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構成要素主要包括:
1.教育者:就是從事教育活動的人。一個真正的教育者必須:有明確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實踐活動中所肩負的促進個體發展及社會發展的任務或使命。那些偶爾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影響的人,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所以,教育者意味著一種「資格」,是能夠根據自己對於個體身心發展及社會發展狀況或趨勢的認識,來「引導」、「促進」、「規范」個體發展的人。因此,「教育者」這個概念,不僅是對從事教育職業的人的「總稱」,更是對他們內在態度和外在行為的一種「規定」。這樣才能從「類」和「質」兩方面來把握這個概念。
2.學習者:比起教育者來,學習者有其自身的特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背景或基礎,並由此影響到各自的學習興趣、能力或風格;不同的人在學習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與困難不同,進行有效學習所需要的幫助也不同;不同的學習者對於自身學習行為反思和管理意識與能力不同,從而影響到他們各自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學習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活動。
3.教育影響:教育影響即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作用於學習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內容,也包括了信息選擇、傳遞和反饋的形式,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從內容上說,主要就是教育內容、教育材料或教科書;從形式上說,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組織形式。正是教育內容與教育形式的統一所構成的教育影響,使得教育活動成為一種區別於其他社會活動的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實踐活動。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規定,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實踐活動系統。各個要素本身的變化,必然導致教育系統狀況的改變。不同教育要素的變化及其組合,最終形成了多樣的教育形態,擔負起促使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神聖職責。
關於教育學的基本構成要素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三要素、四要素、五要素和六要素說:
三要素說:南京師大教育系編的《教育學》認為,教育活動的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王道俊、王漢瀾主編的《教育學》把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分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陳桂生先生在其著作《教育原理》中把教育活動的要素分為教育主體、客體和教育資料。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的《教育學基礎》中認為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學習者和教育影響。
四要素說:即把教育活動的要素分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
五要素說:這種觀點認為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教育環境構成。
六要素說:這種觀點認為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徑和教育環境。
2. 鐖辯殑鏁欒偛鐨勫熀鏈淇℃伅鏄浠涔堬紵
鐖辯殑鏁欒偛鏄涓鏈鏁欒偛蹇冪悊瀛﹀跺焹閲屽笇路寮楁礇濮嗕簬1956騫村嚭鐗堢殑涔︾睄錛屼富瑕佹帰璁ㄤ簡浜虹被瀵逛簬鐖辯殑娓存湜浠ュ強鐖卞湪鏁欒偛涓鐨勪綔鐢ㄣ
1銆佺埍鐨勬湰璐ㄥ拰褰㈠紡錛
鐖辯殑鏁欒偛棣栧厛浠嬬粛浜嗙埍鐨勬湰璐ㄥ拰涓嶅悓褰㈠紡銆備綔鑰呰や負錛岀埍鏈変袱縐嶅熀鏈褰㈠紡錛屼竴縐嶆槸姣嶇埍錛屽彟涓縐嶆槸鎬х埍銆備粬榪涗竴姝ユ帰璁ㄤ簡榪欎袱縐嶇埍鐨勫尯鍒銆佺壒鐐瑰拰褰卞搷錛屽苟鎻愬嚭浜嗚嚜鎴戠埍鍜岀炲湥鐖辯殑姒傚康銆傜埍鐨勬湰璐ㄦ槸涓縐嶅瑰規柟騫哥忕殑鍏蟲錛岃繖閲岀殑鐖卞苟涓嶈搗婧愪簬韜浠戒笂鐨勮ゅ悓錛屽叧鎬鎸囧悜瀵規柟鐨勫垢紱忥紝鑰屼笉鎸囧悜鍏朵粬鐩鐨勩
鎷撳睍鐭ヨ瘑錛
鐖辯殑鏁欒偛涓庣幇浠f暀鑲茬悊蹇碉紝銆婄埍鐨勬暀鑲層嬪逛簬鐜頒唬鏁欒偛鐞嗗康涔熸湁涓瀹氱殑鍚鍙戙傚叾涓鍖呮嫭鍊″煎皧閲嶆瘡涓瀛︾敓鐨勪釜浣撳樊寮傘佹敞閲嶅煿鍏誨︾敓鐨勬儏鎰熷拰紺句氦鑳藉姏銆佷互鍙婂己璋冩暀鑲茶呬笌瀛︾敓涔嬮棿鐨勭Н鏋佸叧緋葷瓑銆傝繖浜涙濇兂鍦ㄥ綋浠f暀鑲插疄璺典腑浠嶅叿鏈夐噸瑕佹剰涔夈
3. 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什麼
教育活動的三大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媒介)
教學過程基本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手段
制約課程的三大因素:社會、知識、兒童
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
遺傳(物質前提)、環境(外在動力)教育(主導)、個體主觀能動性(內在動力)、社會實踐。
教育形式和活動是多種多樣的,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教育活動的參與者、目的、內容、方法以及場所各不相同,但都存在著構成教育活動的最基本的要素。
這些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和教育物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屬於人的因素,教育內容和教育物資屬於知識信息和物質條件方面的因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存在於所有形式的教育活動中。
一、教育者
凡是對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響的人以及對教育活動承擔教育責任的人都是教育者。一般而言,教育者主要是指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具有一定資格的從事專門教育教學活動的人。
教師是學校教育者的主體,是直接的教育者。廣義的教育者指對受教育者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指導作用的人,包括各級教育管理人員、學校教育中的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家庭中的家長、社會教育中的起到教育作用的人員。在教育活動中,教育者處於領導、控制和執教的地位。
二、受教育者
凡是進入學習過程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承擔學習責任和接受教育,學校教育中是指級各類學校的學生。
在廣義的教育中,受教育的對象非常廣泛,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身份、不分職業背景,受教育者廣泛。在教育活動中,受教育者處於被領導、被控制和接受教育的地位。
4. 教育專業基礎知識指的是什麼
小學的教育專業基礎知識指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公共基礎知識。
教育專業是一個學科專業的稱謂。教育學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教育實際工作能力的中、教育學高等師范院校師資、中小學校教育科研。
教育學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教育實際工作能力的中、教育學高等師范院校師資、中小學校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科學研究單位研究人員、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4)教育基本信息指的什麼擴展閱讀
教育是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的社會現象,是有目的地培養社會人的活動。為了有效地進行教育活動,必須對其進行研究,經過長期積累而成為教育學特定的研究對象。特別是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教育實踐的發展,對於教育學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有人們深入研究的教育問題很多,例如教育本質問題,教育、社會、人三者關系問題,教育目的、內容、教育實施的途徑、方法、形式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問題,教育過程問題,教育主體問題,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問題,以及反映中國特色的各種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問題等。
5. 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問題一:教育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或稱學習者)和教育影響。
1.教育者 』
廣義的教育者指對受教育者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響作用的人;狹義的教育者指從事學校教育活動的人,其中,教師是學校教育者的主體,是直接的教育者。一般而言,教育者主要是指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具有(取得)一定資格的從事專門教育教學活動的專職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教育者處於領導、控制和執教的地位。
2.受教育者(學習者)
受教育者(學習者)指在教育活動中承擔學習責任和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受教育者(學習者)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在教育活動中,相對於教育者,受教育者處於被領導、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
3.教育影響
教育影響是置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一切中介的總和,包括作用於受教育者的影響物及運用這種影響物的活動方式和方法,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工具。具體而言,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組織形式、教育環境等。
問題二:學校教育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通常所說的教育,都是指校園教育,具有通用的區域或國家標准教材,有指定的教師,進行課堂口授講述,輔之以板書和作業,結合測驗、抽查考試、期中和期末考試,加上升學考試,再進入職業生涯。在信息化發達的今天,先進的教育,已不會再用私塾和一對一這樣的落後的、高成本的、低效率的教育手段了!互動、快樂、學校指定和學生自選課程等都是比較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至於案例教學,則是職業教育中比較成功的手段。藉助信息化,把教育中可能遇到的種種技術和管理問題,更加精確地描述,讓更多的人才在先進的教育技術條件下,更快的、更多的、一生學習接受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
問題三:學校教育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包含內容太多,具體內容如下:
一、行政管理
1.嚴格執行教育法律法規。
2.建章立制,依規治校。
3.分工負責,科學管理。
4.規范學校管理過程。
5.抓好開學和期末工作。
6.堅持工作例會制度。一
7.民主管理學校。
8.抓好檔案資料管理。
9.規范進校書刊管理。
10.加強校長自我管理。
二、教職工管理
11.實行崗位目標責任制,
12.抓好政治業務學習。
13.抓好師德修養工作。
14.加強教職工出勤管理。
15.健全教師業務檔案。
三、學生管理
16.健全學籍管理制度。
17.規范學生編班。
18.加強學生考勤管理。
四、教育教學管理
19.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准。
20.規范教學工作。
21.落實教學工作檢查。
22.加強教育教學研究。
23.改進和完善評價制度。
24.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25.加強學校、家庭與社會的聯系。
26.抓好學校體育藝術工作。
五、安全管理
27.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機構和工作制度。
28.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
29.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30.實行事故報告制度。
31.加 *** 生工作。
六、校園管理
32.合理配置校園設施。
33.搞好校園綠化。
34.保持校園整潔美觀。
35.抓好校園文化建設。
36.規范室內布置。
37.維護校園良好秩序。
七、財務及資產管理
38.認真編制年度預算。
39.嚴格規范學校財務管理
40.規范物品采購。
41.健全財物登記制度。
42.加強設備設施管理。
教導處檔案目錄
一、教師管理
A-01教職工名冊(兩基冊七)
A-02教師綜合信息登記表
A-03教師學歷 資格 職稱證件
A-04崗位結構及目標責任
A-05教師德能勤績考核表
A-06教師年度考核登記 公示
A -07教師教學業務考核統計表
A -08繼續教育計劃 總結 活動
A -09繼續教育活動記錄 校本培訓
A -10師德教育計劃 總結
A -11師德學習記錄 學習心得
A -12師德先進材料 考評表
A -13紀律制度 考勤表 請假條
A -14教師職稱評審材料
A -15教師職稱批復文件
A -16教師獲獎榮譽證書
二、學生管理
B-01學生管理制度
B-02招生文件
B-03入學通知書回收
B-04六年級名冊(編班表)
B-05在校生花名冊(兩基冊三)
B-06在校生 注冊表
B-07在校生 座位表
叮B-08入學統計報表
B-09變動生調查表
B -10變動生材料 證明
B -11學生變動登記冊(兩基冊四)
B -12輟學學生報告表
B -13學生學籍登記冊
B -14學生學籍登記卡
B -15畢業生名冊
B -16畢業證存根
B -17畢業 中考成績
B -18 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表
B -1 *** 生考勤記錄表
B -20學生評價表
B -21學生獲獎及榮譽
B -22學生幹部及培養
B -23德育活動及品行成績
B -24段期考考試成績
B -25學業活動及成績
B -26體育活動及成績
B -27術科活動及成績
B -28德、智、體成績統計表
三、教育教學管理
C -01教導處計劃
C -02教導處總結
C -03班級計劃
C -04班級總結
C-05主題班會教案
C-06典禮表彰材料
C-07專項工作措施
C-08段期質量分析
C-9中考方案 總結
C-10課程 任課......>>
問題四:教育綜合知識包括那些內容 每個地方的內容肯定有區別吧
還包括考那個等級的教師。
1。能力要求
教育理論
2。學科專業知識學科教學論和學科專業知識
問題五:社會教育包括哪些教育 有關青少年的社會教育活動, 如少年宮、少年之家、兒童公園、兒童影院、兒童閱覽室、兒童圖書館等相關活動;
各種文化補習學校、掃盲班、技術培訓班,各種講座、報告會等。
依靠學校向校外開放的社會教育,如函授、刊授、掃盲、各種職業訓練班、科學報告和講座等;
社區教育;
社會志願者參與的教育活動,對西部及農村孩子進行幫助等。
問題六:教育設施包括哪些? 就是教學中需要用到的東西。
比如說課桌椅,比如說教室實驗室之類的。指學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圍牆、體育設施等還有計算機,自然教具 數學教具 教學儀器 遠程教育接收等等這些。
問題七:學校教育內容有那些特點 1,職能的專門性
學校教育職能是專門培養人,學校是專門教育人的場所。學校教育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處首要的便是學校教育的專門性。學校教育的專門性特點主要表現在任務的專一。學校惟一的使命是培養人,其他任務都是圍繞著培養人來實現的。學校教育有專門教育者--教師,他們都是經過嚴格選拔並經過專門訓練培養出來的。這樣的教育者不僅學識廣博、品德高尚,並且懂得教育規律,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學校教育還有專門的教育教學設備,擁有專門進行教育的手段。這一切都充分保證了學校教育的有效性。,
2,組織的嚴密性
教育的特點在於對人影響的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學校教育正是體現了教育的特點。學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集中體現在嚴密組織性上。學校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學校教育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和制度。從宏觀上說,學校有各級各類、多種多樣的體系結構;從微觀上說,學校內又有專設的領導崗位和教育教學組織,有專司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總務後勤、文體活動等專門組織機構,還有一系列的嚴密的教育教學制度,如此等等,是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態所不具備的。
3.作用的全面性
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作用是全面的。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對人的成長影響多少都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影響的范圍也往往只側重在某些方面。而學校教育是全面培養人的活動,它不僅要關心教育對象的知識和智力的增長,也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還要照顧受教育者的身體健康成長。培養塑造全面完整的社會人,是學校教育的特有職責。而這一職責也只有學校教育才能承擔起來。
4,內容的系統性
適應培養造就全面完整社會人的需要,學校教育內容特別注重內在連續性和系統性。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內容上一般具有片斷性。即使是有計劃性的社會教育,也往往是階段性,就其知識總體來說也具有片斷性。學校教育既注意知識體系,又要符合認識規律,所以,教育是系統的、完整的。教育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
,5,手段的有效性
學校具有從事教育的完備的教育設施和專門的教學設備,如聲像影視等直觀教具,實驗實習基地等等,都是學校教育的有效手段。這些都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這是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所無法全面提供的。
6,形式的穩定性
學校教育形態比較穩定。它有穩定的教育場所、穩定的教育者、穩定的教育對象和穩定的教育內容,以及穩定的教育秩序等等。學校教育的這種穩定性,更有利於個人的發展。當然,穩定是相對而言的,它也要有相應的改革變化。穩定不是僵化,如果把相對穩定看作是墨守成規、僵死不變,那就必然要走向反面。
問題八:早期教育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早期教育的培養目標包括: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早期教育義指從人出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狹義主要指上述階段的早期學習。一些國家出現提前開始學習幼兒早教讀、寫、算,提前開始正式教育的探討和實驗。但另有人主張早期教育應重在發展智力。還有人認為早期教育應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親懷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對早期教育有重大影響。其中「體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維平衡發展」理論最為科學,依據五萬份孩子成長基準數據,提煉出孩子的九大成長目標: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問題九:學校德育包括哪些方面的教育 德育的內容實際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內容。德育的內容應當包括三個主要層次:一是基本道德行為規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與政治品質的教育;三是較高層次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理想教育等。依據這一層次劃分, 國小學德育內容的重點具體說來應當包括或強調以下幾個方面。1.基本道德和行為規范的教育基本道德是個體生活的基礎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歷史上傳承下來為人類社會廣泛接受的道德規范。德育的基礎是要教學生學會做人,所以諸如公平、正直、誠實、勇敢、仁愛、熱愛勞動、艱苦樸素等應當成為中小學德育的奠基性內容。在基本道德教育方面, 們曾經有過極左的思維,用道德的時代性、階級性、民族性等等否定道德的歷史繼承性和全人類的共性。其結果是基本道德情感的消失和起碼的道德規范的喪失。極端的例子是「文革」時期,打、砸、搶等犯罪行為反而成為合乎道德的「正義」行動。這一歷史教訓在今天的德育實際中決不可以輕易忘記。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教育,培養學生文明行為習慣,也是學校德育經常性的重要的內容之一。學生無論在學校、家庭和公共場所,都應當遵守文明行為規則。文明行為的內容廣泛,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看起來似乎是日常小事,但卻是一個有教養的人的文化修養和精神內涵的標志或表現。當然,文明行為不只是一個人的行為的外部表現,重要的是這些外部行為應反映出一個人的內部心靈或性格的特徵。否則,一些人學會了「彬彬有禮」、衣著講究,給人一種很有「教養」的印象,但實際上他仍可能是虛偽、狹隘、自私和粗魯的人。所以文明行為教育應當同個體的精神培育結合起來。小學生的「學生守則」以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小學生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它是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及其他道德品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學校要教育學生堅持不懈地嚴格地切實地遵照執行。對小學生進行基本道德和行為規范的教育是小學德育內容的重中之重。2.公民道德與政治品質的教育公民道德與政治品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民主法制觀念和其他政治常識的教育等項內容。集體主義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教育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集體主義教育必須要養成學生善於在集體中生活的習慣,使學生能夠關心集體,關心同學,願為集體和同學服務;學生對集體要有責任感與榮譽感;發展同學間的友誼,促進同學間的團結。 國現在的小學生許多人是獨生子女,對他們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是他們健康和幸福成長的重要途徑。愛國主義是人類一種最古老的感情,是千百年鞏固起來的、人們對祖國一種最深厚的情感,是對祖國在歷史上所起的進步作用的正確理解,也是力圖使祖國更富強、更強大,為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的一種堅定的志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應當注意的問題主要有:第一,愛國主義教育既有一般的對於祖國的嚮往、愛戀之情,也有對於具體的祖國的熱愛與奉獻的沖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主要是倡導民族奮發精神,煥發兒童和青少年的鬥志,為把祖國建設成一個社會主義強國而不懈努力。其中要特別注意實現愛國主義教育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增強作用。第二,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制度是一致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所以真正的愛國主義者必然熱愛社會主義制度,擁護改革開放政策。應當努力實現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教育的內在統一。第三,愛國主義應與改革開放的新形勢緊密結合。由於科技、經濟的發展,今天的世界已經變成了一個「地球村」。中國的發展進步是世界發展進步的一部分。當今世界的許多問題也只有從全球的大局出發才有可能解決。加強各民族之間的理解與合作是世界進步和國家發展的重要......>>
問題十: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包含什麼內容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主要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規、教師職業道德,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又稱心理活動,它包括:心理過程、個性心理,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范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展開的,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該系統包含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環境等五種要素;由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這三種活動過程交織在一起;教師職業道德:1.道德: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所決定的特殊意識形態,是以善惡評價為標准,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意念所維持的,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2.道德現象:道德意識現象,道德規范現象,道德活動現象。3.職業:人們由於特定的社會分工和生產內部的勞動分工而長期從事專門業務和特定職責,並以此作為主要社會生活來源的社會活動。教育法規基礎知識:依法執教――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法律素質,教育法律基本知識。
中公助力,願您成公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