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樊登是如何評價教育孩子的
擴展閱讀
問答的英語基礎怎麼說 2025-01-16 16:02:24
為什麼做好基礎護理工作 2025-01-16 15:58:34

樊登是如何評價教育孩子的

發布時間: 2024-07-18 20:42:33

① 《陪孩子終身成長》樊登的52個建議,送給所有為孩子操心的父母

《陪孩子終身成長》作者:樊登

作為父母,你是否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你是否為孩子操碎了心?你認不認同教育是一個復雜體系?

教育不簡單,教育是一個復雜體系。

簡單體系的知識是不夠的,不能把孩子當作一輛車去組裝的;孩子更像是一棵樹,需要給予的是陽光、雨露、適當的肥料、陪伴和耐心。

陪伴孩子成長,父母也必須成長。讓孩子茁壯成長,父母自己也必須抱著成長的心態。

樊登老師博覽群書,講解過很多教育書籍,本書有52個小節。書中提出親子教育的三根支柱:

1、無條件的愛。

真正的愛,不需要交換。沒有要求、沒有條件、沒有恐嚇、威脅。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即便孩子犯了錯,也依然愛他。

因為成長的過程,就是「犯錯」的過程。小樹長歪了,就把它扶正。。

2、價值觀。

阿德勒說,價值觀和歸屬感對一個人非常重要。

歸屬感讓人感覺被包容、接納,而價值感決定一個人能飛多高。

價值觀讓人有自尊,有動力,有抱負。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有價值的時候,就不會輕易放棄。

3、成長型心態。

成長型思維,養成終身成長的心態。一個人具有終身成長的心態,會覺得每一次經歷都是學習的機會。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過:「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痛苦,感覺到艱難,感覺到失望、傷心,一定是因為方法錯了。」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要認識到叛逆不是孩子的錯,叛逆是孩子的自我保護。

每一個叛逆孩子的背後都是無助。書中講了孩子成癮行為形成的原因,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書。

成為積極的父母,多做積極的事,建立愛的連接。

可以一起旅行, 探索 世界,看他感興趣的電影,聊他感興趣的話題,行為趨同。。。

採用「靜待花開」的姿態,積極正確的引導,關心、理解、互動、旅行。。。

《不管教的勇氣》里,每個孩子的成長最終一定要靠他的自覺性,讓他意識到,他的人生是要靠他自己來學習、掌控、打造的。

作父母的唯有相信孩子有自己的生命力,允許他用自己的方式成長,用終身成長的心態,陪伴孩子一起茁壯成長。。。

② 【讀書筆記】《陪孩子終身成長》樊登(1)

【養育的本質】

一、親子關系影響孩子的一生

摘抄:

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我們每個人和世界的關系問題,都能從童年和父母的相處方式中找到答案。

和父母想處的方式,也會投射到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情緒處理方式,以及和他人想處的模式上。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父母的影響是最大的。

一個人和父母的關系就是他和整個世界關系的投射。

父母每天都在用語言定義和描述孩子,很多孩子逐漸變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樣子。有的孩子被這些語言「驅趕」,最後成了語言里所塑造的那個人。

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復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錯,一定是「原件」出了錯。

父母的語言在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動,都在影響著孩子。孩子在觀察父母的反應、模仿父母言行的過程中,建立了他們的世界觀。

收獲:

1、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我們常常覺得受不了爸媽的某些行為和習慣,但卻不知不覺養成了這些我們受不了的習慣,長成了我們的「爸媽」。

2、小心莫名其妙的壞脾氣,想來自己真的有無數次因為一點點很小的事情就莫名其妙脾氣爆了,控制不了自己。回想小時候的自己,卻是有很多敢怒不敢言的經歷。

3、父母的語言和行為塑造了孩子,有的小夥伴就長成了他爸媽口中的孩子,「他不可能考得上公務員」「他懶得要死」,結果就是這個小夥伴考公務員前就認定自己考不上,平時也確實不怎麼愛動,特別是在他爸媽面前。

下一步行動:

1、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消除「不可能」等負面詞語,多使用積極正能量的詞語。

2、注意出現莫名其妙的壞脾氣,學會審視和表達自己的需求。

3、不斷學習。

二、遠離惡劣的親子關系

摘抄:

一個被揍的孩子,體內會分泌很多腎上腺素,因為人感受到威脅時自然會緊張。如果是父母打孩子,孩子會分泌很多腎上腺素,但孩子不能打父母,所以只能被父母揍。他生了很大的氣,憋著很大的火,腎上腺素分泌得越來越多,但就是釋放不出來。久而久之,這個孩子體內的腎上腺素水平會比平常人高很多,一點點的挑釁都會讓他們像火葯桶一樣,「砰」的一下就炸掉了。這就是打孩子的惡果。

父母有時會恐嚇、威脅孩子。這會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在親子關系中,冷暴力是讓孩子最為恐懼的一種方式。它會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腦海中,成為噩夢的一部分。表現形式就是,父母突然之間不理孩子了。再也不要這樣做,因為這樣做,即便短期有效,破壞的也是無條件的愛。

實際上,孩子能主動來和好,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孩子愛父母。孩子對父母的愛和依戀,遠勝過父母對孩子的愛。

在潛意識里,只要遇到某件小事,也就是他在小時候曾感受到的對他傷害最大的類似的小事,他就會立刻變得敏感,情緒突然爆發。

父母要意識到,所有對孩子的傷害,最終都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影響他的一生。唯有改變自己,改變婚姻、工作和與孩子的互動,才可以彌補潛意識中的缺陷。

絕對不要等父母去改變,也不要等自己的孩子來改變,因為一個人的一生是自己的,解決一系列問題的關鍵在自己。

收獲:

1、惡劣的親子關系對孩子傷害非常大。打孩子會讓他變得易怒,冷暴力給孩子帶來終身恐懼。

2、孩子小時候受過的傷害,可能表面上看不出什麼,甚至還感覺他挺好的,但是這些傷害沒有消失,而是進入了潛意識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3、孩子對父母的愛和依戀,遠勝過父母對孩子的愛。

下一步行動:

1、不打罵孩子,有時候情緒上來了控制不住,也要跟孩子說清楚是自己的問題。

2、保護好自己的孩子,讓他快快樂樂地成長。

3、注意自己的語言,學會和身邊的人溝通,特別是老人家,不用用威脅、恐嚇的言語。

三、養育是復雜體系

摘抄:

養育孩子,絕不是「別人怎麼做,我照做就行」這種簡單粗暴的邏輯就能概括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感受,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教育孩子是一個典型的復雜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無從判斷孩子受哪一件事、哪一個畫面、哪一句話、哪一段旅行、哪一種體驗的影響,刷新了他的價值觀。

好奇和求知是一個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

一個人即便七八十歲,依然可以更深入地探索這個美好的世界。

純粹為了美好而美好、為了求知而求知的人,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復雜體系之下成長出來的生命。

收獲:

1、養育孩子是一個復雜體系,我們不能用簡單的思維粗暴地對待。我們能做的就是提供他好的環境,和孩子一起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2、好奇和求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便七老八十,也要保有一顆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心。

3、外部去規范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會缺乏主動性和自主性,沒有管理自己的能力。應從內部出發,讓孩子有高的自尊、有價值感、有愛好,知道自己要什麼,該怎麼做,並且能樂在其中。

下一步行動:

1、給孩子提供陽光雨露,現階段就陪他好好玩。

2、給孩子探索的機會,不要扼殺了他的好奇心,多鼓勵。

3、先從自己做起,找到自己興趣所在,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③ 聽樊登講《家庭教育三支柱》

自尊水平低的人不會做改變

因為我媽說我沒有自控力所以我就沒有自控力,破罐子破摔。我媽說寫作業得有人看著所以我就是這樣。

很多孩子上一年級,家長著急,一年級怎麼辦,孩子不會自己寫作業?一年級很重要,為什麼?因為必須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怎麼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家長說,盯住他~盯住他讓他養成習慣就好了~~完全業余的想法。如果從一年級就盯著他寫作業,那至少要盯到高三。而且只要你不盯,他就不學。原因是這個孩子不是學會了寫作業而是學會了「被人盯著寫作業」才是常態。所以只要你不盯著他,他就會玩,拿支筆都可能玩半天,就是不會自己主動寫作業~原因是他的自尊水平已經被你破壞了。真正有效地讓一個孩子產生改變的是調高他的自尊水平,讓他覺著自己很能幹,讓他覺得可以處理這些問題。

樊登自己坦言,兒子上六年級,從來不需盯著寫作業。每次考試老師發來一個清單提醒家長需要准備事項,他會直接給兒子,兒子說,我都准備好了。自己考試,成績也不錯。核心原因是以情感引導的方法,幫助他從小學會什麼是「自律」、什麼叫做「主動積極」、什麼叫做」刻意練習」、什麼是「好學」。他學會了這一個個的詞彙,他慢慢在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

為什麼有些媽媽早上催孩子時大喊大叫像打架一樣呢?媽媽們有的說,我在幫他養成好的時間習慣。殊不知這樣根本沒法養成好的時間習慣,只會這孩子養成「把媽媽當做鬧鍾」的習慣。所以孩子早上起來要不要出門,取決於什麼呢?觀察媽媽,嗯媽媽還不夠「瘋」,那就再玩一會,過一會真瘋了才走。所以在媽媽叫孩子出門這件事上會變得越來越抓狂,你得強度越來越高,因為孩子在不斷免疫。因此這個孩子上到高三,都不會自己安排時間出門上學以及遵守時間的習慣。

樊登老師怎麼教兒子不要遲到呢?在孩子幼兒園時,有一天,兒子說,爸爸快走不要遲到。去哪兒呢?參加同學的生日Party。孩子做對事的時候是教育孩子的機會。爸爸在電梯口蹲下,拉著兒子的手和兒子說,嘟嘟,你身上有一個優點,爸爸很欣賞。兒子說,什麼呀?爸爸說,你有一個優點,不喜歡遲到。你知道不喜歡遲到意味著什麼?兒子答,不知道。爸爸說,不喜歡遲到意味著對別人的尊重,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生活,都喜歡和尊重自己的人打交道,所以你這個習慣會非常受歡迎,爸爸很高興。就這一次,全家關於孩子要不要遲到的對話僅此一次。從此以後兒子做什麼事都不會遲到。有一次樊登帶兒子去公司,小傢伙和其他同事聊天說,你知道嘛,我是一個不喜歡遲到的人。我們來剖析一下,當蹲在電梯口和他交流時達到了幾個目的,第一,他知道為什麼不應該遲到,他理解了這事。第二,他有沒有提高自尊水平?他的價值感有沒有得到提升?有,他知道自己是一個不喜歡遲到的人,第三,他有沒有感受到爸爸愛他、欣賞他?有。所以一個很簡單的對話,把這三個非常重要的目標都實現。用對了方法,你會發現教育孩子是件非常輕松的事,這一點樊登和《正面管教》的發起人在北京一個論壇上不約而同說出了一樣的話,如果你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覺得很苦惱,一定是方法錯了。孩子是一個復雜生命體系不是一個簡單「汽車體系」。錯誤的方法對孩子,他也可以長大,30歲以後也可以回歸家庭,只不過可能會有一點心理陰影,他會自己成長,也會成為一個人。父母或老師即便用了錯誤的方法,孩子依然可以長回來,因為他會愛自己他會對自己負責,這就是生命的奧妙之處。對於家長而言,只要不會破壞的太狠,我們如果能給予他愛給予他價值感,他就能更快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更快地獲得動力。這時候你會發現,有價值感的孩子願意給自己做計劃,願意約束自己的行為,願意學習新東西,自己一步一步發生改變。

這是孩子教育的第二支柱,價值感。表揚孩子之後不要加「但是」,因為父母焦慮情緒太濃,只要你說,這次表現不錯但要是下次那樣……就更好了。只要你說這樣的話就變成了「批評」。我們就是發自內心地對孩子表示欣賞,只要你能找出「正確點」,說出為什麼,這個孩子一定會很開心,他的自尊水平會提高,他知道了更多正確的事可以做。很多孩子見到家長手足無措。為什麼?孩子在你面前知道無數個錯誤方式,但他根本不知道正確方式是什麼,原因是,當他做對事的時候沒有人說話,做對事的時候沒有人表示任何東西,所以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他的價值感受到挫敗。

第三支柱,終身成長的心態。(待續)

④ 《陪孩子終身成長》樊登

樊登老師認為教育孩子的三根支柱是:無條件的愛、價值感、終身成長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並不等於溺愛,是  溫柔且有邊界

當我們問到我們父母的時候,我們給孩子的愛是不是無條件的,我們通常會說是的,我們會無條件的愛他的,可是你再思考一下,你是真的愛他嗎?

孩子的成績考的差的時候,你還會愛他嗎?孩子不好好學習,整天打游戲,沒有按照你想的成長的軌跡去成長,你還會愛他嗎?我想很多人是猶豫的

但是我們的孩子真的做到了,無條件的愛我們的父母,不管我們怎麼對他傷害他,他都會愛我們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是個復雜體系,我們不能用簡單的體系來思考和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