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教育行業怎麼面對疫情
擴展閱讀
如何評價陪伴式教育 2025-01-16 01:43:24
識別歌詞字如何加上英文 2025-01-16 01:31:49
幼兒園經營者必備知識 2025-01-16 01:20:30

教育行業怎麼面對疫情

發布時間: 2024-08-12 13:43:55

① 線上線下教育再遭停課打擊,面對生死掙扎要何去何從

線上線下教育再遭停課打擊,面對行業的生死掙扎一定會有轉機的。
由於近期在中國各地又爆發了新冠疫情,有的地區疫情情況比較嚴重,而且為了保護學生們的安全健康問題,必須要對一些中小學生學校進行停課處理。而且還包括一些教育機構,這個消息無疑是給很多教育機構非常致命的打擊,因為2020年的時候,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線下的教育機構都面臨著倒閉,破產的局勢。而近期又受到疫情的再度影響,很多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可能真的要倒閉,破產以及跑路了。而對於線上的教育機構來說是很難發展起來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獲利,其他不知品牌的教育機構是很難發展起來的。

三、但是隨著疫情的過去教育機構也是會有機會反轉的。
為什麼這么說呢?畢竟中國考試太多了,沒有這些教育機構的存在,可能很多學生成績也不是特別的好,但是在疫情期間確實會影響到教育機構的收入問題,但是撐過了這段時間,後面還是比較好的。所以能不能有轉機就要看新冠病毒的走向了。

② 教育戰「疫」解決方案

北京雅學雲智能教育--教育戰「疫」
 
2020年,中國教育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教育的大考,在疫情的影響下,全國各地中小學開學延後,轉為線上教學的方式,堅持「停課不停學」。面對疫情帶來的沖擊,眾多教育學者開展了關於在疫情期間的有效教育方式以及疫情後教育改革的探討。
 
教育戰 「疫」,體現了教育者的擔當與反思,體現了教育者對教育的探索與革新,基於對疫情的期間的教育思考,為疫情後的教育變革積累新的知識和經驗。
 「停課不停學」帶來教育方式的革新以及教育內容的確認,在抗疫中彰顯了教育的價值;疫情期間的教育反思以及後疫情時期的教育探索,為未來教育的變革沉澱了知識與觀念,也孕育了教育變革的新的可能。
2020 年疫情的全球蔓延,全球有近 200 個國家實施了全國范圍的停課,受影響的學生人數一度接近 16 億。我國 2 億多名學生和 1000 多萬名教師,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僅不能按時開學,還受到病毒的威脅。
在教育領域,疫情是危機,更是契機,教育者面臨的是如何將危機轉化為契機的教育治理的應急能力考驗。
為了阻斷疫情向教育領域蔓延,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的倡議。全國各地中小學積極響應教育部 「停課不停學」 的號召,線上教學成為 「停課不停學」 的主要打開方式,我國開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實踐。
線上教學考驗著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和信息素養、考驗著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的靈活性和有效性、考驗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與學習能力、考驗著家長與孩子的相處與陪伴之道、也考驗著提供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公共服務體系。
疫情期間的教育大考,考驗著教育者的能力儲備和應急能力,也考驗著教育者的責任、勇氣與擔當。
疫情中的教育值得深刻反思,比如,疫情中教育者的價值立場改如何秉持?教育者改如何引導學生應對疫情的學習變化?在抗疫中的知識與故事應如何敘述?
朱永新教授指出,面對這樣一場疫情,除了教會孩子如何做好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還應當傳遞更多有價值的理念和認知。
海南師范大學李偉言教授主張重新思考理性愛國教育、公民團結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人生哲學教育等若乾重要的教育價值主題。
除了學習理念上的反思與探討,在疫情期間很多學校開展了愛國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和科學教育等,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明確教育在抗疫中的價值與地位。
作為教育戰 「疫」 的延伸與深化,對後疫情時期教育的重構與革新的探索方興未艾。其中,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大規模實施,激發了眾多教育者的未來教育想像,線上線下教學融合被賦予新的變革希望。
華東師范大學李政濤教授指出:「對於基礎教育而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是一個分界線,此後,世界基礎教育將分為『前疫情時代的基礎教育』和『後疫情時代的基礎教育』。人類將全面進入『雙線教學』的時代,深度進入『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混融共生』,即『雙線混融教學』的新時代,這個由『信息技術』與『新冠疫情』的交匯造成的基礎教育『新時代』。」 
袁振國教授也指出,「線上線下融合將是未來教育形態。誰走在前面,誰就領先一步,誰就能更快、更早地觸摸未來。」
除了線上線下融合教學,還有更多的學者展望了未來的教育變革。南京師范大學馮建軍教授認為,後疫情時期,我們需要在反思疫情之前的 「常態」和疫情中的 「非常態」 基礎上,全面地重構後疫情時期教育的「新常態」。在教育目標上,改變過去只注重知識、只關注認知的學習,不僅要學會認知,而且要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在教育內容上,從只關注學科知識,轉變為關注生活知識,尤其是關注直接和間接保全自己生命的生活知識;在教育形態上,改變單一的學校教育,重視非學校教育的因素,從學校化社會逐步走向學習化社會;在學校組織形式上,改變學校間封閉的、孤立的狀態,建立學校間的虛擬聯合體,共同開發、匯聚、享用教育資源,共同探討、交流和研究教育教學問題;在教學方式上,既要看到線上教學的便利,又要看到線下教學的不可替代性,逐步推進建立線下線上混合、融合的教學模式。
(侵刪)
 

③ 疫情帶給教育者的幾點思考

這幾日,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線下教學。老師們又開始了線上教學,學生們也進行了線上學習。對於線上學習模式,學生已經不再陌生了。近三年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各地都有停課現象,這一代的青少年們基本已經適應了線上學習、出門戴口罩、做核酸檢測等一系列與疫情相關的事情。在這種防控疫情形式常態化之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常常思考疫情給教育上帶來的一些改變。

一、生命至上的教育,就在我們身邊。

對教育而言,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加寶貴。教育部前部長袁貴仁曾說過:「生命不保,何談教育?」

教育的崇高在於對生命的尊重、呵護;在於對生命的引領、啟迪。教育者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告訴學生,讓他們認識到生命的重大意義,珍惜生命的美好價值。尊重生命不僅是人性向善的表現,更是對大自然的珍惜和熱愛。

疫情給了我們鮮活的生命教育教材。疫情面前,我們不惜停工停產,以犧牲GDP為代價,保全人們寶貴的生命,因為生命無價!讓生命有尊嚴、有質量,善待每一個人,無論病人還是健康人,無論窮人還是富人,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比比皆是,生動而深刻。

我們要時刻喚醒學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呵護生命的意識,這是我們教育者重任在肩的使命。

二、自律教育,疫情中高下立判。

自律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沒有它,一切紀律都會變得形同虛設。真正的自律是一種自省、一種自警、一種覺悟,它會讓人發覺健康之美,感到幸福快樂、淡定從容、內心強大,永遠充滿積極向上的力量。

教育學生自律,一直是老師和家長誨人不倦的老生常談,念叨中或許短期有效,在長久的居家防疫中,很多孩子的惰性和不自律就原形畢露。這場疫情把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的自律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班家長就有和我說過,「老師,我白天上班不在家,不敢把手機丟給孩子,臨走的時候跟他說了要好好聽網課學習,結果他沉迷於玩游戲、刷視頻,但是不給他留下手機,我又怕孩子學習跟不上。」對於家長這樣的矛盾心理,我十分能夠理解。在疫情環境之下,不自律的學生和自律學生的對比是很明顯的。

因此,家長和老師都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善於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明確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責任心,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孩子自我管控、自我約束的能力。

三、適應互聯網教育,提升信息素養。

面對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改變傳統教育模式,適應互聯網教育,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減少停課帶來的學習缺失。

從2020年第一次疫情停課時,教育行業就開始了線上教學的探索。三年來,線上教學進一步發展,多地在停課後,就馬上能轉變為線上教學模式,這發展離不開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對線上教學的用心摸索。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摸索、學習線上教學設備和教學方式,保持線上教學的靈活性,努力在線上教學中有所創新,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教育不能因循守舊,應該主動適應變化。

在當下疫情關口,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把教育理念化為教育實踐,在行動培養學生生命意識、自律能力,努力提升個人信息素養。

④ 結合疫情談談對教育的影響有哪些5篇

全民抗「疫」,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停課不停學」成為了抗議初期的熱門話題,因為疫情的關系,也讓教育從業者開始反思,教育該走向哪裡,下面是結合疫情談談對教育的影響有哪些5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結合疫情談談對教育的影響有哪些
2020年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人類社會的一次嚴峻挑戰。以培養人才、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為使命的大學,應該有怎樣的思考和擔當?
我們每個人在充分享受現代社會福利的同時,必須未雨綢繆,認真思考人類文明和未來世界將何去何從。這個問題與我們每一個人的聯系比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要更加緊密,同時,我們每一個人對周邊世界和人類發展的影響也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要更加深遠。
在這場阻擊戰中,每個人都是都不孤島,此時我們更應該凝心聚力,帶著信念與勇氣,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作為年輕教師,疫情防控阻擊戰是檢驗我們是否做到一名合格人民教師的「試金石」,答好「疫」考「檢測卷」,是當下我們年輕教師成長中所需跨的一道「門檻」。
以「教育為本」,在「疫」考卷中檢測你的「初心信仰」。教師的初心是什麼?教師的初心是站在那三尺講台教書育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戰「疫」當前,作為新時代的年輕教師,更應不忘信仰之心,時刻記得自己的天職,「疫」戰中依然要記得不忘以「教育為本」,對教育事業負責任。延遲開學不停課,認真做好網上授課;為學生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學生尊重和熱愛生命;培養強烈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作為教師在戰「疫」期間貫徹好「教育為本」理念應該做的事。古之聖賢,無不為自己的信仰孜孜以求,作為新時代年輕教師,守教育的初心信仰是立業之基。堅守初心信仰,方可固守精神家園,方可克服職業倦怠,方可抵禦物慾橫流,方可恪盡責任之心。
以「學業至上」,在「疫」考卷中檢測你的「使命擔當」。學生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就成長歷程階段看,這是本職工作。然我們教育的使命,就是要促進學生在學習上有所進步,在知識上有所收獲。為新時代培養好祖國的接班人。「疫」考期間,是否做到為學生網上上好課,是否有敷衍了事的行為,是否做到因材施教課業輔導等等,這些都是檢驗我們初入教育行業的年輕教師在促進學生學業進步上是否做到踐行好人民教師的使命,是否做到敢於擔當有所作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說教師在各方面不僅是學生的楷模,更應是社會上人們效法的表率和榜樣。作為當代年輕教師,更應對「教師」這一稱謂更有敬畏之心,做人有擔當,做事有作為,牢記以學生「學業至上」為中心,擔起新時代年輕教師的使命。
以「生為中心」,在「疫」考卷中檢測你的「師德師風」。師者應不忘仁愛之心,對學生關懷備至。 自覺「關愛學生」是教師師德的靈魂,同時也是衡量一個新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教育不止是知識的傳承,更是心靈的碰撞、感情的共鳴、有愛的教育才有生命力。「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這告訴我們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青少年承擔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使命。疫情感染當頭,病毒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安全,作為教師要時刻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保護學生的安全,以「學生為中心」,盡最大努力去保護每一位學生,保護祖國未來花朵,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溫暖和愛。年輕教師更要熱衷於偉大的教育事業,努力做一個有奉獻心、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合格教師。
結合疫情談談對教育的影響有哪些2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大學尤其要保持定力,追求長遠的目標。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在線教學一定會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產生持續影響,即使疫情結束後回歸傳統課堂,我們也一定會以新的理念、新的視角看待以往的教學方式。所謂課堂者,非謂有教室之謂也,有師生之謂也。師生在,課堂就在。學生在哪裡,課堂就延伸到哪裡。這是在線教學帶給我們的深刻影響。
戰疫期間,各地學校踴躍出一批黨員教師先鋒隊,他們積極投身於疫線戰場,以立德樹人、關愛學生的教育情懷全力保障芊芊學子的生命健康安全,不斷踐行著人民教師的初心和使命。四川筠連縣聯合苗族鄉中心校是一個偏遠的鄉村學校,這個學校雖然渺小平凡,但這裡面卻有一群為教育事業默默奉獻、萬事沖鋒在前偉大的美麗黨員教師,在此防疫特殊時期,他們更是勇敢的抗擊著疫情,保護著學生成長!
不忘初心,疫線戰場逆行防疫,為未來之星築牢疫情阻擊「紅色防線」。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洶涌來襲,這群黨員教師在學校支部書記王強的帶領下主動請戰成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每日逆行在學校及聯合鄉各大村組周圍,從多角度、多方位、多舉措全力開展防控工作。他們一方面為學生進行防疫知識宣傳,上門為學生考體溫,幫助學生心理情緒疏導,引導學生科學防控、關注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科學素養;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好校園消毒殺菌、物資配備等後勤保障服務工作,為全體學生的安全築起一道疫情阻擊「紅色防線」。他們始終不斷踐行以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安全為主,以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中心,保障每個孩子最終都能平安入校學習。作為黨員教師,他們沒有忘記作為黨員就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沒有忘記關鍵時刻身先士卒;更沒有忘記人民教師「立德樹人」的初心信念,沒有忘記「關愛學生」以「學生為重」的師德靈魂。
牢記使命,「疫」線戰場保送書本,為芊芊學子決戰中考提供「暖心服務」。病毒無情人有情,為積極響應國家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防疫號召,防止人員集聚,避免到校領取教材對學生、家長造成的不便,同時保障即將迎來中考的初三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使學生的自主學習、線上課堂能與配套教材相結合。聯合苗族鄉中心校支部疫情防控黨員服務隊積極發動黨員教師,頂著疫情感染的風險走村入戶為學生快遞書本,保證學生教材送貨上門。他們在學校支部書記、校長王強的帶領下,通過協調分工、密切配合,將書本進行統計、匯總、分類、規劃路線、分發書籍......當一摞摞書本從學校到村組再到孩子們手中時,孩子們留下了感動的眼淚,通過黨員服務隊的暖心服務,讓孩子們及時收到了意義非凡的新學期課本,全力確保學生在家也能使用紙質教材,實現「停課不停學」。他們擔起了作為人民教師「教書育人」,以學生「學業至上」的偉大使命。
「疫」線戰場,「我是黨員,我先上」。盡管疫情肆意擴散,但是這群黨員教師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履行了人民教師立德樹人的庄嚴承諾,充分發揮了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結合疫情談談對教育的影響有哪些3
疫情期間的點點滴滴,凝集成特殊時期的國家記憶,這對正處在拔節孕穗期成長階段的青少年學生而言,是一套特殊的成長教材,是一段濃烈的青春記憶。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及時面對青年學生開展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科學教育和信念教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要利用好這段特殊教材,努力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播下真善美的種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出我們教育人的貢獻,這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也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在疫情防控期間,主打線上服務的「雲平台」異軍突起,挑起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和生活的「大梁」,它們在教育教學、疫情監控、招商引資等各方面發揮了巨大推動作用。我們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也要做好「雲平台」這篇文章,助推疫情防控取得全面勝利。
扎實開展「雲課堂」,築牢防控思想堡壘。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在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雲課堂」從教學輔助平台走上了主要教學平台,各地也紛紛通過「雲課堂」開展教學,教育范圍涵蓋了各行各業,進一步築牢了全民防控思想堡壘。一方面要在防控期間通過線上「雲課堂」開展黨員教育工作,基層黨組織通過打造「雲課堂」來拓展黨建工作,守護健康,擔好使命,共同築牢防疫戰斗堡壘。另一方面要注重日常教育,配齊教育資源,確保「停課不停學」。3月9日下午,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的「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吸引了大學生和社會各界網民。據統計,5027萬人次觀看了直播,訪問量達1.25億人次,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進一步築牢了群眾疫情防控的思想堡壘。
雲平台的成熟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成熟穩定的線上雲服務平台不僅有利於疫情防控,更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我們要做好「雲平台」這篇文章,抓好防疫、發展兩條主線,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結合疫情談談對教育的影響有哪些4
多難興邦。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百煉成鋼,在磨難中成長、在逆境中奮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再次體會了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團結協作,見證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齊心壯舉,感受了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大愛情懷,踐行了義無反顧、勇當先鋒的使命擔當。
此次疫情期間,線上教學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需要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來完成大部分課程。當然,線上教育的優勢很明顯,一方面有靈活的選擇功能,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家長可以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另一方面有方便的回放功能,大部分課程是錄制的視頻,不懂的地方可以多次回放,直到聽懂。
但是缺點也很突出,線上教育的突然上馬,無疑給老師、學生、家長都帶來一定程度的驚慌失措。老師們感覺困擾,網路授課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對老師們,特別是年紀較大的老師們來說,很多時候並不能熟練運用網路操作。學生們略感無奈,很多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其實不強,大多需要課堂教學的紀律來更好地維系,許多學生不情不願地上網課,上課效率也不高。家長們也是不易,學生在家中上網課,無疑增加了父母的負擔,父母承擔了更多督導、輔助的作用。當然線上教育還有情感溝通減少、個性化問題發現不夠等問題。
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當然還有未知風險的發生,我們以往的教學模式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教學方式也需要改革,教學形式也應該更多樣。疫情「倒逼著」我們對日常教學應該有更深的思考。
我們並不是要摒棄傳統教育,也不是要盲從網上教學,而應該考慮如何融為一體,同步推進。一方面對傳統教育的形式加以優化,教師應該綜合課程特色,合理地制定課程計劃,可以創造性地將網路教育嵌入日常教學中,讓學生們逐漸適應,並掌握網上學習技能,讓科技走進課堂。另一方面在網路教育的資源上加以運用,教師應提高科技運用能力,用好網路上優質的教育資源,轉化為自身的教學實力,將從線上學到的教學技巧轉入線下課堂,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當然還有更多的創新方式可以繼續深化,通過發揮傳統教育的優勢,深入挖掘線上教育的長處,有機結合、一體推進,將讓我們的新時代教育更助於孩子學習,助力孩子成長。
此次教師節,學生們已重返校園,老師們再次走上講台,教室里重現爽朗的讀書聲和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但教師何不趁這個契機,去思考一下,是否可以創新方式實現「教學相長」。
結合疫情談談對教育的影響有哪些5
疫情期間的點點滴滴,凝集成特殊時期的國家記憶,這對正處在拔節孕穗期成長階段的青少年學生而言,是一套特殊的成長教材,是一段濃烈的青春記憶。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及時面對青年學生開展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科學教育和信念教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要利用好這段特殊教材,努力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播下真善美的種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出我們教育人的貢獻,這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也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的確,作為黨員教師更應該深深體會到這一點,陪伴學生成長,看到家長滿意,聽到社會肯定,就是幸福,而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奮斗,是拉著小手陪伴成長。有人說,教師,會有一種特別的氣質,看上去總要比同齡人年輕一些。的確,每天與學生朝夕相處,聽著甜甜的童音,看著美美的笑臉,教師能感受到最純朴的世界。橫豎撇捺、加減乘除、abcd......教師面對的是求知若渴的兒童,更是無數家庭的希望。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個體,黨員教師,更應該成為教師群體的榜樣,要尊重學生中的「每一個」,關注身邊唯一的「這一個」,無論是起步快的,還是走得慢的,甚至害怕學習艱辛而不願邁步的,都要蹲下來,傾聽他們的心聲,「因材施教」,這是用行動書寫起來的四個字。奮斗,就是拉著小手陪伴他們慢慢長大。
奮斗,是青燈相伴自身成長。身處日新月異的新時代,黨員教師更要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坐得下身來,靜得下心來,常以學習者的心態去積累、反思、提升。當你能夠將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文集》、懷特海的《教育目的》、佐滕學的《靜悄悄的革命》等書細細品味;當你能能夠認真去解讀斯霞、於永正、賈志敏等一代大師的教育思想;當你能夠勇敢地反復觀看自己的錄像課,揣摩課堂的遺憾處及積極思考改進方法......那麼,這就是奮斗,艱難困苦,但玉汝於成。
奮斗,是結伴同行團隊成長。在奮斗中,個人不僅獲得知識、提升能力,而且凈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精神更加充實、滿足,更加幸福。這樣的奮斗也要不斷地在所處的團隊中進一步磨礪,「三人行,必有我師」,一個人能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遠。集體的奮斗,會以其噴薄的力量,帶動團隊中的每一個走得更為堅實,更為長遠,向著明亮的那方。而在團隊奮斗中,黨員教師就是一面旗,在紅色引領下,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陪伴、相伴、結伴著成長,經歷幸福,創造幸福——這就是黨員教師的奮斗幸福觀。身處偉大的新時代,黨員教師既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要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干好每一項工作,做一個幸福的奮斗者。
推薦閱讀:

⑤ 疫情對學校教育的沖擊和影響,你覺得學校教育應該怎麼做

學校教育不同於網路教學,是網路教學不能替代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前者是「教育」,後者是「教學」。教育的范疇更大,它是由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和以涵養品德為主的「育人」兩部分組成的,其中「育人」的作用應當更為重要。

一場疫情,造就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也照出了許多卑鄙可恥的小人。禮贊英雄,痛恨小人;我們需要英雄,害怕小人。人之所以能成為英雄,不一定是因為他有著淵博的學識;成為小人,卻一定是因為他喪失了正直的品行。

學校教育,關連著每個人成長中十幾年的黃金歲月,俢塑著人的品格,鍛造著人的性格,影響著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德育為先,是學校教育的必須。

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其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學校教育中要把這些理念變成具體實踐,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立德有根、德化有果。



興趣是學習的核心動力,有了這個動力,學習者不管在怎樣的環境下,都能樂在其中、樂此不疲。興趣存在於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校要創造出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走出去、動起來,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才能主動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

⑥ 疫情給學前教育帶來了什麼影響

疫情給學前教育帶來了的影響如下:

1、疫情期間各園所延遲開學,教師們紛紛轉行,園所的人才流失率高,人才缺口大。

面對這樣的情況,大部分園所會選擇開始招聘,填補人才漏洞;還有一部分園長直接選擇閉園,放棄了園所的經營。

3、幼教行業在面對疫情不可控的情況時基本的運營都是非常困難的,從人到財都是極度緊缺的。生存是最大的急需解決的問題。

統一對招生活動進行安排,從前期的引流到後期的一對一家長咨詢都要有專門的流程,所有園所均採用統一的入園接待流程,讓來訪家長感受到我們的溫暖,孩子入園就喜歡上園所,這種可復制的招生方式幫助園所能夠有效的進行招生,盡量減少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