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感恩的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激,或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的教育。小學生年齡小,喜歡形象直觀的東西,如果我們只是通過幾句話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那恐怕收不到什麼成效。那麼,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用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感恩教育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的人,他們一直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默默為孩子付出,但孩子們可能不曾細細體會,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回憶一下,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是怎樣對待你的?都為你做過哪些事?他們是否曾做過下面這些事:放學後或天黑了不見你回家,四處尋找;下雨了,為你送雨傘;下雪了,為你送棉衣;你病了,他們趕忙找醫生……當孩子們想到這些事之後,他們就會感覺到親人的關愛。這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討論一下,應該怎麼做才能回報親人的愛?
二、通過影視資料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今天的孩子既沒有遭受過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痛苦,也沒有體驗過艱苦奮斗的艱辛,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看一些抗戰題材的電影,如《地道戰》《地雷戰》《董存瑞》《長征》等,這些影片形象直觀,感染力很強。另外,教師還可以帶孩子們到博物館、紀念館和烈士陵園看一看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用過的手槍,指戰員們用過的雲梯和機槍,烈士們的照片和事跡以及其他相關的資料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許許多多的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應該學會珍惜。
三、通過生動的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知恩圖報的美德故事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如韓信受漂母之恩,即以千金相贈;首陽之餓人受趙盾活命之恩,在趙盾危難之際,便捨命相救的故事。孩子們聽了這樣的故事,自然會知曉感恩圖報的美德。
我們常說「教書育人」,感恩教育實際上就是育人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人可以沒有讀過許多書,可以沒有許多知識,但是,他必須懂得做人最起碼的原則——知恩圖報。我們一定要在教書的同時育好人,讓孩子們從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以後用更多的愛來回報社會。
學會感恩就等於架起了做人的支點。我們的思想教育,包括學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講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傳授知識上,還要幫助教育人們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別是小學生,要使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讓他們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國之恩,要報效祖國;感念自然之恩,要學會和大自然生靈和諧相處;感念社會之恩,要學會和不同性格、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這是一種更加豐滿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才是「刻骨銘心」的。「教育的歸宿在於養成,生命的真諦在於感恩」。因為活著,所以我們應該感恩,如果沒有感恩,活著等於死去。要在感恩中活著,感恩於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感恩於給我們知識的老師,感恩於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企業,感恩於幫助、關心和愛護我們的那些人,感恩於我們的祖國,感恩於大自然……感恩地活著,才會發覺世界是如此美好。
那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首先感恩教育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改革教育成績的評價體系
一是要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從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不但重視學生的學習,更要重視對他們的思想教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採取「寬進嚴出」等辦法,努力弱化智育對德育的沖擊;二是改革對教師的評價體系,把教師的品德和推行德育的業績納入考核體系,作為重要指標進行評價;三是通過大力開展學生對自已的家長、教師、社區等進行感恩活動,並作為學生升學、當兵、就業的重要考核標准。
2、德育工作的目標中應明確感恩教育的核心價值
德育內容的確定:一個是德育課程的設置,必須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另一個是擴展德育的學科範圍,不只一個科目、一個教師講德育,所有科任老師都要圍繞德育這個中心開展教學。
(二)感恩教育需要我們教師有意識地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從活動中體驗感恩
首先,感恩教育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做。如果我們只知道奉獻,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勞動和付出呈現給孩子從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無從感受到社會和人們對他的恩愛。也許很多家長與老師已習慣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報與感恩,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這樣做可能會誤導孩子,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處。因為知道別人的恩情並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獲更多的人生幸福。
其次,感恩教育應以活動為載體,讓小學生從活動中體驗感恩,並回歸現實生活,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實踐感恩。它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實現自我完善,最終回報生活。如為了培養小學生對父母的感恩意識,我設計了如下活動:
A、舉行主題隊會:"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
(a)將自己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
(b)計算學習投資的成本。
(c)假定自己畢業後的收入,計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報父母。
B、體驗教育活動:
綁沙袋(開展綁沙袋活動,讓每個學生在一天的上學時間里都綁著一個沙袋必須全天隨身攜帶,放學前交流綁沙袋的體驗,通過這一有趣的游戲體會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
C、二十四孝"故事會
D、開展徵文活動:題目自擬,但必須能反映出父母對我們的愛。
E、布置愛心家庭作業。
(a)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
(b)給外出的父母打一次電話或送去一聲問候;
(c)給父母捶捶背、搓搓手;
(d)在家主動做家務。並記錄下來。
為了培養小學生對老師的感恩意識,我設計了如下活動:
A、舉行《人生路上的領路人——老師》演講比賽。
B、舉行題目為「師恩難忘,師情永存」的作文競賽。
C、開展學生向老師獻真情活動,自選「六個一」(寫一封信,談一次心,做一張賀卡,獻一束鮮花,提一個建議,表一個決心等)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通過這些感恩的活動,許多學生都能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好,並在生活中能主動幫助別人,家長們都反映自己家的孩子表現比以前好多了。
(三)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去感恩
學生往往在學校說得好聽,而在實際行動中做不到,容易從自我出發,往往忽視了他人。作為教師和學生的家長不僅僅教育孩子持守經律條文,最重要的是讓他(她)們學會實踐,學以致用。
1、通過親身體驗感恩自己的父母
為了讓學生能體會到做父母的艱辛,我讓學生回家當一天父母。鼓勵學生親自去體驗一下自己父母生活的甜、酸、苦、辣,結果我從和學生的談話以及他們的作文中發現他們已從內心深處碰撞出「感恩」的火花,激發出「感恩」的真實情感。
①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動。「寒風呼呼地刮著,當我的手浸入0℃以下冰冷的水中時,猶如刀絞一般,凍得直痛心頭,實在難熬。」偉康說,「難怪媽媽一到冬天,滿手都是凍瘡。有時口子裂開還流血…」
②夏天幫父母干農活。「今天好熱,大概有三四十攝氏度吧,這樣的天氣,作為農民出生的爸爸、爺爺還要下田插秧、除草、施肥、防蟲治病。午餐後,我也赤著腳跟著他們一起去插秧。一踏進滾燙的水田時,我的腳馬上縮了回來,差點被燙傷了,連活也不幹了!我看到爸爸和爺爺額頭的汗珠像黃豆似的不停地落下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父母干農活的辛苦。」
這些親身體驗的活動,學生們從真實的感知,深深體會到父母的偉大與艱辛,從而將「感恩」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迸發出孝敬父母的情懷與慾望!
2、「感恩」遷移到尊師愛生上。
開展一幫一活動:在班級里我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學習成績提高了,而且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更和睦了。師生為貧困學生捐款:我先在班裡開展捐款活動,同學們為家境貧寒的學生買學慣用品,還為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能在校安心讀書。又開展了野外「感恩」活動,學生自帶餐具、自購菜餚,自己搭灶,親手燒飯做菜,為教師獻上一頓豐盛的野外午餐,教師們吃在嘴裡,美在心裡。
3、「感恩」遷移到愛班愛校上。
在班裡我讓學生組織了「護綠」小隊,「清潔」小隊,「維護秩序」支援隊,助學「解困」救急隊……每天都有學生活躍在校園各個執勤崗位上,禮貌示範,文明督查,衛生保潔。一段時間下來,學生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學習也更自覺了。
4、「感恩」遷移到愛社會上。
開展「爭當優秀隊員」的文明新風活動,少先隊員的身影活躍在社區里、敬老院、幼兒園等地,他們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為小朋友帶去快樂;課余時間往返於街道,掃地、清除非法廣告紙,扶老攜動,禮貌示範。開展「爭做環保的小衛士」、「綠色購物」等環境保護的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望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社會、為社會盡義務的情懷。
三、加強感恩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對少不更事的小學生來說,「感恩」意識的形成,不可能僅僅從書本上學到,而須從成人社會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這就是說,必須是用成人社會的「感恩」行為,不斷地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學生守則要求學生「學會感恩」,首先就須解決可供學生「學」的對象問題,即:成人必須做好「感恩」榜樣。
孩子們不知感恩,責任首先在家長身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極大。有的家長溺愛孩子;有的家長為孩子做了很不好的榜樣;有的家長只求付出不計回報,很小的孩子就學會了索取,不知道回報。家長是孩子學會感恩的第一責任人。因此,孩子們不知感恩,責任首先在家長身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極大。有的家長溺愛孩子;有的家長為孩子做了很不好的榜樣;有的家長只求付出不計回報,很小的孩子就學會了索取,不知道回報。家長是孩子學會感恩的第一責任人。因此,加強對小學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僅僅局限於教師、學校,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如今,中學生守則里寫入「學會感恩」條款,值得叫好但又很不夠;小學生、大學生守則里,同樣需要寫入「學會感恩」條款;每個成年人心裡,也應當深深地刻下「學會感恩」4個大字。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在我們的這個社會中,無論是感恩教育的引導者和接受者,這類人群擴大化,提倡我們每個人都要做感恩教育的引導者同是也是感恩教育的接受者。我們的社會就會像鬱郁蔥蔥的森林,充滿生機和活力。
感恩教育就是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激,或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的教育。小學生年齡小,喜歡形象直觀的東西,如果我們只是通過幾句話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那恐怕收不到什麼成效。那麼,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用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感恩教育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的人,他們一直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默默為孩子付出,但孩子們可能不曾細細體會,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回憶一下,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是怎樣對待你的?都為你做過哪些事?他們是否曾做過下面這些事:放學後或天黑了不見你回家,四處尋找;下雨了,為你送雨傘;下雪了,為你送棉衣;你病了,他們趕忙找醫生……當孩子們想到這些事之後,他們就會感覺到親人的關愛。這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討論一下,應該怎麼做才能回報親人的愛?
二、通過影視資料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今天的孩子既沒有遭受過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痛苦,也沒有體驗過艱苦奮斗的艱辛,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看一些抗戰題材的電影,如《地道戰》《地雷戰》《董存瑞》《長征》等,這些影片形象直觀,感染力很強。另外,教師還可以帶孩子們到博物館、紀念館和烈士陵園看一看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用過的手槍,指戰員們用過的雲梯和機槍,烈士們的照片和事跡以及其他相關的資料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許許多多的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應該學會珍惜。
三、通過生動的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知恩圖報的美德故事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如韓信受漂母之恩,即以千金相贈;首陽之餓人受趙盾活命之恩,在趙盾危難之際,便捨命相救的故事。孩子們聽了這樣的故事,自然會知曉感恩圖報的美德。
我們常說「教書育人」,感恩教育實際上就是育人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人可以沒有讀過許多書,可以沒有許多知識,但是,他必須懂得做人最起碼的原則——知恩圖報。我們一定要在教書的同時育好人,讓孩子們從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以後用更多的愛來回報社會。
以貼近孩子生活,貼近孩子情感的事例來引導孩子感恩。比如,讓孩子喂養寵物狗,小狗會和孩子交朋友甚至會原諒孩子的一些不當行為,以此啟發孩子感恩父母。再如,當孩子和小夥伴交往被感動時,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學會感謝朋友,懂得珍惜友誼。總之,抓住孩子的感動瞬間去引導學會感恩。
受到潛移默化的孩子也應該自然的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其實不然,「身教」固然重要,「言傳」也很需要。
1、感謝我們的孩子,是培養孩子感恩心的起點
看到「感謝我們的孩子」,也許有人會問:我生他養他,為他付出了這么多,還要感謝他?是呀,不妨回想一下,讓我們這一生感到最富足的是什麼?是擁有一個健康活潑、聰明可愛的孩子!是呀,生養過孩子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父母養育我們的辛苦,才會更加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孝順父母;才會更加有責任心、有愛心;才會更加知足常樂。總而言之,孩子讓我們的生命體驗更豐富,讓我們的人生更完整。因此讓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從「感謝我們的孩子」做起,以此作為培養孩子感恩心的起點。
2、和孩子一起感謝生活,是培養孩子感恩心的基點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合。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處處受到社會生活的「恩賜」: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親人的關愛、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饋贈、祖國的呵護等,所以我們人人都要感謝生活。生活中難免遇到坎坷或者不順心的事,要積極調整心態,不要在孩子面前怨天尤人。
3、為孩子創設感恩的機會,是培養孩子感恩心的重點
也許是我們對孩子的愛太無私,以至於孩子對這份愛非但不珍惜,反而感覺父母嘮叨。因此父母要學會做「弱者」,創造機會讓孩子表達他們對父母的愛。如父母不妨告訴孩子,自己工作時會很煩惱、很辛苦,養育孩子也很辛苦。父母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是因為愛他,父母也希望得到孩子的安慰、照顧,等等。一旦父母學會了接受孩子的愛,孩子的價值得到了體現,他們就會懂得孝敬父母,對父母感恩。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一起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如捐獻活動、扶貧活動等等,讓孩子體會他人的辛酸與苦難,讓他們願意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
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離開父母,融入社會。惟有學會感恩,才會更加熱愛生活,關愛他人,收獲平和與快樂。
2. 感恩教育-讓孩子常懷感恩之心
親愛的寶媽們,孩子的成長過程充滿挑戰和歡樂,同時也需要我們精心的關愛和培育。在家庭教育的同時,家居環境的舒適度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為您精選了一系列優質家紡產品,旨在為您的孩子提供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您可以訪問我們的家紡官網 https://www.87dh.com/jd2/,探索更多適合您家庭的優質家居用品。
學會“感恩”,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學會感恩,先要學會知恩,要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12月26日是今年的感恩節,就是要教化人們學會感恩。讓孩子學會感恩,關鍵是通過家庭、學校的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會少了許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首先,感恩教育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做。如果我們只知道奉獻,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勞動和付出呈現給孩子從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無從感受到社會和人們對他的恩愛。近日有一則新聞說:來自張家口的67歲的趙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學東門口拉小提琴,為在內蒙古讀書的女兒籌集學費。老父親在街頭賣藝三年,他21歲的女兒競毫不知情。趙老先生這種“默默的愛”雖然珍貴,但不足取;愛要讓孩子知道,才能激發起他們的愛心,引起他們發自內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懷。
其次,感恩教育應以活動為載體,讓青少年從活動中體驗感恩,並回歸現實生活,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實踐感恩。它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實現自我完善,最終回報生活。
感恩,在中國歷史上例子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煥去世後,佘家義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孫孫,生生死死,守墓遺訓,口口相傳,17代人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國家、民族的大義之上。就是在今天,在我們身邊也不乏感恩的事例。在金訓華烈士墓地守了37年的陳健,理所當然地成了CCTV200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37年前,在一次與洪水搏鬥搶救國家財產時,金訓華救了陳健的命。在金訓華犧牲後,陳健決心義務為戰友守墓,並發誓要“一輩子陪著你。”為此,他再沒離開過遜克縣,一直為烈士掃墓守靈。
學會“感恩”,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居多,他們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個大人圍著他們轉,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了。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學校的德育工作應該重視感恩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社會的關愛之恩,軍隊的保衛之恩,祖國的呵護之恩……從家庭學校開始,學會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經常懷著感恩之心,才會心地坦盪,胸懷寬闊,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
讓孩子學會感恩,要培育感恩意識。每天的晨間談話是很好的集中思想教育時間。三年級的孩子還小,給他們講大道理是聽不進去的,我就利用他們喜歡聽故事這個特點,給他們聲情並茂地講《感恩父母》中的故事。講到感動之處,我與孩子一起眼含淚花,說話聲音哽咽。慢慢地,孩子明白了父母生養他們並不容易,行為上也發生了變化:知道在父親節和母親節的時候,打個電話回家,祝他們節日快樂;回家的時候,會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做這些事可能只是一時興起,或者是為了得到老師的一聲表揚,要讓感恩成為他們良好的品質,還需要老師做進一步的引導。如背誦感恩的詩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體驗生命;感激撫養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幫助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度過難關。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溫暖。感激鼓勵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教育學生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懷感恩之情。
這樣把感恩教育貫穿於德育工作始終,使學生常懷感恩之心,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於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對有困難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對別人對環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學生擁有了感恩之心就會更加熱愛班級、學校、家鄉、祖國、世界,就會對他人充滿了愛心。也就擁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礎。
總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也需要一個舒適的家庭環境。為了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選擇合適的家紡產品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家紡產品旨在為您和您的孩子提供最佳的舒適體驗。歡迎訪問我們的家紡官網 https://www.87dh.com/jd2/,挑選最適合您家庭的高品質家居用品。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溫暖、美好的成長空間。
3. 孩子叛逆期教育學校好不好,值得信任嗎
青春期學生叛逆是很正常的,尤其是男生。他們處在一個面臨成長的巨大壓力階段,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切忌一看見孩子叛逆就送到所謂的「叛逆學生學校」,進行嚴格的訓練和體罰,這種方法並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反而會引發很多問題。
4. 天恩學校學費
小學10000元/生/期,初中7500元/生/期;住宿費1600元/生/期。
1、天恩雙語學校創辦於1996年,是增城區最早創辦的一所全日制民辦小學,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增城區增江畫廊東畔,是一所充滿了儒雅氣息的校園。學校現有39個教學班,共有學生1728人,教職員工212人,學校行政班子精誠團結。
2、嚴謹務實、善於管理;教師團隊師德高尚、愛生樂教。在區政府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天恩雙語學校秉承「感恩教育」之魂,以「樹己立人」為己任,以卓越的辦學成績、良好的辦學聲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實現了跨躍式的發展。
3、創辦第二校區,標志著廣州和順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走上了集團化辦學之路。
建設設備的介紹
1、天恩雙語學校(第二校區)按省一級學校標准建設,以「創設人性化的活動空間,營造智慧化的學習氛圍」為設計理念,打造數字化校園、智慧化校園、配備高標準的教室、科研樓、報告廳、游泳館、創客室、音樂廳等功能場室。
2、以「規范化辦學、特色化辦學、現代化辦學」為宗旨,辦家門口的優質學校。
5. 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學費是多少 貴不貴
1.100%透明辦學,面向全國招生。
專業針對10-18歲「不聽話,不上學,離不開手機,自私叛逆,早戀早熟,內心孤僻,親情淡漠,盲目消費,打罵父母,離家出走」等問題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思想改變,行為矯正的青少年叛逆學校。
2.一次收費,效果治療,無效果不結業
承諾只收取一次學費,可以在您孩子18周歲之前來我校進行多次治療,直到達到家長的心裡預期為止。
3.全封閉軍事化管理
採取部隊軍事化管理方案,全封閉校區確保孩子身心安全,更是百餘名專業教官與心裡咨詢導師在校教導。
4.學校教學設施
長思國防教育學校,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佔地面積廣闊,,配備了教學所需的各種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室,實驗室,還配備有,家庭教育活動中心、行為訓練基地、心理咨詢室、沙盤室等一應俱全讓孩子在科學的、合理的、實用的教育過程中改變。
5.長思教育,特色教學
專注於青少年教育十幾年,始終堅持不斷學習,以身作則,服務家長、回報社會的辦學宗旨,通過全封閉軍事化管理,心理輔導,拓展培訓,感恩教育和生活體驗、思想教育,軍事訓練,生活實踐,社會互動、感恩教育、家庭教育課程基礎上。針對不良思想行為習慣的青少年,不打不罵,杜絕體罰。進行心理及、行為及家庭三方結合的強化訓練,通過一系列科學的、合理的、實用的教育過程,解決孩子的思想及行為習慣問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充分發掘學生內在潛能。
10-18歲是很多青少年處於叛逆期的階段,對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往往會出現一系列問題,這類孩子如果家長放棄了那就完全的放任自流了。對於解決孩子叛逆,用對方法很重要,長思特訓教育學校給叛逆孩子一對一定製教育方案,建立不同孩子分年齡、分階段、分層次的教育體系,糾正不良行為,提升孩子認知,改變對學習的接受度。
6. 什麼是感恩教育求答案
「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 中華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形成了「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的處世哲學。然而,當代的小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只懂得享受,不懂得付出,對別人的關愛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不懂得感激。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對父母的愛不領情,不道謝;對教師的付出,也認為是天經地義,情感淡漠;對同學的幫助,往往是理所應當,習以為常,從而形成了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自私、懶惰、不懂得關心別人、社會責任感差等性格弱點。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在小學生中廣泛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感恩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專題性教育,使學生學會知恩、報恩、施恩,增強感恩意識,強化感恩行為,對父母、對老師、對親朋好友、對社會,永懷感恩之心,長做感恩之事,學會正確地做人和處世,養成良好的個性品德,做一個情操高尚的人、關愛他人的人、對社會有益的人。 為了提高感恩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在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育人宗旨,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知情意行的綜合訓練,注意調動和利用校內外一切教育因素,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感恩教育體系,不斷探索新形勢下感恩教育的途徑和規律。具體措施可以是:1、學校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學校要利用環境文化、黑板報、宣傳欄、紅領巾廣播站、校園電視台、校園網等宣傳輿論陣地,精心營造學校的「感恩文化」氛圍,編寫感恩教育故事、感恩行為指導與訓練等校本教材,開展系列化的感恩教育專題活動。2、家庭和社會各界,要與學校積極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為此,可以組織小學生們全面開展「感恩在家庭、感恩在學校、感恩在社會」的系列感恩教育實踐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引導小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出發,發現關心自己的人,受到恩惠的事,從感激父母、感激老師、感激親友開始,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感激一切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進而感激生活、感激社會,學會以實際行動去報答父母、老師、朋友、他人、學校和國家、社會,最終做一個既自立自強,又關心他人,而且有益於社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