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縣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取得了歷史性發展。但近年來不少地方縣域普通高中優秀教師和學生不斷流失,導致縣中教育質量不斷下滑,形成了以優質教育資源流失和教育質量下降的惡性循環為突出表現的「縣中發展困境」。
2021年「兩會」提出要振興縣域普通高中教育,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了《「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計劃要求嚴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中搶挖優秀校長和教師,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除個別縣中外,我國大部分的縣中都普遍面臨著「生源之困、師資之困、硬體之困、保障之困、質量之困」等長久以來的五大困境。
一是生源之困
一是部分地區的超級中學、民辦學校、省市級中學跨地、市、縣區爭搶生源,「掐尖」招生的行為愈演愈烈。優質生源逐漸流失,使得留下的學生因缺乏「鯰魚效應」,要麼「自我放逐」,要麼「小富即安」,縣中很難再出現家長普遍認可的、以高考成績為主要依據的辦學業績。辦學業績的下滑又會加劇家長、學生的恐慌和不信任,當跨區域招生存在時,家長往往「用腳投票」,即便限制了跨區域招生,部分「有遠見」「有能力」家庭還會早做謀劃,用提早買學區房、遷戶囗不遷人等投機方式擇校升學或舉家「逃離」等方式「曲線救國」,還有經常與督查打游擊戰的借讀,這是負循環之一。
二是師資之困
集中力量辦重點學校一度是我國解決投入不足與教育發展矛盾的戰略選擇,再加上片面的教育政績觀的驅使,客觀上導致縣域高中間教育資源配置差距越來越大。一些縣域內存在一所高中「獨大」、其他高中發展薄弱的情況。某些超級中學的崛起,加上社會對於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很多家長選擇了把孩子送到超級中學就讀。尤其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在超級中學就讀往往還有一定的優惠條件,所以流失更為嚴重。同時一些民辦高中學校允諾優厚工資待遇,甚至不要任何人事關系,只要一紙辭職報告的挖人政策,使得縣中的優秀教師不斷流失。」 這種流失往往是凈流失,因為一旦優質教師的流失漸成風潮,引進優秀人才就更無可能。縣中又往往存在編制和職稱名額局限和待遇偏低,壓力大,職稱評審還困難,這讓相當一部分教師看不到希望。比下,沒有鄉村補貼,不如鄉村教師待遇高;比上,縣域財政收入少,縣中教師不如地市級以上教師工資高,待遇遠遠低於市直學校。他們和初中、小學教師比較,上班早下班晚,早晚自習、周末看班,沒有任何額外補貼,全靠老師的教育情懷和奉獻精神」。上述原因疊加,縣中不僅留不住優秀教師,也招不到優質人才。
三是基件之困
大班額問題在縣域教育中也是尤為突出的問題。縣中大班額佔全國五成,超大班額佔全國近六成。
而縣中生師比的情況,難以適應選課走班等課程改革需要。縣中的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改革的基礎條件仍需夯實。新課程改革提出高中設置課程以分科課程為主,學生在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個性發展,對高中教育資源配置提出新要求。一些區域探索新高考、新課程改革已有幾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一些區域基礎條件還不具備,仍在准備中。
四是質量之困
有些縣域的高中教育教學工作長期沒有起色,或者清北錄取長期沒有實現突破,或者各段上線率低位徘徊,或者在特色辦學、拓展學生升學途徑方面缺乏務實舉措,教育質量讓人擔憂。這種現狀降低了縣中聲譽,也加劇了生源和師資之困。
五保障之困
縣域高中作為公辦學校,主要是受教育政策和政府的財政影響較大,有些方面與民辦學校無法競爭。自身基礎建設和條件改善都完全依賴財政,難以完全得到滿足。
「振興縣中」的出路在哪?
1.解決「縣中問題」需要明確將「強化政府責任」,作為基本工作原則之一。地方政府要加強統籌,形成合力是振興縣中的關鍵。「南通的七個市縣區沒有一所縣中『塌陷』,是因為南通一直嚴格禁止跨縣(區)招生,不會出現一所名校『掃盪優生』、其他學校『泯然眾人』的局面。縣中要走出發展困境,首先要穩住生源。如果這個現象再持續下去,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會越來越大。解決「縣中困境」還要進行中考招生辦法改革,均衡區域教育資源,支持學校創新中考招生方式。
2.要想從「縣中困境」中走出來,根本任務是要改善和提高縣中教師的待遇和條件。只有教師待遇上去了,條件改善了,優秀教師才能留住,高端人才才會引進來,師資問題才能解決。
3.振興縣域普通高中教育,一方面,要改善縣中學校辦學條件;另一方面,要加強頂層制度安排,優化縣中教育辦學格局,均衡配置教育資源,縮小校際間資源配置和辦學水平的差異,讓轄區內所有高中學校公平競爭,錯位發展,特色辦學,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形成良性競爭生態。一個縣集中打造一所大規模高質量的高中,這不利於整個縣的教育生態。縣域多辦幾所高中,不是在升學上集中,分層發展要向分類發展轉型,要從多樣化、特色化上考慮,讓縣域高中形成一個辦學的良性生態。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若沒有佔半壁江山以上的縣域高中的發展,就沒有整個普通高中的高中發展。所以縣中要發展提升計劃,發展是補短板,促公平,提升就是要實現整體高質量發展。
㈡ 父母越凶孩子情緒越差3個教育原則,避免孩子情緒「惡性循環」
文章/熊二
編輯/ 育兒
中國有許多"虎爸虎媽"式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並沒有意識到"好好說話"的重要性,不要說嘗試著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甚至是連正常的溝通也很難做到。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缺乏耐心,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很難耐著性子和孩子說話,孩子一有錯父母就開始對孩子進行說教,把孩子或罵或打得嚎啕大哭,孩子在受到批評後又因為糟糕的情緒導致了下一次犯錯,產生了情緒的"惡性循環"。
許多家長在日常與孩子的相處中,經常能聽見以下的對話:
許多父母對於孩子動不動就進行斥責的行為,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 ,孩子對父母產生了害怕、畏懼的心理:認為爸爸媽媽只會罵我,完不成爸爸媽媽的要求要被罵,考不好也要被罵,讓孩子很難有一個 健康 的心理環境,孩子內心的情緒感受也越來越差。
所以,當父母認為自己孩子的只會哭鬧,情緒越來越差的時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原因:
原因一:父母自身的情緒化
當成年人遇到不熟悉的人,為了不起意外的沖突,往往會克制自己的情緒,收斂自己的行為。但是當父母面對的對象是自己的孩子時,父母往往變得不願克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孩子的行為並不會對父母構成威脅,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卻間接地讓孩子買了單。
原因二:父母並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在中國,父母總是認為孩子是自己附屬的一部分,認為自己對於孩子有絕對的掌握和控制權,作為一個懂事的孩子就是要完全聽父母的話,如果有不遵守父母要求的行為就會上升到:不懂事、不孝順,也沒辦法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和孩子溝通,當孩子出現一個不同的聲音時,父母就會孩子在"頂嘴"。
當二者處於一個不平等地位時,處於弱者的孩子很難和父母好好相處,在每一次溝通中都會加重自身委屈、不舒服的負面情緒。
原因三:孩子的對自己情緒的控制力不足
孩子的大腦中對情緒的控制中樞正在發展的過程中,很難擁有和成年人一樣良好的情緒控制力,當孩子遇到外界帶來的語言或者環境刺激,很容易就會產生比較沖動的行為。
如果家長在此時二次與孩子發生爭吵和刺激,容易導致孩子出現更差的情緒,激化父母與孩子 之間的矛盾,導致孩子出現情緒的"惡性循環"。
在爸爸媽媽與孩子產生矛盾後,會使孩子處於一種負面情緒中,還會使孩子產生一些更為嚴重的心理影響。
1、孩子的行為退縮
父母嚴厲和兇狠的態度都會導致孩子的行為退縮,產生不願意與外界接觸的行為,使孩子畏懼學習和與外界溝通,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不願意說話、不願意嘗試、學習,性格上孩子也會變得自閉、不自信。
2、使孩子產生抵抗情緒
有的孩子在青春期會突然變得特別叛逆,難管,這種行為就與父母在孩子年幼時對待孩子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有關。在父母嚴厲的教育下,孩子產生了抵抗情緒,這時候不管父母說什麼 ,有什麼要求孩子就是要與父母對著干,即使孩子知道自己的這些行為是錯誤的,孩子也會明知故犯。
3、給孩子帶來焦慮抑鬱的情緒
在父母不斷嚴厲的教育中,孩子無形中也對自己產生了高標准、高要求,長期處於一種緊張焦慮的情緒中,害怕自己不能達到標准,失去父母對自己的疼愛,長期以往會使孩子產生焦慮、抑鬱的情緒,不利於孩子 健康 人格的發展。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對孩子一味的打罵,只會取得與預期相反的效果,那麼反應父母面對孩子應該如何進行教育呢?
原則一,父母應控制情緒,不讓孩子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當父母自己的情緒失控時,很難對孩子做出適當的教育,也無法准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對孩子的教育時,很容易讓孩子變成自己情緒的發泄點,這只會讓孩子對父母喜怒無常、易怒的性格感到害怕。
父母對孩子的打罵教育只會在短期內讓孩子變乖,長期則會使孩子變得暴力、叛逆,並不利於父母對孩子實行教育。
原則二,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與孩子處於平等地位
在與孩子對話時,不要總是憑借著父母的身份去鎮壓孩子,要讓孩子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沒,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增加孩子對於自己生活的掌握度,才能夠促進孩子自尊、自我的發展,不會將孩子的性格扼殺在搖籃里。
當孩子與父母處於統一地位時,孩子會更願意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也更能接納父母對自己的教育。
原則三,關注孩子的情緒而非孩子的成就
作為父母,不要將孩子作為實現自己功利化的工具,除了注意到孩子的分數、成就時還要注意孩子的內心情緒。
當孩子陷入焦慮、低落情緒時,父母要注意提升自己對孩子的關心程度,以孩子的情緒為切入點,讓孩子能夠接受自己的教育,擁有 健康 、良性的發展。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問題是一個需要父母一直學習的課題,父母不要因為自己是父母就忽略了對於自身的要求。
父母在要求孩子優秀時也不要忘記自身對於孩子的榜樣作用,當父母能夠對孩子進行溫和而堅定的教育,才能夠讓父母和孩子在教育的途中越走越近,也一起並肩越走越前。
㈢ 如何看待中國式的教育補課問題
我是在職在編的老師,我來回答。
對於補課這個問題,我真的非常有自己的感觸。
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