生一定的教學效果。

圖2-4的教育傳播系統構成圖
4.傳播過程的功能條件
教學系統各要素的組合和聯系,構成了系統的結構。這種結構可能是靜態的,而靜態的結構是無多少功能可言的。只有當系統內各要素在信息傳播和控制下發生相互作用,並產生動態過程時,才能形成系統的特有功能。在教學系統中產生的動態過程就是教學傳播過程,它表現為一定的階段性,須有一定的功能條件,受制於一定的基本規律。
教學系統的功能主要是通過系統內部的信息傳遞實現的,而欲使上述教學傳播過程有效進行,教學系統本身必須具備下述幾個條件。
其一,從教師的角度看。教師作為教學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它的要求是高標準的,性能應該是優良的。在教學系統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因而必須深刻地了解學生要素、內容要素、方法要素和媒體要素,及其相互作用關系。教師實現其功能的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在所傳授的學科領域是與學生要有一定的知識水平的差距,因此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和提高,掌握科學領域的前沿知識;二是要有一定的傳授知識的手段和能力,如具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教學方法,能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和教學設施;三是要有一定的調節和控制教學活動的能力,包括對自身、對學生和師生關系的調節和控制。總之,教學系統中的教師應該精通專業、熟悉教材、了解學生、具有端正的教學態度和良好的傳播技能。
其二,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生的任務是完成教學系統所規定的學習任務,使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相應的發展,這也是整個教學系統功能實現的首要標志。學生實現其功能的條件主要也有三個方面:一是學生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能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動,使個人的學習需要與社會的需求相統一;二是學生要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各種接受信息的通道必須暢通無阻,並有良好的心理准備狀態;三是學生要有自控能力,能夠調節自己的學習目的和學習行動,並與教師密切配合,充分利用來自各方面的反饋信息,修正學習措施,完成學習任務。
其三,從教學內容的角度看。教學內容應為在科學上已經經過檢驗,證明為正確的東西,並根據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要求,不斷加以更新。對具有潛在發展意義的前沿知識,也應適當進入教學內容,並注意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教學內容的組織編排除了要符合學科本身的邏輯或知識結構,還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如注意由整體到部分、由一般到個別,不斷分化;從已知到之知,使內容結構序列化;融匯貫通,使教材內容縱橫聯系;具體形式符合學生心理成熟水平,體現對學習方法的指導,既要使學生能夠接受,又要引導學生去探索。
其四,從教學方法的角度看。教學方法的選用要注意到三個「符合」和三個「考慮」,即符合教學規律和原則、符合教學目的和任務、符合教學內容的特點,考慮學生的適應性、考慮教師的可行性、考慮環境的可能性。教學系統中可用的方法非常多,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和不足之處,因此,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用教學方法。另外,各種教學方法總是相互滲透的,因此,必須把這些方法合理地結合起來,使它們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其五,從教學媒體的角度看。教學媒體的選用要考慮到學習任務的因素、學生特點的因素、教學管理的因素和經濟成本的因素。與教學方法一樣,教學系統中可用的媒體也非常多,每一種媒體也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因此,同樣必須根據情況合理選擇和綜合使用。所不同的是,教學媒體能否在教學系統中發揮功能,還將受到媒體自身特點及其使用等一些實踐性因素的制約,如媒體資源的硬體、軟體的現有貯備或添置的可能性;媒體操作的復雜程序和學會操作的培訓時間;媒體使用時功能的穩定性;多種媒體配合使用時的靈活性和增效性;媒體使用時對時間、空間等環境條件的特殊要求。
教學系統五個構成要素的上述功能條件保證了作為系統運行基本特徵的教學信息的正常傳播。但是,其傳播效果的好壞除了取決於系統中每一要素之間的功能強弱,還取決於各個要素之間的聯系狀況。也就是說,為了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還需要使教學系統符合信息傳播過程的規律或法則。
返回頁首
二.教育傳播與教育技術的關系
教育傳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選定合適的住處內容,通過有效的媒體通道,把知識、技能、思想、觀念等傳遞給特定的教育對象的一和活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教育技術則是對學習過程和教學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評價的理論和實踐。教育傳播學為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基礎,它與教育技術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1.目的
教育傳播學與教育技術學總的體目標都在於為教育服務,即為促進和改善人類學習的質量而服務。教育技術的核心思想是系統方法:按照具體目標,根據對人類學習和傳播的研究,以及利用人力與物力資源的結合以促進更有效的教學。它為了促進學習而設計或選擇與使用的學習資源,如信息、人員、材料設備、技巧和環境等。教育傳播的目的則在於藉助於各種傳播手段以及傳播技巧來實現傳播知識、傳播技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吸收信息,利用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對象
教育傳播研究教學中涉及的傳播系統、傳播模式、傳播內容、傳播符號、傳播通道、傳者與受者、傳播環境、傳播效果等問題;教育技術是對學習過程和教學資源進行研究。與教育傳播相對應,其中的學習過程各要素(教學者、學習內容、學習媒體、學習者)對應於傳播過程的要素(傳者、信息、媒介、受者);而教學資源(包括信息、人員設備、學習環境等)也與傳播各子系統相應。
3.實踐領域
從媒體的角度來看,教育技術經歷視覺教育、視聽教育、視聽傳播的發展軌跡,即藉助於藉助視聽媒體輔助和傳播教學的模式以及其它資源以促進學習。我國的教育技術早期以電化教育的概念引進,當時主要研究視聽媒體傳播的應用,發展視聽傳播的功效正是教育技術的主要實踐領域。
4.方法
教育傳播著重於對信息傳遞的方法處理。通過視聽媒體傳播的編碼解碼、媒體環境的選擇、媒體傳播技巧的實施來達到傳播知識的效果。在教育傳播活動前,傳者作為先行組織者,要為受者設計相關的學習內容、學習途徑、學習難度;在傳播中,要通過媒體傳播信息的延伸功能將教學知識有效的傳遞給受眾;在傳播活動後期,及時對受眾的反饋信息及疑難問題進行分析,設計補救措施和解決辦法。與此相似,教育技術運用系統方法為指導,統籌分析教育、教學中的各個要素,以及環境之間的聯系,進行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建立相關的策略方案來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試行解決的方案並對試行結果進行修改,從而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5.手段
教育傳播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媒體來傳播知識,並注重教學過程中的雙向性交流。在知識傳播中,媒體的應用佔有很大的一席之地,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人作用。加拿大著名傳播學者麥克魯漢(M.Mcluhan)更提出了媒體即信息 (The medium is message)的觀點。媒體作為人體器官的延伸,將蘊含在其中的信息賦予人類感官。近年來,通過現代媒體的研究與運用,媒體的傳播效果更加顯著與廣泛。而在現代教育技術中,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就是運用先進的媒介進行教學活動。如通過幻燈、投影媒體的運用有助於教學效果的提高;通過Internet網上漫遊,受教育者可以獲取更多、更全的知識。在現代教育思想方法的指導下,藉助於種類眾多,功能強大的現代教育媒體,不只老師能方便順利的進行教學,甚至學生也可以成為自我傳播知識的主體。媒體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為現代教育前進的強大動力。
以上為教育技術與教育傳播的幾點共同之處。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③ 教學媒體的發展階段

1、語言媒體階段

語言的產生標志著人類在交流方面,特別是在記憶和傳遞知識以及表達較復雜的概念的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這時隨著部落的發展,出現了專職教師的教育方式,這是教育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2、文字媒體階段

文字和紙的發明開創了人類信息傳播的新篇章。文字媒體可以將信息長久保存並廣泛流傳,從而引發了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印刷媒體階段

公元1041-1048年間,我國宋代的畢升(sheng)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印刷媒體得以出現,印刷媒體引進教育領域,教科書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媒體,引起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規模的又一次重大變革,產生了教育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4、電子傳播媒體階段

19世紀以來,以電子技術新成果為主發展起來的新傳播媒體,人們稱之為電子傳播媒體。電子傳播媒體的產生大大增進了人類的信息傳播能力和效率,擴大了教學規模,產生了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選擇原則

1、目標控制原則

教學目標是貫穿教學活動全過程的指導思想,控制媒體類型和媒體內容的選擇。

2、內容符合原則

學科內容不同,適用的教學媒體也不同;即使同一學科,各章節的內容不一樣,對教學媒體的要求也不一樣。

3、對象適應原則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其認知結構有很大差別,教學媒體的設計必須與教學對象的年齡特徵相適應。

4、最小代價原則

最小代價原則就是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選擇教學媒體時,要根據能得到的效能和需要付出的代價來作決定,力求做到以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收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教學媒體、網路-傳統教學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