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現如今的教育問題
中國教育現狀是一個非常宏闊的概念,沒有切身的體驗、廣泛的調查和深入的研究,很難擁有發言權。筆者求學階段經歷了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大學的尤為純粹的中國特色學校教育,畢業後長期從事農村義務教育事業。我見證了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的農村義務教育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艱辛歷程。以下就形式主義泛濫成災這一普遍現象談一點我個人的淺見,很真實:教育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僵化古板的套路,為了應付上級各主管部門的檢查,從課堂教學到課外活動,從行政管理到家校聯誼,從績效獎勵到職稱評審,從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到均衡發展的剛性評估驗收,從校本培訓到國培計劃,從文明校園到平安創建,當然,還有信息化的今天,推送的名目繁多的網路平台,以及雁過留聲鴉過拔毛的痕跡管理等等,過程或許轟轟烈烈,然而結果卻缺乏溫情:資料室里到處都是森林的殘骸,辦公室里充斥彌漫苦澀而又無奈的脫離苦海般的如釋重負。
唯分數論英雄的應試教育、鋪天蓋地的校外輔導機構、在過分寵溺中迷失的家庭教育、尊師重教傳統與師德師風建設正面臨的時代挑戰、農村教育生態危機等等,由於篇幅限制,不一一贅述。
B. 如何用五個詞彙概括描述我國當前的教育現象
知識堆積、壓抑人性的本質(想像力)、缺乏素質教育、缺乏兒童品格塑造、幼兒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培育的空洞性。
基礎教育的管理體制不合理;基礎教育評價體制有問題;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勻、浪費現象嚴重;教學形式僵硬固化,學校教育中過分注重知識傳授,忽視了學生的社會性、價值觀、創造性。
對於以上問題本人也是贊同的。同時,做為一名基層一線教師,我想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是教育的功利化現象日益嚴重。一直以來基礎教育都圍繞著中高考,重點考察知識的掌握和應對中高考方面的訓練,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依然一考定終身。
盡管目前來說,這是相對公平的一種選拔,但也因考試內容造成的「重知識,輕實踐」,「重記憶,輕思維」,「重繼承,輕創新」的不足,對考試分數的高度重視和過度的競爭心理,使整個教育思想和環境變得急功近利。
教育把政治功能、經濟功能置於首位,更多關注的是個體如何獲得知識、技能,以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需要,湮沒了教育內在的育人的功能,放棄或者說遺忘了人文教育以謀求個體心靈的「暢適自足」的內在目的。
二是地方(或學校)教育領導者目光短視,缺乏大教育觀,只重智育而忽視德育。許多學校由於升學壓力的客觀存在,中高考仍是當前,乃至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學校工作的重點,學校所有工作都圍繞其開展。因而德育工作傾向淡化。
許多學校的德育往往缺乏系列、深入、有效開展。學生有限的時間還是被壓縮在課堂上。雖然外面一直提倡品學兼優,但其實還是成績壓倒一切,這樣的教育培養了許多思想不健全的學生,並在未來產生負面影響。
三是學科發展依然不平衡,素質教育並未真正落到實處!。 許多學校不按國家課時標准排課,非統考學科課程往往會被任意擠壓。很多學校是兩套課表,一套是按照國家課程標准編排的課表,所有課程都有,是迎接上級檢查時臨時使用的;一套是學校日常實際運行的課表,只編排考試科目。
一些學校為了標榜自己是素質教育,開展所謂的社團活動。其實學校只要把該開的音體美等課程開足開全就好,比一周才一節的社團活動強多了,學生也不必糾結於該參加哪個社團活動才好!
四是我們的教育缺少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
基礎教育把學生視為接受教育的機器,把教師視為傳授知識的工具,忽視了人的主體性與獨特性。基礎教育以統一的課程、統一的要求、統一的組織形式、統一的教學程度來製造出統一的教育成品,人的獨特性被局限在十分有限的范圍內,個體性從根本上受到忽視。
強調知識,卻沒有引導知識以應有的人文關懷;強調師生民主平等,事實卻是束縛師生的自由;強調人的主體性的發揮,卻大量地佔住了人的思想與活動空間,使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揚。
這樣的教育造成了一方面是教師心理健康差,心理壓力大,職業倦怠周期越發縮短;一方面是學生厭學現象日益嚴重。
五是忽略我們民族自身的傳統文化教育。縱觀中小學,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很怪的現象:我們的中小學生花費在外語上的精力比語文的要多得多;對外國很多神話故事、外國很多人都很了解,而提到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他們什麼也不知道。
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正在被冷凍被遺棄甚至被毀滅,現在的孩子們已經離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越來越遠。對中國優秀文化的情感漸行漸遠,日益淡泊,乃至消失殆盡。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悲哀,是一段歷史一種文明的不幸!看看當今舉國「崇洋媚外」的現象,其實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因為我國近幾十年來一直重視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繁榮。
「教育」是以知識為工具教會他人思考的過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擁有的創造更高的社會財富,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
在教育學界,關於「教育」的定義多種多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來說,人們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一個是社會的角度,另一個是個體的角度。
前蘇聯及我國一般是從社會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而英美國家的教育學家一般是從個體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從社會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可以把「教育」定義區分為不同的層次:
(1)廣義的,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教育」看成是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分配著且承擔著一定的社會功能。
教育最本質性的理解,就是社會對人們思想的知識灌輸和行為指導;教育的對象是人;內容必須是良性的有意義的。從而使人民去改造社會。
(2)狹義的,指個體精神上的升華。這種定義方式強調社會因素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把從個體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於個體的學習或發展過程。
(3)更狹義的,主要指學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這個主要指的中國校園的應試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
如果圍繞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來定義,可以把教育定義為教育是指人有意識地通過若干方法、媒介等形式向他人傳遞信息,期望以此影響他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狀態,幫助或阻礙他人獲得某種(些)觀念、素質、能力的社會活動。
處於前者角色的稱為教育者,處於後者角色的稱為教育對象。這樣定義符合所有的人類教育活動,可以作為教育的基本定義。
當代詩人、文化學者張修林在《談教育》一文中有如下解釋:
所謂教育,應當是作為對社會文化的傳授、傳播。而社會文化,包括文理學科,它應當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
第一層次是指高層次文化,即抽象的、看不到存在的,比如社會心理、美學和價值。
第二層次指從第一層次具體下來的,盡管看不到具體存在,但能切實感覺到它的結構與活動方式存在的,比如政權及其機構。
第三層次指表面文化,即看得到又摸得到的,物品或物質的文化。簡單地說,就是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質文化。
教育的目的,說是教化育人,其實就是讓人接受各種有用的知識,以期將這些知識吸收、溶化,能夠將其直接作用於社會,或者把這些知識作為基礎,升華出新的知識,即發現和發明。
前者像物理變化,接受的人如同一個盛東西的容器,接受的幾種東西還是那樣的幾種東西,不過是換了個地方,有了些混雜,這大概就是常說的實用型人才——技術或技藝的人才。
後者則類似於化學反應,已經生成了不同的、另外的東西,這類人才能夠很好地掌握第一層次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學思想、理念和方法。這就是創造型人才。
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影響,主要就是第一層次的文化、創造型人才的影響。人類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是教育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記憶、聯想、想像、推理等完整的思維功能,使人的意識能夠相互影響並得以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